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人保命護身的密碼——《五嶽真形圖》
《五嶽真形圖》的出處
五嶽真形之圖起源頗早,據記載,“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漢武帝,帝視其巾器中有小書,乞瞻覽。母曰:‘此五嶽真形圖也,乃三天太上所出,豈汝所宜佩乎?’帝乞不已,與之,藏柏梁台”。
此外在《漢武帝內傳》裡面也有記載,稱“五嶽真形圖”是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最早測繪的山嶽地圖。
《五嶽真形圖》的作用
《五嶽真形圖》,是道教真形靈圖中的重要部分。東晉葛洪祖師在《抱樸子•遐覽》篇就曾有過描述:“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文,五嶽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這時的五嶽真形圖,主要作用是護身保命之用,“能辟兵凶逆,人欲害之者,皆還反受其殃”。主要使用者是山中修行的道士:“道士欲求長生,持此書入山,辟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皆不敢近人”。“故世人能佩此圖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魎水怪山精,悉皆隱遁,不敢加害。家居供奉,橫惡不起禎祥永集雲。故此圖不獨用為佩軸,家居裱成畫圖,安奉亦可……”。
東晉末年,上清派的《漢武帝內傳》則進一步介紹了五嶽真形圖的神奇妙用,稱“因山源之規矩,睹河岳之盤曲,陵回阜轉,山高壟長,周旋委蛇,形似書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實之號,畫形秘于玄台,而出為靈真之信。諸仙佩之,皆如傳章”,成為神真的信物,傳道的神物。
五嶽真形圖的主要兩種類型
《道藏》洞玄部靈圖類的《洞玄靈寶古本五嶽真形圖》同時收錄這兩類五嶽真形圖,一名“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為正方形圖,主圖無注記文字,一名“洞元靈寶五嶽真形圖”,屬長方形圖,主圖有注記文字。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序》稱:“黑者山形,赤者水源,白者是室穴口也。畫小則丘陵微,畫大則隴岫壯,葛洪謂:高下隨形,長短取象,其源畫神草及石室之處,自是後來仙人輩,于其圖處,畫識之耳。”正方形的圖式中並無注記,而長方形的圖式中則標注了上山下山的路徑、山上的水源、靈藥產地、洞天福地所在甚至仙聖所到之處及具體里程等,可以說就是一幅古代的導遊地圖。從作用來看,這時期的五嶽真形圖可以“家有蓄圖者,善神守護其家,眾邪惡鬼、災患疾病,皆自消滅也。若上士佩之,則萬神皆為朝禮矣。山蹠泉脈,源流上下。
正統道藏正一部——《五嶽真形序論》
五嶽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盤曲回轉陵阜,形勢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鋒芒暢乎嶺崿。雲林玄黃,有如書字之狀。是以天真道君,下觀規矩,擬縱趣向,因如字韻,隨形而名山。子有東嶽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長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子有南嶽形,五溫不加,辟除火光,謀惡我者,反還自傷。子有中嶽形,所向唯利,致財巨億,願願克合,不勞身力。子有西嶽形,消辟五兵,入刃不傷,山川名神,尊奉司迎。子有北嶽形,入水卻災,百毒滅伏,役使蛟龍,長享福祿。子盡有五嶽形,橫天縱地,彌綸四方,見我歡悅,人神攸同。昔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之。諸侯咸宗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從而征之,破山通道,未嘗甯居。東至於海,登太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蟬粥金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有常處。察四嶽並有佐命之山,而南嶽獨孤峙而無輔。乃章祠三天太上道君,命霍山、潛山為儲君。奏可。帝乃自造山,躬寫形像,連五圖之後。又命拜青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形皆以次相續,此適始於黃帝耳。
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祠,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諸得佩五嶽形,入經山林,及詣泰山,君及諸山川百神,皆出境迎拜子也。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朔之印,乘青龍,從群官來迎子。
南嶽衡山君,領仙官七萬七百人。入諸南嶽,所部山川神皆出迎。南嶽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龍,從群官來迎子。
中嶽嵩山君,領仙官玉女三萬人。入諸山,是中嶽所部名靈,皆來迎。中嶽君服黃素之袍,戴黃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陽和之印,乘黃龍,從群官而迎也。中嶽是五土之主,善敬之。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
西嶽華山君,領仙人玉女四千一百人。道士入其所部之山川,神並來迎。華山君身服白素之袍,冠太初九流之冠,佩開天通真之印,乘白龍而來迎子。
北嶽恒山君,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其入所部之山川,神皆來迎。北嶽君服玄流之袍,冠太真冥靈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而來迎子。
五嶽真形圖概說
蓋聞,乾坤之內,五嶽者謂之神。五嶽之中,岱岳為其祖,莫不應其造化。生於混沌之初,立自陰陽,鎮乎乾坤之位。且五嶽者,古經雲“分掌世界人間等事”。
東岱岳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也,在兗州奉符縣,是成興公真人得道之處,長白、梁父二山為副。嶽神姓歲諱崇,封號“天齊仁聖帝”。岱岳者,主於世界人民官職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也。
西嶽華山,在華州華陰縣,是黃廬子真人得道之處。終南、太白二山為副。岳神姓薑諱壘,封號“金天順聖帝”。西嶽者,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之事也。
南嶽衡山,在衡州衡山縣,是太處真人得道之處,潛山、霍山為副。岳神姓崇諱覃,封號“司天昭聖帝”。南嶽者,主世界星象分野,兼水族魚龍之事也。
北嶽恒山,在定州曲陽縣,是長桑公真人得道之處,天涯、崆峒二山為副。嶽神姓晨諱咢,封號“安天元聖帝”。北嶽者,主世界江河淮濟,兼四足負荷之類,管此事也。
中嶽蒿山,在西京河南府登封縣,是寇謙之真人得道之處。女幾、少室二山為副。岳神姓惲諱樊,封號“中天崇聖帝”。中嶽者,主世界土地山川穀峪,兼牛羊食稻之種,管此事也。
封號
東嶽太靈蒼光司命真君。
南嶽慶華紫光注生真君。
中嶽黃元大光合真真君。
西嶽素元耀魄大明真君。
北嶽鬱微洞淵無極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