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094904_1339372142741677_3810454192441371403_n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卷之一下註解

本文】:玄帝顯靈應化諸天上聖,切念下民,居于塵網,莫知先業,罕究前因,自世遠於鴻荒,真淳遽泯,逮俗逾於鹿野,矯偽迭興,險謀暗設於機關,殺物密投於陷阱,逐邪敗正,掩是徇非,矜衒而侮老成,沉湎而食獻穢,貪婪縱欲,交處多愚,五常汩而名分浸虧,一性昏而施為實謬,擾擾七情之競起,紛紛十業之增添,銖較萬分,輪迴億劫,所受蓋原於所積,其來由肇於其因,若不際遇於善緣,安得懺陳於宿障。臣等恭承經寶垂訓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謹按修真第一戒云: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切慮弟子某先世以來,今生之內,詫能求勝,挾數藏機,面從而退有言,色溫而潛懷狠,私衷毒虐,積恨愆尤,輕天民若剪菅茅,亂國政而浸隳綱紀,賞于非義,刑及無辜,窺伺錢糧,默寓攘奪之意,覬覦名位,暗生傾險之心,諂佞富榮,欺壓卑賤,舉諸枉而措諸直,匿其是而較其非,推過認恩,嫁禍賣惡,上來往業,見在世中,多招怨謗,橫起乖屯,死墮地獄,長劫受苦,苦盡復生,遂入惡道,報盡復還,生於玆世,以前業報,尚有餘殃,受報未已,今則聞經所說,大可驚惶,仰對聖前,恭投懺悔,人各恭敬,志心朝禮

【註解意】:玄天上帝顯現祂的靈驗,以應身、化身為各天的仙神,時時關懷下界的百姓,但是居住人世間的百姓,不知道自己前世造作的業因,很少人去探求今生身受的結果是前世造作的業因,自己就像遠離世間社會,獨自居住在邊遠荒僻困苦的地方,因為困苦的生活讓自己爽直樸實的本性迅速喪失掉,而為了快速擺脫困苦的生活,只顧急於追求自己在世間庸俗的名利物慾享受,那種慾望速度比成群奔馳的野鹿還快,假飾虛偽的言論、行為也相繼興起,暗中設下邪惡的計策,陷害別人圖謀自己利益,暗中秘密設下陷阱,殺害動物。追逐邪惡、毀壞正道,掩飾正確、對的事情,順從邪惡、不對的事情,炫耀自己很行而輕賤年高德劭的人,沉迷在喜樂之中,表現出邪惡的樣子,貪求無度、放任慾望而不加以節制,遇到事情要處理時就說自己多麼的愚笨?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和仁義禮智信等五常倫理道德攪亂,將倫理道德的名聲、情誼關係毀壞殆盡,原本純一不染的靈性變得昏暗不清明,而實際的作為很謬誤荒唐,擾亂了自己內在的七種情感狀態(喜怒、哀、懼、愛、惡、欲),不穩定的情感狀態爭相產生,以致思緒欠佳,胡亂作為,而連續不斷的增加了許多的惡業(十業:殺、盜、淫(身業),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口業),貪、嗔、痴(意業),而且凡事斤斤計較,以致於一再的輪迴,歷經許許多多的劫難,自己所承受的劫難都是自己原來造作惡業累積而來,它的由來從一開始就是因為你的前因,如果沒遇到良善的機緣,這些惡業如何能得到懺悔陳述而加以悔改,來解除前世的障礙。我們眾神仙願意恭敬承受經典寶笈,並珍視古聖先賢所流傳下來的訓誡說:『人的禍福並無一定門路,完全是自作自受,做善必善報,作惡必惡報,如同人的身影,隨侍在側,形正者則影正,形邪者則影邪』。現在恭敬的依照修真第一戒文說:不可以用陰險狠毒、暗中圖謀的策略,算計危害生物而利益自己。經過深切的思考,弟子:XXX自從前世以來,到今生在內,誇耀自己的能力,欺騙別人,求得勝利,屢次操持權術、暗藏機謀詭詐,算計別人,在他人面前表現很順從,但是離開之後又有很多理由,在別人面前,神情表現很柔和溫順,但是內心隱藏著凶狠,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毒殺虐待動物,內心積滿很多怨恨與行為過失,輕賤天下百姓的性命就像用盡力量剪斷堅韌的菅茅草一樣,擾亂國家的政事和毀損社會秩序與規律,獎賞給不符合正義道德規範的人,刑罰波及無罪的人,暗中觀望稅收的銀錢和糧食,伺機下手占為己有,想要暗中私下闖進別人家裡盜竊奪取財物的念頭,為了得到不該擁有的名份地位,暗中生出害人危險之心,奉承迷戀榮華富貴的人,以勢力威嚇脅迫身份卑微低賤的人,任用各式邪惡之人,罷黜各種正直之人,隱瞞正確良善的部份而計較不對的部份,推諉自己的過錯,向別人索討恩情,將自己應負的罪責推給別人,與人共事,事後卻委罪於人,過去世以來,所做過的惡業,因果報應都會出現在今生當中,有很多事情招受到別人的埋怨誹謗,橫暴、放縱之事一再的發生,這些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聚集起來,可以說是惡貫滿盈,死了之後,墜入地獄,長期的劫難,遭受到痛苦的磨難,當這一刼痛苦受盡之後又再度產生另一劫難,最終墜入三惡道,因果報應完了,又從頭再來,生在當今世間,以前的惡業因果報應,還有剩餘的禍患災難,受到報應還未停止,現在聽到經典所說的,深深的感到驚怕惶恐,必須要懺悔前非,仰起頭來面對聖真,恭敬投入懺悔,每一個人各自對仙神肅敬有禮,心意堅決莊嚴朝拜。

註:※塵網:人世;把人世看作束縛人的羅網。※鴻荒:邊遠荒僻之地。

※真淳:爽直樸實。※遽泯:迅速喪失。※逮俗逾於鹿野:驅趕世人猶過於成群野鹿。

※矯偽:作偽;虛假。※迭興:交替興起;相繼興起。※矜衒:誇耀;炫耀。

※老成:指年高有德的人。※詫能:誇耀;欺騙。※愆尤:過失。※浸隳:毀壞、損毀。

志心朝禮 太始無形天尊  志心朝禮 太虛無極天尊

志心朝禮 太玄冥寂天尊  志心朝禮 太元守樸天尊

志心朝禮 太空自然天尊  志心朝禮 太易混成天尊

志心朝禮 太象可凝天尊  志心朝禮 太古可名天尊

志心朝禮 太有常道天尊  志心朝禮 太靈空洞天尊

志心朝禮 太清無為天尊  志心朝禮 太真演教天尊

志心朝禮 太漠流神天尊  志心朝禮 太華顯慶天尊

志心朝禮 太曦圓照天尊  志心朝禮 太霄輪彩天尊

志心朝禮 太宸立極天尊  志心朝禮 太微廣化天尊

志心朝禮 太本流迹天尊  志心朝禮 太理開教天尊

志心朝禮 太智悟境天尊  志心朝禮 太定凝神天尊

志心朝禮 太白明素天尊  志心朝禮 太老廣義天尊

志心朝禮 太光廣德天尊  志心朝禮 太朴致理天尊

志心朝禮 太華混夷天尊  志心朝禮 太學致奧天尊

志心朝禮 太權啟迪天尊  志心朝禮 太平萬化天尊

志心朝禮  太幽抱一天尊  志心朝禮 太機變運天尊

志心朝禮 太曦鬱華天尊  志心朝禮 太神清漢天尊

志心朝禮 太清神漢天尊  志心朝禮 太祝廣壽天尊

志心朝禮 太皇廣成天尊  志心朝禮 太帝赤精天尊

志心朝禮 太和鬱圖天尊  志心朝禮 太和務合天尊

志心朝禮 太德允壽天尊  志心朝禮 太行真妙天尊

志心朝禮 太極傳教天尊

天尊上聖,禮念既周,再竭一心,遙瞻神府,皈命紫皇天一真慶宮,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諸真仙眾,今日道場大眾,虔叩教主,北極鎮天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福德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 

伏願,光浮丹闕,瑞應碧空,洞照塵寰,丕覃恩貺。今為某求懺上來所犯第一品戒,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之罪,先世今生,遺殃往劫,上延祖考,下逮宗親,或起倖傷生,或含威戕物,或動違正理,諂用邪謀,或嫉賢妒能,虧人益己,外視雍容而可慕,中存乖惡以堪憂,送之治廩以捐階,擠之入井而下石,欺凌孤寡,酷虐懦庸,笑裏藏刀,眼中暗箭,罪將條列,惡已貫盈,撓亂靈司,糾錄不已。今憑懺力,願賜赦原,顒望上真,宣恩人世,敕下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三元九府諸宮諸司仙曹,案據天官仙官,靈官真宰,佐巡僚吏,廣行慈憫,並賜赦原,求懺弟子,某同法眾等,遵奉玄科,入道登真戒,當行無為,精進修行,誓從今去,端懷忠節,退守恭謙,愛物憐生,視人猶己,虛心實腹,敢懷狼顧之思,屏氣存神,擬效雀銜之報,即斯發露,徑此懺陳,伏願,天官錫紀算之名,地簡列蠲非之字,身安命泰,志暢神清,七祖亡魂,永臻福果,三生障惱,悉殄惡因,常奉正真,永依玄教,以斯利益,遍悉莊嚴,嶽鎮浸隆,蘿圖永固,萬姓襟裾而向慕,百蠻冠帶以來朝,壽比南山,咸仰一人之有慶,星朝北極,鼎臻四海以無虞,一切有情,俱登道岸。

【註解意】:各天尊仙神們頂禮、讀頌已經完畢,再次竭盡全心全意的,凝目遠視著北極元和遷校府,說願意來皈依受命於紫皇天一真慶宮、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諸位聖真仙神等眾,今日在道場的群眾都恭敬誠心的叩拜教主,北極鎮天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福德真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

祈望道光顯現在整個帝闕,吉祥的道氣感應佈滿整個蔚藍色的天空,清楚照耀在世間,施於廣大恩澤給予眾生。今日因為我XXX責求懺悔起初所犯下的第一品戒,不得用陰險狠毒、暗中圖謀策略,算計危害生物而利益自己之罪,從前世到今生,所遺留的禍殃和過往的劫難,不但我自己要承受,還向上禍延祖先,下面連累同宗的親屬,有的是起因於希望得到非分財務或功名利祿而傷害生靈,有的是顯現出勢力而殘害萬物,有的是行動違背正確的道理,用奸計來奉承巴結他人,有的是嫉妒賢能之人,損傷別人而利益自己,或是看到外表儀態端莊、溫文大方的女性,就產生愛慕之心,不擇手段追求,或是心中經常存著奸滑邪惡的念頭,算計他人,讓人產生憂慮,或是差遣他人爬上去修理穀倉,卻將階梯除去,讓他下不來,或是陷害他進入井中清理雜物,而將石頭從上面丟下去,可以說是不擇手段陷害他人,讓人防不勝防,或是欺侮孤兒寡母,或是惡劣虐待軟弱平庸的工人,或是外表對人和氣,暗地裡卻陰險毒辣,心眼中暗藏傷人的行為,這些罪狀將會一條條的列出來,可以說是罪大惡極,擾亂了靈界主管的部門神將,一直都在糾正紀錄而無法停止。現在我憑藉懺悔的願力,希望聖真能恩賜福澤、赦免原本的罪過。仰望仙真能敕下恩澤於人間,敕令頒布給元和遷校府,北極佑聖院,三元九府的各宮各司的仙輩,能依據天官、仙官,和天上主宰萬物的仙官,和輔佐巡視的官吏等等,能夠廣泛施行慈愛憐憫,並且恩賜福澤、赦免弟子原本的罪過,祈求懺悔弟子XXX連同道場眾等生願意一起來遵奉大道的道理、規章等等,踏入聖道修持真常道理、遵奉戒規,當下所做所為都不是刻意造作,順其自然,不為自己,不懈怠的專心求進步修養德性,發願從今天以後,心懷正直,效法忠孝節義,不謀榮祿,恪守正道,恭敬謙卑為人,疼愛萬物,憐惜生靈,對待別人如同自己的親人,用謙虛之心、實在的道理處世,時時刻刻懷著畏懼戒慎的心情,專心一意,效法楊寶慈憫之心,解救黃雀的作法,幫助生靈,依照這些發表顯露的願力作為,認真奉行,就此懺悔,併陳上蒼,祈望,天官能夠將我的名字賜福添壽,地府的籍冊能夠將我的不對免除文字紀載,讓我身體安康,生命吉祥,神智清明舒暢,我的七祖亡魂能夠受益,永遠達到福報結果,自己三生的業障煩惱,都能夠全部滅絕惡因,而經常遵奉正教真常道理,永遠皈依在大道法門,受到利益,大道在天下間都能普遍端莊肅穆,四海名山都能受到大道的滋潤,而山川秀麗,國土永遠堅固,所有的百姓豐衣足食,受人敬仰,各蠻族頂冠腰帶來朝貢,人的生命都能夠長壽,大家都仰慕他一個人有了喜慶,因為他有心懺悔,去惡從善,獲致福報,他帶頭實行,大家學習他的作為,國家就能太平,並且朝奉北極,國家名揚四海,太平無事,沒有憂患,一切有情的眾生,都能夠修成正果,一同登上成道的彼岸。

註:※丕覃恩貺:廣大恩澤眾生。※廩 :倉也。※捐階:除去階梯。

※送之治廩以捐階: 《孟子·萬章上》:〝父母使舜完廪,捐階, 瞽瞍 焚廪。〞 趙岐 注:階,梯也。使舜登廪屋而捐去其階。※不已:不止;繼續不停。※顒望:仰望。

※狼顧:狼行走時,常轉過頭看以防襲擊;比喻人有所畏懼。

※雀銜之報:漢時,弘農楊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黄雀,為鴟梟所搏,墜于樹下,為螻蟻所困。寶見,憫之,取歸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餘日,毛羽成,朝去,暮還。一夕,三更,寶讀書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萊,不慎,為鴟梟所搏。君仁愛,見拯,實感盛德。〞乃以白環四枚與寶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説:〝它可保佑君的子孫位列三公,為政清廉,處世行事像這玉環一樣潔白無瑕。〞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四代官職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們的美德為後人所傳誦。

※蠲 :古同涓 ,意免除也。※殄 :絕也。※嶽鎮浸隆:四海名山受滋潤而山川秀麗。

※蘿圖 :國土。※襟裾 :指衣裳。※慕 :敬仰。※無虞 :太平無事,沒有憂患。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卷之一註解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盧圓熹道長 的頭像
    盧圓熹道長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