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燒香燃燈
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卷五六:「夫禮燈之法,出金錄簡文。凡修齋行道,以燒香燃燈最為急務。
香者,傳心達信,上感真靈:
燈者,破暗燭幽,下開泉夜。長夜地獄,苦魂滯魄,乘此光明,方得解脫。」
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三二亦說:「大抵燒香燃燈爲齋功之首,其餘事可增減,卻所不論,唯法天象地,於燈燭宜從厚也。」
燈儀具有『照耀諸天,續明破暗,下通九幽地獄,上映無極福堂』的功能,以燈儀表現追求光明的教義思想內容。
道教中燈燭為急,續明破暗,且上映九玄諸天福堂,下通九幽無極地獄。
上照天庭、下徹地獄、拔除雜穢、度苦救厄,卻病延壽,消災納吉,是最上乘的一種功德。
香、燈、花、水、果五種供品在道教稱之為“五供”。
經書有云:“五獻皆圓滿,奉上眾真前,志在求懺悔,亡者早生天”。
燈,乃智慧、光明的象徵。
道教認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秉受天上星辰之氣,所以民間有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的說法。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運氣,其實和天上自己本命星宮有密切的關係。
《洞玄靈寶道學科儀》卷下篇云:“陰者撥度亡魂、照徹幽暗、使罪魂苦魄,都隨慧光接引,皈依正道,超升渺渺仙源……,陽者消災度厄、安神卻禍、制魄、除邪、改運延生……”。
[#分燈]“分燈”是齋醮中燃點壇場燈燭的常用儀式元,起初是獨立的儀式體,後來則被包含在 各別的儀式體中,作為某種齋儀的一項內容。
據《上清靈寶大法》稱:
“欲薦拔陰靈照破幽暗之燈,須得慧光之法,方能降三光 之慧,以接凡火之光,方能追攝受度。如無此法,只是凡火之光,不能超脱矣。”
#它認為壇場燈燭之火非同凡火,
#必須取得日月星三光之“#慧火”,
才能使燈燭具有上照天庭、下徹地獄、拔度亡靈的功用。
在《太上修真錄》中記載,供燈的九大功德:
1..照世如燈 供燈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間的明燈,轉生為人也是人中之王,就像道門如意寶一樣,慧燈照亮整個世界。
2.肉眼不壞 供燈者肉眼非常明亮,不會變成盲人,也不會成近視眼。對於有眼疾者,有利於恢復健康。
3.得於天眼 供燈者將來會獲得五眼中的天眼。
4.善惡智能 能辨別善法和惡法,懂得一切因果取捨。現在世間上許多人極為盲目,不知善惡取捨,而供燈者的智慧超越其他人。不易盲目相信別人,不受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辨別取捨的能力。
5.滅除大暗 具有超勝的智慧,能滅除自他相續中的一切愚癡黑暗。
6.得智能明 自己的智慧超群眾人,不受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辨別取捨的能力。
7.不在暗處 生生世世不會轉生在邪見或者黑暗的地方,住於光明的殊勝之地。
8.具大福報 轉生為具有大福報的眾生。供燈者身體健康,相貌莊嚴,眼睛明亮,眾人喜愛,不受人欺,心想如願,財富具足。
9.命終生天 命終後不會墮入惡趣,而會轉生天界。其他經典中也說,長期供燈的人不會生於惡趣,而是上生天趣,即使投生人間,也生於高貴種族的家庭中,不會生在具邪見者的家裡。
點燈的轉運能量特強~
*有多位登記點燈之後,就抽中尾牙頭獎。
*有人多年冰封的家人情感,登記點燈後,突然回暖冰釋。
*有人突然送醫急救,緊急登記點燈之後,隔天總算救回一命。
*有人登記點燈之後,業績突然爆出,自己犒賞一筆年終。
我知道這些奇蹟會愈來愈强,因為受用堅信的人愈來愈多。
這個我們共同形成的轉運app,今年大放異彩。
天地無私 惟不言而善應
人心有禱 斯如願以皆從
敬申答謝 仰叩高明
小臣今表為 北極玄元宮道觀言念
叨居下土 忝處人倫
沐 乾坤覆載之恩
荷 日月照臨之德
恭望天慈,洞回昭鑑,以茲功德,
專為弟子盧圓熹等悔過消災,延生集慶。
伏願~
凡情通感,上帝矜憐,
障業斷除,冀功成而滿願,
吉祥駢集,獲增福以消災。
九祖超昇,闔門康泰,身心清淨,
處世昌隆,一切有情,成無上道。伏以~~~
法會莊嚴,綽約仙家之妙,
寶爐馥郁,氤氳天上之梯!
五雲浮蓋下瑤臺,
七寶華林奏仙樂!
丹誠有感,至道無方,
開光筵啟,呼吟寶號!
~~~~開光受像~~~~
大聖號~福生無量~天尊
~~~~靈通感應~~~~
天之精光,地之靈光,日之精光,月之華光,
祖師聖光,上帝威光,雲台星光,吾身神光,
神光神光,照耀十方,上通無極,下徹扶桑,
神光一照,太上老君,大降吉祥,急急如律令!
【拜斗】,朝真禮斗。
不管拜的是甚麼斗~祈拜的都是為了本命元辰光采,讓凶星退散、吉曜照宮。希望得到關照與幫助。
其照耀光明的宮,即是本命元辰宮。
元辰,是本命的星辰。
也就是我們投胎地球時,所出發的星球家鄉。
道教理論中,我們的本命星球,都來自北斗七星。
是故,所有禮斗。都是為了讓我們跟本名星球的連結流量充沛。
流量飽足,展現的運勢就更旺盛。
但本命星辰在北斗,北斗五行屬水,要跟我們拜斗的明火共振連結,必需把北斗水化為北斗火。
南斗屬火
以南斗燃火于金屬劍尖
運用火剋金會生水的原理
把水能量灌進斗燈
完成南辰灌北斗的點斗事功
這就是道藏所載最傳統的點斗燈儀式,為了彰顯北斗水轉化為火來點燈的道法。
北斗燈儀。請火
丙丁離火耀南陸,赤龍化紅鴉,火德赤帝降臨。
七元九星曜北斗,紫麒躍皂麟,水德烏帝輔佑。
【道教科儀文化】之中,在恭請【聖火】之後是不“送火”的,只有在【法會】最後一天,才將【聖火】安於“某處”,以免發生「走水」。
為何【道教科儀文化】不“送火”?
一是避免“送錯”,導致村莊及附近宮廟發生「走水」,一旦“送錯”,多數老村莊或二百四十年以上的「火劫宮廟」必定“完蛋”。
二者,不讓【火煞】四處亂竄,以免「六畜生瘟」。
三者,不讓【水火】相侵,以免一方「丁口不旺」。
因此在【道教科儀文化】中,醮典開始前的【請水】及【請火】,就得恭迎【水火二部】之「主人」來鎮壓,而在醮典結束後,將【水火】安於“某處”或【天罡方】,以助該處一方眾生平安。
何時“送火”?
【道教科儀文化】之中,“送火”必定是在「旱災」時,「走水」之後或者「瘟疫」結束,等等,才行【謝火科】。
而在【明末】及【清初】,才出現「火送船」的儀式。
回頭說。
自從【張祖天師】創教之後,所有儀式都離不開【火】,尤其在行「燈儀」時,更得先請【水火二部主神】前來證盟,也因此在【北斗燈儀】中,就有【水】及【火】上下二部的演科。
如今,多數人已不注重,因此也不見得有人在「點北斗燈」時,在一旁加上「水盆」來「注福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