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生日

道教的“拜師”是怎麼回事

很多朋友對道教的拜師比較感興趣,想瞭解道教都是如何拜師的。拜師是學道入門的關鍵,下面我們就簡略聊聊拜師的相關問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從古至今,老師這個職業一直是作為傳授知識與道理存在的,道教更是將拜師看得尤為重要。道教玄門拜師傳統歷史悠久,自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起,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道教認為修道者沒有師父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木之本”,每個門派的秘法只有通過師徒間的傳承才能發揚下去。《三洞眾戒文》曰:“道經不師授,則行之不神”,由此可見師父的重要性。

道教皈依時拜的師父稱為拜本師,也稱恩師,也叫師父,就是事師如父。這也就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由來。道教認為,拜師入道拜的師父,如同再生父親,所以我們稱為“師父”。一般情況下拜師的時候,師父會選擇一個好日子,做一個道場,舉行正式的收徒儀式,然後師父賜徒弟道名,成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修道是一個很長遠的事情,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很多知識需要瞭解,這就需要學習。一般經得住師父的考察,相當於考試合格,師父會鼓勵弟子參訪名師,尋訪大道。下山後尋訪的名師,可以向其學習,這就是“拜先生”,和“拜師父”意思上有些區別。

道門的傳承在道教是以“道”為本,師父教授下一代知識道法稱為「傳」,弟子以皈依“道"為本,接受師父的教導稱為「承」。師「傳」徒「承」故稱為“傳承”。拜師求的傳承必須要求得正統道教門派及明師的傳承。何為正統?依奉道教戒律修行,不斷傳承法脈,才視之為正統。道門三寶是以道,經,師為三寶。在道門三皈依中就有:“自皈依師,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的發願。

道教的拜師收徒,是有既定程式,師父先引導弟子入門,煉其心,觀其行。看其材,度其善。並擇黃道吉日,通過上表,傳度,祭祖,冠巾,皈依三寶,師徒傳承儀式才完成。再授其道法無論道教各正統宗派基本如此。弟子拜師後要受戒,在祖師前信約自己,開始學習、修行。按侍師的禮儀來供養,尊奉師父結善緣。

當我們拜師時,我們是否考察過自身拜師的動機,是否內心正確的生起信心,隨師父走入玄門之內?是否經歷了選擇對比,是否考察過師父的人品及所學?自己是否真正認識到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為弘揚道教而決定拜師?是否瞭解能接受自己拜的這個老師的人品,他的思想,性格,生活習慣。每個人都有優缺點,當師父的肯定也不可能就都是完人。所以內心裡不要把什麼都想的太美好,幼稚的結果是自己受傷。還有最主要的是自己能否從師父身上能學習到真正的內涵,學習到自己想學的知識。成為改善自己品質,心性,修煉,生命境界的唯一榜樣?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每個道友在拜師之前必須深入思考並付諸生活實踐的。

拜師是雙向的,徒選師,師擇徒,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師父找徒弟”,或者絕對的“徒弟找師父”。古時候拜師,師父要觀察弟子的根性,弟子要觀察師父的德行,師徒相處磨合三年到五年,兩不相妨,方可正式登堂入室,拜師入道。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網路上尋師,在網路這一虛擬的世界中,人的本來面目都可以被掩飾掉。網路只可以作為一個資訊交流的平臺,但是真正的拜師修行必須要當面傳授。很多道教愛好者或初學者能夠分辨真偽的能力並不高,所以在網路上尋找師父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古雲: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這些修行者與常人無異,說不定就在自己周圍。

現在是出現了雙方互學,所以真要區分他們,除了要問師承,問什麼派系,大多正統的法師都會說,通過他所報出的門派和師承就可以分辨。

王常月祖師在《龍門心法》中曾說:“大眾,師父求弟子,一如滾芥投針;弟子求師,好像水中捉月。真師難得,高弟難求,不在乎財寶之間,只在乎這心一念真誠之內。你見哪個有道師父,肯妄傳匪人;你見哪個高人訪道,肯亂拜師父。大眾,師父既不亂傳人,則此師懷抱至道,以訪高弟子。弟子既不肯胡亂拜師,則此人識見高明,留心著眼了。設使這一等不肯輕投師亂拜道人的,心空障礙,志 在塵寰,眼界既寬,胸襟又闊,遇見那有道之師,自然眼外分明,說得出,識得透,一言半句,芥子投針,針孔相投了。設使這一等不亂收徒弟輕傳妄授之師,遇見此等高明弟子,豈有不欣然合問,高談闊論,妙訣真詮,微密之天機,精玄之秘諦,心傳至道,口授天章的理麼?”雖說道緣也是由自己締造,但心急,是喝不了熱湯的。呂祖師有:“積德求師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親。”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積德累功,努力修善,勤苦不懈,日久必然感動高真,值遇真師,得入聖道。

為什麼道教要先拜師、有師承,

圓熹道長過去的生活與現在,演變如過眼雲煙,每天甚至每時每刻的變化,為人要與時俱進,隨風搖曳,阿娜多姿,耐寒抗旱,全身歷煉成實,方可接受當今,互相乎應,合乎中庸之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在當今風雲變色,順其自然,故道不可須臾離也。求已充實本有的善性,以達中和的境界為主旨,會讓人定,靜,安,慮,得,這都是先賢留下最高的禮教,聊天敘舊,相互切磋,意猶未盡。

感謝重溫,使我聞古今,順祝大家身體健為要。

現今的弟子或者學生懂得什麽是“尊師重道”,還真的“難如登天”。

以上是一句,昨天由本門老前輩所説出的心聲,自然我也十分的贊同。

之前也有分享過一篇文,如今是弟子“選”師傅,不是師傅“選”弟子,也就因爲如此,道教變得有如“菜市場”,這裏買一點,哪裏拿一點,到頭什麽也沒有。

真心的弟子,是打不走,罵不還口。

真心的弟子,是百試不屈,敗而更進。

假意的弟子,是三日不見,已面目全非。

做師傅的,當老師的,有時真的是“有口難言”,“有苦難申”。

另外,除了師承外還可以看一下有什麼證明,道教的除了有師承有字輩的這種居士外,都是有證明的,比如傳度證(度牒)、授籙證(籙牒)、冠巾證、高功證等等(祖庭有記錄)。

拜師入門 自古以來,道教門派紛然雜然,惟宗源法脈分明,並不淆亂。既入門牆,三師在前,不能逾越。

值茲  玄帝應運,尤宜自警修為,普濟眾生。

儀式簡單隆重,戒度師永田,監度師,引進師,三師敬立祖師案前,法壇莊嚴,有神光出,神其鑑臨,人天同慶。

盧道長圓熹獲賜法號(大隆)

臺灣 太清蓬萊龍門傳道宗(全真龍門道脈永續)

祖庭河南省老子故里   道德真源鹿邑太清宮

臺灣開宗延派 傳承法脈   接派度人 招收第二十代(明字)輩弟子

全真龍門正宗第十九代玄裔弟子盧圓熹謹誌

早年人拜人為師;跪在天空下咒誓如有背叛違背師訓者孤。么。貧三者選其一。。。我師大慈叫我念穿破衣所以每件新衣接縫都要剪一小刀此後妳辦的法事無人可替。。。我太慈悲了蛤哈

世代接續 是我對每一個壇最平凡的祝福

 

 

彤之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道教的“拜師”是怎麼回事
    全站熱搜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