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籙之傳自老子

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老君也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老子就是老君的第十八次世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老子,道家創始人,被尊為道教的教祖。據《神仙傳》記載:「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里人。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雖受氣天然,見於李家,猶以李為姓。」

三教主。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是道教最高尊神。玉清元始天尊為道教第一尊神,主持天界之祖;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鼻祖。所以,這道符是從三尊教主那裡發出的一道命令。

獄神,直接收捕鬼混的地府神官。

魂,鬼,鬼魂。

身,身體。死後的身體和魂魄一併投入池台,繪於符咒底部。

符文的整體含意:

道教的三位尊神通過這一道符,命令掌管陰間的諸神將死去的魂魄和人身一併投入轉生池,清洗死者生前的罪孽。

道經記載,道祖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道祖常常分身降世,傳教度人,弘揚道法。

太上老君居住在太清聖境,很多人引用《西遊記》中,老君居「離恨天兜率宮」;而《封神榜》中,則是「大羅天玄都洞八景宮」這些都是誤導.身為道教人士不該引用小說做為宣揚。

太上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八十一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教主。

春秋末年,老子騎一青牛,從洛陽向函谷關而來。函谷關守吏尹喜平日裡喜好道學,頗有些道根。老子來之前,尹喜觀星象、望氣,就看見一股紫氣從東方冉冉而來。

當老子駕牛車過關時,尹喜認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就挽留老子留下,希望老子在隱世前能給他們講經說道,給後世留下著作。老子盛情難卻,就給尹喜留下了史上有名的老子五千文,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道德經》。

老子臨別時告訴尹喜:要他一千天後,去到成都青羊肆去找他。其時,尹喜準時在青羊肆等待老子,只見老子騎著一頭青牛,從空中而下。後來,傳說老子就在那裡度化尹喜得道成仙,並帶他一起到西域傳道去了。

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教祖,即太清道德天尊。又稱道祖、太上道祖、開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師寶天尊。 全稱一炁(qi)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

老子就是老君爺的第十八世化身。度人無數,為三教之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老子,道家創始人,被尊為道教的教祖。據《史記》記載老君,又稱老子,姓「李」 ,名「耳」,字「伯陽」,諡號「聃」。

春秋末年,老子騎一青牛,從洛陽向函谷關而來。函谷關守吏尹喜平日裡喜好道學,頗有些道根。老子來之前,尹喜觀星象、望氣,就看見一股紫氣從東方冉冉而來,他於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來。當老子駕牛車過關時,尹喜認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就挽留老子留下,希望老子在隱世前能給他們講經說道,給後世留下著作。老子盛情難卻,就給尹喜留下了史上有名的老子五千文,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道德經》。

老子臨別時告訴尹喜:要他一千天後,去到成都青羊肆去找他。其時,尹喜準時在青羊肆等待老子,只見老子騎著一頭青牛,從空中而下。後來,傳說老子就在那裡度化尹喜得道成仙,並帶他一起到西域向佛門弟子們傳道去了。而在老子度化尹喜的地方,還留有一首詩:

西出函關佛事拜,

東來魯國聖人參。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老子西出函谷的故事大概。

太上老君的起源為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間、上清靈寶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

太上老君傳說有八十一個化身,每個化身都不同。就像我們在很多介紹太上老君的神話中看到的,《封神榜》中的太上老君道法高深,《西遊記》中的就主要在煉丹。留下傳世之作《道德經》的老子主要在修德,原因就是他們不是一個化身,各有使命而已!

小紀:

=能量,非物質肉體所需要的能量,是人的第一個靈體所需要的能量,炁"乃先天之炁,代表無極,比物質能量更為細膩。是現代科學所稱的第四態,等離子態。

河南鹿邑太清宮太極殿太上老君神像正式分靈臺灣

臺中市南區北極玄元宮道觀恭奉。

道脈延傳 紫氣東來 弘揚道德真源 福佑眾生

歡迎各地宮廟 信眾 蒞臨參香 福生無量

中國全真龍門正宗第十九代玄裔弟子盧圓熹謹誌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