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格言
世說格言義廣深 蓄含五教醒人心
片言隻句宜珍守 希作修身座右箴
孝者治世之經,立身之本。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孝為眾德之本、大道之基。
孝為培育道德之搖籃,推行政治之利器。
孝順為齊家之本。
小孝是孝親;大孝是孝國。
聖人以孝治天下。
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忠臣出於孝悌之門。
親恩深如大海、高似泰山。
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成。
慈烏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奉而親不怠。
人能以待兒女之心待父母,乃是真孝子。
嚴父出孝子;嚴母出巧女。
無瑕之玉,可為國瑞;孝悌之子,可為家寶。
大孝,終身慕父母。
事死而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
父不憂心,因子孝;夫無煩惱,是妻賢。
人子養親,必不可吝惜錢財。
不辱其身,不羞其親。
父母之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父母有過,諫如不逆。
人只想念父母的大恩,孝心即現。
為人子者,能時時博得父母歡心,亦是報答劬勞之一法。
守身,即是孝親。
孝子之事親也,禮卑伏如下僕,情委婉如小兒。
孝子事親,不可有沉靜態、莊嚴態、枯淡態、豪雄態、勞倦態、疾病態、愁苦態、怒怨態。
孝子事親,不可使吾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怨心。
「和敬」二字,是孝之根底,處逆處順,無往不宜。
事親之顏色詞氣、必須和婉,不得失之嚴直,媳婦事翁姑亦然。
生事盡力,死事盡思。
椎牛而祭,不如雞豚逮親存也。
孝子,不順情以危親。
知為人子者,然後可以為人。
人之行,莫大於孝。
為子無他:孝其不忍陷親不義處便是孝;為父無他:慈其不肯聽子為惡處便是慈。
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孝父母不在乎他,惟以誠順為本:友兄弟不在乎他,惟以和敬為本。
「孝順」就是對父母的教訓要接受,對父母的心意要體貼,對父母的健康要留意,對父母的事業要協助。
善奉養者不必珍饈也,善供服者不必錦繡也,以己之所有盡事其親孝之至也。
逢食思親,過節思親,饑寒思親,疾病思親,安樂思親,憂患思親,嫁娶思親,誕日思親,出身思親,養兒思親。
豈無遠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