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陽祖師五月二十日聖誕

馬丹陽祖師,諱處鈺,字通一,號丹陽子,開全真道遇仙派,道教尊為「全真領教天尊」、「丹陽抱一上仙」、「無為普化天尊」等,居蓬萊宮。

全真嗣教天尊譚祖

全真廣教天尊劉祖

全真演教天尊邱祖

全真洪教天尊王祖

全真翼教天尊郝祖

全真體教元君孫祖合稱北七真。

馬丹陽祖師在長期的醫療實踐和養生研究中,發現三里、內庭、曲池、合谷等十二個穴位的獨特治療作用,並歸納總結出《天星十二穴主治雜病歌》。馬祖天星十二穴對針灸的貢獻,不只在於他重點指出十二穴的主治狀況,最重要的是提出主要穴位的配合使用通則,使針灸治療研究更加突破,並使更多的患者疾病得以解除。

馬丹陽祖師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不僅能詩善文,而且還擅長針灸療法,常無私周濟貧苦。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被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所著 《洞玄金玉集》,共10卷,輯所作詩歌一千餘首,全面地反映了他脫塵離俗、色空俱忘、清靜無為、修煉性命的主張。除此之外,還著有《神光璨》等。

《丹陽真人語錄》說:「學道者不須廣看經書,亂人心思,妨人道業。若河上公注《道德經》、金陵子注《陰符經》,二者時看亦不妨。亦不如一切不讀,觜盧都地養,最為上策。」

馬丹陽真人,初名從義,字宜甫,更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宋陝西扶風人,全真道遇仙派的創立者。

與全真嗣教天尊譚處端真人、

全真廣教天尊劉處玄真人、

全真演教天尊邱處機真人、

全真洪教天尊王處一真人、

全真翼教天尊郝大通真人、

全真體教元君孫不二真人合稱北七真。

馬丹陽真人,原名從義,京兆扶風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裔。家族為避五代之亂,徙居寧海,世居城內,富甲一州。

馬丹陽真人天賦異秉,其母唐氏受孕時,曾夢見麻姑賜丹一粒。童年時期即常吟誦塵外之語,成人之後更擅長於文字。

昆嵛山道士李無夢見了馬丹陽真人的長相,譽其為“額有三山、手垂過膝”的大仙之材,又作《贊》稱讚他說:身體堂堂,面圓耳長,眉修目俊,准直口方,相好具足,頂有神光。

當地名門孫忠顯因為愛惜馬丹陽真人的才德,於是將女兒孫富春(即北七真重的孫不二真人)許配給他。

馬丹陽真人出家之前,家財豐厚,輕財重義,頗得鄉親們的信重,在福山為官,權總六曹,宦途甚為得意,與妻子感情亦為融洽,育有庭珍、庭瑞和庭珪三子,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馬丹陽祖師寶誥

志心皈命禮,伏波苗裔,閬苑飛仙。領袖諸真,為重陽之高弟;精融丹液,開後學之津梁。梳三髻以示誓不忘師,戰千魔以能備臻大道。惟一點丹田暖擁,遂三千薄海神周。濟度無窮,靈奇莫罄。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全真領教,丹陽抱一上仙,無為普化天尊。

七真寶誥

志心皈命禮。

道先一炁,世顯七真。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轉還丹之訣。

甘泉潤物,變朽回春。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衛州變化,

坐十載以成真。壁間墨跡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異。井有多生之記,一時着顯化之功。磻溪六年,龍門七載。道功備而名聞時主,丹符錫而掌握神仙。石上談玄,空中飛蓋。元主屢宣而問道,甘霖克日以濟民。早窮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訣。卦圖斯演,至道大成。清靜散人,探玄得道。蓬萊仙路,億劫獨持。慈悲濟苦,全真祖師,

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

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

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

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

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

太古廣寧通玄妙極真君。

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

七真演化天尊。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當山太子洞蜜蜂道人“賈爺”

武當山“賈爺”:“道法自然,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修行”

來到武當山,許多遊客除了感受道教文化、欣賞武當美景之外,也抱著尋仙問道的想法,渴望一睹武當奇人。

  在武當山,有一位道長曾被央視、鳳凰衛視等眾多著名媒體聚焦報導。他就是隱居於武當山太子洞的賈永祥道長,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賈爺”。

 隱世道長仙風道骨

 農曆三月三,春雨紛飛。武當山紫霄宮背倚展旗峰,穿過宮殿,只見在展旗峰的半山腰,靜立著一座斑駁而古樸的石門。穿門而過,是一段曲折的山路,路的盡頭又是一座極具年代感的木門。打開木門,可以望見懸崖峭壁上一條窄窄的過道,太子洞就在對面。

  太子洞是一個天然洞穴,洞高約10米,寬約15米,相傳是靜樂國太子、真武少年時修真的地方。太子洞里安放著一座元代的小石殿,殿內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青年時代的塑像。

 群山環繞著這座天然洞穴,洞穴頂處一汪清泉涓涓流下,正好落在下方的一口古井之中,這裡正是太子洞的用水來源。

  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長坐在洞外,與遊人們交流著。圍坐在他身邊的遊客們,都顯得畢恭畢敬。面對遊客們的各種問題,他談笑風生,思維敏捷。他就是獨守太子洞20多年的賈道長。

  在武當山,不論乾道、坤道,有德行的人,都被尊稱為“爺”。因此,大家都尊稱他為“賈爺”。

 賈道長年事已高,但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多少歲了。因為,道不言壽。如果有人問“賈爺”歲數,他總是笑臉相迎地回答:“我還是一個小孩子。”

  雖然過著隱居修行的生活,但是賈道長平日里讀書看報、聽電台節目,還做一些筆記,信息並不閉塞。記者來到太子洞的時候,賈道長正在看近期的《十堰晚報》。

  評價起《十堰晚報》,賈道長說:“辦得好,辦得好。主要是把上下的聲音都集中起來,上下的綜合起來。這叫上呼下應,你沒有下面的聲音,不叫上呼下應。”

在方圓八百里的武當群山,歷代修建了無數道教廟觀。在眾多的古建築群中,太子洞是一個不被注意卻又非常重要的地方。許多遊客慕名找到太子洞,常常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心靈的昇華。

 

 為何有眾多遊客慕名前來?

  原來,早在11年前,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再說長江》欄目火遍大江南北,其中的第21集《道化武當》,就講述了隱居於武當山太子洞的賈道長的日常生活。隨著《再說長江》的熱播,賈道長也被更多人熟知,不僅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2015年鳳凰衛視攝製組也前來拜訪賈道長。

  眾多電視節目不僅聚焦賈道長自創的養生術,也關注他的修行生活,其中頗為有趣的,就是一群可愛的蜜蜂陪伴賈道長的故事。

 在節目畫面中,賈道長打開自己的碗櫃,就能看到飛舞的蜜蜂。對於這些不請自來,甚至反客為主的小傢伙,賈道長十分坦然:“這是我的護法,我的朋友。它們不光在這裡,那上面也有蜂窩,它們是維護我的。我覺得它們是我的朋友。它們自己找的地方,屬於自然,很自然。”

  賈道長和這些蜜蜂共同生活了10多年,彼此間已經習慣。為了方便蜜蜂出入,賈道長還刻意在碗櫃上鑽了4個孔,但是蜜蜂們似乎還是喜歡自由地往來。偶爾會被蜜蜂叮咬,賈道長說:“其實蜜蜂也是捨己為人,它不會無緣無故地叮人。一旦叮到你身上,你就祛除風濕了,蜂療可以治風濕。”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太子洞時,沒有覓得蜜蜂的身影。賈道長笑著說:“也不知道是哪位導遊,帶著它們出去旅遊了。”詢問賈道長是否知道蜜蜂何時飛走,他風趣地說:“不知道,當時它們也沒給我打招呼。”這樣的坦然,也許就是傳說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峭壁穴居道法自然

 賈道長並非一位高冷的“高人”,對於慕名來到太子洞的遊客,他總是笑臉相迎。“孩子們,既然來到這兒,就來拜拜太子爺吧。”這是賈道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遊客們或許不知道這位老道長出家的故事。賈道長名叫賈永祥,1984年在武當山玉虛宮出家,那時他沒在宮觀裡住,而是在龜亭里安家,在山下的菜園裡勞作。

  5年後,賈道長從玉虛宮上山來到紫霄宮,照顧吳理銀道長。老道長仙遊歸天后,他才隱居於太子洞,至今也有20多年了。

  出家人沒有退休之說,賈道長一直堅持值殿。和其他道友一樣,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清苦,不食葷,不婚戀,持戒守律,清心寡欲,青燈為伴,獨善一生。

  不少人好奇,覺得賈道長為何堅守在這裡20多年,隱居的生活是否苦悶?賈道長總是笑答:“怎麼能說苦呢,安安靜靜地在自然深處修行,這是一件好事啊。”

 也許這就是道家所說的道法自然,接受所處的一切,順著環境變化而變,融為一體。

 對於普通人的生活追求,賈道長有自己的理解:“我覺得能付出就是我的幸福。只要能付出,我就健康,什麼時候付出不了了,那就不健康了。別的不是我的,我沒什麼追求。”

 談到尋常人的日常煩惱,賈道長表示,所有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好與壞,美與醜都是分不開的,俗世間的種種只是人們自尋煩惱罷了。

 

慈悲為懷行善積德

 從古至今,道家思想在中華歷史風雲中流淌,時至今日,“道法自然”的魅力仍然未減。

 春季,武當山風雲變幻,時而春雨綿綿,時而春光燦爛。只要山中騰起雲霧,就會恍如仙境,山巒疊嶂,浩然縹緲。同樣飄渺的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道家哲學,猶如獨守山洞20多年的賈道長。

  不少人向賈道長詢問,何為道家經常提及的“道”?賈道長說,道家所提及的“道”不是能用言語表達清楚的,這是要靠人用心去悟。領悟到事物的真諦,人就找對了正確的“道”,領悟錯了,那就需要多走點彎路。

  賈道長講到自己的感悟,“其實還是一個信仰問題,我們信仰什麼就有什麼,不信仰就沒有,要以慈悲為懷,行善積德。”

  天天都有許多人來到太子洞和賈道長聊天,山下的事他都了解。“有些人認為,我們道人應該不理俗世。出家人與世隔絕,我認為是不對的,站在我的角度來說,我是中國公民,站在公民的角度來說,我應該愛國。”

  賈道長寫了多本書籍,印刷後放在洞內,供人們免費領取。記者翻開一本《和諧與修行》,扉頁上是賈道長題寫的一首短詩《和諧為貴》,內容短小精悍:“忍人讓人,非我怕人,饒人是福;知事熄事,太平無事,省事為高。”

  關於眾人諮詢最多的修行,賈道長在序言中寫道:“修行絕不是掛在嘴巴上的二字,而是要在行動上公開表達出來……只有公開的修行,公開的實修、與眾同行。無論你官職多高,只要不折不扣地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個大修行人;一個真正修行的心就是拿著掃帚去掃垃圾,把自己當做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同樣是在修行;所以我認為天下無處不是修行點,世間無誰不是修行人。”賈道長就是用這樣質樸、通俗的語言,解答我們認為高深、晦澀的難題。

 “人生是需要感悟的,並不是通過某位道法高深的聖人指導而過上想要的生活。順其自然地體會身邊發生的一切,感受事物的因果,這樣最終找出做事的方法,這才是人生的''。”言語之間,賈道長為我們這些“迷失”的人們指點了迷津,這正是他做事的方法,更是他的“道”。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午不食 戌亥施食 陰陽受恩、修善懺悔齋戒

『過午不食』、『戌亥施食』等詞彙,不僅是道教齋醮修持的常用語,而且對修行人『法陰陽、參天地、節飲食、度群生』都有特別的意義。

『過午不食』、『戌亥施食』等對『法陰陽』有什麼意義呢?

據《業報因緣經》載,眾生的罪福業報不僅禀身自然,受之業報,而且受水土、父母承負影響。

當身所受,先世種因,罪止一身,殃流子孫”,各種因素加在一身,甚至殃及子孫。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德蒙天真救拔,甚至滅罪增算呢?

1 修善可得拔度:諸天諸地罪福不同,禀身自然業報而來。

《業報因緣經》載:諸天大聖,乘雲駕虛,持旛建節,按行眾生,罪目籍錄。諸天仙聖,分身變化,或貴或賤,或貧或富,或病或壯,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大或小,或長或短,種種托形,下在人間,教化一切。

諸天仙人靈人,及諸飛天神王、善惡童子,日日遊行人間,條錄善惡,以奏諸天。雲宮星府、日月宮殿、山川岳瀆靈官,考較人民,善惡功過。

廣造經像,置觀度人,布施齋戒,濟死度生,普救一切眾生,大弘誓願,作大福田,善根不斷,利益眾生,柔順和睦,持齋奉戒、慈悲救度眾生,供養天尊大道,長命老壽,子孫昌熾、長命富貴;

父子、夫妻、男女常同居處。

培常住福田,在在處處得人敬仰,甘膳美食充身可口者。豪貴尊重、人見畏敬者,從敬信三寶中來。

布施持齋、成就福田、救濟貧窮,富貴豐足。

供養三寶出家法身,形容端正。

不飲酒食肉葷辛、常在清淨中,身體香潔,眾人見愛。

廣行布施、修補橋樑、多作福田種種功德,子孫豐多,富貴圓滿。

供養出家法身、持經護戒,形容端正,笑語柔和,舉止奉聖,得人愛念恭敬。

2 懺悔可得減罪:只以世水外洗渾身,法水內洗身心罪惡。

發自然善意,在大道真君/太上道君御前禮拜燒香,投誠懺悔,己身所犯一切惡業,及過往亡人億曾萬祖,生身見前父母、妻子、眷屬,無量劫來捨身、受身、所在託生至於今生轉無量身,所有罪咎,發心懺悔,即得滅除,身心清浄,減罪無量。

前身、今身未曾發露,爰及九玄、七祖,過去見存父母、妻子、因緣眷屬,能起一念御前首陳,皆得滅除,內外清浄。

常能受持《業報因緣經》,燒香懺悔,滅除身中一切苦惱,悉得清浄,能除無量眾生宿根惡業。

諸天上聖、妙行真人、神仙靈人等,常欲令人燒香懺悔,則善神保護,眾聖扶持。

若罪結在身,內外結縛,則惡神可害,疾病纏身,水火刀兵,毒蟲猛獸,枷鎖牢獄,眾害加身。

凡夫惟知外飾面目、衣服手足,只以世水外洗渾身,而不知以法水內洗身心罪根惡業,可不愚迷。若是面目手足衣服等事,勤加洗濯,必得道真。

3 節飲食可增算:散施鳥獸遍及蟲魚,悉令飽滿獲福無量。

天地運度,晝夜相推,十二時間,炁有生死,盛衰變化,善惡吉凶,人鬼不同,罪福各別,陰陽利害,自有所宜。

據《業報因緣經》載:禺中諸天下臨,玉女散華,金童揚煙,三界五帝、日月星辰、神仙兵馬、金剛力士一時齊到,止善輟惡,名聞上清,萬天歡悅,一切獲福。

也就是說當地時間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用齋,不僅可以增算除病,而且諸天下臨,止善輟惡,名聞上清,萬天歡悅,一切獲福。具體飲食時期,及增算除病如下:

『夜半』子時到『禺中』/巳時之間,分別是天人、天官、天輔、天王、天帝、天真等受食,這段時間用齋不僅可以增算除病,甚至地官敬仰、司迎,延壽獲福。

但是入『日中』/午時,到『人定』/亥時這段時間/除未查到酉時,天魔王、地魔王、人間鬼神、冥王鬼神、餓鬼畜生、酆都鬼神等開始受食,不僅滅算生病,而且眾害加身,所以一般守齋者一般都有過午不食的說法。

另外,在『人定』亥時是『餓鬼畜生』、『酆都鬼神』等受食的時間,故而道教活動場所一般施食都會選擇戌亥時施食。

『人定』/亥時『餓鬼畜生』、『酆都鬼神』受食,世人食之除『滅算五千,生四百四病,萬害加身』外,『鬼物邪精乘其飲食入人腹中,能生百病及諸眾苦、一切厄難,奪人算命,不得神仙長生不死』。故而亥時,建議不要與『餓鬼畜生』、『酆都鬼神』爭食。

據《業報因緣經》載,但凡在吃飯時起四想,發大慈悲,先出諸食於前供養。

『獻仙聖』、『飴地祇』、『與鬼神』、『及眾生』,可免諸兇惡,鬼氣不侵。散施鳥獸,遍及蟲魚,悉令飽滿,獲福無量,生死受恩。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上午的『禺中』巳時、九點至十一點是最適合人吃飯的,也是除病最多的時辰。

另外,早晨的食時/辰時,七點到九點吃飯是增算延生最多的了。

相反,在『黃昏』/戌時、七點到九點是減算最快,『人定』亥時,九點到十一點是生病最多的,這段時間『餓鬼畜生』、『酆都鬼神』等受食,盡量少食以減少無妄之災。

志心稱念上清靈寶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單從飲食起居與時辰的關係看,夜六點開始在外夜宵到9點就能回家安枕,是否能延年益壽,陰陽兩利呢?

天真大聖,不僅觀見眾生罪福,而且隨身應化、救拔眾生。

在這段時間吃飯、就餐,會不會得到天真大聖的增算除病呢?

顯然,人們的飲食起居,都與時辰有著直接的聯繫。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等道教理念,一直以來都指引道教徒來學道、修道、行道。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門北帝古廟  

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廟。位於氹仔市區中心嘉模前地。據廟內碑記載,約有150年曆史,是氹仔最古老的廟宇,供奉統管北方的保護神北帝,又稱玄武大帝、真武大帝。該廟外形莊嚴肅穆,建築古樸,正門椽樑及簷拱處裝飾有雕刻和七彩壁畫。廟內正堂懸掛一塊大木匾,上刻“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四壁飾有北帝、龜神和蛇神石刻圖案。廟內陳設神颱、鍾鼎等祭品。

北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又有玄天、玄天上帝、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其為統理北方、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間神祇,又稱黑帝。

 澳門北帝古廟澳門只有一間北帝古廟,位於氹仔舊城區,是澳門最早出現的廟宇,據說有百年曆史,真確年期卻無法查證,而據廟內的碑牌記載則估計至少擁有160年曆史,即約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時,當時曾作修建。從前的氹仔島以漁民為主,故對漁獲最為關心,因此經常祭祀北帝並在當地建立北帝廟。

北帝古廟供奉北帝外,同時祭拜華光、金花、關帝、財帛星君及魯班等神祀。每年的北帝誕,在廟外的空地都會搭上戲棚演神功戲,又有燒香酬神等賀誕活動一連數晚在舉行,熱鬧非常。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至日:恭祝上清靈寶天尊聖誕

靈寶天尊又稱“上清大帝”,全稱“一氣化三清上清居禹余天真登上清境元氣所成太上高聖靈寶天尊妙有上帝玉宸大道君”,簡稱“玉宸道君”,靈寶派則稱“太上道君”。

道教至高天神,三清尊神之第二位。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在道觀之“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大多手捧如意,最早為道教上清派尊神。由太元聖母體內降生以後,暫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內的蕊珠闕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納玉晨精氣、慶雲紫煙,凝神集氣,幻化成型,然後轉世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胎於洪氏,育形為人的肉體。其母懷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將他誕生於西那天鬱察山浮羅峰下。

齊梁高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稱為靈寶天尊或靈寶君。據《洞玄本行經》言,靈寶道君廣傳道法,注經立說,傳之於萬世。元始天尊在大羅金殿所宣講的道法,許多都是由道君整理傳世。並流傳凡間。

靈寶天尊還經常下凡到世間宣揚道法,普度世人,千變萬化,不可勝數。男男女女,大大小小,或草或木,或凡或聖,變化形形色色,到下界講經布教,教化眾生,周而復始。自元始天尊開光元年,至靈寶天尊赤明元年,前後共經歷了九千九百億萬劫,度化眾生不可勝量。

靈寶天尊原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的《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稱為靈寶天尊或靈寶君。

據《雲笈七簽》引《洞真大洞真經》,靈寶天尊系“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處受經法以後,即輔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萬侍衛。萬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圖。

《洞玄本行經》載,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道教宮觀裡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或手持太極圖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

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

靈寶天尊之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曆五月中。

民間於夏至日之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為主神。

上清寶誥 至心皈命禮

居上清境,號靈寶君。祖劫化生,九萬九千餘梵炁。赤書煥發,六百六十八真文。

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紀元洞玉歷而分五劫。天經地緯,巍乎造化之宗。

樞陰機陽,卓爾雷霆之祖。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夏至啦(歡呼)夏至就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雖然越來越熱了,但可以享受到最長時間的陽光真的很開心耶!

#夏至是什麼?

20226211714分,太陽會在這時候直射北迴歸線,因此也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在傳統上有「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表示過了夏至以後,白晝會逐漸變短,黑夜則會逐漸變長。還有一句台語俗諺是:「夏至風颱就出世。」代表這段時間就要開始真正進入颱風季囉~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靈應事蹟

靈應一是從人修煉成神。

 相傳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黃帝紫雲元年托胎于淨樂國善勝皇后,于三月初三降臨人間,時玉皇大帝三魄附體,淨樂太子不願繼承王位,潛心會道,十五歲辭別父母進太和山修煉,在(紫霄宮後山太子洞)絕壁的岩洞裏苦修四十二年,於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靈應二是“披發仗劍”鎮魔除妖保皇權。

 玄武升天後正值天界裏,魔妖迭起,打鬥廝殺,元始天尊在天宮中說法傳道時,黑毒血光穢雜之氣都沖進了南天門。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鎮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萬天兵天將一夜之間降伏了妖魔。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鎮守北方,並要經常下降人間“普福生靈、操扶社稷”,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名義發兵誓師時是玄武“撥發仗劍”相護佑才使靖難成功,玄武成為從天庭到人間保皇權、扶社稷統管三界的靈應之神。

  靈應三是保佑家族子孫旺盛。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孝文化對大漢民族影響最大,華夏民族能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直接相關,一生不娶妻生子是對父母的最大不孝。玄武是龜蛇合體,龜蛇者陰陽公母合體也,男女相合才能生育子兒。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和朝拜,能保佑其家族子孫旺盛,不生育者只要到玄帝前祈願求子,一定能如願所償。

 靈應四是保佑祛病體康。

 人類對生的渴求,對死亡的恐懼與生俱來,道教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通過修煉能超脫生死輪回而達得道成仙,故對本我的生命特別崇拜,貴生惡死,追求樂生長生。玄武是水神,水是生命和萬物之源,沒有水就沒有世間萬物,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更沒有健康和長壽之說,通過對玄天上帝的朝拜,祈求身體健康、百病消除,而達到生命的永恆。

 靈應五是保佑祿位高升。

 忠孝自古難兩全,望子成龍父輩付出太多,歷代以來華夏民族認為小孝孝於床前,大孝封官進爵,衣錦還鄉。門庭顯要官爵的追求是當時人類發展的基本動因,玄武從人到神的修煉,從四方神不顯眼的小神供奉到玄天上帝統管三界,是天下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保佑自己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加官進爵,祿位高升,衣錦還鄉。

 靈應六是保佑財源廣進。

 自古以來人類對財富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在我國農耕時代,人們只有四大分工,即耕、讀、漁、樵。農耕的豐收代表一切財富,為官者的奉祿是以“石”為計量,有多少奉祿即一年有多少擔糧食。封地、良田和奉祿是體現讀書士子成功的度量衡,年奉祿多少和收入多少擔糧食才是財富的體現。玄武乃北方水神,只有通過對玄武的祭祀朝拜,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世人才能財源廣進、永享太平。

  靈應七是保佑民眾家宅興旺。

 “民以食為天”是普天之下民眾的心聲,農耕時代民風淳樸,人們追求衣食無憂的日子,但自然災害不斷發生,人類戰勝自然缺乏信心,自然的巨大無形災難的發生,往往使人類食無定所,面對生存的極大挑戰,故民眾對水神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能保佑年年風調雨順、祈求五穀豐登、只有五穀豐登,才能六畜興旺,家宅興旺。

 通過民眾朝拜祈願種種神通的靈應,玄帝信仰已深入民心代代相傳。

本道廟由吾先祖輩、奉祀玄帝香火傳承延續至今已傳三十二代。

玄天上帝顯傳武當山,流傳道法科儀,北極玄元宮道觀本道廟附設植福斗壇,以北帝天心秘法、北帝伏魔大法、太上玄靈急奏斗科、諸天斗秘,由傳承正一、武當、全真道士駐廟主持法事科儀,為信眾消災解厄、疑難惑事,均可前來求解迷津。助您渡過一切困境,玄天上帝護佑、事事順利。

#歡迎各位信眾蒞臨指導

#歡迎宮堂壇寺廟駕臨參進香指導

#歡迎十方信眾蒞臨與上帝爺公結緣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導航廟址-台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5號之1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高架鐵路臺中五權車站旁本廟參拜

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電話:(04)22656052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第一神咒:天蓬神咒

天蓬咒不僅來源很早,並且在唐代時民間就有念天蓬咒而得護佑的傳說,見於唐杜光庭《道教靈驗記》。北宋時天蓬地位很高,《天蓬神咒》為有系統的大咒。其咒常常顛倒或回環讀之,即一咒變為數咒。如《天蓬神咒》由末句向首句倒讀,即成《天蓬馘魔咒》;隔句倒讀(如“天蓬天蓬,九元煞童”,讀成“天蓬天蓬,童煞元九)即成《斬妖吞孽咒》;從未一字往回讀(如末句“神刀一下,萬鬼自潰”讀成首句“潰自萬鬼,下一刀神”) 則成《元帥橫天亂地咒》。

天蓬咒”所請神將“天蓬元帥”是北極紫微大帝麾下之四元帥之首,四元帥為天蓬、天猷、翊聖、玄武,合稱四聖。《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聖妙經》講述了四大元帥的形象和神職,經中《啟請咒》曰:“仰啟北方四元帥,束縛群魔大聖尊,披頭仗劍形容,百萬天兵常擁護。天蓬天猷除兇惡,翊聖真武賜吉祥。”

誦“天蓬神咒”得北極紫微大帝、天蓬元帥護佑,天蓬咒誦咒之法,《真誥》曰:“畢四言,輒一琢齒,以為節也。”

《天蓬神咒》

天蓬天蓬,九玄殺童。五丁都司,高刁北翁。

七政八靈,太上皓凶。長顱巨獸,手把帝鍾。

素梟三神,嚴駕夔龍,威劍神王,斬邪滅蹤。

紫氣乘天,丹霞赫沖,吞魔食鬼,橫身飲風,

蒼舌綠齒,四目老翁。天丁力士,威南禦凶,

天騶激戾,威北禦鋒。三十萬兵,衛我九重,

辟屍千里,去卻不祥,敢有小鬼,欲來見狀?

钁天大斧,斬鬼五形。炎帝烈血,北斗燃骨。

四民破骸,天猷滅類,神刀一下,萬鬼自消。

急急如律令

誦天蓬咒之功效《真誥》曰:“若世人得此法,恒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

道言:此咒北帝神秘之法,若世人得此,常能行之,可以制禦諸惡,添福益筭,延年度厄,禳災卻禍,救護生人,無有枉橫,男女長幼,總可奉行。

道教北帝派開創者鄧紫陽

鄧紫陽(約850-739)名思權,亦名思璞。臨川南城縣(今屬江西)人。初唐道士。道教北帝派的開創人。

鄧紫陽於咸通元年(860)少小投茅山(江蘇常州)太平觀柏道泉為弟子,六年後乃披度為道士。咸通十二年(871)到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乾符三年(876年)至茅山太平觀三洞法師何元通進授中盟上清法籙。後隱縣境內麻姑山修煉。性情剛毅,很有學問,自負有濟世之才,就是得不到當朝的重用,因此便遨遊名山大川,寄跡於山水之間。到南嶽時,訪南嶽朱陵洞天,又拜謁道家福地青玉壇和光天壇,遇到南嶽名道鄧真人,拜鄧真人為師,經鄧真人的傳授和他自己的真誠修煉,得到了道家的真諦。鄧紫陽在南嶽入道後,又在各靈山仙境拜訪了一番,之後就回家省親,在回家的路上,得到一把神劍,又因為他每在山壑行程或在溪邊休息時,總是念誦“天蓬咒”,感動了北帝,北帝便派神人下凡,將劍法傳授給他。

開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召鄧紫陽至京城,原來是西戍起兵作亂,鄧紫陽便在玄宗面前呼風作法,使神卒朱兵,大敗西戍犯境之敵,玄宗大悅譽之為神人,還賜詩云:“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自茲三醮後,翊我滅殘胡。”鄧紫陽見龍顏大悅,便奏皇上,清求敕建麻姑山廟。玄宗允諾,下詔敕建,並御賜純金鏤刻的金龍讓他帶回麻姑山作為鎮山之寶。天寶五年(746)天大旱,求雨不得,鄧紫陽把金龍擲於龍門橋龍潭中,忽見黃龍昇天,風去雨來。玄宗聞之,又下詔增修仙宇,塑立神像,使麻姑山建設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後經過幾代帝王的敕封,麻姑山及其山上仙都觀等主要道觀名聲遠播,成為了東南一帶的道教中心。開元二十七年(739),鄧紫陽仙逝,玄宗命於麻姑山設觀,歸葬本山。世稱鄧天師。

北帝派為初唐道士鄧紫陽開創,授《北帝經》及北帝豁落七元符,最崇拜北極紫微大帝——北帝。鄧紫陽以道法精深,名聞當時。開元年間多次應召入宮,被玄宗封為天師。自鄧紫陽之後,承其法脈的為其侄子鄧德誠、侄孫鄧延康及後裔鄧道才、鄧道苗、鄧啟霞數代,再加眾多弟子譚仙岩、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何元通、王棲霞、黃洞元、瞿童等人的推衍,並得於唐代皇室如武則天、玄宗、德宗、憲宗、武宗、宣宗、懿宗的大力支持,北帝大法便很快在全國范圍內傳播,還修建了一批北帝、四聖專祠。修習北帝道法成為當時道門的一種風氣。其後,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宋代的張繼先、王宗敬、吳道顯、柳伯奇、鐘明真、盧養浩、徐必大、劉玉、黃公瑾等,皆習北帝大法,並將其法與神霄雷法結合,從而推行出一門新的道法——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這是唐宋北帝派的基本傳系,它與天師道、上清派有較密切的關係。

唐大曆三年(768),年近花甲的顏真卿赴任撫州剌史。他多次登遊麻姑山,對這裡優美而神秘的色彩感觸良多。大歷六年(771年)四月,他再次登麻姑山,遊覽仙壇。是時,書興大發,揮筆寫下了記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經家里相會場的神話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鄧紫陽奏立麻姑廟經過的楷書字碑《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被歷代書法家譽為“天下第一楷書”。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河南洛陽峴山與武當山(金頂)相對應

洛陽地處河南省西部秦嶺丘陵地帶,背靠邙山,南臨伏牛山脈,形成了很多風景優美的山地景觀。比如白雲山,老君山,花果山,天池山,黛眉山,青要山等一些著名的景區。

汝陽峴山,古稱霍陽山,又名鐵頂山。位於玉馬平湖東南,北鄰汝陽恐龍遺址保護區。

海拔1165米。相傳這裏是真武祖師得道升仙之地,故有道教名山之稱。

自古與武當山(金頂山)相對應,是豫西地區最大的道教活動聖地。

峴山,古稱霍陽山,又名鐵頂山。位於汝陽縣城南15公里的三屯鄉與劉店鄉交界處,距河南省大虎嶺省級森林公園28公里。自古與武當山(金頂山)相對應,是豫西地區最大的道教活動聖地。自主峰鐵頂而下建有真武觀、崇天宮、廣行宮等三道宮觀,它們依次排列在一條長達五公里的南北中軸線上。三個建築群,共計有殿閣屋字120餘間,現存塑像30多尊。

天公造化,鍾情峴山。山水相依,林泉為伴,是它獨有的自然特色;鐵頂宮、觀,祖師傳說,又為它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氛圍。綜觀峴山諸景,各顯奇象:梳妝雲樓,凌雲摩天;捨身陡崖,壁立百丈;玉皇極頂,橫空出世;過鳳仙埡,仙風頻吹;飛來乾石,影梭主峰;步橋三孔,巨石迭就;磨針勝跡,鐵梁猶在;王母神泉,汩汩成韻……清人張文德《同諸明經登峴山》詩云:「絕磴人從樹梢行,竦林風送恍鐘聲。多情高士能留客,無事閒僧不到城。遠岫孤雲堪極目,空壇瑤草頗怡情。他年擬踐荷衣約,頂向禪房記姓名。」流連忘返,執意再來的心態躍然紙上。

山水形勝處,自招遊客來。古往今來,帝王名士,朝山覽勝者不乏其人。南宋鄭樵《通志》載:"唐太宗經此,以其危峰獨見,類襄陽之峴山,故名。"宋詩人梅堯臣在任襄城縣令時,曾慕名登臨峴山,留下"梁縣勝襄陽,萬瓦浮青冥"的詩句,一說梁縣峴山風物之美勝過襄陽峴山,二講當時山上的建築規模宏大,且有薄天拿雲之勢。1995716日,在峴山老石壕一泉水坑內,峴山道士在泉清淤時,意外發現一方大型金印,重800克。經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長、省周易研究會會長董應周先生考證,認定此印為北魏太祖拓跋矽天興元年七月定都平城初的萬戶侯印,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至於這枚印章如何散落於此,姑且不論,但至少可以說明,從南北朝起,這裏已不是蠻荒之地,很可能就有一條連接魯陽(今魯山)、梁縣(今汝州)、伊闕直至洛陽的翻山古道。

峴山還是一處避暑的好地方。這裏山高水美,溫差明顯,崇天宮以上暑季氣溫一般不超過28度。山上綠樹成蔭,涼風習習,使人樂而忘返。更讓人陶醉的是玉馬平湖就在它的襟袖之間,這平湖水域面積2100畝,大壩橫卧山間,雄偉壯觀。壩上亭台相映,湖內遊船如梭。蕩舟其中,馭風破浪,確有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之感。環境清幽,絕無污染,自然、人文互襯,翠峰明湖相映,峴山是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真道遵奉北方五祖、南方五祖金蓮正宗

全真教雖然是王重陽祖師在山東創立,

但是全真之道卻是太上道祖老子之心傳。

在全真之道的傳承中,先由太上老君傳授於瑤池金母(西王母),瑤池金母傳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東華帝君王玄甫。自此全真之道從神仙之間的交流流傳到了人間,為道教之發展鋪開了一條新的道路。故全真道重要歷史典籍《金蓮正宗記》的序言中說:「 是教也,源於東華,流於重陽,派於長春。」而自東華帝君之後,一脈相傳自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後始將四海教風匯於一家。

東華帝君王玄甫本名誠,字玄甫,號東華帝君或紫府少陽君。漢代東海人。因幼慕真風,故得白雲上真引之入道,遂居於聖經山,韜光晦跡,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東漢時期,東華帝君又接引正陽祖師鍾離權入我正宗。此後復歷廬山,登三級紅樓,冉冉而升空矣,乃五月二十日。

鍾離權,字雲房,號正陽子。本為漢室將軍,蒙東華帝君傳授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侯、青龍劍法後下山積行救人。唐時度化純陽子呂洞賓,五代十國時又為劉海蟾祖師點破迷津。

 

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因暇日游廬山之勝跡,偶與正陽先生相遇,一話一言之問,心與心契密,受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文,賜號純陽子。自此之後,真人隱於市崖,或貨丹而救疾苦,或賣墨以惠貧窮,積功累行,以至成真,神化無方,或隱或顯,多游蒼梧、南越之問,嘗有詩云:朝游南越暮蒼梧,袖有青蛇膽氣廳。三入岳陽人不識,高吟飛過洞庭湖。後遊歷鄂州時,黃鶴樓冉冉飛升,日當卓午五月二十日也,市塵中人瞻仰企慕,但見隱隱入於雲中矣。

劉海蟾,名操,字宗成,號海蟾公。本為後燕丞相,因受正陽子累卵之故而入真道。退官納印,忍辱求道。詩曰:「拋離火宅三千口,屏去門兵百萬家。」後遊歷於終南、太華潛心慕道、頤精鍊氣而成仙真。曾於代州壽寧觀顯靈蹤聖跡,並留詩云:「醉騎白驢來,倒提銅尾嫌。引個碧眼奴,擔著獨胡瘦。自忘塵世事,家住葛洪井。不讀《黃庭經》,豈燒龍虎鼎。獨立都市中,不受俗人請。欲擭霹靂琴,去上崑崙頂。昊牛買十角,溪田耕半頃。種黍釀白嘐,便是仙家景。醉臥古松陰,問立白雲嶺。要去即便去,直入秋毫影。」

王重陽本是武舉人,後在陝西甘河遇鍾呂二仙所點撥,數言契道,並見金蓮七朵遂出家修道。後於終南山活死人墓閉關。又遇劉海蟾祖師,與之相交。後燒了茅痷遠行山東,先後的丘、劉、譚、馬、郝、孫、王七朵之金蓮;平等,金蓮,玉華,三光,七寶五會,闡明三教之理,祖述老莊之風,普濟群生,遍超庶俗。

◎北五祖

北五祖為道教全真道遵奉的北宗五位祖師,即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君王玄甫;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鍾離權;純陽演正警化采佑帝君呂洞賓;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蟾;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重陽。

1、全真道北五祖

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支派——全真教(又稱全真道)所尊的北宗五祖,他們分別為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

王玄甫,號東華帝君或紫府少陽君。漢代東海。幼慕真風,白雲上真引之入道,遂居於崑崙山煙霞洞,韜光晦跡,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後授度門人鍾離權,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濫觴,故被尊為北宗第一祖,為全真教北宗首祖。

鍾離權,號正陽子,漢咸陽人。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鍾離。少工文學,尤喜草聖,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後因兵敗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授以至道。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呂洞賓,唐代道士,姓呂,名岩,字洞賓。一說為唐朝宗室,姓李,武則天時屠殺唐室子孫,於是攜妻子隱居碧水丹山之間,改為呂姓。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洞棲,故號洞賓。也有傳說他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因感仕途多蹇,轉而學道。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劉海蟾,為五代道士。後道教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元世祖封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後世民間流行有劉海戲金蟾的傳說,多用作吉慶的象徵。

王重陽中國金代道士,全真道創始人。在山東寧海等地宣講教法。同時,先後收馬鈺、孫不二、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郝大通、王處一為弟子,遂後建立全真教團 。收弟子七人,後世稱全真教七子 。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

◎南五祖

南五祖為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南宗五位祖師,即紫陽真人張伯端,翠玄真人石杏林(泰)紫賢真人薜道光(式),翠虛真人陳泥丸(楠),紫清真人白玉蟾。

2、南方五祖

南五祖是道教全真派所尊奉的南方五位祖師,全真教在中國分為兩大支派,北派也有自己的五位祖師。 南五祖對於全真教在中國南方地區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他們是以下五個人:

張用成,活動於北宋時期,浙江臨海人,他的道教著作有《悟真篇》等; 石泰,活動於北宋末年,江蘇常州人,著作有《還元篇》; 薛道光,活動於南宋初期,四川閬中人,他開始是一位佛教僧人,後來改信道教,著作有《還丹復命篇》等; 陳楠,號翠虛,後人稱呼他為陳泥丸,活動於南宋時期,廣東惠州市人,著有《翠虛篇》; 白玉蟾,本名葛長庚,活動於南宋時期,,自號海瓊子,著有《海瓊白真人語錄》、《傳道集》等。

相傳張紫陽於在成都遇異人授以「金液還丹訣」,修煉成道,以「金丹之道」授石泰,泰授薛式,式授陳楠,楠授白玉蟾。白玉蟾在理論上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授彭耜、留長元、趙汝渠、葉古熙等,自此逐漸形成道派。元初,此派由於與北方的全真道的觀點比較接近而逐漸合流,因其活動多在南方,故後世稱為南宗,張紫陽等五人被尊為南五祖。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武玄帝信仰在襄樊

古襄陽受荊楚重巫術道教原始信仰的影響,在東漢時期道教即傳入境內,發展于唐、宋、元三朝,鼎盛於明清。特別是明朝將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建設和祭祀以來,襄樊成為玄帝信仰朝聖進香拜謁玄帝祖庭武當山的水陸必經之地,受玄帝信仰的影響,明朝僅古襄陽城道教宮觀多達百餘處,有影響的達十九處,保康、穀城、老河口、南漳、宜城、棗陽,當時各村鎮都有道教宮觀宙宇。玄帝朝聖香會更是遍佈城鄉,玄帝信仰在襄樊影響深遠。

  一、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形成

  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形成是明永樂皇帝北修故宮,南修武當時得以發展興起的。最初始于古襄陽真武山,真武山原名龜山,又名九宮山、小武當、小頂山。因山形似龜,雄踞襄陽城外漢江邊而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明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宮觀。一切建築用材管運武當山,琉璃諸物的小船數以萬計,停泊真武山下的漢江中時,相傳是日狂風大作,江水瀑漲,無數小船傾刻即覆,突見真武顯聖,“時風濤方作、傾之祥光數見、水天一色”感謂玄帝(真武大帝)顯應,於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觀”。襄陽“真武觀”是明永樂皇帝大修武當時,為明皇朝直接修建的,是八百里武當之外不在武當八宮之列的武當第一宮,故又名九宮山。“真武觀”作為明朝皇家大修武當的第九大宮觀,其建築規模具有皇室家廟的規制與恢宏,同明朝全國各地修建的玄帝宮觀相比也是規模最大的。同時明皇朝歷代皇帝派欽差大臣同高道大德到武當山作皇家祈願道場和祭祀玄帝祖庭時,“真武觀”具有驛站行宮的功能,往來欽差大臣和高道大德從京出發經武漢到襄陽,先在襄陽“真武觀”行宮進行齋戒、沐浴、朝聖祭祀的準備事宜,再前往武當山進行祭祀朝拜。

  真武山道觀位於襄陽城西南二裏,山上道觀號稱鄂西北小武當、小金頂、小頂山,在襄樊玄帝信眾朝聖進香的習俗裏形成武當山為大金頂、大頂山,將八百里武當之外的第一宮認為是小金頂、小頂山。因受皇家祭祀朝拜先上“真武觀”的影響,朝拜玄帝祖師庭的信眾認為“真武觀”地位之高僅次於玄帝祖庭武當山,故在傳統的習慣中朝湖北武當山,首先要來到襄陽真武山,給真武大帝上表章,算在玄天上帝處報了到。有錢財和精力者,當繼續去均州武當山天柱峰金頂,錢財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回轉,也算還了朝拜玄天上帝的心願。據《大嶽太和山紀略》載:“真武觀……在襄陽府城西南二裏……謁太和(武當山太和宮)者先表於此”。

  襄樊真武山瀕臨漢水,處在鄂、豫、川、陝、湘、粵、桂、滇數省來往的通衢大道,水旱碼頭,交通十分便利,香客多達數十萬眾,從冬至春,各省的香客,都由各地民間香會組織率領,成群接隊地向真武山進發。尤其在臘月三十到農曆三月三,真武山朝山進香的香客最多。直到二十世紀中期,真武山的香火仍然十分興盛,最忙的時候山上的道人只得輪班吃飯,暫停了早晚壇功課,天不亮就起身,直忙到天黑。農耕時代武當山路途遙遠,香客信士年收成有限,襄陽南陽當地各香會和香客逐步形成三年朝大頂,年年朝小頂的朝山進香的習俗。因真武山玄帝有求必應的靈應,許願還願者日眾,每年大年初一、農曆三月三、九月九香客多達數萬人,每月初一、十五傳統道教節會朝拜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晚清、民國時期因戰亂物資十分匱乏,武當山祖庭香火曾一度不再,加上失去皇權相護廟產盡失,道人生活無以為繼,真武山因交通便利,雖無當年盛況空前,但仍然香火不斷,食油供養額多,除留用外全部運往武當山以解時局之需。

  從明朝至今,襄樊大小道教宮觀都供有玄天祖師,雖也有不是以玄天上帝為主神的道教宮觀,玄帝祖師的靈應在當地宮觀也是影響最大的,玄帝聖誕三月三和祖師飛身得道日九月九是各大宮觀香客最多最忙的日子。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二、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廣泛影響

  淨樂國太子在武當山修真四十二載,白日飛身五龍捧聖上天庭通過蕩魔除妖成為天界僅次於玉皇大帝的神仙,統管天上、人間、地獄三界,在天上仙界具有無上神權。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成功認為是上天旨意,是玄武顯靈相助才得以成功,靖難成功後大修武當,將玄帝奉為明朝的扶佑江山社稷的靈應之神,作為皇室家廟,崇奉至極。從天庭到人間玄天上帝操扶社稷,影響到地方官員和民眾對皇權的推崇到對玄帝朝拜的從眾心理,作為當時水陸門戶必經之路的襄陽,在皇權和民眾朝拜武當玄帝祖庭的影響下,玄帝信仰在襄樊得到了所有民眾的認同。無論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還是普通農民,捐資興建道教宮觀,僅襄陽城及周邊多達百余處宮觀。明朝時期在襄陽古城所有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都在家供奉玄天上帝聖像,每天敬茶上供進香。祈求保佑家宅興旺永保平安。在宋以前襄陽佛教信仰影響很大,但自明代以來在玄帝信仰的巨大影響下,襄樊道教信眾遠遠超過佛教信眾,幾百年來襄樊大部分佛教信士很信仰玄天上帝真武祖師。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大部分佛教信士紛紛到真武山朝拜玄天上帝真武祖師,這種現象在全國都很難見到。

  襄樊朝武當山、真武山玄帝祖師的香會大都是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三月三、九月九,由被推選出來的“會首”組織,大都以鄉鎮地域命名,大部分“會首”是當地有影響信仰虔誠的信士為“香頭”會首,朝聖香客交一定錢或糧,由香頭統一安排,小香會十幾數十人,大香會多達數百人,有的香會的朝聖隊伍所有香客統一穿朝聖黃馬褂,前有開路旗由香頭和有經驗的人負責,並負責聯繫沿途的吃住事務和進香上表祈福做法事等具體朝聖事務,中有八卦旗、萬民傘、玄帝祖師聖駕敲鑼打鼓並組織獅子隊、舞龍隊、龍燈隊等,後有止路旗,止路旗由幾名年輕力壯的組成,專門負責年老體弱趕路掉隊的。有的地方“會首”是當地的大戶人家輪流做,負責所有朝聖香客的吃住費用。

  襄陽信眾在祭祀朝拜時逐步感應到真武祖師的七大靈應,更使玄帝信仰在襄樊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靈應一是從人修煉成神。

  相傳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黃帝紫雲元年托胎于淨樂國善勝皇后,于三月初三降臨人間,時玉皇大帝三魄附體,王太子不願繼承王位,潛心會道,十五歲辭別父母進太和山修煉,在絕壁的岩洞裏苦修四十二年,於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靈應二是“披發仗劍”鎮魔除妖保皇權。

  玄武升天後正值天界裏,魔妖迭起,打鬥廝殺,元始天尊在天宮中說法傳道時,黑毒血光穢雜之氣都沖進了南天門。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鎮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萬天兵天將一夜之間降伏了妖魔。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鎮守北方,並要經常下降人間“普福生靈、操扶社稷”,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名義發兵誓師時是玄武“撥發仗劍”相護佑才使靖難成功,玄武成為從天庭到人間保皇權、扶社稷統管三界的靈應之神。

  靈應三是保佑家族子孫旺盛。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孝文化對大漢民族影響最大,華夏民族能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直接相關,一生不娶妻生子是對父母的最大不孝。玄武是龜蛇合體,龜蛇者陰陽公母合體也,男女相合才能生育子兒。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和朝拜,能保佑其家族子孫旺盛,不生育者只要到玄帝前祈願求子,一定能如願所償。

  靈應四是保佑祛病體康。

  人類對生的渴求,對死亡的恐懼與生俱來,道教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通過修煉能超脫生死輪回而達得道成仙,故對本我的生命特別崇拜,貴生惡死,追求樂生長生。玄武是水神,水是生命和萬物之源,沒有水就沒有世間萬物,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更沒有健康和長壽之說,通過對玄天上帝的朝拜,祈求身體健康、百病消除,而達到生命的永恆。

  靈應五是保佑祿位高升。

  忠孝自古難兩全,望子成龍父輩付出太多,歷代以來華夏民族認為小孝孝於床前,大孝封官進爵,衣錦還鄉。門庭顯要官爵的追求是當時人類發展的基本動因,玄武從人到神的修煉,從四方神不顯眼的小神供奉到玄天上帝統管三界,是天下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保佑自己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加官進爵,祿位高升,衣錦還鄉。

  靈應六是保佑財源廣進。

  自古以來人類對財富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在我國農耕時代,人們只有四大分工,即耕、讀、漁、樵。農耕的豐收代表一切財富,為官者的奉祿是以“石”為計量,有多少奉祿即一年有多少擔糧食。封地、良田和奉祿是體現讀書士子成功的度量衡,年奉祿多少和收入多少擔糧食才是財富的體現。玄武乃北方水神,只有通過對玄武的祭祀朝拜,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世人才能財源廣進、永享太平。

  靈應七是保佑民眾家宅興旺。

  “民以食為天”是普天之下民眾的心聲,農耕時代民風淳樸,人們追求衣食無憂的日子,但自然災害不斷發生,人類戰勝自然缺乏信心,自然的巨大無形災難的發生,往往使人類食無定所,面對生存的極大挑戰,故民眾對水神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能保佑年年風調雨順、祈求五穀豐登、只有五穀豐登,才能六畜興旺,家宅興旺。

  通過皇權、士大夫特定歷史時期數百年的引導,通過民眾朝拜祈願種種神通的靈應,作為以農耕為主的襄陽民眾,玄帝信仰已深入民心代代相傳。

 

 三、襄樊玄天上帝道教宮觀廟會的形成及現狀

  在襄樊玄帝信仰的一大載體是廟會文化,真武祖師宮觀廟會是以廟會文化為載體,以朝聖為主導,集商貿、文藝、雜耍、遊樂於一體,明清時期,襄樊各地大小宮觀每年都舉行一次廟會,趕廟會朝拜祖師爺,成為明清時期襄樊民眾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古襄陽真武山廟會自明永樂十年(1412),古襄陽真武觀建成後,以廟會文化為載體,集商貿、文藝、雜耍、遊樂、朝聖於一體,周邊民眾紛紛前來真武觀趕廟會朝拜祖師爺。明清至民國盛況伍百餘年,從年三十到農曆三月初三真武祖師聖誕,農耕時代農閒季節傳統文化廟會達三月之久,南至荊州、荊門、鐘祥,北至豫南地區,甚至商洛幾縣,方圓千里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地湧向真武山趕廟會,真是盛況空前。

  在襄樊棗陽境內的唐梓山道觀的廟會具有獨特現象。

  全國所有玄帝宮觀主要朝聖日是玄帝聖誕日農曆三月三,而唐梓山祖師頂廟會的主要朝聖是農曆三月初七。形成三月初一朝小頂山(真武山),三月初三朝大頂山(武當山太和宮),三月初七朝唐梓山祖師頂的獨特現象。意思是唐梓山周邊香會香客在每年的二月底動身,初一趕到真武山朝拜玄帝祖師後,繼續趕路,在玄帝聖誕三月三趕到武當山太和宮金頂朝拜玄帝祖師,再從武當山回到當地朝拜唐梓山祖師頂玄帝祖師。因路途遙遠,年老體弱者回程較慢,故唐梓山祖師頂廟會一直到三月十五才結束。唐梓山廟會形成以來,從三月初一起半月才結束,農工商貿雲集,每天達數萬人,廟會三月初七當天在唐梓山周邊雲集十余萬人,湖北、河南借廟會之機上山許願,交換商品、購買農工用具,廟會後回家勤勞耕作一年,祈求玄帝祖師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宅平安,來年再來還願趕廟會祈求國泰民安,如此安居樂業年復一年……。

  唐梓山廟會自八十年代以來,周邊民眾遵照傳統廟會年年舉辦,年年盛況空前,但玄帝信仰文化有所缺失,需給予正確引導。真武山春節文化廟會受場地的影響一直沒有舉辦,現正在積極籌建真武山廟會廣場。爭取在2010年舉辦首屆真武山春節文化廟會。

 

 四、當前襄樊真武祖師宮觀的規劃建設

  道未認為弘揚玄帝道場分三大弘道建設組成。

  第一弘道建設是玄帝慈愛普渡眾生的愛心推廣:

  玄帝信仰能深植襄樊民眾心中得以代代相傳,最主要的是玄天上帝真武祖師的慈悲之心和普渡眾生的靈應。如何作好弘道工作,要在百姓民眾心中建一個永恆的慈愛之廟,要將救濟貧困、扶助有難作為玄帝宮觀弘道第一要務,通過愛心資助將玄帝的慈愛永植民眾信士的心中。

  第二弘道建設是加快恢復玄帝宮觀建設:

  到目前為止,襄樊逐步開放合法道教活動場所有市區真武山道觀、老河口市萬仙宮、百花山道觀、保康縣湯池觀祖師頂、兩峪鄉朝元山道觀、南漳聚仙觀、板橋九龍觀,襄陽區石橋明真觀,棗陽市唐梓山道觀共九個。因受武當山的影響,所開放宮觀大殿主神全部供奉玄天上帝,影響最大的是真武山道觀。

  真武山道觀的規劃思路是:

  打造武當之外玄帝信仰第一山;結合道教天地人靈活利用地形。突出一閣二像三洞六宮玄帝威儀;引導人們養生長壽到超脫生死。

  玄天上帝統管三界,主宰人的生、老、病、死,真武山的規劃建設理念主要突出玄帝威儀,直面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用仙道貴生來超脫生死輪回。整個建設分為三大區組成,一是玄帝及道教諸神朝聖區,二是以玄帝文化為主的道教文化區,三是道教社會功能區。

  道教朝聖區的建設以武當為縮影,將真武山建設成為名付其實的小武當,以69米高的真武閣和33米高玄帝神像為重點,以悟真洞、修真洞、朝聖洞、娘娘殿、遇真宮、三清宮、南岩宮、紫霄宮、太和宮為主線突出玄帝威儀。

  道教文化區是以玄帝信仰文化為載體,並在現採空區的石壁上摩崖由八十一名當代高道大德書法名家題寫的八一章《道德經》、百大名家題寫的百“道”圖、百大名家題寫的百“壽”圖,另請名家繪製雕刻《孔子問禮圖》、《老子出關圖》、《三豐祖師神拳夢授修真圖》和《玄天上帝修真飛仙圖》,並依山石雕高達33米高的玄帝祖師聖像——五龍捧聖圖總高達49米,在採空區修建一次性可容納上萬人參與的玄帝朝聖廟會廣場。

  道教文化區重點是高達69米的真武閣,擬將襄樊真武閣建成漢水之濱新中國第一大名樓。有黃鶴樓外觀之雄偉,又具滕王閣內部之實用。九層69米高的真武閣基礎為36米正方體四方八角形。一樓展示襄樊歷史文化,二樓展示湖北歷史文化,三樓展示華夏歷史文化,四樓表演道教傳統茶藝文化,五樓表演道教內家功夫,六樓演示道教音樂,七樓觀摩流經襄城、樊城之間的漢水和襄樊全景,八樓參悟道教養生,九樓朝拜玄天上帝真武祖師。

  道教社會功能區建設以道教養生院、道教中醫院、道教敬老院來體現和引導眾生修煉而達仙道貴生之目的。長命殿納骨塔讓歸依玄天上帝信眾超脫生死輪回,跟隨玄天上帝上達天庭。

  襄樊玄帝信仰信眾較多,現在各地紛紛申請修建真武祖師宮觀,如襄陽區雙溝的玄天宮,南漳的祖師殿正在申報籌建之中。

  第三弘道建設是恢復傳統朝聖凝聚玄帝信眾:

  恢復宗教政策以來,玄帝傳統香會朝聖開始時多有保留傳統的一面,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交通的便利、物資的豐富、速食式的生活節奏,傳統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玄帝信仰香會慢慢地失去香會朝聖的傳統模式。襄樊真武山道觀恢復建設以來玄帝信仰香會曾一度有所增加,但近幾年香會慢慢的也有所減少。如何恢復傳統香會的朝聖形式,如何去引導和恢復玄帝傳統香會呢?

   真武山道觀擬給傳統香會配備傳統朝聖所需的信物,如玄帝祖師黃馬褂、開路旗、八卦旗、萬民傘、祖師聖駕、鑼、鼓和止路旗等。道觀道眾為香會進香者提供上表祈福、畫符消災、超度亡靈、轉運保平安的玄帝弘法工作,通過對香會和香頭的培養,來凝聚信眾,象祖天師創五斗米道時建立二十四壇的弘法模式一樣,在襄樊恢復數十處乃至更多的傳統香會,來推動玄帝道場的弘法弘道工作。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