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君傳法與祖天師老君傳法與祖天師

老君傳法與祖天師

張道陵,一名張陵,字輔漢,東漢沛國豐縣(今江蘇徐州市豐縣)人,被視為正一道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

張道陵相傳為張良八世孫,東漢漢光武帝建武十年生。

少年時就精通《道德經》,曾經在太學學習。

漢明帝時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任巴郡江州(今重慶市)令。

後來隱居洛陽北邙山,學習長生術,朝廷征為博士官,但是其稱病不去。

漢和帝時又征為太傅,三詔不就。

張道陵天師在雲錦山煉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龍虎見,「龍虎山」因此得名。而後張天師聽聞蜀地民風淳樸,適合傳教,於是來到蜀地鶴鳴山修道,一邊修行的同時一邊傳道。

某天夜裡,張天師正在半睡半醒間,忽然看到太上老君從天而降,對天師說,最近蜀中有六大魔王前來荼毒百姓,你前去想降妖除魔,這是功德無量之事,將來會得道成仙的。說完又授予他三大法寶,分別是「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和「陽平治都功印」。

張天師得到太上老君親授,使用所傳秘法召集三萬六千神靈,前往蜀地青城山,大戰六大魔王。張天師收八部鬼神,殲六大魔王,群妖乃滅表絕跡,魔王及一眾鬼吏皆被張天師降服。

此時太上老君派使者下凡告訴張天師:「你的功德已經符合九真上仙之位,但是由於殺伐過重,需要在凡間繼續修行三千六百日,我會在三十三重天之上的上清八景宮里等你成仙。」

在張天師壽元123歲之際,終於功德圓滿,將太上老君所傳授的經籙、寶劍及天師印交付其子張衡之後,與弟子王長、趙升白日飛升。那麼經過1800年的傳承,您知道這些法寶它們現在在何處嗎?

漢順帝時,其在鶴鳴山創建五斗米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並造道書24篇。

漢桓帝時,張道陵在青城山逝世(約172178年),相傳年123歲,道教稱他為“祖天師”或教主。

他的名號叫 “張天師”。張天師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是怎麼修鍊的呢?

署名陸真的作者介紹說,張道陵曾是太學的學生,學識淵博,聲名遠播,在吳越一帶,有學生千餘人,可是在仕途上卻不得志。

轉眼間,張道陵已經年過半百,而且經常身體不適,不由仰天長嘆道:“想我一世飽學,竟然對自己的身體和年壽,卻沒有半點益處,還不如學些延年益壽的本領!”

於是,他決定離家遠遊,追尋長生之道。臨行前,他向眾弟子告辭,一個名叫王長的弟子,願意隨他同去。於是,他遣散其他的學生,帶着王長離開了家鄉。

師徒二人游遍名山大川,先後在洛陽北邙山、江西雲錦山等處修道。

他們住在雲錦山時,張道陵在山岩上發現了一本異書,他照著書中的指點,修鍊“龍虎神丹”;煉到一年的時候,紅光滿室。

煉到第二年時,有五色雲彩,覆蓋在鼎上;煉到第三年時,神丹終於煉成,有一條青龍、一隻白虎,出現在空中護衛他,張道陵從此成了神仙真人。

後來,張道陵的後代,就把雲錦山改稱為龍虎山(就是現今江西的龍虎山),山中至今尚吁藏經岩、煉丹台等遺迹。

丹成之後,師徒二人又到河南嵩山訪道,一住就是幾年。一天,有一位白衣使者從天而降,告訴張道陵說:“嵩山的中峰,有一座石室,藏有三皇內文和黃帝九鼎丹經,依法修鍊者,可以即身升仙。”

張道陵進了石室,腳下的石磚,發出“空空”的響聲。他循聲翻開石磚,果然找到了所藏的丹書。

從此以後,張道陵的道法越煉越精,還有了各種神異的功能。道術高超的他,此時有了“以道化民”的遠大理想。

他聽說四川有很多名山,自古是神仙真人的聚會場所,加之那裡民風純樸,人民易於教化,於是決定南下入蜀。

一天,張道陵來到一座山腳下。只見此山三面環水,雙溪合流,山勢起伏,活像仙鶴浮於雲端。一打聽,才知道這山名叫鶴鳴山,是千年仙鶴所化。山上還有一隻石鶴,每遇到仙人入山,就會長鳴。

張道陵知道這是靈山寶地,打算在這裡長住下來。剛住下的當天晚上,石鶴就發出一聲長鳴,悠柔神妙,婉轉如歌,聲傳百里。

張道陵一面研究道法,一面了解蜀中的民情。到鶴鳴山的第三年,他的神丹煉成。

望着耀眼的神丹,張道陵心中思忖:我若想升仙而去,此刻即可。但是修仙的人.還應該關心百姓的疾苦,為社會興利除害。於是,他決定繼續待在四川,以便教化民眾。

一個正月十五的晚上,張道陵像往常一樣解衣就寢。午夜時分,太上老君率領眾仙,降臨鶴鳴山。

老君看見張道陵睡夢正酣,便對眾仙說:“我準備傳他符篆和治身之道,好讓他普救蜀地受苦的百姓。”

這時,一個身穿黃光甲、頭戴通天冠的仙人,走進張道陵的夢中,對他說:“道陵,快醒,老君正率領眾仙降臨,傳授你無量神功呢!”

張道陵陡然驚醒,見香花滿地,聽仙樂陣陣,忙翻身下拜。太上老君讓隨從的仙人,取出三洞經書、金丹秘訣、雌雄二劍和一枚都功印,交給張道陵,並正式任命他為天師,救度苦難中的百姓。

得到老君傳法之後,張道陵的道法大進。他學會了治身之道,能採藥給老百姓治病。這些葯在蜀地山中,即可採得,又很便於講授,一時間,前來拜師受道的老幼男女,竟達到數萬人之多。

後來,張道陵帶着弟子王長、趙升,在四川的青城山升仙而去。(事據《後漢書》、有關方誌等)

相傳張道陵以虎為座騎,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張道陵與葛玄、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張道陵天師飛升時,留下三大法寶,至今下落何處?一起一探究竟!

一、三五斬邪雌雄劍

此劍乃雌雄兩把神劍,劍狀若生銅,劍柄為五節連環,劍身隱隱刻有秘法符文以及日月星辰,劍重八十一兩,象徵著太上老君八十一化。

相傳雌劍被鎮於鶴鳴山的戒鬼井內,以此來震懾人間的妖精邪怪,而雄劍則是作為歷代天師傳承的信物。

天師之位自東漢至近現代,一直在傳承著,傳到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時,張恩溥攜子張允賢及三五斬邪雌雄劍之中的雄劍遠赴寶島。

二、陽平治都功印

張天師創立五斗米道時在巴蜀之地設二十四治,分命仙曹,世人罪福死生。而陽平治則是祖天師弘道的第一個治所,屬道教二十四治之首。

陽平治都功印代表著張道陵天師身份的象徵,據傳說陽平治都功印「玉質厚七分,橫長各一寸半,方紐。」也有說它「厚七分,橫長各二寸半,玉質,金螭紐」。

陽平治都功印是張天師在道教中實施神權、號令鬼神的「法印」,它隨著斬邪劍一起,為歷代天師傳承。解放後,天師府20多枚印信都收歸於江西省博物館,其鎮館之寶為陽平治都功玉印。還有一說,在傳到63代天師張恩溥時,被他帶到了寶島。

三、正一盟威符籙

「籙」是記錄天神的名冊,它可以「統天地一切鬼神,誅伏邪魔,斬滅妖精,徵靈召氣,制御山川,滌蕩氣穢,章奏傳驛,通傳神仙,莫先乎正一矣」。

據傳說張天師留下的二十四品秘籙祖本,目前存於寶島。

而太上老君親授張道陵天師的授籙形式則是綿延至今,二十四品秘籙仍在傳授,後世的《太上三五都功經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及其他籙品仍在人間薪火相傳,普度後人。

#問道圖 #萬丹秘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君傳法與祖天師
    全站熱搜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