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2064DSC01791DSC01811DSC01841DSC01957DSC01975DSC01997DSC02004DSC02027DSC02052  

中古道教「步虛」儀的起源與古靈寶經分類論考

內容摘要:

東晉末年的「古靈寶經」《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章》,是一部近數十年來備受國際道教學界關注的經典①。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因為該經所闡述的靈寶「步虛」儀式,對中古以來道教齋醮儀式的演變發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且至今仍然在各種道教科儀中被普遍使用②;二是「步虛詞」作為中古以來道教文學一種極其重要的文體形式,而該經則提供了「步虛詞」一種最早的形態③;三是圍繞該經在敦煌本《靈寶經目》中歸屬問題的討論。根據敦煌文書P.2861和P.2256宋文明《靈寶經義疏》,陸修靜(406-477)在其《靈寶經目》中,將古靈寶經劃分為「元始舊經」和「新經」兩類。

東晉末年的「古靈寶經」《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章》,是一部近數十年來備受國際道教學界關注的經典①。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因為該經所闡述的靈寶「步虛」儀式,對中古以來道教齋醮儀式的演變發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且至今仍然在各種道教科儀中被普遍使用②;二是「步虛詞」作為中古以來道教文學一種極其重要的文體形式,而該經則提供了「步虛詞」一種最早的形態③;三是圍繞該經在敦煌本《靈寶經目》中歸屬問題的討論。根據敦煌文書P.2861和P.2256宋文明《靈寶經義疏》,陸修靜(406-477)在其《靈寶經目》中,將古靈寶經劃分為「元始舊經」和「新經」兩類。1982年,道教學者小林正美先生提出敦煌本《靈寶經目》已經被陸修靜作過重大改動,認為應該根據古靈寶經各自所最尊崇的經典和最主要的神靈,以及是否有「三洞經書」的觀念,將古靈寶經重新劃分為由「葛氏道派」所創作的「元始系」和由「天師道」所創作的「仙公系」兩種靈寶經④。由於《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章》在古靈寶經分類問題的討論中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學術界對其歸屬至今形成了三種主要看法:一是按照敦煌本《靈寶經目》現有的「元始舊經」和「新經」的分類,認為該經屬於「元始舊經」;二是依照「元始系」和「仙公系」的劃分標準,將其劃歸「仙公系」,或稱「仙公新經」⑤;三是認為該經原屬「元始舊經」,然而其最初卻僅有開頭的序言和「洞玄步虛吟十首」。至於該經其他絕大部分內容則都屬於「仙公新經」,是後人根據較後出世的「仙公新經」撰寫並補充進來的⑥。

有關古靈寶經的分類,關係到對古靈寶經文本解讀和基本教義思想的準確把握,而不同的分類法亦將使中古道教史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研究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我們認為,從靈寶「步虛」儀的起源來看,《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章》最核心的教義思想與「元始舊經」完全一致,因此應屬於一批最早問世的「元始舊經」之一。而該經相關內容又對較後出世的「新經」產生了深刻影響。正因為如此,敦煌本《靈寶經目》現有的「元始舊經」和「新經」的分類,保持的就是古靈寶經問世之初的面貌,陸修靜對此並未作任何修改。而「元始舊經」和「新經」亦均屬於「葛氏道派」在前後不同時期所創作。我們還認為除了關注古靈寶經之間某些個體差異之外,還應該更加重視古靈寶經在根本教義思想上的統一性和連貫性。

神仙一族的主打歌,詩歌中的另類:步虛詞

不少詩人和他們的詩歌,全都是受道家思想影響,因此才表現得想像奇特,浪漫揮灑,不過,在詩歌中,還有一類比較特殊的詩歌,它們和道家思想的關係就更為密切了,準確地說,它們就是用來宣傳道教的,這種詩歌類型,被人們稱之為「步虛詞」。

 

步虛詞也叫步虛歌或者是步虛聲,一看這名字「步虛」,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一定是用來宣傳道教的,因為,道教所崇尚的,就是飛升步虛啊。這步虛詞由來已久,《樂府解題》中就曾經有記載說:「步虛詞,道家曲也,備言眾仙縹緲輕舉之美。」據說,這是專門供道士在醮壇上諷誦詞章而採用的曲調行腔,傳說它的旋律曲調十分優美,而且有一種飄飄渺渺的感覺,使得聽者宛如感受到了眾仙飄渺步行在虛空之中一般,故此得名叫做「步虛聲」。

關於步虛詞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南朝宋劉敬叔的《異苑》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說是陳思王曹植有一次在山中遊玩,突然聽見了空中傳來朗誦經文的聲音,聲音相當清遠嘹亮,有解音者便將其記錄了下來,說這是神仙的聲音。於是,眾道士便爭相模仿,作「步虛聲」。只可惜,當時的步虛聲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已經不得而知了,後來,各地的道士在舉行各種道教儀式的時候,都用舒緩而悠揚的聲音來伴奏。

 

根據步虛聲樂曲所填寫的詞,便被人們稱為「步虛詞」,一般來說,這都是道觀中道士所唱的,步虛詞的內容,大都是讚頌道教中的人物,說的是輕舉飛升之事,具有想像力,又極其浪漫,令人浮想聯翩。

文人開始創作步虛詞,早在漢魏六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庾信就曾經創作過步虛詞。到了唐朝的時候,道教受到了重視,唐明皇還曾經親自教導道士唱《步虛詞》呢。很多著名的詩人也都曾經寫過步虛詞,比如大詩人白居易,就曾經為蕭鍊師寫過步虛詞。「欲上瀛州臨別時,贈君十首步虛詞。天仙若愛應相問,可道江州司馬詩。」

除了他以外,還有很多人曾經寫過步虛詞,比如陳羽的「漢武清齋讀鼎書,內官扶上畫雲車。壇上月明宮殿閉,仰看星斗禮空虛」;顧況的「回步游三洞,清心禮七真。飛符超羽翼,禁火醮星辰」;劉禹錫的「華表千年鶴一歸,凝丹為頂雪為衣。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雲翻翅飛」等等。就連皎然這樣的佛學大師,也曾經湊趣兒,寫過步虛詞,「日華煉魂魄,皎皎無垢氛。謂我有仙骨,且令餌氤氳」,由此可見,這步虛詞在唐朝的影響力之大。

 

當然,文化的交流都是雙向的,文人墨客受道家思想影響,創作了大量與道教有關的詩歌,而修道之人呢,他們也對詩歌很感興趣,有些道士,也曾經寫出過頗為不俗的詩歌,當然,他們的詩歌之中,也是充滿了道家思想的。比如許宣平的《庵壁題詩》就是其中之一,詩云:「隱居三十載,石室南山巔。靜夜玩明月,清朝飲碧泉。樵人歌壟上,谷鳥戲岩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許宣平是唐朝時候的一個道士,據說,他曾經在城陽山的南塢修行,人們不見他吃東西,可是他卻依然能夠健步如飛若奔馬,看上去像是一個四十幾歲的人。他的這首《庵壁題詩》,反映了一種澄心靜慮的人生觀,表現了他對於山林之美的嚮往。據說,他經常擔著柴到城裡賣,喝得醉醺醺地回去,嘴裡時常吟誦道:「路人莫問歸何處,穿入白雲行翠微」,頗有一種隱遁山林,逍遙至樂的感覺。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中華詩歌也是源遠流長,這兩者結合在了一起,便充滿了特殊的韻味,有多少詩人,在山林間嘯傲,在老莊思想的影響下,寫下了動人的詩篇,流傳千古。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