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上帝 仙經萬卷,忠孝為先
又曰:一子學道,則九祖生天。其斯之謂歟。
民間常常稱呼真武大帝為“報恩祖師”,這裡所報的恩,就是父母之恩。從玄帝廟的建築規制上來看,同樣也體現這一孝道思想。在各地專門供奉真武大帝的宮觀中,一般都會修建“聖父母殿”供奉玄天上帝的聖父母。例如真武大帝的聖地——武當山,也並非唯真武大帝一人獨尊,武當山最高處是金頂,金頂前殿供奉玄天上帝,後殿即供奉聖父聖母。
在真武大帝信仰中,將孝道與成仙得道的信仰目標結合為一,相輔相成,不行孝道,不可成仙,成仙得道則是為了更好的報答父母之恩。
收錄在《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當中的《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全經不足三百字,以是四言詩句集句成文,而經文的開篇即是玄帝“感父母生恩重之故,故說此經”。
經文前半部分的正文內容是由玄天上帝演說父母生養兒女之艱難,從而勸告世人修行報答父母恩,後半部則教人常思“玄帝報恩聖號”,向玄帝祈恩以報作為自己本源的父母,祝願“我見(現)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生身父母早得超生”。
經文末尾有高道趙宜真所作的一篇跋,將這一思想闡述發揮:“昔泰清大帝,第八十二次化身,托聖父淨樂國王,聖母妙祥天主,降生為太子。才七歲,即離親去國法身入太和山中修道。曆四十二年,功成沖舉,位鎮北方,為玄天上帝。感父母生恩之重,故說此經。若有善信男女,體玄天聖訓。以孝道存心,持齋三年,禮念聖號一萬八千遍。以按道經一藏篇目之數,以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有志之士,又能尋詳經義,精進道功。雖億劫四重之恩,皆可以報。而九幽三途之苦,亦可以濟矣。豈但報父母之恩而已哉?”
趙宜真的跋文中說,若有善信男女能體會玄帝的聖訓,以玄帝為榜樣,禮帝為師,心存孝道而持齋三年,以恭敬的禮數反復念誦這段聖號一萬八千遍,就可報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瞭解經書的義理以及因此而精進道功,可報億劫四重之恩、可濟九幽三途之苦。所以,各位有心的善信,可于每月三、七、庚申,甲子日修法誦經玄帝像前,或是面向北方轉誦報恩寶誥,可為父母師長祈福消災,一個不錯的方法。
父母養育之恩,要孝敬以報:父母恩重,山高水深,《詩經》以「昊天罔極」來形容父母如蒼天般廣大的恩德,難以回報;《父母恩重難報經》也提到父母的十種恩德,浩瀚至極。對於父母的恩德,我們要如何回饋呢?報答父母恩有三個層次:所謂「生、養、死、葬」,這是屬於初級的孝順;光宗耀祖,使父母光采愉悅,算是中等的孝順;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讓父母宗親得度,永斷三途之苦,這才是最高層次的孝順。
報恩寶誥
志心皈命禮。玄元應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眾生,有相脫生。父母懷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憐我父母,日漸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滅險峻貪嗔。禮帝為師,祈恩報本。願我現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宗祖,早得超生。大聖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報恩教主。佑聖真武,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終劫濟苦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