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武當山下白雲觀

荊門市白雲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中心城區白雲大道東側,始建於東漢末期,為紀念道教著名人物呂洞賓而修建。起初建太平洞,唐、宋時更名為臥雲洞,俗稱白雲洞。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辟洞建台,形成大規模的洞、台、樓建築群體。荊門市白雲觀櫛風沐雨,歷千餘年之滄桑,倖存建築僅為太平洞、斯台、白雲樓。

每年四月十四日(呂洞賓生日),觀內要舉行盛大齋醮活動,善男信女雲集於此,進香明燭,燃放鞭炮,紀念呂祖辰誕,祈求神靈賜予平安吉祥。

白雲觀歷史悠久,其所在地最初僅有一洞,名太平洞,始創年代可上溯至張角創建「太平道」的東漢時期。相傳,唐代著名道教人物呂洞賓曾駕白鶴來此一邊修煉,一邊懲惡揚善,民間至今仍流傳著「呂洞賓伏虎記」、「呂洞賓與荊門上清丸」等故事。呂洞賓深受荊門民眾的懷念,為了紀念他,荊門民眾在擴大原有洞穴的基礎上,捐資修建了白雲觀。從明朝至今,洞內一直存放著呂洞賓修煉打坐的寒玉床,供奉著呂洞賓的神像。「帝君像靈感四方,闔州士庶及鄉曲小民無不爭趨頂禮」(見《荊門直隸州志》)。

白雲觀櫛風沐雨,歷千餘年之滄桑,倖存建築僅為太平洞、斯台、白雲樓。1995年,荊門市人民政府決定復修白雲觀古建築群,現建築得以部分修復,並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

進入山門後,各種奇景映入眼帘,浩氣凌然的呂祖神像,曲徑通幽的洞天福地,雕刻細膩的神奇圖案,高聳入雲的仙鄉瓊樓,美妙動聽道的教音樂,將遊人的思緒帶向已逝去的歲月……

一步步往裡走,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白雲洞、斯台、白雲樓、三皇殿、純陽殿,南北兩側建配殿、招鶴亭、碑廊、屏壁、財神殿、文昌閣等建築。

白雲洞內供奉呂洞賓神像。洞口之上楷書石刻「臥雲」,字下兩側浮雕團龍。洞口兩側,四根石柱上,均刻有花卉神木珍禽異獸的立體圖案

沿著陡峭的樓梯再往上攀爬,上到第二層白雲樓。白雲樓現在的構造為重檐二層樓。

站在白雲樓前俯瞰下方,覺得荊門的老城區還是有那麼點破舊的感覺吧,眼前的景象實在談不上開闊。

再往上就是三皇殿。高大氣派,金壁輝煌。三皇者,天皇、地皇、人皇也。道家認為,天皇即伏羲,人首龍身;地皇即女媧,人首蛇身;人皇即神農,牛首人身。

殿外和白雲樓前都供奉著粗大的香枝,余煙繚繞,倒也有幾番仙氣。

從白雲樓下來,兩側的樹木鬱鬱蔥蔥,亭台樓閣掩映其中。

細看白雲觀的建築,建築物飛檐凌空,斗拱別致,石雕工藝精細,內涵豐富,是荊楚地區道教古建築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武當門下白雲觀,荊門歷史悠久的道教之所。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