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老君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太上感應、道祖慈悲

太上老君志心皈命禮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氣。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

《清靜經》全名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大約成書于唐代,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神部。被視為道教在心性修練上的法寶。是道教徒日常持誦的功課經之一。此經是三國時葛玄受之於東華帝君,觀其旨要,乃發揮老子清靜無為思想,以之指導心性修養。

《清靜經》約四百字。篇幅雖短,內容卻很豐富。它首先闡釋無形、無情、無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功能;「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闡明「道有清、濁、動、靜」。

接著說明:經文中載述三個層次的心法,首先,人必須澄心遣欲以致清靜,因此對心、形、物三者,唯見於空。其次,“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進入空有不異、不即不離的中觀見地,得到諸法清靜、常應常靜的“常清靜”。最後,降本流末,助化眾生,學習“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的無限充實與動力,達到去掉一切貪求、妄想與煩惱,實現“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證悟。

常念清靜經有助於內觀心性,遣除心念,修心悟道,去除一切牽累而達到徹底了悟的精神境界。

令人不再煩惱的「太上清靜經」

《清靜經》全名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大約成書于唐代,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神部。被視為道教在心性修練上的法寶。是道教徒日常持誦的功課經之一。此經是三國時葛玄受之於東華帝君,觀其旨要,乃發揮老子清靜無為思想,以之指導心性修養。

《清靜經》約四百字。篇幅雖短,內容卻很豐富。它首先闡釋無形、無情、無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功能;「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闡明「道有清、濁、動、靜」。

接著說明:經文中載述三個層次的心法,首先,人必須澄心遣欲以致清靜,因此對心、形、物三者,唯見於空。其次,“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進入空有不異、不即不離的中觀見地,得到諸法清靜、常應常靜的“常清靜”。最後,降本流末,助化眾生,學習“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的無限充實與動力,達到去掉一切貪求、妄想與煩惱,實現“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證悟。

常念清靜經有助於內觀心性,遣除心念,修心悟道,去除一切牽累而達到徹底了悟的精神境界。

 

  •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