目前分類:大陸 武當山 (1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8年武當山玄天上帝神尊巡境台灣:共謁玄帝•福澤兩岸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倍受海內外關注的“共謁玄帝·福澤兩岸——2018(戊戌)年武當山玄天上帝神尊台灣巡境”活動,經過海峽兩岸道教界近半年的精心籌備,於1020日正式從武當山紫霄宮起駕,1021日下午將飛抵寶島台灣進行為期9天的巡境祈福活動。

2018(戊戌)年武當山玄天上帝神尊台灣巡境活動,以“共謁玄帝、福澤兩岸”為主題,以期帶來玄天上帝對兩岸民眾福壽康寧的虔心護佑,活動從1020日開始至1030日結束,共計11天,巡境神尊為武當山紫霄宮600年玄天上帝真身文像,以及執旗、捧劍兩尊侍神,201410月該組神尊曾赴台進行了21天的巡境活動。

此次巡境由南向北,巡境台灣20座宮觀,另還有台灣、福建、金門等多家宮廟參與到巡境活動當中,具體巡境路線為:2020日武當山紫霄宮起駕並趕赴武漢→1021日雲林縣北港武德宮→1022日員林衡文宮、南投縣集集武昌宮、松柏嶺受天宮→1023日台中太平北極殿、武當山太和宮台中中樞院→1024日通宵玉清聖殿、苗栗天雲廟→1025日苗栗獅潭玉虛宮、後龍灣寶北極宮、後龍受天宮、後龍玉虛玄靈宮→1026日新竹縣鳳嶺玄天宮、三聖龍安宮、宜蘭外澳接天宮→1027日台北松山慈惠堂、雙福宮、新北市五股賀胜宮→1028日五股賀聖宮→1029日台五股賀聖宮送駕。巡境期間,將舉辦多場祈福、普度法會及“真武之夜”晚會,玄妙飄靈的武當武術、天籟之音的武當道樂、莊重威嚴的道教科儀,將帶給台灣民眾豐富的視覺享受和溫潤的心靈感悟。

臺中市北極玄元宮道觀當山作為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是玄天上帝修真得道的祖庭和玄天上帝信仰的主要發源地。台灣地區宗教信仰盛行,道教廟宇眾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整個台灣地區道教信眾超過千萬人,每年有400多個台灣朝聖謁祖團來武當山進香,參訪信眾達30多萬人次。武當山已成為台灣道教信眾觀光朝拜的聖地和對台交流的重要基地。特別是2014年武當山玄天上帝600年神尊成功赴台巡境、20175月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和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武術論壇在武當山的成功舉辦,許多台灣同胞更加嚮往武當,玄天上帝信仰已成為兩岸普通民眾的的重要情感橋樑,同時也是兩岸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精神紐帶。

通過玄天上帝聖駕巡境,弘揚中華瑰寶,凝聚傳統文化,推動兩岸在經貿、旅遊、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高湖北省在台灣地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武當山旅遊轉型升級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共謁玄帝·福澤兩岸——2018(戊戌)年武當山玄天上帝神尊台灣巡境”活動,吸引了海峽兩岸眾多媒體的高度關注。大陸駐台新聞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新聞社;湖北日報、湖北電視台;中國網、人民網、新浪網、搜狐網、鳳凰網、騰訊網、荊楚網、秦楚網;武當電視台以及台灣媒體將對活動進行跟踪報導。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年武当山玄天上帝台湾巡境

武當山玄天上帝 1021日抵台遶境9

兩岸道教界近半年精心籌備,「2018戊戌年武當山玄天上帝神尊台灣巡境」活動,將於1020日從湖北十堰武當山紫霄宮起駕,21日下午飛抵台灣,進行9天巡境祈福活動。

此項活動以「共謁玄帝、福澤兩岸」為主題,以期帶來玄天上帝對兩岸民眾福壽康寧的虔心護佑。巡境神尊為武當山紫霄宮600年玄天上帝真身文像,以及執旗、捧劍兩尊侍神。201410月該組神尊曾赴台灣,進行21天的巡境活動。

此次巡境由南向北,巡境台灣20座宮觀,另還有台灣、福建、金門等多家宮廟參與到巡境活動當中。具體巡境路線為:1020日武當山紫霄宮起駕並趕赴武漢;21日雲林縣北港武德宮;22日員林衡文宮、南投縣集集武昌宮、松柏嶺受天宮;23日台中太平北極殿、武當山太和宮、台中中樞院;24日通霄玉清聖殿、苗栗天雲廟;25日苗栗獅潭玉虛宮、後龍灣寶北極宮、後龍受天宮、後龍玉虛玄靈宮;26日新竹縣鳳嶺玄天宮、三聖龍安宮、宜蘭外澳接天;27日台北松山慈惠堂、雙福宮、新北市五股賀勝宮;28日五股賀聖宮;29日台五股賀聖宮送駕。

巡境期間,將舉辦多場祈福、普度法會及「真武之夜」晚會,玄妙飄靈的武當武術、天籟之音的武當道樂、莊重威嚴的道教科儀,將帶給民眾豐富視覺享受和溫潤心靈感悟。

武當山作為中國大陸著名的道教聖地,是玄天上帝修真得道的祖庭,以及玄天上帝信仰的主要發源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台灣道教信眾超過千萬人,每年有400多個朝聖謁祖團到武當山進香,參訪信眾達30多萬人次,武當山已成為台灣道教信眾觀光朝拜的聖地。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祈福方法真武祖師聖前供杯水吧

祈福方法真武祖師聖前供杯水吧

祈福方法真武祖師聖前供杯水吧

很多信眾居士告訴我,我的工作很忙,既要掙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根本沒時間去誦經、打坐、放生。但我也想修行道法,為自己和家人種些善根福田,請問盧圓熹 師父,有沒有什麼方便法門能介紹給我?

存想蕩魔天尊聖像,持念天尊聖號北極真武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

祈福方法真武祖師聖前供杯水吧

  我告訴他,在真武祖師聖前供杯水吧存想蕩魔天尊聖像,持念天尊聖號,北極真武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

  信眾居士不解,問我,這世間可以供養的東西很多,鮮花、飲食、香料、燈燭,為何盧圓熹 師父建議我供水呢?

  我告訴他,水是這世間最容易獲取的東西,它幾乎不用花費你太多的金錢。所以,供養水可以避免讓人生起帶有貪念的不清淨心。

有些人供養了貴重的物品之後,心中會執著於那份貴重。這樣的供養心就不清淨。

  另一方面,水在道教中本來就蘊含八種特性,

這八種特性又分別對應八種功德。

  ()涼——表義戒德清淨;

  ()味甘——表義得享百味;

  ()性輕——表義身心壯健

  ()質軟——表義意念柔順;

  ()清澈——表義意念清明

  ()無臭——表義障礙消除;

  ()益喉——表義成就妙語;

  ()養胃——表義健康無病。

  所以,在真武祖師玄天上帝聖前供養一杯水,存想蕩魔天尊聖像,持念北極真武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聖號是最方便且最簡單的修行法門。

一、真武祖師前供水的意義

首先,神聖前供水,我們都知道,水最大的一個“品格”在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我們應像水一樣擁有平等心、善良不爭的德行,這符合神教的精神:利他無我。

清淨澄澈 告誡我們的心要生清淨心 心無雜念

不染纖塵 遠離煩惱妄想

其實,就是要大眾學會發清靜

二、供水的細節步驟

首先,供真武祖師聖的水杯有講究,現在生活條件都不會差,最好是用專用的成套的精緻水杯,有蓋子最好,有的專用杯子上面還印有“清靜咒”,則更好。

真武祖師前供水,大多數人供一杯、三杯或七杯,乃至更多。

供水前,先將供杯清洗乾淨,倒什麼水合適呢?

最好選用純淨水、礦泉水、直飲水或煮開過的自來水等。條件具足的話,儘量不要用未煮過的自來水,更不能用那種被污染過的水。

聖供神供的是一份清淨心

我們的行為代表我們的心

內心清淨 才能處事清涼

倒進水杯的水,不宜過滿,也不宜過少,七八分滿即可。倒完後,蓋上蓋子(確實沒蓋子也沒關係,恭敬心最重要),恭敬擺放在神像正前方中央,次第擺放,水杯與水杯之間要留出大概一指寬的縫隙,擺成整齊一排,更顯神像莊嚴。

三、撤供後的水如何處置

真武祖師前供水,一般一到三天就可以收供,如果有條件,則可天天換供。

  【真武祖師聖聖前供水注意事項

  但需要注意的是,供養時的心念,一定不能應付了事。即便是供養清水,心中也要滿懷恭敬。一分恭敬,一分功德。

十分恭敬,十分功德。

  供養用的水杯,必須是供聖專用的杯子。

  我們不可以用供聖杯子喝水,更不可用於其他用途。

  要保持杯子的清淨。

  杯子的數量,一般是一杯、三杯、七杯皆可

  杯中水不要太滿,九分滿即可。

  水中不用放茶葉、糖、花瓣之類,清水即可。

  供水時間上,一般是早晨供上一杯清水,傍晚倒在無人踐踏的土地或房頂上。

  倒掉水後,建議用專用的毛巾將杯子擦乾後倒扣在供桌上。

  杯子不用太大,更不需要用我們日常喝水的杯子,一般佛具店都有售專用的供水杯。

  以上小細節,建議大家不要輕視。我們不是做給諸聖真看的,而是為自己積累福德的。時刻保持一顆恭敬心,即便是一杯清水,也能蘊含無限功德和福報。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內心清淨慈悲

就是最好的供養

仙真裡的每一種供養 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

都在表法 啟發眾生

世間事,不必求、不用爭。

修為所至,不求自得。

歡迎傳閱~分享有緣人 

祝福一切有緣人~福慧圓滿!

修習之人,虔誠存想天尊聖像、置心一處,屏蔽萬緣、專心口唸北極真武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聖號,隨心應口,念念存誠,以攝除身、口、意三業也。可保養元和,合助道力,正念現前,字字清晰,綿綿若存。

臺灣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全真龍門道脈

老君爺座下仙長 石永田宗師傳授弟子盧圓熹

修習持唸天尊聖號,這種念誦天尊聖號的法訣,

即為道教修持的方便法門,理應大力宏揚,

以度化民眾。它簡潔精微,潛心持誦修真,

效法祖師白天打坐存思參悟,冥心默想,稱揚聖號晚上誦經持咒,朝拜北斗,存想天尊聖像弘揚推廣持唸天尊聖號“轉天尊”臺灣法源地

盧圓熹餘生志業, 弘揚推廣持唸天尊聖號

祈願這輩子能圓滿道業,不要承願再來了!!!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盧圓熹校編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文末至此,圓熹個人水平有限,僅僅做一個辨析,還望各位大德多多斧正,

感謝感謝,願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之一

  金闕化身

按《三寶大有金書》雲:一炁分形,靈虛生,五劫之宗。三清出,號神景,化九光之始。太初溟涬,玄極冥蒙。中有虛皇,分置五劫,曰龍漢,曰赤明,曰上皇,曰延康,曰開皇。當斯時也,天光未分,清濁未判,則知三炁為天地之尊,九炁為萬真之本。是故元始像先天,開明三景,造立天根。五文開廓,普植神靈。太極一判,天地始明。束分青九,南受丹三。西成白七,北歸玄五。中生黃一,號為五老,即玄黃植象之根也。五老各布始炁,化成四靈,以定四隅。周環六合,兩儀運乎其中。推成萬物,以此考源,明玄帝果先天始黑,五靈玄老,太陰天一之化。按混洞赤文所載,玄帝乃先天始炁,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降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降為太初真人。下三皇時,下降為太素真人。黃帝時,下降符太陽之精,托胎於淨樂國王善勝皇后,孕秀一十四月,則太上八十二化也。淨樂國,乃奎婁之下,海外之國,上應龍變梵度天也。

  王宮誕聖

  是時,正當上天開皇,初劫下世,歲建甲辰三月戊辰初三曰,甲寅庚午時,玄帝產母左脇當生之時,瑞雲覆國,天花散漫,異香芬然,身寶光燄,充滿王國,地土皆變金玉,瑞應之祥,莫能備載。

  經書默會

  玄帝生而神靈,舉錯隱顯。聰以知遠,明能察微。年及七歲,經書一覽。仰觀俯視,靡所不通。港心念道,志契太虛。願事上帝,普福兆民。

  辭親慕道

  玄帝長而勇猛,不統王位,惟務修行。輔助玉帝,誓斷天下妖魔,救護群品。曰夜於王宮發此誓願,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辭父母而尋幽谷,內鍊元真。

  元君授道

  玄帝念道專一,遂感玉清聖祖紫元君,傳授無極上道。元君告玄帝曰:子可越海,東遊歷,於翼軫之下,有山自乾兌起跡,盤旋五萬里,水出震宮。自有太極,便生是山。上應顯定,極風太安。皇崖二天,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嚴也,子可入是山,擇眾峰之中,衝高紫霄者居之。當契太和升舉之後五百歲,當上天。龍漢二劫中,披髮跣足,躡坎離之真精,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方得顯名億劫,與天地曰月齊並,是其果滿也。告畢,元君升雲而去。

  天帝錫劍

  玄帝乃如師言,越海束遊。又感豐干大天帝,授以寶劍。天帝告曰:此劍,名曰北方黑馳裘角斷魔雄劍,長七尺二寸,應七十二候。撫三輔,應三台。重二十四斤,應二十四炁。闊四寸八分,應四時八節。子可佩此,居山修鍊,降伏邪道,收斬妖魔。告畢,天帝升雲而去。玄帝受訖,歷翼軫之下,果見是山,山藏水沒,皆符師言。於是入山渡澗,擇地,隱居內修。

 其山在均州之南三舍,先名太和,一名仙室,一名大岳也。玄帝升真之後,謂曰:非玄武不足以當之。故更名曰:武當。嵩高之儲,副五嶽之流輩也。週回八百里,七十二峰,三十六嚴,二十四洞,五台五井,三潭三泉,四石三天門,三洞天一福地。風穴雷洞,藥圃丹爐。霄館龍宮,慶雲彩霧。幽蘭清蔥,葛乳天花。石露金銀之星,樹有鬆蘿之秀。騫林葉尤能癒疾,靈壽杖可以扶衰。神獸呈祥,仙禽奏樂。御寶宸翰,護教鎮山。黑虎巡廊,烏鴉報曉。艾名千歲,廣施博濟之功。松號萬年,彰美報恩之德。茂林脩竹,人傑地靈。得道神仙,不可勝計。囿山聖蹟,莫能備陳。斂萬古之姻霞,歸一原之造化也。

  澗阻群臣

  父王思慕太子,不能棄捨,令大臣領兵五百眾,根尋太子回朝。探逐所往,渡澗入山。遇澗水忽漲。不能前進。八次渡遇水氾,第九次,方得渡。至紫霄巖面,見太子,啟傳王命。自是部眾,足忽僵僕,不能舉。相謂曰:太子願力,所至如是。回國且遙,乃同聲告曰:願從太子學道。語畢,跬步如故,於是俱隱山中。帝升真之後,皆證仙道。今武當有五百靈官者,是也。澗名九渡阻,其意焉。  

童真內鍊

太子巖

  玄帝登山,首於太子巖棲隱。帝修真時,有靈鴉報曉,黑虎衛巖,每食必餌之。至今,二物通靈,皆證大神,時隱時見。烏鴉喙赤,見之者昌。黑虎驅姦,逆之者殃。

 按《總真集》雲:武當黑虎大神,乃北方天一之所化。護教守山之靈,正直威顯,變化不一。或託相為人,金甲皁抱,若將軍之狀。或現真相,玄鬃黑色,如獅子之形。或大如厘,或小如豹,或雪裹而現其跡,或泥中而顯其踪。見之者不祥,夢之者獲慶。夜巡廊廢,靈跡昭垂,不善之人,立為屏斥。《丹經》雲:虎向水中生,是也。有祕法傳之於世行焉。今天一真慶宮嘉慶閣下,有黑虎巖,靈烏者,秉北方之黑色,為武當之靈神,預報吉凶,驗其慈厲,靡不應者。旦則群噪,為之報曉。然物我相忘,略不驚避。晨夕,二供飛翔,伺食內,一紅喙者,或隱或現,見之者,為嘉瑞云爾。

  悟杵成針

  玄帝修鍊,未契玄元。一日,欲出山,行至一澗。忽見一老媼,操鐵杵磨石上。帝揖媼曰:磨杵何為?媼曰:為針耳。帝曰:不亦難乎?媼曰:功至自成。帝悟其言,即返巖而精修至道。老媼者,乃聖師紫元君,感而化焉。澗曰磨針,因斯而名。蕾買麓仙人磨針澗詩曰:淬礪功多廳者精,聖師邀請上天京。我心匪石堅於石,小器成而大道成。

  折梅寄棚

玄帝自悟磨針之語,復還所隱。於途折梅枝,寄於樃樹上,仰天誓曰:予若道成,花開果結。後如其言,今樹尚存,名曰棚梅者,乃幾木梅實,桃核杳形,味酸而甜,能愈諸疾,然亦罕得之。以驗豐歉,豐年結實,荒歲則無。下有仙翁司之,敬禮可得。玉谿真人詩曰:高真學道隱山時,親折梅枝寄樃枝。行滿功成應衝舉,花開子結識先知。仙翁護境百邪遠,聖果標名萬古垂。服餌延齡除瘋疾,志誠拜受福相隨。

  蓬萊仙倡

玄帝歸巖修鍊之時,嘗有九美人,相貌端嚴,儀矩殊異,往來帝所,惑試帝心。帝默識之,必聖人也,故加敬禮。女仙乃謂帝曰:予輩蓬萊仙倡,特來試之。功行著已,宜加精進,尅日沖舉。語畢,跨鶴而升。今稱蓬萊九師,是也。仙倡之巖,由此而名焉。

  紫霄圓道

  玄帝在山,往來觀覽,見七十二峰之中,有一峰,上聳紫霄,下有一巖,當陽虛寂。於是採師之誡,目山曰太和山峰,曰紫霄峰巖,曰紫霄巖。據此居焉,即成道之所,今天一真慶宮是也。

 聖訓雲:吾山不及諸山富,諸山不及吾山清。吾山冬寒而不寒,夏熱而不熱。三世為人,方到吾山。五世為人,方住吾地。七世為人,方葬吾境。吾山寂寂草蔞蔞,只聞鍾鼓不聞鷄。汝若有緣居此地,吾令六甲斬三尸。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三十六巖多隱士,葬在吾山骨也清。又云:南有降魔北金鎖,膽必驚兮登必阻。劫終劫始剪妖精,留得佳名垂萬古。呂純陽真人詩曰:二混沌初分有此巖,此巖高聳太和山。面朝大頂峰千丈,背湧甘泉水一灣。石縷狀成飛鳳勢,巖龕綰就碧螺鬟。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松四面環。雨滴瓊珠敲石棧,風吹玉笛響松關。角鷄報曉東方見,晚鶴歸來北斗彎。谷口仙禽常吹語,山巔神獸任躋攀。箇中自是乾坤大,就裹元來日月閒。自古玄真修道處,至今踪跡在人間。不知多少神仙倡,為愛名山去複還。有碑存焉。

  五龍捧聖

  玄帝在巖,潛虛玄一。默會萬真,四十二年矣,大得上道。於黃帝五十七年歲次,庚子九月丙戌初九日丙寅清晨,忽有祥雲,天花自空而下,彌滿山谷,四方各三百里。林巒震響,自作步虛仙樂之音。是時,帝身長九尺,面如滿月,龍眉鳳目,紺髮美髯,顏如冰清。頭頂九炁玉冠,身披松蘿之服,跣足拱手,立於紫霄峰上。須臾,五炁龍君捧擁,駕雲而升,至大頂天柱峰乃止。時有五真,偕群仙降於帝前,導從甚盛,非凡見聞。

  三天韶命

是時,玄帝稽首,柢奉迎拜。五真曰:予奉三清玉帝詔命,以子功滿道備,升舉金闕。子之聖父聖母,已升九霄矣。帝俯伏恭諾,五真乃宣詔曰:學仙聖童,淨樂國子。惟卿玄元之化,天一之尊。不言而教,莫知其神。渺渺劫仞,綿綿若存。虛心實腹,和光同塵。鑿開造化,樸散胚輝。六百萬歲,八十二身。曲全枉直,窪盈弊新。生降魔洞陰上賜玄帝,披髮跣足,金甲玄袍,早森玄旗。帝敬奉教劫,部領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虹師子,毒龍猛獸,下降凡界,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

是時,魔王以坎離二氣,化蒼龜巨蛇。變現方成,帝以神威,攝於足下。

 記云:潼川府中江縣,古名玄武縣,有一山,名武曲山。乃昔玄帝追魔至此山,攝水火二真於足下,因此而名,至今居民呼之。山有觀,乃宋大觀間,徽宗御賜真靈觀額,以表玄帝降伏天關地軸之福地也。觀前江中之石,山中之草木,俱有龜蛇之形。人病,煮水飲之,即愈。今益州之龜城,梓州之蛇城,尚記當時之遺跡也。

  分判人鬼

  玄帝到下界,七日之中,天下妖魔,盡皆收斷。人鬼分離,冤魂解散,逝魄超升。鎖鬼眾於酆都大洞之中,人民始安,陰陽交泰,國土清平。

  凱還清都

  玄帝與諸神將,凱還清都上元天宮,朝見天尊曰:昨奉教命,往下界收斬妖魔,仗慈尊力,乃於七日內,天下邪鬼,並皆清盪。天尊告曰:汝等諸神,得無勞乎。卿在太初先天之前,本北方五靈玄老,太陰天一始炁之化,乃萬象之根。今經上千五百年,合還本方,歸根復位。於是元始乃命玉皇上帝,宣降玉冊,拜玄帝北極鎮天,真武遊奕三界都督,判佑勝府之職。是以玉帝尊奉元始教命,即降聖旨,下金闕翰林玉華院,撰成玉冊,則金闕侍經司玄學士,大丹真人文也。冊曰:惟卿混黃炁之瑞,道備九陽之尊。德隆仙品,威貫神真。出號三千五百春秋,功齊四十二劫。甲子校遷,民庶無失毫分。玆以數運大劫,邪正混同,感生六天魔王,傷害九地黎庶。儻非真力,何得清寧。三清是賴,九聖得依。再扶道法之隆,又復邪魔之正。降水火二精於掌握,攝甲庚兩將於紀綱。因玆神化,萬匯咸榮。功高眾聖,難盡褒崇。當容返本還源,理許歸根復位。若不徽稱,焉可顯德。璽書錫降,厥勿謙辭。可特拜鎮天玄武大將軍,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北極左天歪,三界大都督,神仙鬼神公事,判玄都佑勝府事,依前太玄元帥,判元和遷校府事,冊到奉行。

  復位坎宮

  上帝命玄帝曰:卿可當披髮跣

足,躡踏龜蛇,建早森玄旗,躬披鏡甲,位鎮坎宮,天稱元帥,世號福神。每月下降,操扶社稷,普福生靈,億劫不怠,輝光日新。而帝欽奉詔已,而歎曰:昔吾為人時,入太和山鍊道,蒙本師紫元君所誠雲:升舉之後五百歲,當披髮跣足,躡坎離,真精歸根復位。上為輔臣,下作大聖,方得顯名億劫,與天地日月齊並。今日果符師語,復位坎宮,豈不快哉。自斯,玄帝千變萬化,為主教宗師。分身降世,濟物度人,無邊無量。洞天福地,無不顯靈。感應事蹟,簡冊難窮。或宗李而為姓,或繼郭而為姓,或從裴而為姓,累代欽崇,至於今日。普天眾生,感帝恩者,高厚如天地之廣,豈筆舌究其津極者哉。而帝位居金闕之貴,總統樞機,陶鑄群品。佐天歪大聖真君,調理四時,運推陰陽,造化萬物,莫極崇高矣。況帝以道德開化,天地湛然,默有成功之理。無一時不念眾生,無一刻不憐下土。每知劫數,必先以開濟之誠,上奏金闕,丐臧分數。至於蠻夷猾夏,易教改名,亦行教化,可謂大慈大悲,普救無上法王也。

  玉京較功

  昔在上天,真化三年五月初五日,元始上帝,上清上帝,太清上帝,在玄都玉京山九霄梵炁之上,玉清聖境清微天中玉宸殿內大會,九霄上帝,十極高真,三界萬靈,皆集是殿,考較諸劫功過。是時,無上至尊昊天玉皇上帝,總領紫微上宮天皇大帝,紫微中宮北極大帝,后土皇地祇,三十二天帝君,三官四聖,日帝月皇,五星四曜,森羅萬象,地水群真,各各嚴肅,上朝三清,並至玉宸殿,整斑朝禮。是時,元始上帝登命九天司馬侍仙玉郎,開玄精玉岌大丹碧匣,出萬天素威功過玉歷,乃勃金闕侍中司馬大神韓君丈人,司命可韓真君,司錄定名玉歷真君,司功九天採訪真君,司過九天儲福真君,開歷考較諸天真宰,自升真得道,位居金闕以來,功過大小。所考五老,十一曜,二十八宿,五方五斗星君,各主司化陰陽經緯,自太古至今,功高一千萬劫,並齊無上天尊之位。中考三官四聖,自太虛開化,神一挺生,所有保天佑地之功,已當五十萬劫,當亞天帝之位。由是諸天推舉亡二界所尊,元始頒降玉歷,下示金闕三省,推考聖功,果與三十二天帝君功德並隆,是以昊天至尊,將三官四聖,並拜帝真之號。於上天真化四年正月初一日,金闕三省降詔中天高上玄都紫微宮,宣韶三官四聖,並赴三天門下,館於玉閣。乃命金闕左侍翰林清玄學士司文真君,金闕右侍翰林寶章學士司經真君,鎖玉華院,撰制玉冊。至是月十五日上元節,進封三官四聖帝號,冊以玉板,刻之金書,以雲錦寶囊盛之,瓊玉匣之,金龍鑰之。玄帝玉冊曰:維無上大羅天,真化四年正月十五日上元節,金闕玉宸,三省謹言。皇皇大道,赫赫至真。太景開判,玄元化生。妙蘊樞機,萬天尊仰。則為聖明主務,其休隆廣焉,敢不崇欽。惟太玄元帥,鎮天玄武大將軍,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左天呈北極,右員三界大都督,領元和遷校府公事,判玄都佑勝府事,太上紫皇天一真君,靈通太妙,上開混沌之玄。道備郁明,下統虛危之宿。撫成地紀,實育天元。持造化於四時,推紀綱於八節。分身下降,普福乾坤。功齊五十萬劫,德並三十二天。九霄上賴於真威,十極仰依於神化。有大利施之於下民,積聖德編之於玉歷。按遵簡錄,當亞帝真。不有徽崇,何以明德。謹遣金真紫陽大夫,金闕侍中素靈殿大學士,主管三天金闕門下,直日儲靈典奏事,含光上德仙軒轅執本,齋捧玉冊金書,上尊號,特拜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夫道生一炁,威化三才。結真於九極之華,晨麗於六天之秀。幽微煒燦,洞杳飛芒。功高難極,合示嘉尊。想惟覽觀,幸勿謙辭。惟當上輔大道,劫劫長存。下佑兆民,綿綿水祉。龍文昭降,永秘玄都。謹言。

  瓊台受冊

  是時,玄帝與上元天官,中元地

官,下元水官,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翊聖真君,以上元日,並受帝號。於七寶瓊台之上,昊天至尊親行典儀,與凡世帝王拜大將,開國承家之儀頗同。上賜帝瓊旌寶節,九龍玉輦。其冠,則通天十二旒。其服玄袞,上施日月山龍,物象皆與世問天子者同。圭以玄玉。履以紅烏。於今群真,朝禮昊天至尊,則四聖為都班之首。

  天宮家慶

  玄帝拜玉虛師相玄天上帝號之後,崇封聖父曰淨樂天君明真大帝。聖母日善勝天后瓊真上仙。下蔭天關曰太玄火精含陰將軍赤靈尊神。地軸曰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黑靈尊神。並居天一真慶宮,因玆,三界仰稱曰玄帝也。

  紫霄禹跡

  按九丘經緯天地歷雲:禹平水土之後,分治九州,拜立五嶽,定封四漬範圍,坤厚名山大川,悉以神靈主之。乃考翼翰之下,有山名曰太和,七十二峰,凌聳九霄,氣吞太華,應七十二候。上古所傳,雲是玄武得道飛升之地。觀是山也,雄麗當陽,九宮皆備,非玄武當之,孰可享邪。遂更太和之名,曰武當山。建宮甘紫霄宮,專為崇奉玄帝香火之所。自後,神仙卜棲者,眾矣。

  甘霖應禱

  記云:大唐貞觀間,歲值苦旱。朝廷下詔有司,檮於天下名山大川。是時,武當軍節度使姚簡,奉命躬詣武當紫霄宮,齊醮致禱。建壇之夕,有五儒士,豐貌殊異,敬來謁簡。延坐久之,從容語簡曰:予五君,非凡之儒,乃五氣龍君也。準玄帝動命,守護此山,非一日矣。為子正直寡欲,祈禱精嚴,故來相訪。少頃,雲氣迷目,甘雨霈然,遂失五君所在矣。

  五龍唐興

  是時,枯槁复甦,歉回為稔。人皆享昇平之樂,免溝壑之患。姚簡其玆靈異奏聞,太宗降旨,就武當山建五龍觀,以表其聖蹟。自此,姚簡必慕至道,志樂清虛,拳拳不息,遂起掛冠之想,乃挈家隱居武當,恪事玄帝香火。繼蒙授記,命充本山之神,血食均陽,今名為威烈王是也。臣每參玉歷,得覽玄源。久謂玄帝事蹟,出於太古,圖記湮蕪,世傳訛舛,未究宗因。念欲編誤實錄,降付名山。綠以時未際會,少阻殷勤。玄帝自宋啟運以來,下世福佐社稷,今將四甲子矣。行化國內分野,別建紫虛靈壇,普度群品。而臣又得參侍靈軒,日親宸陛,特因暇日,考續三洞玉書,校成實錄,不敢以鄙語雕誣繪素大德,蓋摭諸實也。謹須示中上,庶幾萬世之下,以永其傳,則仰知玄天上帝,本乎空洞之先,大道之祖,豈可與其餘神聖同倫而語哉。亦足以發明武當.之源,豈不暢美者乎。時在上天延康七劫,無上大羅天開化十三年,下世宋上元甲子,太歲甲辰,淳熙十一年正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太真西王左上卿,上清天機都承旨神應元惠真君,飛霞靈光真人,中黃先生,臣董素皇謹譔。

  武當發願

  南陽武當山,真武初學業,遇豐干大天帝君,賜劍名曰:北方黑馳裘角斷魔雄劍,長七尺二寸,應七十二候。撫三輔,應三台,降伏不祥之事。重二十四斤,應二十四氣,斬邪歸正,不侵邪見之道。橫闊四寸八分,應四時八節。常在人間定除災禍,因得從吏天罡河魁,於噩仙山降伏天下水火二精,青龜赤蛇。一切妖魔,與為患於世者,盡皆潛伏。真武往問老君曰:蒙囑付於武當山,若能降伏世問一切妖魔了當,即與授記,成其正真之道。臣今降水火妖精,歸於足下,但係種種群魔,皆已潛伏,告師授記。老君曰:汝來授記,還修得甚果。老君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乃天地尚存,人間妖魔,何得潛伏。候取得閻羅王同來,方可授記。閻羅王若來見吾,即是無地獄人也。無善無惡,無天無地,得同汝一處授記,乃為無上正真道果。汝且更修其果,為眾生斷除邪道,增益功行。真武從此復降武當山,寄凡修行一十二年。忽一日,受玉皇金錄,差充北極佑勝院,都判人問善惡公事,提點生死罪錄,乃授消災降福神將,每月定一日下降,及庚申甲子日,亦如之。有發願文云:眾生善惡,與我齊身。我登證果,亦同其因。

  谷喦修果

  隨朝有南康,軍廬山太清天慶觀。光德元年三月三日,江西路安撫使張祐之,入山遊骯。有洞名曰谷喦,張祐之領從人入洞,方行二十餘步,覺身心迷惑,遂出洞門。據左右報,有軍虞候何詮入洞,不見踪由。約二時以來,何詮從洞中出,其遂因依。詮入洞,行二十餘步,聞洞中有人勘籌文字,遂隨語聲處,尋路行半里,見一宮殿虛聳,上有三位燕會,下有判官符吏數百人,將簿書點算人間善惡之事。詮子細觀望,見有龜蛇在前戲躍,知是北方真武。見主席是王者冠服,對坐是女,真乃鳳冠霞履,真武位在其側,詮潛入從官隊仗,求問所因。符吏曰:洞是谷喦,天名瑤玉。今日是真武降生之辰,每年至此日,蒙北極給假,於丑時辭北方,至寅時屆束方,面禮本師太上老君。就羅浮天宮,請侍父母,於卯時,從申酉方下界遊奕,察其善惡,與父母修人天天道之果。此日若察錄得造惡之人,罪重如須彌山者,皆獲真武洎承父母布施慈悲之賜,咸蒙解釋。世人有知今日之因,若清淨戒心,醮獻詞章,懇求恩福,最為大矣。詮欲子細視之,不覺如夢寐驚覺,立身在谷喦洞門石台下。張祐之備錄聞奏,從此方知,三月三日是真武降生之辰,為民消災降福。奉聖旨下南康軍,委官往廬山天慶觀,建立真武並父母降真寶殿,及給公據揀放何詮。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士雲游到武當山該怎樣掛袇?

 在古代遊道士,到非常住的道觀去參學叫掛袇,也叫掛褡。袇就是廟堂兩側牆上掛著的本廟道眾的名單。掛就是要投宿的道士,將自己隨身的衣缽掛在衣鉤上,表示暫住的意思。

  在以前的社會裡,一些有志學道的道士,如果不滿足自己學道的道觀或師長,就要出去雲水參拜,磨練自己的身心,到其他的地方的道觀裡尋師訪道。在古代的社會條件下,特別是道路交通還不發達的情況下,要決心雲水參拜,確實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才行。

  掛袇有掛袇的禮儀。掛袇禮儀就是指雲水參拜的道人在投宿到參訪道觀的時候,必須舉行的一種禮儀。從掛袇禮儀的過程來看,實際上這個禮儀主要內容是對投宿來的道士了解情況和進行必要的考核。在以前的時候,社會信息交流很不方便,沒有報紙刊物,沒有網絡電話,很少有道觀之間的交流,所以對投宿來的道士的具體情況都不清楚。正因為如此,道觀在接納一個素不相識的道士前來投宿,自然就應該有一個了解和考核的過程。

  掛袇禮儀對於進廟掛單的道士來說,首先,要在衣著上有所準備,不能因為長途跋涉而衣冠不整;其次,要對諮詢的內容有準備。根據中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武當山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會長的說法,武當山道教協會的掛袇,大致要準備三項問題:一是問法眷(出家的本廟)三代(本人、師父、師爺)履歷;二是問經典(早晚功課);三是問供養法齋(齋前念拱的經咒)。只要有了這樣的準備,不管掛袇裡的內容如何,都能夠順利通過。

  掛袇是促進道士交流融合、保障雲遊道士的學習交流在規則和秩序下進行、保障接待宮觀資源的有效合理使用的有效舉措。各名山宮觀都有類似的掛袇規則以確認來訪道士的身份、雲遊動機,下面介紹一下在武當山掛袇禮儀的具體內容:

  掛袇者必鬚髮、衣、巾、冠、襪、鞋整齊。

  頭髮需滿,道服必須從內到外一律圓領。不得里外不一,最外一件需著藍色或青色大褂或道袍,袖口寬度在一尺四寸以上二尺四寸以下;巾(帽子)必須戴混元巾或一字巾,以表露滿發;冠,多數戴黃楊木刻製的偃月冠,受過戒的也可以帶五嶽冠;襪,必須是白布腰長襪;鞋要青布雙樑鞋,或者青布元中鞋。多耳麻鞋也可,否則,常住概不允掛袇。

  掛袇程序有嚴格的製定,不可錯舛。

袇客進入常駐的山門後,先到號房門口將自己的單行(自己帶的衣物及日常用品)放在一側,整理好衣冠后,喊:“迎賓老爺慈悲”,不得隨便闖入號房,號房內迎賓老爺答應“慈悲”,衣冠整齊的出來迎接後,方可隨迎賓進入號房。如迎賓在左,袇客需抬左腳進門,反之則抬右腳進門。

  進門後,先向五位祖師行三禮,然後再說:“給迎賓老爺行禮”,迎賓當即答應說:“老修行慈悲,祖師爺收禮,祖師收禮”,隨即深躬答禮作陪。

 行禮完畢,迎賓說:“老修行請坐”。袇客回答:“慈悲”,就坐,坐要端正,兩手袖內,拱置胸前,不得斜倚身軀,翹二郎腿,左顧右盼。

   迎賓問:“老修行,從何山場回來?”回答:

您老慈悲,弟子從臺灣台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處回常住來”。

  又問:“你老寶廟哪裡?”回答:“弟子是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太清宮全真龍門派”。

  又問:“你老上下怎麼稱呼?”袇客需欠身回答:“

您老慈悲,

弟子是全真龍門十九代玄裔,叫盧圓熹”。

  又問:“你老度師仙姓?上下怎麼稱呼?”回答:

弟子度師他老人家姓石,稱呼上永下田”。

  又問:“老修行以前來過常住沒有?”這裡袇客要如實回答,或來過或沒有來過,如來過須指出當時本常住的監院是誰。

迎賓又說:“祖師道場,常住規矩,老修行回常住來須要背背《功課經》,供養、結齋、宗派”。袇客需欠身回答:“弟子愚笨,經典不熟,來時一路慌速,恐怕有些忘了。請迎賓老師慈悲,多提少背”。

  迎賓提到哪裡,袇客就要從哪裡背起,不新提,一直要背下去,一般供養、結齋、宗派都要背完,《功課經》可以只背幾段。

背完以後,迎賓要寫號單、號牌,第著名大號、复號(初次來注大號,否則注复號),交於袇客,讓其拿著號單,號牌到客堂去,袇客取過袇行到客堂門中,肅恭站立,喊:“知客老爺慈悲”,知客也須衣冠整齊回答:“慈悲”,道出迎賓接過袇牌,領袇客入客堂。

知客像前面號房迎賓一樣,要對袇客進行第三次復查詢問,如合格,將號牌留下,號牌交給客堂內知隨,讓其領袇客到十方堂或云水堂(單曰雲、水,雙曰十方)見堂主,如同以上一般禮節,知隨、堂主、袇客互相禮畢,知隨算完成任務。堂主領袇客到廚房,去參見典灶報火,表示本常駐又添新袇客吃飯。回堂後,堂主給袇客安排歇息住處,再囑咐常住規矩,聽候轉袇,整個掛袇過程到此算結束。

  現在的掛袇單儀式就簡化許多。

  因為交通信息的巨大變化,許多道觀大多數有電話、電子信箱、網站等設施。如果要了解情況,只需幾分鐘的時間就能知道真假,從而決定是留宿還是去的問題,所以,現在的道士掛袇沒有那麼複雜的禮儀。當然,現在還有一些小道觀的道士會到外面來雲遊參訪的。所以,一些道觀仍要熟悉傳統的掛袇禮儀,並且用這樣的禮儀來接待各地的道眾,既不能留客假冒,也不能讓同道人覺得叢林和大道觀的氣勢凌人,有所怠慢。今天武當山仍然有掛袇客來訪,不過今天要了解一個掛袇客的背景和情況就很容易了。所以武當道教現在對掛袇客的接待禮儀已經有很大的簡化了。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武北帝傳說

古代傳說北帝廟為崇拜北帝的廟宇,亦常作真武廟、玉虛宮、玄天宮、北極殿等眾多名稱,當中又以武當山上的真武廟最為著名,而又多數散佈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各地,台灣地區亦有建廟。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禦火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說,北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託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為淨樂國王及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42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大帝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佑聖咒》稱北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北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北帝消滅龜精蟒妖於腳下的功勞又被元始天尊封其為玄天上帝。而北帝不僅僅統率所有水域的安全,他還是北極星的化身,可指引船隻航行於正確方向,不會迷失於海上。

  北帝肖像圖至於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北宋宋真宗、宋徽宗、南宋宋欽宗等屢有加封。

  玄武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視斗星崇拜,稱「南斗註生,北斗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斗過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北帝誕  北帝誕於農曆專門用來消災解厄的上巳節三月初三,一如其他神明的誕辰,善信均帶備香燭元寶祭拜,以祈消災解難,平平安安。其中以武當山進香朝拜為最盛,其他各地的賀誕活動亦壯觀非常。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台灣的北帝小傳說  台灣的北帝,一般被稱為玄天上帝,簡稱上帝公。在台灣的傳說中,玄天上帝並非一個王子,而是一個屠夫。一日,屠夫忽得神明指點,決定放下屠刀,潛心向道。為示修道決心,他開腸剖肚丟入河中(一說是屠宰所得的豬腸、豬肚),因而得道。但得道之後,腸肚變作龜蛇兩仙,四處作祟。於是玄天上帝就向醫療之神保生大帝借寶劍鎮壓兩仙(一說是向呂洞賓借),並以他的屬官,三十六官將給保生大帝作為抵押,終於收服龜蛇。

  事畢,為了怕龜蛇兩仙不受控制,玄天上帝日夜持劍,再也不肯還保生大帝。這就是台灣民間塑像中,玄天上帝總是赤腳踏著龜蛇,手緊握著無鞘劍之原因。假如他一放下劍,劍就會自動飛回保生大帝的劍鞘。而保生大帝廟,則配祀三十六神將。

  也因為這個傳說非常風行,在台灣,肉品業者、屠宰業者皆奉玄天上帝為其職業的保護之神,北方北帝廟。中國北方在宋、元開始陸續修建真武廟,當中武當山、宋代的建康(今南京)、臨安(今杭州)以及明代的南京、北京等地區大量、大規模地修築真武廟,寓意深刻,終成為祭拜北帝的三大中心之一。

   明成祖朱棣崇奉真武,更自詡為真武化身,御用的監、司、局、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馀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從而使武當山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亦使武當山真武廟的香火達到了鼎盛。武當山同時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眾多名山之一。山上的建築群目前被列為世界遺產,富文化和歷史價值。

淨樂國太子在武當山修真四十二載,白日飛身五龍捧聖上天庭通過蕩魔除妖成為天界僅次於玉皇大帝的神仙,統管天上、人間、地獄三界,在天上仙界具有無上神權。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成功認為是上天旨意,是玄武顯靈相助才得以成功,靖難成功後大修武當,將玄帝奉為明朝的扶佑江山社稷的靈應之神,作為皇室家廟,崇奉至極。從天庭到人間玄天上帝操扶社稷,影響到地方官員和民眾對皇權的推崇到對玄帝朝拜的從眾心理,作為當時水陸門戶必經之路的襄陽,在皇權和民眾朝拜武當玄帝祖庭的影響下,玄帝信仰在襄樊得到了所有民眾的認同。無論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還是普通農民,捐資興建道教宮觀,僅襄陽城及周邊多達百余處宮觀。明朝時期在襄陽古城所有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都在家供奉玄天上帝聖像,每天敬茶上供進香。祈求保佑家宅興旺永保平安。在宋以前襄陽佛教信仰影響很大,但自明代以來在玄帝信仰的巨大影響下,襄樊道教信眾遠遠超過佛教信眾,幾百年來襄樊大部分佛教信士很信仰玄天上帝真武祖師。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大部分佛教信士紛紛到真武山朝拜玄天上帝真武祖師,這種現象在全國都很難見到。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方山縣北武當山的傳說

位於方山縣的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據民間傳說,靜樂王太子玄元14歲誠心修道,經過42年風風雨雨的修煉,在湖北省武當山修成正果,被封為北方正神,這就是道教尊奉的神——真武大帝。被封為北方正神之後,真武大帝就決定在北方尋找一座山作為行宮。為了尋找這座山,他先後99次遊歷北方。當他在第99次遊歷北方時,有一天他駕祥雲來到呂梁地區的關帝山區,發現有一座山雄踞於群峰之間,頓時心中一亮,稱讚道:“好一座奇山秀峰。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又感到主峰略低了一些,於是用兩手指捏住頂峰,微微向上一提,峰頂頓時就升高了99丈,遠遠高於四周群峰,他高興地說: “又一武當山兮!”從此武當山正式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

  在北武當山有一石從陡坡叫“接神坡”。坡前有一巨石,酷似一顆古猿頭,高3米,寬4米,坐西向東,靜臥在花草叢中,古猿頭枕青山,眼望藍天,疑似自語,形態逼真,這就是“接神坡古猿望日”。說到此石的來歷,這裡有段非常有趣的民間傳說。

 當年唐僧在取經的路上,遇到一個成精的六耳獼猴,後來被觀音收走,可是獼猴手下的一個小猿精猴卻得以逃脫,一直逃至東胜山的北武當山腳下,抬頭一看,好一座奇山秀峰,心想:何不在此搶占山頭,永世為王?可此時正好是靜樂王太子玄元修道成真,登上北武當山前坡,巧遇天神點化之際。這小猴一見天神降臨,以為是觀音又來收他,便慌忙藏於坡前花草叢中,不料天神在坡前卻將玄元太子封為真武大帝永鎮此山。小猿猴看見此情,沒有了主意,想跳出來佔據山頭,自知真武大帝不容,逃往別處,又捨不得此山美景。思考半天,主意拿定,還是靜臥在這裡,伺機而動,只要真武神外出行動一走,即刻跳出來佔據山頭。第二天,果然真武大帝離山出巡,小猿猴偷看了好長時間,不見真武大帝返回,高興異常,心想:“真是天助我也。”於是抖起精神,將頭抬起,伸出花草之上,仰望太陽。正當它舉頭望日、萬分得意之時,真武大帝突然出現在它眼前,舉手一指,這猿頭即刻變成山石,一動不動了。從此,古猿仰頭望日,歷經千年的滄桑風雨,在此做著自己未圓之夢。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在越南的流傳及啟示

發源於中土的道教,雖然主要流傳於我國境內,但在歷史上也曾影響到周邊國家民族,如日本、高麗等地,這已為教內外所熟知。

而同受中華文化影響較大的越南,也曾吸收道教信仰與文化,但由於地處東南亞,較少受到關注。而其在越南的傳播及最終的沉沒,也有許多引發今人思考之處。

越南河內的真武觀

在秦漢至唐代的長時期內,越南地方大多受中國統治,期間有內地百姓向南移民,也把道教信仰帶到越南地區。

東漢順帝時,祖天師張道陵在四川創立了五斗米道教團,未幾,史料中就出現了道教流入越南地區的記載,建安六年(201年),張津受命為交州刺史,此人“好鬼神事,常著絳帕頭巾,鼓琴燒香,讀道書,雲可以助化。”

其中所謂“絳帕頭巾”,乃是早期天師道的重要標誌,而“讀道書”、“燒香”等則直接表明了他的道教信仰,“雲可以助化”更說明此人還在當地積極推動道教傳播,以期達到化民成俗的效果。

漢末中原戰火紛飛,而偏遠的交州卻較為安寧,不少中原人士前往避難,如《三國志·士燮傳》有載,繼張津任交州太守的士燮,“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

《牟子理惑論》也提到:“是時靈帝崩後,天下擾亂,獨交州差安。北方異人咸來在焉,多為神仙辟穀長生之術,時人多有學者。”可知不少道教人士南來,並將道教修煉之術帶入當地,還受到追捧。

如被陶弘景載入《真誥》的天師道世家之名士許靖,就曾遊歷交州,並受到當時交州太守士燮的敬重厚待。葛洪的《神仙傳》則記載了當時有異人董奉也往還於交州一代,曾用藥丸救活中毒身亡的太守士燮。

此後曾任交州刺史的陶璜、杜慧度等人,都出身尊奉道教的望族,他們結交異人,憑藉自身的地位聲望,推動了道教在當地的傳播。

東漢末名醫董奉醫治好了交州的諸多要人,從而推動了道教在越南的傳播一些名道也來到交州一帶傳道。如東吳虞翻,通易經醫術,因得罪孫權而被流放交州,在此十餘年,“講學不倦,門徒常數百人。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葛洪也曾多次到達當地。

據陳國符先生考證,葛洪二十多歲時就曾遊歷各地,達到廣州、交州一帶,甚至到達越南南部地區。後受到舉薦入朝為官,他卻以年老為辭,請求擔任勾漏令,該地在今越南寧平省安慶縣與南定省豐盈縣交界附近,因聽聞當地盛產丹砂,“導仙服食之藥、長生所保之石,實無求不有”。

雖然因為廣州刺史鄧岳的挽留而並沒有到任,但據今人的研究,他在越南一帶的遊歷確是真事,因為《太清金液神丹經》及《抱朴子》中記載了東南亞一帶的許多信息。

而元興元年著名的孫恩起義失敗之後,其妹夫盧循繼續率領起義軍征戰於東南一帶,也曾到達交州等地,並有名李脫者帶領當地道教信徒相應。

有學者認為此人乃係當時的“李家道”之流。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但此事說明當地已經有了不少信徒,道教已經傳播開來。

李唐王朝奉道教為國教,道教也因此在其統治範圍內大為盛行

到隋唐時期,道教趨於成熟,也更多的流向南方。咸通年間,有擅長仙道法術的高駢,擔任靜海節度使,鎮守安南地區。此人信奉仙道,並施行法術。在任時重用道士,熱衷於齋醮科儀、朝拜鬼神、燒煉金丹。

唐王朝以道教為國教,多位帝王曾多次下詔在全國各地修建宮觀、廣度道士。當時隸屬中原的越南,也因敕令而修建了不少道觀,現在可考的尚有數十處。唐德宗年間,有安南人姜公輔,通過科舉考中進士,進入朝廷中樞,曾任宰相之職,後自請為道士。

唐末中原戰亂,越南地區趁機獲得了自主,該地區道教的發展也隨之更多受到越南政權和國情的影響。在越南立國之初的丁(968980)、黎朝(9801009),道教受到統治者的支持。

丁先皇(924979)作為越南開國之主,就對道教崇奉有加,他曾經朝拜寧平省的天尊洞,在其間重塑神像,供奉玄天上帝。又模仿中國的宗教管理模式,在越南政府中設立道官系統,立有“道錄、威儀、都官”等職務,並敕封高道。黎朝的君主們也繼承了這些做法。

在越南真武信仰一度十分流行

此後建立的李朝,其太祖李公蘊(9741028),是福建人的後裔,知風水之學,並據此將首都簽到大羅城(即今河內),又修建真武觀(此觀今存河內西北部),並派人北上中國祭祀后土皇地祇。

又於1011年(李朝順天二年)在都城修建太清宮,此宮後長期作為越南道教舉行盛大活動的場所。數年後,李太祖又“度京師千餘人為僧道”,還向宋真宗啟請《道藏》經典,宋朝從其所請。

此後李朝的太宗、聖宗、仁宗、神宗、英宗、高宗等都有好道之舉。

太宗曾將禦衣賜予助其登基的道士陳慧隆,聖宗常行齋醮祈禱,並到多處宮觀祈雨。仁宗則不僅修建多處道觀,常行齋醮法事,還與道教人士談玄論道,切磋學問。

神宗更下詔免除道士的勞役,並督造殿堂、金銀神像,多次巡幸宮觀,舉行齋醮。英宗也曾臨幸道觀,舉辦道場科儀,像道教尊神祈雨等。

高宗則更進一步把道教(與佛教)納入科舉之列,道士可以通過科考入仕。李朝這種將三教列為科考內容的做法,是其與中國科舉制度的重大差異之一。

撫今追昔,有一些經驗教訓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道教自進入越南地區,一方面始終停留在依賴技術生存的層面上,如齋醮科儀、風水玄學等,這些道術或曰方術,只能用於解決某些具體問題,卻不能解決精神世界的問題。

另一方面輸入了一些神靈崇拜,但在多神信仰的氛圍中,對神靈的崇拜與鬼神迷信沒有區別,不過是在迷信的萬神殿又多了幾個人偶。

這兩方面都不能帶入一套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人產生信念上的認同,從而委身信仰。這就使得其社會基礎極為薄弱。

進而,由於道教的輸入大體停留於神靈、民俗、道術的層面,自身無法建立團結穩固的教團,在下層無法組織起信徒群體,在上層則高度依賴於政權。

官方支持則熱鬧一時,官方打擊則毫無自保之力,只能任其宰割(道教流入高麗,最終歸於消泯,也有同樣的緣故)。這是值得今天引以為鑑的。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童玉女”傳說故事是怎麼來的?

真武大帝神像旁不僅有龜蛇二將外,通常還有金童玉女二位侍者,他們有著怎樣的來歷和傳說故事呢?

金童玉女大量出現在宋元以來的大量戲劇中成為神仙戲的重要角色。宋元時,即有南戲《金童玉女》傳奇。元代賈仲明《金童玉女》雜劇。影響很廣的神話戲《張生煮海》中書生第羽與龍女瓊蓮最終成婚,他二人也被說成是上界金童玉女下凡。後被東華仙人接歸位。

金童玉女為周公與桃花女的說法,也源於元明戲曲和小說。

桃花女故事在民間流傳久遠,元代已有《桃花女破法嫁周公》雜劇。

戲的情節是:算命人周公開業30年,從無錯差,百算百準。某日有石婆婆算命,周公算定好兒子石留柱在外必遭橫死,石婆婆回家途中遇到桃花女,桃花女教限禳解之法,嫠了石留柱。石婆婆找周公退卦錢,說他卦不靈,周公大驚失色。周公又給彭祖算卦,斷定他必死,彭祖遇桃花女,桃花女亦教分禳解之法,彭祖便貪污祭拜北斗星,得以延長壽命,彭祖見周公,周公知其原因,忌妒桃花女破卦法術,請彭宜為媒,娶桃花女為妻。

桃花女進門後,周公費盡心機要害死她,但都被她的巫術所破。一次他想害死桃花女,反而險些害死分的親生女兒。其後,周公仍設計害死桃花,桃花巫術高明,恰厄運落在周公家中,幸虧玉帝恩賜,周公一家死而得生。其後真武大帝出場,說明周公與桃花女是金童玉女轉世,世緣已滿,應復歸天位。

桃花女的神話故事,也被收入小說中。《西遊記》寫孫悟空斗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時,反銀角大王裝在寶葫蘆裡,口是不斷禱念桃花女仙訣。在明末小說《七曜不妖傳》中及清代《桃花女陰陽鬥傳》,小說博採世代里巷傳說,突出了桃花女“人之死生大數”,捨命抗爭的形象,在神魔小說是別具一格,還有的書,敘述了桃花民周公同真武的瓜葛。真武玄天大帝在雪山修道時,用戒刀剖腹洗腸,昏迷過去,把戒刀棄了。後戒刀修煉成一個陽體,刀鞘煉成一個陰體,數百年後,西王母詔刀上天,管理桃花,即成桃花仙子。戒刀做了太上老君的童子,後私自下凡,投胎商朝周姓諸侯,名周乾,後襲父職,人稱周公。此時桃園仙子奉玉帝命下凡,做了任太公的女兒,叫桃花女。書中詳述二人法事,最後被真武玄天上帝收為周、桃二元帥。此故事屬離奇的神話傳說,但卻反映了華夏的古代燦爛文化。

道教中金童玉女鬥法的故事

據《真武本傳妙經》說,金童、玉女是真武大帝的侍童小神,金童、玉女分掌威儀,書記三界中的善惡功過。日久,金童不免為人間的男婚女嫁和天倫之樂所惑,偶爾間,竟用言語挑逗玉女,被真武帝察覺,把二人貶入人間。金童下凡做了洛陽街頭的一名卜卦老漢,由於他的前身是為真武帝捧冊、“南斗註生、北斗注死”,對人間的生死病老情況瞭如指掌,因而,為人占卜三十年,十分靈驗,從沒出過差錯,被人們稱作周公。玉女下凡投身於任氏家,名桃花,由於她不是主犯,而她在人間受苦不多,只是一位貧家小戶之女。

金童偶爾時為人占卜,也有不准確的,那就是玉女故意在跟他鬥法。一日,金童閒坐無事,便為其傭人彭祖算起卦來,連算三次,才無奈地告訴彭祖說:“你後天午時必死,你不用再來做工了,還是回去準備後事吧。”,彭祖回家,一路傷心欲絕地哭泣,恰巧遇到玉女,玉女告訴他,回家趕快祭拜真武大帝。彭祖依照玉女傳授的祭星神之法去做了,三天之後,平安無事,他又去到金童家做事,金童大驚,為他重新占卜,發現他竟增加了三十年壽命。金童心裡明白,這是玉女在搗鬼。

金童與玉女鬥法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元、明、清諸朝,不斷有劇本、小說和唱本流傳,其內容各不相同,但影響很大,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據說金童玉女每逢三、七日替真武帝記錄三界中的功過善惡。真武大帝的誕辰日為農曆三月初三日。明清時代本廟即供奉為主神,一直沿續至今,代代傳承,萬年香火。

關於金童 玉女還有另外一種傳說

觀音座下的那對男女竟然不是金童玉女相信很多人都以為觀音娘娘旁邊的兩位協侍是金童玉女,其實這是錯誤的,金童、玉女是真武大帝的侍童小神,分掌威儀,書記三界中的相信很多人都以為觀音娘娘旁邊的兩位協侍是金童玉女,其實這是錯誤的,金童、玉女是真武大帝的侍童小神,分掌威儀,書記三界中的善惡功過。觀音座下的那對協侍其實是善財童子和龍王的女兒。

還在三界(天界魔界人界)時期,天界有一對金童玉女,金童聰明正直,玉女美麗善良。那時的玉皇大帝喜歡冰天雪地的潔白和寧靜,於是人間到處都是冰天雪地,人界生活苦不堪言。

天界神仙在自己的誕辰日可以下凡,農曆正月十五日是金童誕辰日,這一天金童下凡到人界,幫助人們融化冰雪,拓荒播種新一年的希望。

玉皇大帝看到人間大部分地方冰雪消融了,潔白和寧靜正在被破壞後十分震怒,令天兵於第二年正月十五日冰雪融化,大地復甦時到人間放火,要把人間燒光。

美麗善良的玉女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趁農曆閏十月二十九日玉女自己的誕辰日下凡,把天帝要火燒人間的消息告訴了金童和百姓。百姓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惶惶不可終日。

金童和玉女商量出個法子:"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每戶人家都掛起紅燈籠,放爆竹。這樣一來,天界就會以為人界已經起了大火,自己燒起來了"。人們認為是個好辦法,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照計行亊,搞得人界紅紅火火,爆竹聲聲。到了晚上,玉皇大帝往下一看,發覺人界一片紅光,還真以為人界由於破壞了冰雪,自己燃燒起來了,便停止了委命天兵放火。於是人們保住了生命和新一年的希望。

金童和玉女從此便留在了人界至今,按著各自誕辰輪迴。

後來金童在人界不同時代還做過人們的領袖(伏羲、堯帝、混元皇帝、西子帝君、門神戶尉、佑聖真君、正一靖應真君等),玉女相應做了金童的帝後、愛妻(女媧、散宜氏、朱仙姑等等)幫助金童一起造褔人界。

人們為了懷念金童和玉女,從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紅燈籠、放爆竹來紀念。

2014甲午年10月此次赴台的除了六百年歷史的玄天上帝神像外,還有護法神金童、玉女及執旗、捧劍等四尊神像。金童、玉女也稱玉童、玉女。是武當山金殿玄天上帝神像身旁的從神,元代五龍宮正殿內曾置此二神,武當山其他各大宮觀正殿內均有設置。金童儒雅莊肅,恭謹安詳作捧冊狀;玉女嫻雅俊逸,冠纓系頷為端寶樣。道教中凡是天上的神仙,身邊都有得道的童男童女伺服著,而且一律稱為金童、玉女。其職司在於分掌威儀、書記三界中善惡功過。二神位階不大,但職司不小,因而受到道教界及民間的重視。民間常稱其為周公、桃花,元代雜劇家王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劇結束時,有真武大帝出場說明周公、桃花是金童玉女轉世的情節,流傳甚廣。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武信仰源流說

 一、 引言

 玄武大帝,中國道教大神之一,又稱真武大帝、玄天上帝、元天上帝、北帝、北極玄天上帝、北帝真武帝君、蕩魔天尊、黑帝、玄帝、上帝等,是在我國民間擁有眾多信眾的著名神明。時至今日,從晉北的恆山山麓(湖北武當山),到南國珠江三角洲廣闊的土地上,依然可以看到為數眾多的供奉“玄武大帝”的大小廟宇,不少廟宇被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在海外,玄武大帝仍盛享香火。如美國的舊金山有一座道觀,是香港青松觀的分院,殿內也供奉著真武,經常參與觀內活動的有100餘人,宗教節日前來燒香敬神者達數百人。 [1]

二、 什麼是玄武

   四象、二十八宿的觀念起源於先秦。 《易•繫辭上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古人把黃道劃分為四個部分(四象),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又各分為七宿,湊成二十八宿。根據陳久金先生的考證,四象起源於古華夏族的動物圖騰崇拜。 [2]其中前面蒼龍、白虎、朱雀三種動物是明確的,至於玄武是什麼,有人認為是龜,有人認為是蛇,更普遍的認為是龜蛇合體;其次為什麼玄武命名為“玄武”,歷來也多有歧見。

 “玄武”一詞較早出現於《楚辭》中屈原的《遠遊》:“時暖[日逮][日黨]莽兮,召玄武而奔屬。”又《禮記•曲禮上》雲:“()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對於這一詞古人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朱熹《群譚採餘》曰:“玄武,即是烏龜之異名。龜水族也,水屬北,其色黑,

故曰玄;龜有甲能捍禦,故曰武。其實只即烏龜一物耳,北方七宿如龜形,其下有滕蛇星,蛇水族也,藉此以喻身中水火相交,遂繪如龜蛇蟠虯之狀,世俗不知其故,乃以玄武如龜蛇二物”。唐代孔穎達也曰:“玄武,龜也,龜有甲,能禦侮也”。宋朝高似孫的《諱略》說:“龜,水族也,水屬北其色黑,故曰玄;龜有甲,能禦侮,故曰武”。即是說“玄武”是龜。《楚辭•遠遊》洪興祖補注:“玄武,謂龜蛇。位有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朱熹《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五:“玄,龜也;武,蛇也。 ”《後漢書•王梁傳》曰:“玄武,神之名。 ”李賢注:“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 ”即是說“玄武”是龜蛇合體。《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帝覽嬉》:“北方玄武之所生,……鎮北方,主風雨。 ”即是說“玄武”是水神。

   筆者認為,“玄武”二字中。 “玄”的意義是可以確定的。依《說文解字》的解釋,玄即黑有赤色。玄對應蒼、白、朱,無疑也應是顏色。則前面朱熹等的解釋是有偏頗的。

其次是“武”字。這個問題很關鍵也很棘手。武從戈從止,原義歷來解釋少有差異,但與武力、暴力有關是確定的。這樣也很難在字義上跟動物聯繫起來。這期間是怎樣的一種演變,乃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有人認為“武”是由“冥”字音轉變化而來。近代學者丁惟汾在其《俚語證古》[3]中說:

  鎮武 玄冥也 .握蛇履龜之神像,謂之鎮武爺爺。鎮為玄[古文讀薰]之疊韻音轉。武[古讀沒]為冥之雙聲音轉。 《山海經•海外西經》:北方強禺,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郭雲:強禺字玄冥。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傳》:水正曰玄冥。又云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修及熙為玄冥。按玄冥為北方黑帝,故今鎮武廟多設城鎮之北方。

  這裡握蛇履龜的神像就是玄武大帝,玄武大帝是由四象之玄武衍化而來。鎮武二字源自朝廷的封號“鎮天真武靈應佑聖真君”(詳見下文)。所以鎮武應是玄武封號的簡稱。另依此封號,玄武大帝也被廣泛的稱為“真武”。

至於關於“武為冥的音轉”的解說,則被後人引用,作為“玄武”即北方水神“玄冥”的依據。如何新認為“武”的古音讀“莫”,在上古音系中與“冥”相通,二字音近,“武”為“冥”的通假字。 [4]陳久金先生也同意了這種觀點,即“玄武”為“玄冥”。

   但是,我認為這種觀點仍有可商榷的地方。在《楚辭•遠遊》中,先言“召玄武而奔屬”,又言“軼迅風於清源兮,從顓頊乎增冰。歷玄冥以邪徑兮,乘間維以反顧。”在同一篇章中同時提及“玄武”和“玄冥”,證明在屈原之時代,兩者是有區別的。可見在屈原那裡“玄武”自“玄武”,“玄冥”自“玄冥”,絕不是同一的。

   “玄武”之異於“玄冥”還有一條重要的旁證,就是《淮南子•天文訓》所提到的,而被很多人斷章取義的一段文字:

   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這里和屈原賦所表達的觀念是一致的,玄冥是輔佐顓頊之神,而對應的靈獸是玄武。玄冥是具有一定人格的神,玄武是神獸,雖有很大的關係,但不能混同。

   “武”既然非“冥”之音轉,玄冥也非玄武,那麼武之為動物應該如何解釋。我想仍然要從語音的角度去理解。我認為玄武之武有其實體,但應是有聲無字,即“武”乃是藉用字。武字被借用而成他義在先秦典籍中可以找到旁證,如《禮記•玉藻》:“居冠屬武”,又“縞冠玄武,子姓之冠也。”這裡的武通[巾無],乃是系冠之帶,玄武是指黑色的系冠之帶。 [5]此外,先秦典籍中,“武”在“履帝武敏歆”[6]訓為足跡;在“下武惟週,世有哲王”中訓為繼。 [7]這些與武之原義相去甚遠,都是藉字的結果。又武可訓為半步,當是“步”的音轉。 “武”還可以藉用為“舞”。

   所以從前面幾個音轉的例子,“武”或許是讀若“武”的動物。如果硬是要找一個“武”的正名,未免膠柱鼓瑟。

三、 玄武的實體及其性質

   玄武這種動物普遍被認為是龜蛇合體,而先秦文獻沒有明確記載,但卻普遍見諸於西漢以來的典籍之中。 《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宿於殼中兮,滕蛇蜿而自糾。”李善注云:“龜與蛇交曰玄武。”

   玄武為龜蛇合體的形象又見於出土文物。 1971年在河南省唐河縣針織廠發現的漢畫像石墓中出土了一塊女媧玄武畫像石,其中描繪如下:女媧人首蛇驅,蛇尾彎曲下垂,雙手各持一樂器;女媧下部刻一龜蛇交體的玄武。 [8]

  那麼龜蛇又如何能合體呢?這裡前人的研究已經很多,但筆者在這裡認為還是可以再作一些更深入的探討的。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龜是從它[蛇的初文]的,並解釋說:

  “龜,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魚鱉之類以它[]為雄。”

又《博物誌》亦言:

   “大要龜鼉之類無雄,以蛇通氣則孕。”

   這種觀念也應該傳自先秦。玄武或者說龜蛇被當作圖騰而受到崇拜,這在先秦的典籍多有述及。龜蛇的崇拜首先與上古人民的生活習性有關,也是一種祖靈崇拜、生殖崇拜。陳久金先生有精闢的論述。這裡要補充的是,玄武崇拜的生殖意義應該源於人們的觀念,即認為玄武是一雌一雄且交合。前文所述的女媧蛇尾纏繞一龜畫像上又有明顯的體現。

   不過玄武崇拜演化的結果,主要成為代表“北方”的一種神異符號。這與玄武崇拜起源的方位有關。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

   凡北山之首,自單狐之山至於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

   又云:

   凡北次二山,……其神皆蛇身人面。

凡北次三山……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

   所以,蛇[玄武]被認為是北方之神獸的觀念是很久的,且久已深入人心。所以在戰國形成的四象觀念中,將北方的星宿組合附會於北方的神獸,恐怕不只是因為形似,而重要的是一種符號觀念的廣布。所以後來玄武作為一種動物被人淡化了,而更重要的符號意義是北方或北方之神,以至後來發展為玄武大帝這種著名的道教人格神。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當山太子洞蜜蜂道人“賈爺”

武當山“賈爺”:“道法自然,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修行”

來到武當山,許多遊客除了感受道教文化、欣賞武當美景之外,也抱著尋仙問道的想法,渴望一睹武當奇人。

  在武當山,有一位道長曾被央視、鳳凰衛視等眾多著名媒體聚焦報導。他就是隱居於武當山太子洞的賈永祥道長,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賈爺”。

 隱世道長仙風道骨

 農曆三月三,春雨紛飛。武當山紫霄宮背倚展旗峰,穿過宮殿,只見在展旗峰的半山腰,靜立著一座斑駁而古樸的石門。穿門而過,是一段曲折的山路,路的盡頭又是一座極具年代感的木門。打開木門,可以望見懸崖峭壁上一條窄窄的過道,太子洞就在對面。

  太子洞是一個天然洞穴,洞高約10米,寬約15米,相傳是靜樂國太子、真武少年時修真的地方。太子洞里安放著一座元代的小石殿,殿內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青年時代的塑像。

 群山環繞著這座天然洞穴,洞穴頂處一汪清泉涓涓流下,正好落在下方的一口古井之中,這裡正是太子洞的用水來源。

  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長坐在洞外,與遊人們交流著。圍坐在他身邊的遊客們,都顯得畢恭畢敬。面對遊客們的各種問題,他談笑風生,思維敏捷。他就是獨守太子洞20多年的賈道長。

  在武當山,不論乾道、坤道,有德行的人,都被尊稱為“爺”。因此,大家都尊稱他為“賈爺”。

 賈道長年事已高,但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多少歲了。因為,道不言壽。如果有人問“賈爺”歲數,他總是笑臉相迎地回答:“我還是一個小孩子。”

  雖然過著隱居修行的生活,但是賈道長平日里讀書看報、聽電台節目,還做一些筆記,信息並不閉塞。記者來到太子洞的時候,賈道長正在看近期的《十堰晚報》。

  評價起《十堰晚報》,賈道長說:“辦得好,辦得好。主要是把上下的聲音都集中起來,上下的綜合起來。這叫上呼下應,你沒有下面的聲音,不叫上呼下應。”

在方圓八百里的武當群山,歷代修建了無數道教廟觀。在眾多的古建築群中,太子洞是一個不被注意卻又非常重要的地方。許多遊客慕名找到太子洞,常常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心靈的昇華。

 

 為何有眾多遊客慕名前來?

  原來,早在11年前,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再說長江》欄目火遍大江南北,其中的第21集《道化武當》,就講述了隱居於武當山太子洞的賈道長的日常生活。隨著《再說長江》的熱播,賈道長也被更多人熟知,不僅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2015年鳳凰衛視攝製組也前來拜訪賈道長。

  眾多電視節目不僅聚焦賈道長自創的養生術,也關注他的修行生活,其中頗為有趣的,就是一群可愛的蜜蜂陪伴賈道長的故事。

 在節目畫面中,賈道長打開自己的碗櫃,就能看到飛舞的蜜蜂。對於這些不請自來,甚至反客為主的小傢伙,賈道長十分坦然:“這是我的護法,我的朋友。它們不光在這裡,那上面也有蜂窩,它們是維護我的。我覺得它們是我的朋友。它們自己找的地方,屬於自然,很自然。”

  賈道長和這些蜜蜂共同生活了10多年,彼此間已經習慣。為了方便蜜蜂出入,賈道長還刻意在碗櫃上鑽了4個孔,但是蜜蜂們似乎還是喜歡自由地往來。偶爾會被蜜蜂叮咬,賈道長說:“其實蜜蜂也是捨己為人,它不會無緣無故地叮人。一旦叮到你身上,你就祛除風濕了,蜂療可以治風濕。”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太子洞時,沒有覓得蜜蜂的身影。賈道長笑著說:“也不知道是哪位導遊,帶著它們出去旅遊了。”詢問賈道長是否知道蜜蜂何時飛走,他風趣地說:“不知道,當時它們也沒給我打招呼。”這樣的坦然,也許就是傳說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峭壁穴居道法自然

 賈道長並非一位高冷的“高人”,對於慕名來到太子洞的遊客,他總是笑臉相迎。“孩子們,既然來到這兒,就來拜拜太子爺吧。”這是賈道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遊客們或許不知道這位老道長出家的故事。賈道長名叫賈永祥,1984年在武當山玉虛宮出家,那時他沒在宮觀裡住,而是在龜亭里安家,在山下的菜園裡勞作。

  5年後,賈道長從玉虛宮上山來到紫霄宮,照顧吳理銀道長。老道長仙遊歸天后,他才隱居於太子洞,至今也有20多年了。

  出家人沒有退休之說,賈道長一直堅持值殿。和其他道友一樣,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清苦,不食葷,不婚戀,持戒守律,清心寡欲,青燈為伴,獨善一生。

  不少人好奇,覺得賈道長為何堅守在這裡20多年,隱居的生活是否苦悶?賈道長總是笑答:“怎麼能說苦呢,安安靜靜地在自然深處修行,這是一件好事啊。”

 也許這就是道家所說的道法自然,接受所處的一切,順著環境變化而變,融為一體。

 對於普通人的生活追求,賈道長有自己的理解:“我覺得能付出就是我的幸福。只要能付出,我就健康,什麼時候付出不了了,那就不健康了。別的不是我的,我沒什麼追求。”

 談到尋常人的日常煩惱,賈道長表示,所有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好與壞,美與醜都是分不開的,俗世間的種種只是人們自尋煩惱罷了。

 

慈悲為懷行善積德

 從古至今,道家思想在中華歷史風雲中流淌,時至今日,“道法自然”的魅力仍然未減。

 春季,武當山風雲變幻,時而春雨綿綿,時而春光燦爛。只要山中騰起雲霧,就會恍如仙境,山巒疊嶂,浩然縹緲。同樣飄渺的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道家哲學,猶如獨守山洞20多年的賈道長。

  不少人向賈道長詢問,何為道家經常提及的“道”?賈道長說,道家所提及的“道”不是能用言語表達清楚的,這是要靠人用心去悟。領悟到事物的真諦,人就找對了正確的“道”,領悟錯了,那就需要多走點彎路。

  賈道長講到自己的感悟,“其實還是一個信仰問題,我們信仰什麼就有什麼,不信仰就沒有,要以慈悲為懷,行善積德。”

  天天都有許多人來到太子洞和賈道長聊天,山下的事他都了解。“有些人認為,我們道人應該不理俗世。出家人與世隔絕,我認為是不對的,站在我的角度來說,我是中國公民,站在公民的角度來說,我應該愛國。”

  賈道長寫了多本書籍,印刷後放在洞內,供人們免費領取。記者翻開一本《和諧與修行》,扉頁上是賈道長題寫的一首短詩《和諧為貴》,內容短小精悍:“忍人讓人,非我怕人,饒人是福;知事熄事,太平無事,省事為高。”

  關於眾人諮詢最多的修行,賈道長在序言中寫道:“修行絕不是掛在嘴巴上的二字,而是要在行動上公開表達出來……只有公開的修行,公開的實修、與眾同行。無論你官職多高,只要不折不扣地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個大修行人;一個真正修行的心就是拿著掃帚去掃垃圾,把自己當做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同樣是在修行;所以我認為天下無處不是修行點,世間無誰不是修行人。”賈道長就是用這樣質樸、通俗的語言,解答我們認為高深、晦澀的難題。

 “人生是需要感悟的,並不是通過某位道法高深的聖人指導而過上想要的生活。順其自然地體會身邊發生的一切,感受事物的因果,這樣最終找出做事的方法,這才是人生的''。”言語之間,賈道長為我們這些“迷失”的人們指點了迷津,這正是他做事的方法,更是他的“道”。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門北帝古廟  

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廟。位於氹仔市區中心嘉模前地。據廟內碑記載,約有150年曆史,是氹仔最古老的廟宇,供奉統管北方的保護神北帝,又稱玄武大帝、真武大帝。該廟外形莊嚴肅穆,建築古樸,正門椽樑及簷拱處裝飾有雕刻和七彩壁畫。廟內正堂懸掛一塊大木匾,上刻“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四壁飾有北帝、龜神和蛇神石刻圖案。廟內陳設神颱、鍾鼎等祭品。

北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又有玄天、玄天上帝、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其為統理北方、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間神祇,又稱黑帝。

 澳門北帝古廟澳門只有一間北帝古廟,位於氹仔舊城區,是澳門最早出現的廟宇,據說有百年曆史,真確年期卻無法查證,而據廟內的碑牌記載則估計至少擁有160年曆史,即約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時,當時曾作修建。從前的氹仔島以漁民為主,故對漁獲最為關心,因此經常祭祀北帝並在當地建立北帝廟。

北帝古廟供奉北帝外,同時祭拜華光、金花、關帝、財帛星君及魯班等神祀。每年的北帝誕,在廟外的空地都會搭上戲棚演神功戲,又有燒香酬神等賀誕活動一連數晚在舉行,熱鬧非常。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河南洛陽峴山與武當山(金頂)相對應

洛陽地處河南省西部秦嶺丘陵地帶,背靠邙山,南臨伏牛山脈,形成了很多風景優美的山地景觀。比如白雲山,老君山,花果山,天池山,黛眉山,青要山等一些著名的景區。

汝陽峴山,古稱霍陽山,又名鐵頂山。位於玉馬平湖東南,北鄰汝陽恐龍遺址保護區。

海拔1165米。相傳這裏是真武祖師得道升仙之地,故有道教名山之稱。

自古與武當山(金頂山)相對應,是豫西地區最大的道教活動聖地。

峴山,古稱霍陽山,又名鐵頂山。位於汝陽縣城南15公里的三屯鄉與劉店鄉交界處,距河南省大虎嶺省級森林公園28公里。自古與武當山(金頂山)相對應,是豫西地區最大的道教活動聖地。自主峰鐵頂而下建有真武觀、崇天宮、廣行宮等三道宮觀,它們依次排列在一條長達五公里的南北中軸線上。三個建築群,共計有殿閣屋字120餘間,現存塑像30多尊。

天公造化,鍾情峴山。山水相依,林泉為伴,是它獨有的自然特色;鐵頂宮、觀,祖師傳說,又為它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氛圍。綜觀峴山諸景,各顯奇象:梳妝雲樓,凌雲摩天;捨身陡崖,壁立百丈;玉皇極頂,橫空出世;過鳳仙埡,仙風頻吹;飛來乾石,影梭主峰;步橋三孔,巨石迭就;磨針勝跡,鐵梁猶在;王母神泉,汩汩成韻……清人張文德《同諸明經登峴山》詩云:「絕磴人從樹梢行,竦林風送恍鐘聲。多情高士能留客,無事閒僧不到城。遠岫孤雲堪極目,空壇瑤草頗怡情。他年擬踐荷衣約,頂向禪房記姓名。」流連忘返,執意再來的心態躍然紙上。

山水形勝處,自招遊客來。古往今來,帝王名士,朝山覽勝者不乏其人。南宋鄭樵《通志》載:"唐太宗經此,以其危峰獨見,類襄陽之峴山,故名。"宋詩人梅堯臣在任襄城縣令時,曾慕名登臨峴山,留下"梁縣勝襄陽,萬瓦浮青冥"的詩句,一說梁縣峴山風物之美勝過襄陽峴山,二講當時山上的建築規模宏大,且有薄天拿雲之勢。1995716日,在峴山老石壕一泉水坑內,峴山道士在泉清淤時,意外發現一方大型金印,重800克。經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長、省周易研究會會長董應周先生考證,認定此印為北魏太祖拓跋矽天興元年七月定都平城初的萬戶侯印,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至於這枚印章如何散落於此,姑且不論,但至少可以說明,從南北朝起,這裏已不是蠻荒之地,很可能就有一條連接魯陽(今魯山)、梁縣(今汝州)、伊闕直至洛陽的翻山古道。

峴山還是一處避暑的好地方。這裏山高水美,溫差明顯,崇天宮以上暑季氣溫一般不超過28度。山上綠樹成蔭,涼風習習,使人樂而忘返。更讓人陶醉的是玉馬平湖就在它的襟袖之間,這平湖水域面積2100畝,大壩橫卧山間,雄偉壯觀。壩上亭台相映,湖內遊船如梭。蕩舟其中,馭風破浪,確有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之感。環境清幽,絕無污染,自然、人文互襯,翠峰明湖相映,峴山是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武玄帝信仰在襄樊

古襄陽受荊楚重巫術道教原始信仰的影響,在東漢時期道教即傳入境內,發展于唐、宋、元三朝,鼎盛於明清。特別是明朝將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建設和祭祀以來,襄樊成為玄帝信仰朝聖進香拜謁玄帝祖庭武當山的水陸必經之地,受玄帝信仰的影響,明朝僅古襄陽城道教宮觀多達百餘處,有影響的達十九處,保康、穀城、老河口、南漳、宜城、棗陽,當時各村鎮都有道教宮觀宙宇。玄帝朝聖香會更是遍佈城鄉,玄帝信仰在襄樊影響深遠。

  一、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形成

  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形成是明永樂皇帝北修故宮,南修武當時得以發展興起的。最初始于古襄陽真武山,真武山原名龜山,又名九宮山、小武當、小頂山。因山形似龜,雄踞襄陽城外漢江邊而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明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宮觀。一切建築用材管運武當山,琉璃諸物的小船數以萬計,停泊真武山下的漢江中時,相傳是日狂風大作,江水瀑漲,無數小船傾刻即覆,突見真武顯聖,“時風濤方作、傾之祥光數見、水天一色”感謂玄帝(真武大帝)顯應,於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觀”。襄陽“真武觀”是明永樂皇帝大修武當時,為明皇朝直接修建的,是八百里武當之外不在武當八宮之列的武當第一宮,故又名九宮山。“真武觀”作為明朝皇家大修武當的第九大宮觀,其建築規模具有皇室家廟的規制與恢宏,同明朝全國各地修建的玄帝宮觀相比也是規模最大的。同時明皇朝歷代皇帝派欽差大臣同高道大德到武當山作皇家祈願道場和祭祀玄帝祖庭時,“真武觀”具有驛站行宮的功能,往來欽差大臣和高道大德從京出發經武漢到襄陽,先在襄陽“真武觀”行宮進行齋戒、沐浴、朝聖祭祀的準備事宜,再前往武當山進行祭祀朝拜。

  真武山道觀位於襄陽城西南二裏,山上道觀號稱鄂西北小武當、小金頂、小頂山,在襄樊玄帝信眾朝聖進香的習俗裏形成武當山為大金頂、大頂山,將八百里武當之外的第一宮認為是小金頂、小頂山。因受皇家祭祀朝拜先上“真武觀”的影響,朝拜玄帝祖師庭的信眾認為“真武觀”地位之高僅次於玄帝祖庭武當山,故在傳統的習慣中朝湖北武當山,首先要來到襄陽真武山,給真武大帝上表章,算在玄天上帝處報了到。有錢財和精力者,當繼續去均州武當山天柱峰金頂,錢財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回轉,也算還了朝拜玄天上帝的心願。據《大嶽太和山紀略》載:“真武觀……在襄陽府城西南二裏……謁太和(武當山太和宮)者先表於此”。

  襄樊真武山瀕臨漢水,處在鄂、豫、川、陝、湘、粵、桂、滇數省來往的通衢大道,水旱碼頭,交通十分便利,香客多達數十萬眾,從冬至春,各省的香客,都由各地民間香會組織率領,成群接隊地向真武山進發。尤其在臘月三十到農曆三月三,真武山朝山進香的香客最多。直到二十世紀中期,真武山的香火仍然十分興盛,最忙的時候山上的道人只得輪班吃飯,暫停了早晚壇功課,天不亮就起身,直忙到天黑。農耕時代武當山路途遙遠,香客信士年收成有限,襄陽南陽當地各香會和香客逐步形成三年朝大頂,年年朝小頂的朝山進香的習俗。因真武山玄帝有求必應的靈應,許願還願者日眾,每年大年初一、農曆三月三、九月九香客多達數萬人,每月初一、十五傳統道教節會朝拜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晚清、民國時期因戰亂物資十分匱乏,武當山祖庭香火曾一度不再,加上失去皇權相護廟產盡失,道人生活無以為繼,真武山因交通便利,雖無當年盛況空前,但仍然香火不斷,食油供養額多,除留用外全部運往武當山以解時局之需。

  從明朝至今,襄樊大小道教宮觀都供有玄天祖師,雖也有不是以玄天上帝為主神的道教宮觀,玄帝祖師的靈應在當地宮觀也是影響最大的,玄帝聖誕三月三和祖師飛身得道日九月九是各大宮觀香客最多最忙的日子。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二、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廣泛影響

  淨樂國太子在武當山修真四十二載,白日飛身五龍捧聖上天庭通過蕩魔除妖成為天界僅次於玉皇大帝的神仙,統管天上、人間、地獄三界,在天上仙界具有無上神權。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成功認為是上天旨意,是玄武顯靈相助才得以成功,靖難成功後大修武當,將玄帝奉為明朝的扶佑江山社稷的靈應之神,作為皇室家廟,崇奉至極。從天庭到人間玄天上帝操扶社稷,影響到地方官員和民眾對皇權的推崇到對玄帝朝拜的從眾心理,作為當時水陸門戶必經之路的襄陽,在皇權和民眾朝拜武當玄帝祖庭的影響下,玄帝信仰在襄樊得到了所有民眾的認同。無論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還是普通農民,捐資興建道教宮觀,僅襄陽城及周邊多達百余處宮觀。明朝時期在襄陽古城所有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都在家供奉玄天上帝聖像,每天敬茶上供進香。祈求保佑家宅興旺永保平安。在宋以前襄陽佛教信仰影響很大,但自明代以來在玄帝信仰的巨大影響下,襄樊道教信眾遠遠超過佛教信眾,幾百年來襄樊大部分佛教信士很信仰玄天上帝真武祖師。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大部分佛教信士紛紛到真武山朝拜玄天上帝真武祖師,這種現象在全國都很難見到。

  襄樊朝武當山、真武山玄帝祖師的香會大都是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三月三、九月九,由被推選出來的“會首”組織,大都以鄉鎮地域命名,大部分“會首”是當地有影響信仰虔誠的信士為“香頭”會首,朝聖香客交一定錢或糧,由香頭統一安排,小香會十幾數十人,大香會多達數百人,有的香會的朝聖隊伍所有香客統一穿朝聖黃馬褂,前有開路旗由香頭和有經驗的人負責,並負責聯繫沿途的吃住事務和進香上表祈福做法事等具體朝聖事務,中有八卦旗、萬民傘、玄帝祖師聖駕敲鑼打鼓並組織獅子隊、舞龍隊、龍燈隊等,後有止路旗,止路旗由幾名年輕力壯的組成,專門負責年老體弱趕路掉隊的。有的地方“會首”是當地的大戶人家輪流做,負責所有朝聖香客的吃住費用。

  襄陽信眾在祭祀朝拜時逐步感應到真武祖師的七大靈應,更使玄帝信仰在襄樊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靈應一是從人修煉成神。

  相傳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黃帝紫雲元年托胎于淨樂國善勝皇后,于三月初三降臨人間,時玉皇大帝三魄附體,王太子不願繼承王位,潛心會道,十五歲辭別父母進太和山修煉,在絕壁的岩洞裏苦修四十二年,於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靈應二是“披發仗劍”鎮魔除妖保皇權。

  玄武升天後正值天界裏,魔妖迭起,打鬥廝殺,元始天尊在天宮中說法傳道時,黑毒血光穢雜之氣都沖進了南天門。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鎮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萬天兵天將一夜之間降伏了妖魔。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鎮守北方,並要經常下降人間“普福生靈、操扶社稷”,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名義發兵誓師時是玄武“撥發仗劍”相護佑才使靖難成功,玄武成為從天庭到人間保皇權、扶社稷統管三界的靈應之神。

  靈應三是保佑家族子孫旺盛。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孝文化對大漢民族影響最大,華夏民族能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直接相關,一生不娶妻生子是對父母的最大不孝。玄武是龜蛇合體,龜蛇者陰陽公母合體也,男女相合才能生育子兒。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和朝拜,能保佑其家族子孫旺盛,不生育者只要到玄帝前祈願求子,一定能如願所償。

  靈應四是保佑祛病體康。

  人類對生的渴求,對死亡的恐懼與生俱來,道教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通過修煉能超脫生死輪回而達得道成仙,故對本我的生命特別崇拜,貴生惡死,追求樂生長生。玄武是水神,水是生命和萬物之源,沒有水就沒有世間萬物,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更沒有健康和長壽之說,通過對玄天上帝的朝拜,祈求身體健康、百病消除,而達到生命的永恆。

  靈應五是保佑祿位高升。

  忠孝自古難兩全,望子成龍父輩付出太多,歷代以來華夏民族認為小孝孝於床前,大孝封官進爵,衣錦還鄉。門庭顯要官爵的追求是當時人類發展的基本動因,玄武從人到神的修煉,從四方神不顯眼的小神供奉到玄天上帝統管三界,是天下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保佑自己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加官進爵,祿位高升,衣錦還鄉。

  靈應六是保佑財源廣進。

  自古以來人類對財富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在我國農耕時代,人們只有四大分工,即耕、讀、漁、樵。農耕的豐收代表一切財富,為官者的奉祿是以“石”為計量,有多少奉祿即一年有多少擔糧食。封地、良田和奉祿是體現讀書士子成功的度量衡,年奉祿多少和收入多少擔糧食才是財富的體現。玄武乃北方水神,只有通過對玄武的祭祀朝拜,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世人才能財源廣進、永享太平。

  靈應七是保佑民眾家宅興旺。

  “民以食為天”是普天之下民眾的心聲,農耕時代民風淳樸,人們追求衣食無憂的日子,但自然災害不斷發生,人類戰勝自然缺乏信心,自然的巨大無形災難的發生,往往使人類食無定所,面對生存的極大挑戰,故民眾對水神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能保佑年年風調雨順、祈求五穀豐登、只有五穀豐登,才能六畜興旺,家宅興旺。

  通過皇權、士大夫特定歷史時期數百年的引導,通過民眾朝拜祈願種種神通的靈應,作為以農耕為主的襄陽民眾,玄帝信仰已深入民心代代相傳。

 

 三、襄樊玄天上帝道教宮觀廟會的形成及現狀

  在襄樊玄帝信仰的一大載體是廟會文化,真武祖師宮觀廟會是以廟會文化為載體,以朝聖為主導,集商貿、文藝、雜耍、遊樂於一體,明清時期,襄樊各地大小宮觀每年都舉行一次廟會,趕廟會朝拜祖師爺,成為明清時期襄樊民眾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古襄陽真武山廟會自明永樂十年(1412),古襄陽真武觀建成後,以廟會文化為載體,集商貿、文藝、雜耍、遊樂、朝聖於一體,周邊民眾紛紛前來真武觀趕廟會朝拜祖師爺。明清至民國盛況伍百餘年,從年三十到農曆三月初三真武祖師聖誕,農耕時代農閒季節傳統文化廟會達三月之久,南至荊州、荊門、鐘祥,北至豫南地區,甚至商洛幾縣,方圓千里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地湧向真武山趕廟會,真是盛況空前。

  在襄樊棗陽境內的唐梓山道觀的廟會具有獨特現象。

  全國所有玄帝宮觀主要朝聖日是玄帝聖誕日農曆三月三,而唐梓山祖師頂廟會的主要朝聖是農曆三月初七。形成三月初一朝小頂山(真武山),三月初三朝大頂山(武當山太和宮),三月初七朝唐梓山祖師頂的獨特現象。意思是唐梓山周邊香會香客在每年的二月底動身,初一趕到真武山朝拜玄帝祖師後,繼續趕路,在玄帝聖誕三月三趕到武當山太和宮金頂朝拜玄帝祖師,再從武當山回到當地朝拜唐梓山祖師頂玄帝祖師。因路途遙遠,年老體弱者回程較慢,故唐梓山祖師頂廟會一直到三月十五才結束。唐梓山廟會形成以來,從三月初一起半月才結束,農工商貿雲集,每天達數萬人,廟會三月初七當天在唐梓山周邊雲集十余萬人,湖北、河南借廟會之機上山許願,交換商品、購買農工用具,廟會後回家勤勞耕作一年,祈求玄帝祖師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宅平安,來年再來還願趕廟會祈求國泰民安,如此安居樂業年復一年……。

  唐梓山廟會自八十年代以來,周邊民眾遵照傳統廟會年年舉辦,年年盛況空前,但玄帝信仰文化有所缺失,需給予正確引導。真武山春節文化廟會受場地的影響一直沒有舉辦,現正在積極籌建真武山廟會廣場。爭取在2010年舉辦首屆真武山春節文化廟會。

 

 四、當前襄樊真武祖師宮觀的規劃建設

  道未認為弘揚玄帝道場分三大弘道建設組成。

  第一弘道建設是玄帝慈愛普渡眾生的愛心推廣:

  玄帝信仰能深植襄樊民眾心中得以代代相傳,最主要的是玄天上帝真武祖師的慈悲之心和普渡眾生的靈應。如何作好弘道工作,要在百姓民眾心中建一個永恆的慈愛之廟,要將救濟貧困、扶助有難作為玄帝宮觀弘道第一要務,通過愛心資助將玄帝的慈愛永植民眾信士的心中。

  第二弘道建設是加快恢復玄帝宮觀建設:

  到目前為止,襄樊逐步開放合法道教活動場所有市區真武山道觀、老河口市萬仙宮、百花山道觀、保康縣湯池觀祖師頂、兩峪鄉朝元山道觀、南漳聚仙觀、板橋九龍觀,襄陽區石橋明真觀,棗陽市唐梓山道觀共九個。因受武當山的影響,所開放宮觀大殿主神全部供奉玄天上帝,影響最大的是真武山道觀。

  真武山道觀的規劃思路是:

  打造武當之外玄帝信仰第一山;結合道教天地人靈活利用地形。突出一閣二像三洞六宮玄帝威儀;引導人們養生長壽到超脫生死。

  玄天上帝統管三界,主宰人的生、老、病、死,真武山的規劃建設理念主要突出玄帝威儀,直面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用仙道貴生來超脫生死輪回。整個建設分為三大區組成,一是玄帝及道教諸神朝聖區,二是以玄帝文化為主的道教文化區,三是道教社會功能區。

  道教朝聖區的建設以武當為縮影,將真武山建設成為名付其實的小武當,以69米高的真武閣和33米高玄帝神像為重點,以悟真洞、修真洞、朝聖洞、娘娘殿、遇真宮、三清宮、南岩宮、紫霄宮、太和宮為主線突出玄帝威儀。

  道教文化區是以玄帝信仰文化為載體,並在現採空區的石壁上摩崖由八十一名當代高道大德書法名家題寫的八一章《道德經》、百大名家題寫的百“道”圖、百大名家題寫的百“壽”圖,另請名家繪製雕刻《孔子問禮圖》、《老子出關圖》、《三豐祖師神拳夢授修真圖》和《玄天上帝修真飛仙圖》,並依山石雕高達33米高的玄帝祖師聖像——五龍捧聖圖總高達49米,在採空區修建一次性可容納上萬人參與的玄帝朝聖廟會廣場。

  道教文化區重點是高達69米的真武閣,擬將襄樊真武閣建成漢水之濱新中國第一大名樓。有黃鶴樓外觀之雄偉,又具滕王閣內部之實用。九層69米高的真武閣基礎為36米正方體四方八角形。一樓展示襄樊歷史文化,二樓展示湖北歷史文化,三樓展示華夏歷史文化,四樓表演道教傳統茶藝文化,五樓表演道教內家功夫,六樓演示道教音樂,七樓觀摩流經襄城、樊城之間的漢水和襄樊全景,八樓參悟道教養生,九樓朝拜玄天上帝真武祖師。

  道教社會功能區建設以道教養生院、道教中醫院、道教敬老院來體現和引導眾生修煉而達仙道貴生之目的。長命殿納骨塔讓歸依玄天上帝信眾超脫生死輪回,跟隨玄天上帝上達天庭。

  襄樊玄帝信仰信眾較多,現在各地紛紛申請修建真武祖師宮觀,如襄陽區雙溝的玄天宮,南漳的祖師殿正在申報籌建之中。

  第三弘道建設是恢復傳統朝聖凝聚玄帝信眾:

  恢復宗教政策以來,玄帝傳統香會朝聖開始時多有保留傳統的一面,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交通的便利、物資的豐富、速食式的生活節奏,傳統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玄帝信仰香會慢慢地失去香會朝聖的傳統模式。襄樊真武山道觀恢復建設以來玄帝信仰香會曾一度有所增加,但近幾年香會慢慢的也有所減少。如何恢復傳統香會的朝聖形式,如何去引導和恢復玄帝傳統香會呢?

   真武山道觀擬給傳統香會配備傳統朝聖所需的信物,如玄帝祖師黃馬褂、開路旗、八卦旗、萬民傘、祖師聖駕、鑼、鼓和止路旗等。道觀道眾為香會進香者提供上表祈福、畫符消災、超度亡靈、轉運保平安的玄帝弘法工作,通過對香會和香頭的培養,來凝聚信眾,象祖天師創五斗米道時建立二十四壇的弘法模式一樣,在襄樊恢復數十處乃至更多的傳統香會,來推動玄帝道場的弘法弘道工作。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當山南岩龍頭香傳說

武當山南岩有條石雕的龍,頭頂香爐,遠伸在懸崖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望一眼就使人毛骨悚然。過去道教信士為了表達達自己的誠意,曾有人上去燒香,十有八九都掉下崖去,粉身碎骨。

  傳說,武當山下的漢江河邊上​​,有一座龍山,龍山出了一條孽龍,每天興妖作怪,在漢江潭里撞翻往來船隻,專吃落水船工。

  老百姓恨透了這條孽龍,很想治治它,便商量著去請真武祖師來降伏孽龍。大家打著五彩旗,沿路燒香焚表,藉著朝山進香的機會請來了真武。從那以後,人們朝山進香,就有了舉龍旗、打彩旗、燒香表的規矩了。

  真武把孽龍壓到龍山底下,又叫人們在龍山頂上建了一座寶塔,將山鎮住。過了一些時候,真武下山看孽龍改邪歸正沒有。孽龍一把鼻涕一把淚:“從今以後,再不敢作惡了。 ”真武見它還老實,就把它放了。誰知這傢伙口是心非,又害起人來。

  老百姓又去請祖師爺來降妖,孽龍自認受罰。  祖師爺把它捉回武當山,路過南岩時,見這裡到金頂還有段路程,就叫孽龍凌空搭座長橋。孽龍抬頭一看,從南岩到金頂,足有幾十里,生怕腰被香客們踩斷了,剛從南岩邊上向外伸出幾丈遠,便嚇得縮成一團,不敢動了。

  真武就叫它爬到南岩邊上,頭上放一個香爐,任香客們踩著它的脊梁,上去燒香。誰知它還是孽性不改,不服懲罰,誰踩到它背上,它就頭一翹,尾一搖,把誰摔到南岩底下跌死。  

祖師爺在金頂上瞅見孽龍又在作孽,大怒。他拔出七星劍,指著孽龍大喝一聲:“變! ”孽龍眨眼變成一條石頭龍,永遠不會動了。這便是人們今天看到的南岩宮的“龍頭香”傳說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

三月三奇观!武当山龙头香来了一个特殊“香客

武当萌兽无根水沐浴净身后 向玄天上帝拜寿

武当山南岩宫的龙头香处,一只憨态可掬的飞鼠爬上了“龙头”

  2018三月三是道教圣地武当山最高尊神玄武大帝(北方水神真武大帝)的生日,相传农历三月三又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因此三月三也叫王母娘娘千秋节,这一天的汉族传统民俗就是踏青春游、登山逛庙会。所以道教信士以最高的礼仪庆贺,非常隆重。

  临近三月三,武当山再现趣味奇观,昨日下午,由网友在武当山南岩宫龙头香,抓拍了一组非常有趣的照片,照片中,一只常年生活在武当山的飞鼠,在农历三月三前一天,走向龙头香,虔诚的对着香炉作朝拜状更为有趣的是这只飞鼠在朝拜之前,先用香炉旁边的无根水沐浴净身,才作朝拜,网友纷纷猜测:这是飞鼠向真武大帝拜寿呢!

  武当山的飞鼠本身就是极具灵性的动物,它们形似大蝙蝠,善攀援,能滑翔,被道人们称为“神兽”,常在峭壁石洞或石缝中生活,武当三十六岩是他们理想的安居之地。

  并且飞鼠的粪便是一种独特的中药材,名为五灵脂,李时珍释其名曰:“其粪名五灵脂者,谓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气也”。其性味甘温,无毒,具有疏通血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腹痛和蛇虫咬伤等症。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湖北武當山建築龜蛇玄武纏繞

道教並沒有以征戰為主要神職的神靈,但是道教最高的四位護法神將都有盪除妖魔的責任。

但是在後世的發展中,真武大帝逐漸從北極四聖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中國人最熟知的戰神!

(武當山的主題建築給人的形象就是龜蛇纏繞)

真武大帝為北極四聖,在後世真武大帝被不斷加封從唐太時的佑聖玄武靈應真君到明朝的時候已經被加封為明成祖封號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盪魔天尊。而道經中則稱呼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成為道教最主要的戰神!

真武信仰遍及中國,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武大帝不僅僅是有盪魔辟邪的神職,他同時還有延生的神職。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皇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並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

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漢族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至今的北京景山公園依然是真武大帝的形象。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在明朝的時候皇帝的頭盔上也是真武之像,那時的武將也多崇拜真武大帝,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國民戰神!

三月三真武聖誕對於道教來說是個重要的節日,許多宮觀會在這一天舉辦相關的法會酬神,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頌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祈禱。如感念父母恩德,想為父母延生求福,可念報恩經,報恩寶誥。

真武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玄元化身降誕凈樂國王宮。舍家修道誓願盡除天下妖魔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飛升。受命敇鎮於北方統攝玄武之位。在上為玉樞掌教北極天尊在中為盪魔無上上帝在下為玄天真武大帝。周行六合鑑察善惡賞罰嚴明威懾萬靈法力無邊能斷一切妖邪能驅一切魔精能避水火之災操扶社稷拯濟世人無願不遂普福生靈。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終劫濟苦天尊北極佑聖真君真武盪魔大帝。

報恩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眾生,有相脫生。父母懷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憐我父母,日漸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滅險峻貪嗔。禮帝為師,祈恩報本。願我現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宗祖,早得超生。大聖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報恩教主。佑聖真武,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終劫濟苦天尊。

如感念父母恩德,想為父母延生求福,可念報恩寶誥。

玄天寶誥

至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弈使。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

《道教玄帝文化。混元六天。始判其中》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是【道教寶誥】中,對【玄天上帝】的稱號。

這近十年,常有人將此【混元六天】訛傳為一個「門派」或「秘法」,其實不然。

如果有真正去了解【道藏】及【玄天上帝】的「經典」及「文獻」,其實就不難發現【混元六天】的意思。

【混元】,即是指【開天辟地】後的階段,此時,這個空間的【三界】定位,上有【三十六天】及下有【三十六壘】,天天之上有各別【仙真聖】,而壘壘之下有【洞幽冥】。

在【人間】之上的【六天】(最為靠近【凡塵】),即是:

(一)太皇黄曾天

(二)太明玉完天

(三)清明何童天

(四)玄胎平育天

(五)元明文舉天

(六)七曜摩夷天

此六天合稱爲欲界。

又有記載為:

大赤虛天

泰玄都天

清浩真天

泰玄真天

泰玄蒼天

泰清一天

也就是【混元六天】指的【欲界六天】,亦是【玄天上帝】「巡視」及「掌管」的【六天】(在值任【三元都總管】時,「看守」的【六天】,因而有了【始判六天】之說)。

《道教三十六天》簡介:

於此﹐想向大家介紹【道教文化】中的【三十六天】。根據【宋代】《雲岌七簽》記載﹐【道教三十六天】為以下之【三十六天】(因有非【正統道教】組織以梵教三十六天為宣傳標準﹐搞得【道教】文化之傳承出現極大的問題﹐望多注意)

欣逢 真武玄帝聖壽之期 武當路途遙遠 可就近玄帝顯化宮廟 朝拜奉香 太上感應 道祖慈悲 玄帝賜福 福壽康寧 !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三月三,真武聖誕,湖北武當山祈福,福壽康寧!

農曆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

欣逢 真武玄帝聖壽之期 武當路途遙遠 可就近玄帝顯化宮廟 朝拜奉香 太上感應 道祖慈悲 玄帝賜福 福壽康寧 !

各地的道教宮觀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說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裡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玄天上帝,即真武帝,或真武、北極真君。真武即北方之神玄武,宋時避諱改玄為真,稱真武帝,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護神。元始天尊說法於玉清,下見惡風彌塞,乃命周武伐紂以治陽,玄帝收魔以治陰。因此玄天上帝又為主持兵事的劍仙之主,地位僅次於劍仙之祖廣成劍仙。真武興盛於宋代,至元代又被晉升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時地位更加顯赫。有關真武的傳說中,又皆稱龜蛇乃六天魔王以坎離二氣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躡於足下,成為其部將。後世稱之為龜蛇二將。玄天上帝每每斬妖鋤魔都御劍出行。武當山為玄天上帝的聖地。

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斗七星的總稱。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禮記載稱「前朱鳥,而後玄武」,朱鳥指的是南方七星,而玄武則是北方的七星,也就是北斗七星。古人以為北極星是治天界的神,權力很大,因而在漢朝即頗受民間敬重,直到宋朝才將北斗七星人格化。

玄武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視斗星崇拜,稱「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斗過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玄天上帝的人格化既源於北斗七星,其神像自不免與北斗七星有關,宋代玄天上帝塑像多系披髮赤足(或頭戴圓帽),手持北斗七星劍,右腳踏蛇,左腳踏龜,亦可謂其來有自。

春秋戰國起,即有玄武人格化之記載,至東漢漢順帝,道教正式發萌以後,歷代帝王為永保帝業更極力推崇,更進一步使之人格化。

1為北方之神

《楚辭·遠遊》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曰:「北宮玄武,虛危,危為蓋屋。」真武大帝

《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而漢代人認為北方之神不只一位,而有三位,《淮南子·天文訓》稱其為顓頊、辰星、玄武。因較為複雜,民眾不易把握,故仍以玄武為北方之神。

2為水神

根據陰陽五行來說,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為水神。王逸《九章懷句》云:「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梁傳》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斗,鎮北方,主風雨。」因雨水為萬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屬性,深受人們的信奉。

3為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象徵

東漢魏伯陽[1]《周易參同契》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就是利用龜蛇糾盤的例子來說明陰陽必須相合的觀點。

4為戈之事的主持者

勾陳大帝之重要支持,劍仙之道守護神,武學之人的護法者。靈龜為盾、玄蛇為劍,兵天劍修真的看守護者。武當山道教最高尊神。因北方七宿(斗、牛、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龜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玄武真君每每斬妖鋤魔都御劍出行,就因為御劍天遁比騰雲駕霧來的快。

5為司命之神

龜因其壽命長而成為長壽和不死的象徵,《史記·龜策列傳》稱其能導引咽氣。真武大帝。

《抱朴子》亦稱其能導引,並曰:「城陽郄位少時行獵物,墜空冢中,飢餓,見冢中先有大龜,數數迴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飢。」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為斗宿,俗稱南斗。《星經》曰:「南斗雲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干寶《搜神記》中引用管輅的話曰:「南斗可注生,北斗可注死。」既而人們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壽。

玄武的這些特性,不但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信仰,而且還為唐宋以後玄武演變成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礎。到了宋代,宋真宗七年(1014),皇帝加封玄武大帝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

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王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並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

 

廟內供奉真武大帝,一般為披髮跣足,端坐於殿堂之上,旁邊塑有龜、蛇二將,或金童、玉女。據說前者是護衛大神,後者專替真武記錄三界中的善惡功過。聖地武當山。

武當山為中國道教名山之一,古名歲上山,太和山。武當山,古稱「方圓八百里」高險幽深氣勢磅礴。山景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中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石、九井、十池、九台等風景勝跡。主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公尺,素有「一柱擎天」的美譽。環繞主峰的眾峰俯身含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拱月、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有「靜八景、動八景」的自然景觀。靜八景有「天柱曉松」、「陸海奔潮」、「平地驚雷」。「雷火煉殿」、「祖師映光」、「空中懸松」、「月敲山門」、「金殿倒影」。動八景有「金猴跳澗」、「海馬吐霧」、「黑馬巡山」「飛蟻來朝」、「烏鴉接食」等。景致各有佳處,妙趣橫生,耐人尋味。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當山玄天上帝垂訓文

吾號治世福神。鎮北天大將軍。遊巡諸天諸地。

掌握世界乾坤。扶助太平天道。護佑國王大臣。

不忍五濁惡世。眾生受苦遭辛。旱澇饑饉疾疫。

水火劫盜刀兵。天下江南江北。朝病暮死七分。

吾向三元八節。三會五臘生辰。斗降七齋三七。

本命甲子庚申。臘月二十五日。親隨玉帝降臨。

統率千真萬聖。檢察下界人民。紀錄作善作幅。

較量罪福重輕。輕則減死一半。重則死絕滅門。

善者得見天日。惡者不見太平。信者得度末劫。

不信喪命亡魂。檢舉不忠不孝。抄錄無義無仁。

窮不安分守己。富不念老憐貧。輕重長短秤尺。

大小斛斗方升。買賣欺瞞良善。交關舉用不平。

使盡機關腸肚。噁心害眾欺群。兩舌惡口鬥亂。

教唆州縣鄉村。恣意慳貪嫉妒。是非人我爭嗔。

不識善惡因果。不畏天地神明。強梁不得老死。

結冤促壽除齡。故遣天將抄錄。疥癬痳痘災瘟。

肚痛赤眼瀉痢。惡瘡膿血淋漓。咽喉急風唾毒。

。寒熱咳嗽呻吟。打算未盡劫數。十磨九難未輕。

天遣帝王治世。滅除惡黨紛紛。似吾當初學道。

直磨鐵杵成針。治盡不平等輩。方始大地成金。

奉勸世人敬信。聽吾指說叮嚀。不可聽聞邈邈。

各依戒律諄諄。方見太平年到。上元甲子當旬。

自此風調雨順。田蠶五穀豐登。天下太平樂業。

人民歌詠歡欣。到此人身難得。各宜修省思尋。

更有泰山東岳。速報立報司存。莫道造惡不報。

直待惡貫滿盈。莫道修善無應。直待善果圓成。

若有人間私語。天上聽若雷霆。不可欺心暗室。

神目如電光熒。陰陽誤傷人命。修犯地曜天星。

醫藥誤傷人命。方脈指下不明。僧道師人積罪。

貪求世利食葷。似此誦經有罪。差訛字句不真。

溺死兒女有罪。千生萬劫冤親。切莫殺食物命。

放火燒害山林。積累無邊罪業。冤冤報屈難伸。

切莫殺食牛犬。免墮萬劫沉淪。告報行法弟子。

天條不可不遵。愛惜一切字紙。遇諸水火漂焚。

帝德好生惡殺。簿書日夜具呈。陽有陽間罪業。

陰有陰司典刑。請看冥司錄載。太上感應篇云。

造作善善惡惡。報應如影隨形。一勸敬重天地。

一勸敬重天地。心香一炷晨昏。二勸孝養父母。

堂前活佛二尊。三勸皈依三寶。儒釋道教同倫。

四勸修齋布施。報答四重深恩。五勸善男信女。

持齋念彿看經。六勸州縣官吏。治民如水之清。

七勸救濟孤滯。四生六道苦輪。八勸富家布施。

架橋砌路修因。九勸九流技藝。三六九字同倫。

十勸廣行陰德。福及子子孫孫。但存方寸心地。

留與後代耕耘。所作總依本分。與人方便樸淳。

若以遞相傳寫。吾當護汝於陰。家有一本供養。

全家老幼安寧。身有一本佩帶。免遭一切災迍。

若寫五本奉勸。壽增半紀餘齡。若寫十本奉勸。

一紀壽算增新。印刷百千萬本。名同佑聖真君。

當境城隍里社。歡喜保舉奏聞。三界四府列祠。

吾同保奏天庭。北府消除罪籍。南宮注上生名。

現存獲福無量。九玄七祖超升。上號金科玉律。

下曰勸世戒文。更有能行正直。不昧陰空鬼神。

不以祭享加福。不以不祭生迍。有福休誇俊麗。

無福休怨鬼神。欲知前世因果。今生受者之身。

欲知後世因果。今生作者之心。人能知時速改。

切莫更待因循。吾乃敕示戒語。留傳往古來今吾。

受玉帝敕命。長生治世福神。佛中即無量壽。

道乃金闕化身。統轄天神天將。天上天下游巡。

糾察神人功過。一月一度奏呈。所作有功必錄。

所作有過必愆。賞罰定依天律。分毫不順私情。

神若有功保奏。名依玉格擢陛。人若有功錄用。

即與仙籍標名。神過罰為下鬼。鬼過滅跡分形。

人過各依輕重。水火瘟疫官司。若有十分重罪。

虛空霹靂一聲。不以奉吾私庇。不以不奉生嗔。

吾欲世人普度。今特誨語諄諄。案著國王水土。

終身不得忘恩。有此發膚身體。須當孝養雙親。

和順內親外族。愛惜手足弟兄。大者提攜年幼。

小者侍奉年尊。但遇三元五臘。薦拔上祖亡魂。

凡處鄉黨鄰里。往來禮樂恂恂。不可自稱富貴。

富貴難保長存。不可輕忽貧賤。貧者未必是貧。

諸門多生餓殍。白屋每出公卿。修仙學道之士。

當依經教慇懃。切莫反行邪道。一時誤了前程。

識字為儒為吏。切莫弄法侮文。為醫審証用藥。

為術依經講明。經商為求利息。須要本分平心。

莫用兩般秤尺。休使大斗小升。財餘之用守己。

色非己者休淫。麤衣蔽身足矣。淡飯一飽為榮。

諸物貪生畏死。莫為口腹殺生。五穀須要愛惜。

牛犬食之招瘟。柔軟衛身之寶。剛強惹事之因。

天下奉真者眾。誰能積得功勳。吾欲選用賢者。

萬中一二觀尋。此遇聖明治世。四海之內太平。

作善延生享福。後代光耀門庭。作惡自身促齡。

更無折子廢孫。人若敬信吾語。多多抄寫勸人。

若能傳寫千本。勝看一藏真經。吾遣天丁擁護。

自然百福來臻。人若毀謗吾語。城隍社令申聞。

雷部瘟部火部。聽吾號令施行。

玄天上帝垂訓文    

志心皈命禮。

(一)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當山下白雲觀

荊門市白雲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中心城區白雲大道東側,始建於東漢末期,為紀念道教著名人物呂洞賓而修建。起初建太平洞,唐、宋時更名為臥雲洞,俗稱白雲洞。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辟洞建台,形成大規模的洞、台、樓建築群體。荊門市白雲觀櫛風沐雨,歷千餘年之滄桑,倖存建築僅為太平洞、斯台、白雲樓。

每年四月十四日(呂洞賓生日),觀內要舉行盛大齋醮活動,善男信女雲集於此,進香明燭,燃放鞭炮,紀念呂祖辰誕,祈求神靈賜予平安吉祥。

白雲觀歷史悠久,其所在地最初僅有一洞,名太平洞,始創年代可上溯至張角創建「太平道」的東漢時期。相傳,唐代著名道教人物呂洞賓曾駕白鶴來此一邊修煉,一邊懲惡揚善,民間至今仍流傳著「呂洞賓伏虎記」、「呂洞賓與荊門上清丸」等故事。呂洞賓深受荊門民眾的懷念,為了紀念他,荊門民眾在擴大原有洞穴的基礎上,捐資修建了白雲觀。從明朝至今,洞內一直存放著呂洞賓修煉打坐的寒玉床,供奉著呂洞賓的神像。「帝君像靈感四方,闔州士庶及鄉曲小民無不爭趨頂禮」(見《荊門直隸州志》)。

白雲觀櫛風沐雨,歷千餘年之滄桑,倖存建築僅為太平洞、斯台、白雲樓。1995年,荊門市人民政府決定復修白雲觀古建築群,現建築得以部分修復,並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

進入山門後,各種奇景映入眼帘,浩氣凌然的呂祖神像,曲徑通幽的洞天福地,雕刻細膩的神奇圖案,高聳入雲的仙鄉瓊樓,美妙動聽道的教音樂,將遊人的思緒帶向已逝去的歲月……

一步步往裡走,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白雲洞、斯台、白雲樓、三皇殿、純陽殿,南北兩側建配殿、招鶴亭、碑廊、屏壁、財神殿、文昌閣等建築。

白雲洞內供奉呂洞賓神像。洞口之上楷書石刻「臥雲」,字下兩側浮雕團龍。洞口兩側,四根石柱上,均刻有花卉神木珍禽異獸的立體圖案

沿著陡峭的樓梯再往上攀爬,上到第二層白雲樓。白雲樓現在的構造為重檐二層樓。

站在白雲樓前俯瞰下方,覺得荊門的老城區還是有那麼點破舊的感覺吧,眼前的景象實在談不上開闊。

再往上就是三皇殿。高大氣派,金壁輝煌。三皇者,天皇、地皇、人皇也。道家認為,天皇即伏羲,人首龍身;地皇即女媧,人首蛇身;人皇即神農,牛首人身。

殿外和白雲樓前都供奉著粗大的香枝,余煙繚繞,倒也有幾番仙氣。

從白雲樓下來,兩側的樹木鬱鬱蔥蔥,亭台樓閣掩映其中。

細看白雲觀的建築,建築物飛檐凌空,斗拱別致,石雕工藝精細,內涵豐富,是荊楚地區道教古建築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武當門下白雲觀,荊門歷史悠久的道教之所。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中有一個神仙叫“無量祖師”真武帝嗎

無量祖師”是民間對真武大帝的新稱號,清代以前的文獻尚並沒有出現過,清代真武信仰在民間社會的勃興,塑造了許多真武修真的本地化傳說,更將佛教和民間信仰的元素加入其中。

地域性的真武信仰,一個非常顯著的特色就是真武獲得了一個嶄新的名號:無量祖師。

“無量祖師”不見道經記載

“無量祖師”的稱謂,並不見載於《道藏》和道教界,而是清代以來民間社會對真武大帝的新稱謂,而這個新名號也逐漸為道教界所接受。

關於“無量祖師”名號的由來,學術界並沒有進行過深入的考證。據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稱,真武大帝亦稱無量祖師,“無量”的稱號,大約是參照佛教“無量壽佛”的稱號而藉用的。馬書田的《中國民間諸神》也持此說,認為“無量祖師”是指真武祖師的法力無邊,而《玄天上帝啟聖錄》中稱:“自斯玄帝千變萬化,為主教宗師,分身降,濟物度人,無邊無量,洞天福地,無不顯靈,感應事蹟,簡丹難窮。”因此,無量祖師的稱號可能源於經中“無邊無量”一詞。

清代碑刻建築中常見“無量祖師”名號

道教經典並沒有“無量祖師”記載,然清代的不少道教碑刻和建築中,“無量祖師”的名號非常常見,確實應當引起研究的重視。據清康熙十二年(1673)太興山岱頂玉皇洞所立的《重修上帝寶洞序》,稱山上曾建有供奉真武大帝的“無量金殿”一間。陝西澄城縣馮原鎮梁家山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所立《梁家山無量會朝武當碑》,敘梁家山村“無量會”朝武當山還願之後立碑記其事,其朝拜真武大帝而取名“無量會”,可見當時真武大帝在民間確有“無量”之名。

又據清康熙十四年(1675)李蕃為四川通江縣《募修雞子頂真武廟疏》所撰的碑文稱,“神號無量佛,宋真宗更為真武,封為帝,則兼釋道而成名。”作為儒生的李蕃並未深究名號的由來,大概在清初民間已經將真武大帝與無量壽佛聯繫起來了,而且還流傳真武大帝與無量佛在武當山爭奪地盤的傳說。

三教同奉真武大帝的見證

清嘉慶年間甘肅通渭縣張毓秀曾為甘肅興隆山撰《無量祖師廟記》,記載了清初郡人修建無量祖師廟供奉真武大帝招徠道流居住,嘉慶年間再次重修,“無量祖師”已經成為興隆山對真武大帝的專屬稱謂了。清代甚至在很多佛教寺廟也供奉無量祖師的神位,道光七年(1827)陝西淳化縣所立的《增修金牙山龍盤寺碑記》,稱龍盤寺舊殿供奉著觀音菩薩和無量祖師,而從宣統二年(1910)陝西佳縣所立的《重修白雲山無量祖師殿碑記》來看,則白雲山的道眾亦接受了真武大帝“無量祖師”的名號,並將其視為三教同奉真武大帝的見證。

“無量祖師”是民間對真武大帝的新稱號,清代以前的文獻尚並沒有出現過,清代真武信仰在民間社會的勃興,塑造了許多真武修真的本地化傳說,更將佛教和民間信仰的元素加入其中,與無生老母、觀音菩薩等神靈一起為民間祠廟所信奉,許多地域化的真武傳說雖然流傳未廣,但真武大帝“無量祖師”的新名號卻逐漸為道教界所接受。究其由來,正本清源,則民間真武信仰之訛變,庶可以明了。

武當朝聖 兩岸會香聯繫人 。
如果大家有任何需要我服務請洽詢我與我聯繫喲! 我都會在這裡誠摯幫您們服務喔!

感恩給予我的肯定與讚美,盧圓熹 會更加努力的!💪💪💪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導航廟址-     台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5 之1號 (04)22656052      0986830126

謁誠歡迎 信眾大德蒞臨 指導聯誼 交流 會香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