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教修行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修行人的睡覺方法 會用的人很難變老

第一條:子時之前一定要睡覺——睡覺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如果每天子時(相當於晚上11點—次日淩晨1點)前不睡覺,看病時很多老僧醫就會說:“不給你治了。”其實不是不給治,而是治不好了。

長年熬夜的人,無論男女,直接傷肝,日久傷腎,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土一片。這時候就是天天營養品,天天鍛煉身體,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帶來的傷害。

修行人的睡覺方法 會用的人很難變老

子午流注

因此,早起沒關係,但晚睡絕對不行。許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習慣,這往往容易傷肝傷精傷膽。這樣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鬱,快樂的時候不多(肺氣也受影響,長期得不到有效宣發的原因)。

還有的人認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補回來,其實根本補不回來,要麼睡不著,要麼睡不夠,即使感覺補過來了,其實身體氣血已經損傷大半了。

第二條:睡時宜一切不思——“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于水,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最後化為烏有,自然睡著”。

這是入睡時的理想精神狀態。很多時候,失眠源于入睡時有揮之不去的雜念。此時,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以免耗神,更難入睡,最好的辦法是起坐一會兒後再睡。

實際上,對於現代人來說,要想在晚上11點前入眠,早早地上床醞釀情緒也很關鍵,以便給心神一段慢慢沉靜下來的時間。“先睡心,後睡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修行人的睡覺方法 會用的人很難變老

認識人體結構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嘗試在睡覺前簡單地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或者跏趺坐,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第三條:午時宜小睡或靜坐養神——午時(相當於上午11點至中午1點),此時如條件有限,不能睡覺,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在禪堂打坐修行的禪師都習慣于在午時打個盹兒。

修行人的睡覺方法 會用的人很難變老

閉目養神

其實,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3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5分鐘等於六個鐘頭。

第四條:睡眠一定要早起——僧人過的是晨鐘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會超過早上6點起床,春夏秋季儘量在5點之前起床。對人體養生而言,早起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

早起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如果起床太晚,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

此外,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點到9點最為活躍,是營養吸收的“黃金時段”。所以,千萬不要賴床,頭昏、疲憊不堪很多都是由於貪睡引起的。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西安重陽宮

道教廟宇被稱為“宮”或”觀”?

熟悉道教文化的人可能對遍布在全國各地名山大川里的道教廟宇有所疑惑,比如北京白雲觀,武當山有玉虛宮,長春觀,八仙宮,樓觀台等等,這些聞名遐邇的道教十方叢林為什麼都會取名宮或觀呢?

宮在古代是對房屋的通稱,並沒有特殊涵義,《爾雅·釋宮》說:“宮謂之室,室謂之宮”。秦漢之後開始給“宮”賦予了特殊尊崇的涵義,成為封建帝王住所的專用詞,並出於對長生的追求,竭力模擬先秦觀念中的仙山神府,其建築往往華麗異常,表現的是帝王所住宮殿就好似神仙居所,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觀:據《爾雅·釋宮》,觀謂“宮門前之雙闕”。因此“觀”也是一種建築形式,即大門兩邊供眺望的樓閣,古人又稱之為“闕”,漢代祠廟、陵墓門外側多立雙闕,即“觀”的象徵,成為祭拜祖先神靈的入口建築,以此通仙。顯然,“觀”與奉“祖先神靈崇拜活動”的關係十分密切。

道教廟宇是祀神之所,一些由帝王興建的廟宇和規模較大的廟宇,經過帝王的頒賜名額亦可稱“宮”。封建帝王提義興建的廟宇,自然是“敕建”的了。如唐玄宗作太清官以祀老子。

山西永樂宮

道教稱宮的廟宇,一般都是要經過封建帝王的特許或“賜額”。宮是道教廟宇最隆盛的稱謂。元太宗乃馬真皇后執政時的第三年即公元1244年,山西永濟縣的永樂祠被燒毀,朝中大臣們議論,認為永樂祠是呂純陽的仙跡,“祠而祀之事涉簡陋。可改為純陽萬壽宮”。命李真常選道望隆盛,人所具瞻者,前往修建。李真常派潘沖和前往,以幾年時間建成,直到現在還稱作“純陽萬壽宮”。由於該宮地處永東鎮,故俗稱“永樂宮”,是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純陽宮的全稱就叫做“敕建大純陽萬壽宮”。

金·明昌六年即公元1195年,“朝省新法,以祖庵無敕額,例沒於官”。當時畢知常住持祖庵,他於承安丁已年即公元1197年到山東去見邱祖,邱祖把所有資財傾囊盡付給他,並且親作疏文,叫他作重修建的準備。公元1198年春天。畢知常來到北京,當時王玉陽正被徵召在北京,玉陽通過一些關係,“買祖庭為靈虛觀”。到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的七月間,經李真常的奏請,改祖庵靈虛觀為重陽宮。西安八仙宮,原名八仙庵,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和光緒皇帝逃難到西安,曾臨時住過八仙宮,經李宗陽方丈的奏請,欽賜“敕建萬壽八仙宮”匾額,遂由庵升格為宮。

終南山樓觀台

道教廟宇稱“觀”始於陝西周至縣古樓觀,即終南山樓觀台。《淵鑑類函》居處部四。觀一,引《釋名》曰:“尹喜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周康王聞拜為大夫。以司觀望,故號此宅為關令草樓觀。即觀之始也”。《稗史》:“週穆王好神仙,召尹軌,杜仲居終南山,尹真人草樓因號觀,由是奉神仙之地皆名觀”。《史記·封禪書》:公孫卿日:“仙人可見……。且仙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作蜚簾桂觀、甘泉作益延壽觀,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這就是道教廟宇稱觀的由來。

山東煙台昆嵛山神清觀

觀,也有些是皇帝詔命“敕建”的,尤其是宋代,實行一種“祠祿”制度,於各路、府、州著名宮,觀,“概置提舉、提點、管勾等官,以臣僚任之,為養老投閒之職,授以祠祿,謂之奉祠焉”。宋真宗作玉清昭應宮,以夜繼晝,七年乃成,凡二千六百一十楹,王安石就有上乞宮觀的劄子。其《乞宮觀第一劄子》雲:“乞以本官外除一宮觀差遣,於江寧養疾”,南宋朱熹也曾受“主管雲台之命”。雖然當時華山下的雲台觀,地屬金朝管轄,朱熹未能實際管領,但他曾說:“願為希夷直下諸孫”。在他的著作上嘗署名“雲台外史”或“雲台真逸”,可見他受命以來對雲台觀的嚮往。

這些傳承下來的道教廟宇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道教門人的守護,不僅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也保留著那些遺失在現代社會的傳統文化,寫毛筆字,穿道袍,蓄發,綸巾… …種種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影像,其實是道人們的真是生活。在傳統文化逐漸被重視的今天,道教宮觀不失為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的修行方法簡介

道家的思想可以說是與漢族文化同時產生的。道教以“道家學說”(亦稱老莊學說)為思想體系,認為“道”是宇宙繁衍的根本物質及特性,天地萬物都因“道”而生,社會人生都應循“道”而行。從其宇宙觀來看,道教認為,世界分“天、地、人、鬼”四個體系。天,既指大宇宙,又指神仙居所。天界有三十六重天,天門之後有瓊樓玉宇、山水河流,各類天神居於內,天兵、天將、天女、天童從旁侍奉,其運行遵循“天道”;地指現實的世界,也包括所謂的地獄,其運行則循於地道;人,則指我們這些人類。道教同時是也一種多神教,沿襲了古人對於日月、星辰、河嶽山海以及祖先侍奉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鬼和人、仙等的複雜的神靈系統。信仰道教的主要是漢族,在羌族、白族、壯族中等少數民族中亦有傳播。

道教的修行方法認為,鬼是人死後離體而出的純陰之氣,指人之所歸。人不能修善積德,純陰之氣就無法脫離苦海。道教同時認為,人是“半陰半陽”之體,而天上神仙則是“純陽之體”,人通過修煉,將自身能量煉為純陽,死後就是“神”了。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出家的,即“道士”。 《太霄瑯書經》曰:“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另一種是所謂的“火居”教徒,相當於佛教的“居士”,可以結婚生子,在家裡修行即可。

道教儀式,除了日常的早晚功課,還有大型的功德法事,統稱為“齋醮”。 “齋”就是齊,祭祀之前,整潔身心;“醮”就是設壇修建祈禳法事。道教齋醮又可區分三類:黃籙、金籙、玉籙。黃籙,專用於超度亡錄;金籙,除了超度外,還包含延壽受生的內容;玉籙,專用於消災祈福,祈求國泰民安。道場以天為計,有一、三、七、四十九天不等。

道教在修煉法門上又分為南北兩宗,有修性、修命不同之說;他們同出一源,由於地區不同,所以分為南北宗。道教的修煉方法分為行氣導引、服氣(辟穀)、房中術(指利用男女房事來修煉)等,符籙派以符咒等來實現一些傳說中的神奇功能、丹鼎派則以修煉“內丹”來達到擺脫生死、把握天地運行規律等效果。傳說中道術甚為神奇,其效果需要實踐驗證。

道家倡導“無為而無不為”,就是說用“無為”的心態來修煉,一旦成功就可以無所不為了。道教號稱“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宣揚自己可以擺脫生死乃至命運束縛的教義,吸引了古往今來無數好道人士。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