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地區武當山玄天上帝信仰宮觀簡介 (19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0361397_1071697636360577_874020420192305152_n

武當真武玄帝(上帝爺公)經典彙輯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信仰教義是什麼內容呢?

在台灣一般民眾對於玄天上帝(上帝爺公) 信仰其神格不甚了解恰好FB臉書有這個平台可

透過網路的傳播 讓社會大眾能更深入的了解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真武祖師) 修道、顯聖事蹟、

玄天上帝教義武當文化,原本就無私、大仁暨深遠,並無版權束縛或者個人所持有。 

期待大家能好好的將道教文化轉貼分享,發揚光大並源遠流長、延傳世代。

所有於此社團上貼之資料、文章及圖片,大家皆可隨意分享,無須擔心會觸犯法

臺灣 紫霄真武祖師玄天上帝聯誼協會 本社團創立的宗旨

道教經書總集《道藏》內所收有關玄天上帝道書為例,敘述玄天上帝信仰淵源、信仰教義以及對玄天上帝信仰教義的思考。對於信仰淵源的敘述,

查閱了,道壇手抄珍本《道藏》所收有關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的道書,記述玄天上帝修道、功德、經書、冊文、神咒、寶懺、禮文、聖錄、壇儀、聖號、圖錄等經卷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   北極真武玄帝燈儀文

太上說紫微神兵護國消魔經   玄帝靈真報恩法懺

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玄天上帝典籍錄編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註六卷

真武靈應真君增上佑聖尊號冊文一卷

真武靈應護世消災滅罪寶懺一卷  玄天上帝修真寶卷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十卷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聖紀

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  玄天上帝啟聖錄()

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一卷()   玄天上帝啟聖靈異錄()

武當福地總真集三卷(-劉道明)  武當紀勝集一卷(-羅霆震)

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   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                

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元妙宗)  大明御製玄教樂章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十卷   伏魔經壇謝恩醮儀

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法懺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訣

北帝伏魔經法建壇儀(盧中苓)   真武祖師降誕酌獻儀

真太極北帝紫微神咒妙經   北帝說豁落七元經一卷

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聖妙經   玄天上帝救劫寶懺度人真經

太上洞淵北帝天蓬護命消災神咒妙經   玄天上帝百字聖號

真武祖師沖舉獻文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寶訓集

武當玄天上帝修真寶卷  武當山玄天上帝靈應寶經

玄天上帝驅瘟蕩魔經懺

等道書內,記述玄天上帝顯化的文字和圖片,這些也是信仰教義的內容之一

這些道書是我們學習、研究玄天上帝信仰教義的第一手寶貴資料。

真武神咒:乾元有將,頂戴三台,披髮圓象,真武威靈,助吾大道,龜蛇合形,身如山嶽,四氣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劍樹,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作紫塵,魁罡正氣,是吾本身,天符通現,大保乾坤,江河淮濟,五嶽之神,城隍社令,拱聽吾命,指揮綱紀,敢有攝停,上帝有敕,救護眾生,敢有小鬼,捉縛來呈,急急如律令。

#北極玄天上帝得道傳說故事

#武當山玄天上帝600年神尊臺灣巡境中部會香

#真武祖師巡境臺灣神尊起駕

#真武玄帝生漆脫胎神尊#武當山真武帝坐鎮臺中

#玄帝分靈顯化祖廟#北極玄元宮紫霄祖殿玄帝

#金面真武玄帝坐龍椅神像#玄帝金身跣足未踏龜蛇

#玄帝寶誥#報恩寶誥[注釋] #玄帝經懺譯注

武當山真武大帝銅像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61245784-1601447364

淨樂國王子武當摩崖飛升的傳說

在天之涯海之角,有一個美麗的國家「淨樂國」,淨樂國國王勤政愛民,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社會風氣良好。皇后名叫「善勝」,賢淑善良,知書達理,深受百姓的愛戴。

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善勝皇后來到花園散步遊玩,突然天空中傳來一聲巨響,浩瀚的碧天之上,天門大開,一時間仙樂飄飄,眾仙人魚貫而出排列兩側。中間走出一位神仙,手捧太陽,拋繡球般往下一扔,太陽划過一道全光,向著皇后飛來,飛臨到皇后面前的時候,太陽變成了一枚通紅的果子,鑽進了皇后口中。

不久,善勝皇后有了身孕。十四個月後的一天,圍王正陪著皇后在花園鞦韆上休息.天地之間忽然變得十分明亮,皇后感到肚子劇痛,緊接著左肋一聲響動,裂開一個大口子,從裡面跳出了一個小孩兒。小孩兒又白又胖,手舞足蹈,笑呵呵來到國王和皇后面前,恭恭敬敬喊了一聲「爹」,又喊了一聲「娘」。剎那間,百鳥齊聚,百花盛開,吉祥的景象昭示天下:淨樂國王子出生了。

淨樂王子(也就是後來的玄天上帝)生來聰穎,七歲時就能口誦經文;到了十一歲,已經遍覽宮內藏書。他身材魁梧,除了飽讀詩書之外,還學了一身的好武藝。就在淨樂國王和普天下百姓對淨樂王子寄予厚望的時候,淨樂王子突然放棄了王位的繼承,決心潛心修道,救護天下蒼生。淨樂王子的行為遭到了國王和王后的強烈反對,但他心意已決.堅持不改。

淨樂王子的心願感動了玉清聖祖紫虛元君,元君下凡,指點王子。

這一日,淨樂王子在花園散步,花叢中突然出現了一位紫衣道人,對王子說道:「若想修道成仙,必須斷絕榮華高貴,除去心中的欲望,到紅塵之外去修煉。大海之東.有一名山,為武當山,那裡是修行的好去處。』』言罷.紫衣道人忽然不見了。來者正是玉清聖祖紫虛元君的化身,前來點悟真武越海東遊。

是年.淨樂王子年方十五。他告別了父母,拋棄了皇家錦衣玉食的生活,歷盡千辛萬苦,渡過東海,來到了武當山。

善勝皇后對孩子的離去痛心萬分,她緊緊跟在王子身後,晝夜不息,風雨不停.一直尾隨到武當山。她筋疲力盡,看著兒子一步步走向山頂,高聲喊道:「兒呀,快回來!」她連喊了十八聲,腳步也隨之向下移動十八步。太子聽到母親的呼喚,也就跟著答應了十八聲,但腳步卻向上登了十八步。王后落在他後面,追不上了,這個地方後來成了武當山的旅遊景點之一,「太子坡」和「上下十八盤」。

善勝皇后見狀,心神俱碎,母愛的本能使她突然具有巨大的能量,她盡力飛奔,抓件了兒子的農角,拼死不放。王子進退兩難,他既疼愛世親又不願放棄修道,權衡之下,用劍將衣角斬斷。

皇后悲痛欲絕,她不顧一切猛撲過去,要將兒子死死抱住。太子心中悲痛,用劍往後一揮,天崩地裂,高山立刻分成了兩半.將母子二人分開,中間出現了一條大河,這就是「劍河」。看著對岸的母親.王子淚如雨下。其母善勝皇后勸其還俗,未果。她只好隔著劍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淚洗面,滴淚成池。人們在這裡修建了「滴淚池」以憑弔善勝王后。

135 (2)

王子來到武當山,潛心修道。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成仙悟道。他心浮氣躁,動了退卻之心。於是收拾了一番決定下山,回到父母身邊。聖祖紫虛元君見狀,在王子的下山途中,化成了一個磨鐵棒的老婦,點化王子:只要恆心在,鐵棒也能磨成針。王子受到了感化,繼續回山修習。他從早到晚,靜心端坐,鳥兒在他頭頂上做巢、生蛋、孵化,他一動也不動;身邊的雜草荊棘刺透他的腳底板.沿著他的雙腿長到胸膛,又從胸膛長了出來,他還是一動個動;因為修道,他沒時間吃飯、喝水,肚子裡的腸胃呱呱亂叫,他就將腸胃撕扯出來扔掉。

就這樣,四十二年過去了。在這期間,眾仙為了試驗王子的意志,派出九位仙女下凡,引誘王子,王子不為所動。這一天,妙樂天尊降臨武當山,豐乾大帝贈給王子一把「北方黑馳哀角斷魔雄劍」。寶劍長七尺二寸,重二十四斤,闊四寸八分,和七十二候、二十四時、四時八節相互對應。

九月初九這一天,天上樣雲藹藹,飛花漫天,林間仙樂繚繞,谷里異香撲鼻。王子只覺得心特別靜,眼特別亮,胸中恍苦水晶,一塵不染;身軀像是流雲,隨時都可飄飛.他知道升仙的日子到了。他走到武當山的摩崖前面,突然一位美麗的少女出現了,手捧一盤玉杯給王子獻茶,王子不為所動。女子感覺無地自容,縱身躍下山崖。王子見狀,感到自己不通人情.致人死亡。悔恨之下,也要跳下山崖為女子償命。令王子想不到的是,他被五條巨龍棒住。這時候跳崖的女子變成了祖師紫虛元君,對王子說:「徒兒,你通過了最後一次試探,可以升仙了。」說罷,偕同王子飛上天去。王子到達天上,被冊封為玄武大帝,後來改名真武大帝。王子跳崖的地方,成了武當山一景,名為——飛升崖。

這是流傳的神話故事,「人間有「麇子國」,仙界有「淨樂國」。道教的布道者以「麇國」為基礎撰出「淨樂國」。《武當山志》:「淨樂宮位於原均州城內。相傳真武大帝的父親淨樂國王曾治理麇國,故建宮祭祀。」淨、麇諧音,道教杜撰的「淨樂國」是以「麇子國」為基礎或原形的。

當年皇后到坡前,抓住兒衣不放寬。

真武絕情割袖角,空中飛下二袍山。

高山劈裂劍聲隆,地下坑池眼淚衝。

母子連心難了斷,人間仙界一般同。

淨樂皇庭去不還,功成坐鎮武當山。

坡前累累多磨難,真武來時正少年。

無限風光玄帝神,也曾一度念凡塵。

紫元稍點重修煉,此地觀名號復真。

霧氣朦朧古道長,漫遊九曲黃河牆。

五云樓裡觀奇構,一柱獨擎十二梁。

在這個傳說的背後,到底還有那些故事呢?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6

武當山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註解]

(開經偈)

夙世恩報德 誦經禮元皇

永享無期壽 道心超然法

希夷開大有 真炁雜氤氳

神飛神仙路 七祖昇天堂

妙緣無修,妙行無積。從修有修,修緣證妙。從積有積,積行通妙。

妙本從無,曠積自有。廣演妙緣,顯言勸修。烜赫妙行,示相有積。

妙緣妙行,既通修積。若世眾生,一念一動,緣行俱在。迷惑本來,

毀無失有。如人父母,誕生男女。始相不見,託相為有。有中有相,

相化萬狀。艱難苦惱,憂慮悲戚,悉從相起。我既託相,日惱父母。

令我父母,日夕悲酸。我相既有,父相母相,日漸衰朽。緣我相故,

令我父母,始相沉埋。父母男女,輸轉無已。是此有相,同歸苦惱。

我從今日,從我相中,悉滅貪嗔,悉破嶮峻。持念平等,用報始相。

使我始相,大得快樂,無諸苦惱。世世生生,託相全具,不致衰朽,

然後滅除。始相令無,相著將此,無著同滅。始相我相,始相悉歸。

無著相既,無著不見。不有不起,不為無礙。無障無閉,無塞自然,

去累不墮苦海。普願飲信,日持奉行。

《玄帝報恩聖號》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眾生有相,託生父母,懷耽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令我父母,日漸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滅臉峻貪慎,禮帝為師,祈恩報本。願我見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劫生身父母,早得超生。

大聖大慈 大仁大孝 八十二化 報恩教主 佑聖真武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 金闕化身終劫濟苦天尊。

昔太清大帝,第八十二次化身,托聖父淨樂國王,聖母妙祥天主,降生為太子。纔十五歲,即離親去國法身入太和武當山中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沖舉,位鎮北方,為(上帝爺公)玄天上帝。感父母生恩之重,故說此經。若有善信男女,體玄天聖訓。以孝道存心,持齋三年,禮念聖號一萬八千遍。以按道經一藏篇目之數,以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有志之士,又能尋詳經義,精進道功。雖億劫四重之恩,皆可以報。而九幽三途之苦,亦可以濟矣。豈但報父母之恩而已哉。

聖父聖母為武當山道教真武大帝父母的尊稱。其父為淨樂國國王,母親為善勝皇后。真武在武當山修道成仙后,父母隨之而被封。玉帝封聖父為「淨樂天君明真大帝」,聖母為「善勝太后瓊真上仙」,居龍變梵度天無欲宮。

聖父像一般多伴隨聖母像出現。聖父與聖母是道教對真武大帝父母的尊稱。

真武在武當山修道成仙后,父母隨之而被分封。而對聖父、聖母的崇奉,在元代即得到統治者的推崇。元仁宗於延祐元年(1314年)即封靜樂國王為「啟元隆慶天君明真大帝」,加封善勝皇后為「慈寧毓德天君瓊真上仙」。

玄天上帝學道不忘報本,道成拔度父母超升天界,位列仙班。後人感玄帝孝敬父母之心,於是在供奉玄帝的地方,都供奉聖父、聖母。告誡天下眾生禮帝為師,不忘父母養育深恩。

傳曰:仙經萬卷,忠孝為先。又曰:一子學道,則九祖生天。其斯之謂歟。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為眾生不統王位不享榮華富貴,獨進深山刻苦修行,得道後亦不穿金戴銀面聖,不展修行成果,虛懷若谷,拯救蒼生。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白話注釋

妙緣無修 :善緣是不執著修持形式,而自然具備。

妙行無積 :美好德性是不執著不做作,而自然累積德性。

從修有修 :從不做作的修持中,自然具有修持功力。

修緣證妙 :在自然修持的隨順因緣中,自會證悟本性的圓滿。

從積有積 :在不造作積聚德性中,自可累積足夠的德性。

積行通妙 :累積足夠德性將會通達本性的圓妙自在。

妙本從無 :圓妙自在的本性本來是無軌跡可通達。

修積自有 :但是恆久不斷的修持,累積德性,自會有悟到妙性本來的時候。

廣演妙緣 :廣大演繹廣結善緣。顯言勸修 明白表言勸人修持修心。

烜赫妙行 :正義威凜善美德性。

示相有積 :在行為表相上顯示出是個積德之人。

妙緣妙行 :善德善緣。

既通修積 :既然是通過日常修持累積而來。

若世眾生 :世界眾生。

一念一動 :起一心念,行一行動。

緣行俱在 :當然都會注記一記因緣,識心也存認一種行為。

迷惑本來 :如此不善因緣,不美德行漸漸迷惑本來面目。

毀無失有 :剝毀自然的天真無邪,失去本有的圓明本性。

如人父母 :如同人類的父母。

誕生男女 :生下兒女後。

始相不見 :再也不見父母自己本相的存在。

託相為有 :一心所有只寄託在兒女相上。

有中有相 :在兒女相中就隱藏父母相的全部託附。

相化萬狀 :但是兒女相本是無常態,常變化萬端狀況。 

艱難苦惱 :所有艱苦、困難、痛苦與煩惱。

憂慮悲戚 :憂愁、焦慮、悲傷與心有所感觸。 

悉從相起 :皆是肇因於萬相而起萬狀。

我既託相 :兒女如我既然被託咐某種期待之相。 

日惱父母 :卻日日讓父母或煩惱或氣惱。 

令我父母 :以致我的父母。 

日夕悲酸 :日日夜夜心中悲戚、酸澀與痛苦。

我相既有 :我這兒女相既然存在。 

父相母相 :父母的形相。 

日漸衰朽 :也就一天一天的愈來愈衰弱朽壞。 

緣我相故 :只因把所有焦點都注重在我這兒女相上。

令我父母 :因此讓我父母 

始相沉埋 :忘記了、埋沒了自己本來面目。 

父母男女 :父親母親在男性女性慾望裡。 

輪轉無已 :輪轉不停,纏擾不休。

是此有相 :因有此兒女相的執著。 

同歸苦惱 :才會在兒女相中自尋痛苦煩惱。 

我從今日 :我從今日。 

從我相中 :從我這兒女相中。

悉滅貪嗔 :悉數滅除心中的貪婪嗔恨。 

悉破險峻 :悉數破除一切因追求慾望而招惹的危險,以及因癡愚所產生的自我障礙。

持念平等 :念念是平等,貧富男女平等,士農工商平等。 

用報始相 :故能活在現前當下創造喜悅幸福,以這樣的信念回報父母。

使我始相 :如此使我的父母們。

大得快樂 :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都獲得快樂。 

無諸苦惱 :因為知道一切是平等,一切都無固定的常態,

          所以也無須緊緊抓住痛苦與煩惱。 

世世生生 :所以也沒有苦惱的生起與消滅,或讓苦惱存在

託相全具 :因此在兒女相中,一切寄託皆是圓滿具足,合情合理。 

不致衰朽 :不會因時間而衰敗腐朽。 

然後滅除 :然後也不用擔心所寄託之相被滅除消失。 

始相令無相 :令我父母不再執著此寄託 之兒女相  

著將此無著 :就將如此不執著信念。

同滅始相我相 :一同滅除堅持的父母相兒女相 

始相悉歸無著 :父母們全部回歸沒有執著的本來面目。 

相既無著 :所寄託之兒女相既然不再執著所期待與託咐。 

不見不有 :不執持一定要見到成龍成鳳,不執持一定要有所成就。 

不起不為 :不起非份之心,不做不合情理之作為。 

無礙無障 :因此心無所掛礙,無所障敝。

無閉無塞 :心沒有被閉鎖,也沒有被阻塞。 

自然去累 :因此自然輕鬆自在,去掉層層累贅包袱。 

不墮苦海 :不會墮入一切痛苦煩惱苦海。 

普願欽信 :普遍希望天下善男信女。

日持奉行 :能夠每日持誦並照義遵守奉行。

【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278文字完終

#真武玄帝生漆脫胎神尊#武當山真武帝坐鎮臺中

#玄帝分靈顯化祖廟#北極玄元宮紫霄祖殿玄帝

#金面真武玄帝坐龍椅神像#玄帝金身跣足未踏龜蛇

#豐乾大帝#玄帝寶誥#報恩寶誥[注釋]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寶誥 [註解] #

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或真武、北極真君、「報恩教主」、上帝爺公「披髮祖師」元天上帝。真武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玄武,宋時避諱改玄爲真,稱真武帝,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護神。玄天上帝在漢族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元始天尊說法於玉清,下見惡風彌塞,乃命周武伐紂以治陽,玄帝收魔以治陰。因此玄天上帝又爲主持兵事的劍仙之主,地位僅次於劍仙之祖廣成劍仙。真武興盛於宋代,至元代又被晉升爲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時地位更加顯赫。湖北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道場最負盛名。

由於中國文化信仰中,先天神來歷神秘,地位崇高,故而百姓對於真武大帝披髮仗劍、腳踩龜蛇的形象,理解不深,難免就產生了許多聯想。一些外來宗教更是推波助瀾,把小說演義和民間故事當做正信來替道教「熱心」宣講,這種輕率的做法,給真正想要學習傳統文化的人,帶來了不少困擾。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為眾生不統王位不享榮華富貴,獨進深山刻苦修行,得道後亦不穿金戴銀面聖,不展修行成果,虛懷若谷,拯救蒼生。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⑴玄天上帝寶誥 至心皈命禮[注釋]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⑵。修真悟道,濟度群迷⑶。普為眾生,消除災障⑷。八十二化,三教祖師⑸。大慈大悲,救苦救難⑹。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弈使⑺。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⑻。鎮天助順,真武靈應⑼。福德衍慶,仁慈正烈⑽。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

 北極真武玄帝寶誥註解

⑴玄天寶誥:玄天,又稱玄帝、玄天上帝。道經稱,玄帝乃北極玄武星君之化身。是北方大神,有保國寧家、賜福消災之職能。《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十二《玄帝設醮科》稱:「玄天上帝,應感無方,含虛危而示象,妙道廣博,躡離坎以彰威,變化無方,鑒觀有赫,奉之則常享常應,禱之則有感有通。」玄帝執掌,故《道藏輯要》張集一《道門功課》又稱之為《北極誥》。寶誥,誥即誥詞。

⑵混元六天,傳法教主:混元,指天地開闢之初,混沌未分洪元既判時。六天,指欲界六天。分別為,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矅摩夷天。一說,中天北極大帝與五方五帝合稱六天。傳法,指弘揚道法。教主,指教中地位極高者,此指玄天上帝。道經稱玄帝代代化身。此言玄天上帝在混元六天時,就開始傳揚教法,濟度群生。

⑶修真悟道,濟度群迷:道經稱,玄帝原為凈樂國王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遠,長而勇猛,惟務修行。後入武當山修煉,居四十二年功成,悟道登真。上帝敕命,往鎮北方。玄帝發願濟度眾生、教化群迷。

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災障,自然界的一切災難和魔障。玄帝悟道登真後,立志普渡眾生,消除邪魔和災難。此為玄帝盛德的頌讚。

⑸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八十二化,指玄帝的化身。《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稱:「玄元聖祖,八十二次化為玄武大帝。」三教,指儒、釋、道三教。玄帝濟度群生、消除災障,其道業日隆,太上命他任三教祖師。

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大慈,慈愛、慈悲。大悲,指悲憫世人。救苦救難,救度眾生之疾苦和災難。此贊玄帝之大德。

⑺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弈使:三元,指天、地、水。都總管,原指管理專門事務的行政長官。此指玄帝的官位。九天,謂天之九野,即中央、四正四偶。《呂氏春秋》稱:「天有九野。何謂九野?即九方天也。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變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顥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方陽天。」游弈使,弈通「奕」。指巡邏使。

⑻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天罡北極,即天罡北斗星君。垣,大將軍,即六甲神將。此言玄帝的左右護衛神將。

⑼鎮天助順,真武靈應:鎮天助順,為玄帝仙界的職位。玄帝,原為凈樂國王太子。後遇紫虛元君,授以道秘,遂入東海遊覽,有遇豐乾大帝授以寶劍,入武當修煉,悟道登真,奉上帝命,往鎮北方,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玄帝尊號,全稱北方鎮天真武靈應真君。

⑽福德衍慶,仁慈正烈:福德衍慶,指玄帝的福德惠及世人。仁慈,仁愛慈善。正列,正真剛烈。此為玄帝盛德的頌讚。

協運真君,治世福神:此為玄帝仙職之尊號。

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玉虛,為玉帝居住之所。師相,仙職,輔佐玉帝掌管仙界樞機。可見玄帝品位之尊。玄天上帝,為玄帝之尊號。

金闕化身,蕩魔天尊:金闕,天帝所居之處。此引指天帝。化身,變化之身。此指玄帝本為天帝所化身。關於玄帝化身之事另有各種說法,《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引《混洞赤文》稱玄帝乃元始化身;《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則稱其為太上老君所化身。蕩魔,蕩除邪魔。此為玄帝修道前所立下的宏願。

天尊,對得道神仙的尊稱。此為對玄帝立志修行,蕩除邪魔盛德的讚頌。

#紫霄玄天上帝#玄天真武秘籙  #太和武當真武 #天帝賜劍

#武當山顯傳 #道揚武當真武經籙#三教祖師、#傳法教主

# 真武大帝#紫霄延靈 #武當衍脈 #武當上帝爺公

#北極玄天上帝(真武祖師上帝爺) 玄天上帝(開基老帝爺)

武當玄武龜蛇

#真武玄帝生漆脫胎神尊#武當山真武帝坐鎮臺中

#玄帝分靈顯化祖廟#北極玄元宮紫霄祖殿玄帝

#金面真武玄帝坐龍椅神像#玄帝金身跣足未踏龜蛇

#豐乾大帝#玄帝寶誥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0589072_3427313297296387_6719904010255466496_n

萬法之主”和“真武大帝”是一個人?

萬法教主即真武大帝

雷部神靈將帥,是道教“天庭朝臣”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能夠組合成道教法術中常為召請的部隊,當然是與宋元道教雷法的特色緊密相關。雷部神將最基本的職能是執掌天地雷霆,並進而充任天庭征戰和執法的職能。在道教雷法系統中,雷部的將帥均圍繞著召喚和役使雷電的法術行為來活動,並進行相應的配置和組合。對於這些道教雷神,筆者認為至少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雷部諸神是道教神靈體系中重要的軍事集團,他們首先是道士信仰崇奉的戰神對象;二、雷部諸神乃先天之炁化成,而人體亦如是,故他們與人體有很強的溝通性;三、召請雷部諸神需要法師以內煉為基礎的法力,且通過道教儀式的方式來進行,故雷法科儀亦多具有軍事色彩,充滿鬥爭精神且不違背天道。若捨此多樣性而只言其一,恐怕即有片面誤解之嫌。接下來,筆者以宋元時期清微派之雷部神將為代表,簡要考察其具體信仰及神譜情況。

在清微道經所載的諸套清微雷法中,不同的雷帥和雷將們,會構成不同的“帥班”或“將班”。作為執行某套大法的主力,他們往往在法術施行中,頻頻成為法師召請的對象群體。比如,《道法會元》卷三十所載的“紫極玄樞奏告大法”,其“主法”為:“清微天官虛無自然洞真大道元始天尊,無極無量雷霆梵炁帝高元尊,清虛真皇雷霆清炁帝高元尊,虛混玄一雷霆景炁帝高元尊,清微宗主真元妙化上帝。”而其“主帥”則是“紫極玄樞飛捷使者方央中”。“副將”有三位:“翊輔玄鬥太乙天君王震”,“樞靈大神劉洪”和“總真使者龔德” 。這一位主帥和三位副將,就構成了“紫極玄樞奏告大法”的將班集團。儘管諸位天尊和天君、使者本身未必一定是戰神,但在雷法中冠以“帥”“將”之稱,則無疑是按照軍事化的系統來運作的。他們各有姓名服色,需要清微法師熟諳在心,以便作法時召請策役,來執行凡俗之身難以完成的任務。

當然,雷法更多召請的還是正牌的天庭戰神。如《道法會元卷五十一》的《箋魏元君》奏告中,就提到了“雷霆一府二院三司官君帥將” ,這是宋元以來對雷部軍事團隊一個較為普遍的說法。實際在雷法施行中,雷部將帥往往被分召或合召。如“雷霆三大天君”:“雷霆主令欻火律令大神炎帝鄧天君”、“雷霆正令鐵筆注律大神青帝辛天君”及“雷霆行令飛捷催賢大使暘谷張天君”,據《道法會元卷三十九》的《清微傳度文檢》記載,清微弟子可申請這三大雷部天君“降三炁九霄符章經道,雷帝天君,關報一府二院,三司五雷,雷霆至真,酆都岳府諸司帥將,咸令照應。” 這說明,三大天君乃是天界雷神部隊的重要統領。他們並非為清微派一家所獨尊,神霄雷法也將其視為常召請的雷部主帥。如《道法會元》卷六十一的《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雷大法》,即以此三大元帥為將班之首。其它分別以三大雷帥為主法的雷法,亦多見於《道法會元》各卷。另《道法會元卷四十八》所述的《申雷霆五陽宮》之奏表,是相當全面的雷部神系召請。其中有:“雷霆都總管欻火律令大神炎帝天君,雷霆大都督鐵筆注律大神青帝天君,雷霆飛捷催督大使行令大神暘穀神君,九斗陽芒流金火鈴大將浮光劉天君,三山木郎大神皓華荀天君”,以上是雷霆五陽宮之正神。清微法師祈請此五位神君“允今所申,即賜禀告清微三炁九霄符章經道,雷帝天君,部領上清神烈陽雷神君苟留吉,陰雷神君畢宗遠,地司猛吏殷郊,地祇陰雷主者溫瓊,酆都朗靈元帥關羽,天神龍水社諸部雷神,四溟四丁大神,當季行雨龍雷主者,紫堂局中天星地煞,近境各處溪源潭洞行雨龍神,所屬城隍社令,祀典英烈神祇,一合下降。” 可見,雷法中雷部神將的構成,確實是非常森嚴的“道法戰神集團”。他們的位次有嚴格規定,並在法師們的呼喚和召請下,往來於神、人兩界,執行著不同類別的天條律令。

考諸文獻,雷部將班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整合道教與民間雷神信仰譜系的過程,更是官僚體制在宋元道法裡的集中影射。雷部將班不僅是多層次的戰鬥群體,更處於動態發展之中。這在號稱“會道”的清微派中,得到了最為明顯的體現。清微雷法中的雷部神靈,各有其姓字、名號、服色、官職、武器、儀仗等等。當不同的雷部將班隊伍相遇時,會隨著清微法師的不同行持而有所調整。所謂“分召”“合召”,其實都是這種調整的體現。這些雷部的戰神,在法師法力的溝通召請下,主要以其威猛神力來執行各種陰陽兩界的軍事或準軍事任務,如盪除魔患、斬除妖邪、禳火止水、祛瘟治病、祈福消災等等。作為受過法籙且修道有成的清微法師,均擁有一支隸屬於本人的神兵部隊——他們在法師獲得相應的籙職時,即已與法師發生了盟誓的關係,從而追隨其行法於十方世界。可見,宋元以降道教的戰神信仰已相當完備,且與道術產生著密切的關係。

隋朝有南康郡廬山太清天慶觀,光德元年三月三日,江西路,安撫使張佑之入山遊玩,有洞,名曰谷岩。張佑之領從人入洞,方行二十餘步,覺身心迷惑,遂出洞門。據左右報,有軍虞候何詮入洞不見踪由,約二時以後,何詮從洞中出。忙與眾曰:詮入洞行二十餘步,但聞洞中有人勘算文字,遂隨語聲尋路,行至半里,豁見一宮殿虛聳巍峨,上有三位燕會,下有判官符吏數百人,將簿書點算人間善惡之事。詮子細觀望,見有龜蛇在前戲躍,知是北方真武帝君。見主席是正者冠服,對坐其女真乃鳳冠霞履,真武位在其側,詮潛入從官隊仗,求問所因,符吏曰:洞是谷岩,天名瑤玉,今日是真武降生之辰,每年至此日,蒙北極給假,於丑時辭北方,至寅時屆東方,面禮本師太上老君,就羅浮天宮請侍父母,於卯時從申酉方下界遊奕,察其善惡,與父母修人天天道之果。此日若察錄得造惡之人,罪重如須彌山者,皆獲真武及承父母布施慈悲之賜,咸蒙鮮釋。世人有知今日之因,若清淨戒心,醮獻詞章,懇求恩福最為大矣。詮欲子細視之,不覺如夢寐驚覺,已立身在谷岩洞門石台下。張佑之備錄上奏,聖意裁決降旨南康郡委官往廬山天慶觀建立真武並父母降真寶殿。從此方知三月三日是真武降生之辰,為民消災降福。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每一個朝代,必定有一個領袖,也就是道家大修為的人。真武大帝最早估計只能追到模糊的原型四聖真君,然後到宋朝才慢慢升上去的官位。而且在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東西南北四方都有神獸鎮守著。它們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玄武是鎮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七個星宿想像為龜蛇相纏的形象,稱為玄武。古書上記載: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其形如龜蛇,龜蛇即玄武。“玄,龜也;武,蛇也。此本虛、危星(北方七宿中星宿)形似之。”故稱北方七宿為玄武。“北方玄天,五炁徘徊,中有黑帝,雙皇太微,總領符命,仙鍊八威,青裙羽屬,龍文鳳衣,上帝所舉,制至玉階。”玄天上帝是儒教祭祀五方帝之一,其獸為玄武。

玄武為“四象”之一。“四象”即青龍、朱雀、白虎、玄武。中國古人早在殷代前後,同時把東方的若干星星想像成一條龍,春天黃昏時出現在南方的若干星星想像一隻鳥形,西方的若干星星想像為一隻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像為龜蛇形象。二十八星宿體系形成之後,就把它們一分為四,每七宿組成下述一種動物形象。《書傳》稱:“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東方成龍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鳥形,北方成龜形,皆西首而東尾。”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五方配五色的說法流行後,四象就分別配上了顏色,成為東方青(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龜蛇)。從史料記載來看,中國四象最先產生,再創立四獸的同時,也創立了二十八宿。所謂二十八宿,即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黃道(太陽和月亮所經天區)的恆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稱“二十八宿”。“宿”者,指星的位次和集合體,即一撮星也二十八宿以北斗(大熊星座)斗柄所指角宿為起點,由西向東排列,它們的名稱與四象關係為: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冑、昂、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古人崇拜星宿是因為星體的存在和運行有著極大的神秘感,同時,人們還可根據星辰來確定方位和測定季節時令。二十八與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代劃分天區的標準。二十八宿體係不僅是古人觀測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標,而且有些星宿還用來測定歲實季節的變化。

至於龜蛇,也是古代有名的神靈。龜為“四靈”(龍、鳳、麟、龜)之一。早在殷商時代,就有神龜知人情、知吉凶,可充當神人之間媒介的說法。

龜能明於陰陽,審於弄德。先知利害,察於禍福。保佑勝戰,以及長生不老,行氣道引,使人致富等神性,竟稱(龜者天下之寶也)!

有名的(河圖洛書)這一典故,一與龜有關。《易· 辭上》謂:“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者“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者洛書。於是伏羲氏根據這個“圖”、“書”書畫成了八卦,此即《周易》之來源。

玄帝真武者,蓋起於宋代羽客之言,即《元洞玉歷記》(《三教搜神大全》一引)所謂元始說法於玉清,下見惡風彌塞,乃命週武伐紂以治陽,玄帝收魔以治陰,“上賜玄帝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統領丁甲,下降凡世,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是時魔王以坎離二炁,化蒼龜巨蛇,變現方成,玄帝神力攝於足下,鎖鬼眾於酆都大洞,人民治安,宇內清肅”者是也,元嘗加封,明亦崇奉。此傳所言,間符舊說,但亦時竊佛傳,雜以鄙言,盛誇感應,如村巫廟祝之見。初謂隋煬帝時,玉帝當宴會之際,而忽思凡,遂以三魂之一,為劉氏子,如來三清並來點化,乃隱蓬萊;又以凡心,生哥阇國,次生西霞,皆是王子,蒙天尊教,舍國出家,功行既完,上謁玉帝,封蕩魔天尊,令收天將;於是複生為淨洛國王子,得斗母元君點化,入武當山成道。玄帝方升天宮,忽見妖氣起於中界,知即天將,擾亂人間,乃復下凡,降龜蛇怪,服趙公明,收雷神,獲月孛及他神將,引以朝天。玉帝即封諸神為玄天部將,計三十六員。

玄武的人格化過程是漫長的,最終完成於北宋。道士們將玄武形象描述為“披髮黑衣,仗劍蹈龜蛇,從者執黑旗”。在北宋之前,道教就完成了玄武從動物崇拜到人、再由人到神的塑造。到了南宋,玄武地位、神格逐步升級,歷代皇帝屢加聖號,崇奉至極。武當山也由此形成了以崇奉玄武為主要特徵的武當道教。

從上面可以看出,真武大帝相比其他的上古大神晚太多,說他是萬法之主,如果你不是清微,武當的,那麼我感覺你就算是神霄派也不會認為他是萬法之主,因為神霄最大的是玉清。萬法起源於各派祖師爺。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202_C07NW8_Y5C9IEO.jpg!r800x0

奉祀玄天上帝(真武),道歸真 持念神咒

《道門通教必用集》說:「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合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來從吾右。」(卷七)至於「玄武」是如何成為「真武」的,宋代以後,玄武在道教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宋《朱子語類》說,為避趙宋聖祖趙玄朗的諱,將「玄武」更名為「真武」,又稱「真武大帝」。此後,有關真武的身世及傳說便逐漸流傳開來。 通過上述記述,我們就可以知道,玄天上帝,號真武,又號玄武。從道法而論,玄天上帝在天地初始就已經存在了,玄天上帝乃先天始炁、太極別體,並且是老君的化身。從世法而論,玄天上帝於開皇元年,誕於王宮,不統王位,唯務修行,舍家辭親,到武當山修道四十二年,於「黃帝紫雲五十七年」功成果滿,白日登天。

玄天上帝信仰教義 玄天上帝信仰教義是什麼內容呢?查閱了《道藏》所收有關玄天上帝的道書,記述玄天上帝修道、功德、經書、冊文、神咒、寶懺、禮文、聖錄、壇儀、聖號、圖錄等經卷達15種,它們是《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一卷》、《太上說玄天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六卷》(第17冊)、《太上說玄天真武本傳神咒妙經一卷》(按:與17冊經名同,但內容不同,收入第18冊)、《真武靈應真君增上佑聖尊號冊文一卷》、《真武靈應護世消災滅罪寶懺一卷》、《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十卷》、《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一卷》、《玄天上帝啟聖錄八卷》、《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一卷》、《玄天上帝啟聖靈異錄一卷》、《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一卷》、《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十卷》、《北帝伏魔經法建壇儀一卷》、《北帝說豁落七元經一卷》、真武靈應大醮儀《玄天上帝百字聖號一卷》。記述武當勝景的道書有2種:《武當福地總真集三卷》、《武當紀勝集一卷》。這些道書是我們今天學習、研究玄天上帝信仰教義的第一手寶貴資料。

  • 學道歸真,盡忠盡孝 《真武靈應護世消災滅罪寶懺》⑥中說,玄天上帝常念眾生處於三毒十惡之中,廣演伏魔經法,普救眾生,代天宣化,巡察九天,凡遇妖邪,速須戮剪,「又下人間,錄善伐惡,輔正除邪,濟拔人天」,(第18352頁)若世間眾生「不忠不孝,無愛無慈,欺罔萬民,酷虐等罪,殺戮眾生,殘害物命,結諸罪業,冤對無邊,是致動見患難,或為劫賊所傷命,或為惡鬼之所傷身,或蛇虎狼百蟲毒螫之,所加官司口舌,無故橫生繫牢獄、鞭杖徒刑」。 如此種種等罪,如何解脫?真武大帝告訴大地眾生解決的辦法是,遇三元、八節,甲子、庚申日,玄帝下降之辰,不食辛葷,制斷六清,燒香持齋,念道歸真,「首謝己過,發露懺悔,消諸罪戾,免受厄難」。(同上)這裏以因果關係論述人生災難的起因和化解的辦法。此寶懺還告誡眾生,「原夫人身難得遇正法,以尤希天道貴生全本」,(第18353頁)。通道之士,「其有氣正心純,忠全孝盡,名書玉簡,保舉昇仙」(第1839頁),如此,才能得到玄天上帝的庇佑。人生在世,或貧窮而多子,或富貴而絕兒,方當受用而忽然去世,未曉修道而老死,或遇兵戈而暴骨,或生育而傷身,但知逐利以貪名,豈顧欺天而罔地,不修戒行殊泛陰功,臨終嗟嘆以無勞,遇事投告而無訴。 人生只所以有這樣和那樣的不順,歸其原因,是眾生在世不識真道,不遇正法,若盡忠盡孝,憫惜物命,自致吉祥平安。
  • 奉祀玄天,持念神咒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⑦說,玄天大聖,每月三度,統領神兵,躬往諸天,遍為巡察。經文稱讚,天中北上,眾曜拱之,惟有玄帝能鎮北方,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日,與諸天審察巡遊。同時還於每年正月初七、二月初八、三月初九、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七、七月七日、八月十三、九月初九、十月二十一、十一月初七、十二月二十七日,下降人間,剪滅邪魔,保人慶壽,以全天命。經文指出,通道之士,「天地之內,能有志心奉祀玄武,一生之內,不食腥羶自斃、毒傷、厭穢之物」(第1840頁)。如此修持,皆有禎祥,在玄帝下降的前一天之夜,沐浴齋戒,志念專一,準備香燭、淨果、棗湯,稽首禱告,無願不從,然後靜思誠意,誦其神咒。神咒有三,今選其一:「北方玄天,杳杳神君,億千變化,玄武靈真。騰天倒地,驅雷奔雲,隊仗千萬,掃蕩妖氛。雷公侍從,玉女將軍,鬼神降伏,龍虎潛奔。威震五嶽,萬靈鹹遵,鳴鐘擊鼓,遊行乾坤。收捕逆鬼,摧斬魔群,除邪輔正,通氣常臻。急急如元始上帝律令敕。」 神咒,即誓言。經中指出,通道之人遵照修持,福遂雲生,災遂電散。
  • 奉經明道,修真十戒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十卷》⑧卷首說,無上赤文帝君金闕化身天尊,於龍漢元年,在北極玄天紫微之殿,會集諸天上聖、十方至真,考察三界之內、大千國土之中,修學功過,年命修短,十方世界,男女罪福考限之期、生死報對、宿命因緣。天尊與妙行真人以對話形式而闡明道法。妙行真人說:「凡夫不明修學,貪嗔痴愛,口是心非,無明煩惱,積稔罪愆,或身遭疾病,牢獄拘囚,運用乖違,所作不順,命沒之後,墜諸地獄」。(第18 354頁)天尊憫念凡人,積惡造罪,不知修仙之路,演說「修真十戒」,以度眾生,強調身為患有本,過逐心生,道乃法舟,懺之可度,積如山嶽,隨念即消。告誡眾生,若能志心受持「修真十戒」,終生受持,仙階可冀。 一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 二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 三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 四者,不得敗人成功,拆交離親; 五者,不得露才揚己,讒毀善良; 六者,不得飲酒過差,食肉違禁; 七者,不得貪婪無厭,積財不散; 八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雜穢; 九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十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乖真。 能依吾教,秉心無二,即得見世安樂,免遭困苦。 「修真十戒」是玄天上帝教義中最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玄天上帝信仰中最基本的戒律。法懺中在闡述玄天上帝功績的同時論述大道之理,很早以前,虛皇大道君為大道之祖,三才之根,太極之先,「中有真精,自然而生,強名虛皇,潛司玄化,道運御世,一炁分三,為玄、元、始三炁,混合氤氳,漸著萬物之端,為萬化之本。莫知其先,強名曰元;莫知其初,強名曰始,故曰:元始天尊;三炁相生,九炁混合,化生諸天,成就三界。莫知其大,強目曰太;莫知其高,強目曰上;首出無極,仰之曰老;宰之無我,主之曰君。浩劫開化,普度天人,洪惟教主,北極鎮天佑聖真武靈應福德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在昔飛昇,弘開誓願,謂眾生之善惡,莫不齊身;欲天下之操修,同登妙果」。(第18355頁)法懺中太上老君仙化之後,玄天上帝出現,神聖相化,顯身說法。 玄天上帝造像 此法懺中還論述形神關係,認為真道養神,偽道養形,真道通,能存能亡,神能飛形,亦能移山,形受灰土,豈能變通!「人能保精、愛神、護氣,內則致身長生,外則致國太平」。(369頁)這與《道德經》中倡導的無慾觀妙,致虛守靜,抱一致柔,歸根覆命,保精養神,一脈相承。
  • 立功立德,十願禮文 《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⑨記述,信奉玄天上帝,必須發十願禮文: 一願天地常清靜, 二願國家永安寧, 三願九祖盡生天, 四願豐都皆罷對, 五願二炁無愆伏, 六願五穀悉豐登, 七願永劫息干戈, 八願四時無疫癘, 九願眾生離業網, 十願學道總成仙。 發願的目的,是祈求玄天上帝默佑,廣結善緣,立功立德,證真成道,普度眾生,同登道岸。總之,玄天上帝信仰教義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武當福地總真集》⑩有詳盡的賜封詔誥以及祭祀科戒;《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與《玄天上帝啟聖靈異錄》等道書內,記述玄天上帝仙化的文字和圖片,這些也是信仰教義的內容之一
  • 真武神咒:乾元有將,頂戴三台,披髮圓象,真武威靈,助吾大道,龜蛇合形,身如山嶽,四氣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劍樹,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作紫塵,魁罡正氣,是吾本身,天符通現,大保乾坤,江河淮濟,五嶽之神,城隍社令,拱聽吾命,指揮綱紀,敢有攝停,上帝有敕,救護眾生,敢有小鬼,捉縛來呈,急急如律令。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300008o83051n70821

100w0o000000esl863305_C_480_375

真武大帝與六丁六甲神

真武大帝降魔洞陰

上賜玄帝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帝敬奉教?,領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虬獅子,毒龍猛獸,下降凡界.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戰時,魔王想以坎離二?化蒼龜巨蛇襲擾玄帝,不料變化方成,玄帝就以神威將龜蛇攝於足下。魔王甚是恐懼,棄戰奔逃。玄帝率領天兵天將追至武曲山將其收除。武曲山在潼川府中江縣,古名玄武縣。此山名既為紀念昔玄帝追魔至此,攝水火二真於足下而名,至今居民亦呼之。山中有觀,乃宋徽宗御賜『真靈觀』額,以表玄帝降伏天關地軸之福地也。觀前有江中之石,有山中草木皆具龜蛇形狀。人若生病取此地水?沸飲之即可病癒。今益州龜城,梓州蛇城,尚有當時遺蹟記載。

 六丁(陰神玉女):

●丁卯神司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張文通●丁丑神趙子玉

六甲(陽神玉男):

●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

●甲午神衛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六丁六甲神

《無上九霄雷霆玉經》:「六丁玉女,六甲將軍。」道教認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陰(女)神,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陽(男)神,為天帝所役使,能行風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籙召請,從事祈禳驅鬼。今《道藏》內有《靈寶六丁秘法》、《上清六甲祈禱秘法》等。

六丁六甲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稱,其神十二位,道經中說他們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將,《重修搜神記》載:元始命玉皇上帝陣詔,喝玄武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統領丁甲。丁甲之名來源於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為:甲子、甲戌、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為陰,蓋為女神,甲神六位支為陽,蓋為男神。《續文獻通考》:「丁卯等六丁,陰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陽神玉男也。

六丁六甲神位雖小,但在道教中卻非常重要,經常被道士所役使。《後漢書?梁節王傳》記載,漢代方士已經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齋醮,然後召六丁神,「可使致遠方物,乃知吉凶也」。梁節王曾用這種方法來「占夢」。《後漢書?梁節王暢傳》:「性聰惠,然少貴驕,頗不遵法度。歸國後,數有惡夢,從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夢,櫥數使卡筮。」注曰:「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甸中,則丁卯為神;甲寅甸中,則丁巳為神之類也。」唐韓愈《調張籍》詩曰:「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

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陰陽翕闢,萬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綱紀也。」南宋王契真編《上精靈寶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護我身、甲成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

如今《道藏》中存有《靈寶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禱秘法》,且《靈寶六丁秘法?後序》中稱六丁「能長能短,能有能無」。道教還有一種六甲符籙,用來「驅惡驅耶」。《雲笈七羲》卷十四稱:「若辟除惡神者,書六甲、六丁等持行,並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後來此就演變成六丁六甲神。

六丁六甲的名諱,《上清六甲祈禱秘法》稱六丁神名為:丁卯神名文伯字仁高,丁丑神名文公字仁賢(),丁亥神名仁()通字仁和,丁酉神名文卿字仁修,丁未神名升通字仁恭,丁巳神名庭卿字仁敬,六甲神名為:甲子神字青公名元德,甲成神字林齊名虛逸,甲申神字權衡名節略,甲午神字子卿名潺仁,甲辰神字兗昌名通元,甲寅神字子靡名化石。

《黃帝太一八門入式訣》中還有六丁將軍:丁卯天雷上將孔昌阿明,丁丑龍雷上將王昭阿高,丁亥神雷上將何掛阿平,丁酉地雷上將崔茂阿申,丁未水雷上將高恆阿隆,丁巳烈雷上將徐向阿虔。《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六甲神名為:「甲子水將李文思,甲成土將李宗通,甲申金將李守全,甲午火將李守左,甲辰風將李守進,甲寅木將李守遷。」又《清微元降大法》卷一六稱六甲神名為:甲子鳴雷大將軍管拱辰,甲成興雷大將軍康復,甲申烈火雷大將軍王延,甲午追雷大將軍張願,甲辰策雷大將軍許計昌,甲寅運雷大將軍區喆。然最為一般的說法還是《老君六甲符圖》與《三才圖會》中所說,其六丁神為:丁卯神司馬卿,丁丑神趙子任(),丁亥神張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石()卿,六甲神為:甲子神王文卿,甲成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衛上(韋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道教稱若心存六丁玉女,意注六丁神符,即可令房宅清潔,五毒不近,災難不生,又可求仙得仙,求官得官,萬事如意。道士齋醮作法時,常用符籙召請他們「祈禳驅鬼」,在道教宮觀中,他們被置於真武大帝的兩旁,作為恃衛之神。六丁六甲神是玉皇大帝眾多侍者中的一部分,也是其中唯一的一部分護法神將。他們主管傳遞天庭與人間道家弟子之間的符咒消息。據說在符咒間加上他們的尊號還能加快符咒見效的速度。所以在諸多道教符咒中經常能看到六丁六甲神的尊號。

武當山元和觀內,有六尊精美的六甲神像,均為銅鑄鎏金,各高六尺有餘,總重量達壹萬多斤。六甲神態各異,造型巧絕,為明代鑄造。

六丁六甲與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七十二地煞等同為道教的護法神將,經常在禳災中被道士召請,歷行風雷,制伏鬼神。

六丁六甲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稱,其神十二位,道經中說他們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將,《重修搜神記》載:元始命玉皇上帝陣詔,喝玄武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統領丁甲。丁甲之名來源於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為:甲子、甲戌、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為陰,蓋為女神,甲神六位支為陽,蓋為男神。《續文獻通考》:「丁卯等六丁,陰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陽神玉男也。

六丁六甲神位雖小,但在道教中卻非常重要,經常被道士所役使。《後漢書?梁節王傳》記載,漢代方士已經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齋醮,然後召六丁神,「可使致遠方物,乃知吉凶也」。梁節王曾用這種方法來「占夢」。《後漢書?梁節王暢傳》:「性聰惠,然少貴驕,頗不遵法度。歸國後,數有惡夢,從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夢,櫥數使卡筮。」注曰:「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甸中,則丁卯為神;甲寅甸中,則丁巳為神之類也。」唐韓愈《調張籍》詩曰:「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陰陽翕闢,萬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綱紀也。」南宋王契真編《上精靈寶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護我身、甲成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如今《道藏》中存有《靈寶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禱秘法》,且《靈寶六丁秘法?後序》中稱六丁「能長能短,能有能無」。道教還有一種六甲符籙,用來「驅惡驅耶」。《雲笈七羲》卷十四稱:「若辟除惡神者,書六甲、六丁等持行,並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後來此就演變成六丁六甲神。

咒曰:「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護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

images

武當山元和觀內,

images

【六丁六甲的名諱】

關於六丁六甲的名諱,《上清六甲祈禱秘法》稱六丁神名為:丁卯神名文伯字仁高,丁丑神名文公字仁賢(),丁亥神名仁()通字仁和,丁酉神名文卿字仁修,丁未神名升通字仁恭,丁巳神名庭卿字仁敬,六甲神名為:甲子神字青公名元德,甲成神字林齊名虛逸,甲申神字權衡名節略,甲午神字子卿名潺仁,甲辰神字兗昌名通元,甲寅神字子靡名化石。

《黃帝太一八門入式訣》中還有六丁將軍:丁卯天雷上將孔昌阿明,丁丑龍雷上將王昭阿高,丁亥神雷上將何掛阿平,丁酉地雷上將崔茂阿申,丁未水雷上將高恆阿隆,丁巳烈雷上將徐向阿虔。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六甲神名為:「 甲子水將李文思,甲成土將李宗通,甲申金將李守全,甲午火將李守左,甲辰風將李守進,甲寅木將李守遷。」又《清微元降大法》卷一六稱六甲神名為:甲子鳴雷大將軍管拱辰,甲成興雷大將軍康復,甲申烈火雷大將軍王延,甲午追雷大將軍張願,甲辰策雷大將軍許計昌,甲寅運雷大將軍區喆。

然最為一般的說法還是《老君六甲符圖》與《三才圖會》中所說,其六丁神為:丁卯神司馬卿,丁丑神趙子任(),丁亥神張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石()卿,六甲神為:甲子神王文卿,甲成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衛上(韋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道教稱若心存六丁玉女,意注六丁神符,即可令房宅清潔,五毒不近,災難不生,又可求仙得仙,求官得官,萬事如意。道士齋醮作法時,常用符籙召請他們「祈禳驅鬼」,在道教宮觀中,他們被置於真武大帝的兩旁,作為恃衛之神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022b

玄天上帝為太上第八十二次化身和玉帝一魂轉化。

據宋代《玄帝實錄》和其他宋代經書記載,玄帝神話大略是這樣的:玄帝是先天始氣五靈玄老之化,乃先天始氣、太極別體。上、中、下三皇時俱曾下降為真人。至黃帝時,下降為玄天上帝。

在黃帝時期,玄天上帝為靜樂國王子,是太上第八十二次化身。

是時正當開皇元年甲午之歲三月初三日午時,產母左脅,誕生於王宮。

生而神靈,長而勇猛,不統王位,惟務修行,輔助玉帝,誓斷天下妖魔,救護群品,日夜於王宮發此誓願,父王不能抑志。

年十五,辭父母出家學道,得玉清聖祖紫元君授其無極上道,令入武當山修道,棲於紫霄峰,四十二年,大得上道,功成飛升。

玉帝聞其勇猛,特拜太玄元帥領元和遷校府事,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以斷天下妖邪。

上天龍漢二年之時,下世洪水漸息,人民始耕,生靈方足衣食;殷紂主世,淫心失道,矯侮上天。日造罪愆,惡毒自橫,遂感六天魔王引諸鬼眾,肆諸凶釁,傷害眾生,毒氣盤結,上沖太空。

是時元始天尊說法於玉清聖境,天門震辟,下見惡氣衝突,瀰塞天光,乃命玉帝降詔北極紫微大帝,陽以周武伐紂,平治社稷;陰以玄武收魔,間分人鬼。玄武奉敕,乃披髮跣足,金甲玄袍,部領六丁六甲、五龍神兵及數十萬神兵齊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時收斷,人鬼分離,冤離解脫,黎民安泰,國土清平。在這次收魔中,玄武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魔王以坎離二氣變為蒼龜巨蛇,化現方 成;玄武以神力攝於足下,鎖於酆都大洞。

收魔即畢,玄武凱還清都,面朝金闕。元始認為玄武歸根復位之時已到,於是乃命玉帝宣降玉冊,賜玄武為鎮天玄武大將 軍、三元都總管等職。玉帝賜玄武自此之後可披髮跣足,躡踏龜蛇,建皂纛玄旗,躬披鎧甲,位鎮坎宮,天稱元帥,世號福神;且命他每月下降,扶持社稷,普福生 靈。後更以感其功勞巨大,乃於上天真化四年正月十五日,賜玄武為「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簡稱「玄帝」。因其位鎮北方,世人又稱之為「北帝」。凡遇每月三七 (或稱三六日)庚申甲子日、即下降人間,受人醮祭,察人之善惡,斷滅不祥。

據說金童玉女每逢三、七日庚申甲子日、替真武帝記錄三界中的功過善惡。真武大帝的誕辰日為農曆三月初三日。明清時代本廟即供奉為主神,一直沿續至今,代代傳承,萬年香火。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

導航廟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電話: (04)22656052盧道長

 (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廟)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7222585_2350884021605992_1956360008509685760_n

真武玄帝生漆脫胎神尊

真武玄帝神尊採用傳統生漆脫胎工藝製作而成,整個製作過程全由手工操作,

取材和用料的精細講究,成就了經久不蛀、光澤潤亮、堅固又輕巧的雕塑。

乾漆夾苧技藝的精湛體現在每一道工序上。每道工序要求都非常嚴格,特別是乾漆、夾苧、披灰等幾道工序,對工匠技藝要求很高。由於技藝的特殊,乾漆夾苧的取材也相當嚴謹,對天然材料的產地和採集季節都有嚴格的要求。

天然生漆在天氣最熱的時候採集,野生苧麻卻要在霜降後採集,要求十分嚴格。製作一件讓人滿意的乾漆夾苧作品,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甚至更久。

玄天上帝,本稱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為避諱宋聖祖趙玄朗之名而改稱為真武。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虛師相金闕化身蕩魔永鎮終劫濟苦天尊,通稱北極玄天上帝。常被簡稱為玄帝、北帝、黑帝丶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

真武即玄武,古代神話中,北方玄武與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同為四方之神。因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謂龜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敬稱玄武。道經言:玄武生於黃帝時,為淨樂國太子,入湖北太和山修煉,久而得道,被玉帝冊封為「玄武真君」。宋真宗時,改玄武為真武。天禧二年(1018)加封真武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由宋至明,歷代皇帝對真武屢加封贈。自道教把真武奉為人格化的神以來,武當山道教把它尊為最高尊神,沿襲至今。現存於武當山文物管理所的一尊真武像,鑄於十二世紀初,銅製,像作披髮,赤足履龜蛇。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也說真武“披髮、黑衣、仗劍、踏龜蛇”。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 道觀

玄天上帝受明朝帝王的崇祀,流傳民間,蔚成信仰之主流。而玄天上帝雖是武將,斬斷妖魔、威猛無比,卻也是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慈悲之神。信徒遭逢危難時,只要虔心恭奉玄天上帝,誦念真經,即可感應真武顯靈,驅邪仗魔,獲福消災。

(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九天盪魔祖師、無量祖師、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盪魔天尊等。全稱「祖師北極法主真武佑聖靈應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遷校府。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中的武當山便是真武大帝的應化道場。真武大帝,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

歡迎十方善信大德蒞臨參拜祈福求願祝禱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 敬啟

歡迎各地宮廟 信眾 蒞臨參香 福生無量

導航廟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參訪請聯絡電話: (04)22656052盧圓熹道長

(三民路一段高架捷運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公廟)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00530武當真武大帝像

臺中五權車站開通了喔⋯⋯方便參拜

武當山真武帝(玄天上帝) 上帝爺公

歡迎各地宮廟 信眾 蒞臨參香 福生無量

導航廟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三民路一段高架捷運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公廟)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參訪請聯絡電話: (04)22656052盧圓熹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當山真武帝(玄天上帝)坐鎮臺中

武當山真武帝(玄天上帝)坐鎮臺中

武當分迹紫霄延靈真武大帝武駕坐鎮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供奉

歡迎善信大德、同道、同修,親臨本廟參謁真武玄帝、

福澤黎庶、工商繁榮、富足和樂、福壽康寧、永保安康。

中國大陸各地玄帝分靈顯化祖廟、路途遙遠、舟車勞頓、去回不易,凡我

真武玄帝虔誠信徒,若欲瞻仰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聖容、進香還願,可就近親臨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參謁 真武玄帝朝禮寶相 同沐神庥

太上感應 道祖慈悲 玄帝賜福 福壽康寧 !

歡迎蒞臨~宮廟交流,参靈會香 Intro)共沐神恩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 道觀謝謝你的關注!

地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公廟)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盧圓熹長電話: (04)22656052

LINE ID:boss0986830126

還沒追蹤我們IG的朋友粉絲 追蹤 追蹤

Instagram(IG)🔍搜尋: 北極玄元宮 道觀

來了解北極玄元宮 道觀,順便幫忙按讚+追蹤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6921249_1939495019530250_8742015677394583552_o

武當山哪裡見真武大帝的靈驗故事最多嗎?

道教靈驗故事內容豐富,源遠流長,載諸文獻,所在多有。玄天上帝貴為道教尊神,威靈赫奕,有求必應,其靈驗故事自然也廣為傳誦。歷代武當山志雖非專記玄帝靈驗故事的典籍,但武當山乃玄帝修真證道的祖庭聖地,素以「靈應如響」著稱宇內,故山志編撰者也大都留意於玄帝靈驗故事的收錄。這些入志玄帝靈驗故事,類型多樣,不拘一格,有鮮明的武當特色。

武當山的宮觀建設,以明代成就最大。明成祖朱棣和明世宗朱厚熜曾先後兩次大規模修建武當宮觀,以棲真妥神,奉祀玄帝,明修山志分別稱其為「創建宮觀」和「重修宮觀」。際此武當大興,玄帝也屢次示現,諸如黃榜榮輝、黑雲感應、騫林應祥、榔梅呈瑞、神留巨木、水涌洪鐘等,種種不可思議之事,蔚然風起,頗著靈異,這些靈驗故事既是明修山志重點載錄的對象,也常為後世爭相樂道。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載,明成祖大修武當,玄帝示現留木,這個讓人「莫不咨嗟起敬,以為靈異」。

明成祖敕命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敕建武當宮觀。材木採買十萬有奇,悉自漢口江岸直抵均陽,置堡協運。永樂十年十一月初十日,工部侍郎郭璡同吏部郎中諸葛平等,督運木植,經過武昌,見有大木一根,立於黃鶴樓前江水中,上露尺許,若石柱焉。奔流巨浪,晝夜衝激,不假人為而屹然不動。隨復探視,水深五丈五尺,而木止長四丈,下又虛懸,眾皆奇異。纜繫於艦,亦不勞力而隨至岸下。豈非神留,以需大用。遂令護運至山,沿江軍民見者,莫不咨嗟起敬,以為靈異。侯與駙馬於是具鼓吹,迎送玄天玉虛宮。復上聞於朝,以為正殿之梁,使萬代有所瞻仰。

早在元代,武當山就已是元皇室「告天祝壽」的重要道場。入明以後,特別是明成祖大修武當以後,由於明皇室奉玄帝為「護國家神」,武當香火也因此成了朝廷的「御用家廟」,每年都要舉辦各種各樣的齋醮法事,以祈福禳災,福國佑民。伴隨著齋醮法事的舉行,往往會發生一些非常靈驗的現象。

洪熙元年二月望日,欽差禮部左侍郎胡濙奉命至武當山祭祀玄帝,「登山之日,忽有鶴一十五雙,盤旋於金殿之上,良久始去。五色祥光,照耀山谷。將事之時,陰雲四合。方祭之頃,星斗燦然。祭畢,陰雲複合,儼若神靈歆格聚散之狀。官民道眾,鼓舞歡忻,咸以為朝廷精誠之感,千載一時之遇也」。這件事影響很大,流傳甚廣。事後,胡濙還親撰碑文,並由遇真宮提點道官羅鳳翔等勒石為銘。

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初三,提督太監王佐奉旨於太和宮建醮,大頂正東,五色霞光貫射金殿。十五日,於凈樂宮建醮,大殿東南,五色霞光旋繞,又仙鶴八隻,自東南而來,翱翔數刻乃去。二十六日,於遇真宮建醮,五色霞光復現,逾時方散。

武當山天柱峰的太和宮金殿,為銅鑄鎏金重檐廡殿式仿木構建築,造型華美,富麗堂皇,原系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大修武當時敕建,是明代王權和神權在武當山的最高象徵。因其地位崇重,故朝山善信無不競相趨謁。

康熙丁未詣山,見金殿門限為朝謁者踵履所摩,齧蝕而凹,旁高五寸,中僅餘寸許,如月缺樣。至庚戌視之,若漸隆起。壬戌後,已平滿如新補者然。均相禮生員陳言亦志其事。

另有,太和宮金殿四隅嵌有海馬,每逢夏至後,海馬夜間作吼聲,口吐氛焰,直達空際,化為紫霞。越五日,必有迅雷暴雨,蕩滌金殿。

其實,不獨金殿,但凡武當山的像器陳設,都因玄帝信仰的緣故而充滿了神性的光芒,凡俗只可敬畏,不可輕慢,更不可妄生覬覦之心。否則,必遭譴報。下面兩則故事,因擅自竊盜武當山的像器陳設而招致橫禍,其中一人因冥頑不化而終至喪命,一人則因悔過及時而得以消災。

洪武初年間,帶領鄉民八九人,登山尋討銅鐵。行至紫霄宮,望見太子岩有鐵聖像,即至,用石打下鐵手一雙,岩下巨蛇滿前,驚怕且去。轉上雷公洞,打下雷君鐵裙三五片,雷火趕遂,直至太子坡。巴子始覺畏懼,將鐵片拋入山下。不過三五年,其八人俱得惡報死。既後,巴子頑心不改,又帶領數人至清微宮偷盜鐵鐘。忽然,烈風雷火驟發,其餘從逃入林谷,惟巴子被火圍繞燒死。

谷城居民於永樂十一年充當夫役,在黑虎廟偷去鐵秤槌一個回家。從此,家生橫事,連綿患病。病人聲言,不合盜了山中香火處之物。遂自懺悔,送還黑虎廟,方得家寧人妥。於戲,物雖小,竊取之意不輕也。

武當山的進香習俗由來已久,奔走兆庶,歲無虛日。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信眾,懷揣著各自的祈願,向玄帝虔誠朝禮,冀望諸事順遂,清吉平安。但實際結果卻因人而異,判然有別,凡忠孝良善者必得神佑,而奸佞邪辟者則惡報難逃。

光緒辛丑春,有曾暴芟者,四川人,來頂朝謁,焚楮祝禱畢,倏發顛狂,喜怒不時。怒則裂衣破膚,高躍數尺。喜則自作嬌語,纖步學婦女狀。數日之間,體無完膚。最後,覆身倒地。自言有族嫂某氏,孀居三載,被吾飲以藥酒,迷受吾奸,今報施不爽矣。言畢,化為白犬,投岩而死。

民國十年正月,有范天千者,均縣茯苓村人也。至太和山進香,謁神畢,隨眾下山,行至靈官殿,忽僵仆於地,七孔流血,繼復躍起,自雲十三歲喪父,貧乏不能自存,賴吾母撫養成立,娶妻田氏,日以蜚語讒吾母,吾惑其言而忤之,致吾母老而再醮,自盡於不良繼父之手,後田氏亦以橫產死,今吾不孝之罪,合受天誅。乃以拳自擊其身,遍體青紫而死。

兩個朝武當的香客,一個迷奸孀居族嫂,一個忤逆老母致其改嫁自盡,品行污濁,皆非善類,因此當他們進香武當山時,都得到了神靈應有的懲罰,一化白犬投岩而死,一自戕其身而亡。反之,若有積德行善者虔禮玄帝,必蒙神佑護,遇難成祥。

《庹孝子傳》載,湖北建始人庹孝子為人至孝,母病將絕,「孝子痛哭亦絕,魂至武當山求救於玄帝。玄帝曰:『胸之下,臍之上,是為肝臟,割肝和藥,當活三歲。』孝子驚覺,遂取刀剖腹,得肝進之」。後其母果因此而得以復活,乃語孝子曰:「我之再生,蓋玄帝試汝孝以活我,汝當入武當山長事玄帝,三年,我將往焉。」三年後,「其母率其弟至武當山省視,宮殿若舊所經歷」。庹孝子因孝親至誠而感恪玄帝。

歷代武當山志重視玄帝靈驗故事的收錄,入志玄帝靈驗故事的載錄方式比較靈活,有單獨設卷立目者,亦有散見於其他卷目者。入志玄帝靈驗故事主要圍繞著玄帝修真、宮觀建設、齋醮法事、像器陳設、朝山信眾等幾個主題展開敘述。

玄天上帝位列北極四聖,屬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直隸。受玉皇大天尊敕封位鎮北方,後受元始天尊符召敕令。而北極四聖的職責上統伏三界群魔諸妖邪,下攝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殘害生靈。玄天真武有號玉虛師相而濟度群迷。又號終劫濟苦天尊,在五劫中的終劫救度眾生,破諸魔法邪宗。皈命玄天不墮邪見。

臺中市 北極玄元宮道觀

本廟主神源靈湖北省武當仙山分跡紫霄延靈真武大帝。

道脈法源自河南省老子故里道家祖庭鹿邑太清宮直轄道觀。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61917379-150415349-g_n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又號九天貞明大聖。坐在九頭朱鳳之上,手捧金光寶劍、白玉凈杯,於三十六天之上,以清靜心而弘大願,以智慧力而伏諸魔,總司五雷,運心三界,恩被十方,德潤萬物,為天界雷庭主宰

普化天尊祖廟

人們自然便對抱有崇敬的心態,不僅敬奉雷神,建有雷祖廟,且無論廟址如何 ... 而這樣的形象也影響了後來的道教雷部體系,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統領,.

十字天經」出處:《道藏·法海遺珠卷一》

十字天經,亦名十字聖號。虔誠誦念,大小諸厄,同時解脫。災難等苦,悉皆消滅。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廣大靈感,不可思議。

普化天尊1660049463-182391115-g

道教念天尊聖號修持方便法門述要

虔誠誦念天尊聖號,千餘年來,一直是道教信仰中最普遍的一種修持方法。所謂「聖號」,是指道教神靈的神聖名號,如普化天尊的聖號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祖師告訴我們,天尊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天尊聖號的稱念可以產生神秘的感應,使稱念者有求必應,所願滿足。《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說,如果眾生遇到困苦和災難,只要虔誠存想天尊聖像,一心念誦天尊聖號,天尊即隨聲赴感,前往解救。凡人遭疾疫,重病纏身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疾病即愈,獲得安寧;凡人求官尋職,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然梗阻不生,步步高遷;凡人乘船渡江海,被波浪驚嚇,受到威脅,只要念誦聖號,便能到達彼岸,不受傷害;凡人碰到雷聲霹靂,風雨交加,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能神清氣爽,魂魄不動;凡人親族生怨,兄弟不和,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感六親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凡帝王君主,兵火連綿,風雨失調,萬民塗炭,只要念誦聖號,就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凡人被邪精、惡鬼、匪徒傷害時,只要念誦聖號,妖魁自止,鬼賊滅亡;凡女子懷胎受孕,或難產時,只要念誦聖號,自感真氣護佑,母子團圓;凡男人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養性修身,只要念誦聖號,便能功行圓滿,得道成仙;凡人之七祖、九先、弟子、同學、夫妻、孩子,身死而未得托生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自然脫離陰間,得以生天;凡被對頭苦纏不休,只要念誦聖號,便能化解恩怨。不僅能滿足一切願望,而且還因為持誦者虔誠如法,天尊便會派遣雷部元帥、天兵天將、一切善神常隨其左右,嚴密保護。

誦念天尊聖號法門需要虔誠,持之以恆,如法修煉,它要求修持者以至誠之心反覆念誦天尊聖號和持誦神咒,它可使信徒消災免難,離苦得樂,這便是道門中的方便法門易行道法。虔誠持誦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必有感應;常年持誦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必有證驗,不可思議的功德。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聖號的簡述和誦念功效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謂普化天尊以此法門化世人之愚昧,澄世人之濁昏。誦念聖號可擺脫饑寒、疾疫、刀兵、九幽、刑殺、克害、貪夭、傷殘、孤寡、禍害、劫煞、災煞、歲煞、破敗、冤枉、官災、牢獄、天厄、地厄、水厄、五方厄、四時厄、本命厄、天瘟、地瘟、天蠱、地蠱、天瘵、地瘵、復連、伏屍、故氣、鬼注、天災、火災、水災等災難。

若每月初六及旬中辛日有諸眾生,得聞其名,但冥心默想普化天尊,念誦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一百聲,或三百聲,或千聲,或三千聲,則可安魂息靈,靜心和脈,神清氣爽,心廣體胖,一切厄難,皆能解釋,凡所希求,悉應其感。

若或有人五行奇蹇,九曜嶔巇,年逢刑沖,運值克戰,孤辰寡宿,羊刃劍鋒,劫煞亡神,鬼門絞,祿遭破敗,馬落空亡,動用凶危,行藏坎 ,即誦十字天經。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聖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

此經功德,不可思議。是經在處,土地司命,隨所守護,雷部按臨,以時稽審。若人家有此經,至誠安奉,即得祥煙滿庭,慶雲蔭軒,禍亂不萌,吉福來萃,於其亡歿,不經地獄。死即往生,生歸善道,承天尊力,有此靈通。出入起居,佩帶此經,眾人所欽,鬼神所畏。遇諸險難,一心稱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悉得解脫。

白玉蟾祖師說:九者,陽數也,乃天道也。主于震宮,故東南有九天之說也,即雷師出入之地也。天者,至大至聖無極無為之炁也。應者,無物不承天命而生也。元者,至大也。又曰萬善之長也,乃四時之首也,五行之先也。雷者,乃天令也,掌生生殺殺之權,動靜人莫可測,萬神之奉行也。聲者,生也,萬物得雷震聲而萌也。普者,上天下地,四維八荒,無形有形也。化者,天道陰陽,運行則為化。又自無而有,自有而無,則為化,萬物生息則為化。天尊者,至大至貴之稱也。九天統三十六天之總司,正出雷門,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上自天皇,下自地帝,非雷霆無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榮枯,非雷霆無以主其政。雷霆政令,其所隸焉,故聖名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普化寶誥》 心歸命禮

九天應元府,無上玉清王。化形而滿十方,談道而趺九鳳。三十六天之上,閱寶笈,考瓊書。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權大化。手舉金光如意,宣說玉樞寶經。不順化作微塵,發號疾如風火。以清靜心而弘大願,以智慧力而伏諸魔。總司五雷,運心三界。群生父,萬靈師。大聖大慈,至皇至道。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日常持誦方式(轉天尊):

轉天尊” 存想天尊聖像 唸天尊聖號,

道化太極 左陰右陽 陰陽旋動

人心皆散亂,一念便純真。

欲求無上道,大眾轉天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向來誦經,念念存誠,千真拱聽,萬聖通靈。應元合炁,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消災懺罪,請福延生,功圓行滿,大道證明。

盧圓熹餘生志業, 弘揚推廣持唸天尊聖號

祈願這輩子能圓滿道業,不要承願再來了!!!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盧圓熹校編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極玄元宮紫霄祖殿玄帝由來

本殿真武玄帝坐龍椅神像為生漆脫胎工塑,聖像高逾2.1米武駕,惟玄帝金身跣足未踏龜蛇,聖容以「金面」為最大特色。為何粧塑金面?

相傳有以下幾種說法:一者,乃上界先天神聖,故以金面顯其神格崇高;二者,按照武當紫霄真武大帝尊容粧塑。以上幾說,各有所據,惟金面由來已久,真正原由沒衷一是,留予後人發想......

談到〈金面〉,我們應當知道祂具有特殊性格,代表〈尊貴祖庭〉及〈官方祭祀〉兩個意涵;異於民間的〈粉面〉、〈黑面〉、〈白面〉、〈紅面〉。

玄帝塑像,面如滿月,金容烏髯,龍眉鳳目,雙手抱袖,金龍玄衮,日月在肩,面容威而不怒,垂眼下望眾生。如《正統道藏》玄天上帝啟聖錄所述:「帝身長九尺,面如滿月,龍眉鳳目,紺髮美髯,顏如冰清。」玄帝功滿道備、昇舉金闕之像。

2014甲午年「共謁玄帝、福澤兩岸」

武當山玄天上帝六百年神尊蒞臺遶境祈福活動

臺中港體育館會場中部會香主壇神尊

北極玄元宮負責承辦中部會香會場,會場佈置上採取武當山紫霄宮的設置,在主舞台的大型供桌上中央,供奉一尊2.1米高真武大帝仗劍武駕坐像,兩邊真武玄帝神像(共九尊),在左右兩邊看台上為全台各地來參加會香神尊(六百多尊),前方則安奉武當山來臺巡境六百年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爺)神像武當山兩岸玄帝會香爐,其排設配置重現武當山紫霄宮的場景,加上花藝果品的配置,讓整個壇場極為莊嚴殊勝,同時在舞台下還擺設了宴王宴來供請上帝爺及全台眾神。

武當延靈紫霄分迹金面真武大帝2.1米武駕神像坐鎮臺中市南區

安奉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一樓紫霄祖殿。真武玄帝顯化事蹟

大陸湖北省武當山路途遙遠 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可就近玄帝顯化宮廟 朝拜奉香

太上感應 道祖慈悲 玄帝賜福 福壽康寧 !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 道觀

導航廟址-臺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 5號之1

(三民路一段高架鐵路五權車站旁 上帝爺)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盧老師 電話: (04)22656052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天上帝神格簡述

玄天上帝,是道教神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就如「太極神系」中的許多神祇一樣為「意像神」。只是在歷史朝代的演變中玄天上帝被「多元神話」,從星宿神、圖騰崇拜、動物崇拜到人格化、神話等等的演變。玄天上帝為道教界和民間普遍崇奉的尊神,擁有著諸多的名號,這在道教神系中也是不多見的。如道經稱「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簡稱「玄帝」。道教界和民間對玄天上帝還有許多俗稱,如真武大帝、北方鎮天真武靈應真君、北極玄天真武上帝、北極聖神君、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仙帝、開天大帝、開天炎帝、開天真帝、玄武大帝、元武神、元帝、天元上帝、真如大師、妙見菩薩、報恩祖師、蕩魔天尊、披髮祖師、北帝、黑帝、帝爺公、祖師爺、上帝公等。

玄天上帝是由中國原始宗教中的「星辰崇拜」「北宮玄武」逐漸演化而來,伴隨著演化,玄天上帝的職司也突顯出來。玄武正式演變為威靈顯赫的道教大神是在北宋時期。據北宋初期流行的《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等書記載,真武神是玄元聖祖變化之身。經云:玄元聖祖,八十一次顯為老君,八十二次變為玄武。托胎于淨樂國王善勝皇后,生於開皇元年三月三日,入武當山修道四十二年,功成飛升。又敘玄武將軍奉元始敕命率神兵下凡,剪妖伏魔,濟世度人之神話。

真武神何時改稱玄天上帝的呢?正史記載的官方封號,是元朝大德七年(1302年)加封的「玄天元聖仁威上帝」。但南宋流傳的《玄帝實錄》和《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等書已稱真武為「玄天上帝」。至(上天真化四年上元節)昊天玉尊親行典儀,冊封至玄武,加號「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職,及下蔭龜蛇號。「昊天玉尊」冊封玄武為帝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之後。不過,最遲在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以後,玄帝之稱號已隨著《玄帝實錄》一書的印行而傳播四方。南宋紹定二年(1229)道士白玉蟾、蔣暉題寫的湖南永州祁陽山《紫霞觀鎮蛟符》石刻即雲:「玉虛師相、玄天上帝、受天明命、剪伐魔精」。《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也有「玄帝師學」「玄帝寶錄」等語。這表明南宋中後期道教界已普遍地應用「玄帝」一詞,真武的神格地位由「真君」提高為「天帝」。《玄帝實錄》一書的問世,標誌著有關玄天上帝的神話已相對成熟,形成了較規範的系統。

《玄帝實錄》記載的玄帝神話是:玄帝是先天始氣五靈玄老太陰天一之化,乃先天始氣、太極別體。上、中、下三皇時曾下降為真人,黃帝時托胎為靜樂國王善勝王后,成為太子。玄帝生而神靈,潛心修道,志契太虛。長而勇猛,惟務修行,輔助玉帝,誓斷天下妖魔,救護群品,日夜于王宮發此誓願,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辭父母出家學道,得玉清聖祖紫元君授其無極上道,令入武當山修道。四十二年,大得上道,功成飛升。玉帝聞其勇猛,特拜太玄元帥,領元和遷校府事,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收斷妖魔。

又如:上天龍漢二年之時,殷紂主世,淫心失道,矯侮上天,日造罪愆,惡毒自橫,遂感六天魔王引諸鬼眾,肆諸凶釁,傷害眾生,毒氣盤結,上沖太空,天門震辟,惡氣衝突,彌塞天光。元始天尊命玉帝降詔北極紫微大帝,以玄武收魔,間分人鬼。玄武乃披髮跣足,金甲玄袍,部領六丁六甲、五龍神兵及數十萬神兵齊到下方。玄武與六天魔王戰于洞陰之野,魔王以坎離二氣變為「蒼龜巨蛇」,化現方成,玄武以神力「攝於足下」,鎖於酆都大洞。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時收斷,人鬼分離,冤離解脫,黎民安泰,國土清平。

元始天尊認為玄武歸根復位之時已到,於是乃命玉帝宣降玉冊,拜玄武為鎮天玄武大將軍、三元都總管等職。玉帝賜玄武自此之後可披發跣足,躡踏龜蛇,建皂纛玄旗,躬披鎧甲,位鎮坎宮,天稱元帥,世號福神;且命他每月下降,扶持社稷,普福生靈。「三清上帝」更以感其功勞巨大,拜玄武為「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簡稱「玄帝」。

凡遇每月三、七日(或稱三、六日),即下降人間,受人醮祭,察人之善惡,斷滅不祥。

宋代以降,玄天上帝顯靈事蹟甚多。《玄天上帝啟聖錄》主要記載了北宋英宗以前玄帝顯靈事蹟;《玄天上帝啟聖靈異錄》記載了元代玄帝顯靈,佑護皇室的事蹟;《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記載了明代永樂年間玄帝顯靈,護佑燕王靖難的事蹟及大修武當時瑞應紛呈的神話故事。

從真武神的演化過程及其神話來看,玄天上帝從宋代開始,已受到普遍的重視,正是源于玄天上帝幾乎全能的顯赫威力。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靈應事蹟

靈應一是從人修煉成神。

 相傳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黃帝紫雲元年托胎于淨樂國善勝皇后,于三月初三降臨人間,時玉皇大帝三魄附體,淨樂太子不願繼承王位,潛心會道,十五歲辭別父母進太和山修煉,在(紫霄宮後山太子洞)絕壁的岩洞裏苦修四十二年,於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靈應二是“披發仗劍”鎮魔除妖保皇權。

 玄武升天後正值天界裏,魔妖迭起,打鬥廝殺,元始天尊在天宮中說法傳道時,黑毒血光穢雜之氣都沖進了南天門。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鎮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萬天兵天將一夜之間降伏了妖魔。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鎮守北方,並要經常下降人間“普福生靈、操扶社稷”,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名義發兵誓師時是玄武“撥發仗劍”相護佑才使靖難成功,玄武成為從天庭到人間保皇權、扶社稷統管三界的靈應之神。

  靈應三是保佑家族子孫旺盛。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孝文化對大漢民族影響最大,華夏民族能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直接相關,一生不娶妻生子是對父母的最大不孝。玄武是龜蛇合體,龜蛇者陰陽公母合體也,男女相合才能生育子兒。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和朝拜,能保佑其家族子孫旺盛,不生育者只要到玄帝前祈願求子,一定能如願所償。

 靈應四是保佑祛病體康。

 人類對生的渴求,對死亡的恐懼與生俱來,道教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通過修煉能超脫生死輪回而達得道成仙,故對本我的生命特別崇拜,貴生惡死,追求樂生長生。玄武是水神,水是生命和萬物之源,沒有水就沒有世間萬物,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更沒有健康和長壽之說,通過對玄天上帝的朝拜,祈求身體健康、百病消除,而達到生命的永恆。

 靈應五是保佑祿位高升。

 忠孝自古難兩全,望子成龍父輩付出太多,歷代以來華夏民族認為小孝孝於床前,大孝封官進爵,衣錦還鄉。門庭顯要官爵的追求是當時人類發展的基本動因,玄武從人到神的修煉,從四方神不顯眼的小神供奉到玄天上帝統管三界,是天下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保佑自己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加官進爵,祿位高升,衣錦還鄉。

 靈應六是保佑財源廣進。

 自古以來人類對財富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在我國農耕時代,人們只有四大分工,即耕、讀、漁、樵。農耕的豐收代表一切財富,為官者的奉祿是以“石”為計量,有多少奉祿即一年有多少擔糧食。封地、良田和奉祿是體現讀書士子成功的度量衡,年奉祿多少和收入多少擔糧食才是財富的體現。玄武乃北方水神,只有通過對玄武的祭祀朝拜,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世人才能財源廣進、永享太平。

  靈應七是保佑民眾家宅興旺。

 “民以食為天”是普天之下民眾的心聲,農耕時代民風淳樸,人們追求衣食無憂的日子,但自然災害不斷發生,人類戰勝自然缺乏信心,自然的巨大無形災難的發生,往往使人類食無定所,面對生存的極大挑戰,故民眾對水神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能保佑年年風調雨順、祈求五穀豐登、只有五穀豐登,才能六畜興旺,家宅興旺。

 通過民眾朝拜祈願種種神通的靈應,玄帝信仰已深入民心代代相傳。

本道廟由吾先祖輩、奉祀玄帝香火傳承延續至今已傳三十二代。

玄天上帝顯傳武當山,流傳道法科儀,北極玄元宮道觀本道廟附設植福斗壇,以北帝天心秘法、北帝伏魔大法、太上玄靈急奏斗科、諸天斗秘,由傳承正一、武當、全真道士駐廟主持法事科儀,為信眾消災解厄、疑難惑事,均可前來求解迷津。助您渡過一切困境,玄天上帝護佑、事事順利。

#歡迎各位信眾蒞臨指導

#歡迎宮堂壇寺廟駕臨參進香指導

#歡迎十方信眾蒞臨與上帝爺公結緣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導航廟址-台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5號之1

三民路與復興路交叉口 加油站隔壁 老爺大廈斜對面

高架鐵路臺中五權車站旁本廟參拜

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電話:(04)22656052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州仁威祖廟真武玄帝顯化道場

仁威廟是專門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當時十八鄉最古老最大的廟宇

仁威廟坐落於廣州龍津西路仁威廟前街,舊泮塘鄉內,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專門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它是當時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古老、最大的廟宇。初建時稱北帝廟。據說,因真武帝司水,故人們稱他為北帝或水神。又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素有「神威」.所以後來改稱仁威廟了。

史籍記載:仁威廟始建於宋朝皇祐四年(1052年)。

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和同治年間(18621874年)都進行過規模較大的修建。清朝乾隆年間重修的,該廟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進房舍,重建時增設了後二進建築和東序。

北帝殿主供奉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仁威上帝。

仁威廟初建時稱北帝廟

歷史悠久的,廣州仁威廟

仁威廟平面略呈梯形,坐北朝南,廣三路深五進,另有偏東一列平房。前三進建築,當中為主體建築,東、西為配殿,第四進為齋堂,第五進為後樓。

沿著南北中軸線,依次為頭門、正殿、中殿、後殿和後樓,左右為東、西序。頭門面闊11米,深8米。

門外兩側各立一花崗岩石柱,柱頭雕有石獅子,柱身雕祥雲和二龍戲珠,線條流暢,形象十分生動,俗稱為「龍柱」。

主體建築東西闊40米,南北深5460米.是磚木混合結構。屋舉9架梁,房頂是5級疊階梯形的風火山牆,上蓋綠灰筒瓦,採用藍色琉璃瓦剪邊。

鬧市公園邊隱藏著千年仁威古廟,位於廣州荔枝灣公園旁

仁威廟坐落於廣州龍津西路仁威廟前街,舊泮塘鄉內,是一座專門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它是當時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古老、最大的廟宇。

廣州市內有三元宮、仁威廟、黃大仙、純陽觀等地方可拜太歲,首選仁威廟,這是為什麼?

因為,仁威廟是廣州市供奉「太歲神」最全的寺廟,廟裡共供奉六十位「太歲神」。

此地在繁華的地鐵站和兒童服裝商城附近,人流量非常高,沒想到還會有這麼悠久歷史的古廟。周圍是特別大的荔灣湖公園,仁威廟在公園的東北角。廟前臨湖水,華表肅立,兩旁是古老的民居,恍如時光倒流,令人懷疑是不是身在廣州。

泮塘地處嶺南水鄉,素以種蓮藕、菱角、茨菇、馬蹄(荸薺)、茭筍等「泮塘五秀」而馳名。

古代泮塘鄉民為「感恩邀福於神以不致成災」,故對供奉的神像「奉祀信誠」。話說泮塘當年有兄弟二人,兄名「仁」,弟名「威」。

有一天,兄弟倆去打魚發現一塊怪石,拾回家中立為神像,從此「生活順景,得心應手」,後傳遍鄉里,十里之內,參拜者眾。到鄉里集資修建廟時,鄉人便將廟名改為「仁威」了。

仁威古廟建築極具特點,屋頂正脊和兩側山牆頂的瓦飾陶塑人物、脊飾亭台樓閣和舞台戲曲人物都是清代廣東佛山石灣文如壁店燒制。上有「同治丁卯」(同治六年.即1867)字樣,隱約可見。

屋樑、枋、駝峰、雀替等都做成木雕的工藝構件,雕刻成麒麟等吉祥紋飾,遍地金彩。

檐板雕刻更是精細,吉祥紋、戲曲人物都雕刻得生動傳神。

有機會來到荔枝灣湖附近的遊客可以參觀一下,和北方地區的廟宇結構和裝飾完全不一樣,雖然不是很雄偉的建築,透過精美的雕刻以及陶塑人物體現出了嶺南地區古老的建築風格,和廣州的陳家祠裝飾手法極為相似,大家到現場參觀慢慢感悟體驗吧。也可以參拜一下,寺廟是免費參觀的,還可以免費領一柱清香敬仰一下。

廣州仁威祖廟:比佛山祖廟更悠久

廣州道教聖地仁威祖廟,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中山八泮塘路,緊靠荔灣湖畔,是十方善信朝聖「北帝」的道教場所和遊覽勝地。據清代道光十五年《續修南海縣誌》記載:泮塘仁威祖廟初建於宋皇佑四年(1052年),廟內主要供奉真武大帝,因當時泮塘地處珠江口位置,每年夏秋之交,常受到颱風、洪澇影響,造成糧食失收,因而集資興建此廟,供奉真武大帝,以求鎮水,保佑一方平安,祈求風調雨順。

據記載,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了。同樣是供奉北帝,廣州荔枝灣這個仁威廟,建成的歷史比佛山祖廟還要早。

仁威祖廟經過歷代多次重修、擴建,其中清朝乾隆年間和同治年間進行過較大規模的重修,後由於歷史原因,仁威廟曾多年被工廠和學校占用,年久失修,廟的東、西兩路各進建築的牆體橫樑、屋頂、地面等地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9838月,仁威祖廟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12月,仁威祖廟移交給廣州市道教協會管理和使用,成為道教活動場所。多少年來,泮塘村裡的鄉民始終記得,每逢農曆三月三的北帝誕,是當地最重要的日子。為祁求風調雨順,以仁威廟活動為中心的派米、祈福、舞獅、吃盆菜等傳統習俗,一直在民間延續。

仁威祖廟具有奇特的嶺南傳統古建築風格,廟坐北朝南,占地2000多平方米,平面略呈梯形,現為三路四進的建築。前三進建築以兩青雲巷相隔,分為左、中、右三組建築,其中路建築為主殿,建有北帝殿、玉皇殿;東、西路建築為配殿,分別建有財神殿、太歲殿、觀音殿、文昌殿;第四進為思親堂和孝親堂。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觀和道士們的日常生活

道教宮觀,唐代以來遍布全國

名山大邑。歷經各代,有興有廢,現在遺存的宮觀大多正在修復,成為旅遊業的勝地。其中有些被國家確定為重點宮觀。今將一些住有道士,較著名的宮觀簡介於後。

北京白雲觀:原為唐代所建天長觀,元代長春真人丘處機居此,改名長春宮。丘長春「羽化」後,葬於處順堂(稱邱祖殿),並擴建成白雲觀。明正統八年(1443)正式稱白雲觀,清代重修,為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號全真第一叢林。現白雲觀僅為原來的一部分,內有玉皇殿,老律堂(為律師傳戒處)、四御殿、邱祖殿、三清閣、八仙殿、呂祖殿、元君殿(供奉碧霞元君)、元辰殿(供奉六十甲子太歲和斗姆)等。白雲觀現為中國道教協會所在地。

瀋陽太清宮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原名三教堂,為東北地區全真道最大的叢林。

龍虎山天師府江西貴溪縣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為正一道祖庭。現上清鎮天師府尚保存完好,但龍虎山上清正一宮已荒廢。

茅山道院句容縣茅山又名地肺山、句曲山,為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道教宮觀較多。現在元符萬寧宮、九霄萬福宮、崇禧萬壽宮等道觀建築,多為正一派道士居住。

杭州抱朴道院位於杭州西湖葛嶺,有葛仙殿、抱朴廬等,傳為葛洪煉丹之處。

千山無量觀在鞍山市千山,有老君殿、三官殿等建築,為全真道十方叢林。

成都青羊宮始建於唐代,今有混元殿、三清殿、八卦亭等,其旁有二仙庵。

青城山天師洞傳說為張陵修道處,亦名常道觀。現觀內有三清殿、三皇殿、黃帝祠等。

青城山祖師殿供奉呂祖、張三丰等。

泰山碧霞元君祠奉祀天仙聖母碧霞元君,此外還有送生娘娘、眼光娘娘,為香火盛地。

嶗山太清宮嶗山有太平宮、上清宮、白雲洞、明霞洞、斗姆宮等道教宮觀,以太清宮為首。現嶗山太清宮為全真道重要宮觀。

 河南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宮太極殿老君台洞霄宮、明道宮三聖母殿、娃娃殿、弘道苑、玄元殿、文昌閣、老君台、騰雲閣、弘道苑等建築。

武當山紫霄宮武當山為道教聖地,宮觀較多,以紫霄宮規模宏大,祀真武(玄武)大帝。

武當山太和宮位於武當山天柱峰,建於明代,又稱太岳太和宮。

武漢長春觀在武漢市內,為重要道觀,供奉太上老君、呂祖、七真等道教仙真。

玉隆萬壽宮在江西南昌西山,又稱妙濟萬壽南宮,奉祀許真君,為凈明道祖庭。

周至縣樓觀台終南山中最古老的道教宮觀,供奉老子、關尹諸神,道教聖跡較多。

嵩山中嶽廟在河南登封縣境內,始建於秦,現有中嶽大殿及御書樓等,為道教聖地。

羅浮山沖虛古觀為東晉葛洪煉丹修道之處,現有葛仙祠、黃大仙祠、呂祖殿、稚川丹灶等。

西安八仙宮始建於宋代,相傳為鍾離權和呂洞賓傳道處,供奉八仙、藥王、斗姥諸神。

華山玉泉院在陝西省華陰縣華山之張超谷,相傳為陳摶修道之處,有希夷洞等建築。

華山鎮岳宮在華山西峰,供奉西嶽大帝。

華山東道院原名九天宮,奉祀九天玄女。

上海白雲觀建於清代,為上海市道教協會所在地,多為正一道士。

蘇州玄妙觀觀中藏有唐代吳道子所畫老君像及顏真卿筆跡等碑刻,奉祀三清諸神。

戶縣重陽萬壽宮在陝西省戶縣祖庵鎮,為全真道祖王重陽埋藏「遺蛻」之處,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有祖庵碑林等。

山西芮城縣永樂宮在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相傳為呂洞賓誕生地,為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現遷至芮城縣北龍泉村。

此外著名道觀還有廣州市越秀山三元宮;廣東惠陽市玄妙觀;湖南衡山玄都觀;四川灌縣二王廟;陝西華陰縣西嶽廟、雲台觀;河南鹿邑縣太清宮;湖北均縣武當山南岩宮、遇真宮、復真觀;浙江餘杭縣洞霄宮;杭州玉皇山福星觀;杭州黃龍洞;南京市朝天宮;北京市東嶽廟,青城山之建福宮、圓明宮等。

現代散居於中國大陸各宮觀的道士,基本屬於全真道和正一道兩大道派。道士們都能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並無道派之爭。國內道教宮觀大致分兩類,一類稱子孫廟(小廟),另一類為十方叢林(亦稱十方常住)。子孫廟清代以來屬私產,不接待十方道眾,師父為廟內「當家」,亦稱住持,可以收徒弟,廟產師徒相傳,但無權傳戒,不得懸掛鍾板。十方叢林為道團公產,道士可以來掛單居住,可以傳戒,但不能收徒弟。十方叢林為道士集中居住和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十方叢林亦往往在附近設小廟,供遊方道士學習經典再進叢林掛單;有些子孫廟亦懸掛鍾板,留單接眾,稱子孫叢林或子孫常住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崇福道院中的真武大帝

上海浦東三林崇福道院

倭寇來自東北最怕崇福院的真武大帝

真武顯聖護佑一方

如果依靠古代文獻來探尋上海浦東三林古鎮聖堂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就是現在豎立在崇福道院真武殿前的那塊由本邑人士奚良輔撰寫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的《崇福道院碑記》。

這篇《碑記》說:“邇者倭奴作變,戕害海民,特茲一方,保障安寧,雖籍明時之昌運,亦惟蕩魔之玄勳,民莫不敬且悅,士靡不頌而欽。”碑文介紹了真武大帝的功德,倭寇侵擾三林鎮,唯有道院附近沒有受到侵害,人們認為是真武大帝保佑了這一方安寧,所以當地人對真武大帝非常敬畏。

現今可以看到的對崇福道院最早的文字記載,都跟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倭寇入侵有關。崇福道院之所以馳名上海縣,也與這場倭亂有關。

鬼子來了

倭寇之亂始於元末明初,當時一批日本內戰中失敗的武士跟中國東南沿海破產的農民(或漁民)相勾結,組成海盜,襲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明太祖朱元璋為防禦倭寇,建立了衛所製度以加強海防。洪武十九年(1386年),信國公湯和奉命在上海縣周邊的險要之地建立金山衛、太倉衛、鎮海衛、海寧衛,每衛駐軍五六千人,衛下又設置所或堡,堆土築城,把守海陸要衝。對這段歷史,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寫道:

湯和奉詔備倭奴,沿海籌防扼要圖。

南匯城屯千戶所,守成法足保全吳。

 

秦榮光詩後還有註釋:“《明史》:洪武十九年,命信國公湯和備倭海上。以方國珍次子鳴謙習海事,請與俱,乃度地浙西東,並沿海設衛所城。”倪繩中《南匯縣竹枝詞》也寫道:

倭寇前明擾海疆,迢迢南北備兵防。

墩分十一團分九,守望相連老護塘。

倪繩中在註釋中補充道:“洪武中屢遭倭警,方國珍次子亞關降,獻戰船水軍數万,緣海備禦,設衛所及團墩,遇警舉烽,首尾策應。 ”後來,隨著明朝政治日趨腐敗,至嘉靖中期,已是海防鬆弛,兵不堪戰。於是,倭亂四起,東南沿海都遭受侵擾,甚至出現六七十名倭寇能深入內地數百里、殺傷數千人的情況。

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在漢奸汪直帶領下,對浙江、江蘇兩省大舉入侵,造成的破壞尤其慘烈。據《明史·外國傳》記載:“嘉靖三十二年三月,汪直勾諸倭大舉入寇,連艦數百,蔽海而至。浙東西,江南北,濱海數千里,同時告警。破昌國衛。四月犯太倉,破上海縣,掠江陰,攻乍浦。八月劫金山衛,犯崇明及常熟、嘉定。”倭寇對上海縣的破壞十分嚴重,僅嘉靖三十二年四月到六月,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倭寇先後五次劫掠上海縣城,縣丞、鎮撫被殺,百姓死傷無數,民宅遭到焚燒,居民流離四散。

鬼子進村

為了抵​​禦倭寇,這年十月上海縣城開始構築城牆,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到十二月即告竣工。依托城牆防禦,倭寇再也沒能闖入上海縣城,然而,縣城外的城鎮鄉村仍然屢遭禍害,法華、江灣、大場、羅店、真如、吳淞等繁華城鎮,一時間化為廢墟,高橋北邊的清浦鎮更是一蹶不振,從此變成了鄉野。

位於三林周圍的周浦、烏泥涇、下沙、新場等原本也是“繁榮勝縣”之地,也因倭亂變成一派瓦礫。三林鎮沒有城牆,與周浦近在咫尺,又與烏泥涇隔江而望,卻奇蹟般地沒有遭受太大損失,這在上海地區歷時數年的倭亂中堪稱罕見。後來朝廷在浦東的川沙鎮建置城堡,駐兵守備,倭寇對上海縣的襲擾才逐漸結束。後來,秦榮光在《上海縣竹枝詞》中寫道:

嘉靖倭寇來海東,經過村鎮劫灰中。

浦東久踞為巢穴,堡築川沙賊始窮。

崇福院因真武知名

倭亂平息後,三林一帶便產生了這樣的傳說:倭寇來自東北,崇福道院祀奉的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倭寇懼怕真武大帝,所以不敢蹂躪三林。於是三林百姓相信,依賴真武大帝的顯聖護佑,才保全了三林的安寧。這個傳說愈傳愈廣,崇福道院一時名聲大噪,成為松江府內知名的道院。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重修院宇。《崇福道院碑記》就是這次重修時鐫刻的。奚良輔在《碑記》中說,崇福道院主祀北極佑聖真君玄天上帝,他的鑾駕雖然在天上,“駐蹕常禦乎三林”,就是說真武大帝經常在三林的崇福道院短暫駐留,所以他能夠在此顯聖,保佑平安。

重建後的崇福道院前後四埭進深,院內樓台殿閣,蔚為大觀,成為三林鎮北邊的一處名勝。

中國大陸各地玄帝顯化祖廟、路途遙遠、舟車勞頓、去回不易,凡我 真武玄帝虔誠信徒,若欲瞻仰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聖容、進香還願,

可就近親臨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參謁 真武玄帝朝禮寶相 同沐神庥 福壽康寧 福生無量

武當朝聖 兩岸會香聯繫人 。
如果大家有任何需要我服務請洽詢我與我聯繫喲! 我都會在這裡誠摯幫您們服務喔!

感恩給予我的肯定與讚美,盧圓熹 會更加努力的!💪💪💪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導航廟址-     台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5 之1號 (04)22656052      0986830126

謁誠歡迎 信眾大德蒞臨 指導聯誼 交流 會香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武玄帝 靈顯化分 各地道場

溯源尋根

本廟供奉主神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與湖北武當山玄帝祖庭、河北武安古武當、廣東佛山祖廟同源一脈相承。

公元一九八七年兩岸開放探親,本廟執事人員組團前往,中國大陸各地祖廟如:太上八十一化老君出生地、河南省道家祖庭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宮,太上八十二化玄帝各祖廟,進香謁祖尋根溯源之旅,乞取刈請香灰分靈神尊回臺合爐、恭迎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聖駕金身回臺安座延靈香火。武當山金殿太和宮、紫霄宮內塑有真武大帝聖像,其

神姿與本廟迎回文身帝相、仗劍武駕、老中青神尊一模一樣。

湖北省武當山紫霄宮、遇真宮、南岩宮、太子坡、五龍宮、玉虛宮、淨樂宮、瓊台中觀、金頂、紫微宮、南武當道院'湖北蘄春普陽觀祖師殿、湖北省襄樊市小金鼎真武道觀、宜昌長陽中武當天柱山、

山西陽高縣玄妙觀、祁連山西武當、山西呂梁北武當玄帝廟、陜西古武當、山東省東武當、吉林省玄帝觀、河南省湯陰縣玄帝廟,河南平頂山真武觀、河南焦作雲台山茱萸峰玄帝宮觀、北嶽恒山真武廟、甘肅北武當山真武廟、湖南關山中武當、

中州古剎飛龍頂真武殿、青海省西寧老爺山玄帝宮、濟南大明湖北極閣真武廟、青龍鎮真武閣、陽曲縣真武閣、咸陽中五臺道觀真武殿、河北武安古武當、安徽省六安市正陽關玄帝廟、安徽齊雲山玄天太素宮、四川宜賓真武山玄帝廟、吉林省玄帝觀、上海浦東崇福道院真武殿、陜西佳縣白雲山真武觀、

100559451_978726575875327_7179885249491369984_o

廣東陸豐碣石玄武山元天上帝廟、廣東三水蘆苞祖廟、廣東省封開縣江口鎮北帝廟廣東泮塘仁威祖廟、蒼溪西武當山真武宮玄祖廟、長城真武殿、北京白雲觀真武殿、北京欽安殿、雲南昆明金殿太和宮、福州市望北臺真武祖廟、廣東佛山北帝祖廟、泉州法石真武廟、中國大陸各地玄帝顯化祖廟、路途遙遠、舟車勞頓、去回不易,凡我 真武玄帝虔誠信徒,若欲瞻仰 真武祖師玄天上帝聖容、進香還願,

可就近親臨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參謁 真武玄帝朝禮寶相 同沐神庥 福壽康寧 福生無量

北極玄元宮道觀從大陸各地真武玄帝顯化道場玄帝廟請回玄天上帝爺公神像供奉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

📍導航廟址-     台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5 之1號 (04)22656052      0986830126

謁誠歡迎 信眾大德蒞臨 指導聯誼 交流 會香

文章標籤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