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端午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之“端”是開始的意思,“午”是“五”的諧音,“端午”就是農曆初五之意。魯迅曾經說過:“中國的文化根柢全在道教。”這句話的褒貶暫且不論,但這句話確實表明了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影響,端午節的起源和很多習俗同樣也與道教關係密切。

對世人而言五臘則是一個關卡

目前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紀念屈原、紀念曹娥、紀念伍子胥等等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是端午起源於道教的地臘節。夏商時期,夏至與冬至是一年中的兩大節日,商歷以五月夏至為一年的開始,五月初五為臘祭之日。後曆法日益精確,五月初五與夏至日成了兩個節日,但五月初五臘祭之俗卻延續了下來。“臘”是獵取野獸祭祀鬼神之意,道教有五臘,《雲笈七簽》雲:“正月初一(春節)為天臘,五月初五(端午節)為地臘,七月初七(乞巧節)為道德臘,十月一日(寒衣節)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臘八節)為王侯臘,是為五臘良辰也。”五臘對道門中人而言是良日,《赤松子章歷》中言:“五臘日者,五行旬盡,新舊交接,恩赦求真,降註生氣,添神請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會玄都,統禦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對但世人而言五臘則是一個關卡,五臘日乃是五帝齊聚,考訂世人福報之時,《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五臘日是“五帝攢會之日……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故五臘日世人都要謹言慎行。五臘考定內容各不相同,五臘之地臘節是為祭祀地上的神祇及先祖,《歲書》言五月初五日,“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官易爵,祭祀先祖。”五帝於五月初五日根據人之善惡定生人之官爵,肉體之康健,故此日要祭祀先祖百神,有罪悔罪,無罪加勉。

五並非一個吉利的數字

先秦時代,五並非一個吉利的數字,人們認為五月是惡月,五日是惡日,因為農曆五月正是五毒出沒之時,五毒是指五種動物: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這些動物的出現往往會帶來疾病。同時五還是陽數,五月逢五,是謂極陽,不符合中國陰陽和諧的傳統,陽氣極盛是為不吉。民間甚至認為當日出生的人也是不祥之人,《風俗通》中言:“俗話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大名鼎鼎的孟嘗君就出生在五月初五日,他的父親因此非常討厭他,甚至告誡妻子不要養活這個孩子。孟嘗君長大後問及原因,他父親告訴他:“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可見當時人們對五月初五日的忌諱。端午出生的孩子,未滿周歲之前,要去外婆家過端午,稱為“躲午”。為了順利度過五月,人們在五月初五時還要採取多種措施驅邪除疾。飲雄黃酒、插菖蒲、艾草、貼天師符、祭祀張天師、鍾馗都是端午時驅邪的重要方法,追究其源起,都與道教關係密切。

端午之時五毒俱出

雄黃乃是道教煉丹與避邪的重要原料,葛洪在《抱朴子》中多次介紹雄黃的煉丹之法及如何利用雄黃祛病驅鬼,《抱朴子·黃白》言:“做鐵筒長九村,徑五寸,搗雄黃三斤,蚓螻壤等分,作合以為泥,塗裹使徑三寸,匱口四寸,加丹砂水兒合,覆馬通火上……如小豆,服一丸,日三服,盡一斤,三蟲伏尸,百病皆去。……以青羊血、丹雞血塗一丸,懸都門上,一里不疫;……以白犬血塗一丸,投社廟舍中,其鬼神即見,可以役使。”《抱朴子》中還言雄黃不僅能夠使蛇蟲畏懼不敢近身,而且還可以清蟲蛇之毒。後來道士給百姓看病之時,也會以雄黃為藥,端午之時,五毒俱出,百姓遂飲雄黃酒或以雄黃塗在額頭、耳後、腳踝等處以彼蟲蛇。

 

菖蒲與艾草是端午節必不可少之物。菖蒲與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端”,這五種植物可與五毒相剋,而菖蒲位列五端之首,且菖蒲葉子形似劍形,故亦稱其為“蒲劍”。劍乃道教的辟邪之物,蒲劍在世人心目中也具有了這一功能,清代顧祿在《清嘉錄》中言:“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艾草也具有卻病辟邪之用,但通常與菖蒲合用,稱為蒲劍艾虎,端午時將菖蒲、艾草插於門上,就是取蒲劍艾虎之意。民間認為“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虎在道教中也有著重要的位置。虎不僅是四向神之一,而且還是天門的守護神,屈原《招魂》曰:“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意識是說天有九重,每一重都有虎豹鎮守,專門啄害地獄上天的人。道教中的神往往召虎以供驅使,驅除邪祟,如道教五斗米教的創始人張天師騎虎背舉劍祭五雷符、消除五毒的畫像就是道教崇虎的反映,宋代,這一畫像在端午節很受歡迎。艾葉兼有藥用與巫用的功能,將艾葉與虎結合的艾虎其驅邪功能自然更勝一籌,佩戴艾虎就成了端午的習俗之一。艾虎是用艾枝艾葉編成,或者是在縫好的老虎上黏貼艾葉。宋陳元靚《歲時雜記》記載:“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這一習俗一直延續到清朝,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曰:“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線穿之,懸於​​釵頭,或係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祭祀鍾馗

端午節祭祀鍾馗的習俗起源於唐代。關於鍾馗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由驅鬼法器“終葵”衍化而來,一說是由方相氏轉化而來。方相氏就是驅邪大儺上的主持人。及至唐代,鍾馗的形象固定下來。據說鍾馗乃陝西終南人,才華橫溢,可惜因貌醜而科舉不第,羞憤之下,自撞石階而亡,唐太祖聽說後,很是為他可惜,賜紅袍以狀元職葬之。後唐玄宗遊驪山歸來,生了重病,一日夢中見一大鬼捉住小鬼,將牠吃掉,唐玄宗問他是何人,鍾馗將生世告之,夢醒之後,唐明皇的病也好了,遂賜鍾馗封號“賜福鎮宅聖君”,並做鍾馗像傳示天下,鍾馗遂成了專司捉鬼的神仙,而其驅邪捉鬼的職能,使得自唐代起,人們在端午又增加了掛鍾馗像、祭祀鍾馗的習俗,《清嘉錄》中記載:五月時人們在“堂中掛鍾馗畫圖一月,以驅邪魅。”

掛符圖辟邪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後漢書·禮儀志》雲:“五月五日,朱索一色印為門戶之飾,以止惡氣。”宋及以後則開始流行天師符。天師是指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擅長降妖捉鬼,後世道士在黃表紙上畫上張天師或鍾馗的畫像,或者是五毒符咒,並蓋上朱印,稱為天師符。端午前,道觀畫天師符以贈人或出售,《清嘉錄》記載:“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貽天師符,貼廳事以鎮惡,肅拜燒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五月初一,人們就在家中貼上道院所贈天師符,直至六月初一,才焚燒符紙,恭送天師。

可見端午的風俗是以驅邪避疾為主,只是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加入了愛國、孝道等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