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道承負的實踐者

道教講究天道承負,善惡報應。李光富從精心管護樹林,到苦己利人修行,他的一言一行都被道友和信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1987年8月,在武當山道教協會第二屆理事會上,李光富當選為副會長,走上了弘揚武當山道教事業的領導崗位。

道友的信任,信眾的期盼,道教的發展,武當的振興。這些都讓李光富感到了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他始終把協助政府貫徹宗教政策列入武當山道協重要的議事日程;把維護群眾的整體利益同維護道教徒的合法權益統一起來;通過實地調查,抓住典型,反映情況,發表見解,提出建議,據理力爭地反映道協的要求;在維護武當山道協權益,提高道士待遇等方面不遺餘力地開展工作。

恢復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最緊迫、最突出的是合理解決教徒和信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問題。當時武當山的情況是,一部分道教宮觀遭到自然損壞,一部分宮觀掌握在文物、園林等部門手裡,還有一部分宮觀甚至分給群眾個人使用。在各級黨和政府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過問下,李光富協助會長王光德,向黨政主管部門提出了武當道教宮觀應逐步移交道人管理的意見,以及移交後的道觀管理辦法。相關部門對武當山道協卓有成效的工作給於了積極支持,除道協成立之初所管理的紫霄宮和太和宮外,又陸續將五龍宮、青徽宮、瓊台中觀等移交道協管理,使得武當山道教活動場所進一步增加。

由於歷經歲月的滄桑,許多宮觀廢圯、損壞。移交的宮觀中,共有殘破道房300間,宮觀建築面積和遺址43333平方米。這些劫後餘生者,成為歷史的見證,也成為武當道教發展的希望。這些移交來的宮觀年久失修瀕臨坍塌,神像法器遺失殆盡。如何盡快修繕武當道觀,使之更好地為道士、信眾服務,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是道協面臨的又一大課題。李光富和道協其他成員一起,一方面積極向政府部門匯報工作,爭取資金扶持;一方面狠抓內部管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宮觀維修上;一方面大力在道教信眾中弘揚道教文化,祖師功德,募集善款。

到1999年,武當山道協共爭取政府撥款436萬元,自籌資金3000多萬元,先後維修了紫霄宮大殿、聖父母殿、東西宮道院、鐘鼓樓、新建了武當道教文物展覽館、東宮坤道院。對紫霄宮山門外的禹跡池進行整修,對宮內南北御碑亭進行了加頂和彩畫,恢復了昔日莊嚴的神姿。道協又千方百計籌措資金700多萬元,恢復了瓊台中觀道院兩座。同時,對成為一片廢墟的五龍宮遺址的清理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為了遊客、香客的安全,道協拿出上百萬元資金對武當山4000多米古神道台階進行維修加固。在海拔1613米的武當山太和宮,維修了皇經堂、靈官殿、朝拜殿、萬聖閣等古代建廟。

並投資200多萬元,興建了建築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的客房,解決了信眾和遊客在武當之巔的住宿和吃飯問題。那時太和宮里維修用的一塊磚瓦,吃飯用的一簞飲食,都是人力肩挑背馱翻越5公里山路運上去的。這些浸透了武當道人的心血和汗水,信仰和愛心的行為十分難能可貴。李光富作為道協的負責人之一,也是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了重建武當道場的大業之中。

武當山道教協會注重對道士宗教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宗教知識水平和宗教素質。在宗教知識的培訓方面,李光富提倡重點結合實際,著力培訓武當山道教歷史、道教知識。他要求道士熟練掌握道協管理的“四宮一觀”裡的殿堂、神仙、匾額、對聯、雕塑、摩岩、碑碣的知識,歷史沿革、宗教涵義、神學價值等知識。協會印發輔導講稿近200份,做到人手一冊。要求每一個道人對武當山道教廟觀的道教知識有一個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向遊人香客進行熟練地講解。對於勤懇學習、善於學習的道人,分別給予口頭表彰和經濟上的獎勵,逐步把全山道眾的政治理論和宗教知識的學習引入經常化、規範化的軌道。在加強宗教知識學習的同時,道協還加強了對道人,尤其是新入道的年輕道人的科儀知識的培訓。要求他們對經典的唱誦和科儀的敲打念唱都必須能夠熟練地掌握。對於在科儀中測試不合格者,不得轉為正式道人。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了道士學習的自覺性。

在繁重的道教活動和道觀管理工作之餘,李光富始終不忘加強自身宗教知識的學習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道教內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得知名度。1988年1月,他被選為丹江口市第三屆政協委員;1989年11月,他赴北京白雲觀參加中國道教學院主辦的全真三壇戒律知識培訓班學習。1992年3月,李光富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1993年11月,連任武當山道教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1995年,當選為湖北省道教協會常務理事會理事兼副秘書長。1996年10月,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12期中青年愛國宗教讀書班學習。1998年8月,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會理事。2000年5月,任湖北省第二屆道教協會副會長。

2002年8月13日,在武當山道教協會第四屆代表大會上,李光富被選舉為武當山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擔任會長後,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宗教法規政策,帶領全體道眾堅決維護人民利益,維護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堅定不移地走愛國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

李光富在擔任武當山道協會長後,發揚武當山道人克勤克儉的傳統,籌資對太和宮、紫霄宮、瓊台等進行維修。先後完成了紫霄宮兩座御碑亭的加頂、彩繪、復原工程;瓊台中觀三清殿的主體修建及殿內“三清”及大殿的貼金彩繪工程;紫霄宮十方堂翻修工程;紫霄宮東道院三清殿的維修工程;瓊台中觀三清殿屋面的換瓦和太和宮朝拜殿的維修等。2009年春天,武當山道協在李光富的決策下,籌資三千五百萬元整體購回武當山九宮之一的淨樂宮。

現在,武當山道教協會管理著太和宮、紫霄宮、清微宮、五龍宮、淨樂宮、瓊台中觀、武當山道教學院和武當山道教武術學院“五宮一觀兩院”。初步形成了宮觀面貌煥然一新,神像法器各得其位,祖師香火日益興旺,武當道教法事活動、武當文化教育活動、武當武術傳播活動各得其所的可喜局面。僅從2002年以來,道協就籌資8000多萬元,對武當山道教協會管理使用的紫霄宮、太和宮、五龍宮、清微宮、瓊台中觀等進行了較為完善的維修;新建了武當山道教學院;收回了祖師誕生地淨樂宮;組建了武當山道教功夫團;完善了各項消防安全設施,有效地保證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全,逐步恢復了玄武道場宏偉壯觀的本來面目。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興道之基、弘道之本。道教全真派的傳統是:舉辦傳戒的道觀首先須是十方叢林宮觀。“十方”意指四方、四隅、天上、地下;“叢林”原指樹木生長茂密旺盛的森林,比喻人才濟濟之處。十方叢林宮觀指的是管理規範、清規戒律已成為固有製度、有資格和實力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道教宮觀場所。叢林宮觀自古以來就是財產公有,常住道士就是主人。宮觀是所有常住道士棲身修持之所。用人制度則是民主選舉,唯才是舉。叢林宮觀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所以注重民主公議,施行製度管理。從2007年開始,李光富和武當山道協一班人根據道教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了武當山道風道紀制度。制度要求全山道士必須按照武當山全真派的規矩,在廟觀“必須”做到“道衣道帽”整齊,嚴禁俗家服裝,對不服從管理者進行嚴肅處理。鼓勵道士努力學習道教經韻科儀。

要求凡是轉為正式道士的學員,必須會念誦《三官經》、《祖師經》,必須學會早晚課,掌握1-2種“經韻法事”中的樂器或念唱段子,學會太極拳、武當劍,由協會領導班子考核合格後,才能轉為正式道士。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道協加強了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責成專人監督道風道紀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道士的言行舉止,端正了道士和協會的形象。宮觀內道士做到了道衣道帽裝束整齊,有事請假,管理民主,內部秩序井然,促進了教務活動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嚴格道士管理,嚴肅規章制度的同時,李光富十分重視人才建設,積極吸收誠心修道學有專長的人士加入武當道協。日常教務活動之餘,李光富經常抽出時間對道士進行人文關懷,了解道士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解除他們的修道時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後顧之憂。現在,武當山道協正式在廟道士、學員、工作人員由2000年的一百多人,發展到2013年的三百多人。這些人員的文化水平、專業能力、道德修為都有很大提高。

李光富常說:道教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儒、釋、道的核心都是“道”。我們既要走出去弘道揚法,也要迎進來熱情服務。

走出武當,學習其他宗教和其他道觀的好經驗好方法,弘揚武當道教文化祖師功德。李光富和道協領導帶頭到中國道教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學習交流,其他道士也根據自己的專長和道協的需要到武漢音樂學院、武漢體育學院、三清山、茅山、龍虎山、鹿邑太清宮、泰山碧霞祠、華山玉泉院等地學習專業知識,宣傳武當道教。對於普通信眾較多的河南、湖北、陝西等省武當山道協也常常派出高功大德,參加地方道教法事、慶典活動,與當地的道友和信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增進了群眾對武當道教的了解,擴大了武當道教的影響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