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太子洞 蜂蜜道人 賈爺盧圓熹師伯 賈永祥 道長
尋夢武當:道家養生
道家養生始於道家思想,體現在道家修煉的方方面面。那麼作為我們常人,又該如何從道家養生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之路呢?
道家養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然而,對於道門之外的世人來說,道家養生似乎就是道人們通過練習世代相傳的獨門功法來達到健康長壽,顯得玄之又玄。但是,武當山的道長告訴我們,其實道門養生尊崇的也是自然之道,也離不開吃飯睡覺。
武當三豐派第十五代傳人顧世毅:在道門內有一句話, 叫老道老道, 吃飯睡覺, 有的人聽到這句話就說我們想像的道人們就應該是練功, 深宮大院中那種練功的身影, 我們應該是帶著這種期望, 怎麼現在說老道老道, 吃飯睡覺, 其實這裡面不是說這個不對, 它也是養生的一種法門, 那就是膳食養生和睡眠養生。
在道家看來,五穀雜糧是能量的來源,而在每天的行走坐臥之中也是消耗能量的過程,睡眠恰好就是一個補充能量恢復體力的過程。
武當山無極功夫館館長武當玄武派傳人陳理聖:其實我們道家的生活是比較貼近最符合老百姓的生活的,因為它講行走坐臥都是可以養生的,比如說我們平常的吃飯,吃飯叫飲食有節。平常我們起居叫起居有常。平常我們工作,工作要量力而行,要不妄勞作。
道家對於養生注重把握一個度,叫過猶不及。意思是說,做任何事要有節制,不貪口舌之欲,不圖安逸之所,不做勉強之事。比如,近年來逐漸升溫的辟穀養生,陳理聖就認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去體驗。
武當山無極功夫館館長、武當玄武派傳人陳理聖:最好的辟穀是什麼,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去慢慢慢慢做到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實際上很多人之所以越來越肥胖就是屬於暴飲暴食,或者說吃的東西營養太多了,那我們在飲食上就調節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少吃一點,日積月累時間長了把多餘的東西耗損掉了,最後平衡了,自然就達到辟穀的效果了, 這是對常人的辟穀。
武當山 道醫院
俗話說病從口入,對於今天很多人的疾病,道家認為大多數來源於飲食無度。大魚大肉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破壞了人體內部的平衡,讓臟器不堪重負,最終就會產生有害於健康的毒性。因此,道家推崇的是素食養生。
武當山道醫清風道長:當我們對動物進行屠殺的時候,動物不但憤怒而且恐懼,在它憤怒和恐懼的情況下,它自然會產生毒腺,這些毒腺會積在肉上,人吃了自然會積在人的身上,所以道教養生崇尚素食養生的方法,因為道教認為自然的東西會適合養生,第一個是適合身體的狀況,第二個是毒素對身體的攝取量是很小的。
除了飲食之外,道人們更注重的是休養生息。在道門秘傳的養生功法中,著名的陳摶睡功就是他們修煉的法門。不過,對於我們常人來說,遵循自然之規安排好起居,也就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武當山磨針老人:為什麼大自然要配合一個晚上,一個白天呢,晚上是大自然賜給萬物,包括我們人類,賜給所有有生命的東西在內的,給它的特別的專利,讓它來恢復生命,保養生命,恢復在白天的生命當中失去了的精氣神,你看,我們白天再苦再累,晚上如果能好好的睡上七八個小時,第二天早上精神飽滿,夏天太陽把那個樹葉,南瓜葉曬得蔫蔫的,曬枯了曬蔫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你去看,朝氣勃勃的,晚上就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恢復生命的。
在道門中,他們遵從的是子午寅卯起居有則。對於常人而言,按時起居似乎很簡單,然而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已經讓我們很難遵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那麼我們怎麼去調整起居時間呢?道門推薦的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法則。
武當山道醫清風道長:我們道教講的子午功子時和午時,子時小憩十分鐘,對養心非常有好處。子時是行膽經,膽減臟腑之百毒,所以說膽清則腦清,也就是說經常熬夜的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記憶力減退,老年癡呆,這些都是因為經常熬夜造就的,所以說道教講子午功就是休息,包括打坐,內丹修煉,子午是非常關鍵的,這叫子午留駐養生療法,是養生的方法。
當然,在道家提倡的養生方法中,並非只是吃飯睡覺那麼簡單,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重身體的鍛煉和心性的調節。這也應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
武當山無極功夫館館長武當玄武派傳人陳理聖:如果從功法的角度上來講男性和女性,男性的骨骼大多比女性的骨骼要強壯,骨骼強壯的人他適合開發意志鍛煉定力,很多女性是屬於氣血虧損,甚至大多數冬天手腳冰涼,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多運動,去通經絡活氣血。
道家養生理念中,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因此養生對於男女老少都有不同的方法,在人生不同階段根據自身身體狀況採取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才能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
武當山 太極道功
武當山無極功夫館館長武當玄武派傳人陳理聖:年紀大的人,無論男女,四五十歲以上的人,絕大多數這些人都氣血虧損,身體內部已經虧虛了,這種情況就不適於做大幅度的運動。這樣的情況就適合養,如果說年輕的男性女性包括小孩如果適合練的話,成年老年的人就要養,把幾十年的虧損掉的精氣神一點一點養起來,賠補起來,把耗損掉的精氣神培補起來, 達到一定的根基以後再去做像年輕人做的事情,就變得從容或者說水到渠成。
在鍛煉的時間安排上,道家也有著獨特的理論。相對於休養生息的子午留駐養生療法,通過運動養生也要遵循正確的時間才能事半功倍。
武當丹道養生專家陳禾塬:關於練功的時間大體上主要分為兩個時間概念,第一個是什麼時間練,第二個是練多長時間,什麼時間練呢,作為一個正常人練功的話我們要求早上練,早上練功叫卯時功,5點到7點,這個時間練功是比較好的。當然道門裡面他們要練寅時功,三點鐘就要起床打坐,那不一樣,因為他追求不一樣,所以作為在單位上上班的正常人,我們練功就5點到7點, 你選這個時間就可以了,你想練功的效果更好一些,那晚上也要練功,晚上什麼時候練呢,就九點鐘左右, 九點以前要練動功,九點以後就不要練動功了,練個子時功, 練練靜功。
道家的修煉中追求長生久視是終極目標,這就是我們普通人所說的健康長壽。健康的意思就是身體機能正常,沒有生病,充滿活力。用道家養生的術語來表達,就是精滿氣足神旺。
武當山無極功夫館館長武當玄武派傳人陳理聖:我們一本傳統修煉的經典裡面是這樣說的, 煉精能實,結實, 練氣能壯, 精氣多了,你的身體就變得結實強壯。如果你的精氣少了,身體就變得形體枯槁, 越來越枯萎, 就像太極拳譜裡面說的, 內實精神外實安逸, 你內在的精神都不足,你外在怎麼能安逸得起來呢?所以說,你休養是休養你的精神,休養你的精氣, 把精氣慢慢休養起來了, 那年紀大的人也會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宗教本身就是意識形態形而上學的範疇,道家養生的理念和道教的教理教義一脈相承。老子《道德經》對於修身養性的法門也有著明確的表達。
武當山磨針老人: 要想生命得到長遠, 身體健康, 在思想上有幾個問題要解決。第一個要知足, 不知足是最大的弊病, 所以他提倡少私寡欲,具體就兩句話致虛極, 守靜篤, 萬物並作,致虛極就是讓你的心靈純淨, 大腦空靈跟天空一樣空虛, 跟萬里無雲一樣碧天一樣的腦筋, 心靈非常平靜,萬物就是指的時陰陽和氣,那就可以在你的身上周流運轉, 這樣你的身體就健康了。
常言道:自古道門多長壽。這說明道家修煉的長壽之道確實是研究生命科學的門徑,他們所倡導的陰陽調和、少私寡欲、清靜無為正是對身心平衡的自我調節,這也是今天置身於快節奏生活的人們需要深思的健康之道。
道教「三不問、三不言、三不起!」
三不問:
一不問壽,二不問俗事,三不問家常籍貫。因修道之理想追求之一為長生不逝南宮升仙,且道人悟道修真,德行修為,道行高低本與俗齡大小無關,故道不言壽。道人以道為事,忌言行無端,扯是非俗事,拉家常籍貫。
三不言
《道教儀範》中還載有《日忌》:“早不言夢寐,午不言殺伐,晚不言鬼神。”這“三不言”是每個道教徒都必須遵守的,否則就是犯忌。“一日之計在於晨”,對當日所做的事情要周密安排,力爭圓滿完成,不能成為夢想。因此,早不言夢也。中午為陽之極,言殺有悖好生之德、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殺也。夜晚陰氣重,言鬼神必招禍患,所以晚不言鬼神也。
三不起:
即道人吃齋、誦經和靜坐時,他人不得打擾,道人也不得應聲而起。古語雲,“吃飯大似官”,“雷公不打吃飯人”,由此可見當人用餐時,他人是不應去打擾的。道眾齋堂吃飯,名曰“過齋堂”,是道觀的儀範之一。
道人用齋與俗人吃飯有很大區別,道士每飯必先供養,為思“十方供養,來之不易,無功享用,惟恐罪過。故每飯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養”,是為結“三緣”之舉。
由此可知,道人吃齋過程中亦有修心之舉,故他人不得打擾,用齋者也不得應聲而起。誦經,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太上玄門功課經序》中規定:“凡誦經者,切須齋戒,嚴整衣冠,誠心定氣叩齒演音,然後朗誦。慎勿輕慢,交頭接耳。務在端肅,念念無違…。”
因此,他人不得打擾道士誦經,誦經者亦不能起身離開經案。靜坐,即道士修煉靜功,道士以道為事,靜坐時應排除干擾,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故道人靜坐時他人不得打擾,道人也不得應聲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