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龍門道脈
臺灣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
全真律學|趙道堅祖師為何稱為全真龍門律宗第一位師
全真道從王重陽祖師開始便開有了傳授授律的傳統。但因當時歷史、傳教環境、傳教條件等原因,並非十分普及。早期全真性傳戒是公開授律,而邱處機祖師的幾次傳戒活動是對全真戒學的傳承及戒律建設最有影響的。李志常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載了邱處機祖師西遊前作醮並傳戒的事實:「四月上旬,會眾請望日醮於天長……既啓醮事,雨大降,眾以行禮為憂。壇將事,俄而開霄,眾喜而嘆曰:一雨一晴隨人所欲,非道高德厚者,感應若是乎?謂:師之至誠動天地。
「……中元日,本觀醮,午後傳符授戒,老幼露坐熱甚,悉苦之。須臾,有雲覆其上,狀如圓蓋,移時不散,眾皆喜躍。又觀中井水可給百眾,至是踰千人,執事者謀他汲,前後三日,井泉忽溢,用之不竭,是皆善緣天助之也。 ,而且為公開傳戒。邱處機祖師的這次中元日傳戒是全真道教三元日傳授授籙傳統的開始。這次傳戒活動,是道教全真派自開創以來一直到清初幾百年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次公開傳戒。不知何因,全真傳戒從此轉入密密傳授,一直延續到清初王常月祖師創立三壇大戒並公開傳戒。
一、龍門法派
自王重陽祖師羽化後,全真道逐漸分出許多支派:嗣馬缽祖師一脈者稱“遇山派”,嗣譚處端祖師一脈者為“南無派”,嗣劉處玄祖師一脈者稱「隨山派”,嗣王處一祖師一脈者為“崑崙派”,嗣郝大通祖師一脈者為“盤山派”,嗣孫不二祖師一脈者稱“清靜派”,嗣邱處機祖師一脈者稱「龍門派」。其中以龍門派人數最多,力量最大,影響最為深遠。
全真派自邱祖長春真人接續法統以後,戒法逐漸轉入龍門一派,為龍門派獨有。其餘派別如需延續戒法,皆須以龍門法派百字傳續派單接法傳承。所以「全真律宗」又稱「龍門律宗」。依《金蓋心燈·趙虛靜律師傳》記載;趙道堅祖師為全真龍門律宗第一宗師,師於至元庚辰年受初真戒、中極戒如法行持,無漏妙德,祖乃親傳心印。付衣缽,受天仙戒。賜偈四句,以為龍門派,計二十字,即;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這說明了龍門派創派之來歷。龍門派是以律宗為主要的傳承依據,主要有邱處機祖師傳戒於趙道堅祖師的四句偈語。趙道堅祖師為邱處機祖師的大弟子,出家最早,年紀最長,跟隨邱祖時間最長,深得邱祖信賴。趙道堅祖師又名趙虛靜,又稱九古,邱處機祖師為取道名道堅,羽化於邱處機祖師西行途中,龍門派以其為第一代宗師。 《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的作者,龍門派十四代弟子查復功在書中這樣說:
元世祖皇帝賜龍門派二十字,後有清復奉敕賜八十字,續滿一百字;「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自寧。月盈祥光生。其中「清復奉敕賜,續滿一百字」與王常月祖師有關。當年筆者協助隴縣權德輔先生編寫《龍門文史資料彙編》時,有一位青海居士提供了龍門派十三房資料,龍門派十三房祖師分別為;
大房趙真人,號松花,常住百池宮(今蓮花谷)。
二房何真人,號雲發,常住龍門洞(今隴州)。
三房陶真人,號雲芳,常住景福山(今隴州)。
四房古真人,號雲起,常住磻溪宮(今寶雞)。
五房王真人,號瑤山,常住太子坡(今湖北武當)。
六房譚真人,號定海,常住長春觀(今湖北武昌)。
七房索真人,號重義,常住玄妙觀(今河南南陽)。
八房談(疑為譚)真人,號紫皇,常住青羊宮(今四川成都)。
九房探真人,號爐玄,常住太子坡(今寧夏石嘴山)。
十房孫真人,號玉前,常住雲霧山(今河北)。
十一房何真人,號起雲,常住正陽宮(今山東泰山)。
十二房馮真人,號宣華,常住樓觀台(今陝西周至)。
十三房張真人,號明月,常住觀音閣(今湖北) 。
此十三房之說,在龍門派傳聞頗廣,但卻找不到一絲文字記載。龍門派傳承至今,道徒眾多,影響深遠,因龍門派本身派枝大,又分出許多支派,故龍門派的師承關係是只認法眷,有「龍門派不認宗,見了師爺喊師兄」的說法。
二、龍門律宗
龍門律宗從邱處機祖師公開傳戒後又轉入秘密傳授,又稱為龍門密宗。
龍門律宗以趙道堅祖師為龍門律宗第一代律師。邱處機祖師何時傳戒於趙道堅祖師,《金蓋心法》記載「師於至元庚辰年受初真戒」。此種說法是不準確,趙道堅祖師於邱祖西行途中已經羽化,至元為世宗祖忽必烈年號,至元為庚辰為公元1280年,時邱處機祖師、趙道堅祖師均不在人世,趙道堅祖師很可能在邱祖西行前受戒。趙道堅祖師為邱處機祖師大弟子,跟隨邱處機祖師時間最長,以其為龍門律宗第一代律師,最有說服力和威懾力。而邱處機祖師的眾多弟子中,唯趙道堅祖師的道號為龍門派單第一字輩,其他人均不符合。但趙道堅祖師如何傳律於第二代律師張德純祖師,也是一段公案。
據《缽鑑》、《金蓋心燈》等書記載;龍門第二代律師為張德純祖師,祖師號碧芝。出家三十餘載:聞龍門衣缽已付趙祖,遂以弟子禮師虛靜律師,歷年十八,一無指授。到元至正丁末年,張德純祖師將衣缽傳給陳通微祖師,本人則不知所終。
陳通微祖師名致中,號衝夷子,山東會昌人,原為正一派道士,後至華山遇張德純,遂“長跪請教”,得受三戒,“謹行妙德,志志玄功” ,在秦晉之間週遊闡述教,因找不到可度之材,遂入青城山。依記載來看,自邱處機祖師之後,全真道的掌教傳承似與律宗傳承無任何瓜葛,這頗令人費解。
2017臺灣寶島首次全真龍門律宗傳戒法會
盧圓熹為傳戒登籙師
開啟台灣全真龍門正宗律脈的傳承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第第十九代玄裔弟子
中國全真龍門正宗第十九代玄裔弟子盧圓熹 謹誌
三、龍門醮儀授職與律宗傳法
龍門醮儀授職是指全真道的醮壇主持者高功大法師,要按照一定的傳授來傳承其道統。據《道教儀範》記載;不管法事簡做繁做,都有一定之規。根據高功的傳授“依科闡述”,不能無法則地,沒有得上一代高功“拔職”,沒拔職的高功按玄規在天曹沒掛號紀名,不屬正統傳授高功。
全真道的道士職高功,均須以龍門派高功法統授職,才稱正統。華山、隨山、清靜等諸派授職,需接龍門派之高功法統才可稱職高功。凡龍門派授職以自己的派名順職,不需重新改道名。列如閔智亭道長,本華山派弟子,學高功於趙理忠大師,拔職以龍門派改為閔宗亭;又有華山、隨山諸派得閔道長法者,即以宗字下一字「誠」字為其職,如龍門派則不須改之。
傳戒也一樣,全真派弟子均可受三壇大戒,但須以方丈律師職號以龍門派傳承順序起道名、道號。並以此號可傳法傳戒,稱人天教主,大律師,如有龍門派以外的履任律師者,也應以龍門律宗為正統性,否則不具神職。
在傳戒過程中,高功主持醮儀,稱提科大師,為戒壇八大師之一,其職號要同律師同輩,協助律師演禮傳法,故又稱傳法大師。據《道教儀範》記載;全真派的高功傳代,猶如全真派方丈“接法”之義,下一代方丈不接上一代方丈的“法”,是不能“開期放戒”當律師稱人天教主的。
全真派將高功學及戒律學合稱為龍門秘宗,是因其皆以秘密傳授來傳承,二者之秘密內容是不可以入藏經,不可以公開傳閱修習,只可以手抄本單線傳留。全真派《高功秘旨》中有《龍門暗派》的記載,是說高功拔職以此為憑;祖守先天炁,學道要心勤……。
此派關係道教的傳承問題,不易外傳,只在高功中流傳,一般道徒亦不知其妙用,故不全錄。
2017臺灣寶島首次全真龍門律宗傳戒法會
盧圓熹為傳戒登籙師
開啟台灣全真龍門正宗律脈的傳承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第第十九代玄裔弟子
中國全真龍門正宗第十九代玄裔弟子盧圓熹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