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信仰之於當代修道者的幾點啟示(二)
1.「真信、切願」是務道的前提
據道經載: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託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之淨樂國,乃國王之子,父母為其取名為“太玄”,將其視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喜歡道術,且不統王位、一心向道,發誓要輔助玉帝,誓斷天下妖魔,日夜於王宮中發此誓願,父王不能禁制。
太玄十四歲那年,淨樂國國泰民安,舉國歡慶上元節,
太玄在侍從陪伴下也出宮觀賞花燈,在街上看到世間百態,尤其是那些達官貴人,其縱情聲色的醜態,讓太玄頓覺紅塵萬丈。然而,世人皆醉,仍怡然自得其中。太玄目睹這一切後,便生了出世念頭,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中,一心修煉成仙。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登天。
以上真武大帝成道的修行軌跡告訴世人:欲得成真的務道之士,必須要以真信、切願為修道的前提,否則將一事無成。所謂“真信”,就要像真武一樣,堅定不移的相信道祖、仙道乃至三洞四輔十二科目道典,所言不虛。修行路上,就要按經典所言而行,嚴持戒律,如法修為才行;所謂“切願”,就是說:當今務道之士,若真有修道之心,就要以真武大帝為榜樣,看破紅塵,發大誓願,並按願而力行,不發空願,這樣才是一名道祖的好弟子,世人「行為示範」的好榜樣。務道之人如不能按「三聯」、「五戒」及相應戒條嚴於律己,身、口、意諸方面流於俗眾,這本身就是對道祖、仙真及三洞四輔經典不信,對因果的不信,而入道時所發誓願不能兌現,也成空願。不畏因果打大妄語,如此務道,如何能真正步入玄門?
更不要說得道、證道了。經云:古往今來,學道之人多如牛毛,而成就者卻少若犀角,原因就在於此。
2.真武成道本以煉心為基,並貫穿內丹修練之始終
玄門中人皆知,道家內丹修煉的第一個程序是“築基”,築基為內丹修煉有為法的準備階段。因為,大凡入道修練者,大都因七情六欲的干擾,身體元精元氣均已損耗,身體或大或小,或輕或重,患有一定程度的疾病。身體欠康,則無法修真,因此在築基之前,先要進行「清地平基」之法。所謂「清地平基」就是清理身體上的疾患,疏通經絡,以保持身體健康處於動態平衡狀態,有此基礎即可正式進入「築基煉己」階段。前者「築基」為建構、修築人身之基本精華物質,此為修練內丹的基礎。要求達到精固、炁足、神凝三項基本要求才合法度。之後“煉己”,煉己是修真的關鍵所在,極為重要。上陽子曰:「金丹之道,先須煉己,使神全氣盛也。七情不動,五賊不亂,六根大定,精難動搖,方可從事丹道之事」。
我們說,煉己與築基是相輔相成的,是修真的先決條件。已的意思就是靜中的真性,動中的真意,也就是元神。元神在元氣、元精這三元之中,是總的綱領。古雲:「未煉還丹先煉性,未脩大藥且修心」。如不明白這一至理,則修練難以進入佳境。
煉己,說穿了,就是指煉心,其重要關竅,就是實現明心見性。煉性的初功就在於寂滅一切的情緣,掃除一切雜念。以清淨一念代替萬念就是方法之一,由此而全面展開煉己的修持。正如《天仙正理》所雲:「煉己者,所謂苦行之事曰煉,熟行其當行之事曰煉,禁絕其不當為之事曰煉,精進勵志而求必成曰煉,割絕貪愛而不留餘愛曰煉,禁舊習而全不染俗習曰煉」。 煉己的目標,要達到能對境忘情,對境無心,識神無偏無塵,元神活躍方合乎標準。還丹容易,煉己最難,其難就在於對境忘情。識神對一切外境如死灰一般,才能採藥。所以去色欲、絕恩愛、輕財務、慎德行這四項是煉己的重點所在。然而煉己過程實質就是煉心過程,這在道書《煉心訣要》中闡述的很清楚,書中云:「煉心之法,或於動處煉之,或於靜處煉之,或於有事中煉之,或於無事中煉之,或於念頭起處煉之,或於念頭來起處煉之,或煉其有聞有見之心,或煉其無聞無見之心,或煉其痴迷之心,或煉其知解之心,止煉至意無其意,心無其心,且無心可證時,則自可清虛澄澈,如如常寂,慧性常空,而得頓超直入聖真境界矣」。
綜上可見,玄門內丹築基修煉,實為人煉心使之身心合道的過程,至此,我們再反觀一下真武修道的初機修煉。道典《玄帝實錄》中載:玄武入武當山紫霄岩修道:「綿綿若存(即鎮護元氣,使之歸於祖氣、綿綿長存之意),虛心實腹(即去除私心雜念而刳心,以蓄養精炁,抱元順一之意),和光同塵(即指修道者世出世間,要不露鋒芒,消除紛擾,含斂光耀,混同世俗之意)……潛心玄一,默會萬真……」以上道典中記載的真武當年修真實踐,完全是《道德經》修道成真的正法路子,所揭示的真武築基等修為,亦全以煉心為基,可以說,煉心貫穿其內丹修煉成真的始終。
針對玄門修練內丹的四個程序的要旨,《煉心訣要》又進行精闢的歸納、總結,書中云:「唯欲得此元精元氣元神,須以真心為用。真心者,人欲未發,識念未起前之本來心也。藥物,藥物即自元氣於元精中出……常談週天,週天即自氣脈中流行,常談出神入化,出神入化為有脫胎一事。以上諸境,此心不能得「虛極靜篤」境界,便一切無由生起。登真之徹始徹終法門也。
對於道家「煉丹」與「煉心」間的關係,《唱道真言》中:「煉丹而不煉心,猶鞭馬使馳而羈其足,何能使達也。煉心為成仙一半功夫,心靈則神清,神清則氣凝,氣凝則精固。 ,烹調之術,此其餘事。情慾纏繞,則築基雖固,必後傾;藥材雖具,必多缺;爐殘鼎敗,龍戰虎哮,日蝕月晦,坎虛離實;此時欲講配合,則陰陽不和;不明交濟,則水火不睦;欲升而反降,欲降而反升;三屍害之,六賊擾之一,一杯之水,難救車薪之火。達虛極仙果,必修內丹修練之法。而修內丹之法,由始至終必先以煉心為本。成就仙道,唯此而矣。現在許多務道者將二者割裂開來,似此,可謂當前修道一大弊病。這也是真武帝君修道成仙軌跡給我們的一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