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教神尊聖誕 (1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農曆四月十五日-恭祝鍾離祖師聖誕

鍾離祖師,諱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和穀子,又稱「正陽祖師」、居威烈猛義府。道教尊為「正陽繼派終南洞天帝主飛行救劫天尊」,與黃華洞天帝主超凡人聖天尊曹祖、萬華洞天帝主流光耀采天尊藍祖、西華洞天帝主超登蓮化天尊李祖、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變天尊張祖、瑤華洞天帝主圓通早覺天尊韓祖、清霞洞天仙姑宏慈妙法元君何祖合稱「上洞八仙」,與青陽起派紫府東華帝君輔元立極天尊東華帝君、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呂祖、海陽嗣派九天扶正帝君啟南興教天尊白祖、重陽廣教興玄育德帝君飛雨妙化天尊王祖合稱「全真北五祖」。

鍾離權,複姓鍾離,名權,字雲房先生,號正陽子,漢京兆咸陽(今咸陽正陽)人。為東漢大將,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後列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道號正陽真人。元世祖封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等。

鍾離權容貌雄偉,學通文武,俊目美髯,身長八尺,真是一表人才,官至大將軍。當時匈奴起兵,鍾離權奉詔出征。上司粱翼妒嫉怕他得了頭功,只配給他老弱殘兵三萬人,出兵不利,剛到達目的地就被匈奴劫營,軍士落荒而逃,有家難回、有國難投,已到了萬賴俱寂的地步,隱遁終南山。遇上了-位異人東華先生,這位東華先生是位上仙,後世稱其為「東華帝君」。他不以將軍身份自傲,明白人生,世態炎涼之理,於是誠心哀求老者救世之道,東華帝君見他鐘離權仙緣深厚,授以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後來又遇華陽真人,得太乙刀圭,火符金丹。潛心學道,雲遊四方,後隱崆峒山紫金四皓峰一洞中得軒轅黃帝所藏玉匣秘訣,遂成為真仙。玉帝封其為太極左宮真人。所著《還丹歌》、《破迷正道歌》、《靈寶畢法》等。

漢鍾離。鍾離權姓鍾離,生卒年約(公元168.農曆727-256)東漢、魏晉時期人物,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漢咸陽人。 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少工文學,尤喜草聖,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後因兵敗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引至貴州赤水二郎壩修道于飛仙崖飛升。乃隱於晉州羊角山。道成,束雙,衣槲葉。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後列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簡同日上天。度呂純陽而去。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二郎壩現今仍有正陽觀、飛仙崖等遺蹟。

本是「鍾離權」,怎麼變成了「漢鍾離」?

據《宣和書譜》說,這鐘離權,寫過一幅字,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都督、都統、都頭,「都」意思是大、最,「天下都散漢鍾離權」是鍾離權的自嘲,意思本為,我鍾離權乃是天下最大閒散之人。後人誤解,在「散」字後點斷,將「漢」當成了姓,變成了「天下都散,漢鍾離權」。逗號一點,「鍾離權」變成了「漢鍾離」。

正陽帝君鍾離權祖師寶誥

至心皈命禮:黃芽得道,白雪成真。配水火於一炁之中,運陰陽於三華之頂。無無虛寂,渺渺凝玄。胎息刀圭,孰悟本來之體;嬰兒奼女,誰知靈府之台。渡眾生於慾海之波,賜蕊珠於雲霄之表。宏願不窮,好生常念。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正陽繼派,終南洞天帝主,飛行救劫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賀農曆四月十四純陽呂祖聖誕

純陽祖師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呂洞賓仙祖在民間是一位與觀音菩薩、關聖帝君一樣婦孺皆知 、香火占盡的神仙,他們合稱中國民間的「三大神明」。

唐宋以來,呂洞賓與鐵拐李、漢鍾離、 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並稱為「八洞神仙」。在民間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也為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

呂洞賓,原名呂岩,故鄉在河中府永樂鎮(今山西芮城縣,現芮城縣有紀念呂洞賓的呂公祠道觀-永樂宮)。他出生於世代官宦之 家,祖輩都做過隋唐官吏,呂洞賓自幼熟讀經史,有人說他曾在唐寶曆元年(公元825年)中 了進士,當過地方官吏。

後來,他因厭倦兵起民變的混亂時世,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對可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們夫婦兩口,兩口為呂;「洞」,是居住的山洞; 「賓」,即告訴人們自己是山洞裡的賓客。他的道號為純陽子。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萬貫家產散發給貧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民間傳說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鍾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去世後,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 呂公祠」,以示紀念。到了金代,因呂洞賓信奉道教,於是將「祠」改成了 「觀」。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呂洞賓信奉的道教在群眾中頗為流傳,就派國師丘處機管領道教,拆除「呂公觀」,大興土木,修建了「永樂宮」。從修建大殿到繪完幾座殿堂的壁畫,歷時110年,幾乎與整個元朝共始終。

呂洞賓本是一個在歷史長河中潛心修道的道教人物,而在民間長期流傳中,卻象雪球的滾動一般,故事愈來愈加豐富,成為一個箭垛式的傳說人物。民間流傳的呂洞賓傳說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儒、道、佛三教交融。呂洞賓修習方術,得道成仙, 這是道教出世思想。他成仙之後則要「度盡天下眾生」,這又體現了儒家「 兼濟天下」的入世思想。

民間流傳的呂祖傳說有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儒、道、佛三教交融。呂祖修習方術,得道成仙, 這是道教出世思想。他成仙之後則要「度盡天下眾生」,這又體現了儒家「 兼濟天下」的入世思想。而那長生於人世、樂於施捨的所作所為,又是佛教思想的反映。從呂祖傳說中可看到民間信仰中三教文化融合的痕跡。

二是不斷增加世俗化內容, 如呂祖時常出現於酒樓、茶館、飯鋪等吃吃喝喝,走後留下仙跡。他放蕩形骸,不拘小節,所謂「酒色財氣呂祖」,所謂「呂祖三戲白牡丹 」(考呂祖三戲白牡丹事為後世拖偽之說,此祖為宋代彥祖事也),都為人們所熟知,這些世俗生活內容,使呂祖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贏得了百姓喜愛。

三是與文人傳說相結合。呂祖修行出走之前的儒者經歷,以及他飲酒、賦詩,追求山林的情趣,更適應了中下層文人口味。在故事流傳過程中,附合了許多文人傳說因素,使他同時成為失意知識分子的神仙代表。呂祖傳說的這些特點是在 長期流傳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多種文化現象的積澱,使得這類傳說的研究意義更為深遠

而那長生於人世、樂於施捨的所作所為,又是佛教思想的反映。從呂洞賓傳說中可看到民間信仰中三教文化融合的痕跡。二是不斷增加世俗化內容, 如呂洞賓時常出現於酒樓、茶館、飯鋪等吃吃喝喝,走後留下仙跡。他放蕩形骸,不拘小節,所謂「酒色財氣呂洞賓」,所謂「呂洞賓三戲白牡丹 」(考呂洞賓三戲白牡丹事為後世拖偽之說,此洞賓為宋代彥洞賓事也),都為人們所熟知,這些世俗生活內容,使呂洞賓這位仙人更富有人情味,贏得了百姓喜愛。三是與文人傳說相結合。呂洞賓修行出走之前的儒者經歷,以及他飲酒、賦詩,追求山林的情趣,更適應了中下層文人口味。在故事流傳過程中,附合了許多文人傳說因素,使他同時成為失意知識分子的神仙代表。呂洞賓傳說的這些特點是在 長期流傳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多種文化現象的積澱,使得這類傳說的研究意義更為深遠

南宋初人吳曾所撰的《能改齋漫錄》卷十八中,記有呂祖自傳。據說呂洞賓曾自言:「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吾甚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無明煩惱,二斷無明嗔怒,三斷無明貪慾。」

民間流傳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等故事,呂仙形象廣泛深入民間。婦孺皆知。宋代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元代封為「純陽演正 警化孚佑帝君」,後世又稱「呂純陽」。王重陽創立全真道後,又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稱他為「呂祖」。全國各地廣建呂祖祠廟,歲時祭祀,至今香火不斷。相傳呂祖誕辰為農曆四月十四日。道教多於此日設齋醮以志紀念。著述甚豐,如《呂祖全書》、《九真上書》、《孚佑上帝文集》、《孚佑上帝天仙金丹心法》等。

呂祖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呂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

化身為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

黃梁夢覺,忘世上之功名;

寶劍光輝,掃人間之妖怪。

四生六道,有感必孚。

三界十方,無求不應。

黃鶴樓頭留聖跡,玉清殿內煉丹砂。

存道像於岩祠,顯仙跡於雲洞。

闡法門之香火,理玄嗣之梯航。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開山啟教,靈應祖師。

天雷上相,靈寶真人。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賀尹喜真人四月初八日聖誕

「若無尹祖遇太上,何來今日《道德經》。」

尹喜真人,字文公,號文始先生,又稱文始真人、巨無上真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等。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曆法,善天文秘緯。仰觀俯察,莫不洞澈。大度恢傑,不修俗禮,損身濟物,不求聞達。周敬王23年(公元前497年),眼見天下將亂,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因稱「關尹子」。道教尊為「尹喜仙師」、「無上真人」、「玉清上相」等。

太上老君(道祖)雖然一生度人無數,但是傳言他卻只收有一個徒弟---玄都大法師(尹喜)。尹喜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曆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周敬王二十三年,眼見天下將亂,他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他也是外丹道最早的嫡傳。被認為是內外丹道都悟性極高,後得傳法寶「八卦紫金爐」。

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又稱文始真人,他在道教中的地位較高。至今尚未找到尹喜的生卒年代,也不知其詳細的生平事跡,但歷代武當山志都記有他在武當山活動的蹤跡。勿庸質疑,尹喜成為第一位來武當山實踐,傳播道家思想的歷史人物。

相傳老子騎青牛雲遊天下,以傳講道家學說經國濟世,向西域開化。時任函谷關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學識淵博,心藏大智,便叮囑下屬為有形貌脫俗之人,不得聽任其過關。自己還派人洒掃道路,焚點香火,恭候聖人到來。老子行至函谷關,尹喜聞訊,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禮,再三叩拜,敬請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後尹喜便託病辭官,隨老子一起西行,經關中、越秦嶺、沿渭水受盡千辛萬苦,行至他的故鄉秦州伯陽。

關尹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於老子側。《古今圖書集成》載「時人莫知老子西遊,關尹喜見紫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於是,關尹執弟子禮,向老子請教,老子亦知其奇,應其所求,著道德經五千餘言,留傳世上,並盡傳關尹以內外修煉之法。後隨老子「俱游流沙,莫知所終」。

關於太上老君和尹喜的淵源,有這樣詳細的記載:相傳老子騎青牛雲遊天下,以傳講道家學說經國濟世,向西域開化。時任函谷關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學識淵博,心藏大智,便叮囑下屬為有形貌脫俗之人,不得聽任其過關。自己還派人洒掃道路,焚點香火,恭候聖人到來。老子行至函谷關,尹喜聞訊,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禮,再三叩拜,敬請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後尹喜便 託病辭官,隨老子一起西行,經關中、越秦嶺、沿渭水受盡千辛萬苦,行至他的故鄉秦州伯陽。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陽龍山上築庵講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書立德,修行練功,經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講給尹喜。老子為了使其學說得以廣泛傳播,將所著《道德經》授於尹喜,獨自西行,不知去向。尹喜銘記師父教誨,虔心研讀《道德經》五千言,能解其奧妙,釋其玄理,後又自著九簡,名曰《關尹子》(即尹真人文始經九篇),既高深,又廣大,深得歷代文人所崇拜。此文以後成了道家經典之一,收錄在了《百子全書》之中。

據有關史料記載,尹喜在日常生活中清虛自守,要求自己象射箭一樣保持「心平體正」,並解釋說:「非獨射也。國之存也,國之亡也;身之賢也,身之不肖也;亦 皆有。以聖人不察存亡、賢、不肖,而察其所以也」。說明這種心平體正的修持方法,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不僅能夠治身治國,而且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尹真人得道成仙后,老君授他玉冊金文,號文始先生,證位為無上真人,並被道教教徒尊稱為「玉清上相」。為天府四相之一。賜紫芙蓉冠,飛青羽裙,丹得綠袖,交泰霓裳,羅紋目黃級,九色之節,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統領八萬仙士。元順帝至元三年(1266)加封文始尹真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道教派別之一「樓觀道」奉為祖師。

尹喜仙師寶誥

志心皈命禮

隱居下僚,功成上品。識道祖於函谷,辭爵位於朝廷。心悟五千之言,名著丹籍;身逃億萬之劫,意絕紅塵。妙法得聞,仙緣有分。大道獲遇,俗慮胥融。瑤池特展聚仙旗,金闕因命挽劫運。慈悲自在,智慧無方。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道德流傳,尹喜仙師。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三月十八 中岳崇聖帝誕:

五嶽大帝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山神,分別指東岳泰山大帝、南嶽衡山大帝、西嶽華山大帝、北岳恆山大帝、中嶽嵩山大帝。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漢族民間信仰。其信仰源於中國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認為山清水秀,雲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懼。於是人們祀之為神,頂禮膜拜。

中嶽大帝是五嶽中信仰起源最早的神,《山梅經·中山經》苦山少室太室,皆塚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餘屬皆豕身人面也。可見中岳神的形像是半人半獸,這種形像很符台早期人類自然崇拜的特點。由此還可以知道中岳主要自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因其鄰近洛水和古都洛陽,故在五嶽中地位較高。同時也贏得古代帝王的尊崇,為五嶽中率先得到帝王封祀者。《中嶽嵩山太室石閥銘》曰:嵩高神君,岱氣最純。春生萬物,膚寸起雲。並天四海,莫不蒙恩。聖朝肅敬,眾庶所尊。

據《舊唐書·禮儀志四》記載,武則天垂拱四年(688 年),雍卅永安人唐同泰偽造瑞石於洛水,獻給武則天。其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武則天於是加封洛水之神,又以嵩山與洛水接近,因馥嵩山為神岳,授中天王,並為之置廟。唐玄宗時,改封中岳神為中天王,宋真宗時封為中天崇聖帝,元時加封為中天大寧崇聖帝。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月初三日真武祖師聖誕,

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九天盪魔祖師、無量祖師、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等。全稱「祖師北極法主真武佑聖靈應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遷校府。現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漢族民間稱盪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真武大帝,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等。《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有,真武帝君原來是凈樂國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運。長大成人後十分勇猛,唯務修行,發誓要除盡天下妖魔,不願繼承王位。後遇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連越游東海,又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武當(太和山)修煉。居四十二年功成圓滿,白日飛升,玉帝下令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並將太和山易名為武當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當(擋)之」。

一、真武大帝信仰簡介

北方之神。《楚辭·遠遊》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曰:「北宮玄武,虛危,危為蓋屋。」《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

水神。根據陰陽五行來說,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為水神。五逸《九章懷句》云:「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梁傳》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斗,鎮北方,主風雨。」因雨水為萬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屬性,深受人們的信奉。

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象徵。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子,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就是利用龜蛇糾盤的例子來說明陰陽必須相合的觀點。

主持為戈,劍仙之道守護神,武學之人的護法者。靈龜為盾、玄蛇為劍,兵天劍修真的看守護者。武當山道教最高尊神,因北方七宿(斗、牛、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焦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玄武真君每每斬妖鋤魔都御劍出行,就因為御劍天遁比騰雲駕霧來的快。

司命之神。龜因其壽命長而成為長壽和不死的象徵,《史記·龜策列傳》稱其能導引咽氣。《抱朴子》亦稱其能導引,並曰:「城陽郄位少時行獵,墜空冢中,飢餓,見冢中先有大龜,數數迴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飢。」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為斗宿,俗稱南斗。《星經》曰:「南斗雲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干寶《搜神記》中引用管輅的話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既而人們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壽。

玄武的這些特性,不但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信仰,而且還為唐宋以後玄武演變成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礎。

二、玄武更名為真武的原因

關於玄武更名為真武的原因,眾說紛紜。一說為避宋真宗的諱(宋真宗曾馥名玄休、玄侃),此說見於《集說詮真》等書中,另一說為避趙宋「聖祖」趙玄朗的諱,此說見於《朱子語類》中。玄武改為真武后,玄武的名稱很少有人提及了。北宋時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龜蛇。到了南宋,真武人格化的傳說開始日益繁盛。宋太祖時,已有真武、天蓬等為天上大將之說。宋高承《事物紀原》中即記載了宋真宗天禧(10171022年)元年(1017年),「營中有卒見龜蛇者,軍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涌堂側,汲不渴,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宗聞言,下詔建觀,賜名「祥源」,於是真武誕生了。

據《夷堅志》、《雲麓漫鈔》等書記載,其形象多道服羽梳,被(披)發仗劍(故稱披髮祖師),頗為勇猛。真武作為道教所奉祀的大神,並且在民間有著廣泛而深到的信仰,就再也不能作為原來星辰龜蛇的形象括躍於道教神壇之上了。故有關真武身世、神跡的傳說便逐漸流傳開來,《道藏》、《續文獻通考》、《三教搜神大全》、《歷代神仙通鑑》等書中,均載有諸多有關真武身世的傳說和神異故事。

三、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凈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佑聖咒》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真武大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

四、真武信仰及真武大帝造像特點

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明朝初期,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王位。傳說真武大帝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並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

現在道教宮觀供奉的真武大帝,一般為披髮跣足,端坐於殿堂之上,旁邊塑有龜、蛇二將,或金童、玉女。據說前者是護衛大神,後者專替真武記錄三界中的善惡功過。真武的誕辰日為農曆的三月初三。

玄天寶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

「玄天上帝報恩聖號」

志心皈命禮,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眾生,有相托生,父母懷耽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令我父母,日漸衰朽。

我今持念平等,悉滅嶮峻貪慎,禮帝為師,祈恩報本。

願我見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父母,早得超生。

大聖大慈 大仁大孝 八十二化 報恩教主 佑聖真武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 金闕化身天尊。

志心皈命禮,

北上太虛,無上常容。天寂虛玄梵境,太乙真慶宮。真玄上聖,九天右奕使。左領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太極真宗,太玄慈父。靈通大妙仙,八威九光聖。執干元帝心印,秉陰靈北極符。總玄武右弼司,判左領聖府院。誓斷妖魔,救護群品。匡扶劫運,統攝萬錄。威德無邊,神通浩溥。巡遊十洞,檢察諸天。福佑孝忠,剿除孽害。至聖至神至帥,鎮天真武,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紫皇天乙真君,玄天仁威精微上帝,金闕化身天尊。

志心皈命禮,

北方境內,玄武位中。始從金闕以化身,終輔玉皇而斷惡。修真學道,功成於四十二年;拯世利人,澤被於千萬億劫。有求皆應,無願不成。威德廣被於乾坤,願力宏深于海岳。功過必察,賞罰無逃。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真武助順,靈應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終劫濟苦天尊。

至心稱念

終劫濟苦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欣逢 真武玄帝聖壽之期 武當路途遙遠 可就近玄帝顯化宮廟 朝拜奉香 太上感應 道祖慈悲 玄帝賜福 福壽康寧 !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三月初三日 王母娘娘聖誕蟠桃會上巳節

西王母,尊稱王母娘娘,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在道教神仙體系中,西王母是天宮所有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護佑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全真教的祖師。王母娘娘在漢代時成為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長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對長生的追求。

王母娘娘是女仙之首,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隸屬於西王母管轄。據《山海經》載,上古之時,黃帝討伐蚩尤之暴時,蚩尤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西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虞舜即位後,西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環、白玉琯及地圖,舜即將黃帝的九州擴大為十二州。所以她早屬大羅金仙一類。已然形神俱妙,不受生死的拘束,神聚神散操縱自如,天上人間無人能敵。

她是天宮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 宴請各路神仙之職,在人間管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

西王母由人到神的轉化:

   人們一提起神仙就會認為是虛無飄渺,實際上道教中的神仙多數是有據可查,大多數都是由人到神的轉化。

上世紀,考古工作人員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西王母石前一處佔地8 畝的漢代遺址中,發現了兩塊保存完好的瓦當,瓦當上分別銘刻著“常樂萬億”和“長樂未央”的篆書銘文。我們知道,未央宮是漢朝皇帝辦公的地方,宮殿上的瓦當均有“長樂未央”的篆書銘文,這是一種皇權的象徵。這樣等級的瓦當,出現在了離都城鎬京數千里之遙的天峻,實在是一件值得人們研究的事。據考證,遺址是一座祭祀西王母的祠堂,可見早在漢朝,祭祀西王母的活動就已經開始了,而且活動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和支持。

西王母石室

西王母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青海:

青海天峻縣西王母石室坐落在關角吉日溝一座嶙峋的小山內,石室共有外室、內室和側室組成,內室中有一個天然的石炕,很適合居住。在時光的流逝中,石室被人們附會了各種傳說,石室主人的身份也就顯得撲朔迷離。

據《論衡·恢國篇》記載,漢王莽時期,“羌獻其魚鹽之地,仙海,西王母石室”等。李曉偉認為,史書上所說的“魚鹽之地”指的就是今天的茶卡鹽湖,仙海就是青海湖,西王母石室正好位於青海湖和茶卡鹽湖之間,地理位置和史書記載十分吻合。而這一看法得到了日後的考古印證。

在正統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與西王母並非夫妻關係!!!西王母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而所有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其掌管蓬萊仙島。而玉皇為群仙之首,眾神之皇。西王母的出現比玉皇要早,所以他們不是夫妻!只有中國民間的故事和小說,才認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隸屬於西王母管轄。

農曆三月初三日是王母娘娘的聖誕,這一天,王母娘娘要在瑤池舉行盛大的蟠桃會,宴請諸路神仙,眾仙也將受邀赴宴作為了一種榮耀和身份的象徵,因此農曆三月初三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道教節日。

王母娘娘住在瑤池,所以又叫瑤池娘娘。她在瑤池中開蟠桃勝會,宴請各路神仙。她種的蟠桃最為神奇,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升,長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壽。

農曆三月初三日上巳節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

有一些地區會在這一天去江邊洗滌污濁,以消災除邪。

歷史由來:

上巳節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在上巳節活動中,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上巳節高禖,又稱郊禖,因供於郊外而得名。禖同媒,禖又來自腜。最初的高禖,屬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狀。事實上,遠古時期一些裸體的婦女像有著非常發達的大腿和胸部,還有一個向前突出的肚子,這是生殖的象徵。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二月廿五玄天聖父明真帝誕

 奉真武大帝生身父母明真大帝和善勝皇后的造像

   玄天聖父明真就是真武上帝的聖父。

  • 【農曆花月廿五日】,在民間被認爲是【玄天上帝】之聖壽,其實不然,此日應該是【玄天上帝】化生人間之【父皇】誕辰,既是【明真皇帝】之華誕聖壽吉慶。

於《太上說真武本傳神咒玅經》中有記載,【金闕玉皇至尊】賜封【玄天聖父】爲【靜樂天君明真大帝】及【玄天聖母】爲【善勝太后瓊真上仙】。

因【玄天上帝】之聖跡,在元朝,其【聖父母】又與【元仁宗延佑元年】(即公元一三一四年),加封爲【啓元隆慶天君明真大帝】及【慈寧毓德天后瓊真上仙】。

而由【許遜天師】所錄載的《玉匣記》中,就有記載【花月廿五日】爲【玄天聖父】之聖誕。

真武上帝,是道教神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玄天上帝作為道教界和民間普遍崇奉的尊神,擁有著諸多的名號,這在道教神系中也是不多見的。如道經稱“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簡稱“玄帝”。道教界和民間對玄天上帝還有許多俗稱,如真武大帝、北方鎮天真武靈應真君、北極玄天真武上帝、北極聖神君、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仙帝、開天大帝、開天炎帝、開天真帝、玄武大帝、元武神、元帝、天元上帝、真如大師、妙見菩薩、報恩祖師、蕩魔天尊、披髮祖師、北帝、黑帝、帝爺、帝公、祖師爺、上帝公等。

聖父、聖母,是武當道教對北極真武玄天上帝之親生父母的尊稱。據《太上說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記載,玉帝特賜玄帝父母尊號:聖父曰靜樂天君明真大帝;聖母曰善勝太后瓊真上仙。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 年)又加封聖父曰啟元隆慶天君明真大帝;聖母曰慈寧毓德天后瓊真上仙。在《玉匣記》所載的道教節日中,二月二十五日被定為“玄天聖父明真大帝聖誕”。

農曆三月初三為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玄天上帝』壽誕佳期

玄天上帝乃是鎮守北方紫霄太玄天的最高神祇

也是北方的至靈神,五行之中屬水

普遍的相貌為披髮、仗劍、身穿黑衣戰甲

腳踏龜、蛇二妖,身旁隨從則手執黑旗

對玄天上帝的崇拜信仰

從唐宋時代就已經相當盛行了

在【道教文化】中,【玄天上帝】除了是【蕩魔驅邪】的代表,其實也是【傳播孝道】之【正神】。

如果您是【玄天上帝】之弟子,請務必記得,行孝必能得上帝護佑。

玄天上帝乃金闕化身,而垂訓之言少見。傳于世者,惟報恩經耳。報恩經則直探孝德之原,明示報恩之本。為天人說法,合三教同歸,玄文妙諦,盡是珠璣,後之學者,須口誦心維,才不負玄帝垂訓之深恩也。

玄帝學道不忘報本,道成拔度父母超升天界,位列仙班。後人感玄帝孝敬父母之心,於是在供奉玄帝的地方,都供奉聖父、聖母。告誡天下眾生禮帝為師,不忘父母養育深恩。

真武大帝武當山飛昇證果,生身父母,俱享褒封,玄帝追思往事,闡明自己得道之經過,作報恩經以訓世。所以後代又因此莫大之孝道而稱其為報恩教主祖師爺。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三樓觀音佛祖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大士華誕聖壽吉慶

觀音大士在道教裡稱為慈航道人。

慈航道人(觀音菩薩),元始天尊門下,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古代傳說中的神仙。居於普陀山落伽洞。法寶為清淨琉璃瓶。

觀音菩薩道教身份:

其一據《歷代神仙通鑑》卷記載: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傳商王時修道於此,已得神通三昧,發願欲昔度世間男女。嘗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曰慈航大士。 

其二據李善注引《靈寶經》曰:禪黎世界墜王有女,

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歲,王怪之,乃棄於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無糧,常日嚥氣,引月服精,自然充飽。忽與神人會於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右手題赤石之上。語姓音:汝雖不能言,可憶此文也。遣朱宮靈童,下教姓音治弟之術,授其採書入字之音。於是能言。於山出,還在國中。國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過半。穿地取水,百丈無泉。王郄懼。女顯其真,為王仰嘯,天降洪水,至十丈。於是化形隱景而去。

依照道教的說法,慈航真人乃是原原本本的女真,依照《歷代神仙通鑑》來說慈航真人商朝得道;而根據佛教的典籍記載,觀世音則是從一開始就是男人身修行的,傳入中國後觀世音才逐漸變成女身。

每年道家都要在農曆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聖誕日,放生印經團隊將會在岳陽組織小規模的放生活動,以體現道家乃至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之戒殺護生救生的宗旨。

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合境平安,萬事順心。

二月十九日,恭賀「慈航真人」「圓通自在天尊」寶誕

觀音寶誕,一年有四個,只有農曆二月十九日才是正式的觀音誕辰日,而農曆六月十九日,則是觀音成道日。據宋代民間人士對觀音既理解,觀音係古時北闕國,妙莊王既三公主,叫做妙善。妙善曾經入香山修道,然後證道成仙,成為觀音。道教尊稱觀音為「慈航大士」或「碧落洞天帝主圓通自在天尊」。

至心皈命禮

莊王育秀,受帝命而誕生。教闡南洋,奉敕旨而救劫。隨聲應感,動念垂慈。聖德昭彰,玄功莫測。幽顯昭蘇而蒙恩濟度,品物感賴而荷惠生成。外道仰依,邪魔歸正。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尋聲救苦救難,隨心消厄消災。碧落洞天帝主,圓通自在天尊。

道教相信觀音是古代一位得道女真,故她亦是道教眾仙之一。在道教中的觀音,名為慈航真人,尊號「圓通自在天尊」,也被道教尊稱為慈航真人觀世音。相傳乃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修行於普陀山落伽洞。

另據《慈航靈感度世寶懺》所載,觀音是「懸牟尼之寶珠,凝從神氣煉金丹而證果」,並「由玄而佛,端重慈航」,先修道而後修佛,被尊稱為「碧落洞天帝主圓通自在天尊」。由此可見,觀音大慈大悲的形象跨越了信仰的界限,不同宗教都尊崇觀音救苦救難的精神,所以無論在道觀、佛寺、廟宇裡都可以看到觀音的造像,而且長年香火鼎盛,受人敬仰。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二月十五 太上老君誕:

道歷四七一五年農曆二月十五日,

亦即是太上道祖寶誕。

老君化凡日,玄元下降時—

—恭祝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萬壽壽誕

大家不妨到北極玄元宮道觀參拜,善信亦可在家中禮誦《道祖小贊》以積善福。

太上老君,是道教天神傳說中的道教教主,為“三清”之第三位。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

在道教宮觀“三清殿”,其塑像居左位,手執蒲扇。相傳老君居住在太清聖境。《西遊記》中,老君居“離恨天兜率宮”;《封神榜》中,則是“大羅天玄都洞八景宮”。

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許多道教祖師都自稱得到老君顯靈的啟示與教誨,如漢朝的張道陵、南北朝的寇謙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為其始祖。

春秋末年,老子駕一條青牛,拖一架木板車,向函谷關而去。函谷關守吏尹喜平日里喜好道學,頗有些道根。老子來之前,尹喜觀星象、望氣,就看見一股紫氣從東方冉冉而來,他於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來。當老子駕牛車過關時,尹喜認定老子就是的真仙,就強留老子住了幾天,並召來一些同事,共同聆聽老子給他們講經說道。老子盛情難卻,還給尹喜留下了五千餘字的“天書”,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道德經》。

老子臨別時告訴尹喜:要他一千天后,去到成都青羊肆去找他。其時,尹喜準時在青羊肆等待老子,只見老子騎著一頭青牛,從空中而下。後來,傳說老子就在那裡度化尹喜得道成仙,並帶他一起到西域向佛門弟子們傳道去了。而在老子度化尹喜的地方,還留有一首詩:

西出函關佛事拜,

東來魯國聖人參。

《道德經》

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經一直被稱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難讀懂的經典,幾千年來,關於老子、關於《道德經》,有著無數的傳說和猜想,這是一幅流傳已久的《老子傳道》圖,畫中的老子,難道是在向老虎傳道嗎?那個大圓圈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而這樣一幅畫,又能為解讀《道德經》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

《道德經》要講的是真話,而真話是高度危險的東西,就好像跟老虎講話一樣。老虎它代表什麼,它就代表諸子百家。

《泰學:道德經的奧秘》

《易經》的道理告訴我們,否極泰來,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是循環往復的,老子的《道德經》則進一步指出,任何事情都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如果說《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泉,老子的《道德經》就是對《易經》最深刻的詮釋。那麼老子通過這種詮釋,想告訴我們什麼呢?老子用這種方式來告訴我們,世界上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它是宇宙一種不變的規律,我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你就必須要接受這樣的一個規約,你就要按照這樣的軌道、遵照這樣的方式,然後你就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你該怎麼樣,你就怎麼樣,你為你是離不開道的。

道教把老子奉為始祖。《道德經》是道教的基本經典。 " " 是道教的基本信仰。" " 是《老子》一書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學說的精華所在。道教本身對自己的基本經典《道德經》有傳統的理解。這種理解和一般人的理解大相徑庭。道教對此書的秘機是師傳口授,代代相傳的,對其玄理奧義是在修真養性的長期實踐中理解、頓悟的。據傳老子百六十餘歲而去,他本人就是功夫極深的修煉家。他所闡述的大宇宙的基本原理,只有在人身的長期修煉及直覺沉思中才能徹悟。“道”在天,亦在人;在身,亦在心。

《道德經》釋義1:

“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任何事物都由正反兩種因素組合而成。它們互相聯繫、互相依賴、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互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對待存在,相反相成。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這就是說,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是“物極必反,理窮必變”任何事物達到極端,超過一定限度,就會走向反面。

同樣,宇宙萬物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一對矛盾體,因而,由陰陽二氣組成的萬物無不包含著陰陽。沒有陰陽就沒有萬物,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陰陽即矛盾。太極圖是對陰陽之矛盾的總括。

陰陽二氣,陽動陰靜,陽剛陰柔,陽熱陰寒,陽生陰殺,有形有像,有色有聲,有臭有味,有聚有散,由此生成的萬物,有生有死,有強有弱,可變可化,千姿百態,千變萬化,此謂“可道”。

《老子》倡導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榮,守其辱”,皆是指從負面走向正面,達到伸展之目的。“去甚、去奢、去泰”、“守柔”、“處下”、亦是此意,目的在於“得道”。如果守雄、守白、守榮、守剛、居上,圖榮華,享富貴,爭名逐利,姿情縱慾,胡作妄為,如此就是失道失德,失道失德,不但百事無成,而且自身會遭到凶禍與毀墜。

    《老子》全書八十一章主要闡述了無極圖和太極圖及其相互關係,講了天道和人道的關係,目的在於使人道取法於天道,由太極返回無極,使人回歸先天純粹的本性,使人的自然潛能得到全面的開發和利用,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同時能使社會穩定、國邦振興、天下太平、壽命延長。

《道德經》釋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觀上總是分為真、善、美和假、惡、醜兩個對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惡或醜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美會轉化為不美,善會轉化為不善,乃是大道運化之必然,亦是事物發展之規律。把美的事物當成永恆的美,把善的事物視為絕對的善,必然事與願違,導致惡的,不善的結果。

       治國興邦,舉辦事業,乃至行萬事,必須慎終如始。多從困難處著想。不可掉以輕心。草率從事。如此,難可化為易。反之,若只想順利,只圖僥倖,不作好克服困難的充分準備,易也會轉化為難。難和易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相互對待,相互轉化的。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賀鐘離權祖師聖誕:正陽演道,詩闡奧妙

四月十五鍾離祖師聖誕,哀求東華度世方十試呂祖傳玄訣

鐘離權祖師生平與思想

正陽帝君,姓鐘離名權,字雲房,號正陽子,五代京兆鹹陽人,面容慈善,身材魁梧,貫文通武,長八尺七寸,須髯過腹,目含神光,仕漢為將軍,出兵不利,隱遁終南山,得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於東華帝君。後又隱於晉州羊角山,與世隔絕,束發為雙譬,采槲葉為衣,自稱「天下都散漢鐘離權」。神遊人間,變化無常,世人往往遇之。作《迷證道歌》、《靈寶畢法》行於世。

《白雲仙表》稱正陽帝君曾祖諱樸,祖諱守道,父諱源,當後漢末年皆據要律,有功於國。師少工文學,尤善草聖,身長八尺七寸。仕至佐諫議大夫,因表李堅邊事不當,謫為南康知軍,漢亡復仕於晉,與偏將軍周處領兵,失利逃於亂山,得遇東華帝君,遂棄俗入道。而《宣和書譜》卷十九亦雲:「神仙鐘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今終南山凝陽洞傳道觀即為其遇東華帝君處;鹹陽周曲灣正陽宮即為其故居。

鐘離權祖師著《破迷證道歌》,認為修道應以先天一炁為本,「一炁循環無阻礙,散在萬物與人身。」只有金木合交,鉛***交結,龍虎合歡,子母相會,神炁歸根,合於混沌未分真,則金就丹成。這樣就能產生仙胎,煉成純陽之體,「聚則成形,散則成炁,返本還原太虛同」。強調內丹煉養,創內丹藥物、採取、火候之理論,崛起內丹道之先聲,故被全真教尊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詔封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

鐘離權祖師像

正陽祖庭,鐘祖道場

鹹陽正陽宮(正陽神仙洞)位於鹹陽正陽鎮楊家灣村北,是道教全真派「北五祖」神仙之一,正陽子鐘離權出生與修道之處,為道教影響深遠的傳統宮觀。

明萬歷《鹹陽縣新志》亦記載,「正陽洞,在縣東四十裡,世傳鐘離權修養之處」。現存於正陽宮的元代至元二十三年《正陽宮記》碑刻記載,「正陽宮一所成修三清殿、玉皇殿、靈官殿、天師殿、雲堂、龍虎殿、山門全;上院上洞老君殿。……正陽宮下院永遠為常住照用」。該記載說明元代該宮觀已經建有上下院及各種殿堂,規模很大。《鹹陽縣志》記載,「正陽洞背依畢郢原,面臨秦古蘭池,洞內幽僻深邃,洞外景色宜人,是鹹陽八景十勝之一」。又因宮觀內崖壁上開鑿有許多洞窟,供奉有諸如:王禪、藥王孫思邈、靈官爺等諸多神仙,當地村民俗謂之「百神洞」。

民國時期,正陽宮廟會四方聞名。每年廟會時期,遠至甘肅、河南等省都有信眾前來朝拜祭祀,規模達十幾萬人次。後因時局動蕩等各種原因,正陽宮香火漸少,宮觀建築也逐漸荒蕪。目前前部尚有黑虎洞、王禪洞、藥王洞等五處黃土洞窟,洞窟前有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重修正陽洞記》石碑一通。後部為現存主體部分,從西往東順序排列有三法洞、玉皇洞、三清洞、三官洞等八處洞窟,分別供奉有玉皇、三清等塑像。從2013年開始,在鹹陽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楊家灣正陽宮道教教點得到恢復,宮觀的重建的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整個宮觀按照明清建築風格建設,目前中心大殿正陽大殿已經落成,山門、龍虎殿也已建成。希望在各方的努力下,祖師道場能夠盡快修復,重現昔日的輝煌。

鐘呂傳道,八仙聖地

萬壽八仙宮,簡稱「八仙宮」,最早名為「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觀院,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系唐興慶宮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叢林。民間傳說萬壽八仙宮為唐代呂洞賓遇漢鐘離,「一枕黃粱」點破千秋迷夢而感悟成道之處。

據乾隆《西安府志》和嘉慶《鹹寧縣志》,宋時有鄭生於長樂坊遇八仙顯化,遂建庵祭祀。《歷代真仙體道通鑒》說呂巖於唐會昌時在此遇鐘離權為黃粱一夢所悟遂入道,為「八仙」故事淵源。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來西安避難時曾住八仙庵,贈銀整修,並頒賜廟額”敕建萬壽八仙宮”,萬壽八仙宮因此得名。

八仙庵內最著名即為八仙殿。八仙殿於明正德年間擴建,清康熙年間重修,為萬壽八仙宮之主殿,是道觀日常舉行盛大宗教活動的場所。殿門正中懸掛著「寶籙仙傳」四字匾額,為清光緒皇帝所書。殿內正中奉祀著東華帝君。兩側分別為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除八仙殿外,宮內尚有呂祖殿、藥王殿、鬥姆殿等處,香火旺盛。

詩歌傳世 仙風豁達

八仙之中,以詩聞名,詩歌傳世最多的當推呂祖,共有288首之多。而其師鐘離權祖師雖然書目與他相差甚遠,但其仙風道意,豁達灑脫之感亦絲毫不遜色於呂祖。今在祖師聖誕日將之錄出,與大家共賞。《全唐詩》中收有當年他題於長安酒肆的三首絕句。其中第一首流傳最廣,詩曰:

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

乾坤許大無名姓,疏散人間一丈夫。

其二曰:

得道高僧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

自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

其三曰:

莫厭追歡笑語頻,尋思離亂好傷神。

閒來屈指從頭數,得見清平有幾人。

與呂洞賓祖師師徒授道之後,亦曾作一詩相贈。

贈呂洞賓

知君幸有英靈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宮,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訣,須要執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執取龜蛇顛倒訣。

三屍神,須打徹,進退天機明六甲。

知此三要萬神歸,來駕火龍離九闕。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節。

氣翱翔兮神烜赫,蓬萊便是吾家宅。

群仙會飲天樂喧,雙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傳君,立誓約言親灑血。

逢人兮莫亂說,遇友兮不須訣。

莫怪頻發此言辭,輕慢必有陰司折。

執手相別意如何,今日為君重作歌。

說盡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麼。

子後分明說與汝,保惜吾言上大羅。

後人亦有詩讚鐘離權祖師曰:「早遇東華,以道相接。日月雙髦,乾坤柵葉。花生玉蒂,樹長鉛枝。悠悠澧水,只似當時」。今日是祖師聖誕,願大家多誦祖師寶誥,福生無量。

正陽帝君鐘離權祖師寶誥

至心皈命禮

黃芽得道,白雪成真。配水火於一炁之中,運陰陽於三華之頂。無無虛寂,渺渺凝玄。胎息刀圭,孰悟本來之體;嬰兒姹女,誰知靈府之台。渡眾生於欲海之波,賜蕊珠於雲霄之表。宏願不窮,好生常念。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正陽繼派,終南洞天帝主,飛行救劫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賀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萬壽聖誕

農曆二月初一,為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萬壽聖誕。天皇大帝為道教四禦尊神之一,尊居南極絳霄勾陳上宮,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並主人間兵革之事。他與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合稱“四禦”。

道教之中,玉皇大帝統御三界,而這四禦尊神則協助玉皇執掌天道。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助玉皇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南極長生大帝協助玉皇執掌人間壽天禍福;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並主宰人間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協助玉皇執掌陰陽生育,萬物生長,與大地河山之秀。

天皇與星象

在傳統星象學中,有“北斗七星”和“勾陳六星”之分,這兩組星都屬於天宮中的紫微垣。在紫微垣的星像圖中,北斗七星為中樞正宮,形成“斗狀”,延長線有一顆明亮的恆星,就是“北極星(紫微星)”。北斗七星始終是圍繞北極星運轉的,以此分春夏秋冬四季。勾陳六星的分佈,在紫微垣后宮位置。故《上清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勾,是名勾陳,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位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轉。”

紫微垣在古代被認為是星空的中天正宮,那麼紫微北極星對應的就是帝王,故有“紫微主帝王”的說法。而勾陳星分佈后宮,則為畿輔,他對應的就是官職為三公;又因勾陳為六星組合,就代表六將。這樣綜合起來,賦予勾陳大帝的神職就清晰了——輔佐玉皇大帝執掌天地人三才,主征伐兵戈戰事。

天皇與雷法

在道教雷法中,神霄法派以天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為主法神據《天皇咒》載,天皇大帝是南極至真、炎火之祖、勾陳之精、土德鎮星,勾陳化形,在身為脾土。《文昌大洞經》指出,天皇大帝在紫微垣勾陳宮,眾星所拱之位,是星中之尊,總司天府星辰之事。又流珠上一寸為天皇宮上真炁,皆自元始所生。

雷法中之勾陳天皇大帝,蓬頭黑面,人首蛇身,口吐黑炁,盤繞崑崙,總持萬化,節制雷霆,九天所主,三十六禽。上都九天,日月星辰。中統五嶽,城隍威靈。下通河海,十二泉扃。北酆九壘,水陸陽冥。神拒者滅,鬼拒者刑。命令到處,莫敢不遵。天神地祇,不得隱形。至尊所指,御座親臨。有不順者,霹靂一聲。一聲一聲,雨澤萬里。而這也就是道教常用的令牌多會刻有天皇號令的原因。

天皇寶誥

志心皈命禮,紫微宸極,勾陳天宮。九光寶苑之中,五熏玄都之上。體元皇而佐司玄化,總兩極而共理三才。主持兵革之權衡,廣推大德;統御星辰之躔次,毋失常經。上象巍峨,真元恢漠。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二月初一恭賀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聖誕

天皇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紫微辰極,勾陳天宮。九光寶宛之中,五氣玄都之上。體元皇而佐司玄化,總兩極而共理三才,主持兵革之權衡;廣推大德;統禦星辰之纏次,毋失常經。上象巍峨,真元恢漠。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作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道教尊神“四禦”之一。

天皇大帝與北極紫微大帝一樣源於我國古代星辰崇拜,《上清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鉤,是名勾陳,其下有大星正中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為普天星辰宿曜之帝,位同北極,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轉,上應始氣,三氣之下,萬天之上,三界之中,莫不尊於此帝。”《晉書·天文志》:“勾陳宮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禦群靈執萬神圖。”

勾陳大帝的職能為: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主管人世間的眾生,與一切兵戎、戰爭之事,故亦是武神。

農曆二月初一為勾陳大帝聖誕。《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雲:龍漢年間有一國王名叫同禦,聖德無邊,時人禀受八萬四千大劫;國王有一玉妃,明哲慈慧,號曰紫光夫人,誓塵劫中已發至願,願生聖子,輔佐乾坤,以裨造化;後三千劫,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榮茂之時,遊戲後苑至金蓮溫玉池邊,脫服澡盥,忽有所感,蓮花九苞,應時開發,化生九子,其長子是為天皇大帝;二長子是為紫微大帝,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之位,掌握符圖紀綱元化,為眾星之主領。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醫孫真人誕千秋

農曆正月初三天醫孫真人誕(  孫思邈是名垂青史的隋唐醫藥家、養生學家。他醫德高尚,醫藥兼精,並重視養生而獲得長壽,享年101歲,人稱“孫思邈是名垂青史的隋唐醫藥家、養生學家。他醫德高尚,醫藥兼精,並重視養生而獲得長壽,享年101歲,人稱“孫真人”。

孫思邈稱為-孫真人,出生於北周時代,生於581年,卒於682年,是個孫思邈百歲老人。孫思邈生於北周大統三年(公元58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零二歲(有的考證活了一百四十一歲)。葬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孫塬村。正月初三孫真人千秋。

在這里傳上《孫真人衛生歌》(孫思邈)天地之間人為貴,頭像天兮足像地,父母遺體宜保之,箕裘(1)五福(2)壽為最。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三者若還有一焉(3),須防損其真元氣。欲求長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還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還延命。貪欲無窮忘卻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勞形散盡中和氣,更信何能保此身。心若太費費則竭,形若大勞勞則怯,神若大傷傷則虛,氣若大損損則絕。世人欲識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3)少,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春噓(4)明目本扶肝,夏呵(5)心火可自閉,秋呬(6)定收金肺潤,冬吹(7)肺腎得平安,三焦嘻(8)卻除煩熱,四季常呼(9)脾化餐,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神丹(10)。發宜常梳氣宜煉,齒宜頻叩津宜咽。子慾不死修崑崙,雙手指摩常在面。春月少酸宜食甘(12),冬月宜苦不宜咸(13),夏月增辛減卻苦(13),秋月辛省便加酸(14),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臟各平安。若能全減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難。春寒莫放綿衣薄,夏月汗多宜換著,秋冬衣冷漸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藥。惟有夏月難調理,伏陰在內忌涼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未成瘧痢。君子之人守齋戒(15),心旺腎衰宜切記。常令充實勿空虛。日食須當去油膩,太飽傷神飢傷胃。太渴傷血並傷氣,飢餐渴飲勿太過,免致膨脝(16)傷心肺。醉後強飲飽強食,未有此生不成疾。人資飲食以養生,去其適者自安適。食時徐行百步多,手摩臍腹食消磨。夜半靈根灌清水(17),丹田(18)濁氣切須呵。

《孫真人衛生歌譯文》

萬物只有人是最珍貴, 百年光陰象旅館寄宿. 自已不當心注意修養, 不免疾病痛苦為心累. 何必以霞作餐吃大藥, 妄圖想要延年如龜鶴. 只要在飲食嗜欲之間, 去掉那過度的就安樂. 進食後慢慢行走百步, 兩手撫摩脅部和腹肚. 等一會兒轉手撫摩腎堂, 把它稱為運動水和土. 仰面還要呵上三四口呵, 自然所進食毒氣消磨. 醉眠飽臥都無好處, 渴飲飢餐還要戒過多. 進食不要粗略和快速, 寧願少食多餐相連續. 如果飽餐一頓充飢腸, 損元所損脾胃不是福. 生吃粘膩連筋堅韌物, 自已死去禽獸不可食. 饅頭閉塞氣息不相和, 生冷往往招致脾胃疾. 鮓醬胎卵以及油和膩,陳臭醃藏都是陰之類。老年千萬不可喜食之,這與借寇兵沒有不同。炙膾(1 )的物品要冷了吃,不然損害牙齒傷血脈。晚食通常應在申酉前,面對夜晚要防滯胸膈。飲酒千萬不要飲大醉,大醉傷神不要損心志。酒後口渴飲水並喫茶,腰腳從此變成為重墜。常聽說避風如同避箭,坐臥一定要預先防患。何況由於飲後毛孔開,風剛一進入就成癱瘓。不問四時都是暖上酒,大熱天又需要難向口。五味偏多肯定不益人,害怕隨著肺腑成殃咎。視聽行藏不一定太久,五勞七傷從此後即有。四肢也要經常小勞作,好像戶樞終究不會朽。臥要團縮覺最好舒展,飽就要入浴飢就要梳。梳多浴少益心且益目,默寢暗眠神晏然自如。四時只有夏天難將攝,伏陰在內裡腹冷且滑。補腎的湯藥不可無有,食肉稍微冷卻勿哺啜。心既旺腎又衰何所忌?特別禁忌疏通洩精氣。臥處更應該仔細過問,宴居靜慮符合心和意。沐浴和盥喇都用暖水,臥冷枕涼都不要愛好。瓜茄生菜不適宜進食,難道光是秋天多瘧痢?伏陰在內足有三冬月,切忌汗多而將陽氣洩。陰霧之天氣不要遠行,暴雨震雷應該遠避開。道家更有養生之方法,第一讓人減少嗔和恚。秋冬日出才開始求衣,春夏雞鳴就應該早起。夜後天亮前睡覺醒來,閉上眼睛叩齒二七回。吸新吐舊不要來鬆懈,咽喇玉泉仍然養胎氣。摩熱手心之後熨兩眼,還要揩擦額頭和麵孔。中指一刻不停將鼻摩,左右耳朵眼睛摩數遍。最好還能幹浴百遍身, 按脖(2 )暗須還要扭兩肩. 即使還有風勞諸冷氣, 何必擔心腰背再拘攣. 噓呵呼吸吹再外加□(3 ,行氣的人要分六個字. 果真能夠依用力其間, 絕對肯定百病都可治. 情慾雖然說只屬少年, 稍知節養自然不會錯. 固精不要妄然傷神氣, 不要讓苞羽火中燃燒. 有能力就操履長方正, 對名不要貪見利不競, 即使對著邪魔路上走, 百遍行遍周身自無病.

在道教系統中,一些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不需要學習修煉相關宗教經典,只要你有緣份,或是陽間十分優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間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後被天庭封為神,分在天上或地府當官任職。比如後世的包拯,文天祥,關羽等人,他們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沒有進行過修煉,只因陽世影響太大,為人優秀,死後就被天庭吸收為神了。

孫真人精典養生語錄節選:

世無良醫,枉死者半,此言非虛。(世間沒有優秀的醫生,因為被冤枉致死的佔一半,這話不是假的。)

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子要大心要細,智慧要圓通行為要正直。)

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醫生不能依仗自己的專長,一心謀取財物。)

身為神氣之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身體是神氣的洞府住宅,神氣如果存在,身體就奧健康、有力氣。神氣如果散離,身體就死亡了。

人若勞於形,百病不能成。)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上等醫術可以醫治國家,中等醫術可以醫活人,下等醫術可以醫治病。)

清晨一碗粥,夜食莫教足.(清晨喝一碗熱粥,晚飯不要吃得過飽。)

怒偏傷元氣,思多太損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葷。(太喜歡發怒,就會傷害元氣;思慮太多,則會損耗精神。)

早起,尤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

食畢當行走。

飲酒可以陶情性,劇飲過多防百病。

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大醉。

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療。

多靜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養心。觀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五者必存,雖心希難老。

一千多年前的孫真人的養生之道已經做了很好的總結,至今依然為今天的人們奉為精典,而孫真人所說“醫生不能依仗自己的專長,一心謀取財物。”重視醫德,說的多好呀,現在的醫務人員有許多都忘了孫真人的教誨,醫院已是塌方式腐敗這勢。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正月初九日玉皇萬壽聖誕:

恭祝 玉皇上帝 萬壽無疆!

拜玉皇,供天公,道教界重大節日

正月初九日是道教中玉皇大帝的萬壽聖誕。正月即一月,一是數之始,九是數之極,以正月初九日為玉帝生日正是為了象徵玉帝是宇宙一切的主宰。

玉帝,在道教諸神中位序僅次於三清,在民間則被認為是主宰宇宙的至尊天神。玉皇聖號全稱為“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這一聖號是宋徽宗於政和六年所上之尊號,並一直流傳至今。

而早在唐代,唐明皇李隆基所撰的《月令註釋》中,就指定正月初九為“玉皇誕”,而之所以將玉帝生日定於正月初九日者,是因為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正月即一月,一是數之始,九是數之極,以正月初九為玉帝生日正是為了象徵玉帝是宇宙一切的主宰。

恭祝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聖壽無疆,伏願

上帝慈念蒼生,普放神光,照燭法界,六凡四聖,普叨道蔭。

上祈家國安寧,下懇保命度災,掃諸不祥,碎鐵圍山,竭苦海水;破大地獄,拔重罪苦;降暴惡魔,護諸國土;祈請上帝大放神通十七光,除一切重病,解一切惡毒,離一切惡人,滅一切惡獸,摧一切邪道,一切諸天,皆令降伏。

至心稱念: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不可思議功德!

玉帝本生聖蹟

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載:玉皇上帝出生之時,身寶光焰,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厭。幼而敏慧,長而慈仁。國內的所有庫藏,一切財寶都散盡恩賜給窮乏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怙、飢餓癃殘,仁愛和遜,歌謠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從,歸仁太子,父王加慶。光嚴妙樂國王聖父天尊駕崩後,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

於是捨棄王位在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曆八百劫常捨其國為群生,後經八百劫行藥治病,拯救眾生令其安樂。又曆八百劫廣行方便,啟諸道藏演說靈章,恢宣正化。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再曆八百劫,亡身殞命行忍辱,故捨己血肉。修行了三千二百劫才證得金仙,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妙道,如是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

玉帝非帝釋

如今網絡上流傳著將佛教的帝釋天認為即是道教的玉皇,認為其尚在六道之中,未出輪迴,加以貶低。道教對此當然不能認同。在《皇經集注》中即批評此說,集注曰“世不詳考,謬謂帝即帝釋”。又指出:“今之僧道世人,不觀此理,妄以為玉帝有宮眷、有輪迴,為二乘界……玉帝不輪迴。蓋玉帝乃道身,道無窮,玉帝豈有窮乎?”

道教所信仰者,是太上無極大道,玉帝則是道的化身。為“萬法教主,聖祖玄師。統三教,包萬法。居天中之天,為聖中之聖,無始無終”。

稱頌玉帝聖號功德

稱頌玉帝聖號有三十種功德:

諸仙贊重,先亡天在,宿殃解脫,所往通達,無盜賊事,所求遂心,除水火厄,橫事潛消,夜夢吉祥,疾病不臨,智慧聰明,人見歡喜,衣食豐盛,子孫榮貴,六親見喜,門族和睦,除三惡報,轉女成男,形容端嚴,為國大臣,生為帝王,鬼神欽仰,得宿命通,諸神護念,九族受蔭,處世長年,有情賴善,魔王保迎,決超三界,白日上升。

玉皇上帝,全號是“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金闕雲宮九穹歷禦萬道無為通明大殿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常被尊為“玉皇赦罪大天尊”、“昊天通明殿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玉皇”、“玉帝”等,民間也稱其“天公”。

正月初九為“玉皇大帝”聖誕,要齋戒焚香,並且持誦《玉皇寶誥》!

《玉皇寶誥》

志心皈命禮。太上彌羅無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闕。太微玉清宮,無極無上聖。豁落髮光明,寂寂浩無宗。玄範總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民間俗稱的「天公」即玉皇上帝,也是道教傳統上所尊稱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玉皇上帝在天庭統領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眾神,由於祂的地位至為尊貴,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是非常慎重,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祭拜時間....

一般祭拜天公的時間約在農曆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十一點至一點)便可開始,直到翌日清晨七點以前可,但俗傳因為天不的神格非常尊貴,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意,有些天公信仰盛行地區的信眾更會慎重的在半夜先於家中敬拜天公後,再前往鄰近的天公廟上香獻敬。

農曆正月初九日玉皇上帝聖誕——道教界重大節日

玉皇上帝,全稱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源自遠古時代的“天”、“天帝”崇拜,周朝時期就正式出現了“昊天上帝”的稱呼,是華夏曆代國家正統祭祀的最高神,被認為是執掌國祚之神,神階至尊、神權至上。玉皇大帝是昊天界上光嚴淨樂國王與寶月光皇后所生。降生時,全身寶光明艷,照亮大地,幼年時即聰敏過人,行善積德,普渡眾生,後來又經歷了3200 劫難,方才修成金神,成為玉帝。據說,玉皇大帝的神誕之日為正月初九。道教宮觀要舉行金蘸儀,稱“玉皇會”,在中國古代也稱玉皇大帝為“上帝”。

供奉玉皇上帝可求什麼?

在道教的理論中,將天、地、人三界分得很清楚,天有十三層,一層有三萬里,天外的地方就稱為無極,而天內的天就稱為太極。太極的天分為五天,即東、南、西、北、中,玉皇大帝是宇宙中最高無上的神靈,而所有神靈皆須聽令於玉皇大帝。

中天:為玉皇大帝所居,上掌三十六天,三千大世界;下握有七十二地,四大部分所有生靈。分別為

東天:為 “三官大帝”所掌,主賜福延壽解災赦罪消厄。

南天:為 “文衡聖帝”所掌,主眾神的委任升降考察各神隻的功罪。

西天:為 “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地只”所掌,主世人的幽冥依歸。

北天:為 “紫微大帝”所掌,予降福消災,兼賜予財富。

供奉玉皇上帝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為玉皇大帝身份非同小可,凡間小事,根本很少理會。所以求財,求子,求名,求利者,玉帝未必有暇去賜予,玉帝與人間相隔太遠,求福者倒不如求一些與人距離較近的神祗,反而易於與這些神祗溝通,而獲賜福。

2、供奉玉帝,應改有一群臣文武百官的天神天將拱護。不可單以玉帝像供奉,否則成為孤君,則不能顯出五帶的尊崇。

3、群臣文武百官可以有八仙,黃大仙,天后,二郎神。四人金剛。福祿壽三星,孫行者,華光仙師,魯班仙師等。而其中更不可少者為玉帝二大侍衛,即太乙救苦天尊,及雷聲普化天尊。

玉皇上帝形象

玉皇上帝的塑像或畫像,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周匝天相神將圍繞,一般示現秦漢帝王之象。

玉皇上帝誕辰

傳說其誕辰為夏曆正月初九。明代王逵《蠡海集》記載: “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意思是“一”是陽數之首,九是陽數之極,故被認為是玉皇上帝之生日。明黃道周的《月令明義》:“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聖誕”,清黃奭的《月令註解》也有類似記載。

閩南人、客家人等會在正月初九子時(即夜間十一點)即展開祭祀活動。由於提倡環保,以及在佛教影響下,有主張玉皇上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葷,一般僅準備鮮花素果,可用新年應景之糖果、水果、桂圓茶等敬奉,以香、蠟燭、燒天公金、壽金等請保闔家平安,也有人到廟堂以鮮花、水果祭拜。水果忌釋迦、番茄、番石榴(古說番茄、番石榴兩者因常隨人類如廁後而遍生,視為不潔)

玉皇上帝祭祀

玉皇大帝的誕生祭祀,遠較一般諸神更為隆重及莊嚴,因為百姓都深信天公是至高無上,最具權威的神,無相足以顯示,因此不敢隨意雕塑他的神像,而以 “天公爐”及“天公座”來象徵。一般廟宇都有一座天公爐安置於廟前,祭拜時要先向外朝天膜拜,這是燒香的起碼禮儀。

由於玉皇大帝在普通信眾和中國民間信仰心目中,是眾神之最,所以拜天公的儀式也比一般神明來得隆重。前一天晚上,全家都必需齋戒沐浴、設立祭壇,供奉豐盛祭品,然後依序上香,行三拜九叩禮。且祭祀當日,不得曝曬女人的衣褲、傾倒便桶,以免天公看到了觸犯大不敬之罪。在團體祭典的場合一定要盛大莊嚴,並且是傾盡全力,是諸多祭典中最華麗的一筆。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誕,台灣閩南俗稱 “天公生”。

是日北極玄元宮道觀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

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

在封建社會時代,祭祀是有等級限制的,唯獨宋帝才有祭拜玉帝,一般民眾不能隨便祭拜。然而,直到現在,一般中國民間仍認為玉皇大帝是如此崇高偉大,並不敢擅自為其雕塑神像,而以 “天公爐”或“神牌位”來代替。信徒拜祭玉皇大帝時,就對著“天公爐”焚香膜拜。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家家戶戶都要在正廳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上備神燈、五果(柑、桔、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等),並麵線塔,另設清茶三懷,還有甜劇、社龜,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長幼依次敬香,行三跪九叩禮拜,然後燒天公金。

中國民間信仰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因三教合一的傾向,佛教徒常將帝釋天誤會成道教的玉皇大帝。並將正月初九 “天帝誕辰日”當成帝釋天的生日。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帝釋天產生於印度,與中國的玉皇大帝並無瓜葛。帝釋天和玉皇大帝也並不在同一界中,帝釋天位於忉利天界,仍屬天人道,而玉皇大帝乃萬天帝主,統御諸天,管理法界,早已脫離輪迴,超越三界六道,地位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除了祭祀儀式之外,中國民間在這一天當中也有一些禁忌要遵守,例如,不得曝曬女人的衣褲、不得傾倒便桶等,以免玉皇大帝看到了觸犯了大不敬之罪。而祭品中五牲之一的雞,不能用母雞,最好是用閹雞或公雞,豬羊也亦然。(梁武帝因為崇信佛教,後來國破餓死在台城。梁武帝之後,道教受佛教的一定影響,所以此後祭天素食逐漸代替葷腥。)

玉皇上帝習俗

玉皇神誕之日為曆正月初九。道教宮觀要舉行金籙醮儀,稱 “玉皇會”。參加醮儀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齋天”大禮,以祈福延壽。廣東潮州地區,福建和台灣省民眾稱玉皇大帝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遊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中國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

正月初九是道教先天尊神玉皇大帝的聖誕之日。

玉皇大帝是道教和民間共同尊奉的一位神祇,玉皇大帝在民間有著廣泛的信仰基礎。

道教在正月初九這一天會舉行隆重的法會來慶賀玉皇大帝的聖誕,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的氣運,說白了就是個一磁場,這磁個場對你有利的時候你,周圍的和人事情都會你對有幫助,什麼好都事會出現,人別看到你會也喜歡你。

而當運你氣不好的候時,這個磁場你對便是不利,的你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利壞,事情也一是大堆。這個時就候需要開運,轉磁變

「農曆十一月初六日」,亦稱【玉皇大天尊】「榮登大寶之日」,而【民間】則視為「第三個」【天公生】(正月初九、六月初七,十一月初六)。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年初一恭賀玉清聖境元始天尊降誕之辰!
欣逢道教三清之元始天尊聖誕聖壽無疆
元始天尊,全稱為玉清元始天尊,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場位於崑崙玉清境。

崑崙山與玉京山不同,崑崙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羅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聖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聖境之上曰無極大羅天)。

《歷代神仙通鑑》稱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道門十規》中說:「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全稱:「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聖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無上帝.

元始天尊是東晉末年靈寶經所記載的最高神,太上大道君是東晉中期上清經所記載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則是東漢末年天師道所記載的的最高神。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在歷史上的出現記載卻比太上老君要晚。

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認為太上老君、靈寶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這是道教上清派的觀點。 如《真靈位業圖》此類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元始"之名最早記載於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眾仙記》(枕中書):開天闢地的盤古真人,是天地之精華,自號元始天王。天地構成之後,忽然在石澗積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會說話,常遊玩於大地之上,仰吸元氣,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通氣結精,而生扶桑大帝東王公與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後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宮中有七寶、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

他生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是宇宙生髮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每當新的天地開闢時,都有其年號,曰龍漢、延康、赤明、開皇、上皇等等,年號之間相距長達41億萬年。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紫雲之閣,碧霞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並眾神仙都要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傳眾仙之祖,地位極高,但具體形象的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十二臘月二十二日全真王重陽祖 師聖誕

王重陽是中國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創人,後被尊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歷史上稱為北七真。王重陽揉合儒家和道、釋的思想,主張三教合一。聲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認為“人心常許依清靜,便是修行真捷徑”。著作有傳道詩詞約千餘首,另有《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統道藏》

王重陽是老咸陽城西北約25 華里,今咸陽市秦都區雙照鎮大魏村人,生於腐朽沒落的北宋末年徽宗政和二年,即公元1112 年,農曆壬辰年臘月二十二日。王重陽出生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日暮窮途,日漸走向滅亡,國內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北方金人南下,連年兵荒馬亂,政權搖搖欲墜之時,生不逢時的憂患意識,從小就在王重陽的思想裡深深紮下了根。

王重陽,姓王,名哲,字知名,號重陽。自幼出生在一個富戶家庭,母親懷孕兩年零二十八天得以降生。胡長、眼大身高,生性好打不平,鄉人送了個綽號“王害風”。六七歲開始讀書,聰明過人。二十幾歲經史百家無不貫通。不但精通儒術,而且武藝高強。曾中金武舉,飽受金人歧視污辱。於公元1115 年,47 歲的王重陽看破紅塵,憤然辭官,隱居終南山下南市村,並在村外掘地為墓,人稱“活死人墓”,以墓為家,苦苦修行,潛心鑽研道教經典,經數年苦行修煉,終悟得道教真諦。後自稱在戶縣泔河橋上偶遇八仙呂洞賓,得修道秘法,從此,王重陽棄家出走,開始踏遍關中八百里秦川之地,廣納信徒,傳教講道,不久,創立了道教新派—全真教。

王重陽祖師是中國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創始人,被尊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

1527728986977s535os03rp

王重陽,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後改名為喆,字知明,號重陽子,故稱王重陽。北宋末京兆咸陽(今陝西咸陽)大魏村人。

王重陽祖師出生於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讀書,後入府學,中進士,系京兆學籍。金天眷元年,應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四十七,深感《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憤然辭職 ,慨然入道,隠棲山林。金正隆四年,棄家外遊,於甘河鎮遇異人授以內煉真訣,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在南時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號《行菆》,自居其中,潛心修持二年。三年,功成丹圓,遷居劉蔣村,七年,獨自乞食,東出潼關,前往山東佈教,建立《全真道》。祖師在山東寧海等地宣講教法,先後收馬鈺,孫不二,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郝大通,王處一為弟子,後世稱全真教七真人,遂後建立全真教團,十年携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等四人返歸關中,卒於開封途中。葬於終南劉蔣村故庵。

王重陽祖師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慾,注重修行,分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內修,其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為宗。全真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這種內修主要是修養精神,即性,也稱為性功,全真教即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張濟世度人。王重陽祖師還主張儒,,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也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全真道以《道德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必修經典。

 

全真教主張道家、佛家、儒家三教歸一,在中國宗教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王重陽曾著有《重陽全真教》、《重陽教化集》等,儒家的心性學說和佛教的寺院制度,都被他巧妙的吸收全真教中。道教到了全真,佛教發展到禪宗,儒教演變到理學,標誌著中國多元化文化逐漸趨於一元化的里程碑。人常說:“牆裡開花牆外紅。”王重陽在關中傳教多年,收效甚微,信徒僅有三人。公元1167 年,他猛然醒悟,毅然東出潼關,背井離鄉,遠到山東寧海、以昆嵛山為中心,繼續不辭辛勞,四處傳教,先後收下了馬鈺、譚處瑞、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即世稱“全真七子”。其中馬鈺和孫不二還為王重陽建造了全真庵,終於確立了全真教在道教中的歷史地位。公元1169 年,王重陽帶“全真七子”等人到河南開封傳教,次年不幸仙逝於此,終年僅歲。

王重陽與北七真

王重陽仙逝後,“全真七子”遵照師命,先後自立門戶,分別創立了“遇仙”、“南天”、“隨心”、“龍門”、“嵛山”、“華山”、“清靜”七大流派,信徒遍布大江南北,中華大地。其“長春真人”丘處機於公元1220 年應詔至西域,在天山謁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賜以“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從而使全真教在元代風靡全國,達到歷史鼎盛時期。王重陽仙逝後,金世宗(公元1161 — 1189 年)非常崇拜王重陽以及他所創建的全真道教,認為王重陽的故里大魏村,在千古帝都咸陽附近,北依九萯山,南有秦嶺屏障,又有涇渭滋養,實屬人傑地靈,藏龍臥虎之地,遂在大魏村建了一座佔地數十

畝規模巨大的宮觀,名叫“天聖宮”,三進三間,飛簷走獸,青磚、紅瓦精雕細刻。天聖宮前還栽了七棵松柏樹,以紀念“全真七子”,呈北斗七星狀,以示吉祥。“天聖宮”建成之後,十里八鄉,華夏大地一年四季燒香拜謁的人,絡繹不絕,香火不斷。終因天長日久,風雨滄桑,到了明洪武六年即公元1373 年,天聖宮已廢,到了“仙靈無可依之處,人無敬戴之所”的地步。天聖宮道士趙崇啟心痛不已,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四方奔走,募捐錢財,於弘治六年,在原址修起了“三清殿”、“祖師殿”、“靈宮殿”、“方丈院”共四座大殿。工程未完,趙崇啟去世,太清觀道士王道玄和他的幾位弟子又多方求助籌措,還修了“問雷神殿”,使天聖宮重新煥發了昔日的光彩。

明萬曆35 年,即公元1607 年,天聖宮周圍土牆逐漸毀壞,信官張朝“恐非棲身之所也”。他慷慨解囊,買來磚石,精心施工,使天聖宮土牆換磚牆,更加雄偉壯麗。

清乾隆56 年,即公元1791 年,有一個喜做善事的人名叫李一其,看到天聖宮歷經風吹雨打,將要毀廢,急忙找到溫承志,溫又逐級上報,當時任兵部侍郎福寧和溫承志分別捐資巨銀,將天聖宮重新修繕一新。大約從清乾隆時候開始,天宮便香火不斷,祭奠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老百姓人心嚮往、乞子求福的地方。大魏村農曆二月十五古會,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興起的。

歷經一百多年的兵荒馬亂,天災人禍,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天聖宮僅剩下三清殿和祖師殿,其中三清殿在1949 6 月咸陽狙擊戰中,被馬鴻逵軍隊毀於戰火,祖師殿卻倖免於難。二門兩旁的藥王廟和娘娘廟,三清殿前的焚紙樓和玉皇樓亦有損壞,但尚保存。而在祖師殿中,王重陽塑像端坐其中,全真七子敬立兩邊,四周還有很多道士拱奉,香火依然日夜不斷。特別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古會,更是人山人海,一派繁華景象。

解放初期,天聖宮裡還有三位道士:劉道士、季道士和陳道士。劉陳二位道士因病去世,季道士被政府改造為大魏村村村民,也已病故,幸虧其養子季振國仍然健在。後天聖宮裡塑像全部被毀,做了學校。直到1962 年三年困難時期,天聖宮徹底沒有了,院內那像徵全真七子的七棵巨大的松柏樹,聽說叫誰買去伐了,給他先人做棺材了。人們私下議論說:“狗再沒給他祖墳尿才怪呢!”如今,天聖宮的舊址,早已變成一片農田了,只是近年來,大魏村一些崇拜王重陽的老人,自己集資捐款,自覺自願,自己動手在天宮原址的大道旁,蓋了一間民房,房前立了一塊僅存約三分之一的殘缺不全的石碑。如果不是這塊殘碑及其碑上依稀可見的關於王重陽的歷史記載,誰敢相信這裡就是道教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的故里呢!

傳說王重陽在河南開封臨終前,一再囑咐弟子,一定要把他埋到他的故鄉,即陝西咸陽的大魏村。並說,一路上抬靈的繩子不能換,繩子斷在哪裡,就把他埋在哪裡。結果,當走到戶縣祖庵鎮時,繩子居然斷了。根據師祖的遺囑,王重陽的墓地就選在今天戶縣的祖庵鎮,並在原處建造了靈虛觀和重陽宮,亦叫“斷繩宮”以供奉千秋萬代,這位道教全真教的祖師。

王重陽曾先後被元世祖和元武宗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和“重陽鎮開化鋪及帝君”。從此,王重陽的名字,便成了我國道教一顆耀眼的明星。

王重陽:三教從來一祖風:

王重陽生活在宋代,創立全真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全真道內以《道德經》、《孝經》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必修經典,認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籙,不事黃白煉丹之術。

三教儒釋道,本身就是一教,只是人為的劃分罷了;就像是佛教的禪宗、淨土宗和法相宗等的劃分一樣;就像是三乘本是一乘也只是人為的劃分;就像是三身本是一身,也是人為地劃分罷了。王重陽是已經悟道,所以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因此他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經典,並不帶有宗教派別的偏見。

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歸一無二無三。三教者,不離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樹生三枝也。”

王重陽提出自己對三界的領悟:“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慮念,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離此三界,神居仙聖之鄉,性在玉清之境矣!”由此可見,三界本是人間三界,並沒有像神話傳說中那樣的三界。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賀邱祖聖誕 敬頌《邱祖垂訓文》

農曆正月十九是道教全真龍門派邱(處機)祖師聖誕。邱處機(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中國金朝末年全真道道士。丘處機為金朝和蒙古帝國統治者敬重,並因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減少殺戮而聞名。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 1227年(元太祖二十二年),病逝於天長觀,終年80歲。元世祖時,追封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丘祖寶誥

志心皈命禮

隱顯莫測,抱道無窮。

腹養黃芽,頂飛白雪。

體靜潛而藏天地,心寂默而轉乾坤。

妙奪陰陽,玄超無極。

授金丹之至訣,普度後人;

演嗣系之傳衍,玄裔萬世。

全真教祖,浩德恩師。

大悲大願,大惠大仁。

祖師長春,妙道開玄。

宏道真人,廣援普度天尊。

邱祖垂訓文

吾教後輩門人知悉,爾等悟士既入玄門之正教,必通夙世之善根,一證今生之福果,二修來劫之不墜。 若有向道之真心,當遵--------太上之法律。

奈何門人不自知覺,只圖道教一度平生,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錢俱皆有所關係。 乃世人之膏脂,農夫之血汗。 非用心以難消,豈無功而可受。 汝等愈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無功,便隨外道有益,以致奸盜邪淫,損人利己,或葷酒賭博,壞教敗宗。 或燒煉假術,哄騙迷人;或信投旁門譭謗正教。似此無賴種種不堪,豈是正教之所為乎? 且莫說爾等後學之輩,即天神有過則謫其位,地袛有過則降其職,神仙有過則墜其塵,鬼祟有過則滅其跡,君王有過則失其國,臣僚有過則加其刑,仕人有過則削其名,庶人有過則掠其福。 一切過惡,各有所歸。 何況爾等作孽者,其無報應乎?

吾教後輩門人,當自閑處揣心,出家所為何故,蓋為看破塵緣,輪回苦惱,方為盡道,豈可反造愆尤,重增孽債? 法有三乘,遵依本教而行,量力而進,立志而守,苦心而修,方是出家人之正路也! 夫上乘者,修真養性,苦志參玄,證虛無之妙道,發天地之正氣,除塵世之冤愆,廣行方便,大濟陰功,只候三千功滿,八百行圓,然後身超三界,位列天仙矣! 或跨鑾鶴而朝金闋,或駕彩鳳而赴瑤池。 千真恭敬,萬聖護持,與天地同體,日月同明,豈不為出家人之大丈夫哉!

夫中乘者秉心演教,禮懺誦經,奉太上之科法,禮天尊之寶號,信心肯禱於聖前,虔誠戒齋於廟中,清淨身心,闡揚大道,一念純真,常存正法,運用滅度之時,自有善神擁護,或送皇宮,或生官府,或為君王,而名登九五,或為卿相而位列三台,那時萬民敬仰,四海投歸,人中殊勝,豈不尊乎!

夫下乘者,修宮建廟,印經造像,修橋補路,戒殺放生,施茶舍藥,推慈悲之本,舍慳貪之意,周濟窮苦,低下為心,尊師敬友,接待往來,愛老惜貧,以待功行圓滿,自有金童接引,轉化為人,得生富貴之家,一生受用無窮,豈不快哉? 如此修為三乘之法,句句分明。若不省者,不除酒色財氣,不如還俗歸家,染苦為樂,隨心所欲,任意所為,豈不樂哉? 如何久戀玄門,迷而不省,造下無邊罪孽,果報難逃。 過世之時看待推誰?有志誠者可以深入,無夙緣者可以速退,不然造罪加倍。 吾甚憐憫,為此訓焉。倘有見訓者,回心聞訓者,轉念重整剛志,痛改前非,勇猛精進,承辦道業,聞者開悟,見者開發,省悟者回光之心也,開發者反照之意也。 如不早覺,永失真性,一墜冥途,常沉苦海,化為異類。 到此之時,悔之何及? 聰明達人,仔細思之,今生錯過,大道難遇矣!

白話淺釋

入我教的後輩門人要知道,你們這些有悟性的人,既然入了玄門正教,必定是通了幾世的善根,一來為了修成今生的福果,二來為修來生的不墮落。如果有向道的真心,就要遵守太上的規矩。

奈何門人不知道自覺,只希望入道教就過完這一輩子,不知道玄門的禁忌和戒律,一粒米、一文錢,都是有關係的,這是(提供供養的)信眾們的膏脂,是農夫們辛勤勞作的血汗。不用心修行就不能消化,豈是沒有功德就能坦然接受的?

你們反而更加愚昧,不知道仔細思量,不肯修持,反倒是說道教沒有啥好的,便跟著外道去學他認為有用的東西了。以至於奸邪、偷盜、淫邪,做出種種損人利己的事。有的吃葷酗酒賭博,敗壞道教的門風。有的用種種江湖騙 來哄騙他人,詐取錢財。還有的轉投別的宗教來誹謗道教。

像這種種種不堪的惡行,豈能是教風清正的宗教所能做出了的?且不要說你們這些晚輩後學,就是天神犯了過錯 也要降低他的神職,地祗有了過錯也要降低他的神職,神仙犯了罪就要打落凡塵,鬼怪犯了過錯就要消滅,君王有了過錯就會失去他的國家,官員犯了過錯就會導致刑罰,讀書人犯了過錯就要削去他的功名,老百姓有了過錯 就會減少他的福氣。一切的過錯,都會導致懲罰,何況你們這些作孽的人,難道會沒有報應麼?

我的後輩門人,應當在空閒的時候好好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出家是為了什麼? 是因為看破了塵緣,輪回的痛苦,為的是求大道出迷途,豈能反而造下罪過,重新增加罪孽呢? 法有三乘,遵照本教的規矩修行,按照自己的能力修行,立志遵守,磨煉自己的心性,這才是出家人的正路!

上乘的法門,是修真養性,苦心參學道的玄奧,求證虛無妙道,發揚天地的正氣,消除塵世的冤孽罪過,廣行方便,積累陰功,只要等到功德圓滿,就能超脫三界,位列天仙了! 有的騎著仙鶴朝拜金闕,有的駕著鳳凰去赴瑤池西王母的蟠桃會。 無數的仙人都尊敬你,無數的聖真都護佑你,和天地一樣偉岸,和日月一樣光明,難道不是出家人中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麼?

修中乘法門的人 懷著清靜的心弘揚教法,禮拜懺悔 誦經祈福,奉太上的科儀戒律,恭敬地稱頌天尊的寶號,清淨身心,闡述弘揚大道,使心念純淨歸一,時常存念正法,羽化的時候自然有神仙保佑,有的進皇宮為皇子,有的生官宦人家,有的成為君王,而成為九五至尊,有的成了三公九卿而站在高臺上,那時 萬民敬仰,四海臣服,成為人中龍鳳,豈不是很尊貴麼!

下乘法門,修建宮觀廟堂,印造經書 塑造神像,修橋補路,戒殺生,去放生,施捨茶水 湯藥,接濟窮苦的人,懷著虛心放低自己的姿態,尊敬師父朋友,接待客人,愛護老人憐惜窮困的人,等到功德圓滿,自然有金童來接引,投生到富貴人家,一生受用無窮,難道不快樂麼?

這樣三種修行的法門,句句說得清楚明白,如果不反省自己的人,不戒掉酗酒 好色 貪財 易怒的惡習,還不如還俗回家,把吃苦當做享樂,隨心所欲,任意妄為,這不是很快活麼? 為什麼要迷戀玄門,迷戀卻不反省,造下無邊的罪孽,逃不掉果報的輪回。 死的時候可以依靠誰?

有志氣有誠心的人 才可以深入,沒有緣分的人可以馬上還俗回家了,不然造下的罪孽加倍。

我實在是憐惜你們,所以才說這番訓誡。如果有看到訓誡的人,回心轉意的看到訓誡的人,轉過年頭重新立下堅定的志願,願意痛改前非,勤奮地修行,傳承道教的事業,聽到的人開悟,見到的人反觀自己,反省開悟的人 浪子回頭的心,開發的意思的是反觀自己的意思。 如果不早早地發覺,就永遠地失去真性,一旦死後到陰曹地府,沉浸在苦海之中,化為異類,等到這個時候,後悔又有什麼用? 聰明的人,好好地自己想想,今生如果錯過,大道就再難遇到了!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十九:燕九節與丘處機祖師聖誕

農曆正月十九:燕九節與丘處機聖誕

恭祝長春祖師聖誕千秋

 

正月十九:燕九節與丘處機祖師聖誕

長春丘真人

丘處機本名不詳,金熙宗皇統八年農曆正月十九日(1148 2 10 日)生於山東登州棲霞。1166 年開始學道。1167 年拜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為他取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1168 1170 年間,丘處機跟隨王重陽在山東和河南傳教。1170 年春,王重陽在河南汴梁逝世後,丘處機跟隨同門馬鈺、譚處端和劉處玄到陝西終南山拜會王重陽的朋友,及後於1172 年將王重陽遷葬終南山。

1174 年為王重陽守喪的期限屆滿後,丘處機先後在陝西寶雞磻溪和隴州龍門山修煉十餘年,自此聲望日隆。1186 年冬,他重返終南山主持“ 祖庭” (今重陽萬壽宮)事務。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春(1188 年),應金世宗的詔書邀請前往中都會面,受命主持萬春節醮事,留居官庵,期間獲得金世宗三次召見。他在中都留居半年後,當年秋天得到同意返回的聖旨,1189 年春,返回終南山祖庭。

1191 年冬,由於金章宗限制全真道在陝西的活動,丘處機被迫帶領部分弟子回到故鄉棲霞。稍後,他將舊宅拓建為太虛觀,繼續弘揚道法。

老北京過去有很多民俗節日,正月十九,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叫做“燕九節”——一個紀念道教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的節日。

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後贈號長春真人。西元1148年農曆正月十九生於山東棲霞濱都裡村。自幼失去雙親,嘗遍人間辛苦。從童年時就嚮往修煉成“仙”,少年時棲身村北的公山,過著“頂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飲松風”的生活。傳說,他為了磨煉意志,曾一次次將銅錢從石崖上扔進灌木叢,直到找到為止。

19歲時,丘處機在寧海昆崳山(今牟平東)出家,師從王重陽,和其他師兄弟合稱“全真七子”。他們是: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甯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馬鈺之妻)。全真七子隨王重陽一起創立道教全真派,丘處機在王重陽去世後入磻溪穴居,歷時六年,行攜蓑笠,人稱“蓑笠先生”。後又赴饒州龍門山(今寶雞市)隱居潛修七年,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1188年春,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主持“萬春節”醮事,名聲大振。1191年秋,丘處機回歸故里修建濱都宮(賜號太虛觀)作為傳道之所。1203年劉處玄逝世後,丘處機成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長達二十四年,期間他在政治和社會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使全真道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在此期間,南宋和金朝政府屢次詔請丘處機赴朝,但他都沒有前往。

1224年春天,丘處機應燕京官員的邀請主持天長觀。1227年,成吉思汗下詔將天長觀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並賜“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處置”,即詔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同年農曆七月初九日,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

農曆正月十九 長春丘真人誕:

因為農曆正月十九是丘處機的生日,故而他的門徒編造出種種“靈跡”。據《帝京景物略》記載,正月十八的晚上,丘處機或化身為士族、官吏,或裝扮成遊人、婦女,或打扮成乞丐,重返白雲觀,誰有運氣碰到這位神仙,就能祛病延年。有些人索性前往白雲觀內,徹夜不眠,或躲在白雲觀內的僻靜角落,期望會到神仙。由此白雲觀就熱鬧了起來,這就有了“燕九節”盛會。“燕九節”的本意是“宴丘”,即用酒席祭祀丘處機,叫白了成了“燕九”。

正月十九至二十一的這三天,老北京還有一個傳統習俗:開印。

所謂“開印”,即是由欽天監選擇吉日,通知各衙門開始辦公。正月從春節到十五長長的年過了之後,該開始新一年的勞作啦!

道教全真科儀之慶賀科儀 ── 稱職聖班

道教科儀中什麼是祝壽與慶賀科儀?

祝壽科儀在道教中是每逢祖師聖誕,先一日晚上止靜後,舉行祝壽。如邱祖聖誕於正月十八日晚上祝壽,正月十九日早課後舉行慶賀。

下面是高功稱職和接聖班

功:臣系,太上無極大道;玉清金笥寶錄,混元紫府,選仙上品秉

東華演教,龍門正宗,大羅天仙狀元,邱大真人門下;

第十九代,叨科闡事小兆臣,盧圓熹洎領,兩班道侶人等;

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臣盧圓熹今奏為,今據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五號之一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地方棲居,

焚修弟子盧圓熹,洎領合觀道俗人等;

今值天運年, 00日,恭 XXXX聖誕良辰之日,

臣盧圓熹與合觀道俗人等,就於臺灣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設立瑤壇;

跪誦 太上諸品仙經,禮拜高真弘名寶號。

上祝 聖安,下祈清泰;祈恩默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五穀豐登;宮觀香火綿遠,教法興隆,道眾修真有份。

,進道無魔,三業六根之過咎,道前咸滅,九玄七祖之先靈,悉超仙界,本廟(宮觀)道俗人等,各家道泰,逐戶清平,臣等下情無任,不勝懇禱之至,誠惶誠恐,稽首頓首。

爐焚真香,虔誠上啟。

虛無自然,玉清聖境,說經教主,大羅元始天尊。

虛無自然,上清真境,捧送玉帝,大羅靈寶天尊,

虛無自然,太清仙境,留演聖教,大羅道德天尊,

萬天之主,玉皇上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北極星主,紫微大帝,

南極長生大帝,除災利物天尊,

六經天鈸帝君,南極朱陵,度命天尊,

太一九天,採訪使者,

聖師東極慈父,黃籙教主,大慈仁者,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

恭望靈聰,俯垂恩光。

上啓諸天上帝,瓊闕高真,五老上帝,十極天君,十方救苦,靈寶天尊,南斗六司,銅魂星君,北斗七元,解厄星君,月府太陰皇后,日宮太陽帝君,普天星斗,河漢羣真,恭望靈聰,俯垂納受。上請

南方丹界天尊,清微靈寶,歷代師真,

九天回骸,起死真君,

九天玉女,清律官君,

天地水府,三官大帝,

東嶽仁元聖帝,五嶽四瀆,

四天上帝,五嶽五官夫人,嶽府諸司,官班聖眾,

天下名山洞府,古今得道祖師,神仙兵馬,無鞅數眾,

是日雲空過往,糾察真宰,

臨庭兵馬,助道神員,法筵有感,

悉仗真香,普同供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月初二陸修靜祖師聖誕

看南朝高道如何整頓和改革道教制度

陸修靜祖師(406-477),字元德,南朝宋著名高道,早期道教的重要建設者,吳興東遷(今浙江吳興東)人。少宗儒學,博通墳籍,旁究象緯。又性喜道術,精研玉書。及長,好方外游,遺棄妻子,入山修道。初隱雲夢,繼棲仙都。為搜求道書,尋訪仙蹤,乃遍游名山,聲名遠播。

1、陸修靜祖師大敞法門深弘典奧,敕封丹元真人

宋元嘉(424453)末,宋文帝劉義隆欽陸修靜祖師道風,召入內宮,講理說法。時太后王氏雅信黃老,降母后之尊,執門徒之禮。後因避太初之亂南遊。大明五年(461),至廬山在東南瀑布岩下營造精廬,隱居修道。

宋明帝劉彧即位,思弘道教,泰始三年(467)召見於華林園延賢館,「先生鹿巾謁帝而升,天子肅然增敬,躬自問道,咨求宗極。先生標闡玄門,敷釋流統,莫非妙范,帝心悅焉」。明帝在北郊天印山築崇虛館以居之。在此期間,他「大敞法門,深弘典奧,朝野注意,道俗歸心。道教之興,於斯為盛」。

元徽五年(477)陸修靜祖師羽化,弟子奉其靈柩還廬山,詔諡簡寂先生,以廬山舊居為簡寂館。宋徽宗宣和(1119-1125)間,封為丹元真人。

2、陸祖整頓和改革道教制度,制定「九齋十二法」齋醮體系

東晉南朝時期,道教在組織形式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主要表現是祭酒制的衰落和道官制度的興起。祭酒制度為早期五斗米道之舊制,其基本特徵是「立治置職」,道官祭酒「領戶化民」,實行政教合一之統治。為實現道官祭酒與道民的統屬關係,天師道制定了三會日、宅錄和繳納命信等制度。規定在三會之日,道民必須到本師治所參加宗教活動,登記檢查「宅錄命籍」,聽道官宣布科禁,考校功過。道官憑此向天曹啟告,請天神守宅之官保護道民家口安全,禳災卻禍。自魏初天師道北遷至晉宋之際,出現了組織混亂,科律廢弛的嚴重局面。當時許多道民在三會之日不赴師治參加集會,不報戶籍,不交租米命信。一些道官更「妄相置署,不擇其人,佩籙惟多,受治惟多,受治惟大,爭先競勝,更相高下」,「縱橫顛倒,亂雜互起,以積釁之身,佩虛偽之治籙。身無戒律,不順教令,越科破禁,輕道賤法。恣貪慾之性,而耽酒食,背盟威清約之正教,向邪僻襖巫之倒法」。祭酒制度的腐朽敗落,就失去了「清約治民」,使「道化宣流,家國太平」的作用。

陸修靜祖師提出一套整頓和改革的措施。陸修靜祖師禁止道官自行署職,實行按級晉升的制度。他認為,普通民眾須有功德,才能受籙為道民;道民受籙之後,有功者才能升遷。從受十將軍籙依次升至受五十將軍籙,再從籙吏依次晉升散氣道士、別治道官、下治道官、配治道官,以及下、中、上八治道官。其最高者,即「能明煉道氣,救濟一切,消滅鬼氣,使萬姓歸伏」的道師,才能拜署上八治中的陽平、鹿堂、鶴鳴三治道職。強調「采求道官,勿以人負官,勿以官負人」的組織措施。為健全三會日制度,他重申,三會日「民各投集本治師,當改治錄籍,落死上生,隱實口數,正定名簿。三宣五令,令民知法。其日,天官地神咸會師治,對校文書。師民皆當清靜肅然,不得飲酒食肉,喧譁言笑。會竟,民還家,當以聞科禁威儀教敕大小,務共奉行」。同時,他還針對「宅錄」制度嚴重混亂的狀況,規定每年三會日之最後一日,作為登記、審核宅錄的最後期限,其日,每個道民都須齎信至本師治所,由本師給以注籍,以便道官「領戶化民」。

陸修靜祖師十分重視道教齋儀的作用,認為「齋直是求道之本」,主張「身為殺盜淫動,故役之以禮拜;口有惡言,綺妄兩舌,故課之以誦經;心有貪慾嗔恚之念,故使之以思神。用此三法,洗心凈行,心行精至,齋之義也。」他在總結前代齋儀的基礎上,制定了「九齋十二法」的齋醮體系。並撰述一系列齋戒儀範之書。他汲取儒家的封建禮法、道德規範以及佛教的「三業清凈」的思想,從而使道教齋法不僅有了系統的儀式戒科,而且使齋戒儀範的理論更加完備。

3、陸修靜祖師整理和分類道教經典,著作甚豐

陸修靜祖師不僅整頓組織、完善齋醮儀式而且還對道教經典進行整理和分類。他早年便注意採訪搜集道教經典,曾「南詣衡湘、九嶷,訪南真(魏夫人)之遺蹟;西至峨眉、西城,尋清虛(王褒)之高躅」。元嘉十四年(437),即著手刊正《靈寶經》,編撰《靈寶經目》。泰始三年(467)從廬山入京,居崇虛館,又得當時朝廷收藏的楊羲、許謐手書上清經真訣。相傳由鮑靚所造之《大有三皇經》亦為其所得。於是他「總括三洞」,校理卷數目錄,於泰始七年奉敕撰《三洞經書目錄》獻上。據云,陸修靜祖師共著錄道家經書並藥方、符圖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內一千九十卷已行於世,一百三十八卷「猶在天宮」。針對當時《靈寶經》錯亂糅雜,使後來學者難辨真偽,「視聽者疑惑,修味者悶煩」的情況,於是對之整理考證,編成了《靈寶經目》一書,從而大大地推動了靈寶派的發展。陸修靜祖師在整理道教經典的同時,又創造了三洞四輔十二類的道教典籍分類體系,為隋唐以後歷代整理道書,編修「道藏」所沿用。

陸修靜祖師一生著作甚豐,有關齋戒儀範者尤多。劉大彬《茅山志》謂其「著齋戒儀範百餘卷」,今《正統道藏》存有《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五感文》、《陸先生道門科略》、《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各一卷。另有《靈寶經目序》、《古法宿啟建齋儀》、《道德經雜說》、《三洞經書目錄》、《陸先生答問道義》、《陸先生黃順之問答》,均佚。《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三元齋儀》、《然燈禮祝威儀》、《金籙齋儀》、《玉籙齋儀》、《九幽齋儀》、《解考齋儀》、《塗炭齋儀》等也已亡佚,某些內容散見於《無上黃籙大齋成立儀》中。《通志·諸子類·道家略》中著錄有《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經》、《升元步虛章》、《靈寶步虛詞》、《步虛洞章》等。在唐法琳《辯正論》中,尚見其著有《必然論》、《榮隱論》、《遂通論》、《歸根論》、《明法論》、《自然因緣論》、《五符論》、《三門論》等,《破邪論》中又見其著有《對沙門記》。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十一月十一日

欣逢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聖壽無疆

恭祝太乙救苦天尊誕辰

道教的東方長樂世界

道教為中國固有宗教,旨在奉天行道,本道立教,以教化人,源遠流長,自炎黃,自漢始,然開道垂統,承先啟後,上成千代之統,下通萬事之變,窮源肇始自羲黃,集大成於老子,道尊而貴德,利物濟人。大道始自無極無始,垂象於太極太一,由一生二,二生三,復從三化育萬物,生生不息,本自然之妙理,陰陽合德,無為而無不為,無生而無不生,無有而無不有,通造化之奧妙,與天合一,與虛渾一,為全真境界,以凈化世人,聖化世界為究極目的。故在道教三官感應妙經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有一長樂世界,只有天堂無地獄,此救苦地上乃是好修行之處,能使人出離地獄,免遭四生六道輪迴生死,永離苦難,逕往人天,超生凈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掛無礙,此即是我道教所言東方長樂凈土——東極妙嚴宮。

佛經中曾言,十方皆有極樂凈土,佛教因屬西方庚辛金之教,特彆強調西方極樂世界。我道教屬東方甲乙木之教,故特彆強調東方長生極樂凈土。俗語言:「日出東方,日落西方。」故我東方長生凈土法門專司度生又度死之救度工作,乃是在世信仰求精神寄託之最佳法門,亦是百歲後求靈魂往生長樂凈土之最佳法門。許多外教人及我道教人士對道教沒有深入了解,謂我道信仰大都只求在世感應保庇之現實宗教,信仰者百歲之後靈魂沒有寄託之處,乃因其不知我道教有一方便接引之凈土法門。 此法門在我們道教《道藏》中即有詳細之記載。

現在工業社會是人生活大多緊張忙碌,想要抽出很多時間來修持是很困難的,尤其想要修至大羅天仙,成仙得道,更是談何容易。然人生百歲,一晃即過,一但過世靈魂則隨業緣去四生六道輪迴,流浪生死。佛教今日之興盛乃因其有一方便之西方極樂凈土法門,可接引眾生。基督教則能度人之天堂與上帝同在,我道教在三官感應妙經,及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中,即有記載,我東極長樂界救苦門庭,即是我道教凈土,修此法門乃是太一 ( ) 法門,在世有修持此一太乙法門,有信仰太乙,思念太乙,一但百歲則感應道交,隨即被接引至東極妙嚴宮,受蓮花化身,以蓮花為父母,以蓮花為體,可在那兒再修持上去,以九色蓮花座定品位,由下品修至中品、上品,再近一層修至大羅天仙之果位。

試看我道藏三洞四輔十二部經中,每言到接引、拔度、超渡之事皆要仰仗青華教主;青玄九陽上帝;太乙救苦天尊,因他是元始祖氣所妙化之九陽之精,故元始天尊謂老君曰:此聖最尊最貴,最聖最靈,可說得到並具有最無上之道心,其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最能代表道之真心,真慈真仁,以大慈悲心、平等心來救度眾生得以離苦得樂,令他們凡有所求,必能如願,如求健康長壽,得健康長壽,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福得福,求定得定,求道得道,求仙得仙,求度得度,只求你能誠信,必有靈驗。太乙救苦天尊因系無上道果之應化身,具有大自在神通力,無量大智慧力,能為人破厄破難、破邪破魔、並能為人解除一切病苦,故有太乙醫王之稱號。在天則稱太乙福神,在世稱為大慈仁者,在地獄稱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稱為獅子明王,在水府稱為洞淵帝君。因其具有廣大神通力,十方救苦天尊及十殿冥王皆其所化,故可自由出入遨遊天上人間地府水府,凡舉一切度生度死之救度工作,其皆能為,只要尋聲即隨機赴感,故又尊稱「太乙尋聲救苦天尊」。

太乙即太一,又稱元始祖氣,玄元一氣,乃無極之先,萬物之根源,靜為無極,動為太極,故物物含此,太乙之炁又稱太乙含真之炁,簡稱物物一太極。一能通天透地,舉凡無極界,太極界,三千大千世界,水府,地獄無處不到,既能貫徹萬物萬象萬事,亦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原動力。

太乙救苦天尊即是太始太乙,玄元一氣之妙化,因見眾生受苦,輪迴報對無有了時,特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之仁心,發清靜心,廣大願,謹遵元始(自然)教旨,普渡群生離苦得樂,只要眾生持念,思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自然以心印心與太乙道力相印,實時感應,始萬邪不入,萬禍不侵,萬難不生,誦之萬遍,福祿綿延,吉祥萃泰,壽命永保遐年。 在世能抱自己之一與太乙救苦天尊之一相印,即能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清靜無染,因心凈而國土凈。臨終前不忘憶念太乙救苦天尊,則實時被接引往生東極長樂世界——東極妙嚴宮,永脫生死輪迴之苦。

身為玄門弟子,道宗法徒,道教信徒的我們,能不知道我們道宗門下,道教這一偉大的清修凈土法門嗎?

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另有稱"尋聲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等號,簡稱救苦天尊。經曰:"玉清應化身",即是說明乃玉清元始天尊以九陽之精所秘化之身。道教中治理統治地獄另還有紫微大帝在幽冥化身的北陰酆都大帝,而太乙救苦天尊主救度。各宗教中認為業果是最難消除與阻斷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敵不過業力之說。但太乙救苦天尊卻可以將業果與地獄業力的象徵血湖化為蓮池,座下九頭獅子一聲吼,能夠打開九幽地獄的大門,也就是地獄的最深層。

太乙救苦天尊,簡稱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稱青玄大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等,誕辰為農曆十一月十一日,道教經典記太乙救苦天尊居"東方青華長樂世界"妙嚴宮(""或作""),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一如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對於積德行善、曉道明玄而功德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上清靈寶大法卷之十》曰:"東極青玄左府,長生保命左府,太一元生左府,太一神局。已上乃東極青玄四司,太一天尊所主,凡濟度幽明並屬之。"

太乙救苦天尊寶誥(註解)

太乙寶誥⑴

至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⑵。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⑶。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⑷。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⑸。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⑹。妙道真身,紫金瑞相⑺。隨機赴感,誓願無邊⑻。大聖大慈,大悲大願⑼。十方化號,普渡眾生⑽。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

[注釋]

⑴太乙:

即太乙或「一」,救苦天尊,又稱「尋聲救苦天尊」或「十方救苦天尊」。是天界專門拯救不幸墮入地獄之人的大神,受苦難者只要祈禱或呼喊天尊之名,就能得到救助。《道教靈驗記》描繪天尊的形象稱:端坐於九色蓮花座,周圍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在其身旁。道經稱「太一總領群司,為眾神之王」,「上鎮三清,下鎮人身」、「主諸天地」。《太一元真保命長生經》乃天尊為諸仙所說,謂修此可保命長生。《太一救苦天尊說拔渡血湖寶懺》為天尊所傳授,可使血湖中罪魂皆脫離苦趣,得見光明。另外,太乙神誓願救度一切眾生,又應化於十方,化號為濟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救度群生,故受到人們的廣泛信仰和崇拜。

⑵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

青華長樂界,即東方長樂世界,為天尊應化之世界。《太一救苦護身經》稱:「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東極妙嚴宮,仙宮名,為太乙救苦天尊所居之處。

⑶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七寶,指多種寶物。芳騫林,為天尊隱居之處。九色蓮花座,天尊的寶座。

⑷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萬真,眾多真人。指太乙救苦天尊,端坐於蓮花座上,有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周圍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百億瑞光,光芒萬丈。故言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

⑸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玉清,指玉清境清微天,為天寶君所治之處。應化,應感而化。玄元,即太上玄元皇帝,又稱太上老君。道門奉老君為尊神,尊為教主,為至高無上之神靈。認為老君應感隨方變化,無世不在。天寶君也是他的化身。玄元始為道之三炁。

⑹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浩劫,天地一成一敗為一劫,此指極長的時間。慈濟,慈悲濟度。大千,指包羅萬象、廣大無邊。甘露,甘美的雨露。此喻太乙救苦天尊濟度世人的盛德。此句緊承上句言,在老君化身為天寶君之時,天地尚未開闢,太乙救苦天尊就已經開始化度眾生,其功莫大焉。

⑺妙道真身,紫金瑞相:妙道,謂玄妙之道術。真身,即法身。此言太乙救苦天尊應感變化之身。紫金瑞相,指天尊威嚴慈祥的法像。

⑻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太一救苦護身經》稱:「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住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感。」世人若遇苦難,只須「念誦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凶為吉」。故《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稱:「太一救苦天尊隨形赴感,尋聲救苦天尊應念垂慈。」此句贊太乙救苦天尊普渡眾生之功德。

⑼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大聖,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大悲,悲憫世人。大願,救度眾生的宏願。此頌讚太乙救苦天尊之盛德。

⑽十方化號,普渡眾生:太乙天尊誓願救度一切眾生,又應化於十方,化號為濟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分別為: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天尊化號,救度眾生。故稱,十方化號,普渡眾生。

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億億,喻很多。劫,天地一成一敗為一劫。太乙天尊,為救度眾生,劫劫化身,神通廣大,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救度眾生不可限量。

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尋聲赴感,指太乙天尊處處化身,救度眾生,物隨聲應。世人有難,若念誦「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即化現身,給以救度。太乙救苦天尊,是其聖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欣逢道教三清之元始天尊聖誕聖壽無疆

天下慶冬至,舊去新臨。

凡間多蒙福,苦盡甘來。

《冬至》供『湯圓』:

《拜神》『甜湯圓用杯子裝』,

《祭祖》『鹹湯圓用碗裝』。

冬至大如年 要多吃湯圓。

湯圓圓的 小嘴圓的

肚肚圓的 三圓及第。

冬至大如年,恭賀玉清聖境元始天尊降誕之辰!

【冬至】或【大年初一】,係為【大羅元始大天尊】之「幻化日」,也是【宇宙】開始的起源。

元始天尊,全稱為玉清元始天尊,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場位於崑崙玉清境。

崑崙山與玉京山不同,崑崙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羅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聖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聖境之上曰無極大羅天)。

《歷代神仙通鑑》稱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道門十規》中說:「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全稱:「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聖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無上帝.

元始天尊是東晉末年靈寶經所記載的最高神,太上大道君是東晉中期上清經所記載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則是東漢末年天師道所記載的的最高神。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在歷史上的出現記載卻比太上老君要晚。

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認為太上老君、靈寶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這是道教上清派的觀點。 如《真靈位業圖》此類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元始"之名最早記載於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眾仙記》(枕中書):開天闢地的盤古真人,是天地之精華,自號元始天王。天地構成之後,忽然在石澗積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會說話,常遊玩於大地之上,仰吸元氣,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通氣結精,而生扶桑大帝東王公與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後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宮中有七寶、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

他生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是宇宙生髮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每當新的天地開闢時,都有其年號,曰龍漢、延康、赤明、開皇、上皇等等,年號之間相距長達41億萬年。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紫雲之閣,碧霞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並眾神仙都要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傳眾仙之祖,地位極高,但具體形象的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於空瀚之中,玄虛之處,消息化機,氤蘊融熔,陰陽五行造化其形,萬神開始生於無極之中,時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際,天光冥遠。浩漫太虛中,物化盈虧相生相剋,若浮若況,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沒紛紜,先天神祇飄蕩無憑。萬物銷鑠咸滅。時無極聖眾、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壞法身,遇此劫會,被混沌銷鑠,漸喪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會永失無存,拔盡本根。萬眾只有仰靠元始祖尊開創新宇,託付真身。

唐代末期,道士閭丘方遠在《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把元始天尊編排在神譜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漸推崇玉皇大帝,三清尊神成為一種象徵,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後來三清尊神改名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元始天尊他生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是宇宙生髮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每當新的天地開闢時,都有其年號,曰龍漢、延康、赤明、開皇、上皇等等,年號之間相距長達41億萬年。

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紫雲之閣,碧霞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並眾神仙都要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傳眾仙之祖,地位極高,但具體形象的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

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至南梁時,上清派宗師陶弘景所著的《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始有「元始天尊」之號。該書將天地宇宙中的神靈共分七階。第一階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這既正式確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個道教體系中的獨尊地位,又通過稱元始天尊「上合虛皇道君」,從而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虛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證。

至南梁時,上清派宗師陶弘景所著的《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始有"元始天尊"之號。該書將天地宇宙中的神靈共分七階。第一階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這既正式確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個道教體系中的獨尊地位,又通過稱元始天尊"上合虛皇道君",從而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虛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證。但是書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道藏》第3冊,第272)

l雖然歷史的傳說多有演變,但元始天尊至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宮觀中,大多設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在大型道教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或神像,均以元始天尊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誕之日是正月初一,中國民間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習俗。

道教三清分別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玉清大帝、天寶君,全稱玉清聖境虛無自然原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稱原始天王,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靈寶天尊又稱通天教主或上清靈寶天尊。原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的《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為三清之第三位。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宮觀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執扇子。相傳其原形為老子。民間傳統節日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