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子孫堂,是指在道教的一個大宮觀範圍內,某些廟觀專職或兼職收納培養幼小道童的地方。關於它的起源,在中國道教史上至今尚未見到有關記載和考證。

風雨流變中的武當道教子孫堂

道教聖地武當山

武當道教的子孫堂,大約在明朝中期已具萌芽,清朝中期正式產生,而盛行於清朝後期。這種狀況到民國時仍有蹤跡,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不復存在。

武當道教子孫堂為何出現

道教子孫堂是道教在歷史上衰落時期的產物。它的設置一般出於這樣一種目的:

一方面保障道場後繼有人;另一方而保障道人年老時有人照應。

武當道教子孫堂,自明前期以上無史可考。其間大抵原因是,明以前時期,武當道場大多是清修道士,他們常獨來獨往,很少帶徒弟,即是收徒也僅是收成年徒;可明朝前期,自洪武到洪熙其間近六十年,武當山各宮觀道士大多是由皇帝下旨、或由武當道教的提督、提點(領六品正印)推薦,從全國各地道教廟觀選拔而來,這些道士的生活開支全由宮廷支付,並且很優厚,所以這些道士既無權利也無必要收徒。

但是,在明前期的數十年裡,因為武當道教宮觀規模龐大,大小建築群有數百處,遍及武當山一百多裡方圓,且香火旺盛,欽選的幾百乃至上千名道士實際上越來越難以應付道場局面,這時各廟觀已逐漸有了收容道徒的現實。因為這種收徒現實對宏揚道場有利無弊,且從宮廷每年向武當山宮觀運送道士生活所需又很不便,後來,宮廷不但採取了從武當山方圓數百里為武當宮觀劃歸大量官田以解決道士生活所需的措施,又於宣德三年(西元1428年)七月十八日頒旨,准許武當道教宮觀收徒以延續香火。

子孫廟成為子孫堂?

這一情況為武當道教子孫堂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條件,尤其當時較為偏僻的子孫廟這時或可就已形成子孫堂的事實。但當時科儀嚴穆的大宮觀是不可能存在這種精況的。因為子孫堂收容幼兒年紀妥求偏“幼”,多在十歲以下,甚至有收容棄嬰的情況。收容他們不但吃喝拉撒全要悉心照顧,還要從小培養他們學習文化、禮儀,增長見識,就像是兒童福利院。這種現象當然不適合存在於大官觀裡。

風雨流變中的武當道教子孫堂

位於臨滄市市區中心的子孫廟

前些年在搜集武當道教有關史料中,曾發現一件清朝光緒年間投師文約樣稿,據訪問今武當山在廟老道長得證,這種投師文約內容與民國時武當道教子孫堂投師文約基本一樣。考其武當道教在清中期後的衰敗現象(主要指其官教地位的衰敗),可知子孫堂在當時已成定制,很盛行。

該投師文稿全文如下:

立投師約人XX,生於X年X月X日X時,系X省X府X縣X村人氏

竊思弟子黍列三寸,同修四德。歎人生若夢幻石火難留,視富貴如浮雲電光易滅。憾歷劫之少修輪回轉轉,愁六塵之遍染孽海茫茫,若不回頭畢竟迷失本來。今自省悟,參訪道德名師,看破紅塵之世事,投拜武當玄門以修真,遂托XX等代述丹衷,情願歸於XX門(此指道教派別——筆者按。)

正宗

XX師父膝下為徒,更取道名。

自今皈依之後,謹遵

玄範,願守三皈五戒,格依

師訓,永除十惡八邪。恐有違師敗教、不守皈戒、偷懶好閑……不力修持,如此等情,任憑師父遵規責罰,依律逐趕,永不復拜充道。恐口無憑,立此投師約永遠為據。

引進XXX

保舉XXX

大清光緒

X年X月X日立

弟子XX

並家父XX 親筆具押

從上投師文約樣稿內容看,似乎不一定必是子孫堂投師文約應具的內容,因為文約辭句多像是針對成年道徒而言的。其實不然。這種文約在子孫堂收徒或投師時同樣是通用的。

龐高成道長介紹子孫堂

據今武當山中觀在廟道人龐高成介紹,他就是在武當山道教子孫堂長大的。龐高成系武當道教龍門派第27代傳人,(因武當龍門派派系大,龐為輩份最低的一支,與今宮觀尚在的“教”字派低8代), 他生於西元1915年,今年77 歲。他于四歲在武當山中觀子孫堂出家,這時是民國初年。他的師父、師伯、師爺也都是在武當道教子孫堂出家的。若以他師爺長他六十歲計算,即清咸豐年(西元1855)武當道教子孫堂已有設置之習俗了。民國時的子孫堂不過是清朝的延續罷了。

娃娃出家 武當道教子孫堂長大的道人們

走紅網路的超萌小道姑

據龐道長講,民國初年武當道教的子孫堂主要是在中觀和下觀,紫霄宮則是“半子孫”“半十方”。“半子孫”指是既是兼職子孫堂,“半十方”實際是指該宮道士的主要職業還是從事香火道場和接待十方掛單。而中、下觀作為道教子孫堂,大概原因是這裡偏僻,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環境野寂,和外界聯繫少,便於對“子孫”進行培養教育和管理。

父母送子女出家出於自願?

民國初年,中、下觀子孫堂有道童七八個,大都是四五歲的小孩,最大的也不過十二三歲。由於道童出家年齡很小,也就不存在什麼自願,全憑父母作主送來。而父母送子女出家則是出於自願,這一般出自三種情況: 一,虔誠信教。這是所有送子女出家的父母共性。二,子女多病多災,送來出家以求免其一生災厄。三,家中兒女多,難以撫養,送個兒女出家可減輕家庭負擔,兒女也少跟著受罪。

但是,道門為了不自付辛勞,即防止道童的父母日後反悔再頓走子女,或子女在廟裡長大後又想還俗歸家,這就需要其父母在送子女進廟時不但代替子女也代替自己與教門師父簽署投師文約。

同時還要有其父母所在地的頭面人物作“引進”和“保舉”,實際就只負責擔保人。以後若發生事變,教門首先要找擔保人。再因為,道童出家是一輩子大事,所以,莫看出家時僅是三五歲的小孩,可那文約卻要行他長大成年時的語氣。不然教門將來就無合乎戒律的約束。這就是清光緒年間的子孫堂投師文約何以是成年人口氣的原因。當然,既然這種文約可以運用,成年人出家採用這種文約樣稿,只消刪去“並家父XX”字樣,則更在合理之中了。

據說當時子孫堂收徒,當家師父首先要憑直覺觀察待收的徒兒天資如何,其次才看“引進”、“保舉”和其父母的面子。若認為徒兒天資太差,不能成器,縱有面子也不予收納。

子孫堂道童的生活情況

子孫堂道童的生活主要是: 指飲食、起居和穿戴三方面。

道童的飲食和成年道人一樣,都在齋廚就餐,收養棄嬰的特殊護理除外。舊時代,武當道人們即便是道總、住持,除接待外來賓客,一般都不開小灶,沒有特殊化。而小道童們在飲食上可以得到一定優待。所謂優待,即在吃菜上可在現實基礎上挑選並滿足。

道童們的起居是跟著各自的師父過的。跟著師父睡覺。師父則把徒兒當親生子女護理。床上撒了尿,師父曬被子;風晴冷暖,添減衣服,洗洗漿漿,都是師父料理。生了病師父還要給醫治。不過,十道九醫,師父一般都懂中草藥方的針灸、氣功,有了病會及時治療好的。加之道人講慈悲,故子孫堂徒兒無故受責罰的較少。

道童們的穿戴和成年道人一樣, 都由廟觀統一供給。雖是粗布,然也冬有冬衣,夏有夏衣。加之還有香客特意為之縫製捐贈,比成年人顯得優厚。

子孫堂道童的教育情況

武當道教子孫堂的道童,從小所受的文化教育主要是儒學教育。拿中、下觀子孫堂為例,在民國時期,廟上專門請有私塾先生在下觀開辦私學教育子孫堂道童。當然,私塾也允許附近農村的兒童就學。

娃娃出家 武當道教子孫堂長大的道人們

走紅網路的超萌小道士


課程先是從《三字經》

《百家姓》開始,以後再讀蒙學。蒙學主要內容有“童蒙須知”“童子禮”“洞學十戒”“童蒙訓”等。道童再大些便要學《六經》,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周易”“書經”。從武當道教子孫堂的儒學啟蒙教育可以看出,武當道教歷史以來主要受到的是邱祖龍門全真派三教合一的思想影響。

武當道教子孫堂的道童從小除受儒學教育,同時也要受道教戒律的約束和道教知識技能培養教育。戒律為“三飯五戒”。“三阪”是:戒無名煩惱,煉先天元神;戒十惡八邪,養先天元氣;戒酒色財氣,保先天元精。“五戒”是: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貪懶,四戒酒肉,五戒妄語。

如何進行知識技能的教育

知識技能的教育培養方面,則是師父根據徒兒的天賦材料,在學業之暇,或專門教道場科儀的吹打唱念,或專門教頌經。

打坐練功則是必修課,道童從小就上天盤,一直到老。會武功的師父則個別秘密地傳授徒兒武功。一般師父都會竭力培養教育自己的徒兒,以便能讓他們學到更多更扎實的本事。這樣,徒兒將來能在各宮觀當家,或擔任高公、經師等重要職務,不但會是師父的榮耀,對照顧師父的晚年也更有利。

娃娃出家的道人來自哪裡

從子孫堂長大的道人也稱為娃娃出家。娃娃出家的道人大都來自武當山方圓以內地方,如均縣(今丹江口市)、房縣、穀城縣、鄖縣、光化縣,也有部分為河南省南陽地區各縣。而其中尤以武當山所在地的均縣最多。均縣中又以武當山區的官山、鹽池為多。這種情況反映出很顯著的地域因素。

武當道教子孫堂雖然屬於武當道教官方地位衰落時代的產物,但它畢競還是建立在道門生活相對穩定有保障,或者說建立在一定的寄生的基礎上。自抗日戰爭以後,武當道教廟觀的佃產漸次繳公和劃歸農戶,道士們不得不開始開荒種地自食其力,子孫堂也就漸漸歸於自行消亡。到新中國成立後,這種現象已經根絕。現在武當山的道士,生活有政府供養,年老者有道教協會安排照顧,年青道人有進入專門學校進修學習的機會,道人入教還俗來去自由,加之社會勞動群眾思想觀念的更新,生活水準的提高,子孫堂的現象在道教中就再不會有出現的可能了。(編輯:陶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