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武信仰之於當代修道者的幾點啟示

武信仰之於當代修道者的幾點啟示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源自於黃帝和老子,創教於張道陵,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道教以它的清靜無為、修道成仙的特質,使現世的人們求得了生命的寧謐和圓滿。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歷代文人墨客,都對它如醉如痴。可以說,道教是人們修、齊、治、平,治國安邦,尋求對應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良策及趨吉避兇的秘藏;是地地道道的中華民族的心靈救治良方;是漂泊無依的靈魂的精神家園。也許正基於此,魯迅先生認為:「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在道教眾多的神仙譜系中,真武大帝更是北方廣大道教信眾中尤受尊崇的一位尊神。其全稱為“真武蕩魔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千百年來,真武信仰在全國影響極大,現就真武信仰之於當代務道者的幾點啟示,不吝拙識,試談如下:

 一、真武成道的修行軌跡,給玄門務道者的幾點啟示

 真武成道緣於道家仙術,而魏晉及之前時期的神仙道教則以外丹—還丹金液為仙道之極。認為服用金丹大藥即可成仙登天。但因丹砂、石藥多有毒性,故南北朝以後逐漸重視古已有之的存思、守一、服氣吐納、養性煉氣諸術,從而道教修為,由外丹追求而向內修引伸發展。此後,內丹之名始而有之。至五代之後,內丹學大興,道教修仙理論開始專主內丹。

 據《玄帝實錄》稱:「十五歲,靜樂王子離宮,尋訪幽谷,遂感紫元君授無極上道」。玄武入武當山紫霄岩修道,“渺渺劫仞、綿綿若存、虛心實腹、和光同塵、鑿開造化、樸散胚渾”,“潛虛玄一,默會萬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

顯然,靜樂國王子即真武修道的方法不是靠服食金丹大藥,而是透過「苦行修煉,潛虛玄一(即潛心抱元炁而守一真大道)。默會萬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最終才登上天界的。所以,真武修仙學道的方法,是依照老子《道德經》抱元守一、和光同塵、虛心實腹等教義而行的。葛真人《抱朴子》中有「守玄一」法,謂想像其物,精思而固守,以得其真一也。亦為道家內丹修練之術。 《唱道真言:「夫道之要,不過一虛,虛含萬象」。 《太上說真武本傳妙經注》卷六解釋何謂“真人”,:“精心苦行,絕世所欲,不興妄想,以氣煉神,以神煉形,形神俱妙,體入自然,斂萬法歸於一身,散一身而化萬景,不滯有無,永絕生滅,是名真人」。這裡所講的「真人」是修練內功的成功者。真武神作為天神,有苦行修練的經歷,因此煉成內丹而登天界,並因此而為道教內丹派所崇奉。即使在日新月異的21世紀,真武大帝這一以內丹修煉而得道成真的修道實踐,對今天務道者來說,也有無盡的啟發與教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