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大年初十三:上燈日
「上燈日」其實是個由來已久的春節習俗
正月十三是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今天的習俗叫做「上燈」。
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即正月十三上燈之日吃圓子,正月十八落燈之日吃麵條。
司命灶君(點灶頭光明燈).祈福
十三點灶燈,祈求丁口平安。
十四觀灶燈,希望花開添喜。
於【明代司命燈儀】之中有提到,「每月逢四日」之【司命灶君】「衙期」或者「巡灶日」,則須「點陽明油燈」暨「供一碗棗飯」,以祈求「闔家平安」、「好事早成」。
🏮本日正月十三《上燈日》被稱為《燈頭生日》🏮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厨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試點制作好的燈,才被说為“燈頭”之日。
而到了「大年十三夜」,則得「點明燈三朝」,以祈求「新年內」,「萬事富貴」、「灶君賜福」。(可備桔子﹐年糕及年節糕餅供奉灶神). (灶燈須點至大年十五晚). (祈願一家大小能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心﹐闔家光明).開燈延壽、補運祭改、宣誦北斗妙經!
❤️ 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
祈願平安~喜樂安康 👨👩👧👧
💛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
💚 福星高照~財旺福旺 💰
💙 年年有餘~心想事成 💗
㊗️大家大年十三~好事喜事~接二連三~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因此,每年到了【臘月】的最後「三個逢四日」及「大年初四接灶返宅」的【陽明燈】,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