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曠世神宮與玄帝信仰

  中國有多座道教名山,武當山的宮觀為何舉世無雙?明成祖朱棣“玄帝信仰”同大修武當山有何關聯?《武當瑞應圖錄》記載了哪些祥瑞故事,玄帝顯靈又是怎麼一回事?

  使武當獨領風騷的,當論其建築。武當山有著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道教宮觀建築群,199412月,武當山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有多座道教名山,而武當山的宮觀為何舉世無雙?其中緣由與明成祖朱棣信仰“玄天上帝”密切相關。

  玄天上帝簡稱“玄帝”,又稱真武神。真武神是由中國古代對四方四神之一——玄武神的崇拜演變而來的。從先秦時期的玄武崇拜到宋元時期道教提倡的玄帝信仰,可以說經歷了一個長期的演變過程,這一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由北宮玄武到玄武將軍;由玄武將軍到真武真君;由真武真君到玄天上帝。

  一、由北宮玄武到玄武將軍。這一轉變經歷了非常漫長的時期,大致從先秦到五代才完成。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玄武與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象”,也稱四靈、四維、四神、四獸等,可以說玄武起源於原始星辰崇拜和動物崇拜。道教誕生後,廣泛吸收民間信仰的神靈,四方四像也頗受重視。玄武常與青龍、白虎、朱雀一起作為道教護法神以鎮四方,以壯威儀。作為北方星神的北宮玄武,約在五代之前已被納入北極紫微大帝神系,並逐漸脫離四象系統,成為紫微大帝的四大神將之一。北帝四將即天蓬、天猷、黑煞、玄武,宋代以後尊稱“四聖”。這標誌著玄武已脫離“四象”系統,由動物神和星辰神轉化為人格化的道教神靈,由四象系統上升到四聖系統。

  二、由玄武將軍到真武真君。這一轉變大約是在北宋初期完成的。玄武信仰之興盛和玄武神地位之提高始於宋代。蓋因北宋開國之初,即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党項的威脅,為了提高防禦入侵的自信心,乃乞靈於北方大神玄武的護佑;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為避聖祖(即趙玄朗)諱,改玄武為真武。但這一改名並未削弱玄武在民間的影響,相反,倒增加了行伍士卒對他的崇奉。天禧二年(1018),封真武神為“真武靈應真君”,並在京城開封建祥源觀,專門崇祀真武真君。與此同時,《太上說真武妙經》、《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等,也在民間廣泛流傳。經文稱真武神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降生為淨樂國太子,“入武當山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皇帝的加封,不僅使真武的神格地位由“將軍”上升為“真君”,而且激起了民間奉祀真武的狂熱。

  三、由真武真君到玄天上帝。這一轉變當是在宋仁宗至宋孝宗時期完成的。由於史書稱宋仁宗病重時,曾得到真武神的保佑,“延聖壽一紀”(一紀為十二年),故南宋流傳的《玄帝實錄》說: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丁酉歲,“上應大羅天真化三年也。三清上帝併升玉宸殿,敕九天司馬開歷,考萬天功過,校正三官四聖自太虛開化,神一挺生,所有保天佑地、化育群生之功……時昊天玉尊親行典儀,冊封至玄武加號'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職及下蔭龜蛇號”。此後,玄帝之稱號已隨著《玄帝實錄》一書的印行而傳播四方,南宋紹定二年(1229)道士白玉蟾、蔣暉題寫的湖南永州祁陽山《紫霞觀鎮蛟符》石刻即云:“玉虛師相、玄天上帝,受天明命,剪伐魔精”。這表明南宋中後期道教界已普遍地應用“玄帝”一詞,真武的神格地位由“真君”提高為天帝。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二月下聖旨敕封真武為“玄天元聖仁威上帝”。這標誌著真武的神格地位正式由“真君”提高為“天帝”。

  玄天上帝神格地位的提高,與他的神性職司關係密切。概括而言,南宋以來,玄天上帝的主要神性職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北方之神。北宮玄武是北方星辰、牛、女、虛、危、室、壁的總稱。道教向來崇拜星辰,尤其崇拜北斗七星,所以後來把玄武塑造成為人格化的北方大神。古人航海都利用北斗星指引方向,沿海各地商人和漁民對北斗星的化身——玄天上帝有一種特別的敬意。

  2、水神。根據先秦陰陽五行理論,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是水神。

  3、生殖之神。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徵,玄武以龜蛇合體的形狀出現,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標誌。

  4、司命之神。在中國人的宗教觀念裡,常把龜蛇視為長壽和不死的象徵。而北宮玄武七宿中的宿,又稱南斗。《星經》雲:“南斗六星,玄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干寶《搜神記》中有“南斗註生,北斗注死”的說法。因為崇可以增壽,故北宋仁宗生重病時,即請道士拜,“得延聖壽”十二年,此後宋元明清各代皇帝生日時,都要建醮祈求玄帝增延聖壽,保佑皇帝長命百歲。

  5、錄善罰惡之神。錄善罰惡是道教神仙重要的的社會倫理功能,真武神有執掌功過、錄善罰惡之職能。

  6、戰神。道經裡描述的真武——玄帝是一個主持正義的戰神。“生而神靈,長而勇猛”。他在武當山修道飛升後的形像是一員武將:手執豐乾大帝所賜“斷魔雄劍”,躬披鎧甲,披髮跣足,躡踏龜蛇,建皂纛玄旗,位鎮坎宮。玉帝聞其勇猛,特拜太玄元帥,領元和遷校府事,敕鎮北方,以斷天下妖邪。後至殷紂之世,淫心失道,矯侮上天。玉帝降詔北極紫微大帝,陽以周武伐紂,平治社稷;陰以玄武收魔,間分人鬼。玄武奉敕,部領六丁六甲、五龍神兵、三十萬神兵齊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時收斷,人鬼分離,冤離解脫,黎民安泰,國土清平。道經強調玄帝的戰神品格,實為行伍將士頂禮膜拜的對象。

  玄帝還被稱為蕩魔天尊、雷部之祖、治世福神、三教祖師等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以上簡要地概括,只能反映其主要方面。正是這幾個方面的神職特徵,引起了燕王朱棣及其謀士姚廣孝的注意,於是就有了建文元年(1399)燕王起兵誓師時的“玄帝顯相”,以及後來“人間大小七十戰,一勝業已歸神仙”的輿論宣傳。而大修武當山道宮,更是要把玄帝保佑燕王靖難的神話用建築的形式固定下來,並千秋萬代流傳下去。

  因此,明成祖朱棣修建的武當九宮八觀,絕大多數正殿裡都供奉著玄帝神像。如九宮中的靜樂、玉虛、五龍、紫霄、南岩、朝天、清微、太和等八宮大殿均為敕建的玄帝殿​​,只有遇真宮大殿稱真仙殿,奉張三豐。而八觀中的元和、復真、迴龍、仁威、八仙、龍泉六觀大殿亦均為敕建的玄帝殿​​。其餘太玄觀奉太上老君聖像,威烈觀置設威烈王姚簡神像。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沒有道教的玄帝信仰,就不可能有宋元明歷代皇帝對武當山的重視,而沒有歷代皇室的重視,武當山就不可能留下這些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曠世神宮”。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