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清微道張守清祖師聖誕
張守清誕辰七百七十週年祈福法會
7月7日(農曆五月二十)是武當清微仙宗、元代武當道總、武當太清微妙化宮開山、敕封體玄妙應太和真人張守清祖師誕辰七百七十週年。 7月6日晚武當山道教協會分別在靜樂宮,紫霄宮,瓊台中觀隆重舉行慶賀張守清祖師聖誕祈福法會。武當山道教協會副會長盧迎生道長,湖北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十堰市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玄辛道長,武當山道教協會文化藝術總監、清微道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華濤道長及武當山道教協會各宮觀當家、高功法師、經師、樂師等道眾參加了張守清祖師聖誕祈福法會。祈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祖國人民幸福安康!
武當山清微道張守清
武當清微派道派。清微派重要支派。元初在武當山開山傳宗,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清微派道士葉雲萊入武當山五龍宮修道,至元乙酉(1285)〝
應詔赴闕,止風息霆,禱雨卻疾,悉皆稱旨〞。又與張道貴、劉道明同師清微法集
大成者、清微派第十代宗師黃舜申為師,得清微上道。乃清微之正脈也〞。三人在
武當山授徒數百人。最著名者為張守清。該派道士虔誠供奉玄天上帝,以武當山為
本山,融會內丹符籙和全真道教諸派,凡清微、正一、全真、上清諸派道術皆吸納
融合,故可名〝武當清微派〞。
張守清祖師 (1253一?)名洞淵,號月峽叟。峽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元、明間武當道士,尤顯名於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入武當山拜魯洞雲為師,修煉金丹大道。後又拜葉雲萊、劉道明、張道安為師,盡得秘傳。 《道藏》有關道經所列清微派中,稱他為“衝元雷使”。從至元二十二年(1285)開始,張守清祖師苦心經營二十餘年,創建南岩天一真慶宮,開闢下山道路,墾田數百頃,度眾數千人。至大三年(1310)及皇慶年間(1312--1313),多次奉詔入京祈禱雨雪。延祜元年(1314)朝廷授為“體玄妙應太和真人”,命他管領武當教門公事。後退隱於清微妙化岩。
張守清祖師是元代武當道教中最著名的道士之一,明代任自垣《山志》稱其“獨冠武當”。守清祖師幼年讀經書習儒業,長大成人後曾做過吏員,至元21年(公元1284年)9月,他30歲時,聽說武當山道士魯洞雲“仙譽超群,不干名利”,慕名入山拜洞雲為師。魯洞雲高興地說:“我等你很久了”。隨盡授其道要,守清祖師得全真派嫡傳。後又師事張道貴、葉雲萊、劉道明,盡得清微雷法之秘傳。
很快,張守清全面繼承武當派、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等各派之長,創立了以崇奉玄帝為主要信仰特徵,以清微道法為主體,兼容各派道法的“新武當派”。真正開創了武當道教兼容並收的武當道派風範,形成了內煉金丹大道、外行清微雷法的、融貫各家為一體的新武當派。並廣收弟子門徒,壯大了武當道教的教團組織,此外還命弟子編刊了很多道書,擴大了武當道教在整個社會上的影響。成為武當山道教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
武當道教大興之後,遂隱修於武當山天柱峰南五里清微宮後山,精修無極上道。
太和張真人寶誥:
至心皈命禮。
太和霞跡,洞淵仙宗,巍巍昭德,赫赫玄功,承清微之道統,會四脈之真流。先天后天,靡不精通。無極太極,妙用無窮。一道貫通,十方皈投。崇老子學,奉玄帝祠,登萬仞之層巔,構千間之瓊宮。紹興武當之香火,闡揚玄門之宗風。祈雨濟民垂慈意,代天宣化度群迷。功用雖成於使鬼,行能自足以服人。素心永固,玄化彌彰。廣演教法度四千眾,不脅臥席垂三十年。精修上道於妙化,飛升名登於紫府,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弘教宗師,衝元雷使,體玄妙應太和真人,清微闡教廣濟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