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

 

道長大聲喝斥說:你們名曰道流,其實都是妖人!

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大意是:“粵東有一位大商人追求成仙,供養了幾十位方士,某日,一位道長來訪,這位無名道長的法術震懾了商人和諸方士,商人和諸方士拜無名道長為師。”

拜師後,無名道長對眾人說:“我展示的那些法術,是術不是道。如果我不展示我的法力,你們一定會說我只會說大話。”隨後,無名道長揭露諸方士的方術,大聲喝斥說:“你們名曰道流,其實都是妖人。”

無名道長指示他們要靠自度,並大書十六字:“內絕世緣,外積陰騭,無怪無奇,是真秘密。”

寫完後,無名道長將毛筆扔在桌案上,發出雷電般的巨響,隨即不見了身影。

故事中的“偽術”肆虐,是清代社會現實的反映,這種誇大效果和弄虛作假的現象,在當今社會的各行各業中也屢見不鮮,特別是某些人打著道教方術的幌子,兜售誇大效果或弄虛作假的“偽術”以攫利沽名,敗壞了道教的聲譽。

像故事中的粵東鉅賈那樣上當受騙的人,在當今社會中也大有人在,不僅包括企事業老總、高管,各界名人,還包括教授、高官等。

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不少人不瞭解宗教,對真正的道教方術很陌生,加之那些騙人者打著道教方術的幌子,加之那些人如少翁和欒大般敢為大言、鼓舌如簧,加之那些偽術“時有小驗”。如此一來,有人一不留神就上當受騙,也就不足為怪了。

故事中那位無名道長,面對“道家之滋偽”和粵東鉅賈“信之益篤”的情況,主動上門揭露偽術,幫助粵東鉅賈停止受騙,無名道長不客氣地稱諸方士為“妖人”。當諸方士有悔過之意時,無名道長為他們指明正道,當今道長應當如何對待行偽術的當代方士和上當受騙者,故事中的無名道長為大家樹立了榜樣。

無名道長曰:“夫修道者,須謝絕萬緣,堅持一念,使此心寂寂如死而後可不死,使此氣綿綿不停而後可長停,然亦非枯坐事也。仙有仙骨,亦有仙緣。骨非藥物所能換,緣亦非情好所能結。必積功累德而後列名於仙籍,仙骨以生。仙骨既成,真靈自爾感通,仙緣乃湊。此在爾輩之自度,仙家安有度人法乎!”

這段話雖是代表故事作者的觀點,是專門針對粵東鉅賈與諸方士說的,但其特別強調“清淨沖虛”和“積功累德”,亦不無道理,正如無名道長問粵東鉅賈:“爾曾聞笙歌錦繡之中,有一人揮手飛升者乎?”

問諸方士:“爾曾聞炫術鬻財之輩,有一人脫屣羽化者乎?”這是說,一個人無論多麼富貴,如果心中不乾淨,如果不行善,不多為社會做貢獻,只靠方術是不會成仙的,崇信偽術更是南轅北轍,這是說,那些行偽術的方士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當今社會也應提倡“清淨沖虛”和“積功累德”。

當今社會那些盲目求養生、問前途、尋慰藉者,如果心中多一點“清淨沖虛”,就不會那樣心浮氣燥、急功近利,就不至於那麼輕易地上當受騙。

那些掌握某種方術的當代方士,如果心中多一點“清淨沖虛”,就不會那樣不顧道德、貪財騙名,就不至於墮落成為兜售偽術的“妖人”。

道教多術,這是道教的顯著特點之一,道教方術中有許多內容對社會和民眾有益,道士行術,天經地義,但應走正途。

編者在《道醫陶弘景研究序》中說:“對於道士而言,道教醫學是一種術,可以用來治病救人,也可以用於自己養生,治病救人有助於弘道度人,同時,治病救人即積德累功,而養生正是成仙修煉的基礎,二者皆有助於自己度世。所以,對於道士而言,是手段,道是目的,術與道不可分,凡是真正的道士皆以道統術,凡是真正的道醫,皆以道統醫。”

陶弘景整理本草著作、醫方和養生方等,目的很明確,為的是治病救人,積德累功。

其曰:“行陰德莫大于施惠解救。”(《真誥》卷六《甄命授第二》)所以他不會誇大甚至杜撰醫術,不會制售假藥,也就是說,他不會借醫而斂不義之財,他作為道醫,高揚仙道貴生的思想,尊重生命,關愛病人。

其曰:“夫稟氣含靈,唯人為貴。人所貴者,蓋貴為生。”(《養性延命錄序》)

所以他不會漠視病人,更不會見死不救。

陶弘景的以道統醫,在病人眼裡就是以德統醫,醫德高尚。歷代高道皆不只重方術,皆不悖道行術,他們行術皆做到了“清淨沖虛”和“積功累德”。

以度人度世為目的,即清淨沖虛,如此行術即積德累功,合二者言之,也就是以道統術,當代許多高道也做到了以道統術,以道統術體現著宗教的神聖性,彰顯著道士這一稱號的內涵,只有以道統術,道教方術才能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