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玄帝信仰在襄樊

古襄陽受荊楚重巫術道教原始信仰的影響,在東漢時期道教即傳入境內,發展于唐、宋、元三朝,鼎盛於明清。特別是明朝將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建設和祭祀以來,襄樊成為玄帝信仰朝聖進香拜謁玄帝祖庭武當山的水陸必經之地,受玄帝信仰的影響,明朝僅古襄陽城道教宮觀多達百餘處,有影響的達十九處,保康、穀城、老河口、南漳、宜城、棗陽,當時各村鎮都有道教宮觀宙宇。玄帝朝聖香會更是遍佈城鄉,玄帝信仰在襄樊影響深遠。

  一、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形成

  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形成是明永樂皇帝北修故宮,南修武當時得以發展興起的。最初始于古襄陽真武山,真武山原名龜山,又名九宮山、小武當、小頂山。因山形似龜,雄踞襄陽城外漢江邊而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明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宮觀。一切建築用材管運武當山,琉璃諸物的小船數以萬計,停泊真武山下的漢江中時,相傳是日狂風大作,江水瀑漲,無數小船傾刻即覆,突見真武顯聖,“時風濤方作、傾之祥光數見、水天一色”感謂玄帝(真武大帝)顯應,於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觀”。襄陽“真武觀”是明永樂皇帝大修武當時,為明皇朝直接修建的,是八百里武當之外不在武當八宮之列的武當第一宮,故又名九宮山。“真武觀”作為明朝皇家大修武當的第九大宮觀,其建築規模具有皇室家廟的規制與恢宏,同明朝全國各地修建的玄帝宮觀相比也是規模最大的。同時明皇朝歷代皇帝派欽差大臣同高道大德到武當山作皇家祈願道場和祭祀玄帝祖庭時,“真武觀”具有驛站行宮的功能,往來欽差大臣和高道大德從京出發經武漢到襄陽,先在襄陽“真武觀”行宮進行齋戒、沐浴、朝聖祭祀的準備事宜,再前往武當山進行祭祀朝拜。

  真武山道觀位於襄陽城西南二裏,山上道觀號稱鄂西北小武當、小金頂、小頂山,在襄樊玄帝信眾朝聖進香的習俗裏形成武當山為大金頂、大頂山,將八百里武當之外的第一宮認為是小金頂、小頂山。因受皇家祭祀朝拜先上“真武觀”的影響,朝拜玄帝祖師庭的信眾認為“真武觀”地位之高僅次於玄帝祖庭武當山,故在傳統的習慣中朝湖北武當山,首先要來到襄陽真武山,給真武大帝上表章,算在玄天上帝處報了到。有錢財和精力者,當繼續去均州武當山天柱峰金頂,錢財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回轉,也算還了朝拜玄天上帝的心願。據《大嶽太和山紀略》載:“真武觀……在襄陽府城西南二裏……謁太和(武當山太和宮)者先表於此”。

  襄樊真武山瀕臨漢水,處在鄂、豫、川、陝、湘、粵、桂、滇數省來往的通衢大道,水旱碼頭,交通十分便利,香客多達數十萬眾,從冬至春,各省的香客,都由各地民間香會組織率領,成群接隊地向真武山進發。尤其在臘月三十到農曆三月三,真武山朝山進香的香客最多。直到二十世紀中期,真武山的香火仍然十分興盛,最忙的時候山上的道人只得輪班吃飯,暫停了早晚壇功課,天不亮就起身,直忙到天黑。農耕時代武當山路途遙遠,香客信士年收成有限,襄陽南陽當地各香會和香客逐步形成三年朝大頂,年年朝小頂的朝山進香的習俗。因真武山玄帝有求必應的靈應,許願還願者日眾,每年大年初一、農曆三月三、九月九香客多達數萬人,每月初一、十五傳統道教節會朝拜者絡繹不絕。特別是晚清、民國時期因戰亂物資十分匱乏,武當山祖庭香火曾一度不再,加上失去皇權相護廟產盡失,道人生活無以為繼,真武山因交通便利,雖無當年盛況空前,但仍然香火不斷,食油供養額多,除留用外全部運往武當山以解時局之需。

  從明朝至今,襄樊大小道教宮觀都供有玄天祖師,雖也有不是以玄天上帝為主神的道教宮觀,玄帝祖師的靈應在當地宮觀也是影響最大的,玄帝聖誕三月三和祖師飛身得道日九月九是各大宮觀香客最多最忙的日子。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二、玄帝信仰在襄樊的廣泛影響

  淨樂國太子在武當山修真四十二載,白日飛身五龍捧聖上天庭通過蕩魔除妖成為天界僅次於玉皇大帝的神仙,統管天上、人間、地獄三界,在天上仙界具有無上神權。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成功認為是上天旨意,是玄武顯靈相助才得以成功,靖難成功後大修武當,將玄帝奉為明朝的扶佑江山社稷的靈應之神,作為皇室家廟,崇奉至極。從天庭到人間玄天上帝操扶社稷,影響到地方官員和民眾對皇權的推崇到對玄帝朝拜的從眾心理,作為當時水陸門戶必經之路的襄陽,在皇權和民眾朝拜武當玄帝祖庭的影響下,玄帝信仰在襄樊得到了所有民眾的認同。無論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還是普通農民,捐資興建道教宮觀,僅襄陽城及周邊多達百余處宮觀。明朝時期在襄陽古城所有官宦鄉紳商家大戶都在家供奉玄天上帝聖像,每天敬茶上供進香。祈求保佑家宅興旺永保平安。在宋以前襄陽佛教信仰影響很大,但自明代以來在玄帝信仰的巨大影響下,襄樊道教信眾遠遠超過佛教信眾,幾百年來襄樊大部分佛教信士很信仰玄天上帝真武祖師。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大部分佛教信士紛紛到真武山朝拜玄天上帝真武祖師,這種現象在全國都很難見到。

  襄樊朝武當山、真武山玄帝祖師的香會大都是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三月三、九月九,由被推選出來的“會首”組織,大都以鄉鎮地域命名,大部分“會首”是當地有影響信仰虔誠的信士為“香頭”會首,朝聖香客交一定錢或糧,由香頭統一安排,小香會十幾數十人,大香會多達數百人,有的香會的朝聖隊伍所有香客統一穿朝聖黃馬褂,前有開路旗由香頭和有經驗的人負責,並負責聯繫沿途的吃住事務和進香上表祈福做法事等具體朝聖事務,中有八卦旗、萬民傘、玄帝祖師聖駕敲鑼打鼓並組織獅子隊、舞龍隊、龍燈隊等,後有止路旗,止路旗由幾名年輕力壯的組成,專門負責年老體弱趕路掉隊的。有的地方“會首”是當地的大戶人家輪流做,負責所有朝聖香客的吃住費用。

  襄陽信眾在祭祀朝拜時逐步感應到真武祖師的七大靈應,更使玄帝信仰在襄樊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靈應一是從人修煉成神。

  相傳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黃帝紫雲元年托胎于淨樂國善勝皇后,于三月初三降臨人間,時玉皇大帝三魄附體,王太子不願繼承王位,潛心會道,十五歲辭別父母進太和山修煉,在絕壁的岩洞裏苦修四十二年,於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真武玄帝為淨樂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從事殺生罪業俗事。而本省各地傳說、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不可採信渲染,請依正統道藏記載 顯聖事蹟淵源 追溯根源 以重神格

  靈應二是“披發仗劍”鎮魔除妖保皇權。

  玄武升天後正值天界裏,魔妖迭起,打鬥廝殺,元始天尊在天宮中說法傳道時,黑毒血光穢雜之氣都沖進了南天門。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鎮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萬天兵天將一夜之間降伏了妖魔。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鎮守北方,並要經常下降人間“普福生靈、操扶社稷”,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名義發兵誓師時是玄武“撥發仗劍”相護佑才使靖難成功,玄武成為從天庭到人間保皇權、扶社稷統管三界的靈應之神。

  靈應三是保佑家族子孫旺盛。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孝文化對大漢民族影響最大,華夏民族能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直接相關,一生不娶妻生子是對父母的最大不孝。玄武是龜蛇合體,龜蛇者陰陽公母合體也,男女相合才能生育子兒。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和朝拜,能保佑其家族子孫旺盛,不生育者只要到玄帝前祈願求子,一定能如願所償。

  靈應四是保佑祛病體康。

  人類對生的渴求,對死亡的恐懼與生俱來,道教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通過修煉能超脫生死輪回而達得道成仙,故對本我的生命特別崇拜,貴生惡死,追求樂生長生。玄武是水神,水是生命和萬物之源,沒有水就沒有世間萬物,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生命更沒有健康和長壽之說,通過對玄天上帝的朝拜,祈求身體健康、百病消除,而達到生命的永恆。

  靈應五是保佑祿位高升。

  忠孝自古難兩全,望子成龍父輩付出太多,歷代以來華夏民族認為小孝孝於床前,大孝封官進爵,衣錦還鄉。門庭顯要官爵的追求是當時人類發展的基本動因,玄武從人到神的修煉,從四方神不顯眼的小神供奉到玄天上帝統管三界,是天下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範。通過對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保佑自己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加官進爵,祿位高升,衣錦還鄉。

  靈應六是保佑財源廣進。

  自古以來人類對財富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在我國農耕時代,人們只有四大分工,即耕、讀、漁、樵。農耕的豐收代表一切財富,為官者的奉祿是以“石”為計量,有多少奉祿即一年有多少擔糧食。封地、良田和奉祿是體現讀書士子成功的度量衡,年奉祿多少和收入多少擔糧食才是財富的體現。玄武乃北方水神,只有通過對玄武的祭祀朝拜,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世人才能財源廣進、永享太平。

  靈應七是保佑民眾家宅興旺。

  “民以食為天”是普天之下民眾的心聲,農耕時代民風淳樸,人們追求衣食無憂的日子,但自然災害不斷發生,人類戰勝自然缺乏信心,自然的巨大無形災難的發生,往往使人類食無定所,面對生存的極大挑戰,故民眾對水神玄天上帝的祭祀朝拜,能保佑年年風調雨順、祈求五穀豐登、只有五穀豐登,才能六畜興旺,家宅興旺。

  通過皇權、士大夫特定歷史時期數百年的引導,通過民眾朝拜祈願種種神通的靈應,作為以農耕為主的襄陽民眾,玄帝信仰已深入民心代代相傳。

 

 三、襄樊玄天上帝道教宮觀廟會的形成及現狀

  在襄樊玄帝信仰的一大載體是廟會文化,真武祖師宮觀廟會是以廟會文化為載體,以朝聖為主導,集商貿、文藝、雜耍、遊樂於一體,明清時期,襄樊各地大小宮觀每年都舉行一次廟會,趕廟會朝拜祖師爺,成為明清時期襄樊民眾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古襄陽真武山廟會自明永樂十年(1412),古襄陽真武觀建成後,以廟會文化為載體,集商貿、文藝、雜耍、遊樂、朝聖於一體,周邊民眾紛紛前來真武觀趕廟會朝拜祖師爺。明清至民國盛況伍百餘年,從年三十到農曆三月初三真武祖師聖誕,農耕時代農閒季節傳統文化廟會達三月之久,南至荊州、荊門、鐘祥,北至豫南地區,甚至商洛幾縣,方圓千里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地湧向真武山趕廟會,真是盛況空前。

  在襄樊棗陽境內的唐梓山道觀的廟會具有獨特現象。

  全國所有玄帝宮觀主要朝聖日是玄帝聖誕日農曆三月三,而唐梓山祖師頂廟會的主要朝聖是農曆三月初七。形成三月初一朝小頂山(真武山),三月初三朝大頂山(武當山太和宮),三月初七朝唐梓山祖師頂的獨特現象。意思是唐梓山周邊香會香客在每年的二月底動身,初一趕到真武山朝拜玄帝祖師後,繼續趕路,在玄帝聖誕三月三趕到武當山太和宮金頂朝拜玄帝祖師,再從武當山回到當地朝拜唐梓山祖師頂玄帝祖師。因路途遙遠,年老體弱者回程較慢,故唐梓山祖師頂廟會一直到三月十五才結束。唐梓山廟會形成以來,從三月初一起半月才結束,農工商貿雲集,每天達數萬人,廟會三月初七當天在唐梓山周邊雲集十余萬人,湖北、河南借廟會之機上山許願,交換商品、購買農工用具,廟會後回家勤勞耕作一年,祈求玄帝祖師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宅平安,來年再來還願趕廟會祈求國泰民安,如此安居樂業年復一年……。

  唐梓山廟會自八十年代以來,周邊民眾遵照傳統廟會年年舉辦,年年盛況空前,但玄帝信仰文化有所缺失,需給予正確引導。真武山春節文化廟會受場地的影響一直沒有舉辦,現正在積極籌建真武山廟會廣場。爭取在2010年舉辦首屆真武山春節文化廟會。

 

 四、當前襄樊真武祖師宮觀的規劃建設

  道未認為弘揚玄帝道場分三大弘道建設組成。

  第一弘道建設是玄帝慈愛普渡眾生的愛心推廣:

  玄帝信仰能深植襄樊民眾心中得以代代相傳,最主要的是玄天上帝真武祖師的慈悲之心和普渡眾生的靈應。如何作好弘道工作,要在百姓民眾心中建一個永恆的慈愛之廟,要將救濟貧困、扶助有難作為玄帝宮觀弘道第一要務,通過愛心資助將玄帝的慈愛永植民眾信士的心中。

  第二弘道建設是加快恢復玄帝宮觀建設:

  到目前為止,襄樊逐步開放合法道教活動場所有市區真武山道觀、老河口市萬仙宮、百花山道觀、保康縣湯池觀祖師頂、兩峪鄉朝元山道觀、南漳聚仙觀、板橋九龍觀,襄陽區石橋明真觀,棗陽市唐梓山道觀共九個。因受武當山的影響,所開放宮觀大殿主神全部供奉玄天上帝,影響最大的是真武山道觀。

  真武山道觀的規劃思路是:

  打造武當之外玄帝信仰第一山;結合道教天地人靈活利用地形。突出一閣二像三洞六宮玄帝威儀;引導人們養生長壽到超脫生死。

  玄天上帝統管三界,主宰人的生、老、病、死,真武山的規劃建設理念主要突出玄帝威儀,直面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用仙道貴生來超脫生死輪回。整個建設分為三大區組成,一是玄帝及道教諸神朝聖區,二是以玄帝文化為主的道教文化區,三是道教社會功能區。

  道教朝聖區的建設以武當為縮影,將真武山建設成為名付其實的小武當,以69米高的真武閣和33米高玄帝神像為重點,以悟真洞、修真洞、朝聖洞、娘娘殿、遇真宮、三清宮、南岩宮、紫霄宮、太和宮為主線突出玄帝威儀。

  道教文化區是以玄帝信仰文化為載體,並在現採空區的石壁上摩崖由八十一名當代高道大德書法名家題寫的八一章《道德經》、百大名家題寫的百“道”圖、百大名家題寫的百“壽”圖,另請名家繪製雕刻《孔子問禮圖》、《老子出關圖》、《三豐祖師神拳夢授修真圖》和《玄天上帝修真飛仙圖》,並依山石雕高達33米高的玄帝祖師聖像——五龍捧聖圖總高達49米,在採空區修建一次性可容納上萬人參與的玄帝朝聖廟會廣場。

  道教文化區重點是高達69米的真武閣,擬將襄樊真武閣建成漢水之濱新中國第一大名樓。有黃鶴樓外觀之雄偉,又具滕王閣內部之實用。九層69米高的真武閣基礎為36米正方體四方八角形。一樓展示襄樊歷史文化,二樓展示湖北歷史文化,三樓展示華夏歷史文化,四樓表演道教傳統茶藝文化,五樓表演道教內家功夫,六樓演示道教音樂,七樓觀摩流經襄城、樊城之間的漢水和襄樊全景,八樓參悟道教養生,九樓朝拜玄天上帝真武祖師。

  道教社會功能區建設以道教養生院、道教中醫院、道教敬老院來體現和引導眾生修煉而達仙道貴生之目的。長命殿納骨塔讓歸依玄天上帝信眾超脫生死輪回,跟隨玄天上帝上達天庭。

  襄樊玄帝信仰信眾較多,現在各地紛紛申請修建真武祖師宮觀,如襄陽區雙溝的玄天宮,南漳的祖師殿正在申報籌建之中。

  第三弘道建設是恢復傳統朝聖凝聚玄帝信眾:

  恢復宗教政策以來,玄帝傳統香會朝聖開始時多有保留傳統的一面,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交通的便利、物資的豐富、速食式的生活節奏,傳統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玄帝信仰香會慢慢地失去香會朝聖的傳統模式。襄樊真武山道觀恢復建設以來玄帝信仰香會曾一度有所增加,但近幾年香會慢慢的也有所減少。如何恢復傳統香會的朝聖形式,如何去引導和恢復玄帝傳統香會呢?

   真武山道觀擬給傳統香會配備傳統朝聖所需的信物,如玄帝祖師黃馬褂、開路旗、八卦旗、萬民傘、祖師聖駕、鑼、鼓和止路旗等。道觀道眾為香會進香者提供上表祈福、畫符消災、超度亡靈、轉運保平安的玄帝弘法工作,通過對香會和香頭的培養,來凝聚信眾,象祖天師創五斗米道時建立二十四壇的弘法模式一樣,在襄樊恢復數十處乃至更多的傳統香會,來推動玄帝道場的弘法弘道工作。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