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修道,我們將通往彼岸何處?

  據道經記載,道教之彼岸世界應該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太乙救苦天尊所主的東方長樂世界,須憑道力拔度,往生之淨土;

  二是地界,即五嶽名山、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還有就是海上諸仙島,十洲三島是也;

  三是天界,乃得道成仙者去往天庭補缺任職之處。

  一、東方長樂淨土

  道教為中國固有宗教,旨在奉天行道,本道立教,以教化人,源遠流長。雖自漢始,然承道統,禀先啟後,上成千代之統,下通萬事之變,窮源肇始自羲黃,集大成於老子,道尊而貴德,利物濟人。大道始自無極無始,垂象於太極太一,由一生二,二生三,復從三化育萬物,生生不息,本自然之妙理,陰陽合德,無為而無不為,無生而無不生,無有而無不有,通造化之奧妙,與天合一,與虛渾一,以淨化世人,聖化世界為究極目的——故在道教《三官感應妙經》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有一長樂世界,只有天堂無地獄,此救苦地上乃是好修行之處,能使人出離地獄,免遭輪迴生死,永離苦難,徑往人天,超生淨土,快樂無量——此即我道教所言“東方長樂淨土”。

  道教之東方長樂淨土,乃太乙救苦天尊所化,《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說:“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耶,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對於生者而言,倘若遇到困難,只要祈禱天尊或誦念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兇為吉”;此外,東方為青陽生髮之地,故鬼魂至此,咸蒙陽氣注照,而得煉化陰質、復還為人也。

  道教東方長生淨土法門既掌度生又司度死之救度工作,乃是在世信仰求精神寄託之最佳法門,亦是百歲後求靈魂往生之最佳去處。許多外教人士對道教沒有深入了解,謂我道教信仰大都只求在世感應保庇之現實宗教,信仰者百歲之後靈魂沒有寄託之處,乃因其不知我道教有一方便接引之淨土法門,此法門在我們道教《道藏》經中即有詳細之記載,道教在《三官感應妙經》及《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中,即有記載,東極長樂界救苦門庭,乃我道教淨土。

  再看我道藏三洞四輔十二部經中,每言到接引、拔度、超渡之事皆要仰仗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因他是元始祖旡所妙化之九陽之精,故元始天尊謂老君曰此聖最尊最貴,最聖最靈,可說得到並具有最無上之道心,其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最能代表道之真心,真慈真仁,以大慈悲心、平等心來救度眾生得以離苦得樂,令他們凡有所求,必能如願,如求健康長壽,得健康長壽,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福得福,求定得定,求道得道,求仙得仙,求度得度,只求你能誠信,必有靈驗。太乙救苦天尊因係無上道果之應化身,公眾號嗣漢天師府,具有大自在神通力,無量大智慧力,能為人破厄破難“破邪破魔”並能為人解除一切病苦,故有“太乙醫王”之稱號。在天則稱太乙福神,在世稱為大慈仁者,在地獄稱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稱為獅子明王,在水府稱為洞淵帝君。因其具有廣大神通力,十方救苦天尊及十殿冥王皆其所化,故可自由出入遨遊天上人間地府水府,凡舉一切度生度死之救度工作其皆能為,只要尋聲即隨機赴感,故又尊稱“太乙尋聲救苦天尊”。

  太乙即太一,又稱元始祖炁,玄元一炁,乃無極之先,萬物之根源,靜為無極,動為太極,故物物含有此太乙之炁,簡稱物物一太極。一能通天透地,舉凡無極界,太極界,三千大千世界,水府,地獄無處不到,既能貫徹萬物萬象萬事,亦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原動力。

  現在工業社會導致人們生活過於緊張忙碌,想要抽出很多時間來修持是很困難的,尤其想要修至大羅天仙,成仙得道,又談何容易?然人生百歲,一晃即過,一旦過世,靈魂則隨業緣輪迴生死。

  天尊慈悲,特開此方便法門,讓吾人在繁忙的現代社會生活當中也能隨時修持。凡在世有修持此一太乙法門者,須信仰太乙,思念太乙,一旦百歲則感應道交,隨即被接引至東極妙嚴宮,受蓮花化身,以蓮花為父母,以蓮花為體,永不退墮,無有三塗五苦,淨樂常伴,與諸大真人相伴,共修成就。

  道教之往生淨土,除了一心持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之外,乃須多行善事累功積德,《太上洞玄靈寶淨土生神經》記載:“持齋奉戒,行道誦經,發願懺悔,造像寫經,建立玄壇,修營靈觀,供養三寶,布施貧窮,放贖眾生,作諸功德,常行淨信,清淨六根,制斷欲心,不造諸惡,正心至念,隨願往生,克之淨土,快樂無為。”

  二、地界

  按《抱朴子》引《仙經》雲:“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仙道重有形,其追求乃在於此肉體之存在,故上士得道,白日沖舉;中士得道,則長生不死,遊戲於名山之間。是以天下名山洞府,即為神仙之窟宅。所謂地界仙鄉者,乃是三山五嶽、洞天福地、十洲三島之類也。

  司馬承貞《天地宮府圖》雲:“精象玄著,列宮闕於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洞天,洞者,通也。亦即此為通天之處也。認為名山洞府與天上星辰一般,都是大道醇精之氣凝結為成,故能通乎仙靈之界也。

  據《太平廣記·女仙部》記載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而遇女仙,邀之同住,此即證明神仙在名山洞府之間也。如此可見,洞府既為神仙在人世的窟宅,然則福地多有神靈守護,非吾等凡人所能窺視也。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譴群仙統治之所。”如王屋山,小有清虛洞天,西城王君治之;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天,青童君治之。各名山洞府,皆有仙靈管理。公眾號嗣漢天師府,大抵名山大川,道氣沖凝,正神守護,是以修道之士,多宜入名山。而煉丹、精思亦復如是。所謂“古之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而名山洞府,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多芝草靈藥,是以得道真仙、修真之士,多欲入名山也。

  另外,地界仙鄉尚有十洲三島者。十洲三島,十洲分別是祖洲、瀛洲、玄洲、炎州、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三島則是崑崙、方丈、蓬萊是也。十洲三島都在海上。是為海上之仙鄉也。

  道教之所以追求長生,就是因為愛惜今天的生活,人身難得而中土難生,能夠在中土得人身聞大道,乃是數劫以來難得的機會,所以貴生長生。

  三、天界

  道士追求飛升天界的思想,在其服飾之中也多有體現。如所戴之冠曰星冠;所服之衣服曰羽衣;所披之帔取黃色,名曰月帔;所穿之襪子取白色,名曰雲襪;《星冠贊》雲:“煥耀七星冠,翩翩降自天。授之有科戒,宿命應神仙。願今一頂戴,永葆大椿年。“

  道人以長生為追求,以修煉純陽升清為最上之妙道,得道以後,倘若天庭有官職缺漏,則可於天庭補缺任職。

  《太清神丹中經敘》雲:“凡言聖人、神人、仙人,此三人者皆是學而得道者也,非天生自然矣。但德有優劣,官有尊卑。故雖神、雖聖、雖仙,猶言人者,明其素是人也。天神之自然生者,以光氣為體,言人者,猶有骨肉也。但已得道,故能隱翳變化不見聞耳。凡初得仙者,但言仙人;若得升天往來大神之處,則位為真人;若得補天曹官職,乃位為神人也。”

  聖人、神人、仙人,都不是天生自然的而來的,全是由人學道修道而來的。剛剛得道者,是仙人;得道升天者,是真人;如果得道之後能夠到天庭補缺任職,則是為神人。

  總結

  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假使得生,正法難遇。以此觀之,吾輩既得人身,又生中土,然後欣逢盛世,乃遇正法,實為歷劫生死之福報,千載難逢之良機,當趁著百歲光陰日日精進,雖不能於天庭補缺,亦可覓洞天成道,再不濟者,尚可一心持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往生東方長樂淨土,免除三塗五苦,終不退墮,再接再厲,力證成就!

  正是: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樂兮!

  當人生門,仙道貴生,鬼道貴終;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兇;

  高上清靈美,悲歌朗太空;

  唯願天道成,不欲人道窮。

  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群。

  但欲遏人算,斷絕人命門;

  阿人歌洞章,以攝北羅酆,

  束誦妖魔精,斬馘六鬼鋒。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