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地間有的東西人身上都有!

道家,儒家,漢傳佛教都講究天人合一。這是因為人生於天地間,自然帶著天地萬物的信息,如果可以加強這些聯繫就可以天人合一。

24節氣養生也是依據這個自然法則產生的,它不僅可指導農民耕種,也是指導人們養生保健的法寶。

另外,人體的五臟之病與四時之節氣氣相應,人的氣血按一日十二時辰的陰陽消長有規律的流注於十二經脈之中。由此可見,只有順應四時,根據24節氣的變化合理安排飲食起居,才能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

人和天地萬物的對應關係,在道教經典《黃帝內經》中有部分闡述:

"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

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說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這些都反應了道教講究,人追求天人合一,必須要明白天運轉的規律,在這個基礎上,道教通過俯仰觀天地,入內問己身,來研究如何找到人身和天地的關係來研究道還有如何養生。

正因為人和天地的關係如此之大,道教認為人養生應該順應四季,順應自身所處的環境。這樣才不至於被天地所傷,反而可以利用天地自然的情況來養護身體。

古人所說的很多東西都是比喻。如金木水火土並不是說金子,木頭,水,火,土。而是在說事情發展的一個狀態。

人身體的狀態最符合天地自然的狀態,也最容易和天地自然加強練習

十道九醫,尤其道教對中醫醫學有過重大貢獻。

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說的是宇宙自身的和諧,人應該遵循這樣一種規律。即人應該效法地,地應該效法天,天應該效法「道」,而「道」又是以「自然」為法則的。歸根結底,人應該效法「道」的自然而然,以「自然」為法則。

因此,道家認為,人為」和「自然」是相對的,違背自然,就會受到懲罰。

莊子提出:「太和萬物」的概念,說天地萬物本來存在著最完滿的和諧關係,人們應該「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養生之道應該順應「天」的規律,按照五德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以適應自然的要求。

《莊子》一書中特彆強調「順物之自然」、「應物之自然」等。他認為,遠古時代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的時代,那時人類社會是「莫之為而常自然」,不做什麼破壞自然的事,而經常是順應自然的。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每個人出生的時間、環境不同,體質也不盡相同,患病時的體徵也有所區別,即便是同樣的藥物也可能不能起到同樣的效果。這明顯體現了傳統中醫的獨到之處即一人一方、百人百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