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過齋堂

在道教宮觀中,道眾在齋堂吃飯,就叫做“過齋堂”,習慣叫法為“過堂”。道士在齋堂用齋,有三種規矩:一是便堂、二是過堂、三是過大堂。不講威儀,隨便到齋堂用齋,叫“便堂”,便堂不講形式規矩;“過堂”則要求衣冠整齊,在齋堂門外排班進齋用齋;臘月二十四日夜裡“接駕”以後直到正月初五午齋畢,要“過大堂”。

道教的叢林宮觀對吃住有嚴格的儀範。道士要依一套特定的規矩進齋堂吃飯,這一套規矩就是過齋堂儀範。

首先,八大執事在客堂搭衣整班,客、寮帶班到監院寮(有方丈者到方丈寮)門口,兩兩相對肅立,監院出寮(搭衣、捧如意)兩使者跟著出來,站立在監院兩邊。同打一躬,客、寮引班到齋堂門口,分班續立在兩排道眾後邊。道眾聽到打梆號後,會衣冠整齊地到齋堂門口外排班,堂頭衣冠整齊去請供,兩名經師,一名護供,一名站在班內。堂頭請供,舉供齊眉,入堂,供于靈祖像前,接著再按道教儀式擊梆一次。

吃飯時,要“讓齋”,由堂頭“讓齋”。“讓齋”完畢,侍者歸座,合堂用齋,切忌“響堂”。大眾用齋的時候,行堂左右巡視,隨時給添飯、添菜。如果想添飯,就用目光注視行堂,用筷指左碗;如果想添菜就用手指著右碗。行堂持飯、菜桶來到跟前,要多少,就用筷在碗內劃圈,行堂根據所劃添飯、菜。吃好時,將筷直置於兩碗中問,以示齋畢。堂頭看大眾全用齋畢,目視侍者,侍者下座,喊:“大眾結齋。”吃完飯之後,方丈、監院、道眾,同打一躬,依次退出。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考生皆得金榜題名

 

 

加油 !

 

 

最後衝刺!

 

 

倒數計時中

 

˙˙˙˙˙˙˙˙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三月十八 中岳崇聖帝誕:

五嶽大帝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山神,分別指東岳泰山大帝、南嶽衡山大帝、西嶽華山大帝、北岳恆山大帝、中嶽嵩山大帝。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漢族民間信仰。其信仰源於中國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認為山清水秀,雲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懼。於是人們祀之為神,頂禮膜拜。

中嶽大帝是五嶽中信仰起源最早的神,《山梅經·中山經》苦山少室太室,皆塚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餘屬皆豕身人面也。可見中岳神的形像是半人半獸,這種形像很符台早期人類自然崇拜的特點。由此還可以知道中岳主要自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因其鄰近洛水和古都洛陽,故在五嶽中地位較高。同時也贏得古代帝王的尊崇,為五嶽中率先得到帝王封祀者。《中嶽嵩山太室石閥銘》曰:嵩高神君,岱氣最純。春生萬物,膚寸起雲。並天四海,莫不蒙恩。聖朝肅敬,眾庶所尊。

據《舊唐書·禮儀志四》記載,武則天垂拱四年(688 年),雍卅永安人唐同泰偽造瑞石於洛水,獻給武則天。其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武則天於是加封洛水之神,又以嵩山與洛水接近,因馥嵩山為神岳,授中天王,並為之置廟。唐玄宗時,改封中岳神為中天王,宋真宗時封為中天崇聖帝,元時加封為中天大寧崇聖帝。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假香傳的道教上香儀

“一柱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由此可知香的重要性,道教中以三柱香代表道教三寶,也代表天、地、人三才,藉著香雲繚繞,騰空而上,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諸神。

據《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稱:「燒香之理在乎五行之性,凡朝真焚香者,誠心藉由火氣而上升。」修齋行道者,祭祀時必以燒香為務,不用獻祭牛羊,就能所求如願。所謂「一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

一、左手持香腳,將香頭向下傾斜點燃,-同時默念《上香咒》:“常焚心香,得大清淨”。如果香著了明火,切記不可用嘴吹滅,而是要用手煽滅,或者微微顫動使明火熄滅。

二、拜過之後,向神明上香時,要用左手插香入爐中, (左手為陽,為大,表示對神明尊敬)。三柱香插在香爐中的總寬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寸,這叫“寸誠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誠意,道經說:“寸心可達九重天”,這是指真心誠意,能夠感動九天之上的神明。

第一枝應插在香爐中間,心中默念:志心供養道,當願眾生,常伺天尊,永脫輪回;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志心供養經,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志心供養師,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插香皆用左手。上完香後,應恭對聖像,肅立禮拜。默念《祝香咒》: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熱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徑達九天。

三、三支香不宜插得東歪西歪,或是將香插於香爐最邊緣,三支應該插平插直,兩支之間不能過寸,過寸則神不信。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昌帝君陰騭文

學道之士,必讀《文昌帝君陰騭文》。《陰騭文》是道教勸善書之一種,作者不詳。成書年代也難下定論。旨在以通俗的形式勸人行善積陰德,久久必將得到神靈賜福。

文昌帝君雖然是被列入道家神仙系統裡面的一位元神明,可是他並不是傳播道術的,他主要就是勸導世間人廣行陰騭,陰騭就是陰德,做善事。所以這篇《陰騭文》通篇都是教我們止惡修善,不僅是在行為上要斷惡修善,更要在我們心地上,在暗室屋漏當中要懂得規範自己,不可以產生惡的念頭。

“陰騭”一詞,其源蓋出於《尚書•洪範》:“惟天陰騭下民”,意謂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們。在《陰騭文》中,“陰騭 ”具有天人感應的含義,要求人們自已多積陰德陰功,就是說行善做好事不要到處張揚,悄悄地去做。即使個人獨處而別人不知曉的情況下,也不做壞事,以此為條件,洞察一切的文昌帝君就會暗暗保佑你,賜給你福祿壽。

志心皈命禮:

不驕帝境。玉真慶宮。現九十八化之形藏。顯億千萬種之神異。飛鸞開化於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釋教。不驕不樂。職盡乎天地水官。功德難量。威靈莫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輔元。開化主宰。司祿職貢舉真君。七曲靈應。保德宏仁大帝。談經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文昌帝君陰騭文》曰: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

於是訓於人曰:昔於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存平等心,擴寬大量。忠主孝親,敬兄信友。各睦夫婦,教訓子孫。毋慢師長,毋侮聖言。或奉真朝鬥,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而曉愚昧。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舉善薦賢,饒人責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造漏澤之仁園,興啟蒙之義塾。家富,提攜親戚;歲饑,賑濟鄰朋。鬥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奴僕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印造經文,創修寺院。舍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勿謀人之財產;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勿壞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讎,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權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依本分而致謙恭,守規矩而遵法度。諧和宗族,解釋冤怨。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記有益之語,罔談非禮之言。剪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垂訓以格人非,捐資以成人美。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見先哲于羹牆,慎獨知於衾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注:經內‘吾’字、‘我’字,敬讀‘帝’字)

經曰:誦持萬遍,妙理自明。經文不但要讀誦,還要行持,能把帝君所言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便也離修真不遠了。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上三生解冤妙經

爾時,尋聲救苦天尊,與諸侍從巡遊十方世界,化度眾生,出離苦海,令歸正道,不入邪宗。觀見西方於內一國王,號淨梵。此國人民多生淫殺,不造善功,多沈地獄,多失人身。念彼眾生,遂即化身下降。其國王夜夢神報,來日天真自東而至,何不迎之。王心不寐,坐而待旦,詔眾大臣、后妃天親,及諸市民,遠離本所,迎接天尊。至於城西,有一大園,樓閣嚴整,花太繁盛。

是時,天尊在七寶殿內金龍座上,天童侍衛。國王大臣、后妃天親,及諸市民,座下圍繞,觀聽演說正一妙法。俄然瑞氣盈園,天花交散,大眾驚異,喜悅難言。時有皇后及諸貴妃,燒香拜禮,跪而告曰:弊居小國,愚魯之邦,未嘗得聞如斯高玄妙道。今日遇值,深為幸矣。有少短意、欲訴道前,伏願洪慈,特賜允許。

天尊曰:汝有何言,盡心而說。皇后告曰:今王年老,予嗣未立。先有所懷,數月之中,遂致損落。其或月滿,所得男女,或一歲二歲,或三歲,或五歲之間,即便死亡。未知前生今世何罪,致得如是。若蒙哀愍(min),則仰受訣言。

天尊曰:是汝前生之中,懷孕不慎,殺落其胎。兒女心內憎嫌,故得今身如此之報。恐汝不信,吾今攝此冤魂,汝當親問。天尊指處,皇后視之,見一夜叉,面如葉藍,眼如怪星。指皇后而言:前生之時,我受陰注,投你為母。你身年幼,全無惜護,隨性作為,因此不慎,殺落我身。今欲還報,緣汝前世,生居中國,敬奉天地,日月星辰,勤侍翁婆,孝順父母,欽崇三寶,至重善人,塑像造經,略無慳(lin)惜,蓋殿修壇,竭力施為,憫(min)(lian)困苦,濟惠貧寒,積此善功,今生證為小國之後,若非此福,我即殺你,料應多日。皇后聞言,心神懼怕,戰戰兢兢,拜跪道前:我有先身,曾作如是,今日雖知,悔之何及。伏望天尊,略示方便,捨自己之財,盡為布施,願求解釋。

天尊曰:善哉善哉。汝雖前生建大功德,廣作福田,即知不曾懺(chan)悔身中之冤結。吾昔於正一天尊,受《三生解冤妙經》,汝當隨吾精心誦之,冤業自消。夫人稟天地而生,構陰陽而成,三月之外,始分男女,可保而不可傷,可養而不可害,命與大人,一體無異。誤損有落,便成冤債。一日造冤,三世報還,豈不怖哉。迷昧眾生,倚恃年壯,懷孕之時,全無將護(hu),恣(zi)意而行,登高跳下,負重急走,或跨騎勞形,或陰陽不慎,或撞或隱,或搦或按,或撲(pu)或揉,或服藥而損,或針刺而傷,或餐毒魚惡肉,或喫(chi)硬物冷漿。如斯等事,姙(rèn)孕多傷。或是自作,或教他殺害之因,焉能盡說。前生所作,今身還報。致使懷孕多病,疼痛纏綿,飲食減少,行立艱難,皮膚腫破​​,腰似錐鑽(zuan),巴明盻(xi)夜,一日如年。受此痛苦,啀(ái)至月足,臨產多般,或連日不分,或橫逆不順,親姻恐懼(jù),眷屬憂(you)惶。當此之時,冤家來害,苦痛非常。或母活子死,或子活母死,或子母俱亡,皆為橫夭之魂。若得託生,依前再受,若未託生,纏(chan)害親姻。若遇此經,志心持念,一切寬業,盡總消除。即說呪曰:

晨昏運度,耀明古今。

萬類受稟,結化成形。

冤業悮染,三世相侵。

正一之氣,解免冤魂。

聞之即散,聽之離分。

天丁甲卒,扶護無傾。

速生速免,各得安寧。

元皇符命,時刻不停。

急急如律令。

是時,念經七徧,夜叉座前拜謝天尊:我今承斯功德,徑往中土,託生富貴之家。拜謝而去。眾人聞之,皆大歡喜。

天尊曰:此經非獨解一人之冤結。汝等各發誠心,誦經百徧,一國之人,應有冤結,悉皆解脫。於會下言,同聲誦之。至於百徧,驀見陰雲四布,黑霧之中,瑞氣垂空,諸多類拜而言:我等特蒙天慈,降賜經法,一國冤結,已生未生、罪無輕重,咸皆解脫。倏忽之間,雲收霧歛(lian),天氣朗清,人民歡慶,讚謝天恩。眾等告曰:然賴道力,普得濟度,雖無即目之冤,慮有他時所犯。作何預修功德,永離此苦。

天尊曰:吾今說此《三生解冤妙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每日燒香誦經三徧,己身冤結,盡皆消滅。如精心抄一本與人,合家眷屬,同霑福惠。若復有人胎氣怯弱,或數落不安,轉禮此經,即得安穩,必得智慧男女。如睡夢中間,常見亡過兒女,此是冤業,又待重來。精心每日旦暮燒香,拜禮此經,冤魂自退,普無驚怖。若復有人臨產多難,即於難月之前,請正一道士法師,對三清聖像,焚香誦經,遂感善神護佑,誕育順理,則無冤橫之災,子母全安,各保天年之壽。如行住坐臥,精誠持念,後世為人,富貴聰明,形容端正,子孫榮旺,獲福無量。歎斯因緣,而作偈曰:

眾生多結冤,冤深難解結。一日結成冤,三世報不歇。

我今傳妙經,解除諸冤業。聞誦志心聽,寃家自消滅。

是時,天尊說經既畢,諸仙大聖來迎天尊,巡遊他方,濟拔羣品,再為國王、后妃曰:自後依奉正道,即生孝慧之男。吾今付汝靈符三道,朱書吞之。一符保身,一符闢冤魂,一符催速生。汝等可以教世人遵敬奉行。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三月十二 中央五道誕

這是指祭祀五道將軍的意思。根據道經經典記載,五道將軍是東嶽大帝的屬神,並且是重要幫手——掌管世人的生死與榮祿。他的地位要比判官高,是陰間中的大神,有點類似監督閻王工作的天上的欽差大臣一般的地位,正好有主管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因此就有了不同的節慶日,詳細如下:

南方五道聖誕 農曆五月初八

西方五道聖誕 農曆八月十二

北方五道聖誕 農曆十一月二十六

五道將軍:佛道共有,監督閻羅判官,有正義感

五道將軍是佛教與道教中共有的一位神靈, 在我國古代民間有很大的影響。五道將軍沒有閻王、判官、小鬼那麼貪贓枉法,留下較多同情弱者、成全有情人和開釋無辜的事蹟。在人們心目中,口碑比閻王要好一些。

地府五道將軍為把守陰間地府東、南、西、北、中入口的五位守路鬼神,據傳為東嶽大帝手下屬神和重要助手,掌管世人間生死、榮祿,是陰間的大神,地位比閻羅王前的判官都高。五道將軍具有監督閻王、判官,或糾正其不公行為的莫大權利。《古今小說》中說:“轉頭逢五道,開眼見閻王。”古典小說中的五道將軍似乎可以代閻羅王決定世人壽限。但與閻羅王不同的是,他頗具同情心,能幫助、成全弱者實現自己的理想,是個具有正義感的冥神。

傳說中還有另一種說法,說五道將軍是盜神。漢魏典籍中該神已經出現,但被視為不祥之神。“五道將軍”在冥界工作之餘也乾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即指此事。一般認為暗含著民間“盜亦有道”的體認和顛覆廟堂專制權威的潛意識。

由於人們把五道將軍說成了“盜神”,所以又有人將其訛為“五盜將軍”,還煞有介事地對號入座了五個有名有姓的盜寇,即杜平、李思、任安、孫立、耿彥正,即南北朝時劉宋永光年間,被朝廷擒殺的五個江湖盜賊。他們死後陰魂不散,又在當地作祟,一些百姓害怕失盜,便祭祀他們,祈求他們手下留情。

【東方長樂界】不是一個修行的地方。

※是一個大道真象的示現。

※是「太一」之境,世界的發源狀態。

※是 太乙慈悲金光接引道子,看見真理的聖境。

※「東方三聖」~

太乙救苦天尊

大惠真人

救苦真人

是導航引領東方長樂界的專一組合,並未發現其它組合聖能。

※蒙 道恩親沐東方長樂聖境之後,隨個人心識,繼續展開生生不息的生命歷程。

※東方長樂界不是一個停留的地方。是一個境界,看見宇宙真理的境界。

※從無一個人因為留在長樂界修行,而成仙成聖。

自盤古開天,到現在都沒有。

如果有,早就被列入仙班,記載在類似「真靈位業圖」的仙聖圖輯裡,並發揚光大。

※列入仙班,也不是在長樂界入列。

乃依各人因緣,入緣屬之境。

東方長樂界無為清靜矣。

※從無一個人因為「忌戊」,嚴格遵行「戊日不朝真」而成仙成聖。

有,早就被宣揚出來了。

「留在長樂界修行」跟「戊日不朝真」,在道子的清靜之旅,形成了執著的罣礙。

※東方長樂界,不是類似佛教「西方極樂世界」停留罣礙的地方。

是道教徒必被引領開悟的聖境,是看見宇宙生命真象的境界!

※【接引東方】是道教徒迎向生生不息,隨處自在、隨處逍遙的「東方再起」之境,是日出「暘谷」之境。「九」乃極數,象徵大道流行無窮無盡。

故謂 青玄九暘上帝!

孚望眾生

生生不息 福生無量!

《太乙救苦天尊 聖號》

東宮慈父

太乙尋聲救苦天尊青玄九暘上帝

金光接引 有緣魂儀眾生 托化超昇 ~

東方長樂界

福生無量

太乙救苦天尊慈悲

中元節是一個道教節日,又稱地官誕。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
宮廟道壇在此日舉行餚饌普度法會,祈請地官大帝為祖先、冤親債主、嬰靈、孤魂等眾,懺悔赦罪。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仙途徑閱讀道經小指南!

得道飛升可能是很多中國人的夢想。在道家看來,閱讀道經是修行的重要途徑,也是得道的基本條件。圓熹通過分析道經的一般結構,提供了一份讀經指南。而這份指南也能引領信眾正確修行,以期得道。

中國道教經典內容繁多,體系龐大,道教的每一個流派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經典經文。道教的經典不但是了解道教的基本途徑,也是諸多修仙者的路徑。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道教經文的閱讀是有一定障礙的。

這不僅是因為道經年代久遠,沒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很難徹底了解一本經文的意思,而且也因為道經大多都具有一定秘傳的性質,在這個特定的條件下,沒有師父過經的指點,很難得到道經真正的奧秘。

不過在當今的時代下,雖然真正的奧秘仍舊處在口口相傳的階段,但是基本的一些閱讀指南還是可以得到的。其實每一本道經本身就是一本使用指南,大部分的道經都是屬於自我解釋的類型,具有相似的結構、內容和基本法門訣竅的介紹。

緣由篇

道經的開篇基本都是緣由篇,講述的都是哪些神靈,在哪個地方講述了什麼經文。這個緣由裡面有些是眾聖高真看到人間疾苦而自發講,有些是需要下面的神靈去啟請講法,有時候神靈數量多,有時候神靈數量少。

例如道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北斗經》裡,開篇就講緣由,講得十分清楚:主講者是太上老君,受經者是老祖天師,講經的地方是蜀都,並且當時有地神扶一玉局作高座,老君是坐在高座上傳授經文的。

而傳授經文的原因則是老君爺在永壽元年正月七日,在太清境上太極宮中看到眾生輪迴生死,不知道自己的過去未來,做了很多惡事。老君爺憐憫眾生,所以下界傳授經法,讓眾生了解自己的過去未來,棄惡揚善,同時學習懺悔、消災、改運、修道之法。

其他的道家經文《三官經》,《玉樞經》等等基本都是這個結構,大家可以自行參照。

懺悔誦經篇

儘管佛道兩教的祖師都有普度眾生的宏大志願,但自度永遠是最重要的環節,划船的漿遞給你,劃不划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懺悔與誦經永遠是轉運與修行的兩大利器,這些在道經中講得十分明白。

許多人對於宗教有所誤解,以為只要燒香叩拜讀經文了,就會被保佑,其實所有宗教的核心永遠在你自己。道教經文中法門的第一步一定是懺悔改過。

比如,道教的另外一部經典《三官經》就是以“懺悔誦經”兩個為主要法門的經典。經文中反复提到的就是“轉誦此經;大作踴躍;悔過愆尤;斷惡修善。”這些內容。

如果第一步,即斷惡修善的懺悔,都沒有做好的話,是很難有所靈驗的。

第二步就是誦經,誦經也並不是簡簡單單地誦持,任​​何一部經典,都有一定誦持的數量和時間要求,比如《三官經》就有“三年”與“千遍”的要求。

這可能是一個概述,但也說明了,誦經的時間和數量也是法門至關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要想真正用好經典,還需要在誦經的精進上下功夫。

時機供養篇

不同經文中的神靈降臨人間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道經中一般都會有關於時間的明文規定,例如《北斗經》的本命之日,

三官大帝的“三元節”賜福赦罪解厄、

《玉樞經》的“每月初六及旬中辛日”。

道經中也會明確指出在這些日子裡該做的一些事情和忌諱。

在這些日子裡,除了誦讀經文之外,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供養。

很多人可能對供養有一定的抵觸,認為道門清靜,怎麼能用供養去謀取利益?

但實際上,道經中對此早有明文規定。

例如《北斗經》裡說:“可以本命之日。修齋設醮。啟祝北斗三官五帝。九府四司。薦福消災。奏章懇願。虔誠獻禮。種種香花。時新五果。隨世威儀。清淨壇宇。法天象地。或於觀宇。或就家庭。隨力建功。請行法事。功德深重。不可具陳。”

道經中最常見的供養就是鮮花、清水與時新五果。

在懺罪、消災與改運的過程中,供養是必要的。

任何體係都講求平衡,沒有付出的回報,的確是不存在的。

況且如果連基本的供養、報答與尊崇的心態都沒有的話,自然是很難做到“善男子,善女人”的境界的。

供養是改運與修行的基本內容之一,這幾乎在所有宗教中都是一樣的。

當然道教的供養對於普通的信眾來說並不是要大肆鋪張,而是力所能及,“隨力建功”才會“功德深重,不可具陳”。

對於沒有能力供養的人,哪怕是一粒米一碗水,祖師們都是欣然接納的,說到底要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進行供養與修行。

聖號修行篇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聖號

九天應化雷聲普化天尊聖號

每一個天尊的聖號都是有加持力的,在中國人的生活圈子裡,很多人都會念一句“阿彌陀佛”,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道教神靈的聖號也是極其靈驗的。

聖號修行是道經的基本內容之一,卻不知道為什麼鮮少有人提及。

在《北斗經》裡說:“念此大聖北斗七元真君名號。當得罪業消除。災愆洗盪。福壽資命。善果臻身。”

在《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裡多次提到焚香念誦聖號的巨大作用。

在《玉樞經》裡更是用一段經文明確地描述了念誦聖號的作用:“天尊言:'吾今所說,即是玉樞寶經。若未來世,有諸眾生,得聞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應化雷聲普化天尊,或一聲,或五七聲,或千百聲,吾即化形十方,運心三界,使稱名者,咸得如意。十方三界,諸天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飛走蠢動,若有知若無知,天龍鬼神,聞諸眾生一稱吾名,如有不順者,馘首刳心,化為微塵。'

《玉樞經》指出念誦聖號到達一定程度是可以有“使稱名者,咸得如意”這種功能的。當然,念誦聖號的修行與誦經是一樣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數量,所有的法門都沒有捷徑可走的。

世間利益篇

一般的經文都會描述兩種利益,一種是世間的利益,一種是出世的利益。雖然經文與修行的最終導向一定是出世,但它的確會帶來諸多的世間利益,這些利益在道經中大多都會詳細提及。

當然不同的天尊因為神性與職位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利益,這是我們在閱讀經文中需要注意的。如果所求的是世間利益,最好還是讀誦相關天尊的經典與聖號,進行一定的齋戒與供養,就會有所感應。

《北斗經》中寫道:“是名北斗本命延生經訣。乃修真之徑路。得道逍遙。皆因此經。證聖成真。皆因此經。出離生死。皆因此經。保護男女。皆因此經。保命延年。皆得自在。永為身寶。福壽可稱。”

道經一直以來都是求世間安樂與出世修行的法寶,其實每一本道經都是一本修行指南,基本都會涵蓋一些基礎法門,我們普通人做好這些也就差不多了。

至於更加高深的,那就“更有深妙,不可盡述”了,需要大的機緣與福氣,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誰說小指南不能做大事呢,對嗎?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武大帝聖記(道教北極四聖之一)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九天蕩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真武蕩魔大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現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中國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玄武乃元始化身,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降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降為太元真人,下三皇時下降為太乙真人,至黃帝時,下降為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的生平 「一炁分形靈虛,生五劫之宗,三清出號神景,化九光之始。太初溟涬,玄極冥蒙中,有虛皇分置五劫,曰龍漢、曰赤明、曰上皇、曰延康、曰開皇。當斯時也,天光未分,清濁未判,則知三炁為天地之尊,九炁為萬真之本。是故,元始象先天,開明三景,造立天根,五文開廓,普植神靈,太極一判,天地始明。東分青九,南受丹三,西成白七,北歸玄五,中生黃一,號為五老,即玄黃植象之根也。五老各布始炁,化成四靈以定四隅,周環六合,兩儀運乎其中,推成萬物。」

按此記載,玄天上帝為先天炁五靈玄老太陰天一所化,起自於天地混沌初開時。又根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咒妙經及道藏云:

「玄元聖祖八十二次化身,化為玄武大帝,大帝即凡而玄妙哉!然其玄武應化之因,故知武曲顯靈之驗。」「玄武乃元始化身,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降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降為太元真人,下三皇時下降為太乙真人,至黃帝時,下降為玄天上帝。」

這是有關玄天上帝原始化身的記載,對於其生平歷程,記載最為詳細的,當推混洞赤文。按混洞赤文所錄,玄天上帝係無欲天宮淨樂國的嫡傳太子。淨樂國的所在地有兩種說法:一本道藏,認為淨樂國在今印度境內,於奎婁二宿之下的上應龍變梵度天;一本明成祖勅建紫雲亭書:「淨樂國之東,有紫雲亭,乃玄武帝降生之福地也。」紫雲亭位於今湖北省均縣樂都鄉境,相傳境內留存有聖父母雙塚屯古墓。

三月三恭逢真武大帝降聖之辰

淨樂國王因膝下無子,與善勝皇后均憂心社稷託付無人。一日,善勝皇后夢而吞日,感而有孕,其實是玄帝符太陽之精,托胎化生於皇后之腹,使其孕秀十四個月,於上天開皇初劫,當下世黃帝紫雲元年三月三日午時,產於皇后左腋下,係因聖人化胎降生,不染污穢之故。

玄帝生而神靈,年及七歲,日夜誦讀經文,三年下來,古籍典冊了然於心,天文地理無所不通。

十五歲時,勤務修行,不願只當一國之君,僅福一國之民,於是立志救護天下蒼生,便捨棄王位,遷居幽谷以煉元真,貞志上感「玉清聖祖紫虛元君」,於是下凡親授無極上道,作為玄帝修行的根基,道成之後,紫虛元君又指示玄帝越海東遊,尋訪起自乾兌方位的山峰,入山修行,才能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

玄帝領命,拜別父母,來到中國境內名山武當山(武當之名即取誌於玄天上帝),遵奉師誡,取山名為「太和山」,最高峰為「紫雲峰」,峰前絕巖為「紫霄巖」。

據傳,玄天上帝抵達太和山後,即詣拜「妙樂天尊」為師,又獲「豐乾大天帝」贈與「北方黑馳袞角斷魔雄劍」,上劍長七尺二寸,重二十四斤,以應七十二候、廿四炁,闊四寸八分,以應四時八節。此即民間俗稱的「七星劍」,是降伏邪道、收斬妖魔的利器。

玄帝佩帶寶劍入山修行,首先棲隱於太子巖,在修煉期間,晨有靈鴉報曉,旁有黑虎護巖,世傳「烏鴉飛赤,見之者昌,黑虎驅奸,逆之者殃」。玄帝修道於太和山,修煉未契玄元,常為意志不堅所苦,曾經動了還俗的念頭,有天欲出山返國,途經一井,看見有一名老婦人手拿鐵杵在石頭上研磨,玄帝向前揖禮詢問磨杵的原因,老婦人頭也不回地回答:「鐵杵磨針。」

玄帝乍聽驚異,又問:「以鐵杵磨成針,豈不是太難了嗎?」老婦不慍不火地又答:「功至自成。」玄帝立時頓悟,辭謝老婦後,即刻返巖精修道業,而這名老婦,即玄帝聖師紫虛元君所化,特來感化玄帝,在武當山上至今依然存有「磨針井」的遺跡。

玄帝領悟磨杵成針、功至自成的道理後,在返巖途中,為表貞志不移,便折下一株梅枝置於樃樹上,仰天立誓云:「我若功果圓滿,道業有成之日,此樹當花開果成。」四十二年後,當玄帝大得上道,昇騰天闕時,此樹果如誓旦,結實纍纍,因其樃木而梅實,世稱梅。梅果實外形類似桃核杏形,味酸而甜,能治癒各種疾病,也能預卜年歲豐歉,豐年則開花結果,荒年則不結一果。有「玉谿真人」作詩記述此事:「高真學道隱山時,親折梅枝寄樃枝。行滿功成應沖舉,花開子結識先知。仙翁護境百邪遠,聖果標名萬古垂。服餌延齡除痼疾,志誠拜受福相隨。」

玄帝歸巖修煉後,仙道諸真恐其意志薄弱,難禁外界誘惑,特遣蓬萊仙侶九位美女下凡試探,九仙女相貌端嚴,常往來於玄帝修煉的紫霄巖,並出言惑試,玄帝則以禮相待,不存異心,女仙屢次惑帝不成後,已深為玄帝向道誠心所感動,於是相約返回天界,臨行時特向玄帝表明身分,並敦加勉勵。

此後玄帝道業日益精進,心志純一,虛空清明,繼續於人跡罕至的山巖中修道,如此歷經四十年。而淨樂國王年邁將逝,日夜繫念太子,於是派遣五百壯兵,東尋太子回朝,眾人登太和山,一步一步探尋太子棲隱所在,一次要橫渡山澗繼續前行,突遇澗水高漲,水流湍急,強行橫渡都無功而返,直至第九次才勉強渡澗,這就是武當勝景之一的「九渡阻」命名由來。

五百朝兵在鍥而不捨的堅持下,終於抵達紫霄巖面見太子,啟傳王命,並想強行帶太子回宮嗣位,玄帝眼見數十年修為要功虧一簣,於是施法使部眾手腳僵直無法動彈,五百部眾心悅誠服,一齊感悟,於是紛紛解兵卸甲,追隨太子修真養性,玄帝於九九佳辰功完行滿時,五百官兵亦證仙道,授以「靈官」之職, 今武當山有「五百靈官」廟。

玄帝在太和山潛心修道,貞志不移,歷經四十二年後,終於默會萬真,大得上道,於黃帝紫雲五十七年歲次甲子九月初九日昇舉金闕,根據混洞赤文描述當時情景:「九月初九日丙寅清晨,忽有祥雲天花,自空而下,迷漫山谷,繞山四方各三百里,林巒震響,自作步虛仙樂之音。」當時玄帝身長九尺,面如滿月,龍眉鳳目,紺髮美髯,顏如冰清,頭戴九炁玉冠,身披松蘿,赤足拱手,立於紫霄峰上。

不久,雲霧散盡,有五真群仙降於玄帝面前,五真群仙即五炁龍君,玄帝稽首奉迎,五真宣詔:「學仙聖童,淨樂王子,惟卿混元之化,天一之尊,不言而教,莫知其神,渺渺劫仞,綿綿若存,虛心實腹,知光同塵。鑿開造化,僕散胚渾,六百萬歲,八十二身。曲全枉真,漥盈幣新,生陰育陽,起死成人。其功不恃,其德乃真,今宣再顯,高輔三清。上罰逆象,下滅妖氛,掌握圖籙,攝制魔蹤。帝真靈會,驅神駕龍,甲庚之將,贊衛彌勳,周環六合,普福兆民,道參天地,萬真所推。」

宣詔完畢,再賜玉冠、衣服、龍劍、寶印、肩帔、靈幡等赴九清之隨身用品,玄帝伏拜而受,隨即啟程,行列浩蕩,前嘯九鳳,後吹八鸞,天丁玉女,億乘萬騎,伴同玄帝同赴九清,此所謂「五龍捧聖,上朝金闕」的壯盛景觀。

而此後太和山即稱武當山,據元朝五龍萬壽宮碑記云:「玄武神得其中,改號武當。謂非玄武,不足以當此山也。」

玄帝圓道,昇騰九清後,玉皇上帝令其鎮守北方,統攝斗、牛、女、虛、危、室、壁北方七星,玄天咒誦曰:「頂戴森羅七座星,來鎮北方為上帝,兼管諸天掛甲兵,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勾陳,坐管千里虛空內,立照十方世界中。」按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的記載:上天龍漢二劫,下世適值商朝未年,紂王矯侮上天,心叛正道,曰造罪孽,惡毒四橫,於是六天惡魔趁此時機傾巢而出,造成世間奸邪四起,民風大壞。

當時,元始天尊說法於玉清上元天宮,眾神聆聽無上至真妙法時,上元天宮東北突然大震七聲,天門震開,只見下界惡氣瀰漫,鬼毒流盛。眾神乃叩請天尊解救天下蒼生,天尊遂請右侍玉童前往北方召請真武神將下凡降伏邪道,區分人鬼。

玄帝下凡除妖時,三清特賜其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皁纛玄旗,腳踏螣蛇八卦神龜(元洞玉曆則謂蒼龜巨蛇,是玄帝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時,魔王以坎離二炁所化,後由玄帝收伏為二將。)真武帝下凡七日,盡施神威,拔濟幽魂,鎖眾鬼於酆都大洞,從此宇宙得以還治清明。

玄帝凱旋而歸,面朝金闕,天尊宣告:「凡遇甲子庚申,每月三七日,宜下人間,受世人醮祭,鑒察人間善惡。」並且賜尊號「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又賜封聖父母淨樂天君為「明真大帝」,善勝王后為「瓊真上仙」;再封巨蛇為「天關太玄火精命陰將赤靈尊神」,蒼龜為「地軸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黑靈尊神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月初三日真武祖師聖誕,

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九天盪魔祖師、無量祖師、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等。全稱「祖師北極法主真武佑聖靈應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遷校府。現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漢族民間稱盪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真武大帝,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等。《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有,真武帝君原來是凈樂國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運。長大成人後十分勇猛,唯務修行,發誓要除盡天下妖魔,不願繼承王位。後遇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連越游東海,又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武當(太和山)修煉。居四十二年功成圓滿,白日飛升,玉帝下令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並將太和山易名為武當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當(擋)之」。

一、真武大帝信仰簡介

北方之神。《楚辭·遠遊》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曰:「北宮玄武,虛危,危為蓋屋。」《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

水神。根據陰陽五行來說,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為水神。五逸《九章懷句》云:「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梁傳》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斗,鎮北方,主風雨。」因雨水為萬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屬性,深受人們的信奉。

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象徵。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子,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就是利用龜蛇糾盤的例子來說明陰陽必須相合的觀點。

主持為戈,劍仙之道守護神,武學之人的護法者。靈龜為盾、玄蛇為劍,兵天劍修真的看守護者。武當山道教最高尊神,因北方七宿(斗、牛、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焦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玄武真君每每斬妖鋤魔都御劍出行,就因為御劍天遁比騰雲駕霧來的快。

司命之神。龜因其壽命長而成為長壽和不死的象徵,《史記·龜策列傳》稱其能導引咽氣。《抱朴子》亦稱其能導引,並曰:「城陽郄位少時行獵,墜空冢中,飢餓,見冢中先有大龜,數數迴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飢。」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為斗宿,俗稱南斗。《星經》曰:「南斗雲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干寶《搜神記》中引用管輅的話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既而人們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壽。

玄武的這些特性,不但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信仰,而且還為唐宋以後玄武演變成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礎。

二、玄武更名為真武的原因

關於玄武更名為真武的原因,眾說紛紜。一說為避宋真宗的諱(宋真宗曾馥名玄休、玄侃),此說見於《集說詮真》等書中,另一說為避趙宋「聖祖」趙玄朗的諱,此說見於《朱子語類》中。玄武改為真武后,玄武的名稱很少有人提及了。北宋時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龜蛇。到了南宋,真武人格化的傳說開始日益繁盛。宋太祖時,已有真武、天蓬等為天上大將之說。宋高承《事物紀原》中即記載了宋真宗天禧(10171022年)元年(1017年),「營中有卒見龜蛇者,軍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涌堂側,汲不渴,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宗聞言,下詔建觀,賜名「祥源」,於是真武誕生了。

據《夷堅志》、《雲麓漫鈔》等書記載,其形象多道服羽梳,被(披)發仗劍(故稱披髮祖師),頗為勇猛。真武作為道教所奉祀的大神,並且在民間有著廣泛而深到的信仰,就再也不能作為原來星辰龜蛇的形象括躍於道教神壇之上了。故有關真武身世、神跡的傳說便逐漸流傳開來,《道藏》、《續文獻通考》、《三教搜神大全》、《歷代神仙通鑑》等書中,均載有諸多有關真武身世的傳說和神異故事。

三、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凈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佑聖咒》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真武大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

四、真武信仰及真武大帝造像特點

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明朝初期,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王位。傳說真武大帝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並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

現在道教宮觀供奉的真武大帝,一般為披髮跣足,端坐於殿堂之上,旁邊塑有龜、蛇二將,或金童、玉女。據說前者是護衛大神,後者專替真武記錄三界中的善惡功過。真武的誕辰日為農曆的三月初三。

玄天寶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

「玄天上帝報恩聖號」

志心皈命禮,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眾生,有相托生,父母懷耽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令我父母,日漸衰朽。

我今持念平等,悉滅嶮峻貪慎,禮帝為師,祈恩報本。

願我見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父母,早得超生。

大聖大慈 大仁大孝 八十二化 報恩教主 佑聖真武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 金闕化身天尊。

志心皈命禮,

北上太虛,無上常容。天寂虛玄梵境,太乙真慶宮。真玄上聖,九天右奕使。左領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太極真宗,太玄慈父。靈通大妙仙,八威九光聖。執干元帝心印,秉陰靈北極符。總玄武右弼司,判左領聖府院。誓斷妖魔,救護群品。匡扶劫運,統攝萬錄。威德無邊,神通浩溥。巡遊十洞,檢察諸天。福佑孝忠,剿除孽害。至聖至神至帥,鎮天真武,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紫皇天乙真君,玄天仁威精微上帝,金闕化身天尊。

志心皈命禮,

北方境內,玄武位中。始從金闕以化身,終輔玉皇而斷惡。修真學道,功成於四十二年;拯世利人,澤被於千萬億劫。有求皆應,無願不成。威德廣被於乾坤,願力宏深于海岳。功過必察,賞罰無逃。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真武助順,靈應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終劫濟苦天尊。

至心稱念

終劫濟苦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欣逢 真武玄帝聖壽之期 武當路途遙遠 可就近玄帝顯化宮廟 朝拜奉香 太上感應 道祖慈悲 玄帝賜福 福壽康寧 !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