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社旗縣饒良鎮真武祖師顯化道場
在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的東南部有座二千多年的古鎮:饒良。饒良人傑地靈,廟宇眾多。最耳熟能祥的當屬八大廟四小廟,其名聲在外,攏聚一方佛學道教聖地。位於饒良明清老街最南端,臨近古寨南大門處便是八大廟中的真武祖師廟。
祖師廟又稱祖師爺,祖師殿。廟裡主敬的是真武大帝。當地百姓常稱為「祖師爺」目前的饒良祖師廟屬於後重修建。據有關資料記載:饒良原祖師廟建於明朝正德年間(1506丙寅年)。曾毀壞與1967丁未年。重修於2010庚寅年。據說祖師爺的誕辰日是農曆三月初三日。2012壬辰年的十月初十戊子日這天立碑、唱戲、成立饒良居士社。
走近饒良古鎮的南大門,在翠樹綠柏的環繞下,在長長古寨牆的環擁中,一座座古色古香的黃瓦紅牆仿古建造廟宇映在眼前。真武祖師廟靠近西端。近挨著真武祖師殿的是雲宗寺。雙寺並臨各有大殿佛尊身。祖師殿外圍是環周圍牆。在祖師殿中廳有一座方形磚砌的香爐台。入得中廳,看到香爐,灰厚積溢滿,從中可以看出香火旺盛,香客逢初一,十五拜佛求願者眾多。在祖師殿大前台階柱下方,臨東側立有三塊青石功德碑。碑文詳細記載了,重修真武祖師廟時,鎮區各單位,個人,商家,及鄰近鄉村佛教信仰者們募捐的人名單和錢數。在青藍石中還可以清楚的看到有關真武祖師廟的原建年段和重修後立碑紀年等。
在祖師殿西側有一套配殿。走進西側配殿仰頭相望:一尊尊女佛並列三個。據說這三尊女佛是送生奶奶。三個女佛分別是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送子求生佛。所以此殿又稱奶奶殿。裡面的神龕台上分別有兩個男女孩童騎著一個麒麟。古代尊為麒麟送子之意。靠近三尊奶奶佛像北里,有一尊是送子觀音。觀音盤坐於蓮花座中神態恬靜安閒,手托白瓷玉瓶。西側配殿的供奉佛均是求生求子拜殿。殿中地上擺有方氆墊子,是供求靈拜佛時磕頭跪拜之用。 自西求生祈福的奶奶殿走出來,來到氣勢磅礴的真武祖師大殿柱門階下。
在一排寬大的空格子紅木門的承托楹框上,抬頭仰望:一塊大長方形的玻璃匾懸掛在正門上方。上書四個大字「真武祖師」步履台階而上帶著觀瞻誠望的心情邁入祖師大殿門內。入得真武祖師殿中,抬頭仰望:一尊體態寬大金黃色大佛高高雲座主台。這尊大佛就是真武祖師。佛祖像厚重而闊,慈目善眉氣宇軒昂,佛頭頂近乎觸及大殿屋頂。在佛像方龕台正方擺有香案,供品,銅帛,佛足衣袂下還有一個龜蛇合一的雕像。旁邊立一小牌子書寫著」真武祖師」 真武祖師尊佛居大殿中央。
在東西側靠近牆壁各有四尊形態各異的佛像塑身。各個表情不一,有的手中拿著法器,有的怒目圓睜。每個塑像足踩卷心祥雲藍白相間。好似踏在雲端,俯視蒼穹。每個佛代表一個名字和人物,各司其職,各有其用。靠近祖師殿大殿左側這一排四個塑佛,其中有一尊面目圓睜,威嚴肅立,生有雙翅,此乃封神榜中雷震子是也。大殿東西各有四尊塑像佛共為八尊,鎮守店內,好似尊聽大殿正佛祖師爺之派遣,待令而行。在靠近祖師殿東北角處有一尊丈余高的紅衣佛。此佛頭帶烏紗帽,粉面黑須。一手托握書卷,一手提捏一桿粗頭毛筆。威威嚴嚴座守一方。這尊紅佛就是判官。他執掌生死薄,有批生死之權。
在祖師爺神龕前方兩側還立身兩尊佛分別是水火二將。真武祖師又稱真武大帝。據資料查閱得知:真武大帝乃為北方水神玄武,掌管水務。水神玄武在道教中既是頗受崇拜的神明,又是一個可以引導修行的意象。在有關玄武崇拜的故事傳說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作為人格化的玄武神—「玄帝」與諸多 神仙 人物一樣有名師指點。從其「師承」方面入手加以考察,也能發現其與丹道的密切聯繫。《 玄天上帝 啟聖錄》卷一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玄帝念道專一,遂感 玉清 聖祖紫元君傳授無極上道。元君告玄帝曰:子可越海東遊,歷 於翼 軫之下,有山自乾兌起跡,盤旋五萬里。水出震宮。自有太極,便生是山。上應顯定,極風太安、皇崖二天,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也。子可入是山,擇眾峰之中,沖高紫霄者居之,當契太和。升舉之後,五百歲當上天, 龍漢 二劫中披髮跣足,躡坎離之真精,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方得顯名億劫,與天地日月齊並,是其果滿也。告畢,元君升雲而去。 這個故事尚見於《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三之中。
從其情節可知:玄帝的「老師」叫做「紫元君」。按照道教的稱呼習慣,高規格的女仙方有「元君」之稱,可見紫元君當屬女性。她住在什麼地方呢?《 玄天上帝 啟聖錄》之行文在紫元君之前加上了 「 玉清 聖祖」的定語水神玄武也由天下 二十八星 宿變成的:斗、牛、女、虛、危、室、壁。而古時候的人對玄武它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北方玄武星君為:「 斗宿 天廟星君, 牛宿 天機星君, 女宿 天女星君,虛宿天卿星君, 危宿 天錢星君,室宿天廩星君, 壁宿 天市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台形,盤游九地,統攝萬靈,來從吾右。」同時,道教也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玄武者,北方壬癸水黑汞也,能柔能剛。」《經》云:上善若水。非鉛非錫非眾石之類,水乃 河東 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藥不可暫舍,能養育萬物,故稱玄武也。
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明朝初期, 朱元璋 的兒子燕王 朱棣 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皇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並在 天柱 峰頂修建「 金殿 」,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
現在廟內供奉真武大帝,一般為披髮跣足,端坐於殿堂之上,旁邊塑有龜、蛇二將,或金童、玉女。據說前者是護衛大神,後者專替真武記錄 三界 中的善惡功過。真武的誕辰日為農曆的三月初三日。 人們常說的武當山就是真武大帝的根據地,上面金頂裡面供奉的為明代鑄造的銅像,前面又八仙桌兩邊非別為周公·桃花·水火二將,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武當山人山人海,香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同尋常宋太宗 封為『翊聖將軍』 宋真宗 加號『翊聖保德真君』 宋真宗再號『真武靈應真君』 宋欽宗 加號『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真君』 元成宗 加號『元聖仁威玄天上帝』 明太祖 加號『玄天上帝』 明太祖復封『真武盪魔天尊』 明成祖 封號『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北宋 開寶 年間,據說玄武神降於 終南山 。 太平興國 六年(981年)封為 翌聖將軍 。 宋真宗 大中祥符 七年( 1014年 )加封為 翌聖保德真君 ,後為避聖祖 趙玄朗 之諱,改玄武為 真武 。 北宋 宋真宗 、 宋徽宗 、 宋欽宗 等屢有加封。
根據 陰陽五行 理論,北方屬水,故北方神即是水神,五逸《九懷章句》說:「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斗,鎮北方,主風雨」。雨水為 萬物生長 所需,且水能滅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屬性,頗為民間重視和信仰。到了唐宋兩朝,因帝王上下都極為信奉道教,而真武也屢次受到敕封,因此真武大帝在帝王的極力推崇下,成為神仙譜系中最為重要的大神,並得到了廣大人們的尊崇,各地也陸續興建了許多供奉其的廟宇、宮觀。 唐宋之後,道教根據「北方黑帝,體為玄武」這說,將真武大帝尊為掌管北方天界的重要神只,號曰「佑聖真武天尊」、「盪魔天尊」、「祖師北極真武玄天仁威上帝」。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趕走侄子建文帝,做了皇位。據說,在燕王從北方起兵往南攻打的時候,那許多的勝利戰役,都曾得真武大帝顯靈相助。所 以,所以朱棣登基成為永樂帝之後,當即下詔敕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永樂十年,朱棣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民二十餘萬人大規模修繕武當山宮觀群, 並在天柱峰頂修建了一座專門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金殿」。至此,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人們對其的信仰也達到了頂峰,隨之而來的,就是宮廷和民 間都修建大量的真武廟。真武大帝由此成為北方極其重要的大神,北方壬癸水,皇宮內院均以建真武廟來示防火之意。 真 武成為北方大神後,人們對他奉祀規格也相應地提高了。
真武大帝的侍從除龜蛇二將、金童玉女關於治水鎮水的寺廟饒良鎮境內有兩處:一個是饒良南寨門處的真武祖師廟。饒良地勢是北高南低,在鎮區最南端處就是南大門的南寨牆根。祖師廟的選址就是鎮守饒良鎮水事。起鎮防水災之功。第二個就是饒良北邊的龍池。「龍池」顧名思意龍在池中。龍池主要供奉的神君就是三位水神。分別是河瀆,江瀆,海瀆。百姓常說濟瀆爺。其實就是管治水務的。 以前民眾信仰陋俗有這個現象:就是常時間不下雨的年段里,百姓組織起來到龍池乞求神靈,求雨行祭祀拜典。以求水神能普降大雨,解百姓乾旱之急,乞保收成豐足,風調雨順。這些雖然有些看似迷信之舉,但卻能透出地方文化,民心所盼,以求雨順天下太平
武當朝聖 兩岸會香聯繫人 。
如果大家有任何需要我服務請洽詢我與我聯繫喲! 我都會在這裡誠摯幫您們服務喔!
感恩給予我的肯定與讚美,盧圓熹 會更加努力的!💪
💪
💪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本廟參拜開放時間-早上7點至下午19點
📍導航廟址- 台中市南區三民路一段5 之1號 (04)22656052 0986830126
謁誠歡迎 信眾大德蒞臨 指導聯誼 交流 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