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子五千言《道德經》著述之地——函谷關

盧圓熹來到河南省三門峽市函谷關,這裡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建制最早的雄關要塞,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寫《道德經》的地方,被譽為「千古雄關,道家之源」。

全程分為三部分進行參觀:第一部分是風景秀麗的老子文化園,主要標誌性景觀有太極聖湖、道德天書、老子聖像、道壇、德堂等。第二部分是古色古香的太初宮景區,是當年老子著寫《道德經》的地方,主要景觀有靈符遺址、太初宮、大道院、雞鳴台等。第三部分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函谷關,主要由函谷關城樓和函谷古道組成。目前保留有古箭庫、古城牆、函關古道等遺蹟。

函谷關始建於西周,鼎盛於秦漢,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它不僅是一處軍事要塞,更因老子在此著寫下《道德經》,成為道家文化的發源地。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較為系統的哲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一個「道」的概念,體現了一種「無為」、「不爭」的思想,通篇七十三次提到「道」,旨在教化人們凡事遵從規律,順應規律,不能強作強為。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從時間意義上說它是「天下第一關」。它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的得名,函谷關地勢險峻,進可攻、退可守,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古代、近代戰爭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函關古道「車不雙軌,馬不並鞍」,「一夫當關,萬夫莫克」,曾有「一泥丸可堵塞之」的說法。《辭海》記載,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

函關古道是古代崤函古道的一部分。崤函古道是指現在的河南省新安縣的崤山以西,直至陝西潼關之間蜿蜒480華里的古道。函關古道是指函谷關東城門向西直至稠桑,全長15華里。《元和郡縣誌》對函谷關古道的記載是:「絕岸壁立,柏林蔭谷中,殆不見日」,並道路狹窄,幽深漫長,可謂「車不方軌,馬不並鑾」。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