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89281331-187123650_n

道門弟子恭祝二月十五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聖誕

紀念太上老君道祖道德天尊誕辰2592周年聖典

道前百拜  志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太清仙境,大赤天宮。巍巍金闕之高,渺渺瓊霄之上。降生於無量數劫,說法於萬二千天。五千秘言,融三才之妙道;八十餘度,接六趣之眾生。聖德崇高,玄功廣博。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量度人,道德天尊!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氣。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玉匣記》:太上老君聖誕(農曆二月十五日),誦《感應篇》一遍,有十千萬功德。

7928196023

我們熟知的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陽,春秋時人。是偉大的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政治、哲學、軍事、宗教、養生等影響巨大。教祖張道陵在《老子想爾注》中說:「老子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老子及其提出的道,是合而為一的,即老子就是道,道就是老子。東漢末期,道教在道家思想的基礎上,正式形成宗教組織後,即奉《道德經》為聖典,尊老子為「道祖」,亦即「道德天尊」,社會上通稱為「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為道教之祖,位列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第三位神。在三清殿位於右座,手持太極神扇,象徵「陰陽沖氣以為和,萬物生化」的「沖和」狀態。

太初之時,老君從虛空下降凡間,為太初之師,開闢天地,分判陰陽。從此以後劫劫分身下世,開化人天;

伏羲之時,老君下界,號無化子(郁華子),作《元陽經》教授伏羲推演陰陽,畫八卦;

神農之時,老君下界,號大成子,作《太微經》教神農嘗百草,種五穀;

黃帝之時,老君下界,號廣成子,作《道戒經》、《自然經》,傳授黃帝長生之道;

堯時,老君下界,號務成子,作《政事經》教其治國之道;

舜時,老君下界,號尹壽子,作《太清經》,教其孝親。

夏禹之時,老君下界,號直寧子,作《德誡經》,教禹治水;

周武王時,老君下界為柱下史(即老子),作《道德經》傳授尹喜;

漢文帝時,老君降於陝河之濱,號河上公作《河上章句》授於文帝;

漢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於琅琊曲陽,授于吉《太平經》;

漢順帝漢安元年,老君降於蜀山鶴鳴山,授天師張道陵《正一盟盛》秘籙。

老君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

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聖誕,念誦此經者家庭美滿,工作順利,財源滾滾

農曆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聖誕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教創始者——太上道祖老君的聖誕日,為國際道教節。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尊號:一氣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又稱「太清道德天尊」、「無量度人降生天尊」、「開皇末劫天尊」等,居「大赤天宮」。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合稱「三清道祖」,是道教信仰的最高尊神和無上教主。

145559026

1、太上老君主宰天地形成、萬物化生

玉清聖境元始天尊,又稱虛皇道君。主宰和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陰陽未判的「無極狀態」,是道教的第一個大世紀,道教稱混元時期。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為誕辰。

上清真境靈寶天尊,又稱太上道君。主宰和象徵混沌始清、陰陽初分、靈寶出法,隨世度人的道教第二個大世紀,道教稱洪元時期。故以陰生陽消、晝長夜短的夏至誕辰。

太清仙境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主宰和象徵天地形成、萬物化生、天生五氣、地生五味、人民食之、得以生存的道教第三個大世紀,道教稱太初時期。聖誕是二月十五,為國際道教節。

玉清、上清、太清之號,皆為大道的別稱,是道教對「道」分了三個不同層次的闡釋,其本皆「道」,三清華誕是道教最重要的誕辰之一。

2、太上老君:象徵師寶,隨方設教

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皆皈依三寶,在三寶慈光的加持下精修妙行。即,以玉清元始天尊為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為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為師寶尊,作為皈奉道法之「道、經、師」三寶。

太上老君也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太初之時,老君從虛空下降凡間,為太初之師,開闢天地,分判陰陽。從此以後劫劫分身下世,開化人天。共歷經八十一化,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皆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其中,聖人老子就是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經》五千言。

漢順帝時,老君降於蜀山鶴鳴山,授張道陵天師《正一盟盛》秘籙。又與永壽元年下降蜀都宣說北斗、南斗二經。有道之鄉方知解謝之門,廣宣教化,無量度人。老君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被奉為道教的「道祖」。自佛教進入中原,這個和中國似曾相識的宗教使得漢朝士大夫普遍認為老子西去印度度化成佛陀;而剛剛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微不足道,更是迫切依附在道教上發展,西來傳教的佛教徒也宣稱老子是佛陀的老師。於是,老子化胡的說法成為當時的共識。

3、太上老君:洞神教主,說三十二部尊經

據《道教三洞宗元》載,天寶君元始天尊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靈寶天尊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道德天尊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

三洞經典,合成三十六部尊經。其中,《洞真》者,靈秘不雜,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

三洞經各有垂教的對象,以合乎學道修道的品級。開始修道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寶經。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以洞玄靈寶經。最後即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以洞真天寶經。其目的都是通過經教文化,誘俗修仙,從凡證道。

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乃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干,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太清寶誥

志心皈命禮。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志心稱念太清道德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