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教問候語禮儀道教問候語禮儀

道教問候語禮儀

道教徒如何互相問候,以及如何行禮

,敬拜神明,有一定的規矩。

一般信眾見到道士不論男女,可尊稱為道長。因道士方外不改姓氏,所以一般帶姓氏稱呼,以便區分,如張道長,李道長等。道教全真派稱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年老道人為“某老爺”、“某爺”,道士之間互稱“道友”,也可以成為“同道”或“同參”,尊稱“道兄”、“師兄”,一般對年齡大的道長可以稱為「老修行」。道教無論是乾道、坤道一律男性稱呼,沒有「師姐」、「師妹」、「道姑」一說。一般道士與道士之間自稱為「不才」、「晚輩」、「後學」等。對俗家信士自稱為“貧道”,在這裡說明一下“貧道”的貧不是指貧窮的意思,而是指修行尚淺的意思。在家信仰道教的群眾,皈依之前稱“信士”,皈依之後稱為“居士”。

教內全真派道情侶相逢,多是一面行禮(拱手或作揖),一面親切地道聲:「您老慈悲」。有事求問,也必先道一聲「您老慈悲」。 「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禮貌語。是因為道教弟子崇尚道祖老子三寶(慈、儉、不為天下先),並將其落實到平日言行中。

一、稱謂:      

平輩道友之間稱「師兄」、對年長道友稱「道長」。

二、問候語:

 與人見面、分手時,可以用 「福壽康寧、福生無量」 或 「道祖慈悲太上感應」 作為道教問候語。

也可以兩句聯起來說:「道祖慈悲無量觀」。意思是說,祝福您得到慈悲道祖的無限關愛和庇佑。

亦可用「無量壽」來祝福您我,就如同佛教所說的「阿彌陀佛」。

三、動作:🙇🙇🙇拱手叩首  向人招呼時,不是雙手合十,而是叩首左手捧著右手,右手抱著左手大拇    指,形成抱太極的手勢,然後作揖道好,口說道祖慈悲 福生無量等等。

敬拜下跪時,右膝先彎,左膝後彎。

起來時,左膝先起,右膝慢起。但也可以兩膝同時下跪。

敬拜時,手向上舉,男士上齊眉、下齊膝。

女士上齊頷(頸上)、下齊膝

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時,須行拱手禮或作揖禮

拱手禮即抱拳拱手。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說:「無量觀」或「善哉、善哉」,也可說:「道祖慈悲」。「無量觀」有與人祝福無限之意。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伸出一手,食指內屈為禮(為一氣化三清之意)。

作揖禮即躬身稽首。一面躬身,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過鼻),向人行禮。因舉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稱「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又稱「圓揖」。向人作揖行禮時不要過分屈身,以免臀部突出不雅觀。作揖禮較拱手禮為敬,對長者多行此禮。

道士禮叩分為三禮三叩、三禮九叩兩種。行禮時,雙手上不過眉,下不過膝。其具體拜法是:端身正立,二目垂簾,平心靜氣,二足離跪墊約五寸,二足跟距離約二寸,足尖相距約八寸,形成外八字狀。

行禮:雙手於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無名指根節(子紋),右手大拇指掐左手中指梢節(午紋),左手其餘四指抱右手,此即外呈「太極圖」,內掐「子午訣」,其寓意為「抱元守一」。行禮時手與鼻相平,不可高於鼻。然後掌心向內,掌背向外畫弧,滑落於胸口上,右手畫弧線向下右環繞,同時躬身。

叩首:右手心向下按在墊上,左手離開胸口弧線向下左、右方向環繞,按在右手背上,與右手重疊形成十字,雙膝同時跪在墊上,左右手小

如此三禮三叩畢,足向後退半步復一禮,原地轉向值殿道長,躬身一禮,此時三拜三叩完畢。

三禮九叩是道教隆重大禮。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等道教節日,住觀道眾做祈祥、祝壽接駕道場時,方丈、監院拈香行此三禮九叩大禮。

道士叩拜,是對太上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即足站八字,手按十字,頭為一也。

道士必須參加各種道場活動,衣冠整齊,虔誠祈禱。不得打鬧嘻笑,要莊嚴從事。

道教奉香“ 你知道嗎?

一點靈光透九霄,裊裊香煙通三真,

香火一直是道教信仰的核心

,透過火與香人的意念才能傳達給神明。

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奉香,就在十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齋日還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上香吧,

這都是為了方便信眾而說的法。關鍵是要有一顆真誠、慈悲、恭敬的心。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發信號,也就是“發短信”也表示你有信心。

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另外,上香既是供養三清道祖、神聖,也同時供養了六道中其它眾

其中鬼道眾生有一類是以香為食物的,上香也是供養它們,鬼道眾生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個月,

初一、十五上的香對它們來說等於是中午飯和晚飯.

燒香禮儀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道祖的尊敬、感激與懷念。

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道、經、師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傳遞信息於大道虛空法界,感通經籍度三師加持。

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道門弟子無私奉獻。

4、表示點燃了道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

聖真祖師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道門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道、經、師三寶大道。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

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柱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一般在北極玄元宮廟道觀(紫霄祖殿) 前上三柱香就行了。

把香點燃後應獻在香爐中間:

三上香

第一次插香:默誦“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持天尊,永脫輪回”;左手插香入爐 中央。

第二次插香:默誦“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左手插香入爐 右方。

第三次插香:默誦“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左手插香入爐 左方。

道家認為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

道家認為,香於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關係,妙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賢聖,甚至能夠散發出特殊的香氣。

#道家認為香能溝通凡聖,為最殊勝的供品 。

#十二種道教禮儀,教你看懂道家儀範 道教禮儀

#穿在身上的道家文化  #道教的神像供奉禮儀

# 道教全真派皈依之後冠巾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