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道士的教職及稱謂

在歷史上,隨著各朝代文化的影響,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詣,以及擔任的教職,配以相關的稱謂,擇要簡述如下:

天師:指張陵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北魏),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范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道士的敬稱道爺是男女通用的,而沒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這樣稱呼他們。尊稱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道士們自己按修行也有尊號。

一、道教徒的範圍

道教徒狹義的指信仰道教的宗教職業人員。廣義上包括五種人士:道士、隱士、居士、學士、信士。道教徒中的宗教職業人員現在泛稱「道士」或「道人」,不過多用於書面語。言談中多稱「道長」,尊稱「仙長」、「道爺」、「師傅」等。道經說:「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二、一般道教徒的稱謂

道教相信通過修煉可以羽化登仙,故此又稱道士為「羽士」、「羽衣」、「羽人」、「羽客」等。道士所戴道冠為木製黃冠(一雲道教衣冠與黃帝之時相同),因而又稱「黃冠」(一般指男道士),女道士則稱「女冠」(偶爾也稱「女黃冠」)。現在一般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

道士初入道觀,稱為「道童」。道童先須在廟內出力苦行,培養功行,又稱「行行」。冠巾拜師之後,方可成為正式道士。現代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大道派,遂有「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之稱。全真派道士擅長齋醮者,尊稱「法師」。正一道士散居民間從事齋醮活動者,稱為「散居道士」。有的道士娶有妻室,又稱「火居道士」,俗稱「連家道」。台灣道教基本上全屬正一派,其中從事度生一類喪葬儀典者稱為「烏頭道士」。

道行高超的道士,稱為「高道」、「高真」、「高士」或「大德」。對於隱居修煉的道士,尊稱「大隱」或「高隱」。歷史上著名的高道,過去的皇帝多封贈以「先生」、「真人」或「天師」之號。「天師」原是古代對有道者的尊稱,東漢時稱傳道者為天師,張道陵創立正式道教稱為天師,其後代子孫世襲「張天師」稱號。道教歷史上功績卓著的名真高道,道教徒尊為「宗師」或「大師」。

 

三、對道士還有幾種稱呼:

(一)法師:是對教內精通教義教理、能為人師者的道士的尊稱;道士中學法精進、能主持齋儀的人,亦稱為法師。

(二)鍊師:道士中修持日久,德高思精的人,稱之為鍊師。

(三)嗣師、宗師、律師、大師:全真派中,沒有受戒的稱為嗣師;已受戒的稱為宗師;曾擔任方丈的,稱為律師;職司戒壇的,稱為大師。



)天師:這是正一派道士對天師道創教人張道陵及其後代世襲教主的尊稱。

(五)方丈:這是對道教十方叢林道觀主持人的稱謂,其所居靜室亦稱方丈。

(六)監院:道觀內,對僅次於方丈的全觀事務總管者的稱謂。

(七)住持:道教廟觀內維持道法和總持事務的道士,都可以稱為住持。據《道門十規》上說,「住持之上,必德高年耆,剛方正直,言行端莊,學問明博,足為叢林之師表,福地之皈依者任之。」

(八)知客:道觀中負責接待外方道眾和賓客者稱謂。

 

道士之間互稱「道友」,亦稱「同道」或「同參」,尊稱「道兄」或「師兄」,無論乾道、坤道都如此稱呼。結伴修道的人稱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稱為「道侶」或「煙霞侶」。 非專職的在家信仰道教的教徒,受過三皈五戒者稱為「居士」,未受過皈依的信教者稱為「信士」。
道士入道之後,沿用原來的姓氏,表示繼承中華民族古老傳統,不背親,不絕倫,不忘祖宗。

入道之後改用道名,即在原姓之下,第一個字由宗派字譜上取,第二個字由師父按照教義來取,組合起來就構成了道名。道名之外,可以另取道號,一般是「某某子」或「某某道人」。問訊道士姓氏稱「仙姓」,問訊名字稱「上下」,問訊宗派稱「仙派」。道士居所,稱為「丹房」或「丹室」。

道士壽終,稱「羽化」、「解化」、「仙化」、「仙去」、「仙逝」等。道士外出尋師訪道,稱為「參訪」,現在各地道教團體之間的訪問團,也稱「參訪團」。道士外出遨遊,稱為「雲遊」。到其它道觀留住,稱為「掛單」。在某所道觀入道的道士,稱為這所道觀的「法眷」。


四、叢林執事

道教叢林,有著一整套系統的管理體制,道士在叢林中分別擔任不同的執事,各負其責,共同維護叢林的正常秩序。叢林各執事稱謂如下:

方丈:道教十方叢林的最高領導者。亦稱「住持」。

監院:俗稱「當家」。道教叢林主持一切事務者。

監院之下,設有「三都五主十八頭」。即: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莊頭、庫頭、堂頭、鐘頭、鼓頭、門頭、茶頭、水頭、火頭、飯頭、菜頭、倉頭、磨頭、碾頭、園頭、圊頭、槽頭、凈頭。

其它還有高功、提科及表白,連同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庫頭、總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監修、公務、迎賓、主翰、書記、典造、帳房等,又稱道教十方叢林「二十四位大執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