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北極天蓬都大元帥下降
農曆每月初五,二十五日
武當紫霄玄武宗壇護法首將
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
天蓬元帥是道教護法神,北極四聖之一。
北極天蓬大元帥,道教信仰中的尊神,道教護法神北極四聖之首。《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原為北斗星宿之一,被尊崇為星宿神。為北極紫微大帝所屬部將,統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將。
北極天蓬八十一軍大元帥
全稱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天蓬玉真壽元真君蒼天上帝,居元應太皇府。生於周時,姓卞名莊。是北斗破軍星的化身、金眉老君後身,尊號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北極法主天蓬都元帥蒼天上帝、護國消魔真君、證果法雲普覆天尊,居法陛下元應太皇府;是中國道教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四大護法天神之一,為北極四聖之首。北斗破軍星化身也,又為金眉老君後身。
北極天蓬元帥側有從童,或騎夔龍,部領一氣都統大將軍,直月五將軍,飛鷹走犬二使者,無義神王,威劍神王,戰伐神王,聾兵啞將,黑殺洞淵,三十六萬兵,三十六大天將,無鞅天仙兵吏,並在煌煌紫雲火焰之中。」
《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亦述天蓬的形象:「三頭六臂,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領神兵三十六萬眾。」
北極天蓬大元帥,他「現三頭六臂之威容,運七政八靈之洪造,帝鍾才震,萬聖齊臨;鉞斧輕揮,群魔碎滅,神光赫赫,常救護於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於正道。」
《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帥為嗣教外台卿,別有神局,是陰治之有司,號北極驅邪院,如世之殿師,兵府是也。
考「天蓬」一名,本為星宿神之稱。《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道書中首載天蓬者為《上清大洞真經》卷二,但已演變成為道教存思之身神。
文中曰:「次思赤氣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雲,咽津三過,結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將,二神待立。」並附有存思圖,其天蓬大將雙手抱於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親,乃人體腦部泥丸君的化身。在唐宋之際,中國民間曾經流行《天蓬神咒》,認為誦念此咒可以護身祈福。《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帥為嗣教外台卿,別有神局,是陰治之有司,號北極驅邪院,如世之殿師,兵府是也。神光赫赫,常救護於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於正道。
其中皆是陰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舉仙官為任,使拯治陰魔,禁御萬殺,承陽宣化,保寧山川,生育萬匯,皆荷道化。」同書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發,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劍,乘北方太玄煞氣、黑氣,氣中有五色氣,從空降壇。
天蓬下降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延祥滌厄 保寧身命
北極天蓬大元帥寶誥(一)志心皈命禮
六龍陛左,九虎關中,現三頭六臂之威容,運七政八靈之洪造。帝鐘才震,萬聖齊臨;鉞斧輕揮,群魔碎滅。神光赫赫,常救護於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於正道。劈屍千裡,斬鬼五形。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通天祈佑、延祥滌厄、保寧身命,北極天蓬八十一軍大元帥、護國消魔真君,證果法雲普覆天尊。
北極天蓬大元帥寶誥(二)志心皈命禮
北帝酆都上,太乙六天中,一炁分萬神,震天護法界,九天降魔使,大力赫神威,無極大神通,太乙都雷使,攝服諸魔精,元應太皇府,金眉真老君,應化隱元真君,廣度群生無邊際,北極天蓬大元帥,佑聖極高天尊。九天尚父,靈魁尊神,敕煞魔靈,含元太虛,玉真壽元,天蓬真老 蒼天上帝,雷部太陽烈火天尊。
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
全稱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生於周時,姓卞名莊。是北斗破軍星的化身、金眉老君後身,尊號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北極法主天蓬都元帥蒼天上帝、護國消魔真君、證果法雲普覆天尊,居法陛下元應太皇府;是中國道教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四大護法天神之一,為北極四聖之首。北斗破軍星化身也,又為金眉老君後身。
北極天蓬元帥側有從童,或騎夔龍,部領一氣都統大將軍,直月五將軍,飛鷹走犬二使者,無義神王,威劍神王,戰伐神王,聾兵啞將,黑殺洞淵,三十六萬兵,三十六大天將,無鞅天仙兵吏,並在煌煌紫雲火焰之中。”
《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亦述天蓬的形象:“三頭六臂,執鉞斧、弓箭、劍、鐸、戟、索六物,身長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領神兵三十萬。天蓬元帥所傳天蓬法廣泛存在於道教上清派支派北帝派、神霄派等。天蓬法中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鍾、天蓬尺流傳千年,對道教的誅邪法術影響巨大!
考“天蓬”一名,本為星宿神之稱。《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道書中首載天蓬者為《上清大洞真經》卷二,但已演變成為道教存思之身神。
文中曰:“次思赤氣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雲,咽津三過,結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將,二神待立。”並附有存思圖,其天蓬大將雙手抱於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親,乃人體腦部泥丸君的化身。在唐宋之際,中國民間曾經流行《天蓬神咒》,認為誦唸此咒可以護身祈福。《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帥為嗣教外臺卿,別有神局,是陰治之有司,號北極驅邪院,如世之殿師,兵府是也。神光赫赫,常救護於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於正道。
其中皆是陰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舉仙官為任,使拯治陰魔,禁御萬殺,承陽宣化,保寧山川,生育萬匯,皆荷道化。”同書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發,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劍,乘北方太玄煞氣、黑氣,氣中有五色氣,從空降壇。”
南朝陶弘景《真誥》卷十載天蓬咒,謂此咒屬北帝煞鬼大法,內隱豐都六宮鬼神名諱,“鬼有三被此咒者,眼精自爛而身即死矣,此上神咒,皆斬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恆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
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謂北帝之神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天蓬大法自東晉以來,主要秘傳於道教上清派中,繼楊羲、鄭思遠、陶弘景、董大仙、北華仙人之後,初唐又有鄧紫陽精通此法,並創道教北帝一派。
《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夫天蓬神咒出自《北帝玄變真經》,古今修學上道,無不先當授行。蓋驅伏魔試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徑路。兼元帥真君門下有董大仙者,專於此道以成高仙,驅用直月五將,奏拜鷹犬靈章,助翼威神,斬馘小丑。及紫陽鄧天師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語,玉尺神印,流傳塵世,功驗難窮,無所不治。”
天蓬咒
天蓬天蓬,九元煞童。五丁都司,高刁北翁。
七政八靈,太上浩兇。長顱巨獸,手把帝鍾。
素梟三神,嚴駕夔龍,威劍神王,斬邪滅蹤。
紫氣乘天,丹霞赫衝,吞魔食鬼,橫身飲風,
蒼舌綠齒,四目老翁。天丁力士,威南御兇,
天騶激戾,威北御鋒。三十萬兵,衛我九重,
闢屍千里,掃卻不祥,敢有小鬼,欲來見狀。
钁天大斧,斬鬼五形。炎帝烈血,北斗燃骨。
四明破骸,天猷滅類,神刀一下,萬鬼自潰。
急急如北帝明威口敕律令。
天蓬尺是一種法尺,外觀是一根四面刻有符咒的四稜方形短木棍。《道書援神契》有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於桃棒,故後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類也。長形刻度。
法尺為桃木製或鐵製兩種,天蓬尺多為四稜,六面分別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諱(中極紫微大帝的名諱),天蓬諱(天蓬元帥的名諱),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即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在東晉的神話小說《搜神記》中,提出過“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觀點)。揮動法尺,意思是恭請天蓬元帥到壇驅邪。
天蓬尺為道教儀式上面鎮壇辟邪的法器之一,不可以胡亂使用。通常用於設法壇、做科儀齋醮時陳列、使用。通常來講,壇上擺放何種法器,根據各自傳承不同而不同,並無定法。
#上清天蓬伏魔大法 #天蓬元帅令牌
#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
武當紫霄玄武宗壇護法首將
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
恭迎北極天蓬大元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