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教禁忌

一.“戊不朝真”

1含義

道教凡是六戊不朝真,不燒香、誦經、不朝拜,不建齋設醮。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日,這叫「明戊」。《抱樸子》雲:「天地逢戊則遷,出軍逢戊則傷,蛇逢戊不進,燕逢戊不銜泥」。《女青天律》雲:」若法官道士焚香誦經,不禁六戊,鐘鼓齊鳴,進表上章關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無量」。念皇經和拜靜鬥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訣為:「正羊(未日),二犬(戍日),三在辰,四月期間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雞(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豬(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頭(醜日)重千斤」。

如果這些時間內作宗教活動,便叫做犯忌,犯忌竟會遭天遣。因此道士於六戊日不上殿燒香誦經,亦不建齋設醮,以免犯忌。

因此,道教有“戊不朝真”之禁忌。道教宮觀於“戊”日前天傍晚,主殿外必須懸掛“戊”牌,以告示道眾。

2爭議

「戊不朝真「之說雖然古籍載,也是現代專家學者普遍的說法,但實際上在現實中,很多道教派並不遵循此規定,比如在在清代道教全真派叢林規定:每逢戊日,定要講習《道德》、《南華》、《黃庭》等經。

根據重要的道教典籍《天壇玉格》中所言:戊日不得燒香行判開印。但隨後又指出:雷法多用戊日。並在天師指迷歌中指出:法印卻在戊日雕,天雷尤禁不教燒香,蓋此法家之所宜詳考,高職之士,固不待疏。

由此而可知,戊日不朝真,只是道教一些流派的做法,如果按這些學者的說法,非是要所有的道教人士都必須遵從「戊不朝真」之說,那便荒謬了。

3甲骨文考證

據甲骨文,皇帝字形乃是天干合文。

壬稱皇,戊稱帝

丁+壬=皇。壬稱皇,丁為皇后。

癸+戊=帝。戊稱帝,癸為帝后。由於戊是帝,為避免觸犯帝威,六戊不朝真。以表示對帝的尊敬。

 

二.“道不朝亡”

“道不朝亡”,也是道門中一個很重要的禁忌。道教徒除父母、師父逝世時叩拜外,對其他亡者一概不下跪朝拜。究其緣由有二:一是道教重生輕死、悅生惡死;二是免遭陰穢之氣。

 

三.“三不起”

道教還有“三不起”的禁忌。即道教徒吃齋、誦經和靜坐時,他人不得打擾,作為道士也不得應聲而起。

吃齋,即用齋,也就是吃飯或用餐。中國有兩句俗語,一是“吃飯大似官”;二是“雷公不打吃飯人”。由此可見當人用餐時,他人是不應去打擾的。道士齋堂用齋,有三種規矩:一是便堂,二是過堂,三是過大堂。道眾齋堂吃飯,名曰“過齋堂”。過齋堂亦是道教宮觀的儀範之一。道士在吃飯時,與世俗人吃飯有很大的區別。如:道士每飯必先供養,為思:十方供養,來之不易,無功享用,惟恐罪過。故每飯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養。是為結“三緣”之舉。昔時,北京白雲觀齋堂門旁有幅對聯:“一念純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難消。”由此可知,道士吃齋過程中亦有修心之舉。所以,他人不得打擾,吃齋者也不得起身。

誦經,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太上玄門功課經序》中規定:“凡誦經者,切須齋戒,嚴整衣冠,招畝猓諜X演音,然後朗誦。慎勿輕慢,交頭接耳。務在端肅,念念無違……。”因此,他人不得打擾道士誦經,誦經者亦不能起身離開經案。

靜坐,即道士修煉靜功。道士以道為事。靜坐修煉內丹是道士的頭等大事。道教徒修煉的目的是期望得道成仙,進入神仙極樂之境。所以,靜坐時應排除幹擾,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四.“三不言”

《道教儀範》中還載有《日忌》:“早不言夢寐,午不言殺伐,晚不言鬼神。”這“三不言”是每個道教徒都必須遵守的,否則就是犯忌。“一日之計在於晨”,對當日所做的事情要周密安排,力爭圓滿完成,不能成為夢想。因此,早不言夢也。中午為陽之極,言殺有悖好生之德、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殺也。夜晚陰氣重,言鬼神必招禍患,所以晚不言鬼神也。

 

 五.  三不問:

一不問壽,二不問俗事,三不問家常籍貫。因修道之理想追求之一為長生不逝,南宮升仙,且道人悟道修真,德行修為,道行高低本與俗齡大小無關,故道不言壽。道人以道為事,忌言行無端,扯是非俗事,拉家常籍貫。

道教有“正一”和“全真”兩大教派。在飲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道士在非齋日可飲酒茹葷。但據聞,歷史上天師世家還有“四不吃”的規矩,即不吃牛肉、烏魚、鴻雁和狗肉。蓋牛忠、烏魚孝、雁貞、狗義之故。

道教戒律中一些禁止做的事,從廣義上講也屬於道教禁忌的範疇,如五戒(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葷)。另外,玄門持戒威儀(出入威儀、事師威儀、視聽威儀、語言威儀、盥櫛威儀、飲食威儀、聽法威儀、出行威儀、起立威儀、坐臥威儀、作務威儀、沐浴威儀)也都屬於道教禁忌的範疇。如“事師威儀”中規定:“師禮拜,不得與師同拜;師前不得受人禮拜;燈月下,不得履踐師影。”若違反,則是犯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