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教神尊聖誕 (1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恭祝農曆五月初一南極長生大帝聖誕。

南極長生大帝——雷部之祖,法力之源

五月初一長生大帝聖誕,執掌人間生命長短供奉增長福壽延年

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中國民間信仰的神仙之一。道教四御之一。南極星自旋轉而不動移,發奇明之光芒,位南極吸引眾星之力。

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中國民間信仰的神仙之一。四御之一。並非南極仙翁和老壽星。言南極星自旋轉而不動移,發奇明之光芒(極明之紅光),位南極吸引眾星之力。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簡稱神霄玉府,

對於南極長生大帝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其一為元始天王長子之說。據道經《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序》載:「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九龍扶桑日宮大帝。亦號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聖一也。」

這位真王,凝神金闕,思念世間一切眾生三災八難,一切眾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報緣對。又因牿劫相求,無量眾苦,不舍晝夜,生死往來,如旋車輪。故真王以神通力,憫三界一切眾生,即詣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閥之下,禮請殷勤,乞問紫微上宮紫玉瓊蕊之笈,於九霄寶籙之內,請《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萬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長生護命秘法》傳付下世。其二為元始天王第九子之說。

據道經《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稱元始天王「第九子位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統領」。同時,《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職》中對南極長生大帝的神職亦有記載,謂南極長生大帝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職太陽九炁玉賢君、玉清保仙王,諱棍洞,字曜華。

同卷《八帝封號官職位》中亦稱:「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綽霄太平應化道主大帝,遙領扶桑太陽九炁神君。《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一》:「太陽之日帝九陽扶桑君者,積炁成神霄真王也。又領南極之職,與韓司陶鑄天民,咸證九天,乃得神霄禁文天篆雲章,克日升霄。」

在道教典籍里:南極長生大帝,居神霄玉清府,號玉清真王,而於九天界化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居玉樞府統御雷部。

長生大帝常常被人和壽星老人、南極仙翁(老人星)弄混。北極紫微大帝統御萬星,則眾星辰圍繞著。而南極長生大帝號玉清真王,雷部眾神之力皆出於他,為眾神法源。

南極長生大帝可說是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並不是民間俗稱的老壽星或南極老人。執掌四時氣候運化,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亦控制萬物禍福生髮之樞機。上坐掌神霄府號玉清真王,總攬三十二天八區,而號統天元聖天尊。於浩劫中能濟度群生,普化眾生。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其化身,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時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對於南極長生大帝的來歷,相傳為元始天王長子之說。據道經《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序》載:「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九龍扶桑日宮大帝。亦號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聖一也。」這位真王,凝神金闕,思念世間一切眾生三災八難,一切眾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報緣對。又因牿劫相求,無量眾苦,不舍晝夜,生死往來,如旋車輪。故真王以神通力,憫三界一切眾生,請示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閥之下,禮請殷勤,乞問紫微上宮紫玉瓊蕊之笈,於九霄寶籙之內,請《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萬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長生護命秘法》傳於下世。

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簡稱神霄玉府。和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合稱道教四御,協助玉皇執掌天道。南極長生大帝,協助玉皇執掌人間壽夭禍福,其職責是執掌人間生命的長短。傳說經常供奉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長壽。

南極長生大帝,與九天採訪使應元保運妙化天尊、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九天雷祖大帝消災利物天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保制刼運天尊、六天洞淵帝君伏魔太一天尊、六波天主帝君普施法潤天尊、九天青城可韓丈人朱陵度命天尊,為神霄派雷法本尊,總號「雷霆九宸高真」。《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五記載,「九宸,即元始九氣化生也,故號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萬物。

一、來歷

據道經《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序》載:「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涬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九龍扶桑日宮大帝,亦號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聖一也。神霄真王,凝神金闕,思念世間,一切眾生。三災八難,一切眾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報緣對,浩劫相求。無量眾苦,不舍晝夜。生死往來,如旋車輪。我今以神通力,憫三界一切眾生,即詣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闕之下。禮請殷勤,乞問紫微上宮紫玉瓊蕊之笈,於九霄寶籙之內,請《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萬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護命秘法》傳付下世。」

二、神職

據道經《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稱元始天王「第九子位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統領」。同時,《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職》中對南極長生大帝的神職亦有記載,謂南極長生大帝任高上神霄玉清王,職太陽九炁玉賢君、玉清保仙王,諱混洞,字曜華。

《八帝封號官職位》中亦稱:「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綽霄太平應化道主大帝,遙領扶桑太陽九炁神君。南極長生大帝主南方,執掌人間壽福之事。下有南極上宰,廣壽仙翁;南極六司,延壽星君;南極福星,天德星君;南極祿星,天佑星君;南極壽星,老人星君等神仙。此誥,《道藏》第五冊《諸師真誥》稱《神霄誥》。

志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府,凝神煥照宮。會元始祖炁以分真,應妙道虛無而開化。位乎九霄之上,統理諸天。總乎十極之中,宰制萬化。宣金符而垂光濟苦,施惠澤而覆育兆民。恩溥乾元,仁敷浩劫。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

高上神霄府,凝神煥照宮:高上,高高在上。形容很高。神霄,謂天的最高層。《道法會元》卷七十六稱:「神霄府,乃真王(玉清真王,即南極長生大帝)所治,在於東南之位,其卿師使相贊輔玄化,雷霆玉經言之詳矣。」可見,神霄府乃南極長生大帝所治之處。凝神,聚精會神,精神凝定不浮散。煥照,光彩照人。此言靜心修煉,自然會光芒四射照亮整個宮闕。

會元始祖炁以分真,應妙道虛無而開化:

會,聚合、回合。元始祖炁,指先天虛無自然之妙炁。分真,分化成真。應,隨。妙道虛無,即虛無的玄妙之道。開化,原指啟蒙、教化。此指開度教化世人。

位乎九霄之上,統理諸天:位乎,位於。九霄,謂天的極高處。統理諸天,南極長生大帝,為上帝之長子,主南方,執掌諸天人之壽福,故言「統理諸天」。

總乎十極之中,宰制萬化:總乎,應合於。十極,即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宰制,統掇、支配。萬化,萬物的生長和變化。

宣金符而垂光濟苦,施惠澤而覆育兆民:宣,宣布、傳播。金符,即神符。道教驅役鬼神以至人神合一的秘文。垂光,垂猶言「俯」,用為敬詞。光,通「廣」。濟苦,濟度苦難。施,給予。惠澤,惠通「慧」,指智慧;澤原指雨露,此引申為恩澤。覆育,指天地養育萬物。兆民,指眾百姓。兆,極言其多。

恩溥乾元,仁敷浩劫:恩溥,恩澤廣大。乾元,原為《周易》用語,「坤元」的對稱。《易·乾》:「彖(tuàn)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孔穎達疏:「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乾」有「元亨利貞」四德)故以元德配乾釋之。」此指大德。仁敷,布施仁愛之心。浩劫,大災難。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大悲,指悲憫世人。大願,濟度眾生的宏願。大聖,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此贊南極長生大帝之盛德。

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此為南極指尊號。道經稱,神霄玉清真王,乃上帝指長子,主南方,號長生大帝。北宋末出符籙道派神霄派,稱其符法出於「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又號南極長生大帝。

志心稱念

統天元聖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南極寶誥

至心皈命禮。高上神霄府,凝神煥照宮。會元始祖炁以分真,應妙道虛無而開化。位乎九霄之上,統理諸天。總乎十極之中,宰制萬化。宣金符而垂光濟苦,施惠澤而覆育兆民。恩溥乾元,仁敷浩劫。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恰逢老君爺聖誕,認識歷劫度人隨方設教的老君爺

老子乃是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之一。

太上老君是老子嗎?

歷朝歷代對其分神下界授道的記載

太上老君,全稱「一氣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老君」。道教天神,傳說中的道教教主,為「三清」之第三位。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

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據《史記》載,老子曾為中國周代守藏史,因見周德日衰,退隱西遊,不知所終。秦漢之際,黃老道德家推崇黃帝老子為先王聖哲,與儒家之堯舜周孔相仿。漢初關於老子的傳言不一,司馬遷作《史記》已不能確指。此後因黃老道的渲染,老子日漸神化,東漢楚王英、桓帝都曾仿佛教法式祀老子。

邊韶作《老子銘》說:「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因為有這種社會傳言作背景,五斗米道經書《老子想爾注》乃稱「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南北朝時,南方道教崇三洞教主三清天尊,北方道教則崇老子神化之太上老君,在南朝道教所傳七部經教體系中,道德天尊所說洞神部經是《三皇經》,老君所說《道德經》是太玄部首經。唐太宗時焚禁《三皇經》,以《道德經》代之。高宗、玄宗又先後為老子加封尊號,推為宗室遠祖,並建太清宮專奉老子,儀規同於朝廷,而實為宗室祖廟,太上老君遂最終確定為太清境洞神教主,即道德天尊。東漢以後,老子化身故事很多,宋元時道士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集成其說。

太上老君,屢世為王者之師。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於玄妙玉女,經八十一年,於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

紀傳說:周武王時老君仍為柱下史。號經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極太秦,竺乾等國,號古先生。

前漢文帝時,老君降於陝河之濱,號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

漢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於琅琊曲陽,授于吉《太平經》。

後漢明帝元和二年,老君下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

漢順帝漢安元年,老君降於蜀山鶴鳴山,授天師張道陵,《正一盟盛》秘錄。

建康元年又授天師三洞眾經及超度九祖齋直之法。

北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於嵩山,授道士寇謙之《雲中音誦新科之戒》。

太武帝太平元年,老君降於嵩山,命寇謙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號。

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於羊角山,語吉善行,令奏聞云:「我帝祖也」。

唐高宗龍朔二年,帝祠老君。乾封元年上尊號玄元皇帝。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故截止於宋。

道教徒相信太上老君為至尊天神,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這是不可動搖的信仰,否則你就不是道教弟子,老子之徒。

據《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記載,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 化,於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太上老君,即「太清道德天尊」。 又稱「開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師寶天尊」等。 全稱「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關於老君的來歷,《雲笈七籤》云:「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干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而老子,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現今社會各行業中,如:鐵匠、煤窯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鐵匠等,皆祭拜老子為祖師爺。亦稱為「伯陽」、「老聃」、「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等。 葛洪《神仙傳·老子》載:「老子者,名重耳,字佰陽,楚國苦縣曲仁縣裡人也,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老子。」

宋時道士作《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第二十三化降聖跡亦言:「商二十四王祖甲三祀,乙丑歲,老君自太清仙境分神化炁,乘日精、駕九龍,化為五色流珠,下降於 亳州東國(劉向書作陳國)苦縣瀨鄉(《史記》作厲鄉)曲仁里,渦水之陰,靈飛李氏之家。是時,尹母晝寢,夢天開數丈,眾仙捧日而出,良久,視日漸小,從天 而墜,光燦奪目,大如彈丸,母受而咽之。覺,懷有娠。由是容顏益少,神炁安閒。所居之室,六炁和平,冬無凝寒,夏無祁暑。祥光照舍,眾惡不侵。不覺八十一 年,至商二十九王帝乙十一祀,歲庚辰,二月建寅十五日卯時,因從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老子。是時,陽景垂輝,祥雲蔭庭,萬鶴翔空。有九龍薦水,以浴聖 姿。龍出之池,因成九井。下地即行九步,步生蓮花,謂曰:「吾於多劫之前,降生於西那玉國李谷之間。」故指以示人,非今時始此姓也。名耳,字伯陽,諡曰 聃。聃,《說文》云:「耳漫無輪。」謂能博古通今,故諡號曰「聃」也。

歷代的不斷演變

東漢延熹八年(165年),邊韶作《老子銘》說 :「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正一盟威道經書《老子想爾注》乃稱「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南北朝(420589年)時 ,南方道教崇三洞教主三清天尊,北方道教則崇老子神化之太上老君,在南朝道教所傳七部經教體系中,道德天尊所說洞神部經是《三皇經》,老君所說《道德經》 是太玄部首經。

齊梁高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定太上老君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極宮,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書》的《釋老志》稱太上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

唐太宗時焚禁《三皇經》,以《道德經》代之。唐高宗尊太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號,稱「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並以老子李耳 為同姓,推其為宗室遠祖,建太清宮以供奉,儀規同於朝廷,而實為宗室祖廟,太上老君遂最終確定為太清境洞神教主,即道德天尊。到宋代真宗於大中祥符六年 (1013)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

老子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人,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如最早是上古仙人廣成子,然後是倉頡,周代的老子是伯陽父,春秋的老子是李耳,戰國的老子是周太史贍,漢 代則是三張(祖天師張陵、系天師張衡、嗣天師張魯,以系天師居多)。 所以太清寶誥里有「歷劫度人,隨方設教,隱聖顯凡」等語。

另外,關於《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中鴻鈞為太上老君師父的說法屬子虛烏有。鴻鈞本作鴻均,最早出現於西漢王褒的《四子講德論》,「夫鴻均之世,何物不 樂?」鴻均指的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把鴻鈞稱為三清之師,借喻道教大羅天,而在道家經書、典籍內都沒有此記載。道教的最高神是三 清。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位於玉幾下三寶景陽宮。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 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寶誥

至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月三崆峒山梵音繚繞 祈福恭賀真武大帝壽誕

真武大帝,為道教信仰的鎮守北方之天神。其身披長發、穿黑衣金甲、腰纏玉帶、仗劍怒目、足踏龜蛇、頂罩神光。真武大帝受元始天尊敕命,率領三十六天將和五百護法靈官,巡遊三界、糾察十方、仗劍度人、降妖伏魔。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同時也是明朝的護國神明,明朝自高皇帝至監國朱術桂均信仰真武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頌經祈禱。道源聖地甘肅崆峒山道觀會每年這一天在皇城舉行祈福法會。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月初六東華帝君聖誕認識男仙首領,因為男人成仙都歸他管

東華帝君,號元陽父扶桑大帝,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王公焉。居東華方諸宮,又名諸宮童初府,道教尊為「輔元立極天尊」、「傳丹度世天尊」、「東王木 公天尊」等。與金母皆挺質太玄,毓神玄奧,於東方溟溟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而形成,與西王母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 子登仙得道者全部由他掌管。

按《塵外記》方諸山在東海之內,其諸司命三十五所,以隸天上人間罪福,帝君為大司命,總統之山有東華台,帝君常以丁卯日登台四望。學道之人凡仙有九品,一 日九天真王,二日三天真皇,三日太上真人,四日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日真人,七日靈人,八曰飛仙,九日仙人。凡此品次升天之時,先拜木公後謁金母,受事 既訖,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而觀元

1.東華帝君的形象

《神異經》稱東王公居東荒山大石室,皓髮,人形鳥面而虎尾。杜光庭《墉城集仙錄》稱:「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

秦漢時,相傳海中有三島,而十洲位列其中:上島三洲,為蓬萊、方丈、瀛洲;中島三洲,為美蓉、閬苑、瑤池;下島三洲,為赤城、玄關、桃源。三島九洲鼎峙洪 蒙之中。三島之間有紫府州,為東華帝君別理統傳靈官職位,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轉真聖,入虛無洞天的地方。凡此三遷都是由 東華帝君主管。

唐末杜光庭撰《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中,經文載「仙人葛玄曰: 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 吾今於世書而錄之。」杜光庭注曰:「東華者,按《上清經》云:東方有飄雲世界碧霞之國,翠羽城中蒼龍官,其中官闕,並是龍鳳寶珠合就,上有五色蒼雲覆蓋其 上,故號蒼龍宮也。乃是東華小童君所居之處。此明仙翁自雲吾逢彼帝君,即傳受此經,且非輕傳於下士也。」

2.全真道的始祖說

《金蓮正宗記》云:「東華帝君,姓王氏,字玄甫,道號東華子。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道……在人間數百 歲,殊無衰老之容。開闡玄宗,發揮妙蘊,陰功濟物,玄德動天,故天真賜號東華帝君,又曰紫府少陽帝君。授度門人正陽子鍾離雲房,嗣弘法教。」

元彭致中編《鳴鶴餘音》卷三收有王重陽祖 師的《滿庭芳》詞,上闋云:「汝奉全真,繼分五祖,略將宗派稱揚。老君金口,親付與西王聖母,賜東華教主。東華降鍾離承當,傳玄理,富春劉相,呂祖悟黃 梁。」可見,全真道將東華帝君尊為始祖,認為王玄甫祖師即是東華帝君下降,並尊其為「北五祖」之首。王玄甫祖師,又名王少陽,師事白雲上真,為漢代山東 人。元世祖時敕尊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元武宗時加尊為「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

3.東華帝君寶誥(東華木公誥)

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三十五司命,遷轉虛官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九氣生化方匯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聖為生物之王。《易》曰:帝出乎震是也。故日東華紫府少陽帝君。東華帝君的寶誥如下:

 

志心皈命禮,清微大道,無極神君。元始之化炁分真,紫府之潛龍勿用。稱帝於方諸之山,職掌天階仙籍;立闕於碧海之上,道稱化育群生。三宮有管轄之司,八帝 為無為之座。屆期登台南顧,宛爾紫炁東來。湛寂真靜,誕迪玄功。無上之君,群真之祖。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東華大司命,少陽帝主,扶桑帝君,東王木公天 尊。

志心皈命禮,紫府洞天,青陽化炁。掌握諸仙之籍,開闡法門之始。撰著黃庭與道德經,相為表里;提衡閬苑佐神寶君,秘以維持。青雲結蓋,紫炁聯城。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青陽起派,紫府東華帝君,輔元立極天尊。

志心皈命禮,天仙統領,大道綱維。稟九炁之元靈,聚清微之妙奧。開敷丹法,闡抉先天。圓明自在映虛空,廣大高明通無始。接濟眾生而願弘誓重,拔超趣類而滯 起沉升。朽枯受炁於東方,幽暗見光於赤地。朗宣正教,攝治邪蹤。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主掌群仙寶篆,東華立極,大道帝君,傳丹度世天尊。

 

北五祖寶誥

大道開先,玄元闡化。教垂今古,諡號東華。接漢室之將軍,隱終南而仙契。過化每超於劫運,示現長在於塵寰。啟唐朝之英賢,悟神仙之秘訣。飛劍貨藥,警化無 方。金廷丞相之高標,寶印力辭之勇決。霞裾上陟,南北統宗。天復挺於人豪,道遍通於四海。發金蓮之七朵,演仙派於十方。長生理被於古今,玄妙天垂於率土。 恢弘至道,廣度愚迷。慈悲濟苦,全真祖師。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重陽全真開 化極輔帝君。五祖闡道天尊。

至心稱念東王木公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王玄甫又名王少陽,(即八仙故事中傳說的李鐵拐)東華帝君,後稱北五祖之第一祖。漢代人。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山,授之全套道家秘而不傳的功法。遂隱於昆嵛山煙霞洞,修養性命。後傳其道於正陽帝君鍾離權。

 

王玄甫(?—345),名誠,字玄甫,號東華帝君或紫府少陽君。漢代東海(今山東兗州)人。幼慕真風,白雲上真引之入道,遂居於崑崙山煙霞洞,韜光晦跡,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後授度門人鍾離權,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濫觴,故被尊為北宗第一祖。晉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白日昇舉,後稱“中岳真人”。農曆六月十五生,十月十六(一說正月十五)上升。

  元世祖時敕封“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元武宗時加封為“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帝君”。道教北五祖之一。

  又說王玄甫為東華帝君所化身也。號少陽,又號東華子。系天仙東王公所降生,乃亦稱為東華帝君,生於戰國時。《金蓮正宗記》雲:“東華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道……在人間數百歲,殊無衰老之容。開闡玄宗,發揮妙蘊,陰功濟物,玄德動天,故天真賜號東華帝,又曰紫府少陽帝君。度門人正陽子鍾離雲房,嗣弘法教。”

編輯本段傳奇與史實

  王玄甫在人間百年,殊無衰老之容。王曾學道於赤城霍山,服青精石飯,得日精丹景之法,能內見五臟。王玄甫又得白雲上真真傳,精修三年,盡得其妙。於是背負雙劍,行俠仗義。欲除惡揚善時,運太極真一之氣,則雙劍騰空飛起,事畢復還。有詩讚曰:“隱隱龍樓靄瑞霞,風流紫府少陽家。昆吾高聳光千丈,初放全真第一花。”

  據《金蓮正宗記》載,王玄甫於白雲上真處受青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週天火候、青龍劍法。後於終南山凝陽洞傳長生真訣、金丹火候、青龍劍法與正陽帝君鍾離權,其後形成鐘呂金丹派

天界尊神—東華帝君
與西王母共為道教尊神的東王公,又稱“木公”,“東華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楚地信仰“東皇太一”神,又稱“東君”,即為神化了的太陽神(太陽星君),此為東王公之前身。

東王公一詞,始見於晉葛洪《枕中書》,書中稱之為扶桑大帝,文曰:“元始君經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日元陽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梅之中。”《仙傳抬遺》說他“冠三維之冠,服九色雲霞之服,亦號玉皇君。”《真靈位業圖》將其排在上清左位,號曰太微東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顯示了其由日神演變而來。

  對於東王公的來歷有諸多記載,《枕中書》稱他為元始天尊與太元聖母所生。 《仙傳抬遺》又說他為青陽之元氣,百物之先也。 《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和《列仙全傳》卷一皆稱其諱倪,安君明,鐘化於碧梅之上,蒼靈之墟。

  道教創立後,將東王公納入神系,稱其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王公焉。與金母皆挺質太玄,毓神玄奧,於東方溟溟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而形成,與西王母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 《塵外記》所說與《列仙傳》略同,稱東王公居方諸山上,並說方諸山在東梅之內,其諸司命三十五,所以錄天上人問罪福,帝君為大司命總統之。山上有東華台,帝君常以丁卯日登台四望學道之品者。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日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昇仙得道之時,得先拜木公(東王公),後謁金母(西王母),此後才得升入九天,入參三清,拜太上而觀元始。故漢初有小兒歌謠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時人皆不知道,只有子房往而視之,並說:“此東王公之童也。 ”聲稱從前元始天尊告十方天人曰:“吾自造言混沌,化生二儀,役禦陰陽,始封皇上元君。自東華扶桑大帝陽,始封皇上元君。自東華扶桑大等棱量水火,定平劫數,中皇元年,太上於玉清瓊房金闕上宮授帝寶經花圖玉訣,使傳後學玉名合真之人。”故《玄綱》雲:“東華不秘於真訣是也。”紫府為東華帝君校功行的地方。秦漢時,相傳海中有三島,而十洲位列其中:上島三洲,為蓬萊、方丈、瀛洲;中島三洲,為美蓉、閬苑、瑤池;下島三洲,為赤城、玄關、桃源。三島九洲鼎峙洪濛之中。三島之間有紫府州,為東華帝君別理統傳靈官職位,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轉真聖,入虛無洞天的地方。凡此三遷都是由東華帝君主管。據《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三十五四司,遷轉洞虛宮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之氣,生化萬匯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聖,為生物之主。”故《易》曰:“帝出乎震也。”因此有“東華紫府少陽帝君”之稱。又《真教元符經》雲:“昔二儀未分,溟滓濛洪如雞子,玄黃之中生自然。有盤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曰盤古,乃是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行虛空之中。又有太元聖母化生天脊膂中,經百劫,天王行施,聖母連生天皇,號上皇元年,始世三萬六千歲,受元始上帝符命,為東目大帝扶桑大君東皇公,號曰元陽。

  據諸道經記載,東王公又號青童君、東方諸、青提帝君,名號雖殊,但有一東華。後來又給他安排姓氏、配對(西王母)職能(掌管男性仙籍),並尊稱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其誕辰日為農曆的二月初六。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北京過去有很多民俗節日,正月十九,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叫做“燕九節”一個紀念道教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處機的節日。


丘處機329578464_516193930645608_3796421605762659189_n329392551_6235397666493461_5057839750513968212_n

正月十九日:燕九節

臺灣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祖師

全真龍門道派丘祖生

恭賀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聖壽·丘處機祖師

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後贈號長春真人。西元1148年農曆正月十九於山東棲霞濱都裡村。自幼失去雙親,嘗遍人間辛苦。從童年時就嚮往修煉成“仙”,少年時棲身村北的公山,過著“頂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飲松風”的生活。傳說,他為了磨煉意志,曾一次次將銅錢從石崖上扔進灌木叢,直到找到為止。

19歲時,丘處機在寧海昆崳山(今牟平東)出家,師從王重陽,和其他師兄弟合稱“全真七子”。他們是: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甯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馬鈺之妻)。全真七子隨王重陽一起創立道教全真派,丘處機在王重陽去世後入磻溪穴居,歷時六年,行攜蓑笠,人稱“蓑笠先生”。後又赴饒州龍門山(今寶雞市)隱居潛修七年,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1188年春,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主持“萬春節”醮事,名聲大振。1191年秋,丘處機回歸故里修建濱都宮(賜號太虛觀)作為傳道之所。1203年劉處玄逝世後,丘處機成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長達二十四年,期間他在政治和社會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使全真道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在此期間,南宋和金朝政府屢次詔請丘處機赴朝,但他都沒有前往。

1224年春天,丘處機應燕京官員的邀請主持天長觀1227年,成吉思汗下詔將天長觀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並賜“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處置”,即詔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同年農曆七月初九日,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

因為農曆正月十九是丘處機的生日,故而他的門徒編造出種種“靈跡”。據《帝京景物略》記載,正月十八的晚上,丘處機或化身為士族、官吏,或裝扮成遊人、婦女,或打扮成乞丐,重返白雲觀,誰有運氣碰到這位神仙,就能祛病延年。有些人索性前往白雲觀內,徹夜不眠,或躲在白雲觀內的僻靜角落,期望會到神仙。由此白雲觀就熱鬧了起來,這就有了“燕九節”盛會。“燕九節”的本意是“宴丘”,即用酒席祭祀丘處機,叫白了成了“燕九”。

正月十九至二十一的這三天,老北京還有一個傳統習俗:開印。

所謂“開印”,即是由欽天監選擇吉日,通知各衙門開始辦公。正月從春節到十五長長的年過了之後,該開始新一年的勞作啦!

一般世人,或者修道者,往往在家祈禱神靈,或是不遠千萬里朝拜名山,祈求神靈護佑,而在邱祖看來這是捨本求末。

邱祖提倡向自己本命元神發大願,“今世祈長生者,不向本命元神自發大願,乃從仙佛乞靈,是捨本求末矣,究竟於我何與哉!”此種高論,在歷代道書中很少看到,這是全道真內心修持的最高境界和內外純真如一的展示。

道法不尚神通,有道即有法,法在道中,靈驗無比。

當年邱祖在山中修道,京城皇宮有妖物,百法不靈,法師束手,請問於祖師,祖師在山中微作念,彼物已攝入道光法境中。

“初不用雷神將帥,符圖印訣,邪不朦正理也,吾存其理也。”大道包含一切妙理,道高法靈,若不修道而專務法術者,其法不會十分靈驗。

怎樣修道?

邱祖說:我宗惟貴見性,其中水火配合是次要的,主要以息心凝神為初基,以性明見空為實地,以忘識化障為作用,“回視龍虎、鉛汞,皆法相而不可拘執,不如此,便為外道,非吾徒也。

農曆正月十九,是道教全真龍門派邱(處機)祖師聖誕,恭賀  廣援普度天尊邱大真人聖誕。

志心皈命禮

隱顯莫測,抱道無窮。腹養黃芽,鼎飛白雪。體靜潛而藏天地,心寂默而轉乾坤。妙奪陰陽,玄超無極。

授金丹之至訣,普度後人。演嗣系之傳衍,玄裔萬世。全真教主,浩德恩師。大悲大願,大惠大仁。祖師長春妙道,開玄宏道真人,廣援普度天尊。

臺灣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

道觀爐下弟子信女一同祝壽

祈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事業順利、延壽消災

盧圓熹道長 專線:電話(04)22656052

廟址-臺灣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五號之一

(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公廟)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