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玄天真武籙 傳承法脈接派度人
真武本於「玄武」,最初是北方七宿的星辰神,它與四靈崇拜相結合,變成龜蛇之神,至宋代被人化為人格神,宋真宗封之為「真武靈應真君」,為避趙玄朗「聖祖」 之諱,改「玄」為「真」,宋欽宗加封為「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真君」。元世祖於大都建大昭應宮以祀真武,元成宗加封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的神。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變」中,宣揚真武顯靈,稱帝後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下令大修該神之祀地武當山,賜名大岳太和山。前後督夫30萬、歷時7年、建成擁有8宮2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聞名遐邇的道教勝地。
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 而是度人的開始
傳度,必需有師傳授,太上太霄琅書云:"天地布氣,師教之真,真仙登聖,非師不成,心不可師,師心必敗"!所以道教對於弟子傳授秘道,至為慎重,不論任何宗派為然,尤以妄傳妄泄為戒!故受師承時,必立誓戒,然後傳予度世之法,謂之傳度。凡是經過傳度之後,則為道教入門弟子。
道士傳度後,就在天曹掛上了號,名屬於三官大帝,就不屬於閻王管了。傳度後的道士,犯錯或破戒的話,雖然閻王管不了,但是三官大帝同樣會記錄的。所以說傳度的道士,不是更有權力,而且更應該以身作則,為信眾立榜樣。
傳度之後的三年左右,經本師同意後,方可授籙。現在道教界都很重視授籙,可以說是物以稀為貴,那"授籙"是什麽呢?
授,是指傳授,籙是指簿籍,即記錄;"籙"是指簿籍,即記錄,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紀奉道者之名冊,記載授籙道士的姓名、道號、師承和所授之道階;二為紀諸天曹佐吏之名諱與職能等,即"天神名錄",通曉此法籙,才能召神遣將,除妖鎮邪。籙是指憑證。一個是行法的依據,一個是行法的憑證。"授籙"後責任更加重大。
道士只有授過籙之後,才能召喚籙上的神兵將吏護法顯靈,一旦羽化,即可憑籙登仙,頒以仙職。也就是說道士授籙後,在天朝就有了仙職。是道士應持之典,修真入道之階梯,也是對修行者功行修持的認定。
歷來提倡道士授籙後,名錄天曹,遂有道位。由此可見,授籙是修道登真之階梯,只有受籙方可為人齋醮。《正一威儀經》列舉了一百多條入道授籙 的威靈。如:「正一受道威儀,次當詣師奉受治籙三皈五戒,不受之者,則治司不書,土地不明,不攝五氣,不關四司,受此治籙,則魔王拜伏,自稱下官。」
(《道藏》第18冊252頁)這表明授籙歸戒後,不管是自身修真,或是為他人齋醮,自身神真與外界神祇相應,一切皆在感應感化之中。道教認為,籙也是三天 妙氣,十方神仙,靈寶名號。上古真人高士,尋諸經記,唯受一二階修行,便登上真之位。
如果受了不少條教籙文,既不尊師,又不明修行至由,是不起任何作用 的。身在道門,盡心全意,道無不應,其應如神。正一籙初流傳於世,總有二十四階品,以應二十四節生氣。
道教自張天師創製正一法籙以後,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先後也根據本宗派的特點創建了法籙。周思得《上清靈寶大成全書》說:「夫籙者,始於正 一,演於洞神,貫於靈寶,極於上清。
上清大洞籙者,匿景韜光,精思上道,志期輕舉,全不涉俗。進道之士,先受三五都功正盟威,修持有漸,方可進受靈寶中 盟,轉加上清大洞。若不爾者,有違籙太真之格。」(道藏《三洞修道儀》第32冊第166頁)從這些記載中已明確授籙先正一、次靈寶、再上清法籙的層次。
正 一即正一天師道法籙,靈寶即靈寶派法籙,上清即上清派法籙。武當真武籙。
上清北帝太玄第廿九嗣法傳人盧通隆傳承人(掌門人)謹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