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人身緊

人身還有緊要之處,如山根、玄膺二竅,皆是通精氣往來要道。人能存想山根,則真氣自然上下復歸黃庭舊處。人能觀照玄膺,則真津自然攝提而上。爾等每行一次,此二穴不可忽也。古云:“玄膺氣管受精符。”又曰:“玄膺一竅生死岸。”又古云:“山根是人初生命蒂。”吾人開督閉任,通氣往來,即是此竅。苟能存神於茲,自可長生不老,卻病延年。

解釋

山根一穴,在兩眼之間鼻粱上,即祖竅或玄關竅的俗稱,本書第一章第一節註釋中曾論及,可以參閱。玄膺一竅在舌下金津、玉液二穴之間。此竅可通氣管,即《黃庭經》所謂“玄膺氣管受精符。”《性命圭旨》雲:“玄膺一竅乃是津液之海,生化之源,溉灌一身皆本於此。”

六、集神於玄竅

原文

昨言元神斡運其間,究競元神在人身中藏於何所?長於何地?有曰:方寸之地為元神之居;有曰:玄關之內為元神之宅;又曰:天谷元神守之。果真此三處皆元神之所棲,但不知下手之初何處為始?《易》雲:“洗心退藏於密”。是又聞古云:方寸之地吾身之堂也,玄竅之內吾身之室也,眾人則守神於方寸之地,耳目得入而搖其精,修土集神於玄竅之間,耳目無門而窺其隙。如此看來,下手之時即當集神於玄關竅中,虛無圈內,庶幾混混沌沌,杳杳冥冥,無人無我,何地何天,方能養成不二元神。若不藏於隱幽之地,而常於方寸中了了靈靈,未有不馳於塵情俗慮而日夜無休息也。何謂天谷?蓋人頭有九宮,中有一所名曰天谷,清淨無塵,能將元神安置其中毫不外弛,則成真證聖即在此矣!所以《黃庭經》雲:“子慾不死守崑崙”。是可見守此天谷有無限妙蘊也。

註釋

方寸喻心,天谷、崑崙均喻泥丸,玄竅在此意為虛無。下手興功垂簾塞兌,即《周易參同契》所云:“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揚”之意,我宜集神於玄竅,元神走洩大門,若集神於心府,易為識神所擾;至功行漸深,則又宜集神於泥丸,此中清淨無塵,更覺隱幽。如此亦合練功程序

將人體頭部以喻應天,腹部以喻應地,將人體的任督二脈以感應天地之氣。設百會為先天之鼎。(含泥丸)設會陰為先天之爐(含膀胱),又以任脈對應南斗,督脈對應北斗。是應先天之卦,應先天品物流行之氣。視祖竅為視窗,百會及會陰為門戶。又設肚臍為後天之鼎,膀胱為後天之爐。生門臍是生我之根,命門是死我之蒂。修煉就是要生化,返聚先天真一之氣於後天鼎中,以求返還之機。“寂然不動,感而邃通。”

.不知禪定蘊藏天地生命軌道之玄密.以假修真入先天大道超凡入聖之不二法門.以此方能解開生死迷題.進而了解經論之真實意.否則凡夫還是凡夫.並未因表相裝扮及一昧贊嘆佛可改變心地之質性.故經言<欲㫁煩惱.非禪不智.從禪發慧.能㫁結使.無定之慧.如風中燈>..摩訶衍論云.<若諸佛成道.起轉法輪.入般涅槃.所有功德.悉在禪中.後次.菩薩入無量義處三昧.一心具足萬行.能知一切無量法門.若欲具足無上佛道.不修禪定尚不能得色.無色界及三乘道.何況能得無上菩提?>

打坐時返觀內視是正法,決計不要意守,意守是錯誤的,誤導很多人,上清派叫存神,將神收回來,淡淡觀照身體內部就叫存神。坐到無意識是落了無明巣臼,那也是不正確的。須知:念不可起,念起則火炎,意不可散,意散則火冷,但使其無過不及,操舍得中,神抱於炁,炁抱於神,一意沖和,包裹混沌,斯謂火種相續,丹鼎常溫,無一息之間斷,無毫發之差殊。

全真道南宗

南宗是道教全真道的一支,人稱金丹派,本內丹之學,而後歸本於全真,人稱全真南宗。道教內丹學南宗創始於北宋張伯端,其最初繼承系統為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南五祖)。該派不提倡出家,以「先命後性」修煉方式著稱。其丹法強調「返樸歸真,以簡馭繁,慢中求快」。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悟真篇》、《還源篇》、《復命篇》、《翠虛篇》等為南宗主要經典。

南宗繼承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認為修煉內丹,即修煉「性、命」(性命雙修),而且認為儒、道、釋三教合流,以釋道結合、攝禪釋性、先命後性獨樹一家之學。主張「混俗和光」、「大隱混俗」,不提倡出家。

傳說中張伯端入蜀,遇廣陽真人劉海蟾,因而得道。張反對形式上的出家離俗,隱避山林。而主張「大隱隱於市」。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開始有雲遊道士,也組織了南宗自己的教團組織。一般認為,白玉蟾為南宗實際建立者。白玉蟾開始建立的教派既是金丹派亦是雷法派。

元代,金丹派陳上陽依附全真教,自稱南宗,把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金丹派其五位祖師,也被稱為南五祖。原來流傳於北方的全真道與南方金丹派的結合,金丹派也被劃分在全真道。與原來的全真道不同的是,內丹學南宗人士多不提倡出家。南宗從陳楠開始即兼行雷法,白玉蟾並撰有多種雷法著作。

明朝以後,南北兩宗多有相互融合。
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及白玉蟾(「南五祖」),若再加上張伯端的弟子劉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鶴林,則被奉為「南七真」(見五祖七真)。

比利時道教研究所所長費丹凝博士(Dr. Dan Vercammen)對南宗的「性」、「命」的含義進行分析後,考察了南宗「先命後性」丹法對於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價值。他根據自己的內丹修煉體會和治療病人的經驗指出,南宗「先命後性」的方法在治療和預防精神病方面甚有療效。

 

arrow
arrow

    盧圓熹道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