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教「真人」和「仙人」差別有多大道教「真人」和「仙人」差別有多大道教「真人」和「仙人」差別有多大

道教「真人」和「仙人」差別有多大,讓本文來告訴你吧!

   「真人」始出於莊子,在《莊子•大宗師》內有詳細地描述,是莊子塑造的重要的理想人格。

   仙人」則是道教神仙信仰的對象。 那為什麼要以葛洪祖師的《抱樸子內篇》來闡述「仙人」形象呢?

     因為在葛洪祖師以前,道教神仙長生思想雖然已經發生,但缺乏理論性,兩漢道教哲學對此沒有系統看論證。

     葛洪在道教哲學史上第一個對神仙存在和成仙的可能性作了系統證明,首次建立起神仙學體系,其《抱樸子內篇》即是道教中第一部把神仙學建築在 理論體系上的著作。

     在此書中專門有一「論仙」篇來論證成仙的可能性以及描述「仙人」的特徵。 而且根據現有資料文獻,可以明確得知,葛洪神仙學體系的建構或道教信仰系統的哲學化,是以老莊為代表的先秦道家的基本哲學理念,及其生活態度為其信仰體系的 內在支撐系統的。

     因此,不僅因為葛洪在道教史上的深遠影響,更是因為葛洪神仙學體系與老莊的密切聯繫,才將葛洪《抱樸子內篇》中的“仙人”形象來與莊子的“ 真人」形像作對比。

     這個問題的解答,需要在釐清「真人」和「仙人」的形象之後,再來比較二者。 那就先來看看莊子的「真人」和葛洪的「仙人」有何特徵。

     真人」與「仙人」形象之初觀:

   1)何謂「真人」?

     已經有許多學者對真人這一形像做了專題研究 ,但他們都將真人與莊子筆下的天人、至人、神人等同為一。 當然,在「道」的層面上它們肯定是齊等無差別的,但這也相應地擴大了「真人」的範圍。

     因此,我只就「真人」來論真人,雖然縮小了範圍,但保證了真人形象的明晰性和確定性。 而在《莊子》全書中,「真人」使用19次,有10次集中在《大宗師》篇中,並且只有在此篇中才有對「真人」的大段描寫。 因此「真人」這個形象就可以在《大宗師》篇中有比較全面地掌握。

     試將莊子對「真人」的描述分段摘錄如下:

     1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 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02.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機淺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03.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 其出不欣,其入不距。 蓨然而往,蓨然而來而已矣。

04.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顴邱;淒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05.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 之謂真人。

1可知,「真人」不欺凌寡少,不自滿於成功,不憑藉小聰明耍小把戲,縱然有過失也無追悔,行事得當也不自以為得意,登高不怕下墜,入水溺斃,蹈火不怕燒死 ,在得失安慰之際,能夠坦然相處。 這顯示「真人」是心態平和,不計較榮辱得失,能夠去掉心知偏執,有著大智慧的人。

2可知,真人睡覺時不做夢,醒來時無憂愁,沒有口腹耳目之欲;呼吸深沉,直達丹田,直通腳跟。 真人與俗人的差別在於:俗人生命氣息短淺,呼吸隻及喉嚨。 這顯示「真人」迥異於俗人,他能化解情慾心智的纏結。

3可知,真人不執著生,不厭惡死,一切聽其自然,視生死為一來一往,來時不欣喜,去時不抗拒。 這是因為真人深知生命的源頭,故不忘其所自來;又能聽任死的歸結,故不求其所終極。 因此,「真人」看得淡生死,破除死生之惑。

4可知,「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用心智去損害大道,也不用人為的因素去幫助自然。 他的內心忘掉了周遭的一切,他的容顏淡漠安閒,他的面額質樸端嚴,他的喜怒與四時相通。 因此,「真人」自然無為,其生命感受是與自然相通的。

5可知,「真人」超越於好與不好之上,擺脫了人間心智的相對分別。 既忘懷於美惡,又派遣於愛憎,冥合天道,純一不二。 真人守真抱樸,與天為徒;同時又隨俗而行,與人為徒;既不背離天理,又不脫離人事。 為此,天與人不相排斥,不相爭勝而冥同合一,達到物我、主客、天人同一境界的人,才是真人。

因此,「真人」是神態安寧,心態平和,看淡生死,精神逍遙,自然無為的人。

   2)何謂「仙人」?

     葛洪認為,「若夫仙人,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苟有其道,無以為難也' ”,“仙人”能長生不老,這是仙人的本質特徵。

     仙人正是因為知道長生之道,能龜壽筵年,松柏常青,才能成為修道者的信仰對象和追求目標。 而仙人的「長生不老」也將其與普通人隔絕開來,成為特殊之物。

     可以說「仙人」是人世間異於常人的存在。 而「仙人」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世間既有「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 的普遍性,也有「謂始必終,而天地無窮焉;謂生必死,而 龜鶴長存焉” 的特殊性。 「萬殊之類,不可以一概斷之」。

     況且,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而待認識的事物是無限的,不能因為自己有限的認識能力就否定「仙人」的存在。

     正如葛洪所說:「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禀極聰,而又聲者不可盡聞焉。雖有大章豎亥之足,而所常履者,為 若所不履之多。雖有禹益齊諧之智,

     而所常識者未若所不識之眾也。 萬物雲雲,何所不有。 況列仙之人,盈手竹素矣。 不死之道,曷為無之?

   仙人」這特殊的存在物肯定是與常人迥異的,甚至與常人的好惡是相反的。 「何況仙人,殊趣異路,以富貴為不幸,以榮華為污穢,以厚玩為塵壤,以聲譽為朝露」 ,俗人汲汲於名利,貪圖榮華富貴,仙人則恬愉淡泊,視名利為 虛物,視高位為重累。

     而且「求長生,修至道,決在於志,不在於富貴」 ,因此仙人必定具有堅毅的心志,才能在漫漫求仙之道上克服困難,抵制誘惑,堅持到底。 由於「五聲八音,清商流徵,損聰者也。鮮華豔採,彧麗炳爛,傷明者也。宴安逸豫,清醪芳醴,亂性者也。冶容媚姿 ,鉛華素質,伐命者也」 ,色彩鮮豔的外在世界會損害人的性命,因而仙人是嗜欲淡薄之人,他不會沉迷於耳目口腹之欲;仙人是靜寂無為之人,不會追求 世俗的名利。

   仙人」不僅「上能竦身於雲霄,下能潛泳於川海」, 而且「能登虛躡景,雲舉霓蓋,餐朝霞之滄瀣,吸玄黃之醇精,飲則玉醴金漿, 食則翠芒朱英,居則瑤堂瑰室,行則逍遙太清」 。

     他輕靈縹緲,不食人間煙火;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所不能。 更能「牛哀成虎,楚嫗為黿,枝離為柳,秦女為石,死而更生,男女易形」 ,自由變換身形,不受外在形體的限制和束縛。 因此,「仙人」是個形神上都很逍遙的人。

     觀此「真人」和「仙人」的形象,可知「真人」和「仙人」都是迥於常人、飄逸絕俗、心志淡泊的人,他們都是理想中的完滿人格。 但是「真人」和「仙人」在形態和神態上仍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莊子的「真人」並不能與道教的「仙人」等量齊觀或在內涵上全然同一。 然而葛洪在《抱樸子內篇•對俗》中說道:“豈況古之真人,寧當虛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詼誤將來,何所索乎!”,在 此處葛洪將「真人」和「仙人」相提並論,可見莊子的「真人」形象對葛洪的「仙人」形象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對此,董平先生曾從道家的生命哲學向宗教信仰的轉變這一角度分析了“真人”和“仙人”之間的關係:“莊子之所謂'真人''神人'實質上乃是 道本身之存在實性的擬人化喻象,是莊子之理想人格…而道教中的'神仙',則實質上乃表現為一種根本的信仰對象。'喻象'在宗教的信仰與行為體系 中被'實在化'了,而成為長生久視、不死不生的'實在'的生命形態…然而作為信仰形態的'神仙'的形象來源,無疑即為莊子之'真人''神人' 的比喻。 」董平先生認為,「真人」與「仙人」之間存在著一種從生命之「喻象」向其「實在」的轉變關係。

那麼「真人」作為「仙人」的形象來源,在實現這轉變成為「仙人」後,與其原初形像有何具體差別呢? 以下將試從生死觀、境界形態等面向來對「真人」和「仙人」的形象進行具體比較。

「真人」與「仙人」形象之比較

1.生死觀之比較

真人不執著於生,也不厭惡死,他認為生死就像白晝和黑夜一樣,是處在一種不斷的自然更替之中的,因此人要安心接受死生的安排。 正所謂「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人的死生存亡是一體的,不應該喜此 而惡彼。

《大宗師》中的子祀、子與、子犁、子來和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這兩則寓言故事即向我們展示了「真人」的生死觀:子與生了重病, 「曲僂髮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 ,但他心裡卻十分閒逸好像沒有生病似的,並讚嘆造物者的偉大神奇將他變 成了這副樣子。 這並不是子與的樂觀自嘲,而是他明白順應自然的變化就能擯棄世俗的人情哀樂,從而不受外物的干擾以便保持內心的平靜。 子桑戶死了,還沒有下葬,孟子反,子琴張二人和琴而歌,為子桑戶已返歸本真而高興。 因為他們認為死亡只是形體的消亡,生命之精神實質卻已返歸於「」。 因此,「真人」不會顧及生死優劣的存在,他「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沒有生死的憂患。

但《大宗師》中南伯子葵,女禹這個寓言小故事則會讓人覺得「得道之人」也就是「真人」能保持肉身不老。 「南伯子葵問乎女禹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聞道之人可以在年老的時候仍保持童顏 ,但保持童顏並不是聞道的目的,只是聞道後的一個外表顯現而已。 聞道之人經過外天下(遺棄世故)----外物(心不為物役)----外生(忘我)----朝徹(物我雙忘,則慧照豁然, 如朝陽初起)----見獨(體驗獨立無對的道本體)這幾個步驟後,就會進入無古今、無生死的寧靜境界。 真人的這種超脫生死的境界直接激發了人們的生存企慕,人類想超越人的生命必然走向死亡的憂慮與恐懼,道教「長生不老」的神仙信仰正是這一慾望訴求的觀念表達。

仙人長生不老,擁有永恆的生命。 他擯棄死亡,留戀生命。 但莊子認為「生生不生」 ,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 因此在肉體生命的價值取向上「真人」與「仙人」是迥然不同的。

葛洪為了支持仙人「長生不老」的生死觀,對莊子的生死觀進行了批判。 《抱樸子內篇•釋滯》抨擊:「文子莊子關令尹喜之徒,其屬文筆,雖祖述黃老,憲章玄虛,但演其大旨,永無至言。或復齊死生,謂 無異以存活為徭役,以砠歿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億裡矣,豈足耽玩哉?」又《勤求》批評「俗人見莊周有大夢之喻,尹復競 其張齊死生之論”,並認為“莊週貴於搖尾途中,不為被網之魚,被繡之牛,餓而求粟於河候,以此知其不能齊死生也”。 激烈攻訐莊子的齊死生說,認為其與神仙長生大相逕庭。

葛洪對莊子的生死觀的猛烈攻擊也正暴露出「仙人」與「真人」的根本區別與對立即在生死觀上。 「長生不老」是道教神仙信仰的核心基點,而追求「長生不老」其實就是對死亡的恐懼,如此就將生與死的對立凸顯出來。 並且也要擺脫天命對生死的安排,透過金丹的服食來延益壽命,從而達到肉身不死的狀態。 「真人」則淡化生死問題,順從地接受生老病死的安排,將生死看做是無差別之事,生死也只是氣之聚散而已,不管是聚的狀態還是散的狀態的,氣都會存在。 這樣就消解了對生死的憂患恐懼。 但不管是“齊生死”還是“求長生”,都表達了對生命的重視。 因為莊子贊成“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人能掌控的是活著的生命,對於死後的狀態是不得而知的,因此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死亡。

     這就是莊子的生命哲學,是「真人」的生死觀。 它雖然與仙人的生死觀有很大的衝突,但二者都洋溢著對生命的重視和對此在生存價值的肯定。

     2 境界形態之比較

   「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相勝」即相互克服,相互戰勝,含有互相排斥,相互對抗的一面。 此句話就是說「真人」能夠達到天與人不相排斥、不相對立的境界。 但天與人不相排斥有三種情形:天優先於人而人順從於天;人優先於天而天服從於人;天與人沒有主客物我之分,二者融而為一。

     那麼真人之境中的天人關係是何種情形呢?

   天與人有明顯的區別,「天」對於「人」有其優先性和主導性。 楊先生主要以《莊子•在宥》篇中「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

     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與

全真道內丹的修煉,主要是透過"性命雙修"來完成由後天到先天的轉變,因此有了"百日築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修煉成純陽之體,進而實現了"與道合真"之境。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