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教修行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道入門,關於道教的皈依問題

1、什麼是皈依?

答:皈依就是皈從依靠,道教講究:第一 :皈依無上「道寶」,即皈依「太上無極大道」,能永脫輪迴;第二 :皈依無上「經寶」,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經」,能得聞正法;第三 :皈依「無上師寶」,即皈依「玄中大法師」,能不落邪見。

2、問:我想皈依道教,請問怎麼皈依?

答:選定師父,申請要求皈依,經同 意後,填寫皈依表文,按道教儀範舉行皈依儀式。

3、問:皈依道教有什麼要求?皈依一定要出家嗎?

答:皈依入道人不受地域 ,工作,性別,民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限制。皈依未必要出家,在家同樣可以皈依入道, 簡稱居士。

信奉道教,敬重道教,愛好道教,或從事道教養生修煉,道學研究和道教 工作等方面的人都可以。

皈依道教的人應該以嚴格的要求來給眾人作出榜樣,自炎黃 立國,太上賜教,均崇道尚德。繼五千年一貫之優秀文化,承宗祖先哲智慧和心血,傳中華 民族之本土信仰,處上為君本,安下為民俗,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謹從師 訓,遵守道規,仁慈,儉樸,不偷盜,不搶劫,不霸道,修善積德,勤持奉獻,心胸開闊, 團結協作,努力維護和光大道教。振興中華民族。

4、問:皈依道教有 什麼作用?

答:一:安心立命。

二:加深理解,搞好修持。

三: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四:獲得神靈保佑 ,趨吉避凶,逢凶化吉。使自己或親戚朋友官運亨通,財源旺盛,家人清潔平安。

5 、問:如何選擇皈依師父?任意找一位道長拜師可以嗎?

答:不行的。收徒道長出家 十年以上,有收皈依弟子資格。

6、請問什麼樣的道長有收皈依 弟子的資格?是不是他們都在道觀里有職務?

答:該道長必須是國家認可的道教教職 人員,一般是當家道長,和高修大德,且所在道觀必須是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開放並依法登記的道教活 動場所。

7、問:正一派跟全真派有什麼區別?

答:一、全真派建立有傳戒和 叢林制度,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觀修行,不娶妻,不茹葷,不飲酒,其教以「三教圓 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全真 」;其修煉主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含恥忍辱為內修 「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 謂之「全真」。

二、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超度亡靈為主要宗教活動的道派

七個最實用的道教入門知識!

很多新信道的人對道教知識並不了解,也不知道怎麼入門,而下面介紹的七個道教知識,可以讓你從對道教一無所知變成一個道教小白。

在家可以入道嗎?

入道不是非要住到道觀里才算是修行,道觀只是修行的一個載體和便捷途徑,真正想追尋自己的信仰,入道不受地域、工作、性別、民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限制,在家一樣便於學習,居家修行之士,是為居士。

道士、居士、普通善信沒有身份上的區別,只不過修行的方式略有不同,不可妄自菲薄,不可妄自尊大。

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出家當道士?

能夠建立自己的信仰,願意從事道教教職工作,有信心面對入道後可能遇到的問題,年滿18周歲、父母同意、有本人身份證、當地派出所開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等,就有了入道的基本條件;可以再參考當地宮觀的具體收徒條件便可加入。

同時提醒,由於很多人抱著年輕時在社會工作、退休後到道觀修養的心理,導致很多問題出現,目前不少道觀不招收45周歲以上的人士,請注意,不要又想社會發展,又想修道成仙。

另外,出家當道士也應該警醒,尤其是牽扯到財、色的問題上,避免被騙上當,請自行斟酌。

出家有風險,拜師須謹慎。

樣才能成為一名道教居士?

為人真誠向善,具有從道之心,或對道教的文化、醫藥、養生,修煉等各個方面有真誠探求、努力奉獻之舉,則可以擇師叩拜,傳承法脈,弘揚文化,即成為一名道教居士。

道家有幾個流派?

目前主要派別為正一道和全真道。

正一道前身是五斗米道,正一派崇尚自然無為,故可以不住觀不出家,戒律也不繁瑣,正一派以符籙為主,驅邪治病,在民間聲望顯著。有天師、凈明、清微、神霄等派別。

全真道亦稱為全真教、全真派,是由王重陽於北宋末年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派。其教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其修煉要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以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現有龍門派、華山派、清靜派、三豐派、金丹南宗等支派。

當道士需不需要學歷?

入道修行沒有學歷要求,但是要求你能夠對道教有真正的認知,能夠願意從事道教教職工作,真正有屬於自己的信仰,願意去追尋道,願意圓滿自我;當然入道原因有很多,隨緣即可。

道觀收不收女性?

收女性的哦!道教裡面分乾道坤道,坤道就是女道士的意思,在所有宗教中,道教是最注重男女平等的宗教。

各位女同們,你想想,你要是加入佛教,你要剃光頭的,哪天自己思凡了要找人嫁了,你的光頭怎麼辦?咱們道教能盤髮髻啊,拔下簪子就下山了,多麼便捷啊!還可以穿美麗的道袍,還可以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彈彈琴,古裝美女就是這樣來的,你要有自信嘛,到了道教,一定是個美麗的坤道,而不是把頭剃光或者把頭包起來。

一直不明白道教屬於多神教還是無神教?道教如何看待修仙成神的?

道、經、師為道教三寶,道教神仙崇拜分為先天神靈和後天神靈,道教以信奉「道」為最高信仰,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規則進行人格化成為神,衍生出三清崇拜,進而形成道教獨有的神靈觀。

後天神靈可以因為人詮釋大眾所認可的道而封神,比如黃帝、關羽、孫思邈、王重陽、張三丰等,逐步形成了有系統且包容的神仙信仰;道教是所有宗教中對科學最親近的宗教,從華夏文明起源開始,隨著對規則的認知,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對真理的探索、對科學技術的追求、先賢對文明的貢獻、人類對道的詮釋,道教神靈系統不斷豐富不斷增加,在五千年的文明發展中,不斷湧現神仙人物,不斷有原本的人成為神。

道教甚至不排斥以後還會有人成神,親,說不定一千年之後就有你,如果你也能真正詮釋了道、真正大功德、得到大眾長時間跨度的認可,神仙多由凡人做,神仙可學,神仙可成。道教崇拜的神仙很大一部分是能夠詮釋道的人、詮釋美德的人、有功德華夏的人,是抵禦外侮的人、是英雄、是好漢、是先賢,是代表一切美德的優秀者。死而不亡謂之壽,死而有靈謂之仙。

什麼是正宗的道士

道士在很多人的眼裡是很神秘,諸如鎮鬼畫符,治病救人,算命算卦。大多數人仍存留在電影或電視小說里的情節。甚至以為電影里穿著八卦道袍的就是道士或道教。本文將詳細解讀正統道教道士以便讀者辨明真偽。

道士也就是從事道教職業的人員,正統道教自元朝統歸天師道統領俗稱萬法宗壇。目前道教的主要流派分為兩種,第一是在宗教局備案道觀出家的道士,第二則是民間法脈傳承。普通人如果想要出家或皈依道教首先需要到當地的道觀作三皈依科儀,皈依以後可以稱之為居士,居士也就是信奉道教的人員也可以叫做信士。但還不能稱為道士。皈依後需要到當地具有傳度資格的道觀進行傳度儀式,這其中有三師見證。三師為道經師,三師為三位在道教界負責傳度見證事宜的。傳度以後此時可以稱為道童,也可以稱為道長傳度表明正式從普通人開始變成正規的道教弟子其一言一行皆代表道教。

皈依傳度後會統一給弟子發放度牒,皈依證,這其中皈依證上面有度師的印鑑,度師也就是當初印鑑自己入道教的師傅。傳度後三師需要在度牒簽名,度牒上面有詳細的傳度日期道觀地址,以及自己的生辰地址編號等。這些信息是可以在宗教局查詢的。全真教傳度稱之為巾冠,其餘皈依也和正一相同。全真戒律為不食酒肉,不娶妻生子,且要終身蓄髮。也要常住道觀廟宇。正一則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同時也無需住觀。

道教以授祿為法師標誌,祿文為太上老君所創供修道人領悟成仙。天師府每年會舉行授祿儀式。由於授祿得價格太過高昂一般的道士並不會去刻意授祿。道教頭戴蓮花冠身穿雙龍法衣者稱之為高功,這部分人大多是師傅傳授並且公認的。所以說並不是不受祿就不是法師。

關於民間流派,很多人在電視里看到道士穿著八卦衣拿著桃木劍以為這就是道教的道士。民間流派大多是家傳或師傳,和道教一樣具有師承。只是民間的師傅大多數並不是道觀出家的道士。同時在宗教局也沒有備案。很多網上自稱道士穿著八卦衣數屬於此類。民間流派所注重的是法的結構,對於道教的教義和戒律比較少。由於很難分辨真假所以假的比真的還多。對於這些人首先需要讀者能夠明確對道教的認知和符咒的結構,這樣才能更準確的分辨真偽。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真教基本概述及教義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中國道教的重要派別,於金代由王重陽于山東寧海所創。

元代,張紫陽一系所創立以內丹修煉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陳上陽)依附全真教,自稱南宗,把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金丹派其五位祖師,也被稱為南五祖。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

全真教太祖——老子全真派,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始終代表著全球道教主流,被天下奉為「太上玄門正宗」。該宗嗣太上老君遺教,秉東華帝君演教,承正陽帝君鍾離權和純陽帝君呂洞賓二祖傳教,開宗於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重陽。以全老莊之真為宗旨,摒棄了前代迷信的色彩從更高的地方向老莊回歸,並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雖提倡「三教合一」但從未敢離道,開啟了道教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元朝前期,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真人以74歲的高齡,自山東崑嵛山西遊35000里,在中亞機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殺」的歷史性創舉與漢蒙佳話,獲得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為「神仙」,拜之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乃至所有宗教事務,為全真道乃至整個道教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經過尹志平、李志長相繼掌教,全真道進入鼎盛期,道門興旺,宮觀遍地。

元朝統一全國後,全真道南下傳教並與金丹南宗交流丹道。兩派有著共同的內丹理論淵源

全真教開派祖師——王重陽帝君,南宗祖師陳致虛提出的「五祖七真」傳承系統得到共識。元惠宗時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併為一,真大道也融入全真道。元代,將併入全真教的張伯端一系所創立以內丹修煉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陳致虛)稱南宗,將王重陽所傳則稱為北宗。當宋元時期全真道在北方發展時,南宋地區亦有專主內丹修煉的道派,稱作金丹派南宗。該派以張伯端為創始人 ,其特點是修煉時主張先修命,後修性。

元朝統一江南後,南宗與全真道(北宗)合併,共尊東華帝君、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五祖,傳北七真(即全真七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南七真(張伯端、劉永年、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併後仍稱全真道,為後世道教的主要宗派。後來全真道內部又衍化出眾多支派,如南宗有清修派和雙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傳一派,其中邱處機所傳全真龍門派最為昌盛。

王重陽羽化登真後,由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等陸續接任掌教。王處一曾應金世宗的邀請進宮講授道學。邱處機於1219年遠去西域行宮會見成吉思汗,大得推崇。贈給金虎牌、

全真主教真君——邱祖璽書,請他主持天下道教以及所有出家人的教務。邱真人回燕京後駐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開壇說戒,弟子四處立觀度人,弘道傳教,使全真道組織發展到極盛 。當時全真道宮觀遍布北方各省區,「雖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處機起,歷經尹志平、李志常兩任掌教,大約三十年。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國統一。此後,原同源異流而分傳於金與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漸認同、融合,至元代中後期,二宗合併的條件漸趨成熟。在南宗大師陳致虛等人的推動下,二宗經過對祖師宗祀的研究,南宗最終併入全真道。合併後的全真道遂成為更大的道派,蓋過江南正一道而統領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對佛、道採取抑制、約束政策,對全真道支持較少,在此情勢下,統一的全真道漸次分解成諸多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馬鈺的遇仙派,宗祖譚處端的南無派,宗祖劉處玄的隨山派,宗祖丘處機的龍門派,宗祖王處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華山派,宗祖孫不二的清靜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別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陽派,宗祖鍾離權的正陽派,宗祖呂洞賓的純陽派,宗祖劉海蟾的劉祖派,宗祖王重陽的重陽派以及張三丰開創的武當派等。其中的全真武當派則得到了明朝以永樂皇帝為代表的大加推崇。它們的形成時間,最早在明代

中國道教協會所在地——北京白雲觀中後期,多數在明後。

全真道至元代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見、崇奉丘處機為契機,在丘處機及其弟子們的推動下,全真道發展至鼎盛。

明末清初的著名道士全真龍門派方丈大律師王常月祖師,提出了「戒行精嚴」的修道思想,整頓教門,開創「龍門中興」,促進全真道一度復興。全真道在闡發內丹學方面成績斐然,有閔一得、劉一明、李西月、柳華陽等學者。在明清道教衰落時期,只有全真龍門派因王常月的闡揚,一度「中興」,而其他道教派別,例如正一派,則大都衰落不振。

全真教始終代表著道教正宗。北京西便門外的白雲觀,就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當今中國道教協會的所在地。

注另外兩個全真教祖庭:山西芮城的「永樂宮」(呂祖);陝西戶縣的「重陽宮」(王重陽祖師)

 

教義介紹

全真教的教義總體來說,在煉養上祖述黃老,繼承了還黃帝、老子、尹喜、文子、列子、莊子、屈原、魏伯陽、鍾離權、呂洞賓的思想,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認為儒、道、釋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實踐的原則是「苦己利人」。而且實行出家制度,道士不鼓勵婚娶。

全真教除了繼承了中國傳統道家思想以外,更將符籙、丹藥、齋醮科儀等思想文化內容重新整理,為今時今日的道教奠下了堅實的根基。

該教教義受時代思潮影響,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作為宣傳口號。修行智慧則以祖經《道德經》、《四子真經》、《文始真經》、《陰符經》、《清凈經》為主;修行方術以華夏內丹為主,兼修外丹符籙,主張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認為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唯一正道 ,除情去欲,明性見道,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證道成仙。規定道士須出家住觀,嚴守戒律,苦己利人。對犯戒道士有嚴厲懲罰,從跪香、逐出直至處死。金元之際邱處機嗣教時,全真道得到大發展。

道教四大門派,大致只有兩大。從修行方式上來說道教主要分為二個派別--符籙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張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後者主張鍊金丹求仙,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另外還有二者兼備的妙真道,妙真道源於方仙道,黃老道,是最久遠的宗派,是所有流派基本思想的創建者,是道教的活化石。道教的分派,一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歷史上比較有影響的有6個大派:正一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正一派、凈明派、茅山上清派等等。正一為符籙派,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龍門派,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嵛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繼承了丹鼎派。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後為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的總稱。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賜號「觀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張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正一道形成的標誌。明初,官方承認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師派以外的符籙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凈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視為正一派的分支。

正一道奉張天師為首領,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道術以畫符念咒為主,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間由王重陽於陝西終南山所創。此外,張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創立的內丹修煉為主的教派後來也被劃分在全真道,稱為南宗,而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

王重陽仙遊後,由他的七位弟子輪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繼承了中國傳統道教思想以外,更將符錄、丹藥等思想以外的內容重新整理,為今時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更因隨同成吉思汗西征,而使全真派在元朝得以壯大。但是到了李志常後期,由於元朝統治者偏信佛教,全真道受到嚴重打擊。而關於《老子化胡經》的兩次釋道辯論失利,更造成了全真道的一度低落。直到元成宗時,才重新正常發展。明清兩代在全國各地,乃至東北、西南、西北等邊遠地區傳播。至今全真道仍是道教最重要的道派之一。中國道教協會所設在的位於北京西便門外的白雲觀,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全真道的教義總體來說,繼承了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認為儒釋道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實踐的原則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實行出家制度(歷史上南宗人士多不提倡出家。)。

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里,不單只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是抗金英雄,他的弟子也很親宋抗金。但原來歷史中的全真教由於地處當時金國的國境,所以在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掌門之時,都承認金國的政權;王處一更曾應金世宗的邀請進宮講授道學。直到宋、蒙合滅金國,全真教才向南宋朝廷效忠。另一方面,成吉思汗邀請丘處機前往西域與他會面,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丘處機以「敬天愛民」、減少殺戮、清心寡欲等為回應。成吉思汗稱丘處機為「神仙」。

王重陽七位弟子分別創立七個全真支派:

馬鈺(丹陽子),遇仙派(亦作遇山派)

譚處端(長真子),南無派

劉處玄(長生子),隨山派

丘處機(長春子),龍門派

王處一(玉陽子),嵛山派

郝大通(廣寧子),華山派

孫不二(清靜散人),清靜派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道士的教職及稱謂

在歷史上,隨著各朝代文化的影響,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詣,以及擔任的教職,配以相關的稱謂,擇要簡述如下:

天師:指張陵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北魏),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范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道士的敬稱道爺是男女通用的,而沒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這樣稱呼他們。尊稱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道士們自己按修行也有尊號。

一、道教徒的範圍

道教徒狹義的指信仰道教的宗教職業人員。廣義上包括五種人士:道士、隱士、居士、學士、信士。道教徒中的宗教職業人員現在泛稱「道士」或「道人」,不過多用於書面語。言談中多稱「道長」,尊稱「仙長」、「道爺」、「師傅」等。道經說:「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二、一般道教徒的稱謂

道教相信通過修煉可以羽化登仙,故此又稱道士為「羽士」、「羽衣」、「羽人」、「羽客」等。道士所戴道冠為木製黃冠(一雲道教衣冠與黃帝之時相同),因而又稱「黃冠」(一般指男道士),女道士則稱「女冠」(偶爾也稱「女黃冠」)。現在一般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

道士初入道觀,稱為「道童」。道童先須在廟內出力苦行,培養功行,又稱「行行」。冠巾拜師之後,方可成為正式道士。現代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大道派,遂有「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之稱。全真派道士擅長齋醮者,尊稱「法師」。正一道士散居民間從事齋醮活動者,稱為「散居道士」。有的道士娶有妻室,又稱「火居道士」,俗稱「連家道」。台灣道教基本上全屬正一派,其中從事度生一類喪葬儀典者稱為「烏頭道士」。

道行高超的道士,稱為「高道」、「高真」、「高士」或「大德」。對於隱居修煉的道士,尊稱「大隱」或「高隱」。歷史上著名的高道,過去的皇帝多封贈以「先生」、「真人」或「天師」之號。「天師」原是古代對有道者的尊稱,東漢時稱傳道者為天師,張道陵創立正式道教稱為天師,其後代子孫世襲「張天師」稱號。道教歷史上功績卓著的名真高道,道教徒尊為「宗師」或「大師」。

 

三、對道士還有幾種稱呼:

(一)法師:是對教內精通教義教理、能為人師者的道士的尊稱;道士中學法精進、能主持齋儀的人,亦稱為法師。

(二)鍊師:道士中修持日久,德高思精的人,稱之為鍊師。

(三)嗣師、宗師、律師、大師:全真派中,沒有受戒的稱為嗣師;已受戒的稱為宗師;曾擔任方丈的,稱為律師;職司戒壇的,稱為大師。



)天師:這是正一派道士對天師道創教人張道陵及其後代世襲教主的尊稱。

(五)方丈:這是對道教十方叢林道觀主持人的稱謂,其所居靜室亦稱方丈。

(六)監院:道觀內,對僅次於方丈的全觀事務總管者的稱謂。

(七)住持:道教廟觀內維持道法和總持事務的道士,都可以稱為住持。據《道門十規》上說,「住持之上,必德高年耆,剛方正直,言行端莊,學問明博,足為叢林之師表,福地之皈依者任之。」

(八)知客:道觀中負責接待外方道眾和賓客者稱謂。

 

道士之間互稱「道友」,亦稱「同道」或「同參」,尊稱「道兄」或「師兄」,無論乾道、坤道都如此稱呼。結伴修道的人稱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稱為「道侶」或「煙霞侶」。 非專職的在家信仰道教的教徒,受過三皈五戒者稱為「居士」,未受過皈依的信教者稱為「信士」。
道士入道之後,沿用原來的姓氏,表示繼承中華民族古老傳統,不背親,不絕倫,不忘祖宗。

入道之後改用道名,即在原姓之下,第一個字由宗派字譜上取,第二個字由師父按照教義來取,組合起來就構成了道名。道名之外,可以另取道號,一般是「某某子」或「某某道人」。問訊道士姓氏稱「仙姓」,問訊名字稱「上下」,問訊宗派稱「仙派」。道士居所,稱為「丹房」或「丹室」。

道士壽終,稱「羽化」、「解化」、「仙化」、「仙去」、「仙逝」等。道士外出尋師訪道,稱為「參訪」,現在各地道教團體之間的訪問團,也稱「參訪團」。道士外出遨遊,稱為「雲遊」。到其它道觀留住,稱為「掛單」。在某所道觀入道的道士,稱為這所道觀的「法眷」。


四、叢林執事

道教叢林,有著一整套系統的管理體制,道士在叢林中分別擔任不同的執事,各負其責,共同維護叢林的正常秩序。叢林各執事稱謂如下:

方丈:道教十方叢林的最高領導者。亦稱「住持」。

監院:俗稱「當家」。道教叢林主持一切事務者。

監院之下,設有「三都五主十八頭」。即: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莊頭、庫頭、堂頭、鐘頭、鼓頭、門頭、茶頭、水頭、火頭、飯頭、菜頭、倉頭、磨頭、碾頭、園頭、圊頭、槽頭、凈頭。

其它還有高功、提科及表白,連同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庫頭、總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監修、公務、迎賓、主翰、書記、典造、帳房等,又稱道教十方叢林「二十四位大執事」。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道長簡介
一、尊道貴德的道教徒

鄖陽古城一直是武當山區漢水之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55年8月,李光富就出生在鄖陽城郊一戶世代耕讀的普通人家。

家鄉悠久的歷史文化,濃厚的道教氛圍,在李光富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時他跟隨家人到過五峰鄉的道觀----五峰觀遺址,據說遺址上以前華堂高築,香火裊繞。他也到過柳陂鎮的廣施山,相傳古代廣施山住著一對夫妻,他們經常修橋補路,墾荒造地,降妖伏怪,替天行道,功德無量,天帝后來封他們為廣施候王和廣施娘娘。上學以後李光富多次到青山鎮的觀音洞玄武宮,聽玄武大帝乘坐金駕路過蓼池的美麗傳說;看庭院內千年香桂樹沖天傲立,蒼勁挺拔;感受武當山道教文化的巨大影響。從那時起,李光富就有了一輩子做好人、行善事、幫貧困、積陰德的想法。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李光富中學畢業了。作為當時農村為數不多的有知識的青年人,他於1974年1月被鄖縣有關部門安排在黃柿鄉從事林業管護工作。

一棵小樹苗長大成才,需要林業管護人員常年的辛勤勞動。李光富所在的林場山高谷深,道路崎嶇,荊棘叢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要完成林業育苗,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森林保護等繁重的工作任務。春天是森林病蟲害的高發期,他們要及時測報,及時防治,確保無林木病蟲害發生。一趟巡查最少也需要兩天,沒有像樣的道路更沒有交通工具,李光富只有邁開雙腿,不知疲倦地步行。冬天是護林防火的關鍵期,他們要加強火源管理,加大巡山護林的頻率,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老樹要刪枝,小苗要撫育。李光富就是一個辛勤的園丁,在精心管護著那片樹林。

十年辛苦不尋常。李光富管護的林地上沒有發生過亂砍濫伐的事情,封山育林也取得了較好地成效。同時,在十年的林業管護工作中,他養成了堅毅執著的人生性格,扶助幼小的愛心善舉,行勝於言的行為準則。

1984年對整個武當道教和李光富個人來說都不是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武當山道教協會成立,並正式接管太和宮和紫霄宮,開展道教活動。也是在這一年,懷著一顆對玄武祖師的虔誠之心,李光富徒步登上武當山,皈依武當道教全真派,開始了修道生活。他的師傅是武當道教全真派道長王宗坤。

說起道士,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香港電影裡頭戴八卦巾,身穿法袍,手裡面拿著桃木劍,一會念咒一會畫符,與妖魔鬼怪爭鬥的人;其次想到的可能是道觀裡面身穿藍衫,頭戴莊子巾或者混元巾,坐在大殿門口為人解簽、算卦的人。第三可能想到的是電視劇裡面隱居深山,終日打坐或者煉丹的人。第四可能是那些在街邊,身穿道袍擺個小攤為人算命的人。其實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道士。真正的道士需要做到以下五點:

1、住廟修道。道教雖然有火居道士不出家,但仍以廟為單位,要在道觀修行。

2、遵守戒律。信仰道教而皈依道教,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道教的教義和戒律。

3、修學教法。道教是一個宗教,有自己的教理教義,按照教理教義修學的出家之人才是道士。

4、尊道貴德。道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靈可敬也是因為德行高尚,所以做合格的道士一定要尊道貴德。

5、傳播道教。一個道士不光要自己悟道修行,而且還要傳教佈道。

作為一個篤信道教的人,李光富一入道就嚴格按道教教義和戒律要求自己。他到人跡罕至的髽髻山打坐靜修;拜師百歲坤道李誠玉演習功課;跟德高望重的王教化做過法事;聽武當武術大師朱誠德講演太極……對於道教五術的“山、醫、命、相、卜”,李光富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

1、“山”,就是以打坐、修煉、武學、食療等方法培養完滿的人格。

2、“醫”,即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達到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目的。

3、“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學問。

4、“相”,用眼睛觀察所看到的物體,以進行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5、“卜”,就是以占卜、選吉和測局等方法,來預測及處理事情。道教的這些精髓,李光富是勤學苦練,以期融會貫通。

全真派它嗣老君遺教、秉東華演教、承鐘呂傳教,開宗於輔極帝君王重陽。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氣、全神”和“苦己利人”為宗旨,並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創建者王嚞,道號重陽子。大定年間王重陽赴山東傳教,招收丘處機等七大弟子,世稱全真七子。其中丘處機以74歲高齡,自山東西遊35000裡,在中亞遇到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殺”的歷史性創舉與漢蒙佳話。獲得了元朝皇室的崇奉,稱之為“神仙”,拜之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為全真派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全真派除了全面而深刻的繼承了中國傳統道教思想以外,更將科儀、戒律、符籙、丹藥等道家文化內容重新整理。全真派規定道士須出家住觀,嚴守戒律,苦己利人。對犯戒道士要嚴厲懲罰,從跪香、逐出直至處死。

李光富認為:上了武當山,入了全真派,就要以內丹修行為主,兼修外丹符籙,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的正道,除情去欲,識心見性,使心清靜,才能返樸歸真。三十年前的武當山道場才剛剛恢復,條件十分艱苦,但李光富從未動搖過修道的信念。三十年來他嚴守戒律,苦己利人,弘道揚法,成為一名尊道貴德的道教徒。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道承負的實踐者

道教講究天道承負,善惡報應。李光富從精心管護樹林,到苦己利人修行,他的一言一行都被道友和信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1987年8月,在武當山道教協會第二屆理事會上,李光富當選為副會長,走上了弘揚武當山道教事業的領導崗位。

道友的信任,信眾的期盼,道教的發展,武當的振興。這些都讓李光富感到了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他始終把協助政府貫徹宗教政策列入武當山道協重要的議事日程;把維護群眾的整體利益同維護道教徒的合法權益統一起來;通過實地調查,抓住典型,反映情況,發表見解,提出建議,據理力爭地反映道協的要求;在維護武當山道協權益,提高道士待遇等方面不遺餘力地開展工作。

恢復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最緊迫、最突出的是合理解決教徒和信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問題。當時武當山的情況是,一部分道教宮觀遭到自然損壞,一部分宮觀掌握在文物、園林等部門手裡,還有一部分宮觀甚至分給群眾個人使用。在各級黨和政府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過問下,李光富協助會長王光德,向黨政主管部門提出了武當道教宮觀應逐步移交道人管理的意見,以及移交後的道觀管理辦法。相關部門對武當山道協卓有成效的工作給於了積極支持,除道協成立之初所管理的紫霄宮和太和宮外,又陸續將五龍宮、青徽宮、瓊台中觀等移交道協管理,使得武當山道教活動場所進一步增加。

由於歷經歲月的滄桑,許多宮觀廢圯、損壞。移交的宮觀中,共有殘破道房300間,宮觀建築面積和遺址43333平方米。這些劫後餘生者,成為歷史的見證,也成為武當道教發展的希望。這些移交來的宮觀年久失修瀕臨坍塌,神像法器遺失殆盡。如何盡快修繕武當道觀,使之更好地為道士、信眾服務,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是道協面臨的又一大課題。李光富和道協其他成員一起,一方面積極向政府部門匯報工作,爭取資金扶持;一方面狠抓內部管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宮觀維修上;一方面大力在道教信眾中弘揚道教文化,祖師功德,募集善款。

到1999年,武當山道協共爭取政府撥款436萬元,自籌資金3000多萬元,先後維修了紫霄宮大殿、聖父母殿、東西宮道院、鐘鼓樓、新建了武當道教文物展覽館、東宮坤道院。對紫霄宮山門外的禹跡池進行整修,對宮內南北御碑亭進行了加頂和彩畫,恢復了昔日莊嚴的神姿。道協又千方百計籌措資金700多萬元,恢復了瓊台中觀道院兩座。同時,對成為一片廢墟的五龍宮遺址的清理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為了遊客、香客的安全,道協拿出上百萬元資金對武當山4000多米古神道台階進行維修加固。在海拔1613米的武當山太和宮,維修了皇經堂、靈官殿、朝拜殿、萬聖閣等古代建廟。

並投資200多萬元,興建了建築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的客房,解決了信眾和遊客在武當之巔的住宿和吃飯問題。那時太和宮里維修用的一塊磚瓦,吃飯用的一簞飲食,都是人力肩挑背馱翻越5公里山路運上去的。這些浸透了武當道人的心血和汗水,信仰和愛心的行為十分難能可貴。李光富作為道協的負責人之一,也是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了重建武當道場的大業之中。

武當山道教協會注重對道士宗教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宗教知識水平和宗教素質。在宗教知識的培訓方面,李光富提倡重點結合實際,著力培訓武當山道教歷史、道教知識。他要求道士熟練掌握道協管理的“四宮一觀”裡的殿堂、神仙、匾額、對聯、雕塑、摩岩、碑碣的知識,歷史沿革、宗教涵義、神學價值等知識。協會印發輔導講稿近200份,做到人手一冊。要求每一個道人對武當山道教廟觀的道教知識有一個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向遊人香客進行熟練地講解。對於勤懇學習、善於學習的道人,分別給予口頭表彰和經濟上的獎勵,逐步把全山道眾的政治理論和宗教知識的學習引入經常化、規範化的軌道。在加強宗教知識學習的同時,道協還加強了對道人,尤其是新入道的年輕道人的科儀知識的培訓。要求他們對經典的唱誦和科儀的敲打念唱都必須能夠熟練地掌握。對於在科儀中測試不合格者,不得轉為正式道人。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了道士學習的自覺性。

在繁重的道教活動和道觀管理工作之餘,李光富始終不忘加強自身宗教知識的學習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道教內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得知名度。1988年1月,他被選為丹江口市第三屆政協委員;1989年11月,他赴北京白雲觀參加中國道教學院主辦的全真三壇戒律知識培訓班學習。1992年3月,李光富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1993年11月,連任武當山道教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1995年,當選為湖北省道教協會常務理事會理事兼副秘書長。1996年10月,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12期中青年愛國宗教讀書班學習。1998年8月,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會理事。2000年5月,任湖北省第二屆道教協會副會長。

2002年8月13日,在武當山道教協會第四屆代表大會上,李光富被選舉為武當山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擔任會長後,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宗教法規政策,帶領全體道眾堅決維護人民利益,維護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堅定不移地走愛國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

李光富在擔任武當山道協會長後,發揚武當山道人克勤克儉的傳統,籌資對太和宮、紫霄宮、瓊台等進行維修。先後完成了紫霄宮兩座御碑亭的加頂、彩繪、復原工程;瓊台中觀三清殿的主體修建及殿內“三清”及大殿的貼金彩繪工程;紫霄宮十方堂翻修工程;紫霄宮東道院三清殿的維修工程;瓊台中觀三清殿屋面的換瓦和太和宮朝拜殿的維修等。2009年春天,武當山道協在李光富的決策下,籌資三千五百萬元整體購回武當山九宮之一的淨樂宮。

現在,武當山道教協會管理著太和宮、紫霄宮、清微宮、五龍宮、淨樂宮、瓊台中觀、武當山道教學院和武當山道教武術學院“五宮一觀兩院”。初步形成了宮觀面貌煥然一新,神像法器各得其位,祖師香火日益興旺,武當道教法事活動、武當文化教育活動、武當武術傳播活動各得其所的可喜局面。僅從2002年以來,道協就籌資8000多萬元,對武當山道教協會管理使用的紫霄宮、太和宮、五龍宮、清微宮、瓊台中觀等進行了較為完善的維修;新建了武當山道教學院;收回了祖師誕生地淨樂宮;組建了武當山道教功夫團;完善了各項消防安全設施,有效地保證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全,逐步恢復了玄武道場宏偉壯觀的本來面目。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興道之基、弘道之本。道教全真派的傳統是:舉辦傳戒的道觀首先須是十方叢林宮觀。“十方”意指四方、四隅、天上、地下;“叢林”原指樹木生長茂密旺盛的森林,比喻人才濟濟之處。十方叢林宮觀指的是管理規範、清規戒律已成為固有製度、有資格和實力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道教宮觀場所。叢林宮觀自古以來就是財產公有,常住道士就是主人。宮觀是所有常住道士棲身修持之所。用人制度則是民主選舉,唯才是舉。叢林宮觀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所以注重民主公議,施行製度管理。從2007年開始,李光富和武當山道協一班人根據道教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了武當山道風道紀制度。制度要求全山道士必須按照武當山全真派的規矩,在廟觀“必須”做到“道衣道帽”整齊,嚴禁俗家服裝,對不服從管理者進行嚴肅處理。鼓勵道士努力學習道教經韻科儀。

要求凡是轉為正式道士的學員,必須會念誦《三官經》、《祖師經》,必須學會早晚課,掌握1-2種“經韻法事”中的樂器或念唱段子,學會太極拳、武當劍,由協會領導班子考核合格後,才能轉為正式道士。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道協加強了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責成專人監督道風道紀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道士的言行舉止,端正了道士和協會的形象。宮觀內道士做到了道衣道帽裝束整齊,有事請假,管理民主,內部秩序井然,促進了教務活動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嚴格道士管理,嚴肅規章制度的同時,李光富十分重視人才建設,積極吸收誠心修道學有專長的人士加入武當道協。日常教務活動之餘,李光富經常抽出時間對道士進行人文關懷,了解道士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解除他們的修道時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後顧之憂。現在,武當山道協正式在廟道士、學員、工作人員由2000年的一百多人,發展到2013年的三百多人。這些人員的文化水平、專業能力、道德修為都有很大提高。

李光富常說:道教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儒、釋、道的核心都是“道”。我們既要走出去弘道揚法,也要迎進來熱情服務。

走出武當,學習其他宗教和其他道觀的好經驗好方法,弘揚武當道教文化祖師功德。李光富和道協領導帶頭到中國道教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學習交流,其他道士也根據自己的專長和道協的需要到武漢音樂學院、武漢體育學院、三清山、茅山、龍虎山、鹿邑太清宮、泰山碧霞祠、華山玉泉院等地學習專業知識,宣傳武當道教。對於普通信眾較多的河南、湖北、陝西等省武當山道協也常常派出高功大德,參加地方道教法事、慶典活動,與當地的道友和信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增進了群眾對武當道教的了解,擴大了武當道教的影響力。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蚊子,乃骯髒水中而生,雄者吸植物的汁液,雌者吸人畜的血液,是傳播疾病的害蟲,人人惡之。據傳,正一道祖庭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所在地,在宋代以前原是倪氏山寨,當時草木叢生,淤泥遍地,蚊子十分猖獗。宋代以後,尤其元明時期,世襲天師地位顯赫起來,帝王撥金賜銀興建天師府,並賜聯“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倪氏山寨於是變成了皇帝賜封的“相國仙府”。府中環境改觀,衛生清潔,香火旺盛,加上樟木林蔭,自然抑制著蚊子的生長。正如今天,天師府作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虎山的主要景點,在各級政府和海內外善信的支持下,經過天師府道士們的打理,歷史上的輝煌再次展現。所以,天師府如今夏秋之夜無蚊騷擾也不足為奇。

然而,由於張天師以濟世救人為宗旨傳道布教,有功於人民,被尊為神。因此,龍虎山地區一直流傳著張天師寶扇驅蚊的故事。

相傳:古時候一個夏天的夜晚,龍虎山張天師晚餐齋食過後,陪著年邁蒼蒼的老母,偕同家人及道童們,乘著月色,和著微風,來到嗣漢天師府內真武池旁的納涼居中乘涼消遣。納涼居位於真武池東岸,與天師私第後的敕書閣相連,有六室兩廳,系花窗木質建築。居內以珠簾及名人書畫加以裝飾。兩廳都置有八仙桌和太師椅,供天師家人及嘉賓品茶納涼、觀月賞花之用。坐在居中,透過門窗,可環視真武池四周的松篁花卉及池中的小橋亭閣,下可以看到池中的魚蝦嬉戲,上可以看到明媚的月光,夏秋之夜清涼的晚風透過窗格,真讓人沉醉於仙境。天師與眾人圍坐於八仙桌旁,道童端上了天師板栗、上清豆腐乾、貴溪捺菜等茶料,接著為各人沏上了一杯龍虎山香茶。此刻,風聲、鳥聲、說笑聲連成一片。這時,幾個道童圍到張母跟前,請她老人家講講古代天師斬妖除怪的故事,張母聽後笑了笑說:“好,我給你們講個《祖天師擒捉狐狸精》的故事。”張母說:“東漢以前,龍虎山有一個修煉千年的狐狸精,它在當地為害鄉民。後來,祖天師來龍虎山煉丹修道……”這時,風突然停了,納涼居中變得悶熱起來,張母的臉頰上也冒出了汗珠。道童們趕快拿來蒲扇為張母搧風。頓時,納涼居中扇個不停。忽然,“嗡嗡嗡”地從月色中傳來了噪聲,眾人便知討厭的蚊子來了。轉眼間,三隻、三十隻、一大群蚊子飛進納涼居,圍攻八仙桌旁的人群。這時,有的人用扇驅趕,有的人用手拍打,有的人彎腰搔身,有的人搖頭晃腦……八仙桌旁手舞足蹈,人人苦不堪言。此刻,一隻大頭蚊子向張母襲來,順口一咬,張母"哎喲"一聲,隨手一拍,蚊子落地。接著又有幾隻蚊子叮在她身上,張母又連叫了幾聲,然後隨口說道:“討厭的蚊子,你若絕種才好呢。”天師老母轉眼看到身旁閉目養神的兒子,氣不打一處來,說:“你今天除妖,明天捉怪,怎麼不把這討厭的蚊子給我除掉!”天師睜開雙眼,看到一向溫和的母親正在衝著自己發脾氣,心中十分內疚。於是隨手從道童手中拿過一把蒲扇親自為母親扇蚊。可是,不知怎的,蚊子扇東走西、扇西走東,好像跟張母過不去似的,搞得天師手忙腳亂。張母看到兒子如此孝道,頓時轉怒為喜。這時,天師忽然露出了笑臉,恭敬地對母親說:“媽,我回房一下,等會叫這討厭的蚊子絕無踪跡。”

不一會兒,天師拿著一把紙扇回到納涼居。此扇看似黃表紙做成,圓形,盤子大小,正面是太上老君畫像,反面是先天八卦太極圖。這時,只見天師面向東南方,左手掐巽訣,口念咒語,然後大聲道:“蚊子,今天我要把你趕出中國,讓你遠離塵世不得害人。”接著紙扇在空中連扇兩下。頓時,風起人爽,眼前眾多的蚊子不知去向。道童們以前只聽說過天師施法,今天親眼目睹天師寶扇驅蚊,都大聲喝彩。

天師驅蚊過後,納涼居中悅意大增。道童們看寶扇之神奇,便問及寶扇之情況。天師說:“吾家此扇,乃太上老君所賜。此扇扇物扇妖都能一扇扇千里,二扇影無踪。今天二扇扇蚊,如不施法,必然絕種。 ”坐在旁邊的張母聞言,思忖片刻,便對天師說:“蚊子是自然界的一員,是上天的造化。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受到一點傷害而滅絕它。萬物的好壞都不是絕對的。譬如,夏熱夜涼,如果夜間無蚊,農民勞累過後便喜歡在露天下貪睡,這樣容易傷寒著涼,影響身體。倒不如讓蚊子叮咬幾下,迫使他們回房到蚊帳中歇息為妥。我認為只要天師府內無蚊便就罷了。”

天師領會到母親的善意,於是連夜設壇建醮請聖收回道法,手書一張靈符貼於府中,保持天師府府內無蚊。故此出現了今天天師府府內蚊子稀少,府外蚊子猖獗的現象。

現在,龍虎山人民一看到肆無忌憚的蚊子,都為張天師老母當時的一句善言而惋惜,讓人間留下了害人的蚊子,而對於天師的孝順與道法都讚不絕口。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性百字碑

本性好清靜,保養心猿定。酒又何曾飲,色欲已罷盡。

財又我不貪,氣又我不競。見者如不見,聽者如不聽。

莫論它人非,只尋自己病。官中不繫名,私下憑信行。

遇有不輕狂,如無守本分。不在人彀中,免卻心頭悶。

和光且同塵,但把俗情混。因甚不爭名,曾共高人論。

修命百字碑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复,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誦經靈驗記:竇德玄廣行善事終升仙

唐高宗麟德年間,有一位名叫竇德玄的官員。一次出使揚州,渡船過淮河,船已經離開岸口數十來步了,忽然看到岸邊站著一個人,身體瘦弱,形容憔悴。德玄對船夫說:“看他很可憐,讓他上船,渡他一程吧。”於是船夫把船撐到岸邊,讓那人上船。途中,德玄又命人拿來水和食物款待他。等到船靠岸的時候,德玄上馬離開,而那人卻緊緊跟隨著走了好幾裡路。

德玄很奇怪,就問他去哪裡。那人回答說:“我不是人,我是酆都鬼城的使者,現在正趕往揚州,捉拿竇德玄的魂魄。”

德玄一聽大驚失色,慌忙翻身下馬,禮拜鬼使說:“我就是竇德玄啊!”於是哭著問鬼使如何倖免。

鬼使問道:“您能誦什麼經文嗎?”德玄說:“我平生常誦《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鬼使說:“怪不得呢,我看您身有道氣,內心非常仁慈,又非常憫恤窮苦。感謝您在船上賜予我食物,這份恩德我無以報償,權且寬限您一個月的時間。陰司追究的罪過由我來承擔。請您務必在一個月內誦《清靜經》滿足一萬遍,一定會有神明降臨解救的。”

誦《清靜經》真的有用嗎?

鬼使說完,便沒了蹤影。於是德玄廢寢忘食,沒日沒夜地專心誦經。前後過了三十天,一萬遍的數目已經完成。德玄就回到家,設下香案繼續誦經,這時,鬼使又像以前一樣出現,對德玄說:“您已經誦滿了一萬遍經文,但是您的壽命已經終結。為了答謝您在船上賜給我飲食,陰司怪我延期一個月,杖責了我三十大板。”

鬼使脫下上衣,德玄一看,果然有被打過的痕跡。於是德玄就躺在椅子上,頓時氣絕。魂魄隨著鬼使從北門出去。走了大約十多裡,看到一座城池,城中滿是荊棘。又看到一座官府,門口站著差役,神情嚴肅,門上的牌匾上寫著“酆都北府”四個大字。鬼使對德玄說:“請您稍候,我去去就來。”

誦經行善事 壽命終延續

不一會兒,鬼使出來了,對德玄說:“因為您誦經的功德,玉皇上帝降下敕書符命,酆都大帝非常高興。”

這時又有一位穿著紫袍的官員走了出來,握著德玄的手,引他進殿。見酆都大帝手執寒玉圭,香案前放著一道紫泥詔書放著金光,大帝接了詔書,使者引德玄下拜行禮。大帝說:“您真是一位上德之士!自幼誦持《清靜真經》,廣行善事,上天已經標了您的名字。您今天來到此地,承您誦經的功德,酆都地獄,一切罪人的刑罰,全部減免一等。另外再給您延壽一紀(十二年),現在就讓使者送您回去吧!”德玄拜謝酆都大帝,大帝也拜禮德玄還禮。

於是使者帶領德玄走進一座金殿裡,德玄忽然蘇醒過來,看到家親眷屬都在圍著他哭泣。家眷說:“你已經死了三天了。”德玄細細地想了想事情的前因後果,覺得大道不虛,因禍得福,於是出家,在景靈觀作了道士。修行清靜大道。

過了十二年,有紫雲一片,從空中飛來,德玄看見一位穿著翠綠衣服的童子,牽著兩隻白鶴,從空中降落在庭前,對德玄說:“今天是您飛升的日子,請騎上鶴背吧!”

於是德玄騎在鶴背上,冉冉升天而去。德玄升天以後,庭院中充滿異香,一月多都不曾散去。德玄飛升時曾留詩一首曰:

人事紛紛百萬端,蠅名蝸利不堪看。

爭悟此中清中靜,功滿升為天上官。

 

編輯:陶然)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真教祖 王重陽內修真訣

八仙呂純陽之弟子--王重陽。宋末元初,陝西咸陽人。親傳弟子七真人立全真派。張三豐以內修十論為太極根基。王重陽祖師之十論,亦本斯旨也。山中人得此訓言,又何必另尋瑤草,別采仙花。即此是長生藥。不老丹也。恭錄之,以示後之好道者。以神築基,去汙除垢平息貪欲之念,復清靜無為之真。神合太虛,陰陽五行之氣,合於天地陰陽五行之氣為一體,即天人合一之太極。以神化之動,自然圓合連貫,千變萬化,神妙莫測,是為太極拳。千變萬化之式,神而化之,如行雲流水、濤濤不斷,起無定式,收無定法。自由、自如、自在安然,是自然天賦人類自神所化之真太極拳。發揮人人自我之天賦,青出於藍,勝於藍。固守陳規、停滯不前,無新生命。應續真宗,創新迎未來。

一、 論打坐

【原文】坐久則身勞,既不合理,又反成病。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動,此是真定正基。用此為定,心氣調和,久益清爽。以此為念,則邪正可知。若能心起皆滅,永斷覺知,入於忘定。倘任心所起,一無收制,則與凡夫不別。若惟斷善惡,心無指歸,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誤耳。若遍行諸事,言心無所染,於言甚善,於行極非,真學之流,特宜戒此。今則息妄而不滅照,寧靜而不著空,行之有常,自得真見,事或有疑,且任思量。令事得濟,所疑復悟。此亦生慧正根。悟已則止,必莫有思。思則以智害性,為子傷本。雖騁一時之俊,終虧萬代之業。一切煩邪亂想,隨覺即除。若聞毀譽善惡等事,皆即撥去,莫將心受。受之則心滿,心滿則道無所居。所有見聞,如不見聞,即是諸事萬物不入於心。心不受外,名曰虛心。心不遂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虛,道自來居。

【釋義】以坐為坐是守屍鬼。活人坐不臥,死人臥不坐。一具臭骨頭,談什麼煉功課。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解開此中意,便是西天祖。二人者即二目瞳神不外馳,神坐中央戍己土,巍巍不動穩如泰山即是坐。非肉體之功,是築自我神基。以身體舒適來定時間。今非昔比,今古條件不一,法由心生,自然是道。坐以靜思求理悟真宗為念,停思斷想入頑空是練功之大忌。別生一念,幻境現前名為入魔。心喻鏡,千形萬相不礙明。千思萬縷任來去,如如不動是坐功。舞臺角色,喜怒哀思悲恐驚,演員意表形相,內心世界無動於衷。定靜無為自然智慧生,心不在焉、視而弗見、聽而弗聞,食而不知其味,即誠則靈,靈則明。以自心洗自心,返觀內照,去汙除垢,止念還虛,守一萬事畢,勝似丹經萬卷。此自然無為之坐。

二、論虛心

【原文】經曰:人能虛心,虛非欲道,道自歸之。內心既無住著,外行亦無所為。非淨非穢,故毀譽無從生。非智非愚,故利害無由撓。實則順中為常,權則與時消息。苟免諸累,是其智也。若非時非事,役思強為者,自為不著,終非真學。何耶?心如眼,纖毫入眼,眼即不安。小事關心,心必動亂。既有動亂,難入定門。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終難得定。猶如良田,荊棘不除,嘉禾不茂。愛欲思慮,是心荊棘,若不剪除,定慧不生。此心無所托,難以自安。縱得暫安,還復散亂。隨起隨滅,務令不動,久久調熟,自得安閑。無論晝夜,行住坐臥,及應事接物,當須作意安之。若未得安,即須安養,莫有惱觸。少得安閑,即堪自樂,漸漸馴狎,惟益清遠。且牛馬家畜也,放縱不收,猶自生梗,不受駕禦﹔鷹野鳥,為人把戲,終日在手,自然調熟。心亦如是,若縱任不收,惟益粗疏,何能觀妙。

【釋義】心是虛無真空○直系化分子○謂如來心。本自清靜、本來空、唯獨無偶○謂一性。感受客觀物相,生一念 即受想行識,謂之人心。一念映萬相,萬想由心生。虛心本自不動,只是意識在心內行。意多,虛不增,無意,虛不減。不增不減宗歸○。萬變不離宗○,宗不變,千思萬想正常能。認為自心亂,即是有二生 ,起心即是妄,有二即非真。生亂意識是一念之障,不生二亂,還是一念純誠。千思萬縷、此伏彼起,來一千,去一千。來一萬、去一萬。心如鏡如,千萬之念是從一念生。千萬之念滅在一念中。虛心之一念還是 念誠。千思萬縷任來去,別生二念,即是一念純誠。老子抱元守一念。釋迦萬法歸一性圓明。孔子貫一念純誠。大舜精一萬法通。若將一念歸無念,即是妙覺圓明萬法通。一念還虛無,虛無還妙大神通。

三、 論不染

【原文】或曰:夫為大道者,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今獨避動而取安,離動而求定。勞於控制,乃有動靜。一心滯於住守,是成取捨,兩病都未覺。其外執,而謂道之階要,何其謬耶?答曰:總物而稱大,通物之謂道,在物而不染,處事而不亂,真為大矣,實為妙矣。然吾子之見有所未明,何者?子徒見貝錦之輝煌,未曉如抽之素絲。才聞鶴鳴之沖天,詎識先資于穀食。蔽日之幹,起於毫末。神凝至聖,積習而成。今徒知言聖人之德,而不知聖人之所以德也。

【釋義】見聞覺知之覺性謂之道心。如來心○本自無染。觀客觀物相,感受而後,意識一念生 即人心。道心本自清,人心本自靜,人心愛物,被物所牽。貪心二意生,這是三心二意。此謂染,一念純誠,不生貪欲之心謂不染。一平二靜,念欲平息,復我本來道心○,即是返虛無妙有之道,常無欲以觀其妙,虛靈不昧之道心,即天賦靈明之妙智慧光,簡稱慧光。光俱感應功能,謂靈光獨耀。日光、燈光無感應功能,只有熱、照明之用。燈是體,光是用。燈能破,單獨的破壞光,是無能為力的。靈光無法能破壞。因體用皆光,唯獨無偶。入水不浸,入火不焚,刀砍不斷、雷打不變,罡風吹不散。被物相所蔽,不明。破相、除物,還虛○自明,即一性圓明,即去汙除垢,止念還虛○。此人類人人自我之自然天賦之真生命○,真信真誠靈自明,妙覺靈明獲圓通。

四、 論簡事

【原文】修道之人,莫若簡事。知其閉要,識其輕重,明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猶人食有酒肉,衣有羅綺,身有名位,財有金玉,此皆情欲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眾皆徇之而自致亡敗。何迷之甚也。

【釋義】心本空寂、清靜自如、唯獨○無偶,簡。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意識界,○簡。《金剛經》雲,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觀世音心經,真空妙理無為法是佛綱。以無印心,觀自在○,萬法皆空。而獲大自在,入無為無所不為,謂大自在菩薩。觀萬象,生萬意,應萬事,生萬變。來則有,去則無,心無掛礙○簡。居人海乘風浪,在塵離塵,在欲離欲,和光混俗,背境觀心,心喻鏡明○簡。

五、 論真觀

【原文】夫真觀者,智士之先覺,能人之善察也。一食一寐,俱為損益之源﹔一行一言,堪作禍福之本。巧持其末,不若拙守其本。觀本知末,又非躁競之情。收心簡事,日損有為。體靜心閑,方可觀妙。然修道之身,必資衣食。事有不可廢,物有不可棄者,須當虛襟以受之,明目而當之。勿以為妨,心生煩躁。若因事煩躁,心病已動,何名安心。夫人事衣食,我之船舫也,欲渡於海,必資船舫。因何未度,先廢衣食。虛幻實不足營為,然出離虛幻,未能遽絕。雖有營求,莫生得失之心。有事無事,心常安泰,與物同求不同貪,同得而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跡每同人,心常異俗。此言行之宗要,可力為之。

【釋義】眼見前,不見後,見表不見內,視察一切,視者,覺也。眼只是晶體透明之器官,見是心,非眼。心不在焉,視而弗見,此處指真觀。覺悟真空之妙有謂之觀。即心經觀自在菩薩。道德經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慧眼觀俗,見心同時也見表,謂之通觀。佛以無上妙智慧,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俗觀只見色相,不透心性,謂之觀相。真觀,認自本心,識自本性,在悟觀者是誰。觀自在菩薩的觀者是如來心○,被觀者也是如來心○。以心觀心即以○觀○,作何觀想?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觀何?返觀內照,返聞自性,聞者即是覺。自參自悟自覺,內不生觀念,外不起觀心。觀者,自在自如如即○。照見五蘊皆空○,念不生相,心不生法,無為自在,即是自然虛無○大道。起觀想之念,生觀妙之障。有障觀何,蔽觀者昧。不生觀想之念,即去汙除垢、止念還虛○。萬事畢了然無一物。不觀之觀即真觀。

六、 論色跡惡

【原文】前節雖斷緣簡事,病有難除者,但依法觀之。若色病重者,當知染色都由想耳。想若不生,終無色事。當知色想外空,色心內忘,忘想心空。惟有智者,善觀而達識之,樂天知命,故不憂貧病之苦也。經雲:天地不能改其操,陰陽不能回其孽。由此言之,真命也,又何怨焉。譬如勇士逢賊,揮劍當前,群凶奔潰,功勛一立,榮祿終身。今之貧病惱亂我身而寇賊也。立刻正心,則勇士也。惱累消除,則戰勝也,湛然常樂,則榮祿也。凡有苦事來迫我心,不以此敵之,必生憂累,如人逢賊,不立功勛,棄甲背軍,逃亡獲罪。去樂就苦,何可憫哉。若貧病交侵,當觀此苦由我有身。經曰:及吾無身,吾何有患。

【釋義】無極真空純至靜,靜到極點太極生。無極真空○。太極 先天混元一氣。兩儀 ,天地變易之氣。皇極 交易之氣,即物質世界,人類社會。由混元一氣開始統稱為色,色由空轉化而生。畫是白紙,畫家化而生畫,白紙即畫,畫即白紙。無極化太極,無極即太極,太極即無極。不同的一畫,畫萬物。一化,化天地萬物。天地萬物因空而育化,白紙因畫家而化成畫。天地萬物源生於空,所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無空,色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空色一體,空能生有,有歸空。當今地球上六十億人,百年後皆化灰塵。空生幻相,相質變歸於空。覺性本空,不生不滅。黃帝曰:天地有質變,理氣了無終始。當今人類社會之六十億人,實質是一百年後的骨灰在活動。理氣離體,當即立滅。天地萬物皆真空幻化無常的物質色相,質變皆無。大地上六十億人每天在吃地球,大地的生命也是無常之物,資源盡則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的軀體是暫存體幻化身。一波下去一波上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波新人換舊人。人潮永無了休,一潮天子一潮臣,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只不過是銀幕電影,時過境遷影也無。功名利祿、酒色財氣、父母深恩、夫妻兒女之重愛,不入真生命○之流。放手如是,不放手也如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苦為了貪欲犧牲了真明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七、 論泰定

【原文】泰定者出俗之極也,致道之初基,習靜之成功,持安之畢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無取無舍,寂滅之至。無心以定,而無所不定。故曰:泰定。莊子曰:"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宇,心也,天光,慧也。心為道之區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慧生出本性,非是人有。故曰:天光。但以貪愛濁亂,遂至昏迷。性迷則慧不生。慧既生矣,寶而懷之,勿以多知而傷於定。非生慧難,慧而不用難。自古忘形者眾,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也,天下希及之,故為難。貴能不驕,富能不奢,為無俗過,故得常守富貴。定而不動,慧而不用,故得深証真常。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天。知而言之所以人。古之人天而不人。又曰:古之治道者,以恬養智。智生而無以智為也,謂之以智養恬。智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本性也。恬智則定慧也,和理則道德也。有智不用而安且恬,積而久之,自成道德。自然震雷破山而不驚,白刃交前而不懼,視名利如過隙,知生死如潰瘤。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心之虛妙,不可思議。

【釋義】自我虛無靈明之通體,本自不動○唯獨無偶。只是道體所生之意識觀念,對萬紫千紅千般欲念,窮追猛趕,貪之不舍。悟透人生如幻,酒色財氣眼前樂,兩眼一閉萬有空。為這個臭皮囊犧牲真明命,享一時的假歡樂,受萬年的真痛苦。認為是臭皮囊在享樂,其實是覺性感受。豈不知障蔽的是妙明光!定靜安慮慧自明,頓悟人間無真樂,樂極都傷悲。只有道體○,安然自在永放光明,知真樂棄假樂,求理悟真宗,明瞭自然空。一切眼底過,身軀永無蹤。不明真道理,心態如何定。悟透社會人生如幻,不生不滅是真空。說一千道一萬,自心悟萬法通。從古至今用心量,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都在平民上,萬民之中好榮光。歸根到底看結果,都是灰土泥巴像。泰也如是,不泰也如是,何不自然自在悟真常。

八、 論得道

【原文】夫道者神異之事,靈而有性,虛而無象,隨迎不測,影響莫求,不知其然而然。至聖得之于古,妙法傳之於今。道有深力,徐易形神,形隨道通,與神合一,謂之神人。神性虛融,體無變滅,形以道通,故無生死。隱則形同於神,顯則神同於氣。所以踏水火而無害,對日月而無影。存亡在己,出入無間。身為澤質,猶至虛妙,況其靈智益深益遠乎。生神經雲:身神並一,則為真身。又西升經雲:形神合同,故能長久。然虛無之道,力有淺深,深則兼被於形,淺則惟及於心。被形者神人也。及心者但得慧覺,而身不免謝。何者?慧是心用,用多則心勞。初得小慧,悅而多辯神氣漏泄,無靈光潤身,遂至早終,道故難備。經雲屍解,此之謂也。是故大人舍光藏輝,以斯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經雲: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山有玉,草木以之不凋。人懷道,形骸以之永固。資熏日久,變質同神。煉形入微,與道冥一。智照無邊,形超靡極。總色空而為用,舍造化以成功。真應無方,其惟道德。

【釋義】道本無得無失,只因世人不知其真諦。道體是虛無大道賦予人類之覺性。老子說覺性是自然天地萬物中唯一之大神。孔子說妙覺靈通之理性。釋迦說天賦於眾生之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是天賦的神通廣大,玄妙無邊之覺性。上至諸佛,下至一切蒼生,皆含佛智。被氣稟所拘,物欲蒙蔽者謂之眾生。佛性不昧,不被人間一切形形色色所轉,頓悟人生,一切皆幻化無常之物,不求不貪謂之覺者。迷者若失,實無失。悟者明之,若得無得。其神秘妙玄是天賦本能,人人如此,非築修加功而成。原是金丹寶珠,因落塵緣,被塵汙欲垢所埋。憑自妙明智慧,磨去塵汙,除其欲垢,當即復明。如眼疾,去障復明,是本明,醫不增明。道體礦中金,去礦精金,永不成礦,木若成灰,永不成木。一性圓明,永恆自然中,謂之極樂,千千不滅大覺仙,因人是神佛之種子,修者結果。得其正果謂得道,老子說上德無得。

九、 論坐忘樞翼

【原文】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絕,無以幹心。然後內觀正覺。覺一念起,即須除滅。隨起隨滅,務令安靜。其次,雖非有貪著,浮游亂想,亦盡滅除。晝夜勤行,須臾不替。惟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此法玄妙,利益甚深。自非夙有道緣,信心無二者不能。若有心傾至道,信心堅切,先受三戒,依戒修行,敬終如始,乃得真道。其三戒者:一曰簡緣﹔二曰除欲﹔三曰靜心。勤行此三戒,而無懈退者,則無心求道,而道自來。經曰: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由此言之,簡要之法,可不信哉!然則凡心躁競,其來固久,依戒息心,其事甚難。或息之而不得,或暫停而旋失,去留交戰,百體流汗。久久行持,乃得調熟。莫以暫收不得,遂廢千生之業。少得靜己,則於行住坐臥之時,涉事喧鬧之所,皆須作意安之。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惟一。如束心太急,則又成疾氣,發狂癡,是其候也。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得中,常自調適。制而無著,放而不逸。處喧無惡,涉事無惱,此真定也。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外喧無動。故來就喧。以無事為真宅,以有事為應跡。若水與鏡,遇物見形。善巧方便,惟能入定。發慧遲速,則不由人。勿於定中急急求慧。求慧則傷性,傷性則無慧。不求慧而慧自生,此真慧也。慧而不用,實智若愚。益資定慧,雙美無極。若定中念想,則多感眾邪百魅,隨心應現,惟今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舊孽日消,新業不造﹔無所纏礙,迥脫塵網,行而久之,自然得道。夫得道之人,心身有五時七候。心有五時者:一、動多靜少﹔二、動靜相半﹔三、靜多動少﹔四、無事則靜,遇事仍動﹔五、心與道合,觸而不動。心至此地,始得安樂。罪垢滅盡,無復煩惱。身有七候者:一、舉動順時,容色和悅﹔二、宿疾普消,身心清爽﹔三、填補夭傷,還元復命﹔四、延數千歲,名曰仙人﹔五、煉形為氣,名曰真人﹔六、煉氣成神,名曰神人﹔七、煉神合道,名曰至人。若久學定心,身無五時七候者,促靈穢質,色謝歸空,自雲慧覺,復稱成道,實所未然。

【釋義】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對客觀的見聞覺知思想意識,好之惡之,記憶自然不同。萬象銘刻於衷,回憶童年歷歷在目。忘與不忘是自然的。靜是生命本能,無需用意識去作為,本自靈明智慧生,愚昧自滅。老子說自然是道,無為是法,因本自清靜。不執著,不以為然,放任自流,自然心態無忘無不忘之意。自然無為對一切思想意識置之不理。比喻主不喜客,客無顏自退。不退主煩客不安。意執不忘心不安,忘心態意識得解放。胡思亂想、海闊天空,異想天開,野鶴閑遊,信馬遊疆、放任自流、無動於衷。亂之極,動之極,即是定靜之自然。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找之,心不起亂,亂從何生?心欲求靜,求者是亂。不思動不思靜,思想是何?自如是法,自然是道。不認自本心識自本性者,難入無為,見聞覺知之覺性,念念自如妄自消。

十、 論坐忘銘

【原文】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內光。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不求無諂無媚,不執可圓可方。不貪便是富貴,不苟何懼君王。味絕靈泉自降,氣定真息日長。觸則形斃神遊,想則夢離屍僵。氣漏形歸壟上,念漏神趨死鄉。心死方得神活,魄滅然後魂強。博物難窮妙理,應化不離真常。至精潛於恍惚,大象混於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測行藏。不飲不食不寐,是謂真人坐忘。

心忘念慮。即超欲界。心忘緣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無色界。離此三界,神居仙聖之鄉,性在清虛之境矣。

張三豐曰:此王重陽祖師十論也。無極大道,盡寓其中。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來遊。遺留丹訣道言以去者,此亦度人覺世之心。重陽祖師之十論,亦本斯旨也。山中人得此訓言,又何必另尋瑤草,別采仙花。即此是長生藥、不老丹也。恭錄之,以示後之好道者。

【釋義】呂祖說我性從來本自然,本來由我不由天。夜半鐵漢自思量,長生不死由人作。人生百年南柯夢,覺者自我撞晨鐘。道在聖傳修在己。德在人積命由天。蒼海雲橫迷去路,悟者一步不離即西天。喜怒哀思自心定,神聖仙佛種子自心田,靈苗生在自心內,外尋十萬八千無覓處。內觀抱元守一,一性圓明是自家。有求心外客,有法非自家。一個身心生萬法。道本虛無用法作什麼?心是礦中金,法是煉金火,金成,無火、無礦、也無金。物質本無性,符號名是金。真金本無染,皆因礦混金。自心有慧火,除礦金自精。有為皆假火,真火自慧根。不燒礦自滅,不煉本是金。修煉是假名,取法昧自心。舍法不知義,不取不舍自家真。陽光是本能,雲霧是外生。自心本清靜,客觀是外因。月照雲霧散,心清除外因。不用有為法,無為我自真。

內修十論結語

三豐太極宗旨真,千變萬化不離根。

揮手一劈陰陽掌,轉身一動五行身。

長短平高低自如,行站坐臥築基深。

雨電風雷神氣象,混元一體太極真。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有三品 後天修持是關鍵

欣逢國盛教興之世,在家道教徒更應該利用我們生活的廣闊天地,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把我們生活的世界建設成為美好的人間仙境!

關於人的素質(或曰人的品格),道教認為人有三品:

(一)上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上士”。這類人天性純全,道根深厚,不教自知,又稱高明之士。上士聞道,便能領悟其奧妙,並且能夠虔誠地躬身奉道,勤而行之。凡是“道’所具有的特性——虛無、自然、清靜、無為、純粹、素樸、平易、恬淡、柔弱、不爭,等等,都能從上士”身上體現出來。實質來說,“上士”即“上德之士”。因此,《清靜經》稱“上士悟之(道),升為天官”。

(二)中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中士”。這類人天性半備,與道有緣,自具善根,但不脫俗念,常存煩惱妄想。中士在道可以修持成仙,正如清靜經》所雲:“中士修之(道),南宮列仙。”中品之人,在俗亦可以立德、立功、立言,成為世人所欽佩的人。

(三)下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下士”。這等人幾乎被七情六欲、機智巧詐所蒙蔽,是非反復,自私自利,一心為己,自以為是。但此等人儘管“先天不足”,如果在“聞道”之後,能斷然悔悟,在俗經過努力仍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在道則可以修持延年,亦可以“一證今生之善果,二修屢劫之不墮”(《邱祖垂訓文》)。

關於人的修持。筆者認為,即便是上士,如果後天不經過自身的努力修持,也將會淪沉于“中士”乃至“下士”之境。反之,即便是下士,只要經過自身的努力修持,也能夠達于“中士”乃至“上士”之境。“中士”修則進為“上士”,不修則退為“下士”。因此,人後天的修持,至關重要。總之,人的修持達到什麼程度或境界,不完全由“先天’所決定,“後天”的努力十分關鍵,此亦‘修行在個人”,換言之即“我命由我不由天”也!

道士 ~ 是指引道路的人,也是開通道路的人。

<指引>--是指出所有逍遙的路徑。

<開通>--是展開所有逍遙的道路。

也就是「道士」是~ 引道人。

道士經營的道場必須講道也講理 ……

講道~將生命的智慧,轉化為生活的智慧。

講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為信仰築基。

而一切終極的目標,就是~

<離苦得樂>、<逍遙自在>。

道士必須幫助眾生展開所有可能的道路,並指引離苦得樂之道。而非製造衆生罣礙~

※去追求一個聖人級,求不得的成聖煩惱。

※去斷除一個凡人界,斷不了的自然需求。

道士在道場所展現的 ~

必需是凡人能學習照作,運行自然而不迨的循環。不是只有無欲無求,不食人間煙火的出世行止。

必需讓人隨處逍遙快樂,讓生活與道合真。而不是唾棄不同道的家人與族群。

道士,必須讓人隨處自在,作回自己的主人

籙的種類有哪些?

籙的種類,從大的方面來講,分為“記錄”、“符籙”、“經籙”、“職牒”四大類。記錄是記奉道者名冊及諸天功曹之名;符籙是行法所專用,經籙是供籙生學習念誦的經懺,職牒是受戒的憑證。

籙的種類還有“童子籙”、“觀音籙”(指女童)、“預修籙”、“長生籙”、“拔亡籙”等等。凡可佩帶的籙,又稱佩籙,終生受用。

六、《正一修真略儀》的二十四品有哪些?

據《道藏》正一部《正一修真略儀》記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共分二十四階品,以應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二十四氣。這二十四個階品是: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護命長生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宮捍厄八卦護身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龍虎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州社令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天兵符籙
太上九天真符籙
太上九天都統畢籙
太上華蓋斬邪籙
太上三五辟邪籙
太上三皇捍厄籙
太上諸度厄過災籙
太上解六害神符籙
太上女青詔書符
太上九光萬勝籙

古代道士從受百五十將軍籙始,最高的是《上清攝山精圖籙》。根據道士受法籙的高下,又授予不同的名銜。此名銜即表明所受法籙的品位。據《受籙次第法信儀》記載,職位次第是:①正一法位 ②道德法位 ③洞神法位 ④升玄法位 ⑤洞玄法位 ⑥五符法位 ⑦河圖法位 ⑧洞真法位 ⑨畢道法位。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積累德行的功用

老子曰:“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德為宇宙的功能及作用,道與德的關係是體用關係,德無道不立,而道無德不載。

世人對黃老之道有高度評價

“道”是五千年前黃帝提出的,沿至春秋時,老子降生著述《道德經》之後逐漸發展,而後普及於人類。先秦諸子百家“仁者仁”“智者智”,眾說紛紜。故序對各家有其評說,天下研究道的人們,都認為各自所學的是最高尚的。

不過,他們研究的是道的局部,而不全面。猶如人之眼、耳、鼻、口,雖然各有所明,亦有所用,而不能相通,是一曲之士也。而太史公對“儒、墨、法、刑名、陰陽”等家自其博而多慮、酷而博恩、殘而傷性、華而少實、繁而致惑之批評,唯獨對老子贊說:“使人精神專一,動台無形,旨約易操,事少功多,稱為大道焉。”

孫中山先生曾有這樣一句名言:“有道德始成國家,有道德始成世界。”此處講的“道”與“道德”之說均指黃老提出的這個“道”而言。由此可見,古往今來,無論是史學、文學、哲學、科學及政治家,都對黃老講的道有高度的評價。

道生天地萬物 其體性仍賦之於天地萬物

大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它雖無形無名,在冥冥中運化萬物的功能,威力是無限的,任何有形事物是無法比擬的,天子皇權,得道多助;仕宦黎庶,失道寡助;山川動植,有道則生;胎卵濕化,離道即亡;遐邇高卑,貴賤賢愚,無一不在道中生息。故儒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但道生天地萬物之後,其體性仍賦之於天地萬物之中,往古至今無時不在,大寰宇內,遍處皆是。

人是萬物中的—部分,既然如此,人身中亦有道。人身中發出的喜怒哀樂,慮歎變執,姚佚啟態等百般情態,皆源於人身中稟賦一點虛靈不昧的真性(道)。道與事物之關係,如同人身的性與情態一樣,莊子把這種關係以南郭子綦與顏成子遊兩人,一席對話,用“人籟”“地籟”“天籟”作喻。“人籟”是用竹管做的樂器,因中空得氣,而發出五音;“地籟”是大地上各種不同的竅穴,一見吹風,就自然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這種情景如同人身性至動,百般情態產生,性至靜,其情態立忘一樣。那麼天地萬物與“道”之關係,就是如此。

百般情態無有“性”則不會產生,但無有情態,則性無處體現,沒有中空一氣,各種竅穴不會發出萬種聲音,同樣無有萬種聲音,無處體現中空一氣,這正如莊子說的“非彼(性)無我(情態及聲音),非我(萬物)無所取”。

德無道不立 道無德不載

老子曰:“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德為宇宙的功能及作用,道與德的關係是體用關係,德無道不立,而道無德不載。重修德可以平天下。天下每每大亂,導致兵戈四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皆因貪欲過度,不守本分,侵吞別國疆土、財富而致。

老子雲:“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體上天好生之德,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初天下如一家,萬眾似一人,各安本分。不因分外貪求而交爭。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國與國之際相安無事。如此,人類自安,四海寧靜,天下太平。《黃石公素書》雲:“德足以懷遠。”意即德行充實於內者,道的作用及人的精神似電波一樣,可流露發射於宇宙之中,它的神奇力量在無形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能使人類懷慕悅之心,近者歸,遠者服。

重德可保身

老子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又雲:“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意即:德性純厚之人,心境恬淡無為,少私寡欲,心地善良,體性圓明,物我—體,無所不容,大慈大悲,其善良的精神資訊便應於外。德可以服眾,可以生財。因有德之人,以善處事,忠誠接物,聲望遠達,吸引萬物,人不招而自來,財不求而自來。

德能消除災障,解脫病苦

老子雲:“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人之災障、病苦由何而生?是因為人之私欲太重,招來的災禍障礙。從政者,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從商者明瞞暗騙,巧取豪奪,日夜糾纏不休,流吹欲海。以致氣血不暢,經脈瘀結,神志恍惚,幻覺頻生,內則百病纏身,外則處境艱難,人情乖戾。此時,太和真氣,自然注潤身心,驅遺鬼惑,安寂六根,人身百骸,九竅五臟,滯礙消除,煩惱之孽,眾苦罪源,悉皆除蕩,沉屙亦能自痊,塵勞溺可扶,—切災厄煙消雲散,逍遙人間,樂享天倫。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萬物由自然而產生,但天地萬物仍由自然而運化。所以生長、收藏、治亂、安危、成敗、興衰、吉凶、禍福均屬自然。自然也即老子廣義的道,在老子看來,是宇宙的唯一存在,是自為自在,獨立不改的。道、自然,就是自本自根的自主本體。

天地之自然

宇宙形成之後,自然形成天尊地卑的高下對仗之關係。然後隨太陽東升西降,月亮虧盈圓缺,陰陽進退,伸屈盈縮,紫微星居中天之上,鬥罡轉向,星辰運移,明生歲成。斗柄東指,天下皆春,陽長陰消,氣候溫和,萬物草木,隨之叢生;斗柄南指,天下皆夏,陰盡陽極,暴暑炎熱,萬物繁茂;斗柄西指,天下皆秋,陰長陽消,氣候蕭涼,萬物始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陽盡陰極,萬物收斂。故天空中,日月往來,風雲雷雨,自然始作。雷以動之,風以撓之,日以煊之,雨以潤之,萬物隨之。山石草木,生長收藏,飛禽走獸,生老病死,無一不在大化中生息。

這種造化,是天地之自然。天地運化,日月往來,無任何主觀意志主宰和操縱,而是自然而然,事物之自然。天地之間,一切事物變化生息均屬自然。飛禽生羽,自高飛翔;走曾四足,陸上行走。蛇無足仍可行,蜈蚣多足亦不累。物體構形,頭上腳下,胸前背後,兩臂左右。烏不染自黑,鶴不洗自白,均屬自然。

人生之自然

人之處世,禍福安危,因果自然。福在積善,禍在積惡。故常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易傳》雲: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人的生命長短,健康病患,是與人們日常食息動止有自然關係,亦是自然形成的。肉膩大飽,酗酒酩酊,酸甘不調,沉滯酒色,流吹欲海,破傷元陽,神魂昏迷,五臟不調,六腑不泰,久持必病。人之喜怒無常,以致情緒失度,神經錯亂,氣滯不通,血礙不暢,百脈不調,表裡疾生,不能盡其天年,中道而夭。因之人的飲食必須生熟相一,五味調和均勻,飲食規律,興止謙柔,言談真誠,處事和順,如此日久,五臟清涼,六調調泰,骨骸之間通暢,氣血營衛不紊。自然體健而長壽,亨盡天年。由此可見,人之健康、病患、生命長短均與人之日常舉止生活有自然之關係。

自然是天地萬物的歸宿

自然是天地萬物的始母,亦是天地萬物的歸宿。故老子雲:“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覆命……”這裡講的“靜”是指宇宙未形成之先的原始狀態,即無色、無味、無形之境地,“命”是天地萬類的生命淵源(自然)。常言道“由哪裡來(自然),最後仍向哪裡去(自然)”。

“中和”這一理念,早在黃帝時就涉及“和諧”思想,在他的著作《陰符經》中就明確地提出:“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即安。”“盜”之意是說:天地運化萬物的妙用,在不知不覺的冥冥之中,因在暗處運動,故稱盜。“宜”是“和諧”之意。這段話之大義是天地、萬物、人為三才,這三者之間互運關係達到宜(和)的境界,才能長治久安。老子繼承了這一思想,在《道德經)中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此可見,宇宙之間,任何事物在發展運動中超越限度(中和)都會產生不良之結果。

故宇宙之間,森羅萬象,芸芸眾生,無一不在中和中生息。陰陽和諧,星辰循序,天清地寧,河海靜默,山嶽穩固,風調雨順,萬物繁榮;人類和諧,天下太平,四海寧靜,社會穩定;國政和諧,百官盡職,百工盡技,國運昌盛,民安物豐;家庭和諧,六親和睦,人丁興旺,幸福美滿,諸事有成,樂享天倫;人身和諧,百脈暢通,心曠神怡,延年益壽,愉快終生。(編輯:陶然。)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 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人的心情,許多是陰性的。

例如,害怕、自卑、擔心、不好意思、焦慮、無奈、煩心、緊張、慌張、懷疑、絕望、遺憾、失落、後悔、想不通、猶豫等等。害怕是促成,很容易招魔。人生害怕是一個非常招災的東西,大家千萬要高度警惕之。

有的人總說:“我省點錢,就是怕以後得個病什麼的,好給醫院送去。”結果,就真的給醫院送去了,這回人踏實了,“因心結後果。”有的女人,特別害怕自己丈夫有外遇,結果害怕多了、久了,這個心緣生成了,丈夫就真給找上了。

害怕就是詛咒,害怕就是懷疑,疑久必生真。

有的人走夜路害怕,有的人晚上在家害怕,有的人看見蟲子害怕等等。一般擔心、膽小怕事的人,非常容易得腎病、心臟衰竭、容易怕冷、冒涼風、身體乏力、腦子迷糊、痛經、低血壓等,一生大多是不得志的命運。

民間也認為:凡是膽小怕事的人,還特別容易招惹附體。大凡陰魔總是喜歡膽小害怕的人,人的疾病本身就是有魔性的,你越害怕越厲害,正氣出來了,它就會退卻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凡是附體,大多是污濁的,務必要盡可能予以清除乾淨。

怎樣才能有效地清除?

“我不應該生氣。”“我不應該怨恨人家。”“我不應該擔心、害怕。”

有的人說參不掉,那是因為你沒有真正的參透,真參透了,就一定會被清除乾淨的。怕心生魔緣。心情不生,萬魔自滅。如果人的害怕心,加上怨恨心和懷疑心,三者相合就是精神病了。害怕心加怨恨心兩個相合,就會容易招附體病。

在人生中,我們一定要戒除掉懷疑心,寧可把別人總往好處想,也絕不要總往壞處去想。哪怕這個人真的是很壞,也一定要努力把他往好處想,這才是人生致福之道,這才是人生改心換命之途。

膽小怕事的人,通常一生會不得志,還極其容易受人欺負。只有光明正大、正氣十足的人,才不會招惹任何的邪魔與歪道。一個人的內心,如果總是能光明正大,看得破、放得下,那是多麼的自在舒服,哪裡會有什麼疾病發生?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在家道教徒的修持禮奉三寶 依持經典勤而行之

在家道教徒的修持:舉行了皈依儀式,取得了《居士證》(或《皈依證》),從形式上講這位皈依者就成為了道教居士(即在家道教徒)。而要做一名副其實的好居士,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家道教徒,在家如何修持呢?總的要求是尊道貴德,禮奉三寶,尊師重教,依教修持。具體如何修持,我以為大致不外如下幾點:

(1)通過向師父(包括其他道長)請教,加上自己閱讀有關書籍,全面瞭解道教。具體說來,瞭解:道教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道教的教理教義;道教所信仰的神仙;道教的經典:道教的修煉方法;道教的齋醮道場;道教的戒律和清規;等等。總之作為一名道教信徒,千萬不能做“宗教盲”。

(2)禮拜神仙,誦習道經,尊敬師父。作為道教徒,既已皈依三寶,無論是否出家,都應當時刻不忘三寶,並落實于日常修道生活中。我建議,在家道教徒如有條件,可設靜室,即用較為獨立的一間住房,供奉神仙聖像,時常敬香、上供、禮拜。這是信奉“道寶”的一種體現。“當願眾生,常侍天尊,永脫輪回”。

誦習道經,這是信奉“經寶”的一種體現。作為在家奉道者,也應誦習道教經典。如家中設有靜室,亦可早晚焚香課誦,即念誦《太上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此外,還應學習道經。學習道經可以依個人文化水準而定,但無論文化程度高低都應學習《早晚功課經》、《三官經》、《北斗經》、 《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等常用經書;文化水準較高的,還可以研習《道德真經》、《南華真經》、《性命圭旨》、《周易參同契》和《黃庭經》等道教典籍。“但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尊敬師父,這是信奉“師寶”的一種具體表現。既已皈依道教,就應尊敬師父,無論其師有無名望、也不論其師水準高低,平日都應多多關照師父,時時不忘供養師父,達到“師徒,如父子”的境界。雖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但還是要不失時機地虛心地向師父求學問道。“但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3)護持道場,積極參加宗教活動。這也是廣大在家道教信徒所應該去做的。既已皈道教,就應護持道場。雖未出家住宮觀,也應主動為宮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助修廟、塑像,以及維護宮觀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如逢初一、十五及祖師聖誕或道教節日或道教重大法會,都應該虔誠地積極地盡可能地抽時間到所皈依的宮觀或附近的宮觀去參加宗教活動,以培養和鞏固其宗教信仰。

(4)宣傳和遵守戒律。綜觀道教戒律,至今仍有不少與當今社會道德要求相一致的積極內容,具有勸人止惡向善的教化作用。因此,廣大在家道教信徒有義務宣傳道教戒律,並努力遵守道教戒律,以淨化人心。

(5)遵守道教教義,正確處世。在家道教徒不像住廟道士那樣很少與社會來往,在社會上工作,要天天與人打交道。作為一名(在家)道教徒就應該按道教教義思想去為人處世。如寬容待人,謙虛不驕,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不貪私利,知足知止,等等。

(6)積功累德。自古以來,道教徒在修持(修為)上就有“入世法”與“出世法”兩種。出世法即內修;入世即外修。出世行真功;入世法行真行。外修什麼呢?如何行“真行”?概言之,就是濟世利人,積功累德。譬如:修橋補路,施茶舍藥,熱心慈善和公益事業,和睦鄰里,幫助他人,苦己利人,廣行方便,力行正義,抑惡揚善,正心修身,戒除詐偽,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印送善書,勸人為善,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等等。

(7)修煉道教功法。在家道教徒也應在工作、勞動之余修真養性,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以至得道成仙。其修煉功法,可以從皈依師父或其他道長那裡求得。此乃“出世法”之修為,與住廟道教徒專事清修相比雖困難許多,但也不應遺忘、忽視和捨棄,應積極為之也。要堅信——花一份功夫,必獲一份道果。當法“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也!

綜上所述,不難而知,在家道教徒(散居正一派道士、全真道居士)的修持,從本質上講與住廟道教徒(道士)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今天,欣逢國盛教興之世,在家道教徒更應該利用我們生活的廣闊天地,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多作貢獻,把我們生活的世界建設成為美好的人間仙境!無論在家,還是出家,其修持達到什麼程度或境界,(才能與上述稱謂相符,)這就涉及到人的素質與人的修持。(編輯:孟淅)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家在家 慕道之士如何區分

欣逢國盛教興之世,在家道教徒更應該利用我們生活的廣闊天地,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把我們生活的世界建設成為美好的人間仙境!

談在家出家修道之蹊徑:一般而言,道教徒大致可分為道士、居士、學士、隱士、信士幾類。儘管其稱謂不同、表現形式有別,但都是通道、學道、修道、弘道者,故統屬道教徒之範疇。在家道教徒(散居正一派道士、道教居士)的修持,從本質上講信住廟道教徒(道士)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對於皈依道教者,大致有四種情形:一、出家出家;二、出家在家;三、在家在家;四、在家出家。

出家在家 慕道之士如何區分

世間出入一扇門

道教要求(全真派)教徒“出家出家”,即人出家心亦出家;反對“出家在家”,即人雖出家但其心在家;對於“在家在家”者即人在家心亦在家的人,則多採取循循善誘,以使其達到“在家出家”即人雖在家但心已出家的境界。我認為,如果在家居士能達到“在家出家”的境界,則與“出家出家”者殊途同歸也。所以,“在家出家”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行道途徑。此可謂“獨闢蹊徑”也。至於(在家道教徒)如何修道行道,亦即如何修持,在這裡我想談談個人的看法,以供參考。

在家如何修道 談在家出家修道之蹊徑

境隨心轉

一、道教徒的範疇與稱謂

一般而言,道教徒大致可分為道士、居士、學士、隱士、信士幾類。儘管其稱謂不同、表現形式有別,但都是通道、學道、修道、弘道者,故統屬道教徒之範疇。

道士。中國道教協會主編的《道教大辭典》之‘道士”詞目中稱:奉守道教經典規戒並熟悉各種齋醮祭禱儀式的人。一般指道教的教職人員。世人為禮貌和尊重道教教職人員,一般不直截了當稱“道士”而稱“道長”,這就如同社會上稱“教師”為“老師”一樣,是一種既平常而又帶有敬意的稱謂。道教教職人員不分男女,皆同稱為“道士”。但有時為了區別(如統計),則稱男性道士為“乾道”,女性道士為“坤道”。世人還常常習慣于稱女性道士為“仙姑”。稱其為“仙姑”,這其中含有尊敬之意。

此外,與“道士”有關的稱謂還有許多。如稱道士為——“羽人”、“天師”、“先生”、“法師”、“大師”、“煉師”、“老修行”等等,這些含有敬意的稱謂與其個人修持關係密切。作為道士,只有經過努力的修持,才能名符其實。

居士。居家修道,建諸功德,吃齋誦經,並與道教宮觀保持密切聯繫者。社會中這一類人眾多。(因此,許多道教宮觀為此設有居士林。)

學士。入道鑽研經學義理,學識淵博,並以弘揚道教事業為自己終身職責者。如近代道教泰斗陳攖甯先生。

隱士。隱居出俗,不問世事,學道修仙,以性命修持為主要方向,且道德深厚者。如張三豐祖師是也。

信士。社會名流學者,著書立說,頌揚道教文化者。這樣的人士社會中也甚多。當今社會亦然。

在家如何修道 談在家出家修道之蹊徑

慕道者

二、在家道教徒資格的取得

從所周知,道教形成一定規模的社會實體(即教團組織)始自于東漢,但從金大定年間(1161---1189)起,就開始逐漸分為“正一”和“全真”兩大教派。全真派道士,終生出家,茹素,住宮觀;正一派道士有的也講究住宮觀(如張天師世家),但不強調,並且可以娶妻置室。

道教除住宮觀的全真派道士及住宮觀的正一派道士之外,還有不常住宮觀而散居於城鎮或鄉村的道教教職人——散居正一派道士。此外,還有(前面所介紹的)居家修道,建諸功德,吃齋誦經,並與道教宮觀保持密切聯繫的居士。他們都是在家的道教徒。

散居正一派道士平日的修持與在家的道教居士的修持相同,容後一起論述。現在,我們接下來談談在家道教徒中的居士資格的取得。

居士,顧名思義即居家修道之士。廣義地講,凡居家通道的善信人士都可以稱為道教居士,即常說的信眾:狹義地講,居士是指履行一定程式取得《居士證》(或《皈依證》)的居家奉道修持者。這裡,我們詳談後者。

為弘揚道教,發揮在家信眾的作用,有些宮觀接納道教居士參加宗教活動,制定了接納道教居士的辦法。《辦法》規定:凡是愛國愛教,擁護憲法,信仰道教和研究道教文化的男女信眾,能遵守宮觀內部的各項制度,有宮觀常住道士介紹,由本人申請,經宮觀管理組織認可,即可以成為居士。

成為居士,還有一個十分嚴肅的入教儀式,這就是“三皈依儀式”。道教徒所皈依的“三寶”,是指皈依道、經、師三寶,全稱是皈依太上無極大道、皈依三十六部尊經、皈依玄中大法師。皈依道教“三寶”了,也就等於皈依道教了。

皈依之前,先找一位與自己有緣的道長,說明欲拜這位道長為師而皈依玄門的意願。如道長答應後,會擇吉日良辰舉行皈依儀式,為皈依道教者講明“三皈依”的意義;皈依者則要表示自己從此發心皈依(道經師)三寶。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名正式居士(即在家道教徒)了,並發給《居士證》或《皈依證》為憑 。               (編輯:孟淅)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教派

歷史上還有正一道(祖師張道陵)、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全真南宗(祖師張伯端)、真大宗(祖師張清志)、太一宗(祖師莫洞一)五大宗之分法,與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標準不同而名稱各異。近現代最有影響的則是符籙派和丹鼎派,就純宗教方面分之,主要分為五個派別為[

積善(積善派):主張行善施仁,累積功德,安己利人,達到天人相感為目的。

經典(妙真道):主要為研究道教典籍,闡釋玄學哲理,推究天人奧秘。

丹鼎(金丹派):主張經由性命雙修、服食辟穀等方式,達到超凡入聖、羽化登仙目的,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符籙(符錄派):主要以進行飛符演法(符咒)、齋醮祈禳、拜章禮斗,以治病除煞、濟人度鬼為目的。

占驗(占驗派):主要修為以探究命、卜、相與五行數術、預測吉凶禍福,以趨吉避凶為目的。

道教的正式分派,一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歷史上較有影響的有7個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天師道、閣皂宗、閭山派、六壬等。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葷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子孫廟」。

全真道:源於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很多,如龍門派、遇仙派、淨明派、南無派、隨山派、崳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

真大道教:胡金時創立,胡元以後逐漸衰微,逐漸歸併到全真道中。

太一道:胡金時由衛州〔即今河南淇縣〕人蕭抱珍創立,元末以後逐漸衰微。其教主要崇奉「太一神」。

淨明道:南宋時創建,明朝以後該教逐漸歸入正一道。

上清派及其支派「茅山宗」:在隋朝到初、盛唐、宋時成為當時道教的主要派別,傳道範圍也從南方延伸到了北方。以「元始天尊」為最高神,供奉三茅真君。

武當派:明代張三丰於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

明朝以後,道教主要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二大派別,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二個宗派之下。現在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系譜共有八十七派,實際上有些只是系譜的續字,不是獨立一派。另外據教內所傳典籍,應為36天教及72地教,總共應108教派。

現今中國道教宗派以全真派為主流正一宗為分系為主。

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

為上層丹鼎派和下等符籙派,即全真道和正一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全真道亦稱為全真教、全真派,是由王重陽于北宋末年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派。全真道建立了傳戒和叢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觀修行,不鼓勵娶妻,不茹葷飲酒;其教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其修煉要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以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經邱處機的推動而壯大了全真道,現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有龍門派、華山派、清靜派、三豐派、老華山派(陳氏堪輿派)、金丹南宗等支派。正一道正式形成於元朝大德八年(1304)韃子冊封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以扶乩巫蠱等迷信活動為主要謀生手段。正一道士中相當一部分有家室,不住宮觀,吃葷飲酒,不守戒規。此外還有許多民間道教派別,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臺灣一貫道、韓國天道教、越南高臺教、東南亞德教等。

三教九流

三教

▪ 儒教     ▪ 道教     ▪ 佛教

九流

▪ 儒家     ▪ 道家     ▪ 陰陽家 ▪ 法家     ▪ 名家     ▪ 墨家

▪ 縱橫家 ▪ 雜家     ▪ 農家

仙道文化

道教的常念聖號是:福生無量天尊。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道教子孫堂,是指在道教的一個大宮觀範圍內,某些廟觀專職或兼職收納培養幼小道童的地方。關於它的起源,在中國道教史上至今尚未見到有關記載和考證。

風雨流變中的武當道教子孫堂

道教聖地武當山

武當道教的子孫堂,大約在明朝中期已具萌芽,清朝中期正式產生,而盛行於清朝後期。這種狀況到民國時仍有蹤跡,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不復存在。

武當道教子孫堂為何出現

道教子孫堂是道教在歷史上衰落時期的產物。它的設置一般出於這樣一種目的:

一方面保障道場後繼有人;另一方而保障道人年老時有人照應。

武當道教子孫堂,自明前期以上無史可考。其間大抵原因是,明以前時期,武當道場大多是清修道士,他們常獨來獨往,很少帶徒弟,即是收徒也僅是收成年徒;可明朝前期,自洪武到洪熙其間近六十年,武當山各宮觀道士大多是由皇帝下旨、或由武當道教的提督、提點(領六品正印)推薦,從全國各地道教廟觀選拔而來,這些道士的生活開支全由宮廷支付,並且很優厚,所以這些道士既無權利也無必要收徒。

但是,在明前期的數十年裡,因為武當道教宮觀規模龐大,大小建築群有數百處,遍及武當山一百多裡方圓,且香火旺盛,欽選的幾百乃至上千名道士實際上越來越難以應付道場局面,這時各廟觀已逐漸有了收容道徒的現實。因為這種收徒現實對宏揚道場有利無弊,且從宮廷每年向武當山宮觀運送道士生活所需又很不便,後來,宮廷不但採取了從武當山方圓數百里為武當宮觀劃歸大量官田以解決道士生活所需的措施,又於宣德三年(西元1428年)七月十八日頒旨,准許武當道教宮觀收徒以延續香火。

子孫廟成為子孫堂?

這一情況為武當道教子孫堂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條件,尤其當時較為偏僻的子孫廟這時或可就已形成子孫堂的事實。但當時科儀嚴穆的大宮觀是不可能存在這種精況的。因為子孫堂收容幼兒年紀妥求偏“幼”,多在十歲以下,甚至有收容棄嬰的情況。收容他們不但吃喝拉撒全要悉心照顧,還要從小培養他們學習文化、禮儀,增長見識,就像是兒童福利院。這種現象當然不適合存在於大官觀裡。

風雨流變中的武當道教子孫堂

位於臨滄市市區中心的子孫廟

前些年在搜集武當道教有關史料中,曾發現一件清朝光緒年間投師文約樣稿,據訪問今武當山在廟老道長得證,這種投師文約內容與民國時武當道教子孫堂投師文約基本一樣。考其武當道教在清中期後的衰敗現象(主要指其官教地位的衰敗),可知子孫堂在當時已成定制,很盛行。

該投師文稿全文如下:

立投師約人XX,生於X年X月X日X時,系X省X府X縣X村人氏

竊思弟子黍列三寸,同修四德。歎人生若夢幻石火難留,視富貴如浮雲電光易滅。憾歷劫之少修輪回轉轉,愁六塵之遍染孽海茫茫,若不回頭畢竟迷失本來。今自省悟,參訪道德名師,看破紅塵之世事,投拜武當玄門以修真,遂托XX等代述丹衷,情願歸於XX門(此指道教派別——筆者按。)

正宗

XX師父膝下為徒,更取道名。

自今皈依之後,謹遵

玄範,願守三皈五戒,格依

師訓,永除十惡八邪。恐有違師敗教、不守皈戒、偷懶好閑……不力修持,如此等情,任憑師父遵規責罰,依律逐趕,永不復拜充道。恐口無憑,立此投師約永遠為據。

引進XXX

保舉XXX

大清光緒

X年X月X日立

弟子XX

並家父XX 親筆具押

從上投師文約樣稿內容看,似乎不一定必是子孫堂投師文約應具的內容,因為文約辭句多像是針對成年道徒而言的。其實不然。這種文約在子孫堂收徒或投師時同樣是通用的。

龐高成道長介紹子孫堂

據今武當山中觀在廟道人龐高成介紹,他就是在武當山道教子孫堂長大的。龐高成系武當道教龍門派第27代傳人,(因武當龍門派派系大,龐為輩份最低的一支,與今宮觀尚在的“教”字派低8代), 他生於西元1915年,今年77 歲。他于四歲在武當山中觀子孫堂出家,這時是民國初年。他的師父、師伯、師爺也都是在武當道教子孫堂出家的。若以他師爺長他六十歲計算,即清咸豐年(西元1855)武當道教子孫堂已有設置之習俗了。民國時的子孫堂不過是清朝的延續罷了。

娃娃出家 武當道教子孫堂長大的道人們

走紅網路的超萌小道姑

據龐道長講,民國初年武當道教的子孫堂主要是在中觀和下觀,紫霄宮則是“半子孫”“半十方”。“半子孫”指是既是兼職子孫堂,“半十方”實際是指該宮道士的主要職業還是從事香火道場和接待十方掛單。而中、下觀作為道教子孫堂,大概原因是這裡偏僻,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環境野寂,和外界聯繫少,便於對“子孫”進行培養教育和管理。

父母送子女出家出於自願?

民國初年,中、下觀子孫堂有道童七八個,大都是四五歲的小孩,最大的也不過十二三歲。由於道童出家年齡很小,也就不存在什麼自願,全憑父母作主送來。而父母送子女出家則是出於自願,這一般出自三種情況: 一,虔誠信教。這是所有送子女出家的父母共性。二,子女多病多災,送來出家以求免其一生災厄。三,家中兒女多,難以撫養,送個兒女出家可減輕家庭負擔,兒女也少跟著受罪。

但是,道門為了不自付辛勞,即防止道童的父母日後反悔再頓走子女,或子女在廟裡長大後又想還俗歸家,這就需要其父母在送子女進廟時不但代替子女也代替自己與教門師父簽署投師文約。

同時還要有其父母所在地的頭面人物作“引進”和“保舉”,實際就只負責擔保人。以後若發生事變,教門首先要找擔保人。再因為,道童出家是一輩子大事,所以,莫看出家時僅是三五歲的小孩,可那文約卻要行他長大成年時的語氣。不然教門將來就無合乎戒律的約束。這就是清光緒年間的子孫堂投師文約何以是成年人口氣的原因。當然,既然這種文約可以運用,成年人出家採用這種文約樣稿,只消刪去“並家父XX”字樣,則更在合理之中了。

據說當時子孫堂收徒,當家師父首先要憑直覺觀察待收的徒兒天資如何,其次才看“引進”、“保舉”和其父母的面子。若認為徒兒天資太差,不能成器,縱有面子也不予收納。

子孫堂道童的生活情況

子孫堂道童的生活主要是: 指飲食、起居和穿戴三方面。

道童的飲食和成年道人一樣,都在齋廚就餐,收養棄嬰的特殊護理除外。舊時代,武當道人們即便是道總、住持,除接待外來賓客,一般都不開小灶,沒有特殊化。而小道童們在飲食上可以得到一定優待。所謂優待,即在吃菜上可在現實基礎上挑選並滿足。

道童們的起居是跟著各自的師父過的。跟著師父睡覺。師父則把徒兒當親生子女護理。床上撒了尿,師父曬被子;風晴冷暖,添減衣服,洗洗漿漿,都是師父料理。生了病師父還要給醫治。不過,十道九醫,師父一般都懂中草藥方的針灸、氣功,有了病會及時治療好的。加之道人講慈悲,故子孫堂徒兒無故受責罰的較少。

道童們的穿戴和成年道人一樣, 都由廟觀統一供給。雖是粗布,然也冬有冬衣,夏有夏衣。加之還有香客特意為之縫製捐贈,比成年人顯得優厚。

子孫堂道童的教育情況

武當道教子孫堂的道童,從小所受的文化教育主要是儒學教育。拿中、下觀子孫堂為例,在民國時期,廟上專門請有私塾先生在下觀開辦私學教育子孫堂道童。當然,私塾也允許附近農村的兒童就學。

娃娃出家 武當道教子孫堂長大的道人們

走紅網路的超萌小道士


課程先是從《三字經》

《百家姓》開始,以後再讀蒙學。蒙學主要內容有“童蒙須知”“童子禮”“洞學十戒”“童蒙訓”等。道童再大些便要學《六經》,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周易”“書經”。從武當道教子孫堂的儒學啟蒙教育可以看出,武當道教歷史以來主要受到的是邱祖龍門全真派三教合一的思想影響。

武當道教子孫堂的道童從小除受儒學教育,同時也要受道教戒律的約束和道教知識技能培養教育。戒律為“三飯五戒”。“三阪”是:戒無名煩惱,煉先天元神;戒十惡八邪,養先天元氣;戒酒色財氣,保先天元精。“五戒”是: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貪懶,四戒酒肉,五戒妄語。

如何進行知識技能的教育

知識技能的教育培養方面,則是師父根據徒兒的天賦材料,在學業之暇,或專門教道場科儀的吹打唱念,或專門教頌經。

打坐練功則是必修課,道童從小就上天盤,一直到老。會武功的師父則個別秘密地傳授徒兒武功。一般師父都會竭力培養教育自己的徒兒,以便能讓他們學到更多更扎實的本事。這樣,徒兒將來能在各宮觀當家,或擔任高公、經師等重要職務,不但會是師父的榮耀,對照顧師父的晚年也更有利。

娃娃出家的道人來自哪裡

從子孫堂長大的道人也稱為娃娃出家。娃娃出家的道人大都來自武當山方圓以內地方,如均縣(今丹江口市)、房縣、穀城縣、鄖縣、光化縣,也有部分為河南省南陽地區各縣。而其中尤以武當山所在地的均縣最多。均縣中又以武當山區的官山、鹽池為多。這種情況反映出很顯著的地域因素。

武當道教子孫堂雖然屬於武當道教官方地位衰落時代的產物,但它畢競還是建立在道門生活相對穩定有保障,或者說建立在一定的寄生的基礎上。自抗日戰爭以後,武當道教廟觀的佃產漸次繳公和劃歸農戶,道士們不得不開始開荒種地自食其力,子孫堂也就漸漸歸於自行消亡。到新中國成立後,這種現象已經根絕。現在武當山的道士,生活有政府供養,年老者有道教協會安排照顧,年青道人有進入專門學校進修學習的機會,道人入教還俗來去自由,加之社會勞動群眾思想觀念的更新,生活水準的提高,子孫堂的現象在道教中就再不會有出現的可能了。(編輯:陶然)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的修行方法

 

修即是改變,有修正、修理和修除等意義。行是言行。那麼修行,就是修正、改變我們的言行。也就是說,不該說的不要說,不該作的不要作,不該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
 
 
修行的先決條件是:信奉大道、不犯禁戒、依法而修、勤苦不懈。只有具備以上四點,才能夠算得上是修行人。但修行並不是指整天誦經打坐,那些只是修行的形式罷了。所謂修行,即是學道,悟道,行道,證道的一個過程。修正自己的行為,使身心趨於正道,最終達到“與道合真”的境界。
 
 
對於一般信眾提倡的修行方式是:行善積德、濟物利人,存善念、舉善行,學習教儀、詠誦經典、禮拜懺悔等(比如奉行修德十益:一與人為善、二愛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捨財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師長、十愛惜物命)。煉氣之類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統師承,一般人自己練容易出偏,因此不提倡。
 
 
修行講究實修實煉,即是從經典中明智。經典中有很多是先賢已經走過的經驗總結,可以為我們這些後世的實踐者提供指導性。從行為上實踐,當將經典中提及到的理論付諸實行檢驗,這種“實踐”囊括的面是很廣的。包括持誦經文、克服己心、修養自身、以善心待人、舉善行、言善語等等。也就是說,從理論中實踐後,再反過來理解理論的方式。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清聖像


道教皈依

道教皈依三寶是指道寶、經寶、師寶。道教皈依三寶,心裡就會對生老病死,人生的諸多痛苦去求得解決辦法,追求清靜無為的境界,修煉自己,使自己獲得心靈的寧靜。

道教“皈依三寶”——道寶,經寶,師寶

學道,沒有皈依三寶,心就與正法無緣。 “皈依三寶”就是法門之一。猶如江河湖海,這是最末端的支流。你找到這個支流,並信仰它。就會慢慢找到“大海”——即最終的“不二法門”,也即真諦。心性散亂。不專一。就難以前進。

道家認為萬物皆在運動之中,而一切有形的事物皆源於一個“點”,這個“點”源於“無”,而“無”則源於一種不生不滅,自然存在的東西——老子稱其為“道”。

道家三寶,第一寶即是“道寶”

道無名無相,無聲無色,不可摸,不可見。 “經”則為“道”的有形化。道家認為:有一種“雲篆”字體,是自然形成。古代一名叫“天真皇人”者記錄了這種自然字體,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道經。由“道”產生了三十六大門路,分為“三洞真經”。

第二皈依,則是“皈依經寶”。

涵義是“信仰三十六部尊經”。 “經以載道”經文自然而成,需要名師指點。即需要“皈依師寶”。

第三皈依,就是“皈依師寶”

涵義是“尊敬道教歷代祖師、真人”.一切你遇到的生靈,都對之猶如恩師。一切事物,都是你的老師”採集他們的優點。一直學習。否則,難成大道。

皈依三寶,心裡就會對生老病死,人生的諸多痛苦去求得解決辦法,追求清靜無為的境界,修煉自己,使自己獲得心靈的寧靜。

皈依道教的人,不要受年齡、經濟、地域、民族的限制,無論你是修全真還是修正一派,都應明白皈依的真意,腳踏實地去修行、修證自我。

皈依,是學道修道的開始。而皈依的目的不是在於你是不是取得居士資格,也不是在於你是某大師的弟子,身份就比誰高。

皈依的目的,不是為追求財富,不是為名利,不是為解脫病痛之苦,而是真正求得心靈的解脫。學最上乘發大願渡人渡己,為救渡眾生為皈依。真心發願,皈依道門,做到持,殺、盜、妄、淫、酒五戒,即可稱之為道門弟子。

皈依道;說的入道,道是大智慧、大清靜、大慈悲。皈於道,就要抱著道心去修正自己,所以只要能常念(福生無量天尊)聖號永脫輪迴之苦就是解脫之道,所以皈於道是最根本的、
是皈依的本體。

皈依經;也就是要皈依法。這裡的法不是指法術,而是指行道悟道之法。經書中包含大道之理,好比一面鏡子。我們心中滿佈灰塵,我們在修行中擦拭自己,然後用經法來照亮內心、啟迪內心。使自心道心顯示,能悟道成真。所以經可以說就是我們修道成道的橋樑,是依憑。

皈依師;度師,也就是師父。父母給你的是肉身,而師父給你的是法身慧身。師要有道有德,也是修煉的指路人。皈依後要恭敬每位同修之人,皈依之後,把自己的師父及其他道長、及有道之人都可以看作師長尊敬,對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要以身示範,引導他人信道奉道行道。要以普渡眾生為己任,渡人為最大的功德。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誦經之前要叩齒?

[導讀]我們看到很多經文前面都有這麼一段話,“凡誦經者,切須齋戒,嚴整衣冠,誠心定氣,叩齒演音,然後朗誦。”做道場法事,誦持經咒的時候,都要配合叩齒。

文/ 萬景元

我們看到很多經文前面都有這麼一段話,“凡誦經者,切須齋戒,嚴整衣冠,誠心定氣,叩齒演音,然後朗誦。”做道場法事,誦持經咒的時候,都要配合叩齒。比如誦《黃庭經》之前,就要東向叩齒二十四通。誦天蓬咒之前,要叩齒三十六下。 《上清靈寶大法》序云:“存神叩齒,警初真入道之門。煉氣書符,明學士守規之式。”

叩齒這麼重要,那叩齒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先來認識一下身中之神

根據道經記載,人之“一身有一萬八千神曰本分神也,一萬八千神曰影照神也。”也就是說,有無數的“神”駐紮在人身中,這些神是在結胎成形的時候,天地之精炁所化。比如《黃庭遁甲緣身經》雲:“夫肺者,兌之氣,金之精,其色白,其狀如懸磬,其神如白狩。”蓋肺神是金氣之所化。 《黃庭經》說:“肝部之宮翠重裡,下有青童神公子。”肝主東方,其色為青,故肝部之神,服色為青色。人身有很多的神,總領者為太一帝君。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以總眾神。”

為什麼誦經之前要叩齒?


身神的威力還是很強大的。比如玄丹宮裡的太一真君。 《雲笈七簽》雲:“玄丹宮在丹田之上,正方一寸,紫房綠室、朱煙滿內,其中有泥丸太一真君,治玄丹之宮。太一真君,貌如嬰兒始生之狀,坐在金床玉帳之中;著紫繡錦衣,腰帶流火之鈴,流火之鈴者,無質而赤光,動之聲聞十萬里,蓋上清中太一真人之寶鈴也。”太一真君在玄丹宮,屬於頭部九宮之一。腰間佩戴有流火之鈴,動之則聲聞萬里,可以使邪魔畏伏。

叩齒可以召集身神

道士使身神在位,守住自己的宮闕,那麼邪魔就不敢干犯。而叩齒,恰恰是召集身中之神的方法。 《九真高上寶書神明經》曰:“叩齒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鐘;右相叩,名曰搥天磬;中央上下相叩,名曰鳴天鼓。若卒遇兇惡不祥,當打天鐘三十六遍;若經兇惡辟邪威神大咒,當搥天磬三十六遍,若存思念道,致真招靈,當鳴天鼓。當以正中四齒相叩,閉口緩頰,使聲虛而深響也。”叩齒分左中右,左叩齒是打天鐘,右叩齒是搥天磬,中間上下相叩是鳴天鼓。叩齒對於身中之神來說就是一個信號,就跟部隊打仗一樣,擊鼓就是要出戰,鳴金就是要收兵。廟裡吃飯要敲雲板或者梆子,鐘鼓齊鳴就是要雲集上殿。修道之人叩齒,就可以召集身中之神。召集身神有幾個用途,一個是捧符奏表,通真達靈。比如道士叩齒,召出身中功曹使者,金童玉女。一個是使邪魔畏伏,這個時候的叩齒類似於警報,意思是告誡身神,提高警惕。所以道士在誦經念咒之前,都要配合叩齒。

為什麼誦經之前要叩齒?

召集身神 配合扣齒

上清派關於叩齒的要求

以前上清道士修煉,都是叩齒咽液一起配合的。比如修“東華真人服日月之像上法”,就要叩齒九通,咽液九過。本命日燒香,要叩齒三通,咽液三過。拘魂制魄,要叩齒三七通,咽液七過。咽液就是把口中自然分泌的唾液,吞嚥入腹中。口中唾液,為華池神水,具有養生之作用。咽液則是為了和身中之氣,《黃庭經》說:“華池神水灌靈根”,就是說咽液可以使身體更好。

《真誥》說:“凡上清叩齒咽液法,皆各有方,先後有次,不得亂雜,使真靈混錯也。夫叩齒以命神,咽炁以和真,納和因六液以運入,制神須鳴鼓而行列矣。”對於眾神來說,叩齒就是擊鼓,所以需要有節奏,就跟部隊行軍一樣。

《登真隱訣》說:“夜行常當啄齒,啄齒亦無正限數也,殺鬼邪鬼常畏啄齒聲,是故不犯人者也。殺鬼則酆都太上所使取人者也,邪鬼則天地間精物魍魎害人者也。若兼之以漱液呪說,益佳。仙方雲:常吞液叩齒,使人返少。叩齒即無外鬼之侵,而內神常守;吞液則和氣常充,肌髓調潤,故無病而不老矣。”晚上走夜路,難免恐懼,或者遇到邪鬼、殺鬼,怎麼辦呢?可以叩齒。邪鬼、殺鬼都怕人們叩齒的聲音。

叩齒咽液也是養生的秘訣。 《顏氏家訓》說:“吾嘗患齒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朴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行之數日即便平愈,今恆持之。”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養生家咽津納氣,謂之清水灌靈根,人能終日不唾,則精氣常留。”(編輯:宛奇)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經名:玄都律文。撰人不詳,約出鈴南北朝末。據《三洞珠囊》等書引述,原本應有二十品以上。《通志藝文略》著錄作二十五卷。現僅殘存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戒律類。

經名: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戒律類。

謹按虛皇天尊言:出家超俗,皆宿有良契,故能獨拔常倫,若慎終如始,精至修鍊,當福及七租,慶流一門。所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入道之門,積德之基,亦必由此始。開度之時,宜受初真之戒,其戒有十,爾當受之。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

按傳曰:仙經萬卷,忠孝為先。蓋致身事君,勤勞王事,所以荅覆庇之恩也;修身慎行,善事父母,所以答生育之恩也;事師如事父母,所以荅教誨之恩也。民生於三,事之如一,乃報本之大者,加以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敬信神明,所以荅造化之恩也。併前三事,謂之四恩。至於祝國延禧,除妖卻害,化民為善,禆王化之所未及,乃出家之忠也。生則誘其親,以惜福向道;死則為之,遷神福鄉。其處己,則離諸恩愛,息諸塵緣,專精一心,勤於學道。道功既就,則雖億劫種親,皆得超度,上可以報四重之恩,下可以濟三途之苦,廼出家之孝也。至於不仁者,欺心妄作,越禮非為;不信者,虛誕自矜,華辭惑眾。要當知大忠者,不昧其心,至一物不欺;大孝者,不悖於理,至一體皆愛。然則一語欺心,非忠也;一事悖禮,非孝也。故忠孝為諸戒之首,百行之源,學者之先務也。若能依上遵守而行,則可以盡節君親,推誠萬物矣。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夫陰賊潛謀者,是暗中使人為非,教唆詞訟之謂也。令人入於陷阱憲網之中而自得快樂,害物利己之念,迨不可勝言。若或返照迴光,化人為善,則廣陰德,普濟群生,斯廼入道之第一義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蓋不殺生者,所以存仁愛也。夫禽獸旁生,性命同稟,有夫婦之配,有父子之情,有巢穴之居,有飲食之念,愛僧喜懼,何異於人。能懷惻隱之心,不忍殺戮而食,以證慈悲之行,不亦善乎?或心雖仁民愛物,而跡廼混俗眾中,有所未便,則不起意殺、不下手殺、不眼見殺三淨,是則飲食隨緣,又何殺生之有?且聖賢於肉食,固未常必其有無,而仁愛之及物,亦何常間乎彼此,如網解三面,跡遠庖廚,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啟蟄不殺,方長不折。德惠之普,人蟲草木,一視同仁。後之不肉食者,果能然乎?又當知人生衣食之豐儉,皆因前世修積之淺深,今日分應所受,廼能節之,則當來之福益厚,莫可量也。果能如是,則慈惠以及昆蟲,豈虛言哉。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炁,穢慢靈炁,當守真操,使無缺犯。

蓋不淫邪者,所以戒亂倫也。夫有家者,特為繼後承先而設,故憑媒議通書娉,明白婚娶。又為酒食,以召鄉黨僚友,以厚男女之別,則夫婦之道,禮所當然,實不犯他人之色,又何淫之有?娼妓之徒,名曰下賤,正以其苟合,亂人倫也。若親此輩,是與等矣。然前代仙師亦有遊戲妓門者,蓋或以試鍊道心,令見境不動,或從化導有緣,令背塵合覺。後之凡夫,或引以證己,實乃左道濫遊,真妄不同,仙凡異致。端人正士,自善主張,未必溺於其所惑也。其出家超俗者,皆因宿有善慶,所以獨拔常倫,果能頓息塵緣,斷絕色慾,精修道行,當證仙階,福及九祖,慶流一門。經曰:仙人道士,非有靈質,積精養炁,以成真者,此也。然或初基,未明志節,早宜修省,以勗將來,毋負善因,復墮塵網,當守真操,使毋缺犯,則福德日新,道功可就矣。

第五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夫不敗人成功者,蓋聞人有一善,則贊和之,聞有諸惡,必當掩之,使之成功,不至喪德。又不離人骨肉者,或見有親族不和,父子、夫妻、兄弟、師友,因矛盾而至參商者,當以道勸勉,使之雍和,令不離間,則人倫不廢,道義兩全,實聲真之要路也。學道之士,宜各體知。

第六戒者,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蓋誠為入道之門。語者,心之聲也;語之妄,由心之不誠也。心既不誠而謂之道,是謂背道求道,無有是處。但遇賢良而讒毀之,則露才揚己,自伐功能,皆非正士之所宜有,必當稱人之美善,庶幾成己之功動,此固學者之深戒也。

第七戒者,不得飲酒過差,食肉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夫不飲酒者,所以戒亂性也。蓋酒本以行禮,浹洽和氣,古人主賓百拜,終日而不至醉,示有節也。後人嗜慾無厭,縱飲謀醉,遂至形骸顛倒,禮法喪失,或以致病,或以搆禍,罔覺其非,儻隨平日酒量深淺,減節飲之,不使過量,又何亂性之有?且食肉違禁者,如牛之有功,犬之有義,鴈之有序,鯉鱔朝斗,此等之肉,又安忍食之?能推此心,戒而不食,則可以調和氣性,感格真靈,專務清虛而道業日新,玄功時著矣。凡所學者,宜自慎焉。

第八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

夫人之貧富,命稟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財有分,用盡還來;若胎骨受貧,廣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覓,付之自然。非己之財,不妄取;非義之財,不苟得;合得之財,隨分取。可不陷於食求無厭之慾,亦有積而不散,致招殃禍者。然吾黨之士,先須識破幻假,以惠恤貧窮,節儉謹守,隨緣度日,勿苦責求常,使心地虛閑,物欲消遣,久則自然與道合真矣。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雜穢,當慕勝己,棲集清虛。

夫初心出家,未能獨立,須仗叢林,或結道伴,遞相扶持,不至偏頗。然友分三等,有雲朋霞友,有良朋知友,有狂朋恠友。凡有志節、鍊心地、究罪福、絕塵情,逍遙方外,同志相求,遂與為友,此等謂之雲朋霞友,以其心與雲霞相似,塵事礙他不住故也。又有習學經書,高談闊論,此等謂之良朋知友,以其不鍊心,亦不能作惡故也。又有一等,不治心地,不習經典,不顧罪福,出語乖訛,作事狂橫,觸著一毫,便起爭鬭,誇強逞俊,恃力恃勝,欺壓良善,相率成黨,此等謂之狂朋恠友。此三等人身謝之後,各有安置去處,隨其功業,各得受報。其雲朋霞友,昇入無形,遊宴玉京,或為神仙,或為天官;其良朋知友,塵心未盡,不出人倫;其狂朋恠友,受了十分供養,全無功德,填還口債,或墮酆都,或墮旁生,輪迴苦惱,若到如斯,悔之何及。如上三友,宜審擇焉。學者思之,各尋長便,當慕勝己,棲集清虛,不負父母遣子出家之心,不孤聖朝開教度人之意,所宜體悉,庶獲成方功。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按古雲:端謹嚴重,不富即貴;輕浮薄劣,不夭即貧。而輕忽語言,脅肩諂笑,曲學阿世,小人之歸,實非正士之所宜有。況持重寡辭,動容中式,乃進道之要,誠達者之所當為。若能恪守力行,何患乎高尚之不至歟?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竟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