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孝道俗語
生的撥一邊,養的功勞較大天。(台灣俗語)
打他在兒身,痛在娘身。
不當不知柴米貴:不生兒育女不知父母恩。
在生敬一豆,勝過死後拜豬頭。(台灣俗語)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台灣俗語)
養親的不窮,欠債的不富。
要知親恩祇看爾養兒女要求子順必先爾孝爺娘。
翁姑樂得一孝婦,勝得一孝子。
叔伯汝之從父也,親疏雖有少殊,名分誠無二致,為子姪者當事之如父,不可有抗犯,為叔伯者亦當愛之如子,不可有凌辱。
嫡母繼母雖不生汝身,既然為父之妻即是子之母,汝母不好父必不悅,則是不孝嫡母繼母即不孝其父矣,以能孝順嫡母繼母其功加倍也,至於能孝敬庶母其功更倍,媳婦之事嫡姑繼姑庶姑亦然。
要聽你父親的教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聖經)
知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聖經)
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聖經)
智慧之子,聽父母之教訓。(聖經)
父母之愛,為諸德之基。(英國俗語)
親為其子劬勞。(日本俗語)
抱子而知親恩。(日本俗語)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俗語)
母親之愛,常在春天。(法國俗語)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法國俗語)
母親之愛情是最上之愛情;上帝之愛情是最高之愛情。(德國俗語)
一父對於十子之至情,較諸十子對於一父之至情為深。(德國俗語)
對凡人最甜美的聲音,從母親、家庭及天堂聽到。(猶太俗語)
子對於父母,應負最重大最永之債,當思所以償之。(布列滔)
不孝父母,而盡情於他人,無益也。(蘇格拉底)
母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柯羅利)
大自然把一切安排得多麼美妙,嬰兒一闖入世界就發現有位母親隨時看顧他。(米西闌)
我們第一次感受和最早得到的愛,始於母親的心裡。(洛震)
一個嬰兒起初在母親懷裡長大,但常常在她心裡。(卑折)
母之淚滴,洗滌子之不平。(亞歷山大)
母之愛情,如天之愛情。(塔米爾)
母愛乃世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琴‧米)
母愛─那像是燦爛光輝之朝陽。(洛雨辰)
世間沒有像父母對子女的那種友善和愛情。(培克爾)
兒間的情景似夢般依稀,母愛的溫暖永遠難忘記;母親,我真想念你,恨不能夠歲月倒移!(文波)
噫嘻,為人子者乎,汝若不感父母之恩義,則將無人為汝之親友,蓋人皆知對於不孝父母之人盡其親切之誼,殊無益也。(蘇格拉底)
尊敬你的父母,他們生養你,在幼年時溫柔地撫育你,青年時教導你,一直愛著你:尊敬、服從、愛他們,這將會使他們的靈魂充滿聖潔的快樂,並將使上帝降福於你;在未來的日子,你的兒子也會尊敬你,而使你的生命充滿平安的。(愛德華茲)
△有趣的俚諺與故事▽
俚諺一則:草索拖阿公,草索拖阿爸。
這是一句台灣的俚諺,草索即草繩之意。俚諺的意義為:父若不孝祖父,子則不孝其父。據傳昔日有一個人的祖父死了,他的父親竟用草繩拖他的祖父素屍於山頭,回家時,他對父親說:「這條繩子應該拿回去。」他的父親說:「何必呢?」他說:「為什麼不拿回去呢?將來父親你死了,我好用這條繩子拖到此地來」。
故事一則:一報還一報
昔有一老人,年老氣衰,耳目聾瞑,且手痳痿,不勝捧碗,常將飯菜翻倒桌上,故兒媳深感厭惡,讓其單獨在爐邊用餐。有一天,天氣嚴寒,手痺乏力,致摔破瓷碗,其媳婦竟惡言責罵,老人未敢出聲,後改買一木碗供老人使用,以防再次打破。有一天,兒媳見其五歲兒子,在祖母邊拾集木片,該媳便問他說:「你拾集木片,要做何用?」兒子立刻答稱:「我要做一小木槽,等我長成後,可供爸娘用小木糟用餐!」兒媳聽了此話,驚愕萬分,大哭到爐邊將母親扶起,請上桌上共餐,好好侍奉,終成為孝順之兒媳。
上列二則俚諺與故事,正合太公的格言:「孝於親,子亦孝之,身己不孝,子何孝焉。」實值得吾人警惕。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不信但看簷前水,點點滴滴不差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