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武當古建築太和宮:武山最高勝景  金頂
2017年潤6月15日 盧圓熹 親臨 金殿朝拜
太和宮位於武當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門外,佔地8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該宮整個建築處於孤峰峻嶺之上,殿字樓堂依山傍岩,結構精巧,佈局巧妙,四周峰巒迭嶂,起伏連綿,煙樹雲海,氣象萬千,建築巍峨,古樸壯觀。
  太和宮是武當山的最高勝境,無論是道士還是香客遊人,只有登上頂峰,走進太和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到了武當山朝聖。
  明永樂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宮,建成後嘉封武當山為“大岳太和山”,封這座建在絕頂上的道宮為“大岳太和宮”。皇帝的嘉封使武當山的地位一舉而成為五嶽之首。明嘉靖年間,太和宮又進行了擴建,在擴建之後,這裡的稱謂有了變化,以金頂圍牆為界,牆外面的稱為“太和宮”,牆裡面叫“紫金城”。當時有殿堂道舍等建築五百一十間;現僅存正殿、朝拜殿、鐘鼓樓、銅殿等。
  正殿額題“大岳太和宮”,殿內僅存真武大帝銅鑄像及四大元帥、水火二將、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門兩側各置銅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蒼龍嶺雷壇設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陸述等人致祭碑。太和宮在建築規制上和其它道宮一樣,但因為在它的上方有座金殿,所以它原來的正殿就有所降格,被稱為“朝聖殿”。
  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鍾鼓樓,鐘樓內懸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所鑄造銅鐘一口;殿前一岩,形如寶蓮,故名小蓮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並嵌有李宗仁遊武當山之題詩碑刻,岩頂崇台之上置有銅殿一座,其高2.9米,寬2.7米,深2.6米,鑄造於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這座距今已有近700年曆史的銅殿為仿木結構,是研究元代銅鑄藝術的珍貴實物,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座銅殿。由於它原來置於天柱峰上,明朝建金殿時將其轉運到這裡,所以人們也稱它為轉運殿。藉著它的諧音,許多香客和遊人都到裡面轉一圈,以求時來運轉。
  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經堂。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堂內供奉三清、玉皇、真武、呂祖、靈官等道教神像,上懸金匾一塊,匾書“生天立地”四個金色大字,為清代道光皇帝御賜;堂外額書“白玉京中”四字,堂簷各吊一風鈴;堂額、桶扇之上均雕有許多道教仙話故事圖案,技藝精湛,形象逼真。經堂附近原建有天雲樓、天池樓、天乙樓、太和樓、龍廟等建築。太和宮的皇經堂是道徒們每天早晚頌經的地方,也是武當道教一處重要的祭祀場所。這座明末被火焚毀,清道光年間又重建的殿堂極富特。它的隔扇門上全部浮雕著珍禽異獸和道教神仙故事,其工藝精湛又有著濃厚的民間文化色彩。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