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玄門功課眾經之首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一卷。作者不詳。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極為重要的道家經典。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道教稱老君西遊龜台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後經仙人轉傳,為葛玄所得,筆錄而傳之於世。即葛玄曰:“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因而《清靜經》被認為是三國時葛玄依託之作。確否,待考。
《清靜經》僅四百零一字。篇幅雖短,卻是一篇博大精深、邏輯性驚人的經文,每一句話可以解釋成上千字的思維過程。涵蓋了宇宙人生的全部真相,讓人真正意義上地明白真理並獲得解脫。為道士們日常誦習的重要功課之一。它首先闡釋無形、無情、無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濁、動、靜,“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因此,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接著說明,人神要常清靜,必須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貪求、妄想與煩惱,實現“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的常寂真靜境界。最後指出,“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所以《清靜經》,是教人遣欲入靜的修煉要領,是道門日常奉誦修持的重要功課之一。道教徒認為:“常清靜設教,導俗輔正,扶宗務化,民以歸根, 使含真而抱一,體洽玄元,煉神合道,羽化飛仙,不為乖謬……乃至千真萬聖咸不出於此矣。”②《清靜經》有杜光庭、王道淵、侯善淵、王元暉、白玉蟾、無名氏、李道純以及默然子等多種注本,均收入《正統道藏》。
《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經典。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自靜,澄其心而身之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經文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仙;中士修之,南宮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干,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經文翻譯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天與地之間,看起來,好像就是空的,本來就沒什麼形體可言;可是天與地間,雖然是沒有形體,卻能生出天地之間的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植物,與無生命的沙土、石頭,及許許多多的物體。〕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天與地的運轉,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存在可言;雖然沒有什麼感情的存在,但是天與地之間,卻好像是有感情的存在,才使它們不斷的運轉。〕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天與地的空間,它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本來就沒什麼名字可以去稱呼它;可是雖然沒有名字,但是它卻能養育萬物,滋潤萬物,使它們的生命能夠繼續成長。〕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這的確是一個很玄妙的問題,連我(老子)也不知道它的原因,所以也不知道要怎樣去稱呼它,那麼乾脆勉強給它取一個名字,叫做「道」吧!〕夫道者。〔這個「道」的確太玄妙了,包涵也太廣闊了,為什麼呢?〕
有清有濁。
〔因為這個「道」;有時候,有些地方是清清淨淨的;有時候,有些地方就顯得非常污濁。〕
有動有靜。
〔有時候,有些地方就活動著;有時候,有些地方就靜悄悄的。〕
天清地濁。
〔像天空是一片清淨的,大地就顯得一片混濁。〕
天動地靜。
〔像天體的運轉是屬於流動之形,大地的本體是屬於靜止之物。〕
男清女濁。
〔男人是屬於清陽之體,女人是屬於濁陰之身。〕
男動女靜。
〔男人是表現外在的、活動的;女人就表現內在的、靜止的。〕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因此,清陽之氣是上升的,陰濁之氣是下降的。如果萬物清陽之氣不能保守,那麼萬物的本來靈性便容易下降;萬物本來的靈性如果下降,便失去了本性的主宰;萬物如果失去了本性的主宰,便容易起了情慾之念,思想與行為便自然而然流於下體之末端;萬物的思想與行為如果流於下體之末端,便有陰陽之交合;萬物如果有了陰陽之交合,便自然而然生長出種種輪迴之萬物來。〕
清者濁之源。
〔清淨是污濁的源頭,如水源在上游是清淨的,在下游就顯得污濁。〕
動者靜之基。
〔活動的事物只是清靜的基礎,如一切的建築物,都是由活動而來的,這就表示出——活動的力量只是靜止的基礎,只有清靜才是萬物的根本之道。〕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所以,人如果能夠經常保持清清靜靜,一切天地萬物,就全部歸納在人的本性之中了,這就是學道的根本,可是學道的根本,每個人都忽視了。〕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比如說,人的元神本來是喜好清靜的,可是都被後天的識神給擾亂了。〕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人的心性也是一樣,本來也喜歡清靜的,但是都被貪念的慾望牽引去了。〕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遣除這些貪念的慾望,人的心性,自然就能夠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澄濾這個心性之後,我們的元神,自然能夠清醒。〕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這樣的話,六種「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所接觸的慾望,自然不會帶來干擾,三種「貪妄心,愚癡心,嗔怨心」之毒素也自然而然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但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這就是這個人的心性,還沒有澄清的關係,所以尚有一些慾望還沒遣除。〕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如果人能夠遣除這些慾望,達到清淨的話,你去觀察你自己的心,連你自己的心,都會感覺沒有了。〕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你再往外看一切形體,這些形體也不是形體了。〕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就是瞭望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也不是什麼物體了。〕
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這三種「心、形、物」都能了悟一切都是虛幻的話,心地就唯有一片空曠,毫無一物了。〕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能夠這樣的話,看到虛無的天空也是虛幻的,連這個虛幻,都能看破以及看空的話;〕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就是一切都沒有了;既然知道一切都沒有了,心性之中還有什麼可以存在呢?本來都是一切假相而已。〕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相的,我們就要連這些假相都不要執著,連假相都不執著了,就是一片靜止的狀態。〕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心性的靜止達到連想要靜止的心,都沒有的時候,慾望怎麼能夠生出來呢?〕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能夠達到貪念的慾望,完全不生出來的時候,就是達到真靜的工夫了。〕
真常應物。
〔心性達到真靜的狀態,然後去應用實行一切事物,自然就是自在自如了。〕
真常得性。
〔能夠自在自如的人,就是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也就是已經得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
常應常靜。
〔能夠達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無論在紛擾的場所或是在清靜的場所,他都能時時保持清靜的心。〕
常清靜矣。
〔能夠經常保持清靜心的人,才是真正清靜之人。〕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達到真正清靜之人,就是已經漸漸邁入真正的大道了;〕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既然邁入真正的大道,就是修道人所稱的「得道」這個名詞。〕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可是雖然稱為「得道」,實在是沒有得到什麼。〕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但是為了度化天下迷昧的蒼生,所以才舉個「得道」的名稱,作為他人修道已成的名詞。〕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我(老子)講到這裡,如果你們能夠領悟的人,就可以普傳這個至真至貴的聖賢大道了。〕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所以,吾(太上道祖)說:最上等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爭奪之心的,只有最下等沒有智慧的人,才一天到晚產生貪妄的爭奪心。〕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最上等有道德的人,是不說自己有德行的,只有最下等有道德的人,才說自己有德行,因為他是一位頑固執迷的人呀!〕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所以,一個頑固執迷的人,會常常說自己有德行,但是依我看來反而是一位不知道什麼叫做道德的人。〕
眾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為什麼眾生不能邁入真正的大道呢?就是因為他常常有一顆虛幻的妄想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既然有一顆虛幻的妄想心,就已經驚擾了他本身的元神了;〕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然已經驚擾到他本身的元神,他的元神就貪著一切有形的萬物了;〕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然貪著一切有形的萬物,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既然心性中產生不必要的貪求,心靈中就有了邪思妄想的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既然心靈中有了邪思妄想的煩惱,就會帶來憂愁的痛苦,既然帶來了憂愁的痛苦,就會擾亂到自己的身心;擾亂自己的身心,自然就會犯下錯誤的行為; 〕
便遭濁辱。
〔既然犯下錯誤的行為,就會污辱自己的靈性,既然污辱了自己的靈性;〕
流浪生死。常沉苦海。
〔就要流浪在生死的輪迴中,既然流浪在生死的輪迴中,便要沉淪於茫茫苦海;〕
永失真道。
〔既然沉淪於茫茫苦海,就要永遠失去真正的大道了。〕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而真正長久的大道,是領悟的人,才能得到的呀!不是別人能夠送給你的;〕
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所以,能夠真正領悟大道的人,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經常身心保持清靜的人了!〕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仙;中士修之,南宮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干,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清靜經》全名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是道教徒日常持誦的功課經之一。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註解此經,宣稱此經是三國時葛玄受之於東華帝君。這一說法並不可靠。從內容文字看,此經當出於唐代。經文短小,不足400字。觀其旨要,乃承襲隋唐玄學之餘緒,發揮老子清靜無為思想,以之指導心性修養。
令人不再煩惱的「太上清靜經」
《清靜經》全名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大約成書于唐代,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神部。被視為道教在心性修練上的法寶。是道教徒日常持誦的功課經之一。此經是三國時葛玄受之於東華帝君,觀其旨要,乃發揮老子清靜無為思想,以之指導心性修養。
《清靜經》約四百字。篇幅雖短,內容卻很豐富。它首先闡釋無形、無情、無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功能;「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闡明「道有清、濁、動、靜」。
接著說明:經文中載述三個層次的心法,首先,人必須澄心遣欲以致清靜,因此對心、形、物三者,唯見於空。其次,“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進入空有不異、不即不離的中觀見地,得到諸法清靜、常應常靜的“常清靜”。最後,降本流末,助化眾生,學習“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的無限充實與動力,達到去掉一切貪求、妄想與煩惱,實現“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證悟。
常念清靜經有助於內觀心性,遣除心念,修心悟道,去除一切牽累而達到徹底了悟的精神境界。
人們煩惱是因為心不靜經文宣稱:“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既是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由此可見,眾生煩惱憂慮而不得真道的根本原因,在於心不清靜而生妄求外物之心,因此修道之要在於澄心遣欲,去除妄心而恢復清靜真心。故經文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內觀心性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進而言之,所謂修心遣欲,就是以觀想的方法,了悟世間萬物及眾生身心皆空幻不真。經云:“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一空。”
遣除心念
了悟身心並萬物皆空還只是觀想的第一步,即遣“有”,否定了有形之物的真實性。更進一步,不僅有形之物為空幻,而且這種空幻的感覺也是不真實的,應在觀想中遣除,才能使心念不生,體合於道,常清常靜。故經文云:“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靜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能達到身心常清常靜的人,才可得入真道。但是所謂“得道”只是一種方便說法,指去除一切牽累而達到徹底了悟的精神境界,並非真有一個“道”可以求得。因此修心得道,只能是“得無所得”以無得為得。經文說:“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心性修養同類經文推薦
《清靜經》所講的內觀心性修養方法,在隋唐時極為流行。類似《清靜經》這樣短小精煉的經文還有許多。如《太上老君清靜心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太上靈寶洗浴身心經》、《太上靈寶智慧觀身經》、《太上玄都妙本清靜身心經》等。這些經文的思想義理及詞句都與《清靜經》基本相同。唐末五代至宋元,心性修養成為內丹性命雙修的一個方面,因此《清靜經》受到金丹派南宗和北方全真道的重視。唐末杜光庭之後,南宋道士白玉蟾、金元道士候善淵、李道純、劉通微、王道淵等均為《清靜經》作注。全真道規定誦習此經為道士日常必修功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