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朝真禮斗,消罪延年:

對北斗七星的信仰崇拜

崇拜北斗是道教的重要內容,而“朝真禮斗”一直都被人們所重視,對北斗的信仰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了,然而,北斗具體是什么?

道教為何會崇拜它?以及如何“朝真禮斗”?這些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內容。

對於天上星斗的觀察伴隨著我國古代天文學的進展,北斗七星具體名稱的記載見於漢代的緯書“春秋運斗樞”:“第一天樞,第二璇,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合而為斗 “。

即作為相連起來為勺形的北斗,從頂端至末端的七星分別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前四星成為魁,後三星成為杓,合起來就是北斗。

作為天文現象,北斗有趣的是因為季節的不同,每天黃昏時柄的指向也不同:“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

因為北斗星靠近極星,且又具有以上特點,所以古人對北斗的崇拜也就與日俱增,“史記·天官書”就認為北斗七星能夠“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於斗 “。

陰陽二氣的分判,春夏秋冬的流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二十四節氣的推移變化乃至年月日辰的歷數變遷,都是有北斗七星的神聖力量在背後默默推動。

自然界的運轉依靠北斗,人類社會的運行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個人命運同樣與北斗七星有莫大的關係。

“參同契”雲“河鼓臨北斗,則天下兵起!”

北斗在道教中更是佔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祖天師張道陵之母“夢神人自北斗魁星中降......感而有娠”,又“太上老君,在永壽元年正月七日,下降蜀都,授予天師張道陵“北斗延生妙經”“,並且傳授”削死延生之法“。

“太上玄門早晚功課”:“北斗為萬象宗師,萬星教主”,北斗在天之上,受眾星拱衛,是天地造化的樞機和天上天下所有人神的主宰。

它能夠在三界之中統御萬億生靈,並且能判定人間的善惡,決定因果的施受,因此有回死注生的功能以及消災度厄的力量!

因此,對北斗的信仰,更為核心的是對北斗七星神的供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命星君,“太上玄靈北斗延生真經”中北斗七星的名稱有另一種表述,即: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太上老君教導我們生於不同時辰的人屬於北斗不同的星君,這些真君的名號是不可見聞的。

如果能夠見聞並且持念的人,都是道心深厚,宿有善緣積累,常常持誦,那麼此人得到的功德力是無法估量的。

且經中北斗消災解厄的功能作了說明。北斗七元真君能夠解除哪此災厄?

有這樣一些:三災厄,四殺厄,五行厄,六害厄,七傷厄,八難厄,九星厄,夫妻厄,男女產生厄,复連厄,疫癘厄,疾病厄,精邪厄,虎狼厄,貴蛇厄,劫厄,棒厄橫死厄,咒誓厄,天羅厄,地網厄,刀兵厄,水火厄。

這些災厄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關,譬如劫賊,牢獄,水火,疾病等等,乃至事關生死的大事,北斗星君解除這些災厄的功效都是得到過應驗的。

因此,修道的上士,禀受和誦持真經,就能夠對外降服妖魔,對內調幅心性,其功德遍及眾多水陸存亡的生靈。

繼續努力於此,虔誠恭敬地懺悔以往的過失,不斷地除惡揚善,就能逐步攀登仙果,證得無上大道!

而一般的老百姓,通過清淨身心,焚香沐浴,並且持此真經,向星君禱告,則能消除罪過與災禍,所祈求的諸多善事也將得到護佑,如果內心虔誠到極致,則自然會感應到萬聖千真都來守護。

正所謂“家有北斗經,本命降真靈,舍宅得安寧,父母保長生,萬邪自規正,營業得稱情,闔門自康健,子孫保榮盛,眾惡永消減,六畜保興生,疾病得痊癒,財務不虛耗,橫事永不起,長保亨利貞“。

總之,在家裡供奉北斗經,則日常生活中一切皆如意吉祥,子孫後代幸福安康,永保榮盛。

而北斗在道教的其他修煉功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徒受籙時,需要首先表白自己命屬某北斗星君,具體格式是“某乙本命,某某月日時生,上屬北斗某星君”。

如果要修煉“守一”之道,其中一個很好的方法便是“恆存北斗”,就如“元始天尊說玄微妙經” “守一之道,恆存北斗覆頭上,柄指前,此百邪不干,兇氣滅亡之要訣也“。

神咒中又有“日為圓象,月為圓光,身披北斗,六律九章。能驅萬神,消滅不詳”,“北斗七元,神氣統天。天罡大聖,威光萬千。上天下地,斷絕邪源。乘雲而升,來降壇前......斬妖滅踪,回死登仙“。

科儀中的禹步,其行走路線即模仿了北斗七星的排列,是最常見的步罡踏

同樣,齋主可通過告斗科儀,求得健康長壽與各種福報,並在儀式之前,齋主要拜斗謝罪,以年齡為依據決定拜的次數,懺悔自己所犯下的過錯,表明自己堅定的悔過之心。這樣,通過告斗科儀,能夠驅災解厄,延長壽命。

總之,北斗信仰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歸根到底,只要人們付出艱辛,努力奮鬥,崇尚道德,問心無愧,終將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方向軌跡。

這是北斗信仰對信徒獨到的魅力,其在道德上懲惡揚善的意義應該不斷地發揚光大,以彰顯道教的現代價值!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