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玄武信仰源流說

 一、 引言

 玄武大帝,中國道教大神之一,又稱真武大帝、玄天上帝、元天上帝、北帝、北極玄天上帝、北帝真武帝君、蕩魔天尊、黑帝、玄帝、上帝等,是在我國民間擁有眾多信眾的著名神明。時至今日,從晉北的恆山山麓(湖北武當山),到南國珠江三角洲廣闊的土地上,依然可以看到為數眾多的供奉“玄武大帝”的大小廟宇,不少廟宇被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在海外,玄武大帝仍盛享香火。如美國的舊金山有一座道觀,是香港青松觀的分院,殿內也供奉著真武,經常參與觀內活動的有100餘人,宗教節日前來燒香敬神者達數百人。 [1]

二、 什麼是玄武

   四象、二十八宿的觀念起源於先秦。 《易•繫辭上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古人把黃道劃分為四個部分(四象),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又各分為七宿,湊成二十八宿。根據陳久金先生的考證,四象起源於古華夏族的動物圖騰崇拜。 [2]其中前面蒼龍、白虎、朱雀三種動物是明確的,至於玄武是什麼,有人認為是龜,有人認為是蛇,更普遍的認為是龜蛇合體;其次為什麼玄武命名為“玄武”,歷來也多有歧見。

 “玄武”一詞較早出現於《楚辭》中屈原的《遠遊》:“時暖[日逮][日黨]莽兮,召玄武而奔屬。”又《禮記•曲禮上》雲:“()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對於這一詞古人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朱熹《群譚採餘》曰:“玄武,即是烏龜之異名。龜水族也,水屬北,其色黑,

故曰玄;龜有甲能捍禦,故曰武。其實只即烏龜一物耳,北方七宿如龜形,其下有滕蛇星,蛇水族也,藉此以喻身中水火相交,遂繪如龜蛇蟠虯之狀,世俗不知其故,乃以玄武如龜蛇二物”。唐代孔穎達也曰:“玄武,龜也,龜有甲,能禦侮也”。宋朝高似孫的《諱略》說:“龜,水族也,水屬北其色黑,故曰玄;龜有甲,能禦侮,故曰武”。即是說“玄武”是龜。《楚辭•遠遊》洪興祖補注:“玄武,謂龜蛇。位有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朱熹《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五:“玄,龜也;武,蛇也。 ”《後漢書•王梁傳》曰:“玄武,神之名。 ”李賢注:“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 ”即是說“玄武”是龜蛇合體。《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帝覽嬉》:“北方玄武之所生,……鎮北方,主風雨。 ”即是說“玄武”是水神。

   筆者認為,“玄武”二字中。 “玄”的意義是可以確定的。依《說文解字》的解釋,玄即黑有赤色。玄對應蒼、白、朱,無疑也應是顏色。則前面朱熹等的解釋是有偏頗的。

其次是“武”字。這個問題很關鍵也很棘手。武從戈從止,原義歷來解釋少有差異,但與武力、暴力有關是確定的。這樣也很難在字義上跟動物聯繫起來。這期間是怎樣的一種演變,乃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有人認為“武”是由“冥”字音轉變化而來。近代學者丁惟汾在其《俚語證古》[3]中說:

  鎮武 玄冥也 .握蛇履龜之神像,謂之鎮武爺爺。鎮為玄[古文讀薰]之疊韻音轉。武[古讀沒]為冥之雙聲音轉。 《山海經•海外西經》:北方強禺,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郭雲:強禺字玄冥。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傳》:水正曰玄冥。又云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修及熙為玄冥。按玄冥為北方黑帝,故今鎮武廟多設城鎮之北方。

  這裡握蛇履龜的神像就是玄武大帝,玄武大帝是由四象之玄武衍化而來。鎮武二字源自朝廷的封號“鎮天真武靈應佑聖真君”(詳見下文)。所以鎮武應是玄武封號的簡稱。另依此封號,玄武大帝也被廣泛的稱為“真武”。

至於關於“武為冥的音轉”的解說,則被後人引用,作為“玄武”即北方水神“玄冥”的依據。如何新認為“武”的古音讀“莫”,在上古音系中與“冥”相通,二字音近,“武”為“冥”的通假字。 [4]陳久金先生也同意了這種觀點,即“玄武”為“玄冥”。

   但是,我認為這種觀點仍有可商榷的地方。在《楚辭•遠遊》中,先言“召玄武而奔屬”,又言“軼迅風於清源兮,從顓頊乎增冰。歷玄冥以邪徑兮,乘間維以反顧。”在同一篇章中同時提及“玄武”和“玄冥”,證明在屈原之時代,兩者是有區別的。可見在屈原那裡“玄武”自“玄武”,“玄冥”自“玄冥”,絕不是同一的。

   “玄武”之異於“玄冥”還有一條重要的旁證,就是《淮南子•天文訓》所提到的,而被很多人斷章取義的一段文字:

   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這里和屈原賦所表達的觀念是一致的,玄冥是輔佐顓頊之神,而對應的靈獸是玄武。玄冥是具有一定人格的神,玄武是神獸,雖有很大的關係,但不能混同。

   “武”既然非“冥”之音轉,玄冥也非玄武,那麼武之為動物應該如何解釋。我想仍然要從語音的角度去理解。我認為玄武之武有其實體,但應是有聲無字,即“武”乃是藉用字。武字被借用而成他義在先秦典籍中可以找到旁證,如《禮記•玉藻》:“居冠屬武”,又“縞冠玄武,子姓之冠也。”這裡的武通[巾無],乃是系冠之帶,玄武是指黑色的系冠之帶。 [5]此外,先秦典籍中,“武”在“履帝武敏歆”[6]訓為足跡;在“下武惟週,世有哲王”中訓為繼。 [7]這些與武之原義相去甚遠,都是藉字的結果。又武可訓為半步,當是“步”的音轉。 “武”還可以藉用為“舞”。

   所以從前面幾個音轉的例子,“武”或許是讀若“武”的動物。如果硬是要找一個“武”的正名,未免膠柱鼓瑟。

三、 玄武的實體及其性質

   玄武這種動物普遍被認為是龜蛇合體,而先秦文獻沒有明確記載,但卻普遍見諸於西漢以來的典籍之中。 《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宿於殼中兮,滕蛇蜿而自糾。”李善注云:“龜與蛇交曰玄武。”

   玄武為龜蛇合體的形象又見於出土文物。 1971年在河南省唐河縣針織廠發現的漢畫像石墓中出土了一塊女媧玄武畫像石,其中描繪如下:女媧人首蛇驅,蛇尾彎曲下垂,雙手各持一樂器;女媧下部刻一龜蛇交體的玄武。 [8]

  那麼龜蛇又如何能合體呢?這裡前人的研究已經很多,但筆者在這裡認為還是可以再作一些更深入的探討的。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龜是從它[蛇的初文]的,並解釋說:

  “龜,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魚鱉之類以它[]為雄。”

又《博物誌》亦言:

   “大要龜鼉之類無雄,以蛇通氣則孕。”

   這種觀念也應該傳自先秦。玄武或者說龜蛇被當作圖騰而受到崇拜,這在先秦的典籍多有述及。龜蛇的崇拜首先與上古人民的生活習性有關,也是一種祖靈崇拜、生殖崇拜。陳久金先生有精闢的論述。這裡要補充的是,玄武崇拜的生殖意義應該源於人們的觀念,即認為玄武是一雌一雄且交合。前文所述的女媧蛇尾纏繞一龜畫像上又有明顯的體現。

   不過玄武崇拜演化的結果,主要成為代表“北方”的一種神異符號。這與玄武崇拜起源的方位有關。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

   凡北山之首,自單狐之山至於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

   又云:

   凡北次二山,……其神皆蛇身人面。

凡北次三山……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

   所以,蛇[玄武]被認為是北方之神獸的觀念是很久的,且久已深入人心。所以在戰國形成的四象觀念中,將北方的星宿組合附會於北方的神獸,恐怕不只是因為形似,而重要的是一種符號觀念的廣布。所以後來玄武作為一種動物被人淡化了,而更重要的符號意義是北方或北方之神,以至後來發展為玄武大帝這種著名的道教人格神。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