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丹修煉全景圖《呂祖百字碑》新註

 
 

《呂祖百字碑》,唐末呂洞賓撰,又稱《百字碑》,為五言20句詩歌,只有100個字。內容簡明深刻,講述了內丹修煉的整個過程、內景、效驗等。

“養炁忘言守”,

炁,為道門專有之字,炁字中含“一、無、氵、灬”。“一”為真一,為元精。要使元精逆流,要在得明師真訣。學士如能得命功真法訣,則能得此真一。《悟真》雲:“得一萬事皆畢”。“無”為養性,於萬事中無心,一心清靜,此為煉己之功。“灬”(四點)中含“氵”(三點),三點為三點水(氵),四點為火。四點中如不見三點,為見火不見水,為火水未濟之卦。四點中見三點,為水火既濟之象,得明師真傳能坎離交媾。)

呂祖講養炁,乃為養精炁。人身有精則存,無精則亡。學士立志修道,切勿貪房事。呂祖另有詩云:“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懸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卻教君髓枯”。學士於子女長大成人,父母百年之後,尋拜明師修道,以求長生。養炁之要在忘言。為何要忘言,因人之上齶有一腭縫,此縫連任脈,通泥丸,故打坐時舌抵上齶。人說話多,會從此縫洩真炁。丹經云:“念經傷炁養太和”,又云:“日出千言,不損自傷”。忘言指不要多說話

“守”,守何處?此必要得明師口傳心授。守在守中宮,又名祖竅、玄牝之門。

丹經云:“玄牝之門世罕知,知此一竅,即為神炁穴,所謂結丹在此,脫胎亦在此”。祖竅在何處?今據師傳,以手勢指明之。伸出右手,大拇指、小指伸開,中三指合攏,彎曲至手心。大拇指按住心窩,即為心位,為天。小指按住肚臍,即為腎位,為地。天地相距八寸四分。中三指所指之部位,乃為中宮黃庭。自百會至會陰作一直線,再以心窩、中三指、肚臍作垂線,與此直線相交之點(三點),再以此三點作三圓圈。就得知南海、黃海、北海之位置,真正的虛無之窟,丹家安爐立鼎、結丹之處。鼎立於心位,爐安於腎位,中宮乃甘露凝結之所,溫養之地。

守,就守這中宮——玄牝之門,雙目緊盯之,行住坐臥,心神注於中宮,須臾不離,即為真打坐。假打坐者形貌端然,而心神飛矣,妄念紛紛,為頑空、靜坐枯修。

學士如雞抱卵心常聽,以至誠專一之心注於中宮,即為“養炁忘言守”。

“降心為無為”,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憂思悲恐驚,又有權力欲、金錢欲、色欲等等,此皆為戕伐性命之刀矛。人欲修道,當斂收情慾,降心侍師。性命雙修之訣,乃天地至寶,故不可以高傲求之,必須謙虛謹慎。李自成、黃巢、苻堅因驕傲而毀敗政權。家國一理。丹家以心為君,以身為國,以精炁為民,以龍虎爭戰為野戰,學士如心君驕狂,肆意放縱,則精炁枯竭,身如逝水。

心降後,當專志清靜無為。老聖曰:“致虛極,守靜篤”。不以雜務營心,不以情慾動念,於此靜中覓一動機,再以動機之時採藥。

“動靜知宗祖”,

“動”,指活子時動,分為一陽初動、一陽來复。一陽初動,以無孔笛雙吹收元精;一陽來复,二候至,當以採藥之法得甘露。“靜”指人大部分時間活子時不動,靜之時不可忘此機,此機丹家稱為“爻動、盜機、鉛遇癸生、情動、淫性”,為成佛作祖之機,不識此機,乃未得訣也。

“宗祖”,指先天真一之炁,為真鉛,不知真鉛之出處,為盲修瞎煉。今特指明,“宗祖”乃指性能量——元精。人身有此精則生,無此精則死。老年人須以精補精,補破籬笆,補至精炁足,方可返少年之體態精神。此能量,乃人人日用不知之事,人人自有,不假外求。《悟真》雲:“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人人自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把拋”,丹經云:“金丹大藥,說破世人須失笑”,呂祖《三字經》雲:“說著醜,行著妙”。

“無事更尋誰”,

學士得此時此機,知曉真鉛(宗祖)、採藥之法,性命雙修之真訣得也。《悟真》雲:“得一萬事皆畢,休分南北東西。”行道者得訣後又何必千山萬水去尋師,趕緊籌備“法財侶地”,以了大事。

“真常須應物”,

人生在世,煩惱之事不少,處世須待人接物。當以平常心待之。

“應物要不迷”,

行道之人,不要被世俗之情愛、享受而迷了心竅,忘記修真,應斬斷情絲,無為修身。

“不迷性自住”,

心不迷於世俗,見色不動,乃為煉己純熟,汞性不飛。人心不迷,則真性自住,心定於道,修得心似蓮葉不沾塵。修心至此,如北極星終古不動(不考慮極移),則心靜如水,皓月當空。

“性住炁自回”,

丹經云:“炁本心之所化”。性住心定之後,凝神於中宮,則全身後天之炁自會聚於中宮,心內舒適。此時炁為後天之炁,非先天之炁,先天之炁為元精所化,須逆行之法。

張三豐祖師云:“順為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元精順則生人,從陽關而洩,世上之人正從此生;逆則成仙,得訣逆行,則得一。吾自作丹訣雲:“顯性光芒照海底,如寶珠吸盡九江水;紫氣蓬勃朝崑崙,似玉杖長伏洞裡春”。

“炁回丹自結”,

丹乃先天炁、後天炁凝結而成。學士得下手法,擒得白虎,則先天甘露從玄膺穴(人口腔有一懸雍垂,懸雍垂後乃為此穴,正對氣管口)降下,經十二重樓(氣管軟骨有十二節,故名),下降至中宮黃庭。崔公《入藥鏡》雲:“先天炁,後天炁,得之者,常似醉”。此時全身如沐春風,暖氣四達。

“壺中配坎離”,

“壺”為中宮黃庭。《參同契》雲:“狀似蓬壺”,“壺”喻丹室之屹然中立。取坎中真陽、離中真陰,即真鉛真汞,結成為丹。真鉛為先天炁,真汞為後天炁。後天之炁極易被情慾蒙蔽,丹書稱為“太陽流珠”。人心生,則欲生,欲生則後天炁奔走不息,得此真鉛,則可製真汞,結成大還丹。

“陰陽生反复”,

自然界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時辰上子時一陽生,午後一陰生,卦像中复卦為一陽生,姤卦為一陰生。丹道,易道皆一理,一陽來复丹家稱為二候,正好採藥。

石泰(南宗二祖)於《還源篇》中說:“萬籟風初起,千山月正圓,急須行正令,便可運週天”。月正圓,正是陰曆十五,十五曰“望”,丹家喻之為二候。二候為正子時,外陽舉之愈頻,學士萬不可於此時昏睡,走失元陽。

“普化一聲雷”,

在八卦中,震為雷。雷動,丹家喻為“虎嘯風生”。風雷動,正好用風,風為巽風,巽為木,喻為後天炁。採藥之時,雙目上視泥丸,真意督升任降,後天炁即可帶此先天之藥上升至泥丸,如炸雷一樣響至太空。以此喻得藥之人,得脫凡胎耳。大自然風雲動,賢才自可得志縱橫四海。如漢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謂英雄本色。

“白雲朝頂上”,

“白雲”為性光。學士下手,精炁漸補漸足,在印堂自會現出白光,如白雲。此光化為一虛光圈,圈邊明亮,圈內黑暗,精炁越補越足,黑暗部分慢慢填實,成為一輪明月。慢慢此光漸漸翕聚,愈聚此光愈圓。精炁漸漸足滿,此光如明月朗照於印堂,不閉目也能見之。此月正是圓陀陀、光灼灼慧命真性光,丹家喻之為“刀圭成就”。此為吾親證之真境界,非妄言也。

“甘露灑須彌”,

“甘露”為神水,比蜜還甜,從玄膺降下入氣管,經肺動脈、右心室至黃庭。丹經曰:“入黃房,成至寶”。採藥一次,得甘露成團成滴,或四日或五日咽納完,嘴裡有甜味。此甘露至黃庭,五臟六腑如泡在水中,臟腑漂漂蕩盪,此為真境界,得藥之人自知也。

“須彌”指“須彌山”,山喻高,在人喻頭部泥丸。呂祖此句直指這段真功,無此真境,難得快活之意!

“獨飲長生酒”,

此酒(甘露)保汝長生,非為玉液(喻指唾液),實乃金液。此酒自斟自酌自可醉,從來花酒出神仙,無花無酒道不成。花指春情,活子時動乃人身之春。大自然之春,百花齊放,修煉者不要錯過此春,以免至死不悟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之意!

此酒乃人自身之元精所化,不為別人之性能量,學士不可因花酒之喻而墮入男女雙修之邪道,應學清淨無為訣,獨自性命雙修。此呂祖“獨”之真意!陳泥丸祖師《羅浮翠虛吟》雲:“寧可求師安樂法,不可邪淫採精血。古云天地悉皆歸,須學無為清靜訣。”

“逍遙誰得知”?

張紫陽真人(南宗始祖)《悟真》雲:“已知壽永齊天地,煩惱無由更上心”。此時身心逍遙,乃人世之大快活也。以前訪道萬苦千辛,修道百煎十熬,皆為得此真一,既得此真一,夫復何求?

“坐聽無弦曲”,

此曲無弦,修道之人要“坐聽”。丹經云:“如雞抱卵心常聽”,即坐聽。打坐之時要坐而忘,忘中覓,覓此炁動之時(活子時),此炁動,即是“無弦曲”來,要聽得真,速起採藥,學士萬不可以忘睡昏禪。“無弦”之真義:男子精滿自溢時,可曾有聲?弦為春弦,此弦動,要聽,否則功敗垂成,故睡前必用防遺失之法,封住精囊管口,其法提肛(丹書稱為緊撮谷道),手點勞宮穴握固,速求明師指點之!

“明通造化機”,

欲修丹道,應深達造化,洞曉陰陽。此機為人身造化之機,不知此機,萬難成佛作祖。學士修道,要明通此機,即活子動之炁機,女丹修煉,此機為活午之機,速求明師指點此機!

“都來二十句”,

內丹修煉,呂祖濃縮為二十句,可謂言簡意賅。知者唯簡唯易,愚者愈惑愈繁。呂祖《度張珍奴詩》雲:“道無巧妙,與汝方兒一個”,速求明師指點斷淫之法,能斷三淫,即為真法,除此無真法。陳泥丸祖師《紫庭經》雲:“金丹亦無第二訣,身中一畝為家園”。

“端的上天梯”。

如此修煉,自可達大成之境界。功成之日​​,陽神現象,自當開壇演說大道,普渡有緣,有大志者切須為之!莫負呂祖之慈悲心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丹道養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