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 非真武不足以當之 ?
「武當」之名,始自 ……
秦朝 ~ 設武當縣
後漢書 ~ 朱穆隱于武當山
南北朝 ~ 列為七十二福地之一
唐末五代 ~ 已是道教仙境
宋朝 ~ 創建紫霄宮,開始祭祀玄武。
元朝 ~ 武當山已成祭祀玄武之勝境。
明朝 ~ 武當山成為皇家設立之真武聖地。
【武當】一詞始于秦朝,與【真武】的關係是後來才附會上去的。
搜尋的資料有如下解釋 :
丹江口市境,春秋戰國時期稱為均陵,先後屬麇國、楚國、韓國、楚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武當縣】,治今丹江口市西北關門岩北。歷兩漢、三國、魏晉不變。
南梁太清元年(547年),增置均陽縣(治今丹江口市北),改齊興郡為興州,興州領武當、均陽、平陽3縣。西魏廢帝元年(552年),省平陽縣入武當縣,改興州為豐州。
在北宋尚未出現玄武神話以前,武當山已經成為道教的名山。武當山的名稱在後漢時(126-221)已有之。《後漢書》記載有朱穆隱居於武當山。
南北朝時(386-582)酈道元(?-527)撰《水經註》,記載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參上山、仙室、謝羅山等。道教稱仙人所居的地方為洞天福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647-735)編的《洞天福地》尚未把武當山列入其中。到了杜光庭(850-933)在901年編《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則將武當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由此可見最遲在第九世紀末,十世紀初,武當山已經成為道教的聖地之一了。
武當山成為祀奉玄武的聖地應該是在《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出現以後。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在武當山大頂之北創建紫霄宮祭祀玄武,可能是武當山上首座以祭祀玄武為主的宮觀。
道教徒之所以選擇武當山為玄武修道的聖地,乃由於武當山在唐末五代以來,已成為道教的仙境福地之一。
再加上武當山的名字與玄武都有「武」字,便附會玄武曾修煉於武當山。
劉道明所說武當山一名的由來乃是因為玄武的緣故,顯然不是事實,然而卻得到普遍的認同。
元代武當山的風物大量附會為玄武的遺跡,一方面表現了地方風物的情趣,一方面也表明了玄武信仰的流傳,武當山為祭奉玄武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